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饲养管理规范
散养鸡饲养管理规章制度

散养鸡饲养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散养鸡的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凡涉及养殖场管理的事项,均遵循本规章制度执行。
二、养殖场基本情况1. 养殖场名称:XXX散养鸡场2. 养殖场地址:XXX市XXX区XXX路XXX号3. 养殖场负责人:XXX4. 养殖场联系电话:XXX三、养殖场环境要求1. 养殖场要远离工业污染区和城镇居民区,具备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通风条件。
2. 养殖场应建有完善的饮水系统和饲料存储设施,保证鸡只的饮水、饲料供应。
3. 养殖场要做好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鸡舍、整体场地干净整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四、鸡只管理1. 选购健康鸡苗,禁止购买无证无检验的鸡苗。
2. 养殖场对饲养鸡只做好分类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3. 定期进行鸡只健康检查,确保鸡只健康。
4.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证每只鸡有充足的空间活动。
五、饲料管理1. 选用优质饲料,避免添加有害物质。
2.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保证鸡只吃到新鲜的饲料。
3. 给鸡只科学喂食,合理搭配各种营养成分。
六、疫病防控1. 严格执行疫苗接种计划,做好疫苗登记和追溯工作。
2. 定期做好鸡只疫病检测,及时发现病害。
3. 一旦发现鸡只患病,立即隔离治疗,消除疫情隐患。
七、饮水管理1. 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保证鸡只饮水安全。
2. 定期清洗水槽、水管,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八、人员管理1. 养殖场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饲养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
2. 养殖场人员要遵守养殖场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管理措施。
3. 养殖场人员要保证鸡只的健康和生长,做到爱护动物,严禁虐待。
九、监督检查1. 养殖场要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2. 对于违反养殖场规章制度的行为,要及时予以处理,做到有错必纠。
十、处罚条款1. 对于无证无检验购买鸡苗等涉嫌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养殖场将被勒令停止生产,并处以相应罚款。
2. 对于造成鸡只感染疫病的行为,养殖场将被责令进行疫苗接种,并加强防疫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是指对散养鸡的生活环境、饲料供应、饮水和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以保证散养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健康。
以下是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场地准备1. 散养鸡的场地要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高温的环境。
2. 场地应具备围栏,避免鸡禽外逃,并确保鸡群的安全。
3. 场地应做好排水设施,以防止鸡舍积水和脏水的滞留。
4. 地面要平整、无碎石和硬质地面,以避免鸡禽受伤。
二、饲料供应1. 饲料选择:选择高质量的饲料,满足散养鸡的营养需求,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配比。
2. 饲料喂养:定时定量喂食,不过量喂食,以免浪费和造成饲料的污染。
同时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及时更换陈食。
3. 饲喂设备:使用合适的饲喂设备,如饲料槽、自动投喂器等,方便鸡禽取食,减少饲料的浪费。
三、饮水管理1. 饮水设备: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使用自动饮水器或设立多个饮水器,以保证鸡禽充足的饮水量。
2. 饮水安全: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备,避免饮水被污染,防止疾病的传播。
3. 饮水温度:饮水温度要适宜,不得过热或过冷,以保证鸡禽正常饮水。
四、疾病防控1. 疫苗接种:对散养鸡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2. 卫生措施:定期清洁鸡舍,保持环境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3. 防虫措施:采取防治措施,减少外部寄生虫的侵害,避免寄生虫传播疾病。
4. 规范养殖操作:搞好隔离管理,对发生疾病的鸡禽要及时分离,避免病菌传播。
五、行为管理1. 群聚管理:合理控制鸡禽的密度,以避免因鸡禽过多导致鸡舍环境差、易感染疾病。
2. 场地划分:根据鸡的年龄和大小,适当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域,以保证鸡禽的正常活动和休息。
3. 自由活动:确保鸡禽有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以保证其正常的行为和发育。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1 环境1.1 鸡场环境规模鸡场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符合NY/T388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a 鸡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b鸡场距离干线公路、饮用水源、居民点1km以上;c、鸡场与其它规模畜牧场应保持一定有效安全防疫距离。
1.2 鸡舍环境1.2.1 鸡舍内的温度、湿度环境应满足不同饲养阶段的需求。
1.2.2 鸡舍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NY/T388的要求。
1.2.3 鸡场生产区、生活区分开,雏鸡、成年鸡分开饲养2 鸡场的设施设备2.1 设施2.1.1 鸡场净道和污道要分开。
2.1.2 鸡场周围要设隔离带。
2.1.3 鸡舍应有防鸟、防鼠设施。
2.1.4 鸡舍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清毒。
2.1.5 鸡场应建鸡粪贮存和污水处理设施。
2.2 设备2.2.1 鸡笼安装分阶梯式和重叠式,最佳为三鸡一笼,每鸡应占有笼底面积470cm2~500 cm2,8cm~10cm的料槽位,每笼应有一只饮水器。
2.2.2 器具数量应满足各阶段饲养的需要。
3 饲养条件3.1 饮水3.1.1 水质符合NY5027要求。
3.1.2 经常清洗饮水设备,要求夏季每天至少2次以上,冬季每天1次以上,并定期消毒。
3.2 饲料3.2.1 使用符合无公害标准的配合饲料,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饲养手册提供的营养标准。
3.2.2 添加预防应激的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应符合NY5042的要求。
3.2.3 不得在饲料中添加诸如砷、铬、铜等有毒有害化学制剂。
3.2.4 不得使用霉败、变质、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
4 引种4.1 商品代雏鸡应来自获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父母代种鸡场或专业孵化场。
4.2 雏鸡不能带鸡白痢、禽白血病和霉形体病等蛋传疾病。
4.3 不得从疫区购买雏鸡。
5 育雏期饲养管理5.1 育雏舍育雏舍不应靠近其它鸡舍,鸡舍四周应有围墙隔离,出入围墙大门口应设有消毒设施,车辆和人员进出应消毒。
5.2 育雏方式育雏方式通常分为两类:网上育雏和笼育。
家禽饲养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家禽饲养行为,保障家禽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家禽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家禽饲养活动,包括家禽的饲养、繁殖、销售、运输等环节。
第三条家禽饲养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环保的原则,保障家禽产品质量安全,防止动物疫病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家禽饲养的监督管理。
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家禽饲养管理工作。
第二章饲养条件第五条家禽饲养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和本地区家禽饲养场建设标准;(二)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设施、设备;(三)有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的隔离设施、消毒设施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四)有符合环保要求的粪污处理设施;(五)有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记录制度。
第六条家禽饲养户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固定的饲养场所;(二)有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的饲养设施;(三)有符合环保要求的粪污处理设施;(四)有基本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记录制度。
第七条家禽饲养场和饲养户应当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制度,详细记录家禽的品种、来源、饲养管理、防疫、用药等情况。
第三章饲养管理第八条家禽饲养场和饲养户应当遵守以下饲养管理规范:(一)按照家禽品种特性,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二)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不得使用违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三)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定期进行消毒,做好疫病监测和预防工作;(四)禁止使用禁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五)禁止出售病鸡、死鸡和其他不合格的家禽产品。
第九条家禽饲养场和饲养户应当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包括:(一)制定疫病防控预案;(二)实行严格的入场检疫制度;(三)对饲养场所、设备、工具等进行定期消毒;(四)对饲养人员实行健康监测;(五)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小型鸡养殖管理制度

小型鸡养殖管理制度一、饲养环境管理1. 棚舍环境(1)饲养棚舍应保持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2)定期清理棚舍内部的杂物,保持棚舍内部整洁卫生,防止传染病传播。
(3)垫料要保持干燥,及时更换,避免霉菌滋生。
(4)定期对棚舍进行消毒,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 饲料管理(1)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鸡的营养需求。
(2)定时定量投喂,避免鸡群发生挤压和食物浪费。
(3)保持饮水器和饲料器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水质。
(4)保证鸡的饮水量充足,避免脱水和暴毙。
3. 疾病预防(1)要求定期接种预防疫苗,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2)严格控制疫病来源,防止病从外部传播。
(3)定期体检鸡群,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措施治疗。
二、饲养管理1. 饲养密度根据鸡的种类和年龄合理确定饲养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导致饲养环境恶化和鸡群生长受限。
2. 生长发育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群提供合适的饲料和环境,促进鸡的生长和发育。
3. 繁殖管理根据鸡的生殖特点,合理进行选种、配种和孵化管理,提高繁殖效率。
4. 造血管理定期进行造血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饲料配方和管理措施,保证鸡的健康生长。
三、经营管理1. 生产计划制定周密的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鸡的生长情况确定饲养规模和销售计划。
2. 成本控制合理控制饲料、饲养棚舍、疫苗等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3. 质量检验定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4. 营销策略与市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制定适合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总结通过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可以使小型鸡养殖更加规范、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养殖户能够认真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鸡的养殖效益,为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饲养管理是指在饲养过程中,对蛋鸡的饲养环境、饲料营养、健康检疫、疾病防控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保证蛋鸡健康生长,提高产蛋率和蛋质量。
以下是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一、饲养环境管理:1.笼舍布置:选择宽敞、采光好、通风良好且易于清洁的鸡舍。
舍内空气湿度保持在60%左右,温度控制在20℃-25℃。
2.牲畜防疫:对鸡舍和饮水设施进行定期清洁消毒,以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二、饲料营养管理:1.饲料配方:根据蛋鸡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产蛋周期,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
注意蛋鸡营养需求的平衡,避免缺乏其中一种营养素。
2.饲料供应:定时定量喂养,确保蛋鸡获得充足的饲料,并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和畅通。
三、健康检疫管理:1.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的蛋鸡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及时调整鸡舍的温度,保持蛋鸡的舒适度和正常生理状态。
2.疾病防控: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加强蛋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定期检查和处理蛋鸡的脚趾,防止产生脚炎和鹌鹑不力。
四、疾病防控管理:1.预防病害:通过加强饲料卫生、控制饲养密度、保持生态平衡、加强疫苗接种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2.及时处理病鸡:发现病鸡及时隔离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减少死亡率和病鸡对其他蛋鸡的威胁。
五、蛋鸡产蛋管理:1.产蛋周期控制: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繁殖规律,调整灯光和饲料供应,控制蛋鸡的产蛋周期,使其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2.蛋质量监测:定期对蛋质量进行检测,包括蛋壳硬度、蛋黄颜色、蛋白质含量等指标。
及时纠正可能影响蛋质量的因素。
综上所述,正确的蛋鸡饲养管理对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管理饲养环境、科学配制饲料、做好健康检疫管理以及疾病防控,才能确保蛋鸡的健康生长和高效产蛋。
鸡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鸡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一、鸡的养殖技术:
1. 环境要求:鸡舍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和充足的光照,不得有噪声、异味。
鸡舍的内墙、地面和设备要保持清洁,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2. 饲料:饲料质量对鸡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种类选择,定期检查饲料品质,精细化饲料喂养管理,对提高鸡的生产效益、降低饲料成本和预防疾病都具有积极意义。
3. 疾病防治:要加强鸡群卫生保健工作,严格执行疫病防治制度,注重预防疫病的发生,加强对鸡群的日常检查和疾病处理,提高群体免疫力。
4. 饮水管理:水可占鸟体重的60%-70%。
喂水采用自动喂水器,保持水质清洁并有一定的消毒能力。
定期更换饮水器内神托、过滤网等设施,做到饮水量充足且及时。
二、鸡的饲养管理:
1. 饲料投喂:要正确控制饲料投喂量,按照每只鸡每日需要量进行饲喂。
饲喂时,应混合各种饲料,达到适宜的营养需要。
2. 清洁卫生:要保持鸡舍内墙、地面、设备和饮水器等卫生干净,减少鸡群间的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
3. 环境控制:要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情况,为鸡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4. 疫病预防:要加强鸡群的卫生保健工作,注重预防疫病的发生,定期检查鸡的身体状况,以及定期接种免疫疫苗等工作。
5. 饮水管理:要保证饮水质量和数量,注重水的消毒和更换,保证鸡群身体健康。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
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能有效地提高雏鸡成活率。
温度是否合适不但要看温度计,还要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
2、饮水:育雏期间要严防止断水、缺水,做到饮水器不断水,随时自由饮用。
一般1~2周龄内的雏鸡,要求水温与室温相近,可用凉水预温来解决。
3、开食:开食一般不能晚于36h。
雏鸡喂料应该喂给新鲜全价配合饲料,因为全价配合饲料可提供能量、蛋白质、矿物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需要,并根据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营养需要配方,可加快鸡的生长发育。
4、通风换气:一方面雏鸡代谢旺盛,呼吸快,鸡群密集,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另一方面育雏室内粪便及潮湿垫草散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气,使室内空气不断受到污染。
5、光照:一方面是光照太强会引起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使鸡群受到损失;另一方面是每天光照时间过长,会促进小母鸡性成熟,使小母鸡过早开产。
早开产会影响土鸡产蛋小,降低产蛋的连续性,继而影响全年产蛋量。
(责任发布:王芙蓉)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苗时间、所需的鸡舍及设备、饲养人员、饲料、添加剂、药物、 疫苗、水电及适当的流动资金等。
2.做好入雏前的准备工作。入苗前应将鸡舍及所有用具反复 冲洗消毒后,再次注意检查所有设备及用具是否已经完全准备 好,在计划入雏前 24 小时左右对鸡舍进行预温,使鸡舍温度 达到 28℃左右,保温伞下或火坑地面上温度达到 32--35℃。 夏季炎热,可不用提前预温。入雏前应依饲养鸡群的数量准备 好充足的雏鸡料,并应准备好育雏期间需要接种的疫苗及预防 性药物,如水溶性多维(罗维 328、速补 14 等)、白糖、抗菌 素类(如恩诺沙星、强力霉素、红霉素等)及抗球虫药(如克球 粉、球安、伏球等)。
二、提高增重 (一)做好夏季防暑降温措施。(1)夏季炎热天气应尽最大可 能增加鸡舍的通风,包括鸡舍建造结构上的自然通风、人工安 装风扇正压通风、安装排气扇负压通风等。(2)鸡舍屋顶喷雾 或喷水,注意尽可能采用水温较低的深井水。(3)鸡舍内细滴 喷雾降温效果明显。(4)降低饲养密度。(5)早上 4:30--5:30 加料,晚上加夜料,凉爽的时候鸡只吃料多利于增重。(6)多 次翻料以刺激鸡群啄食或抢食饲料。(7)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 生素 C(每吨添加 150--300 克)等抗热应激药物。(8)适当提高 饲料营养浓度,以便鸡只可在采食有限饲料量的时候也可达到 相应的营养要求。 (二)做好冬季防寒保暖措施。一方面在鸡舍构建设计上要注 意防寒保暖,另一方面可在鸡舍内采取一些辅助性加温取暖措 施。 (三)科学饲养管理。(1)饲养前期饲喂多蛋白日粮有助于鸡 体骨架及肌肉生长,后期饲喂高能量(添加猪油、牛油等)日粮, 以便鸡体沉积脂肪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2)提高饲料的适口 性,如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或其他鸡香料。(3)饲喂全价颗粒 料比饲喂粉料的鸡只可提前 3--5 天上市。(4)应保证饲料新鲜 无发霉变质。颗粒料一般保存期不超过 1 个月,而粉料不超过 4 天,并且自配粉料的时候应注意保证饲料原料的新鲜品质。
6
(5)公母应分群饲养。 (四)尽量减少因转群而引起的应激反应。(1)转群前应将待
进鸡群的鸡舍彻底清洁消毒。(2)转群前后 3--5 天饲喂某些抗 菌药物及多种维生素有利于提高鸡群抗应激能力。(3)转群时 间:冬季应选无风的晴天,最好在中午;夏季则应避开中、下 午的炎热时间,尽量选在早晨或夜晚。(4)转群前应停食半日 饲料,但要给予充足的饮水。(5)转群时应轻抓轻放,捉鸡时 要抓鸡的双腿,严禁抓头、颈、翅等。装笼时不可装得过多, 以防压死、闷死鸡。(6)转群后应注意鸡只因为不适应新环境 而太过惊慌,可能有些鸡只腿、翅膀被鸡笼、铁条卡住导致饮 水、吃料不便,如果不及时纠正有可能导致衰竭死亡,如鸡头 被鸡笼卡住,往往会窒息死亡。(7)转群后应特别注意观察饮 水及吃料是否正常。(8)转群后的换料过程应有 3 天过渡时间。 (9)转群后鸡舍光照强度应暂时调弱一些,以便减少鸡只相互 啄斗的现象,也可减少鸡群的应激反应。
鸡的饲养管理规范
一、提高成活率 一般情况下,优质鸡的成活率在 100--120 天之前均应达到 97%以上才算达标。 (一)满足优质鸡的生活条件 1.温度。保温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育雏期适宜温度为:第 1 周 32--35℃,以后每周下降 3℃,4 周以后开始脱温,此后舍 内温度以保持在 25℃左右为最好。保温操作时要根据鸡苗的 行为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当,温度适宜,雏鸡则均匀地散开;如 果雏鸡倦怠、气喘乃至虚脱、脚干则表示温度过高;如果雏鸡 挤作一团并“吱吱”鸣叫则表示有贼风进入,此时应认真检查 门窗及天花板有否漏风等。供温可采用育雏伞、地坑、烟道及 火炉、煤气炉等加温设备。 2.湿度。雏鸡需要在干爽的条件下饲养,适宜的湿度为 10 日龄前 60%--70%,10 日龄后 50%--60%。鸡体对温度的感觉与 湿度有关,夏季越湿越热,冬季越湿越冷。 3.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舍内的有害气体及尘埃密 度,补充新鲜空气,保持舍内的气流速度,并调节舍内的温度 和湿度。一般要求舍内氨气浓度低于 20×10(右上负 6),即以 人走进鸡舍,眼睛、鼻子不会受到刺激为适度。育雏阶段要处 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哪怕是最冷的天气,也要保证一定时 间的通风。具体做法是,先提高舍内温度,再开窗(或排气扇) 通风片刻,等舍内温度降到要求的温度以下时即关闭窗户(或 排气扇)。如此反复通风数次,即可达到目的。饲养中大鸡的 鸡舍也应注意通风换气。鸡舍可安装排气扇进行横向或纵向负 压通风。或安装牛角扇进行正压通风。如果采用纵向负压通风 加水帘设备联合应用可同时起到通风及降温效果。 4.密度。1--30 日龄,地面或网上平养为每平方米 30 只左 右;多层笼养(配负压通风系统)为每平方米 46--60 只。31--60 日龄,地面或网上平养为每平方米 15 只左右;阶梯式笼养为
6.垫料。1--4 日龄雏鸡网上平养可用牛皮纸。此后地面平 养所用垫料要求干燥松软、吸水性强、不发霉、长短粗细适当。 常用的垫料有锯末、米糠、切短的玉米秸、稻草、破碎的玉米 棒等。饮水器周围的潮湿垫料应及时更换。
7.饮水。网上平养或地面平养可采用饮水盅及水槽饮水,阶 梯式笼养可采用水槽或乳头饮水设备,但 1 周龄内均应用饮水 盅饮水。供鸡群饮用的水源可来自深井水或自来水,而来自浅 井水或江河水需经过砂石多次过滤澄清且经漂白粉或其他消 毒剂处理消毒后方可使用。务必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并注 意保证鸡只有足够的饮水位置。
8.饲料。应选择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饲料厂家生产的全价 颗粒饲料或浓缩料,具有一定技术人才及生产设备的鸡场也可 根据下述中速优质鸡饲料营养成分标准推荐表(见表 1)自行 配制全价饲料,但雏鸡料最好还是先用名牌厂家生产的全价颗 粒破碎料。
9.灭蝇、灭鼠。应尽量降低鸡粪的湿度,且保证清除鸡粪的 时间不超过 1 周;或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杀蝇的药物(如每吨饲 料添加 250--500 克蝇得净预混剂),可大大减少苍蝇的数量, 必要时可投放药物灭蚊灭蝇。定期使用药物灭鼠,一般每季度 灭鼠一次。
1
每平方米 25--30 只。61--100 日龄,地面或网上平养为每平 方米 8 只左右;阶梯式笼养为每平方米 12--15 只。
5.光照。进雏后第 1--2 天实行通宵照明,其他时间都是晚 上停止照明 1 小时,即保持 23 小时光照时间,这样即使停电 鸡也不会受惊打堆。光照强度的原则是由强变弱。1--2 周龄 时,每平方米应有 2--3 瓦的光量(灯距离鸡群 2 米左右);从 第 3 周龄开始改用每平方米 0.7--1.5 瓦的光量,实际上只要鸡 只能看到采食饮水就已经够了。
4
(四) 鸡的免疫程序与免疫接种 1 日龄,预防马立克氏病,使用方法:颈部皮下注射 0. 日龄重复免 疫 1 次。
7 日龄,预防新城疫,使用方法:滴鼻。 11 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使用方法:滴口、滴鼻。 14 日龄,预防法氏囊炎,使用方法:滴口。 18 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使用方法:肌肉注射油乳 剂灭活苗 0.3 毫升。 22 日龄,预防法氏囊炎,使用方法:饮水供给。 27 日龄 预防新城疫、鸡痘,使用方法:新城疫活苗 2 头 份饮水,或新城疫油乳剂苗 0.2 毫升肌肉注射。在接种新城疫 疫苗同时鸡痘于翅膀下穿刺接种。 50 日龄,预防传染性喉气管炎,使用方法:活疫苗滴鼻、 滴口、点眼。60 日龄,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使用 方法:应用油乳剂灭活苗 0.5 毫升肌肉注射。 90 日龄,预防大肠杆菌病,使用方法:应用灭活苗 1 毫 升肌肉注射。 120 日龄,预防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减少综 合症,使用方法:应用油乳剂灭活苗(大三联)0.5 毫升肌肉注 (五)合理选用有效药物进行预防或治疗。 1.预防常见鸡病。主要预防支原体病、白痢、出败、传鼻、 大肠杆菌及球虫病等,常用药物有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 星、红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各种 抗球虫药。应特别注意抗球虫药一定要交叉用药,不能长期使 用单一类抗球虫药。 2.用药原则。(1)做好隔离、消毒、免疫接种等各项预防措 施,效果优于预防用药。(2)预防用药好过治疗用药。(3)早诊 断、早用药好过迟用药。 3.投药注意事项。(1)针对高发时期选用不同的预防药物。 (2)用药务必用足一个疗程。(3)尽量应用饮水投药。(4)严格
(三)做好大鸡饲养管理工作 1.当鸡群转到中鸡舍(已彻底清洗消毒过)后,应用雏鸡料及 中鸡料分 3 天过渡到中鸡料,即第 1 天喂 2/3 雏鸡料及 1/3 中鸡料,第 2 天喂一半中雏鸡料一半雏鸡料,第 3 天喂 2/3 中鸡料及 1/3 雏鸡料,第 4 天全部喂中鸡料。 2.转鸡前后也可应用水溶性多维及抗菌素类药物饮水 3--4 天以减少转鸡及换料的应激反应,并可控制并发感染。 3.应用刺激性较低的消毒剂(如拜洁、百毒杀、高效碘或优 氯净等)对鸡群进行带鸡喷雾消毒,每周 2--3 次。 4.做好中鸡饲养期间的免疫接种工作。 5.中鸡要开始强弱分群和公母分群饲养。 6.公鸡饲养到 50--60 日龄可进行阉割,这样容易育肥,肉 质细嫩,味道鲜美。去势前需停料半天,手术后每只肌注青、 链霉素 7 万--8 万单位,预防感染。 7.中鸡饲养到 55--65 日龄转到大鸡舍饲养。如果平养则不 需要转舍。用 3 天的时间将中鸡料逐步过渡到大鸡料。 8.鸡群饲养到 70 日龄以后可在饲料中添加 2%--6%的猪油 (也可添加一部分植物油),提高日粮代谢能,促进鸡体内脂肪 沉积,增加羽毛光泽度。猪油或牛油要加温烧开以后才可添加 进饲料中,否则容易引起鸡群腹泻。 9.大鸡饲养后期注意选用富含叶黄素的饲料原料(如优质黄 玉米、玉米蛋白粉、苜蓿粉、松针粉、草粉等)配合日粮,也 可在饲料中添加人工色素(如加丽红、加丽黄、露康定红、露 康定黄等),以增强鸡体皮肤的色素沉积,从而使三黄特征更 加明显。
5
控制药物的用量。(5)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不可盲目联合用药; (6)不可使用违禁药物。
(六)完善兽医防疫卫生措施 1.必须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防疫观念。 2.鸡场属于防疫重地,应尽量与周围环境隔离。严格控制车 辆、人员的进出。 3.定期做好鸡场环境大消毒(至少每月 1 次)。 4.严禁携带家禽及禽产品进入鸡场。 5.万一发生疫病,应尽快对鸡群实施隔离、消毒、治疗、扑 杀等紧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