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第一章教材
J__《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一章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定律。
3. 学会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1.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1.2 功率、能量的概念及计算2. 电路的基本组成2.1 电路的定义及组成要素2.2 电路的基本元件2.3 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3. 电路定律3.1 欧姆定律3.2 基尔霍夫定律3.3 电路功率计算4. 电路分析方法4.1 串并联电路分析方法4.2 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4.3 频率响应分析方法教学资源:1.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2. 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3. 实验设备及器材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工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演示:2.1 利用课件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通过动画演示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2.2 利用电路仿真软件演示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定律。
2.3 利用实验设备进行电路实验,验证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
3. 课堂互动:3.1 提问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3.2 让学生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二章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特性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半导体器件的分类、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第 二 讲教学章节:第一章 电路和电路元件 1.3~1.4 独立电源元件,二极管教学要求:1、熟悉电压源和电流源;2、掌握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3、熟练掌握二极管的特性;4、掌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特点。
教学重点: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二极管的特性,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特点。
教学难点: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二极管的特性;稳压二极管工作状态。
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讲授,联系实际,多媒体,板书。
教学内容与进程:一、引入:电压源和电流源 1、电压源⑴ 两端的电压仅由自身决定,与流过的电流及外电路无关。
⑵ 流过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电压源置零,等效于两端短路。
电压源不允许外电路短路。
2、电流源⑴ 电流源的电流仅由自身决定,与两端的电压无关。
⑵ 两端的电压由外电路决定。
电流源置零,等效于两端开路。
电流源不允许外电路开路。
二、实际电源的模型 1、电压源模型2、电流源模型3、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1.4 二极管 三、PN 结及其单相导电性二极管的结构和电路符号如图所示,VD 是文字符号。
R -+U +U s -R -+U I s四、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和主要参数(1)正偏导通(2)反偏截止(3)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正向特性:二极管正向电压超过某一数值时电流开始快速增长,对应的电压称为死区电压,也称阈值电压或开启电压,记作U T ,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电压称为二极管导通电压或管压降,记作U D 。
方向特性:二极管反向电流一般很小,小功率硅管为几μA ,锗管为几十μA 。
反向击穿特性:反向电压增高到一定数值U (BR)时,二极管反向电流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反向击穿。
五、二极管的工作点和理想特性六、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是应用在反向击穿区的特殊硅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的符号、伏安特性和典型应用电路。
七、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工作在正向偏置状态。
光电二极管又称光敏二极管,它工作在反向偏置状态。
J__《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1章 电路分析基础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
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流源
集总参数元件的特征
1.在元件中所发生的电磁过程都集中在元件内部 进行,其次要因素可以忽略的理想化电路元件。 如前面提到的无源电路元件R,只具有耗能的电 特性;L只具有储存磁场能量的电特性;C只具 有储存电场能量的电特性。
2. 对于集总参数元件,任何时刻从元件一端流入的电流 ,恒等于从元件另一端流出的电流,并且元件两端的电 压值是完全确定的。
图中若 I = 3 A,则表明电流的
I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反
之,若 I = –3 A,则表明电流的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
+
US
–
R
当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与实 际方向相同时,其值为正,反之
R0
则为负值。
电流的参考方向用箭头表示;电压的参考方向 除用极性“+”、“–”外,还可用双下标或箭头表示
第第四四页页
t
R
功的单位为焦耳,时间单位为秒时,电功率的单位是“瓦”
(3)效率
1W=10-3KW
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效率,用“η”表示
η = P2 ×100% = P2 ×100%
P1
P2 + ∆P
第第四四页页
计算功率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功率计算时,如果假设 U、I 参考方向关联。 则某部分电路功率 P > 0 , 说明U、I 实际方向与
半导体有什 么特殊性?
半导体的导电性虽然 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但半导体在外界条件 变化时,其导电能力会 大大增强;若掺入某些 杂质后,其导电能力甚 至会增加成千上万倍, 半导体的这种特殊性, 使它在电子技术中得到 了广泛地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分析和设计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选用和应用。
4. 掌握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5.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工电子技术概述1.1 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1.3 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方法第二章:电路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2.1 电路的基本元素2.2 电路的基本定律2.3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三章:常用电子元器件3.1 电阻器3.2 电容器3.3 电感器3.4 二极管3.5 晶体管3.6 集成电路第四章:基本电路设计与应用4.1 放大电路4.2 滤波电路4.3 整流电路4.4 振荡电路第五章: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5.1 电子电路安装方法5.2 电子电路调试与故障排查5.3 电子电路维护与保养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验和项目案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
4. 定期进行考核,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2. 实验设备:电路实验箱、电子元器件、测试仪器等3. 网络资源:相关课件、视频、案例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3. 综合评价: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六、教学安排第六章:交流电路6.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6.2 交流电路的参数6.3 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设计6.4 交流电路的实际应用第七章:电机与控制7.1 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7.2 电机的运行和控制7.3 常用电机及其应用7.4 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分析第八章:电力电子技术8.1 电力电子器件8.2 电力电子电路的基本拓扑8.3 电力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应用8.4 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第九章:信号与系统9.1 信号的分类与分析9.2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9.3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9.4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第十章: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践10.1 实验目的与要求10.2 实验内容与步骤10.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六、教学方法6. 采用案例教学,结合实际应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流电路、电机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等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章节一:电工电子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 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电工电子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电工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工电子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讨论法:探讨电工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实例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章节二:电路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教学目标:1.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电压、电流等。
2. 熟悉电路的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3. 学会使用电表测量电路的基本参数。
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电压、电流等。
2. 电路的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3. 电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2. 实验法:演示电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小组讨论法:探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电路基本定律的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电表使用方法的掌握。
章节三:电工元件教学目标:1. 熟悉电工元件的分类和功能。
2. 掌握常用电工元件的符号及其应用。
3. 了解电工元件的选型和安装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工元件的分类和功能。
2. 常用电工元件的符号及其应用。
3. 电工元件的选型和安装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工元件的分类和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常用电工元件的应用实例。
3. 实践操作法:演示电工元件的选型和安装方法。
J《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电工电子技术课件电路分析基础解读

半导体的外层电子数 一般为4个,其导电 性界于导体和绝缘体 之间。
绝缘体外层电子数常为8个,且距离 原子核较近,因此受到原子核很强的 束缚力而无法挣脱,我们把外层电子 数为8个称为稳定结构,这种结构中 不存在自由电子,因此不导电。
检验学习结果
绝缘体是否 在任何条件 下都不导电 ?
当外界电场的作 用超过原子核对 外层电子的束缚 力时,绝缘体的 外层电子也同样 会挣脱原子核的 束缚成为自由电 子,这时我们称 为绝缘被 击穿。
1.1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
1.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自然界物质的电结构:
= 原子结构中:正电荷 负电荷
原子核 电子
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 子,其中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的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
原子核
原子核
导体的外层电子数很少且距离原子 核较远,因此受到原子核的束缚力 很小,极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游离 到空间成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在 外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US R0 RL
)2 R
P
4R0
U
2 S
(R0 RL )2
RL
由此式能看出负载上 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吗?
*R0=RL
第四页
检验学习结果
10KΩ 10Ω
当这两个电阻
相串或相并时 ,等效电阻R≈ ?
并联 :R≈10Ω 串联 :R≈10KΩ
负载获得最大功 率的条件?最大 功率为多少?
R0=RL
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电能(或电功)也常用 度作单位:1度=1KW•h=1KV•A•h
(2)电功率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作的功称为电功率,用“P”表示
P W UI I 2R U 2
J__《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一章第一章:电工电子技术概述1.1 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与范围1.2 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1.3 电工电子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1.4 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重要性1.1 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与范围介绍电工电子技术的概念解释电工电子技术的范围1.2 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回顾电工电子技术的历史发展分析电工电子技术的演变过程1.3 电工电子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探讨电工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电工电子技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介绍电工电子技术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1.4 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重要性阐述电工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分析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意义《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二章第二章: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2.1 电路的基本元素2.2 电路的基本电路元件2.3 电路的基本定律2.4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1 电路的基本元素介绍电路的基本元素:电源、导线、开关、负载等2.2 电路的基本电路元件介绍电路的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2.3 电路的基本定律介绍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等2.4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介绍节点分析法、支路分析法、叠加原理、戴维南-诺顿定理等《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三章第三章:交流电路3.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3.2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3.3 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3.4 交流电路的谐波分析3.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介绍交流电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3.2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介绍相量法、复数法等分析方法3.3 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介绍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计算方法3.4 交流电路的谐波分析介绍谐波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影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四章第四章:电子元件4.1 半导体基本概念与特性4.2 常用半导体器件4.3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4.4 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4.1 半导体基本概念与特性介绍半导体的定义、分类和特性4.2 常用半导体器件介绍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等器件的结构和特性4.3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介绍放大电路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4.4 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介绍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元件的功能和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五章第五章: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5.1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5.2 电子电路设计的步骤与方法5.3 电子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5.4 设计实例与分析5.1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2 电子电路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介绍电子电路设计的具体步骤和常用方法5.3 电子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介绍常见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5.4 设计实例与分析分析实际电子电路设计案例,讲解设计思路和过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六章第六章:电机与控制6.1 电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6.2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控制6.3 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控制6.4 电机控制技术的应用6.1 电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和性能指标6.2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控制介绍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其控制方法6.3 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控制介绍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其控制方法6.4 电机控制技术的应用探讨电机控制技术在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七章第七章:电力电子技术7.1 电力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与特性7.2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7.3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7.4 电力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7.1 电力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与特性介绍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性7.2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介绍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其应用7.3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探讨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7.4 电力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八章第八章:通信技术基础8.1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8.2 模拟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8.3 数字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8.4 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8.1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通信系统的定义、分类和性能指标8.2 模拟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介绍模拟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调制与解调方法及其应用8.3 数字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介绍数字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编码与解码方法及其应用8.4 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九章第九章:电工电子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9.1 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9.2 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案例9.3 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案例9.4 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9.1 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电力系统中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实例,如电力变压器、开关设备等9.2 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电子设备中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实例,如电视、电脑等9.3 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交通运输领域中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实例,如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等9.4 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其他领域中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实例,如医疗设备、智能家居等《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十章第十章: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验与实践10.1 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安全注意事项10.2 电工电子实验设备的选用与操作10.3 电工电子实验项目与实验方法10.1 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安全注意事项介绍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10.2 电工电子实验设备的选用与操作介绍电工电子实验设备的选用原则、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10.3 电工电子实验项目与实验方法分析电工电子实验项目的特点、实验方法和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与范围: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1.1 电路的基本元素电源开关电阻电容电感1.2 电路的基本连接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1.3 欧姆定律电流(I)电压(V)电阻(R)1.4 功率与能量功率(P)能量(E)第二章:简单电路分析2.1 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定律(KCL)电压定律(KVL)2.2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欧姆表的使用2.3 电路的简化串联电阻的计算并联电阻的计算2.4 电路的功率分析电功率的计算电能的计算第三章:交流电路3.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的定义交流电的表示方法3.2 交流电路的电阻分析电阻对交流电的影响电阻的阻抗计算3.3 交流电路的电容分析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电容的阻抗计算3.4 交流电路的电感分析电感对交流电的影响电感的阻抗计算第四章:磁路与变压器4.1 磁路的基本概念磁通量磁感应强度4.2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构造4.3 变压器的特性变压器的变压比变压器的效率4.4 变压器的应用电压变换电流变换第五章:半导体基础5.1 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半导体的定义半导体的分类5.2 PN结的形成与特性PN结的形成过程PN结的特性5.3 半导体器件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5.4 半导体电路的基本分析直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分析第六章:数字电路基础6.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数字电路的组成6.2 逻辑门电路与门(AND Gate)或门(OR Gate)非门(NOT Gate)与非门(NAND Gate)或非门(NOR Gate)6.3 逻辑函数与逻辑表达式逻辑函数的定义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逻辑函数的简化6.4 逻辑电路的设计半加器全加器译码器编码器第七章:触发器与计数器7.1 触发器的基本概念触发器的定义触发器的作用7.2 常见的触发器SR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D触发器7.3 计数器的基本概念计数器的定义计数器的作用7.4 常见的计数器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双向计数器第八章:模拟电子技术8.1 放大器的基本概念放大器的定义放大器的作用8.2 放大器的类型静态放大器动态放大器功率放大器8.3 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8.4 反馈在放大器中的应用反馈的定义反馈的类型反馈的作用第九章:电力电子技术9.1 电力电子器件晶闸管整流器逆变器9.2 电力电子电路的应用电力控制电力调节电力转换9.3 电力电子技术的优势与挑战优势挑战9.4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第十章: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与调试10.1 实验基本知识与技能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处理与分析10.2 电工实验电阻测量电压与电流测量功率测量10.3 电子技术实验逻辑门电路测试触发器与计数器测试放大器测试10.4 综合实验与调试电路设计与搭建故障诊断与排除性能测试与优化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的电路简化与功率分析:理解和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简化方法,以及电功率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单位:安培(A)、千安(kA)、毫安(mA)、微安(μA) 1 kA=103A=106 mA=109μA
在进行电路分析计算时,电流的实际方向有时难以确定,为此
可以预先假定一个电流方向称为参考方向(也称正方向),并在电 路中用箭头标出。当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则电流为 正值;反之,电流为负值。
锰铜合金 康铜合金 镍铬合金
电木 橡胶
电阻率(Ω·m) 1.6×10-8 1.7×10-8 2.9×10-8 5.3×10-8 1.0×10-7 4.4×10-7 5.0×10-7 1.0×10-6 1010~ 1014 1013~1016
用途 导线镀银 导线(主要的导线材料)
导线 白炽灯的灯丝、电器触头
1.4.3 电源的外特性
1. 电源的外特性 电源端电压随负载电流变化的关系特性称为电源的外特性,其关 系特性曲线称为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2. 电路的三种状态 (1) 通路
电流: I E Rr
电源端电压 :U E Ur E Ir
(2)开路
电流 I=0 电源端电压 U=E
(3)短路
电流 I E
1 MΩ=103kΩ=106Ω
1.3.2 电阻定律
导体的电阻不仅与导体自身的材料有关,而 且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 比,这个结论称为电阻定律。
R l S
式中ρ ——导体的电阻率,单位为欧·米(Ω·m),它 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表1.3
几种常见材料在20℃时的电阻率
材料名称 银 铜 铝 钨 铁
1.5.2 电功率(P)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
PW t
单位:瓦特(W)、千瓦(kW) 1kW = 1000W
把W UIt代入上式, 得
P UI
对于纯电阻电路 , 把W I 2Rt U 2 t代入P W ,得
R
t
电源 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的装置。
负载 负载是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 的装置。
导线和开关 导线是用来连接电源和负载 的元件。开关是控制电路接通和断开的装 置。
1.1.2 电路图
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画成的电路模型图称为电路图。
表1.1
部分电工图形符号(摘自GB/T4728—2000)
I U R
【例1.3】当一个白炽灯接上4.5V电压时,其灯丝的工 作电阻值为1.5Ω。试问此时流经灯泡的电流是多少?
解:由I U ,得 R
I U 4.5 3A R 1.5
1.4.2 全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是指含有电源的闭合电路。
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
电路中内电阻和外电阻之和成反比,这个规律称为全电路
10-2
±10
黄色
4
104
金色
—
10-1
±5
绿色
5
105
黑色
0
100
—
蓝色
6
106
棕色
1
101
±1
紫色
7
107
红色
2
102
±2
灰色
8
108
橙色
3
103
—
白色
9
109
允许偏差 (%) — ±0.5 ±0.2 ±0.1 — +50 -20
阻值为26000Ω、允许偏差±5%的电阻器,表示方 法如下图(a)所示。
电压为正值(U>0),表明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 电压为负值(U<0),表明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2. 电位(V): 如果在电路中选定一个参考点,则电路中某一点与参考点之间 的电压即为该点的电位。
单位:伏特(V) 计算电位时,必须先任意选定电路中的某一点作为参考点,并 规定该点的电位为零(参考点就是零电位点)。 如下图所示,若取O点为参考点,则
2. 电流的种类
直流 凡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称为直流电流,用I表示。
交流 凡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 为交流电流,用i表示。
【例1.1】已知流经某导体横截面的电流为1.5A,问在 多少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60C?
解:由式I Q ,得 t
t Q 60 40s I 1.5
标准电阻 标准电阻 电炉丝 绝缘体(制作电器)
1.3.2 电阻定律
【例1.2】 试计算长度为100m,横截面积为 2.5mm2的铝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是多少?
解:由表1.3可以查出铝的电阻率为
2.9 10-8 m
代入式R l ,得
S
R l 2.9 108 100 1.16
S
2.5 106
(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接通电源(通电前将稳压电源调至 9V)。
(3)用万用表进行测量(量程调至10V的直流电压挡)。
① 以d点为参考点,分别测量a、b、c、d、g、h各点电位值及 电压值Uhb、Uba、Ubc、Ucd、Uda、Uhg,将测量数据记入表1-2。
② 以a点参考点,重复步骤①。
注意:测量电位时,用万用表的黑表笔接参考点,用红表笔接 被测点。若表针正向偏转,则电位值为正;若表针反向偏转,应调 换表笔,然后读出数值,此时电位值为负值。测量电压时,应将万 用表的红、黑表笔并接在被测电路的两点上,表针正向偏转,则电 压值为正值;若发现表针反向偏转时,应调换表笔,此时的电压值 为负值。
【例1.5】已知电池的开路电压UK=1.5V,接上9Ω的负载电阻时, 其端电压为U=1.35V,试求电池的内电阻r。
解: 由于E UK 1.5V
因此内降压 Ur E U 1.5 1.35 0.15V
而电流I U 1.35 0.15A R9
故内阻r Ur 0.15 1 I 0.15
1.5.1 电功(W)
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 如果a、b两点间的电压为U,则将电量为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时 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W UQ
而
I Q
t
故
W UIt
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度) 1kW·h=3.6×106J
对于纯电阻电路, 把I U 代入式W UIt, 则有 R
W I 2 Rt U 2 t R
Va U ao ,Vb Ubo
3. 电压与电位的关系:
如上图所示,由于Uao=Uab+Ubo,若取O点为参点,
则
Va=Uab+Vb
故
Uab=Va-Vb
结论: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位之差就等于这两点
之间的电压,故电压又称电位差。
【案例1.2】电位、电压的测定 本案例通过电位值、电压值的测定,验证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操作步骤】 (1)在实验线路板上按照下图连线好电路。
直流电
交流电
开关
电阻
电池
电位器
线圈
电容
铁芯线圈
电流表
抽头线圈
电压表
直流发电机
二极管
交流发电机
直流电动机
交直流电 接机壳 接地
连接导线 不连接导线
熔断器 电灯 交流电动机
1.2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1.2.1电流 1.2.2电压和电位 1.2.3电动势
1.2.1 电流(I)
1. 电流的概念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 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实际 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欧姆定律。
I E Rr
【例1.4】有一电源电动势E=3V,内阻r=0.4Ω,外接负载电阻
R=9.6Ω,试求电源端电压和内压降。
解:由全电路欧姆定律,
得
I E 3 0.3A
R r 9.6 0.4
故电源端电压
U IR 0.3 9.6 2.88V
内压降
Ur Ir 0.3 0.4 0.12VrFra bibliotek电源端电压 U=0
电源短路是严重的故障状态,必须避免发生。但有时在调试和维 修电气设备的过程中,有意将电路中某一部分短路,这是为了让与调 试过程无关的部分暂不通电流,或是为了便于发现故障而采用的一种 特殊方法,这种方法也只有在确保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才能采用。
【综合案例】
在下图所示电路中,设电阻R1 = 14Ω,R2 = 9Ω。当开关S接到位置1 时,由电流表测得I1 = 0.2A;接到位置2时,测得I2 = 0.3A。试求电源电 动势E和内电阻r。
2. 电阻器的标志方法
额定功率、阻值、偏差等电阻器的性能指标 一般用数字和文字符号直接标在电阻器的表面上, 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
色标法是用颜色表示元件的各种参数并直接 标注在产品上的一种标志方法。
表1.5
电阻值的色标符号
允许偏差 颜色 有效数字 乘数
(%)
颜色 有效数字 乘数
银色
—
第1章 电路的基本知识
内容
1.1 电路的概念 1.2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1.3 电阻 1.4 欧姆定律 1.5 电功与电功率 1.6 技能训练: 验证欧姆定律的接线及测量
1.1 电路的概念
1.1.1 电路和电路的组成 1.1.2 电路图
1.1.1 电路和电路的组成
电流流经的路径称为电路。通常电路由电源、负载 和中间环节(导线和开关)等基本部分组成。
在电源内部,电源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b移动 到正极a所做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E Wba Q
单位:伏特(V) 方向:在电源内部由负极指向正极 大小:等于电源电动势
1.3 电阻
1.3.1 导体的电阻 1.3.2 电阻定律 1.3.3 电阻器的主要指标和标志方法
1.3.1 导体的电阻(R)
导体对电流的这种阻碍作用称为导体的电阻。 单位: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