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维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网12月4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的一组数字耐人寻味:自1990年行政诉讼法正式施行13年以来,全国法院共受理了80多万件行政诉讼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尤其是近6年来,“民告官”出现逐年激增的现象。一个被称作行政审判突破性发展的标志数字是,全国法院行政案件收案数从1992年的27125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921件,原告的撤诉率从37.84%下降到32.38%,原告的败诉率从35.93%下降到28.61%,被告的败诉率则从21.98%上升到25.67%。

年收案从不足3万到超过10万大关,逐年激增的行政诉讼说明了什么?“民告官”中“民”的撤诉率和败诉率逐年下降,相应地,“官”的败诉率则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下降”和“上升”的变化意味着什么?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有关负责人4日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从上访到诉讼,公民法律维权意识增强了“原来行政争议主要靠…上访‟、找党政首长,现在公民依法维权的意识大大加强了。”这位负责人认为,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公民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是近年来我国行政诉讼数量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

究竟有多少行政争议最终形成行政诉讼,取决于行政审判具有多大的社会影响力。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调研报告分析,“民告官”中一个制约行政诉讼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作为原告的“民”普遍存在着“三不”,即不知告、不会告和不敢告。不知道法律赋予自己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不管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正确与否,要么履行,要么软顶硬抗;不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行政机关作为与不作为之间,一片茫然;同时,“民”的最大的一块心病是怕行政机关事后报复,怕法院司法不公,官官相护。

商鞅变法,移木立信。如果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就会认为行政审判是“官官相护”,愚弄百姓。这位负责人认为,各级法院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是严格的、认真的。在依法保护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落实人民群众诸多宪法权利方面的成效是明显的,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较好地体现了司法公正。

上海、山东、广东、河南和北京等各地法院不约而同地把宣传作为突破口:“报纸上有字,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新闻媒体成了行政诉讼宣传的重要阵地。河南省平顶山市法院还把每年的10月1日作为行政法制宣传日,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如何打行政官司等内容印制在全市2529个行政村张贴,使老百姓了解相关的维权常识。他们还利用庙会、书会等场所,排演了曲剧《王黑子告县长》,在这个被誉为“曲艺之乡”的城市巡演,效果极佳。

同时,许多法院还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行政案件公开开庭审理,使人民群众对行政审判有直接的观感和印象,通过公正司法取信于民,确立行政审判的公信力。宝丰县农民王朝义和11户农民共同诉讼该县周庄镇人民政府加重农民负担,法院开庭前广贴公告,300多名群众乘20多辆拖拉机到法庭旁听,法院当庭宣判周庄镇政府败诉后,引起巨大反响。

从“怕出庭”到主动出庭,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观念提高了

这位负责人表示,数字变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观念的提高。2002年7月,沈阳市政府出台《关于建立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的通知》,

要求各级行政机关都建立法定代表人出庭制度,积极配合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类似的规定在许多地方成为政府的共识。

安徽省太和县公安局曾因治安拘留争议被诉上法庭,公安局长主动出庭,并要求全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旁听。经审理,公安机关程序违法,当庭宣判撤消公安机关的治安拘留决定,太和县公安局服判。局长回去后召开全局干警大会,邀请法官就行政诉讼程序和实体方面进行讲解,认真补上这一课。从行政诉讼开始时的怕当被告,怕出庭和怕败诉,到今天的理性面对诉讼,并注重通过行政诉讼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工作不足,完善规章制度,各级政府机关提升了执法水平,增强了依法行政意识。

行政审判工作任重道远

不过,这位负责人也坦承,目前一些地方行政审判的司法环境不尽如人意,法院开展工作阻力不小。他介绍说,有些部门和领导缺乏应有的现代民主法治意识,不习惯接受司法监督,认为行政诉讼是给政府“找麻烦”,对行政审判不尊重甚至横加干涉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法院无法切实履行司法审查职能。

另外,地方保护、部门保护比较突出,有些地方制订“土政策”限制法院受理和审判行政案件,导致人民群众“告状难”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行政机关不出庭应诉,不缴纳诉讼费,不提供证据材料,不执行生效裁判,甚至在开庭审理期间公然抓走原告等。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些问题虽非主流,但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这位负责人最后表示,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人们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和文明意识日益增强,行政争议的解决方式越来越纳入法治化的轨道。而近年来城乡居民维护其在自治组织中的自治权案件、人民群众为维护法治和公共利益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教育行政案件、社会保障行政案件等不断出现,预示着我国的行政审判将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调节作用。

公民威权意识调查

1您的性别A男B 女

2.你的年龄:

A.25岁以下

B.25--35岁

C.36-45岁

D.45岁以上

3.你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

B.初中

C.高中、中专

D.大专及以上

4.你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了解多少?

A 很清楚

B 知道一点

C 不知道

5.请问你的维权知识主要从哪里获取

A.报纸、杂志

B.广播、电视

C.咨询==执法部门

D.同事

E.其它

6.遇到不法侵权现象,你的首选解决方案是借助于什么?

A.工会

B.部门

C.新闻媒体

D.自己

E.同事

7.遇到不法侵权现象,你的解决方式是下列哪一项?

A暴力解决B沉默妥协C依据法规投诉D其它

8.你对自己遭受的侵权行为不维权,其原因是什么?A.想保住饭碗B.维权的成本费用太高,划不来 C.不清楚如何维权D.其它

9.你对自己维权意识的评价是下列哪一项?

A.维权意识很高

B.稍微具有一点维权意识

C.维权意识很差

10.在维护公民权益上,你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A.制定完善维权法规

B.设立维权热线

C.发放维权手册

D.强化对企业的监督处罚力度

E.其它

11对于“商品售出,概不退换”、“高档商品,不买勿动”、“打折商品,概不三包”等店堂告示,您认为它是合法的吗?

A 是

B 不是

12、当您在消费过程中权益受到损害较大时,您选择的是:

A经营者协商和解B请求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调解C.放弃权益13、您在消费过程中会主动索取相关凭证吗?

A会B不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