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带包扎法

合集下载

绷带包扎法的实训报告

绷带包扎法的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掌握绷带包扎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熟悉不同部位包扎的具体操作步骤,提高在紧急情况下对伤员的急救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学校急救实训室四、实验器材1. 绷带:普通绷带、弹性绷带、伸缩绷带2. 三角巾3. 医用剪刀4. 消毒纱布5. 橡皮膏6. 模拟人体模型五、实验内容1. 绷带包扎基本方法2. 不同部位包扎方法六、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穿戴整齐,洗手消毒。

(2)将模拟人体模型放置在实验台上,模拟人体受伤情况。

(3)准备好实验器材。

2. 绷带包扎基本方法(1)环形包扎法:适用于四肢粗细均匀的部位。

将绷带带头斜放于包扎处,用一手拇指压住,将卷带环绕包扎一圈后,再将斜放的带头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环绕包扎,后一圈覆盖前一圈,包扎3-4圈即可。

(2)螺旋形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粗细差不多的部位。

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将卷带向上斜行缠绕,后一圈盖前一圈12-23即可。

(3)反折螺旋形包扎法:适用于前臂、大腿和小腿等部位。

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将卷带向上斜行缠绕,每缠绕一圈后,将绷带反折一次,使绷带更加紧实。

3. 不同部位包扎方法(1)头部包扎:将三角巾对折成三角形状,将顶角放在前额正中,将底角拉至耳后,绕至头顶,将两个底角交叉于枕部,拉紧后固定。

(2)肩部包扎:将三角巾对折成三角形状,将顶角放在肩上,将底角拉至对侧肩部,绕至背后,将两个底角交叉于肩部,拉紧后固定。

(3)肘部包扎:将三角巾对折成三角形状,将顶角放在肘关节处,将底角拉至前臂,绕至肘关节上方,将两个底角交叉于肘关节,拉紧后固定。

(4)膝关节包扎:将三角巾对折成三角形状,将顶角放在膝关节处,将底角拉至小腿,绕至膝关节上方,将两个底角交叉于膝关节,拉紧后固定。

(5)足部包扎:将三角巾对折成三角形状,将顶角放在足部,将底角拉至踝关节,绕至足部上方,将两个底角交叉于足部,拉紧后固定。

4. 评估与总结(1)观察包扎效果,确保包扎部位固定牢固,无滑动。

绷带的常见包扎方法资料

绷带的常见包扎方法资料
单击添加标题
注意事项:定期更换绷带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汇报人:
感谢观看
优点:固定效果好不易松脱适用于各种伤口包扎
“8”字形包扎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手腕、脚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
注意事项:绷带要拉紧但不能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优点:简单易学适用于各种关节部位的包扎
操作步骤:将绷带从关节上方开始绕关节一圈然后回到起点再绕一圈形成"8"字形
三角巾包扎法
准备材料:三角巾、剪刀、绷带
选择合适的绷带:根据伤口大小、形状和位置选择合适的绷带
剪裁绷带:根据伤口大小和形状剪裁绷带避免浪费
绷带宽度:绷带宽度应与伤口宽度相匹配避免过窄或过宽
打结的技巧和方法
打结位置:选择合适的打结位置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打结方式:采用合适的打结方式如单结、双结、蝴蝶结等
打结力度:控制打结力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打结次数: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打结次数提高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四肢、躯干等部位
注意事项:绷带应紧贴皮肤但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优点:简单易学适用于多种伤口类型
操作步骤:将绷带从远端开始环绕肢体一圈逐渐向近端移动直至绷带完全覆盖伤口
螺旋包扎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四肢、躯干等部位
操作步骤:将绷带从伤口下方开始螺旋向上缠绕每圈绷带重叠1/3-1/2
注意事项:绷带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
绷带的常见包扎方法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绷带的基本知识
03
绷带的常见包扎方法
04
绷带包扎的技巧和要点
05
绷带包扎的实例演示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绷带的基本知识

绷带包扎的五种方法

绷带包扎的五种方法

绷带包扎的五种方法
绷带包扎技术对保证颌面、颈部手术创口的顺利愈合和损伤救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今天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绷带包扎的五种方法。

生活中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基本常识。

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出现外伤时,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等目的,为后续医院的救治奠定基础。

那么绷带包扎的五种方法是什么呢?下面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绷带包扎的五种方法是:
1、环形法: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

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最后用橡皮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开两头打结。

此法是各种绷带包扎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于手腕、肢体等部位。

2、蛇形法:先将绷带按环形法缠绕数圈。

按绷带之宽度作间隔斜形上缠或下缠。

3、螺旋形法: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

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之1/3或2/3呈螺旋形。

4、螺旋反折法: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

作螺旋形法之缠绕,等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的1/3或2/3,依次由上而下地缠绕。

5、8字形法:在关节弯曲的上方、下方,先将绷带由下而上缠绕;再由上而下成8字形的来回缠绕。

创伤包扎操作方法

创伤包扎操作方法

创伤包扎操作方法1、绷带包扎法:(1)环形包扎法:适用于颈部、腕部和额部等处的包扎。

其方法是每圈须完全或大部重叠,环绕数圈,尾端用别针或胶布固定,或者将绷带尾端撕开,一头返折,打一活结固定。

(2)螺旋包扎法:多用于前臂和手指包扎。

起方法是先用环形法包扎法固定起始端,把绷带渐渐地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在前圈的一半或1/3处,呈螺旋状,尾端在原位置上缠二圈予以固定。

(3)螺旋反折包扎法:多用于周径不等的四肢包扎。

其方法是开始先做螺旋形包扎,待带渐粗的地方,以一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另一手将绷带自该点反折须整齐排列,反折头不宜在伤口和骨头突出的部位。

(4)“8”字包扎法:这种方法多用于肘、膝、腕和骒等关节处。

其方法是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一圈向下。

(5)回返包扎法:用于头部的包扎。

其方法是自右耳上始点,饶缠两圈后到额中时,将带反折,用左手指、食指按住绷带,使其经头顶中央到枕外粗隆下面,由伤者或助手按住此点,在中间绷带的两侧回返,每次压前圈的1/2,直到包盖全头部,然后饶缠二圈固定。

2、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适用于人体任何部位,其用途最广。

在急用时,也可就地取材,用毛巾、衣服等改做或代替三角巾使用。

(1)头部三角巾包扎法:头顶及两侧外上市,可将三角巾的底边折叠成两指宽,放于前额与眼眉平,顶尖拉向脑后,三角巾的两端经两耳上方拉向脑后,在枕外粗隆下方行结。

如三角巾尚有余时,在此交叉再饶回前额打结。

顶尖拉紧后掖入枕后的结或交叉处。

头顶或颞部、面部和下颌外伤时,可将三角巾的顶角和底部中央各打一个结,形似风帽。

把顶角结于前额部,底边结置于枕外粗隆下方,包住头部,两角往拉紧,向外反折成三横指宽,包饶下颌,至脑后打结固。

(2)面部三角巾包扎法:分为面具式三角巾包扎法和单眼包扎法两种。

(3)上肢三角巾包扎法:手臂外伤时可采用悬带法,即大悬带包扎法和小悬带包扎法。

(4)下肢三角巾包扎法:此法多用于肢体的关节部位,其覆盖面大,活动度好,包扎牢。

绷带的包扎方法

绷带的包扎方法

绷带的包扎方法1、环形包扎法此法是各种绷带包扎中最基本的方法,此法用于绷带包扎的起始和结束,也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

操作步骤:①伤口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固定敷料。

②将绷带打开,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大致倾斜45度;并将第一圈斜出一角压入环形圈内环绕第二圈。

③加压绕肢体绕4—5圈,每圈盖住前一圈,绷带缠绕范围要超出辅料边缘。

④最后将绷带多余的减掉,用胶布粘贴固定,也可将绷带尾端从中央纵行剪成两个布条,然后打结。

2、螺旋包扎法此法多用于粗细相同的肢体、躯干处。

操作步骤:①伤口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固定敷料。

②先按环形法缠绕两圈。

③从第三圈开始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呈螺旋形。

④最后以环形包扎结束。

注意:包扎时应用力均匀,由内而外扎牢。

包扎完成时应将盖在伤口上的敷料完全遮盖。

3、螺旋反折包扎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

操作步骤:①伤口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固定敷料。

②先按环形法缠绕两圈。

③然后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④折返时按住绷带上面正中央,用另一只手将绷带向下折返,再向后绕并拉紧;绷带折返处应避开患者伤口。

⑤最后以环形包扎结束。

4、“8”字绷带包扎法手掌、踝部和其他关节处伤口用“8”字绷带包扎法。

选用弹力绷带最佳。

手部“8”字绷带包扎法步骤:①伤口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固定敷料。

②包扎时从腕部开始,先环行缠绕两圈。

③经手和腕“8”字形缠绕。

④最后将绷带尾端在腕部固定。

直径不一的部位或屈曲的关节如肘、肩、髋、膝等的操作步骤:①屈曲关节后在关节远心端环形包扎两周。

②右手将绷带从右下越过关节向左上绷扎,绕过后面,再从右上(近心端)越过关节向左下绷扎,使呈“8”字形,每周覆盖上周1/3~1/2。

③环形包扎2周固定注意:包扎关节时绕关节上下“8”字形缠绕。

5、回返包扎法用于包扎没有顶端的部位如指端、头部、截肢残端。

操作步骤:①伤口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固定敷料。

绷带的常见包扎方法总结

绷带的常见包扎方法总结
解决方案:包扎绷带前,应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包扎过程的无 菌操作。同时,如发现伤口感染,应及时就医并重新包扎。
THANKS
感谢观看
用于包扎和固定身体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 和促进愈合。
长期护理
运动损伤
对于需要长期护理的病人,如烧伤、溃疡等 ,使用绷带可以提供持续的支撑和保护。
在运动过程中,绷带可以用于固定关节和肌 肉,以减轻运动损伤的疼痛和防止进一步损 伤。
02
绷带包扎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绷带包扎的基本原则
迅速
包扎时动作要迅速,争取在尽 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包扎。
01
02
03
固定为主
四肢绷带包扎以固定为主 ,特别是对于骨折患者, 需要特别注意固定位置和 松紧程度。
注意关节
四肢关节处的包扎要适当 留出活动余地,以免影响 关节活动。
保护伤口
四肢绷带包扎时要保护好 伤口,避免绷带压迫伤口 导致疼痛和出血。
胸部绷带包扎的特别提示
紧束为主
胸部绷带包扎以紧束为主 ,可以限制胸部扩张,减 轻疼痛。
回返包扎法
总结词
便捷、实用
详细描述
回返包扎法适用于头部或手指等部位的伤口。它通过在伤口周围以回返的方式向 上或向外缠绕,每次回返都逐渐加大绷带的宽度,直至完全覆盖伤口。这种包扎 方法简单便捷,实用性高。
蛇形包扎法
总结词
特殊、高效
详细描述
蛇形包扎法适用于需要固定特殊形状的物体或部位,如骨折 固定等。它通过在物体或部位周围以蛇形的路径向上或向下 缠绕,使绷带紧密贴合在物体或部位表面。这种包扎方法固 定效果好,能够高效缓解疼痛和肿胀。
《绷带的常见包扎方法总结 》
xx年xx月xx日

包扎方法有哪几种

包扎方法有哪几种

包扎方法有哪几种
包扎是一种常见的应急处理方法,常见的包扎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单层包扎法:将绷带或纱布直接覆盖在伤口上,用胶带或固定带固定。

2. 螺旋包扎法:从伤口周围开始,将绷带或纱布逐渐向上旋转覆盖,使其紧密贴合皮肤,然后用固定带固定。

3. 十字包扎法:先在伤口上方和下方各系一条横向的绷带或纱布,然后再分别从左上至右下和右上至左下的方向上交叉包扎,最后用固定带固定。

4. 箭头包扎法:先将绷带或纱布从伤口上方逐渐向下围绕,然后将其从伤口下方逐渐向上围绕,形成一个箭头状,最后用固定带固定。

5. 固定包扎法:用绷带或纱布将伤口附近的关节或周围固定,通常用于关节扭伤或骨折等情况。

需要根据伤口的位置、大小和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并在包扎过程中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绷带过紧或过松。

建议在包扎之前先进行简单的消毒处理。

若伤口较深或严重,应及时就医。

绷带包扎顺序要点及方法

绷带包扎顺序要点及方法

绷带包扎顺序要点及方法绷带包扎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技巧,常用于处理创伤性伤口、烧伤、扭伤等情况。

正确的包扎可以有效地控制出血、减轻疼痛、固定伤势,并促进伤口愈合。

下面将详细介绍绷带包扎的顺序、要点及方法。

一、绷带包扎顺序:1.清洁伤口:在包扎之前,首先要对伤口进行清洁。

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轻柔地清洗伤口,去除附着在伤口上的污垢和病原体。

2.打底包扎:将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放在伤口上,起到吸收血液和保护伤口的作用。

打底包扎可以用胶布或固定带固定,以固定纱布,避免其移位。

3.形成包扎:绷带包扎的目的是固定伤势,减轻疼痛,防止细菌感染等。

需要根据不同部位的伤势选择不同的包扎方法。

常见的包扎方法有正交包扎、环中包扎、固定包扎、回旋包扎等。

4.效果检查:完成包扎后,检查包扎效果,确保包扎固定稳定,并确保伤口充分暴露供观察。

二、绷带包扎要点:1.选用合适材料:包扎时应选用合适的绷带材料,如弹力绷带、纱布、固定带等。

材料要无菌、干净,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

2.保持适度紧密:包扎时,绷带应保持适度紧密,既要确保固定不松脱,又要避免过于紧绷,影响血液循环。

3.注意血液止血:对于大面积出血的伤口,应先进行紧急止血,再进行包扎。

可以用手指直接压迫伤口,也可以用止血带进行包扎压迫。

止血后再进行绷带包扎。

4.注意保持伤势正确位置:绷带包扎的目的是固定伤势,所以在包扎过程中要保持伤势正确的位置。

如果是关节等部位的伤势,可以采用正交包扎等方法,使伤势固定在正确位置。

5.注意伤口保护:包扎后应注意避免造成进一步伤害,如保持伤口干燥,避免受到碰撞、摩擦等。

三、常见包扎方法:1.正交包扎:适用于四肢等关节部位的伤势固定。

将绷带从伤势下方开始,绕过伤势进行交叉包扎,固定伤势位置。

2.环中包扎:适用于身体其他部位的伤势固定。

将绷带从伤势处开始,绕过伤势周围进行包扎,形成环中包扎。

3.固定包扎:适用于较大的伤势固定。

将绷带从伤势处开始,绕过伤势周围进行包扎,然后在伤势处进行固定,确保伤势不会移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包扎包扎有保护伤口、减少感染机会、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减少伤痛的作用,是损伤急救的主要技术之一。

包扎常用的材料有绷带、三角巾等。

现场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亦可用毛巾、衣物等代替。

包扎动作应力求熟练、软柔,松紧应适宜。

这里介绍以绷带为材料或类似绷带的材料的几种包扎法:( 1 )环形包扎法常用于肢体较小部位的包扎,或用于其他包扎法的开始和终结。

包扎时打开绷带卷,把绷带斜放伤肢上,用手压住,将绷带绕肢体包扎一周后,再将带头和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绕圈包扎,第二圈盖住第一圈,包扎 3-4 圈即可。

( 2 )螺旋包扎法绷带卷斜行缠绕,每卷压着前面的一半或三分之一。

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差别不大的部位。

(3 )反折螺旋包扎法做螺旋包扎时,用一拇指压住绷带上方,将其反折向下,压住前一圈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关较大的部位。

(4 )“8”字包扎法多用于关节部位的包扎。

在关节上方开始做环形包扎数圈,然后将绷带斜行缠绕,一圈在关节下缠绕,两圈在关节凹面交*,反复进行,每圈压过前一圈一半或三分之一。

2、急救的包扎方法1)绷带包扎法用绷带包扎伤口,目的是固定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固定骨折或挫伤,并有压迫止血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患处。

操作要领A.环形法:此法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

首先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

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粘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

B.蛇形法:此法多用于夹板之固定。

先将绷带按环形法缠绕数圈。

按绷带之宽度作间隔斜着上缠或下缠。

C.螺旋形法;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同处。

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

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D.螺旋反折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

先按环形法缠绕。

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注意事项A.打好绷带的要领是,不要过紧,也不能过松。

不然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纱布。

如果没经验,打好绷带后,看看身体远端有没有变凉,有没有浮肿等情况。

B.打结时,不要在伤口上方,也不要在身体背后,免得睡觉时压住不舒服。

C.在没有绷带而必须急救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撕成窄条),、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3)三角巾包扎法对较大创面、固定夹板、手臂悬吊等,需应用三角巾包扎法。

操作要领A.普通头部包扎:先将三角巾底边折叠,把三角巾底边放于前额拉到脑后,相交后先打一半结,再绕至前额打结。

B.风帽式头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央各打一结成风帽状。

顶角放于额前,底边结放在后脑勺下方,包住头部,两角往面部拉紧向外反折包绕下颌。

C.普通面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打一结,适当位置剪孔(眼、鼻处)。

打结处放于头顶处,三角巾罩于面部,剪孔处正好露出眼、鼻。

三角巾左右两角拉到颈后在前面打结。

D.普通胸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向上,贴于局部,如系左胸受伤,顶角放在右肩上,底边扯到背后在后面打结;再将左角拉到肩部与顶角打结。

背部包扎与胸部包扎相同,唯位置机反,结打于胸部。

注意事项A.一般家庭没有三角巾,但其在急救时用途较广,应配备。

制作很简单,用一米见方的布,从对角线剪开即成。

B三角巾除上述用法外,还可用于手、足部包扎,还可对脚挫伤进行包扎固定,对不便上绷带的伤口进行包扎和止血。

C.三角巾另一重要用途为悬吊手臂;对已用夹板的手臂桢固定作用;还可对无夹板的伤肢想到夹板固定作用。

3、骨折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称为主要有两种骨折,一种是没有刺穿皮肤的成为闭合性骨折。

另外一种是把皮肤刺穿的称为开放性骨折。

多数骨折是由于直接的外伤所引起,或者是由于直接的外伤所引起的,或者是从所受外伤的部位传导而发生。

后一种被成为应力骨折。

肌肉突然性的激烈收缩及反复异常的牵拉也会引起骨折。

骨折在运动损伤中属于重伤类的一种,随着骨折的发生,其周围的肌肉也会因此而受到损伤,在运动中常见的骨折有撕脱性骨折和疲劳性骨折两种。

A撕脱性骨折:是韧带、肌腱附着的骨发生剥离。

这种骨折是由于身体的某一部分突然被过度扭拉所引起的。

例如:踝关节突然向外翻就会造成三角韧带将内踝的一部分撕脱,这就是韧带性撕裂。

这在跟腱的撕脱性骨折和髌骨骨折中经常可以看到。

后者是膝关节突然过度弯曲向前跌到时发生的。

过度牵拉膝关节,韧带就会将髌骨拉伤造成髌骨撕脱性骨折。

B疲劳性骨折:又称为应力性骨折。

造成这种骨折的真正原因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但主要是由于符合过重及肌肉的疲劳使骨骼受到很大的压力和应力作用,使骨质发生微细的损伤并逐渐积累而形成的自发性的骨折。

例如,从木质的地板换到诸如草坪这类比较柔软的地方时,由于地面反弹力的变化,相同节奏的反复造成连续的压力集中在一点时,导致冲击集中的形成而发生骨折。

对于后一种原因很多学者也都证明,不管从事什么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都是应该多加注意的问题之一。

阈值下长时间相同节奏的活动会使肌肉收缩,超过骨骼的承受能力的牵拉,也会引起疲劳性骨折。

可以说,在激烈运动的前几周里骨折是非常容易发生的,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

诊断症状:疲劳性骨折在发生前是很难发现的,在容易引发的部位有异样的感觉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疲劳性骨折的早期症状有肿胀、局部的压痛和疼痛等。

骨折的初期阶段虽一动就痛,但是如果休息后则会感觉不到疼痛,但是不久以后开始出现有规律性的疼痛,夜里疼痛则会加剧。

如果在有异常感觉的部位轻轻扣打骨头或者给它一定的外力冲击,在被怀疑发生疲劳性骨折的部位会找到痛点。

处理: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C骨折固定法当发生骨折事故之后,为了使断骨不再加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便于医生的诊治,在运送患者去医院的途中,应进行必要的固定。

操作要领1.肱骨骨折固定法:患者手臂呈屈肘状,用两块夹板固定,一块放于上臂内侧,另一块放在外侧,用绷带固定。

如只有一块夹板,则夹板放在外侧加以固定,用三角巾悬吊伤肢。

2.大腿骨折固定法:将伤腿拉直,夹板长度上至腋窝,下过脚跟。

两块夹板放于大腿内、外侧;有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固定。

3.脊柱骨折固定法:病情多较严重。

严禁乱加搬动,应轻巧平稳地在保持脊柱安定状况下,移至硬板担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后,及早转运。

切勿扶持患者走动,或躺在软担架上,这样会使脊柱骨折加重对神经操作,引起终生截瘫。

注意事项1.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和消毒包扎伤口,然后固定骨折。

如有休克,同时进行抢救。

2.对于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患者。

3.固定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4.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弯着绑屈肘状。

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

徒手救护搬运法4、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脱位是两骨间的连接关系遭到破坏的损伤。

容易引起脱位的位置主要是手指和肩关节两部分。

如果超越了正常的关节解剖学的限制范围进行活动就会发生脱位。

根据脱位的症状大体上可分为完全脱位和不完全脱位,完全脱位是骨从关节上完全脱离,不完全脱位是构成关节的两骨并没有完全脱离。

“一次脱位会形成习惯性脱位”这样的说法经常可以听到,事实也是如此。

一次完全脱位和不完全脱位发生后,连接关节的韧带被拉伸,关节部位则非常容易脱位。

症状:疼痛与压痛、肿胀、关节功能丧失、畸形例如肩关节脱位: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时间越早越易复位,效果越好,严禁动作粗暴和反复复位,以免加重损伤,造成骨折和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因此,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

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危重患者,经过现场急救后,下一个步骤是迅速安全地将病人送往医院。

5、搬运伤员的方法操作要领1.扶行法:救护人站于病人一侧,使其身体略靠着救护人。

2.抱持法:将病人抱起。

3.背负法:将病人背起。

如病人卧于地上,救护人可躺其一侧,一手紧握伤者肩部,另一手抱其腿,用力翻身,使其伏于救护人背上,而后慢慢起来。

4.椅托式:甲乙两人在病人两侧对立,甲以右膝、乙以左膝跪地,各以一手入病人大腿之下互相紧握,另外之手彼此交替搭于肩上,支托患者背部。

5.双人拉车式:一个站在病人的头部,两手插其腋下,抱入怀内;一个站其足部,立在病人中间,然后步调一致前行。

6.三人搬运法:三人并排,将患者抱起齐步前进。

注意事项1.搬运抽风患者时,要在其上下牙齿间垫塞纱布或缠上纱布的筷子。

2.上止血带的患者,每隔4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约1-2分钟。

3.途中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要积极抢救。

4.患者在车上应横卧,身体与前进方向成垂直角度。

5.夏天注意防暑,冬天预防冻伤。

器械救护搬运法对病情严重、路途遥远又不适于徒手搬运的患者,应用器械救护搬运法。

常用的器械有帆布担架。

绳络担架和被服担架多为临时制成。

操作要领1.绳络担架的制作:用木杆或竹竿两根,横木两根,扎成长方形的担架状,然后缠上较坚硬的绳索即成。

2.被服担架的制作:取两件衣服或大衣,翻袖向内成两管,插入木棒两根,再将钮扣妥善扣好即成。

3.将患者平稳轻巧地移上担架,患者头部向后,足部向前,便于观察。

行走时步调一致,并使患者保持在水平状态。

注意事项1.对脊柱骨折的患者,应用门板或其它硬板担架,搬运时使其面向下,由3-4人分别用手托其头、胸、骨盆和腿部,动作一致平放到担架上;用三角巾或其它宽布带将患者绑在担架上以防移动。

2.对颈椎骨折、高位胸椎骨折的患者,在搬运时,要有专人牵引头部,患者卧在担架上,并用沙袋或枕头垫在头颈部两侧,避免晃动。

3.对头部骨折的患者,一般无须特殊固定。

在去医院的途中,要保持头部安定,头稍垫高,头部两侧放沙袋或枕头固定,避免头部来回晃动6、急救用品代用法各种急性病症的发生,谁也很难预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就是平时准备了家庭急救箱,但也不能把它随身带到发生事故的现场,下面介绍一下急救用品的代用法,使之在应急处理时派上用场。

操作要领1.长筒袜子:不管穿在身上的还是旧的,均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用。

2.领带:骨折时可以作固定夹板用或作止血带用。

3.浴巾:上肢骨折时可作三角巾用。

4.手帕:用电熨斗充分熨烫后可作消毒纱布用。

5.手帕、手巾:出血时可用作止血,也可作冷湿敷用。

6.杂志、尺子、厚包装纸、伞、手杖均能在骨折时作夹板作用。

注意事项1.乘坐汽车发生事故时,用坐罩止血是不干净的,为了防止感染,车内应常备急救箱,以防万一。

2.不管用什么物品来替代止血带止血,都应在替代品上标明止血的时间,每隔40分钟放松一次。

因为采用这种方法止血后,如不定时放松止血带,会引起远端坏死,甚至必须截肢。

3.当用木棒、裁尺、木板、手杖、厚杂志等代用品当夹板用时,其外边最好再用毛巾之类包衬一下,使患部得到充分固定。

7、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法一个人呼吸停止后2-4分钟内便会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病人实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将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