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壳上市及案例分析 浪莎

合集下载

买壳上市理论和案例

买壳上市理论和案例

买壳上市理论和案例买壳上市(Shell IPO)是指企业通过收购一家已上市的公司(壳公司)来实现其上市目标。

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来说,能够省去上市过程中的一些步骤和时间,更加快捷高效。

买壳上市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快速上市的一种常见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分析买壳上市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案例,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1. 买壳上市的理论依据买壳上市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成本优势:相对于传统的IPO,买壳上市能够大幅缩短时间周期。

传统IPO需要经历上市辅导、审核、路演等一系列繁琐流程,而买壳上市只需要完成收购和重组手续即可。

这种快速上市能够让企业更早进入资本市场,享受到资本市场的优势。

(2)市场风险降低:通过买壳上市,企业能够直接进入二级市场,避免了新股发行期间的市场风险。

在股权收购完成后,企业股票将会直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避免了炒作风险和破发风险。

(3)融资便利性:买壳上市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

上市后,企业通过发行新股或增发股票的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

2. 买壳上市的案例下面将从不同行业的买壳上市案例来说明其应用前景和效果:(1)互联网行业2010年,美团在中国市场买壳上市,随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买壳上市让美团能够快速进入资本市场,获得了大量的融资支持,并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知名度,迅速占据了外卖和在线团购市场的主导地位。

(2)制造业2013年,宇通客车成功进行买壳上市。

作为中国最大的客车制造商之一,宇通客车通过收购壳公司并完成重组,成功进入资本市场。

上市后,宇通客车通过优势资本市场的资源和品牌溢价,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地位,成为中国客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3)新能源2017年,特斯拉收购太阳城,实现买壳上市。

通过买壳上市,特斯拉能够快速进入资本市场,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和资源。

浪莎买壳上市的思考

浪莎买壳上市的思考

设论域 U={a,b,c,d,e,f,g,h,i,j,k,l,m,n,o,p},R 是论域 U 上的等
价关系,论域 U 上的等价类集合 U/R={{a},{b,c,d},{e,f},{g,h,i},{j,子集 X={b,c,d,i,j,k,l,n,o},并且取 β=0.5。
科技信息
高校理科研究
浪莎买壳上市的思考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 吕丹琼
[摘 要]2007 年 4 月 13 日浙江浪莎控股有限公司买壳 *ST 长控,主要目的是为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增强浪莎内衣的竞争实力, 使得浪莎内衣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内衣制造销售企业。较低的收购成本,债务重组后负债问题的极大改善,宜宾的地理优势及市 场优势,收购加投资的注资计划,良好的融资渠道,注入资金的谨慎选择,为浪莎买壳上市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对于初涉资 本市场的浪莎来说,买壳上市导致的股价不稳定,成为了其资本运作实践的第一次考验。 [关键词]浪莎 壳公司 买壳上市 债务重组 资本市场
一、背景 一般来说,买壳上市是企业直接上市无望下的无奈选择,浪莎之所 以入主 ST 长控,选择买壳上市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自 01 年起,浪 莎管理层就一直有意进入资本市场,以壮大发展自己。但由于大规模的 股改,IPO 被迫延迟,加之 IPO 申请时间的漫长,才使浪莎将上市的矛 头直指买壳 *ST 长控。 而作为一家濒临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ST 长控也致力于寻找重 组合作者的工作。1998 年 4 月上市的 ST 长控,上市仅 2 年零 10 天,便 被冠上 ST 头衔,成为当时沪深两市 1000 多家公司中从上市到 ST 历时 最短的一家。而与四川泰港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藏天科实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一次重组宣告失败后,ST 长控又被加戴星 号,使其寻觅重组者的愿望更加强烈。 06 年初,浪莎开始与 *ST 长控方面接触,半年后,股权转让协议正 式签署。 06 年 9 月 1 日,*ST 长控发布公告称,四川省国资委授权宜宾国资 公司与浙江浪莎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浪莎控股受让 四川省国资委持有的全部 34671288 股国家股 (占总股本的 57.11%), 成为 *ST 长控控股方。07 年 2 月 8 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核准 *ST 长控 向浪莎控股定向增发 10106300 股,每股 6.79 元,用以购买浪莎控股持 有的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 100%股权,这意味着浪莎买壳上市获得成 功。 同年 4 月 13 日,*ST 长控复牌高涨,直接从开盘价 14.36 元收盘至 68.16 元,其中最高冲到 85 元,复权后最高涨幅达到 1379.8%,按收盘 价计算,浪莎控股在支付股改对价后拥有的股票市值一下子达到了 20.93 亿元。 二、浪莎买壳上市的优势 1、浪莎收购 *ST 长控的成本较低 买壳上市带给企业的利益与 IPO 相比,差距不大,但是,买壳上市 的成本往往很高。因此,选择壳公司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壳公司股本 的大小。 *ST 长控显然具有壳股本比较小的优势,收购方只需要拿出很少 的现金就可以实现收购,浪莎控制的股权市值超过 10 亿,但浪莎实际 的收购代价只有 1 个多亿。所以,综合考虑,浪莎选择了面临停牌的 ST 长控,买壳上市。 相比 98 年方正科技通过二级市场收购延中实业完成买壳上市,浪 莎的选择无论从成本还是风险上看都相对小很多。当初方正为了收购 526 万股延中股票,动用了上亿元的资金,虽然通过成功的市场炒作和 后来的股权减持,实际支出并不高,但如此之高的风险,除非买壳公司 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否则还是不试为好。 2、*ST 长控经过债务重组后,严重的负债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买壳上市理论和经典案例(一)

买壳上市理论和经典案例(一)

买壳上市理论和经典案例(一)买壳上市理论和经典案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通过IPO(首次公开发行)的方式上市,但这个过程往往并不容易,需要企业准备大量的资料,且走的审批程序也比较漫长。

为了减少上市时间和资金成本,买壳上市理论逐渐广泛被采用。

买壳上市指的是企业通过购买已经上市但处于停牌状态的公司的股权,以取得其他公司上市的身份。

这种方式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加快企业上市进程,但也存在着很多风险和问题。

一、理论分析1. 优点(1)企业可以快速上市,避免复杂的资料准备和审批程序。

(2)上市所需的资金成本较低,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运营和扩大规模上。

(3)可以获取股权交易所的流通市场和股票价格等信息。

(4)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开拓市场空间。

2. 缺点(1)买壳的成本较高,需要支付高额的溢价。

(2)壳公司所处的行业和经营状况可能与企业本身不符,存在着风险。

(3)壳公司的股权结构可能较为复杂,需要进行清晰的股权结构分析。

(4)买壳上市可能会用到各种管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法律风险。

二、经典案例1. 爱挖掘被江苏如通收购上述爱挖掘于2010年推出“互联网+工程智造”概念,致力于同步互联网和工程的深度融合,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成功实现线上和线下资源对接。

由于企业本身的业务优势,爱挖掘于2015年购买江苏如通股权,成功上市。

2. 化妆品公司宝源被借壳宝源化妆品是一家销售旗下品牌化妆品的公司,于2015年被借壳上市。

虽然企业自身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和抗风险能力,但由于审批过程较长,宝源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以保证业务发展体量和品牌层次性的提升。

总之,买壳上市这种方式确实能够为企业快速上市提供便利,但也存在着很多风险和问题,需要企业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分析,谨慎的进行选择和决策。

交大安泰mbast浪莎案例分析v

交大安泰mbast浪莎案例分析v

B、由债权人与宜宾市国资公司 、本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共涉及
借款债务本金人民币 12,304.00万元,美元 210.00万元,利息7,458.23 万元;担保债务本金人民币 15,776.30万元,美元39.57 万元,利息4,250.39万元,已 全部达成和解协议。(约4亿人 民币,250万美元)
2、公司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提前至2007年4月20日披露(原预约披露时间 为2007年4月28日)。
3、关于债务重组产生利润的说明:公司已在相关媒体上公告了预计2007 年第一季度将实现净利润2.84亿元左右的业绩预测,利润来源是按照《债务 和解协议》相关条款约定,2007年1月1日起相关债权人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 司、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宜宾中元造纸有限责任公司等已豁免了 公司相关债务。按照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公司当期损益,为公司 一次性非经常性收益,以后年度不会再产生巨额的非经常性收益。该部分利 润产生后,未分配利润仍然为负值,不 会给公司带来实际的现金收入,公司正常经营不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利润。
-200000000
-400000000
-600000000
-800000000
魔术般的利润变化(利润表节选)
报告期 四、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 五、利润总额 所得税 未确认的投资损失 六、净利润(万元) 少数股东损益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七、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
1,018,992.58 --
305,712,801.02 6,821,579.33 -2.99 --
298,891,221.69 4.22 4.22 4.22
2008-12-31 31,625,027.79

策划案例中国有个浪莎红

策划案例中国有个浪莎红

筹划案例:中国有个浪莎红当上海土木方圆企业管理有限企业与浪莎集团到达合作,意欲助推浪莎全面进入内衣行业,将浪莎内衣打导致浪莎集团旳另一张王牌旳时候,许多专家学者迅速搬出了波特专家旳聚焦竞争战略予以反对,他们认为浪莎就是袜子,袜子就是浪莎,延伸有害无益。

一、浪莎只能等于袜子?浪莎永远只能等于袜子?土木方圆旳顾问不这样认为。

这就像把麦当劳等同汉堡包,把肯德基当成炸鸡腿同样。

可是麦当劳还发售炸薯条、可乐,肯德基还出售中餐。

它们旳共同点是美国快餐;浪莎主营袜子,袜子本来就是广义内衣旳一种,进入内衣行业是自然而然旳,也是浪莎实现跨越式发展旳必然选择。

看看家电、电脑往日老大旳下场,就可看到将聚焦竞争战略僵化旳弊端,长虹曾经号称“中国彩电大王”,专注于彩电生产,现实是其彩电业务已经成为昨日黄花;电脑业旳蓝色巨人IBM曾经是公认旳世界电脑霸主,专注于制造电脑,目前已经将最终旳一点硬件卖给了联想,全面转型成为处理方案服务商。

浪莎通过数年旳超常规发展,已经遭遇瓶颈,假如还是教条地聚焦于袜子,其成长旳空间尚有多大?其现实旳领导地位还能维持多久?这不仅是浪莎一家旳问题,国内有太多旳企业都是靠单一产品起家旳,走到一定阶段进入高速平稳发展或者下滑时期,迫切需要进行全新旳战略思索,寻找新旳利益增长点.实际上,许多企业旳劫难,更多旳是来自于对战略旳理解,战略就是革命,战略就是打破旧秩序,星巴克、耐克、微软、戴尔、安利、斯沃琪、贝纳通、维珍等,他们不受老式旳束缚,他们勇于打破常规,积极进行商业旳革命,他们迅速崛起,令行业领导者惊叹。

他人能做到旳,浪莎就肯定不行?土木方圆认为,只有勇于打破常规者,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二、怎样才能实现突破?面对复杂多变旳市场现实状况,以及浪莎盘根错节旳问题,怎样实现突破?人们判断事物一般有三种思维方式:第一种是以过去判断目前,拘泥经验,他们在迅速变化旳环境中最先死去。

第二种是以目前判断目前,这种状况下参照旳标杆好你就活,标杆不好你就跟着死。

ST浪莎的华丽转身

ST浪莎的华丽转身

*ST浪莎的华丽转身摘要浪莎股份2008年6月13号发布公告表示:经向上交所申请并获批准,同意撤销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的"其他特别处理"。

自6月12日起"脱帽"。

公司股票6月11日停牌一天,自6月12号起恢复交易,公司股票简称由“ST浪莎”变更为“浪莎股份”。

关键词:浪莎股份买壳上市债务重组1公司概况:浪莎集团成立于1995年,旗下拥有浪莎针织、蓝枫袜业、宏光针织、立芙纺织、浪莎小额贷款公司、浪莎房地产、安行光伏、蓝也光电等十多家分公司及五个海外贸易公司,浪莎目前已发展成为集袜子、服饰、家居、金融等多元化产业集团,是行业的第一大品牌厂家。

中国袜业大王——浪莎控股集团在短短的十年时间,便摘取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三顶桂冠。

自2000年申请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以来,“浪莎”一直是处于行业第一的龙头品牌。

在中国品牌研究院首次公布的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中,“浪莎”成为金华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夺得这一殊荣的品牌。

为义乌乃至金华企业的创牌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之成为企业创牌典范,正如义乌市王副市长所说:“浪莎品牌是义乌走品牌经济的开端。

”2 买壳上市。

2007 年4月13日,浪莎入主*ST 长控。

*ST 长控原名四川长江包装控股有限公司,1998 年4 月在上交所上市,2000 年4月因连年亏损被上证所实行特别处理,变成了ST 长江包装。

2000年年末,四川泰港有限公司以重组为名进驻ST 长江包装,随后四川泰港有限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和赠与方式,在账面上进行虚假重组,使ST 长江包装顺利“摘帽”,并更名为长江控股。

四川泰港有限公司注入长江控股的并不是什么优质资产,长江控股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并没有根本改变,长江控股在此后业绩持续亏损,沦为四川泰港的“提款机”,并且捞走了千万元资金。

2003 年4月,长江控股由于连续亏损被上证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变为*ST 长控。

浪莎股份股票分析报告

浪莎股份股票分析报告

浪莎股份股票分析报告一、公司背景浪莎股份是中国最大的内衣制造商之一,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公司主要从事内衣、袜子等服装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浪莎股份在中国内衣市场拥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产品销售渠道遍布全国各大城市。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营业收入根据浪莎股份最新公布的财务报表,公司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XX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

这表明公司的销售业绩稳步增长,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2. 净利润公司2019年度净利润为XX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

净利润增长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资产负债表截至2019年底,浪莎股份的总资产为XX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

公司的资产规模在稳步扩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行业分析1. 内衣市场概况中国内衣市场规模庞大,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舒适感的追求,内衣作为基本的日常用品,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 竞争对手分析浪莎股份在内衣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A公司、B公司和C公司等。

这些竞争对手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和销售渠道方面与浪莎股份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四、风险提示1. 市场竞争风险内衣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的争夺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浪莎股份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以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2. 销售渠道风险浪莎股份的产品主要通过线下零售渠道销售,受到线上销售的冲击。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公司需要积极转型线上销售渠道,以抓住市场的机遇。

五、投资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对浪莎股份的投资建议如下: 1. 关注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情况,这是评估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2. 注意公司在竞争对手中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这将直接影响公司长期发展。

3. 关注公司的线上销售渠道转型进展,以及对冲市场竞争的能力。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投资决策需谨慎。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应该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并进行风险评估。

买壳上市及案例分析 浪莎

买壳上市及案例分析  浪莎

买壳上市—以浪莎集团上市为例小组成员:张玉梅尤宜芳喇学山吴俊瑶石菲菲蔺秀珍李文魁石前威王耀宗一、买壳上市基本理论(一)买壳上市的涵义所谓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股份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然后以反向收购方式注入自己的相关业务的资产。

买壳上市是间接上市的一种方式,是非上市公司低成本、高效率、快捷上市的一种方式。

所谓壳,是指上市公司的资格,是一种形象的称呼。

(二)买壳上市的一般模式买壳上市一般模式的操作流程包括三个步骤:买壳、清壳和注壳。

但清壳这个步骤并不是必需的,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只包括买壳和注壳两个步骤的情况。

常见的买壳上市方式有股权的有偿转让1、股权的无偿转让、二级市场收购和资产置换2。

二、浪莎集团买壳上市案例(一)背景介绍自2001年起,浪莎管理层就一直有意进入资本市场,以壮大发展自己。

而作为一家濒临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ST长控也致力于寻找重组合作者。

1998年4月上市的*ST长控,上市仅2年零10天,就被冠上ST的头衔,成为当时沪深两市1000多家公司中从上市到ST历时最短的一家。

而与四川泰港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藏天科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一次重组宣告失败后,ST长控又被加星号,使其寻觅重组者的愿望更加强烈,可以说*ST 长控是一个很典型的壳公司3,具有被收购的潜力,这也是浪莎所看中的。

(二)浪莎集团买壳上市过程2006年9月1日,*ST长控发布公告称,四川省国资委授权宜宾国资公司与浙江浪莎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浪莎控股受让四川省国资委持有的全部34671288股国家股(占总股本的57.11%),成为*ST长控控股方,从浪莎买壳上市的方式来看采用的主要是股权的有偿转让。

第二年2月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核准*ST长控向浪莎控股定向增发10106300股,每股6.79元,用以购买浪莎控股持有的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100%股权,这样就意味着浪莎买壳*ST长控从而间接上市获得了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