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复习(1)

合集下载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试卷题解(1)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试卷题解(1)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试卷一.选择题40%1.已知某长度测量仪器,量程为10cm,用它来测量某对象长度时,发现其最大绝对误差为0.21mm,则该仪器精度应为( C )级。

A:0.1 B:0.2 C:0.5 D:1.02.某温度对象量程为0~500℃,要使测量误差小于2℃,应该选择精度为(B )级的温度仪表。

A:0.1 B:0.2 C:0.5 D:1.03.在正态分布曲线中,标准误差愈大,则分布曲线愈(B )。

A:尖锐。

B:平坦C:对称D:收敛4.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测量电路中,如果电桥四个桥臂均为应变片,其中两片应变片感受应力,另两片应变片处于同一温度环境但不受力,称为( B )。

A:单臂工作电桥B:半桥形式C:全桥形式D:等臂电桥5.金属铜电阻的阻值与温度间的关系为(A )。

A:线性B:非线性C:指数函数D:分段线性6.为了提高测量精度,热电阻传感器接入电桥应按(B )形式。

A:二线制B:三线制C:输入对称D:输出对称7.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根据(C)原理来测量液位的。

A:变极板面积B:变极板间隙C:变极板间介电常数D:压力改变8.差动变压器是利用(B)原理测量位移的。

A:自感B:互感C:涡流D:螺线管9.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动势是由于(D)造成的。

A:一次绕组感应B:二次绕组圈数C:涡流D:制作不对称10.热端为100度,冷端为0度。

镍铬合金与铂组成热电偶的热电势为2.95mV,而考铜与铂组成热电偶的热电势为﹣4.0mV,则镍铬—考铜热电偶在该温度段的热电势为(B)mV。

A:1.05 B:6.95 C:﹣1.05 D:﹣6.9511.热电偶的标准电极定律,可以用公式(B )来表示。

A:E ABC(t,t0)=E AB(t )-E AB(t 0)B:E AB(t,t 0)=E AC(t,t0)-E BC(t,t0)C:E AB(t,t0)= E AB(t,t n)+E AB(t n,t0) (t0< t n <t)12.如热电偶两端温度相同,而两电极的材料及长度不同,则热电偶回路中的总热电势(A)。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后习题及复习资料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课后习题及复习资料

1根本知识引论1、测量围、测量上、下限及量程测量围:仪器按照规定的精度进展测量的被测变量的围测量下限:测量围的最小值测量上限:测量围的最大值量程:量程=测量上限值-测量下限值灵敏度:被测参数改变时,经过足够时间仪表指示值到达稳定状态后,仪表输出变化量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灵敏度YU ∆=∆误差绝对误差:∆maxδ绝对误差 =示值-约定真值相对误差:δ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约定真值引用误差:maxδ引用误差〔%〕= 绝对误差/量程最大引用误差:最大引用误差〔%〕 = 最大绝对误差/量程允许误差:最大引用误差≤允许误差准确度仪表的准确度通常是用允许的最大引用误差去掉百分号后的数字来衡量。

准确度划分为假设干等级,简称精度等级,精度等级的数字越小,精度越高可靠度:衡量仪表能够正常工作并发挥其同能的程度课后习题1.1检测及仪表在控制系统中起什么作用,两者关系如何?检测单元完成对各种参数过程的测量,并实现必要的数据处理;仪表单元则是实现各种控制作用的手段和条件,它将检测得到的数据进展运算处理,并通过相应的单元实现对被控变量的调节。

关系:二者严密相关,相辅相成,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根底1.2 典型检测仪表控制系统的构造是怎样的,各单元主要起什么作用?被控——检测单元——变送单元——显示单元——操作人员对象——执行单元——调节单元—作用:被控对象:是控制系统的核心检测单元:是控制系统实现控制调节作用的及根底,它完成对所有被控变量的直接测量,也可实现*些参数的间接测量。

变送单元:完成对被测变量信号的转换和传输,其转换结果须符合国际标准的信号制式。

变:将各种参数转变成相应的统一标准信号;送:以供显示或下一步调整控制用。

显示单元:将控制过程中的参数变化被控对象的过渡过程显示和记录下来,供操作人员及时了解控制系统的变化情况。

分为模拟式,数字式,图形式。

调节单元:将来自变送器的测量信号与给定信号相比拟,并对由此产生的偏差进展比例积分微分处理后,输出调节信号控制执行器的动作,以实现对不同被测或被控参数的自动调节。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选择题答案)(1)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选择题答案)(1)

考试安排:星期天1点30到3点30在3-101考运动控制;4点到6点在3-101考工厂供电;7点到9点在4-101考微机。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梁森选择题答案1.单项选择题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__C__级,另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__B__级的压力表。

A. 0 .2 B. 0 .5 C. 1 .0 D. 1.5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B__。

A.绝对误差B.示值相对误差C.满度相对误差D.精度等级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__C__左右为宜。

A.3倍 B.10倍 C.1.5倍 D.0.75倍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__D__。

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__D__。

A.提高精度B.加速其衰老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提高可靠性2.各举出两个非电量电测的例子来说明1)静态测量; 2)动态测量;3)直接测量; 4)间接测量;5)接触式测量; 6)非接触式测量;7)在线测量; 8)离线测量。

3.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试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__A__。

A. 1℃B. 0.5℃C. 10℃D. 200℃2)当示值为2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__B__,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__C__。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期末模拟试题1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期末模拟试题1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库(无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检测包含检查与测量两个方面,检查往往是获取_ _信息,而测量则是获取__ _信息。

2、自动检测系统由_____ _、_ _ _和_ _组成。

3、自动检测系统应具有_ 、_ _、_ _和_ _功能。

4、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有__ _____、_ _、__ _和_ __。

5、传感器由___ __、__ _和__ _组成。

6、传感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___ _、___ _和__ __。

7、测量误差按表示方法可分为___ ___和___ ___。

8、准确度表征了的大小,精密度表征了的大小。

9、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有很多种形式,如、、等(任写三种均可)。

10、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中,精度是评价传感器的指标,表征传感器可靠性最基本的尺度是。

二、选择题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5% ,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级。

A. 0 .2B. 0 .5C. 1 .0D. 1.52、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 0.9% ,应购买()级的压力表。

A. 0 .2B. 0 .5C. 1 .0D. 1.53、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 200kg 面粉、 20kg 香蕉、 2kg 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 1kg ,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 绝对误差B. 示值相对误差C. 满度相对误差D. 精度等级4、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 5 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 1.8V ,该误差属于()。

A. 系统误差B. 粗大误差C. 随机误差D. 动态误差5、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A. 1℃B. 0.5℃C. 10℃D. 200℃6、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当示值为2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自动检测技术复习题13年

自动检测技术复习题13年

自动检测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1、传感器由、、三部分组成。

2、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

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当测量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3、利用热敏电阻对电动机实施过热保护,应选择型热敏电阻。

4、在压电晶片的机械轴上施加力,其电荷产生在。

5、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

6、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如从测量的具体手段来看它属于测量。

7、已知某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Ω,则其分度号是,对于镍铬-镍硅热电偶其正极是。

8、压电材料在使用中一般是两片以上,在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地方一般是把压电元件起来,而当以电压作为输出的时候则一般是把压电元件起来。

9、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常用的方法有法、法、法和法。

10、脉冲宽度调制电路是利用传感器的电容使电路输出脉冲的占空比随电容式传感器的变化而变化,再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对应于被测量变化的直流信号。

11、霍尔器件在额定控制电流下,时,两个霍尔电极之间的称为。

不等位电势U12、热电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两种导体的,另一部分是单一导体的。

13、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第三种导体的两接点温度相同,则热电偶的。

14、应变式传感器在外力作用下主要是发生变化,压阻式传感器在外力作用下主要是发生变化,两者都引起发生变化。

15、电容式和电感式传感器常用差动式结构,其作用是提高,减少。

16、压电式传感器利用效应工作,常用的前置放大器有电压放大器和。

17、热电阻是利用导体的随温度的变化这一物理现象来温度的。

18、根据参数的变换,电容式传感器分为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和。

19、热电偶的热电势大小与和有关,为了保证输出热电势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必须保持冷端温度。

20、由于外力作用在压电传感元件上所产生的电荷只有在无泄漏的情况下才能保存,即需要测量回路具有无限大的内阻抗,这实际上是达不到的。

因此,压电式传感器。

压电元件只有在交变力的作用下,电荷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可以供给测量回路以一定的电流,故。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复习题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复习题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复习题(1)1.检测是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与装置,将生产、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有关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的方法赋予定性或定量结果的过程。

2.自动检测技术是能够自动地完成整个检测处理过程的检测技术。

3.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检测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4.热工量是指温度、热量、比热容、热流、热分布、压强等。

5.机械量是指直线位移、角位移、速度、加速度、转速、应力等。

6.几何量是指长度、厚度、角度、直径、间距、形状、平行度等。

7.物体的性质和成分是指气体、液体、固体的化学成分、浓度等。

8.状态量是指机器的启和停运行状态、设备的过载和超温等异常状态等。

9.电工量是指电压、电流、功率、电阻、频率、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等。

10.传感器是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的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11.传感器的组成是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12.按被测量分类传感器可分为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13.按测量原理分类传感器可分为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等。

14.按信号特征分类传感器可分为结构变化型传感器、物性变化型传感器。

15.按能量关系分类传感器可分为能量转换型传感器、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16.按输出信号分类传感器可分为模拟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

17.按测量方式分类传感器可分为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式传感器。

18.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动向是(1)测量仪器向高精度和多功能方向发展;(2)参数测量与数据处理向自动化方向发展;(3)传感器向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网络化方向发展;(4)测量向量子化极微弱信号、超高温、超低温等极端情况下的方向发展。

19.测量范围是检测系统能够测量的最小与最大输入量之间的范围。

20.灵敏度是检测系统输出增量与输入增量之比。

21.非线性度是标定曲线与拟合直线的偏离程度。

22.回程误差(滞后或变差)是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同一个输入量的两个不同输出量之差,同一个输入量有两个不同输出量是输入量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所致。

自动检测原理复习题 (1)

自动检测原理复习题 (1)

1、测量的概念测量是借助专门的技术和仪表设备,采用一定的方法取得某一客观事物定量数据资料的实践过程。

2、测量方法的分类(1)根据被测量是否随时间变化,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2)根据测量的手段不同,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3)根据测量时是否与被测对象接触,可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

(4)根据测量的具体手段来分,可分为偏位式测量,零位式测量和微差式测量。

偏位式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被测量作用于仪表内部的比较装置,使该比较装置产生偏移量,直接以仪表的偏移量表示被测量的测量方式称为偏位式测量。

零位式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被测量与仪表内部的标准量相比较,当测量系统达到平衡时,用已知标准量的值决定被测量的值,这种测量方式称为零位式测量。

微差式测量:微差式测量法是综合了偏位式测量法速度快和零位式测量法准确度高的优点的一种测量方法。

3、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又包括示值(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也叫满度相对误差)4、我国工业模拟仪表有下列常用的7种等级:0.1、0.2、0.5、1.0、1.5、2.5、5.0。

准确度等级对应基本误差:eg:0.1对应±0.1% 5、测量误差的分类粗大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静态误差:在被测量不随时间变化时所产生的误差称为静态误差。

动态误差:当被测量随时间迅速变化时,系统的输出量在时间上不能与被测量的变化精确吻合,这种误差称为动态误差。

6、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的三个规律集中性、对称性、有界性7、不确定度的概念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8、测量系统静态误差的合成方法绝对值合成法和方均根合成法9、传感器的定义组合以及每一部分能完成的功能、起到的作用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的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要形式的信息输出。

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主要包括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测量转换电路三个部分敏感元件是在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的元件,即被测量通过传感器的敏感元件转换成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更易于转换的非电量。

自动检测技术与仪表_复习题

自动检测技术与仪表_复习题

关于计算的部分复习题1、用标准压力表来校准工业压力表时,应如何选用标准压力表精度等级?可否用一台精度等级为0.2级,量程为0~25Mpa 的标准来检验一台精度等级为1.5级,量程为0~2.5Mpa 的压力表?为什么?答:选用标准压力表来校准工业压力表时,首先两者的量程要相近,并且标准表的精度等级要高于被校准表的精度等级,至少要高一个等级。

题中的标准表精度等级为0.2级,量程为0~25Mpa ,则该标准表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Δmax1=(25-0)×0.2%=0.05(Mpa)被校准表的精度等级为1.5等级,量程为0~2.5Mpa ,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Δmax2=(2.5-0)×1.2%=0.0375(Mpa)显然,Δmax1>Δmax2,这种选择是错误的,因为虽然标准表精度等级较高,但是它的量程太大,故不符合选择的原则。

2、有一块压力表,其正向可测到0.6MPa ,负向可测到-0.1MPa 。

现只校验正向部分,其最大误差发生在0.3MPa 处,即上行和下行时,标准压力表的指示值分别为0.305MPa 和0.295MPa 。

问该压力表是否符合准确度等级为1.5级的要求?答:该压力表的量程为 0.6-(-0.1)=0.7(MPa ) 测量误差为Δ上=0.305-0.3=0.005(MPa ),Δ下=0.3-0.295=0.005(MPa ) 压力表的基本误差为0.005MPa ,满刻度相对误差为%5.1%714.0%1007.0005.0max 〈=⨯=δ3、有一吊车的拉力传感器如右图所示。

其中电阻 应变片R 1、R 2、R 3、R 4贴在等截面轴上。

已知R 1、R 2、R 3、 R 4的标称阻值均为120Ω,桥路电压为2V ,重物质量为m , 其引起R 1、R 2变化增量为1.2Ω。

(1)画出应变片组成的电桥电路。

(2)计算测得的输出电压和电桥输出灵敏度。

(3)说明R 3、R 4起到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检测技术复习
一、填空题:
1、一般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等部分组成,其作用是信息的收集,信息数据
的转换和控制信息的采集。

2常用的标准节流装置有标准文丘里管、标准孔板、标准喷嘴。

3、测量中按误差的性质和产生原因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4、在压电式加速度测量电路中,设计前置放大器一般有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两种形式,其作用一
是放大传感器的微弱信号、二是把传感器高阻抗输出变换成低阻抗输出。

5、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应变片电阻的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为了消除这种误差,可利用温度自补偿法、
桥路补偿法、等方法进行补偿。

6、差动变压器的输出交流信号,为了达到消除零点残余电压及辯别方向的目的,差动变压器经常采用差
动相敏检波电路和差动全波整流电路两钟测量电路。

7、红外传感器是根据红外辐射热效应和光电效应制成的,一般由光学系统和光学系统、检测元件、
转换电路等组成。

8、频率大于 20 khz的声波即超声波,它具有聚束散射折射、透射、等特性,按振动辐射大小不
同可分功率超声和检测超声,其探伤主要是利用穿透法和反射法来实现的。

9、热电偶的热电势由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两部分组成。

10、流量的测量原理可分为两大类,即压差式和电磁式方式。

压差流量计就是利用流体压力
和节流装置,使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局部的静压差,然后利用压差大小和流体流速大小的关系,通过压差传感器间接地测量出流体的流量。

11、传感器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有线性度、迟滞性、重复性、灵敏度。

12、热敏电阻按其性能可分为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突变型负温度系数的
热敏电阻三类。

13、直流电桥平衡的条件是 R1R2=R3R4 ,增大电桥灵敏度其桥臂极性布置应满足邻臂电阻的比值相等,
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的要求。

14、常用的电容式传感器类型可分为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变介电常数型
电容式传感器。

15、现有一个四位二进制码0111,将其转换为对应的循环码是:
答:0100
二解答题
1、简述压阻效应?
答:压阻效应是在半导体材料上施加作用力时,其电阻率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

2、选用热电偶配套使用的补偿导线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两根补偿导线与两个热电极的接点必须有相同的温度。

补偿导线只能与相应型号的热电偶配用,极性不能接反。

3、简述霍尔效应及其霍尔元件的不等位电势产生的原因?
答:1.引出电极不在同一等位线上。

2.霍尔电势的材料不均匀。

3.激励电流不均匀分布。

4、简述电感式测微仪电路的基本原理?
答:变气隙式:由线圈,铁芯和衔铁组成。

在衔铁和铁芯之间有气隙,传感器的运动部件与衔铁相连,当衔铁随被测量变化而上下移动时,其与铁芯间的气隙发生变化,磁路磁阻随之变化,从而引起线圈电感量的变化,然后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与位移成正比例的变化量,实现了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

5、简述压电效应?
答:某些电介质,在一定方向上受到压力或拉力作用而发生变形时,内部将产生极化现象,其表面上会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时,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

6消除热电偶冷端温度的影响有那些常用方法?
答:1.补偿导线法 2.计算修正法 3.0摄氏度恒温法 4.补偿电桥法
5.显示仪表零位调整法
6.软件处理法
7简述光电效应
答: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也就是光能量转换成电能,即光生电,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8、在下图等截面悬臂梁上粘贴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并组成差动全桥电路。

请在悬臂梁上对应的应变电阻处标上R1~R4,并组成差动全桥电桥电路,在下图电桥电路上标上R1~R4,注明极性(受力情况)。

9、简述电涡流效应
答: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时,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像水中旋涡那样在导体内转圈的现象称为电涡流现象。

11、(内、外)光电效应:
答: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内部电子吸收能量后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

答:内光电效应是发生在物体内部的一种光电效应现象。

12、简述热电偶中间材料定理:
答: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Tc为热电极上某一点的温度,热电偶AB在接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eAB (T,T0)等于热电偶AB在接点温度为T,Tc和Tc,T0时的热电势eAB(T,Tc)和eAB(Tc,T0)的代数和。

即eAB(T,T0)=eAB(T,Tc)+EAB(Tc,T0)
13莫尔条纹是怎样产生的,它具有哪些特性?
答:在透射式长光栅中,把两片具有相同栅距的光栅重叠在一起,中间留有小间隙,并使两组栅线之间错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在两光栅的刻线重合处,光从缝隙透过,形成亮带;在两光栅刻线错开处,由于相互挡光作用形成暗带。

因此在接近垂直栅线的方向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特征:它具有放大作用,对应关系,平均效应的特征。

14简述智能传感器的主要形式和结构?
答:按结构分为模块式智能传感器,混合式智能传感器和集成式智能传感器。

15简述电阻应变计温度误差的产生原因及补偿办法?
答:1.电阻的热效应,即敏感栅金属丝电阻自身随温度产生的变化。

2.试件与应变丝的材料膨胀系数不一致,使应变丝产生附加变形,从而造成电阻变化。

答:补偿方法:1.自补偿法
2.桥路补偿法
16 简述检测装置的干扰来源及抗干扰的方法有哪些?
内部干扰:自然界以及检测装置周围的电气设备,是由使用条件和外部环境决定的,与系统装置本身结构无关。

外部干扰:由装置内部的各种元器件引起的,包括固定干扰和过渡干扰。

抑制干扰源,切断干扰传播路径,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

1、在炼钢厂中,有时直接将廉价的热电极(易耗品,如K型:镍络、镍硅热电极,时间捎长即熔化)的两极插入钢水中测量钢水温度,如下图所示:
试说明:
a、为什么不必要将热电极的测量端焊在一起?应用了热电偶什么定理?
答:主要运用了热电偶热效应原理,因为钢水能导电,温度又相同,把它看做第三导体接入。

b、要满足哪些条件才不影响测量的精度?采用上述方法是利用了热电偶的什么定律?
答:热电势变化大,热电势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运用了中间导体定律。

c、如果被测物不是钢水,而是熔化的塑料行吗?为什么?试说明原因。

答:不行,因为塑料不导电,不能形成回路,不能构成热电势。

六、选择题:
1、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用适当的量程。

应尽量使选用购的仪表为欲测量的多少倍为宜:( C )
A)3倍 B)10倍 C)1.5倍 D)0.75倍
2、正常人的体温为37℃,华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分别约为:( C )
A)32F、100K B)99F、236K C)99F、310K D)37F、310K
3、工业用分度号为Pt100和Pt10铂热电阻,其公称电阻为:( C )
A)100Ω、10Ω B)100Ω、50Ω C)10Ω、100Ω D)50Ω、100Ω
4、下列所列热电偶系列中,不属于贵金属热电偶的是:( C )
A)铂铑系 B)钨铼系 C)镍铬(镍铜)系 D)铱铼系
5、下列压力单位描述中属于国际单位的是:( A )
A)Pa B)atm C)mmH2O D)mmHg
6、霍儿元件输出的霍儿电势公式E H=K H IBcosθ中的角θ是指:( B )
A)磁力线与薄片平面之间的夹角 B)磁力线与内部电流方向的夹角
C)磁力线与薄片垂线之间的夹角 D)以上都不是
7、用一涡轮流量计测量某管道的流量,已知涡轮流量计的叶轮叶片数为Z=10,用电脉冲计数器测得涡轮流量
计脉冲频率f=400Hz,则此涡轮的转速N为:( C )
A)400 r/min B)1600r/min C)2400r/min D)4000r/min
8.自来水公司的抄表员到用户家抄的自来水表数据是:( C )
A)瞬时流量,单位t/h B)累积流量,单位t或m3
C)瞬时流量,单位t或m3 D)累积流量,单位kg/s
9、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 C )
10、蜂鸣器发出“嘀…嘀…”声的发声原理是利用压电材料的:( D )
A)应变效应 B)电涡流效应 C)正压电效应 D)逆压电效应
11、现有一个四位二进制码0111,将其转换为对应的循环码是:( A )
A)0100 B)1000 C)1100 D)0101
12、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波长短,指向角小,方向性好 B)波长越长,指向角大,方向性好
C)波长短,指向角大,方向性好 D)波长越短,指向角小,方向性差
13、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440米/秒,现用一超声波探头垂直方向对某一湖泊的水深进行测量,从发
射到接收要的时间是0.2秒。

问湖泊的水深为:( C )
A)576米 B)288米 C)144米 D)1156米
14、在长光栅中,主光栅与指示光栅的夹角为θ(rad),主光栅相对于指示光栅移动一个栅距W时,莫尔条纹
移动为:( C )
A)一个莫尔条纹间距B B)θ个B C)1/θ个B D)一个W的间距
15下列所列的光敏元件中属于外光电效应的器件是:( B )
A)光电倍增管 B)光敏电阻 C)光电池 D)光敏晶体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