第6章金融中介体系

合集下载

金融中介金融学教学课件5

金融中介金融学教学课件5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2.贷款 贷款也称放款,是指商业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贷 放给客户,并约期归还的业务。 (1)按贷款的保障不同,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 (2)按贷款对象不同,贷款分为工商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3)按贷款期限不同,贷款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3.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是指商业银行以其资金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各种有价证券
的业务活动。 商业银行投资有价证券的主要对象是信用可靠、风险较小、流动
性较强的政府债券,如美国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总额中,约有60%以 上是联邦政府债券。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三)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第六章 金融中介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 的货币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 (1)集中存款准备金 (2)最后贷款人 (3)组织全国的清算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3.政府的银行 (1)代理国库 (2)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 (3)为政府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 (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四) 非银行金融机构
1.保险公司 2.证券公司 3.信托投资公司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五) 外资金融机构
目前,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主要有以下两类: (1)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 (2)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分支机构和法人机构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6章金融结构理论

第6章金融结构理论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金融功能比较商业银行资本市场跨越时间和空间转移资源通过存款转换为贷款实现通过股票债券及衍生品交易实现管理风险通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实现通过金融产品交易实现风险配置清算与支付结算通过提供支票转账等实现通过货币市场基金等实现归集资源并细分股份通过贷款实现通过股票债券的发行交易实现提供信息通过内部信息共享实现通过市场范围内的信息处理与分析实现解决激励问题通过作为贷款人对企业进行监督实现通过提供股票期权等多种工具实现20012009年中国金融资产增长和经济金融化变动情况年份金融资产总额及其增其中广义货币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金融同比增长金融资产总额gdp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广义货币m2gdp同比增长股票市价总值gdp债券存量同比增长债券存量gdp2000nanana13461012136480918248nanana2001218816201583021814443522104016992na152002244689122031850071715438329123221353261820032911661921422122320163424581131274852920200433046313207254107151593705613233930043252005382530162092987561816332430121851344312820065057413223934560416163894041764270733383320078174066231840344217157327141266127868232334200870971913236475167181581213666340113186303820099927514029660600028181243939101731428122643案例分析假设你拥有某一生产专利估计需要投入100万元才能购买相关的厂房和设备生产产品

第6章答案

第6章答案

第五章答案一、填空题1、偿还性、流动性、收益性2、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票据、国库券4、股票、债券5、期货、期权、互换二、单项选择题DBACA BBDBA三、多项选择题1、(ABD)2、(AE)3、(ACE)4、(ABDE)5、(BCDE)6、(CD)7、(BD)四、判断题∨X ∨∨∨X ∨五、计算题答:贴现利息= 票面金额x贴现率x未到期天数/360= 10000 x 6% x60/360= 100(元)贴现金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10000-100=9900(元)六、简答题1、什么是金融体系?它的构成有哪些?答:金融机构和它们所从事的金融业务和管理活动,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支持金融运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贴现主要由存款性金融机构、投资性金融机构、契约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构成。

其中存款性金融机构又称间接金融机构,投资性金融机构又称直接金融机构。

2、比较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不同。

答:间接融资方式和直接融资方式(一)融资方式1、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含义:(1)直接融资:盈余部门直接把资金贷给赤字部门使用,即赤字部门通过出售(发行)自己的债务凭证融入资金,而盈余部门则通过购买这些凭证向赤字部门提供资金(直接证券)。

(2)间接融资: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进行的融资。

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需求者,出售间接证券融入资金,盈余部门则买入间接证券。

作为供给者,买进赤字部门的直接债券融出资金,而赤字部门则卖出直接证券,融入资金。

2、二者的联系和区别:联系:(1)都是资金的融通活动。

(2)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区别:(1)金融机构所起的作用不同:在间接融资方式中,商业银行是核心中介机构。

资金赢余者——银行——资金短缺者。

在直接融资方式中,以证券公司为核心。

资金赢余者——证券公司甲=证券公司乙——资金短缺者。

(2)特点不同:间接融资比直接融资的风险小、成本低、流动性好等优点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与普通定期存单有哪些区别?答:大额可转让存单与普通的定期存单不同:第一,它有规定的面额,面额一般很大。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课后题答案-货币银行学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课后题答案-货币银行学

目录货币银行学 (2)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 (2)第二章利率理论 (6)第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8)第四章金融中介体系 (10)第五章金融市场 (13)第六章金融监管体系 (16)第七章货币政策 (17)第八章汇率理论 (21)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 (22)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 (24)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名词解释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公众持有的通货。

用公式表现为 B=C+R。

B:基础货币;C:现金;R: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

它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并且是由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它是信用货币创造的源头。

并受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与经济增长周期、财政收支状况、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影响。

货币层次中央银行在建立现代货币统计体系时采取的一个主要的标准是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

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

虽然各国中央银行在实践中采取的具体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但一般的分类(我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统计体系)为: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含证券公司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客户保证金)。

这种分类的经济意义在于,M1(“狭义货币”)),一般构成了现实的购买力,对当期的物价水平有直接影响;而 M2(“广义货币”),其中包含暂时不用的存款,它们是潜在的购买力,对于分析未来的总需求趋势较为重要。

流动性偏好凯恩斯继承、综合了费雪的现金交易说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由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可以合写为:M1 =L1(Y);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将来的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这种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是买卖债券。

投机活动的货币需求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前利率水平、投机者心目中的正常利率水平以及投机者对未来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金融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选题1.在商品赊销、预付工资等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2.货币职能中,最基本的两大职能为()A、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与贮藏手段D、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3.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B.代用货币C.信用货币D.电子货币4.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是1∶10,而市场比价是1∶12,那么充斥市场的将是()。

A.金币B.银币C.金币、银币共同流通,没有区别D.金币、银币都无人使用5.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6.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以()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A.英镑 B.法国法郎 C.美元 D.德国马克7.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特殊等价物B、一般等价物C、普通商品D、特殊商品8.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在()。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9.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理论总结称为()。

A、特里芬难题B、米德冲突C、马歇尔—勒纳条件D、一体化三难10.欧元正式投入使用是在()A、1998年6月1日B、1999年1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二、判断题1.流通中的辅币是我国使用的信用货币之一。

()2.流通手段不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3.货币的流动性是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层次时的标准。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5.国际金本位体系下由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波动很小。

()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7.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它是一种信用货币制度。

()三、简答题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CAABD CBCAB∨×∨×∨∨∨第二章信用一、单选题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金融中介体系课件

金融中介体系课件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
❖ 建国前夕我国金融体系的状况
国民党统治区的金融体系
❖官僚资本;四行二局一库 ❖民族资本 ❖外国资本 ❖农村的高利贷
共产党解放区的金融体系
❖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金融中介体系
“大一统”模式的特点
1.财政信贷的分口管理 2.取消商业信用,集中信用于国家银行 3.要求企业单一机构信贷 4.固定几种结算方式 5.严格现金管理,严格信贷计划管理 6.统收统支、统存统贷。
金融中介体系
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
❖ 第二阶段(1994年后):目标是建立适应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以中央银行为领导, 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国有商 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 融体系。 主要是围 绕贯彻“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以及 进一步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推进的。
金融中介体系
金融中介体系
“大一统”模式的特点
❖ 惟一银行 ❖ 行政设立 ❖ 性质的二重性 ❖ 目的:严格监督和保证计划任务的执行
和实现
金融中介体系
我国金融体系的 改革
❖ 第一阶段(1979—1993):主要是突破 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走向多元化。表现 为:
成立信托类型的金融机构 建立独立经营的专业银行 改造农村信用社、发展城市信用社 建立股份制商业银行 建立二级银行体制 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
金融中介体系
两种融资方式的优劣对比(p252-253)
市场体制:横向风险分担(投资组合、对冲风险)
银行主导:跨期风险分散(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
市场体制:通过市场提供大量的公开信息 银行主导:银企长期合作过程中拥有相关信息
市场体制:监管成本高,但适于动态产业 银行主导:监管成本低,但只适于传统产业

经融学(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经融学(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金融学第一篇货币、信用与金融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以个人、企业、财政及机关团体、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对外经济联系为中心的货币收支紧密联结在一起,此收彼支,此支彼收,由此及彼,连绵不断。

由此构成的货币收支系统通常称为货币流通。

2、货币制度:各国在货币问题方面都制定的种种法令。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3、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4、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二、简答题1、简述货币的职能。

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它是货币本质的表现。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基本职能。

货币的五种职能相互联系,共同表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2、金本位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

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

特征: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输入输出、自由兑换。

3、简述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

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一、名词解释1、布雷顿森林体系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成员国的货币金平价应以黄金和美元来表示,形成了双挂钩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货币金融学第十二版内容

货币金融学第十二版内容

货币金融学第十二版内容货币金融学第十二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它涵盖了货币金融学的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货币和金融市场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要介绍一些重要的主题和概念,以帮助读者对该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一章介绍了货币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范围。

货币金融学是研究货币供应、货币需求、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学科,它对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政策制定有重要的影响。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以及货币市场的结构都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第二章讨论了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的,而货币需求则受到经济主体的收入、利率和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理解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关系对于理解货币市场的运作和货币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

第三章介绍了货币市场的机制和运作。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它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它们通过买卖短期债券和其他金融工具来满足资金需求和管理流动性风险。

第四章讨论了利率的决定因素和利率市场的运作。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它由货币供求关系、经济政策和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决定。

利率的变动对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理解利率市场的运作和利率的决定因素是货币金融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五章研究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金融稳定。

本章还介绍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实施策略。

第六章讨论了金融中介和金融体系的角色和功能。

金融中介机构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在金融体系中起到了资金融通和风险分散的作用。

了解金融中介的运作原理和金融体系的结构对于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第七章介绍了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资产的定价。

金融市场是买卖金融资产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

金融资产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收益和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3 国际开发协会 6.4.4 国际金融公司
国际开发协会发展历史 国际金融公司发展历史 国际开发协会的宗旨 国际金融公司的宗旨 国际开发协会的组织结构 国际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 国际开发协会的贷款 国际金融公司的贷款
6.4.5 亚洲开发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发展历史 亚洲开发银行的宗旨 பைடு நூலகம் 亚洲开发银行的组织结构 亚洲开发银行资金来源 亚洲开发银行的主要业务
1.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商业银行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6.3.2 中国现行的金融中介体系
3.政策性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4.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中介体系概述 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概述 中国金融中介体系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6.1.1 金融中介及其类型
1.联合国统计署和SNA的分类
联合国统计署在其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ISIC) 把金 融中介归为一大类,主要内容有:
(1)不包含保险和养老基金的金融中介活动
货币中介 其他金融中介
6.4.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展历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权利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业务
6.4.2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发展历史 世界银行的宗旨 世界银行的组织结构 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 世界银行的主要业务
6.4.5 非洲开发银行
非洲开发银行发展历史 非洲开发银行的宗旨 非洲开发银行资金来源
什么是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有哪些类型? 金融中介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简述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的基本构成。 简述我国金融中介体系演化和改革的过程。 我国现行金融中介体系的框架是什么? 世界上有哪些重要的国际性金融机构?其主要宗旨
(2)保险和养老基金—不包括强制性社会保障
生命保险活动 养老保险活动 非生命保险活动
(3)辅助金融中介的活动
金融市场组织 证券交易活动动 与金融中介有关的其他辅助活动
6.1.1 金融中介及其类型
1.联合国统计署和SNA的分类
国民核算体系SNA对金融业的分类是按交易主 体或资金收支角度进行,划分为五类:
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规模庞大,种类繁多, 结构复杂,银有行体系与非银行体系并存是其共同 特征,而银行机构居支配地位。随着分业经营向混 业经营的转化,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异日趋 缩小。
6.2.1 银行体系
1.中央银行 2.商业银行 3.专业性银行
开发银行 储蓄银行 不动产抵押银行
4.政策性银行
6.2.2 非银行金融中介体系
非银行金融中介体系在整个金融中介体系中是 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 融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1.保险公司
人寿保险公司 财产和灾害保险公司
2.养老基金 3.投资信托类金融机构 4.投资银行 5.合作金融机构 6.金融租赁公司 7.财务公司
(2)间接融资及其机构
在间接融资中,资金的盈缺双方并不直接交易, 而是分别同金融中介机构发生一笔独立的交易:资 金盈余者购买金融中介发行的次级证券成为债权人, 金融中介获得资金成为债务人;然后金融中介再去 购买短缺者发行的原始证券而成为债权人,短缺者 成为债务人。
6.1.1 金融中介及其类型
3.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相对重要性
6.3.1 中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并存着两个对立的金融中介 机构体系:国民党统治区的金融中介机构体系、共 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金融中介机构体系。
新中国金融中介体系的建立:合并解放区银行;没 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民族资本银行;建立和发展 其他金融机构。
1953-1979年,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金融中介体 系,称为“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模式。
1979年到1993年,我国金融机构改革主要是突破了 过去高度集中的特点,开始向多元化体系方向发展。
1994年至今,以中央银行为领导,政策性金融和商 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 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6.3.2 中国现行的金融中介体系
我国现行的金融中介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 心,以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为监管 机构,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 融机构并存的格局:
现代社会的资金,绝大部分是通过金融中 介机构来融通的。从融资量来看,金融机构在 任何国家都比证券市场重要。
虽然新闻媒体上得到的金融信息主要是证 券市场的价格信息,但事实上银行等金融中介 机构的融资量要远远大于证券市场。公司融资 格局虽然在各国不尽相同,但当公司企业为其 活动寻找资金来源时,通常都是从金融机构取 得资金。
保险公司 证券公司 投资基金 信托投资公司 财务公司 信用合作组织 中国邮政储蓄机构:邮储银行 金融租赁公司
5.外资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机构是维持国际货币制度正常运转 及国际间的货币合作、协调各国货币政策或从事 国际金融事务的金融机构。国际性金融机构主要 有两类:全球性的金融机构和区域性的金融机构。
6.1.2 金融中介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1.充当真正的信用中介 2.分散风险 3.节约交易成本 4.提供支付机制和流动性
6.1.3 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管理规则、 公众偏好的变化,以及整个经济社会财富的不 断积累,各国资金融通的格局有明显的变化:
1.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合二为一,出现了全方位 全能型的金融中介机构; 2.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为代表的契约型储蓄机构 和投资型中介机构的重要性日益加强; 3.以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 的相对重要性急剧下降。
和业务有何异同?
中央银行; 其他存款公司; 不是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而是通过在金融市
场上筹集资金利用这些资金获取金融资产的 其他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辅助机构; 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
6.1.1 金融中介及其类型
2.直接融资中介与间接融资中介
(1)直接融资及其机构
在直接融资中,资金短缺者在金融市场上向资 金盈余者出售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向盈余 者借取资金,盈余者以此为凭证而获得债券利息收 入或股息分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