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2013年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化学学情调研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2013—2014学年下期九一班第一次学业水平调研化学试题

2013—2014学年下期九一班第一次学业水平调研化学试题

2013—2014学年下期九一班第一次学业水平调研化学试题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Zn:65 Cl:35.5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A.Fe和稀H2SO4 B.Cu(OH)2和稀HClC.稀H2SO4和NaOH溶液D.Fe与CuSO4溶液2.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溶质C.降低温度D.倒出一部分溶液3.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石油液化气的泄露B.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D.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4.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牛奶6.3~6.6、醋2.4~3.4、泡菜3.2~3.6、鸡蛋清7.6~8.0,其中显碱性的是()A. 牛奶B. 醋C. 鸡蛋清D. 泡菜5.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A. 酸能使指示剂变色B. 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 酸溶液能导电D. 酸溶液中含有H+6.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酚酞试液B.石蕊试液C.碳酸钠溶液D.二氧化碳7. 下列物质中,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 硝酸铜Cu(NO3)2B. 硫酸铝AlSO4C. 二氧化氮NO2D. 氧化亚铁FeO8.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 HCl和Ca(OH)2B. H2SO4和Na2CO3C. AgNO3和BaCl2D. KCl和CuSO49. 小明不慎被蜜蜂蛰伤。

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下列物品中可以用来涂抹在蛰伤处,减轻疼痛的是()A. 苹果汁(pH约为3)B. 牛奶(pH约为6.5)C. 矿泉水(pH约为7)D. 肥皂水(pH约为10)10.将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暴露在空气中,变化的结果是容器内()A. 两瓶酸溶液质量都减小B. 两瓶酸溶液质量都增大C. 两瓶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D. 两瓶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11.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10 g,则t℃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间的质量比为( )A.1∶9∶10 B.1∶10∶11 C.9∶1∶10 D.10∶1∶11 12.下列做法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2HCl+FeO==FeCl2+H2OB.向纯碱溶液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Na2CO3+Ca(OH)2==CaCO3↓+2NaOHC.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2SO4==MgSO4+2H2O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CO+O2CO2二填空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生石灰熟石灰纯碱烧碱小苏打2、当pH﹥7时,溶液呈性当pH﹦7时,溶液呈性当pH﹤7时,溶液呈性,且pH越小,越强。

2013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13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13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化学试卷试卷说明:1。

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Na:23 Cu:64 Cl:35.5 Mg:24 Ba:137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B.钢铁生锈C.粗盐水过滤D.氢氧化钠潮解2.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一组是①家用保鲜袋②不锈钢③淀粉④尼龙布⑤汽车轮胎A.②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只有①⑤3.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正确的是A.空气、不锈钢、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铁粉B.矿泉水、金刚石、臭氧、硫酸钠、纯碱、高锰酸钾C.石油、水银、干冰、碳酸、苛性钠、氯酸钾D.煤、红磷、过氧化氢、硝酸、氨水、石灰石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加锌粒B.点燃另一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该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67.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A .CuSO 4、MgSO 4、KClB .NaOH 、NaNO 3、K 2SO 4C .Ba(OH)2、H 2SO 4、NaClD .NaCl 、AgNO 3、HNO 38.“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 2与CO 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10.现有甲、乙、丙、丁4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 一种。

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可以将它们一一鉴别。

其中所加试剂X 可能是A .稀HClB .Na 2SO 4溶液C .Cu(NO 3)2溶液D .NaCl 溶液11.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A.①②B.③④C.①⑤D.②⑤12.现有一包由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组成的混合物6g,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A. 4gB. 6gC. 8gD. 12g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13.(一)用数字和符号表示:(1)两个氮分子;(2) 五个铜原子;(3) 三个铵根离子;(4)氯化亚铁中铁为+2价(二)生活处处有化学。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试卷(一)(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试卷(一)(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调研试卷(一)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说明: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第27题,共7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蒸馏B .木炭吸附异味C .干冰升华D .玉米酿酒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检查气密性C .读取液体体积D .加热液体3、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发出白光B.硫粉:淡蓝色火焰C.红磷:大量白烟D.铁丝:火星四射4、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

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 4),钨酸钙中钨(W )的化合价为 ( )A .-6B .+4C .+6D .+75、“从生活中学到化学,从化学中得到乐趣”是今年我市某中学化学活动周的口号.化学活动周主题内容涉及化学的方方面面,但都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你认为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该中学化学活动周主题 ( )A .化学与能源B .食品化学C .水力发电D .地球及臭氧空洞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 .金属铝制易拉罐C .白炽灯中填充氮气D .铜线制电缆7、下面是小青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8、研究发现,达菲(Tamiflu )对甲型HIM 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C 7H 6O 5)是合成达菲的原料之一。

下列对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莽草酸不是氧化物B.它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59、关于C 、CO 和CO 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 、CO 和CO 2均有还原性B .常温下C 、CO 和CO 2均可与水反应C .C 、CO 和CO 2均有可燃性D .CO 和CO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10、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银、硬水、水B.石墨、冰水混合物、干冰 A .实验记录B .安全常识 ①用10ml 量筒量取7.25ml 水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 氯化钠①酒精灯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 ②冬天用煤炉取暖--保证室内通风 C .化学与健康D .化学与生活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②人体所需的元素应尽量从保健品中摄取 ①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 ②用活性炭净水器可净化饮用水C.氮气、空气、氯化钾D.冰、不锈钢、乙醇11、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3年某某省某某市响水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2013•响水县一模)化学变化使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切割某某石B.海水晒盐C.光合作用D.石油分馏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切割某某石只是将某某石切割开,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海水晒盐只是利用阳光的照射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并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氧气和有机物,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D、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故C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2.(2分)(2013•响水县一模)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取氯化钠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考虑;B、根据给试管内加入液体的方法考虑;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用天平称量时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不能引燃,要用火柴点燃,故A正确;B、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要倾斜,故B错;C、试管内液体量太多,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C错;D、称量食盐时,食盐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且将食盐放在纸上称量,故D错.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X.3.(2分)(2012•某某)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A.空气B.二氧化碳C.纯净水D.高锰酸钾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利用单质化合物的判定方法,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定方法,来解答此题.解答:解:A、空气是混合物,含有很多物质,其中含有氧气,所以含有氧气分子,故A对;B、二氧化碳是纯净物,只含有二氧化碳分子,故B错;C、水是纯净物,只含水分子,故C错;D、高锰酸钾是纯净物,只含高锰酸钾分子,故D错.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单质化合物的判定方法,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定方法,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2分)(2013•响水县一模)近来,禽流感疫情引起国人关注.研究发现,达菲(Tamiflu)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莽草酸(C7H6O5)是合成达菲的原料之一.下列对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由碳、氢、氧元素组成B.莽草酸是氧化物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1个莽草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莽草酸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莽草酸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莽草酸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7=8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6,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5=80,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小,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D、1个莽草酸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莽草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2分)(2011•某某)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其中显酸性的是()番茄汁糖水牙膏肥皂水pH 4 7 9 10A.番茄汁B.糖水C.牙膏D.肥皂水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解答:解:A、番茄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正确;B、糖水的PH等于7,显中性.故选项错误;C、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D、肥皂水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2分)(2013•响水县一模)低碳环保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指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将麦秸大面积露天焚烧B.多植树造林来防止扬尘污染C.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再排放D.减少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低碳环保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防止环境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等,根据是否能达到这一理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将麦秸大面积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的理念.B、多植树造林来防止扬尘污染,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选项符合环保的理念.C、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再排放,可以减少水污染,故选项符合环保的理念.D、减少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可以防止白色污染,故选项符合环保的理念.故选A.点评:“低碳、环保”理念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2分)(2012•某某)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白磷自燃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时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体积大,两者的体积之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8.(2分)(2011•某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容器都适合长期储存食品B.化纤和羊毛可以用燃烧法区别C.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D.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合成橡胶及其应用;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某些含有卤素的塑料长期使用能产生有毒物质判断.B、化纤和羊毛的成分和燃烧气味判断.C、根据电木的结构和性质判断.D、根据合成材料的分类和定义判断.解答:解:A、某些含有卤素的塑料长期使用能产生有毒物质,所以错误.B、化纤是合成纤维,燃烧时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正确.C、电木塑料是网状结构,有热固性,不能热修补,所以错误.D、合成材料是指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而橡胶有天然和合成之分.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9.(2分)(2013•响水县一模)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D.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样的反应叫中和反应;C、某些金属、碳酸盐等物质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D、淀粉遇碘变蓝色.解答:解:A、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通电时电灯会放热、发光,但是不是燃烧.不正确.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盐﹣﹣碳酸钙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正确.C、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碳酸钠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不正确.D、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淀粉.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10.(2分)(2013•响水县一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到溶洞探险用火把照明B.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C.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D.为使农作物高产,鼓励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生活.分析:到溶洞探险用火把照明,可以检验溶洞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钠属于强碱,腐蚀性强,不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水体污染;农民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可以增产增收,但是不能过量施用.解答:解:A、到溶洞探险用火把照明,可以检验溶洞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项正确;B、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钠属于强碱,腐蚀性强,不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错误;C、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错误;D、农民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可以增产增收,但是不能过量施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水的污染与防治、碱的性质、环境保护等,考查的知识点很多,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要记牢.本题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1.(2分)(2011•鸡西)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C.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出:反应前的三个分子中,有两个分子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另一个分子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另一种单质分子;反应后的两个分子都是由1个●原子和2个○原子构成的同种化合物分子.解答: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而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种类、数目都发生了改变,可判断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正确;B、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反应前共有4个○原子和2个●原子,而反应后仍为4个○原子和2个●原子,只是原子的结合方式发生改变;故B正确;C、反应前的两种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两种物质的分子,反应后的两个分子构成完全相同,属于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而非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D、由微观图可以看出,分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可判断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故D正确;故选C.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相同,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12.(2分)(2013•响水县一模)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2SO4 Ba(OH)2 KCl B.C u(NO3)2 NaCl KNO3C.N a2CO3 KNO3 NH4Cl D.M gSO4 NaNO3 KCl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K2SO4和Ba(OH)2生成硫酸钡沉淀,且Ba(O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三者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但Cu(NO3)2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C、Na2CO3能与酸性溶液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三者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颜色的离子,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pH为1的水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13.(2分)(2012•德阳)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1℃时,加入甲物质,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C.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是W:100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到t2℃时,乙先析出晶体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从溶解度曲线直接看出;B.大多数物质可以采用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种物质的溶解度,据此可得出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D.从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来分析.解答:解:A.从图看,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A说法正确.B.大多数物质可以采用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中增加溶质、蒸发溶剂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B的说法正确.C.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种物质的溶解度.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w,即t2℃时,在100克溶剂里最多溶解wg甲或乙,所以,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是W:100.故C的说法正确.D.从图看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只要一降温都立即析出晶体,没有先后之分.故D的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14.(2分)(2011•眉山)在天平两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各加入5g镁和5g铁,镁和铁全部反应而消失后,天平的指针()A.偏向加铁的一边B.偏向加镁的一边C.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D.无法确定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所给信息,稀硫酸是足量的,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铁,可通过计算分析出两种金属产生氢气的多少,来判断天平偏转情况.解答:解:由于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铁且都完全反应,所以关键看谁产生氢气多,哪一边就轻,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等质量的镁和铁与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所以偏向铁一边,故选A.点评:天平平衡问题是初中化学中的难点,在天平中增加的质量等于加入的质量减去产生的气体的质量.15.(2分)(2013•响水县一模)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操作方法A 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B NaCl(Na2CO3)盐酸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C MnO2(NaCl)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Cu(CuO)氧气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碳酸根一般用钙离子或稀盐酸除去;氧化铜一般用还原剂还原,或用稀酸除去.解答:解:A、CO2中混有HCl气体,选用氢氧化钠溶液,把两种气体都吸收了,不符合除杂质的条件,故选项错误;B、NaCl中混有Na2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得到的是氯化钠溶液,然后蒸发、结晶即可,故选项正确;C、MnO2中混有NaCl,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因此可以先加足量的水溶解,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故选项正确;D、Cu中混有CuO,如果通入氧气加热,反而把原物质铜反应了,都成了杂质氧化铜,故选项错误.故选BC.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又结合了操作方法,属于难度比较大的题,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综合性比较强,要牢记除杂质的条件,并认真分析,综合把握,从而突破本难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6.(10分)(2013•响水县一模)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清新的空气属于混合物(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洁净的饮用水经过了净化,在净化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3)均衡的营养需要合理膳食.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食用水果蔬菜为人体补充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维生素.(4)农作物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常用pH试纸测定土壤的酸碱度.(5)合理施用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常用的化肥有K2SO4、CO(NH2)2、Ca(H2PO4)2、KNO3等,其中属于复某某的是KNO3.(6)在考古挖掘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铁、铜、金铁、铜、金;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是在铁制品表面镀一层其它金属.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水的净化;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1)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据此分析;(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进行分析;(3)根据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分析;(4)根据用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分析;(5)根据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分析;(6)根据金属是否容易生锈考虑本题;根据金属材料的分类、炼铁的原理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分析;可以根据金属生锈的条件方面得出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解答:解:(1)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在净化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3)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食用水果蔬菜为人体补充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维生素.(4)农作物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常用pH试纸测定土壤的酸碱度.(5)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6)金属活动性越强,越容易生锈,由“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可知铁最活泼,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铁>铜>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炼铁的原理中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生成物是铁和二氧化碳,条件是高温,反应的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覆盖保护层,制成合金等;故答案为:(1)混合物;(2)活性炭;(3)维生素;(4)pH试纸;(5)KNO3;(6)铁、铜、金;金属材料;Fe2O3+3CO2Fe+3CO2;在铁制品表面镀一层其它金属.点评: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要掌握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掌握金属活动性的判断以及高炉炼铁的原理、防止铁生锈的方法等,此题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17.(11分)(2013•响水县一模)某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 试管,b 集气瓶.(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收集装置是 D .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②(填①或②)通入.(4)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变红且集气瓶中的液面上升.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根据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方法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产生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物催化剂,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性质进气口;(4)根据氨气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及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进行解答该题.。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13届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13届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盐城市响水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13年春学期学情调研考试初三化学试题说明:1、试卷分值70分,考试时间60分;2、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从卡上13题开始),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Na-23 S-32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醋酸、柠檬酸等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酸,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A.H+B.OH-C.Cl-D.SO42-2、今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二手烟”中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A.N2 B.O2 C.CO2 D.CO3、某地区空气污染严重产生酸雨,你认为下列设施最容易受腐蚀的是A.柏油路面 B.大理石雕像 C.塑料门窗 D.铜制塑像4、厨房里有三瓶溶液,分别是食盐水、醋酸、火碱溶液,能用下列化学方法鉴别的是A.尝味道 B.看颜色 C.用紫色石蕊试液 D.闻气味5、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工业用盐误作食盐食用引起的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A.KMnO4 B.Na2CO3C.NaNO2 D.MgCl26常见食物橘子汁泡菜酸牛奶鸡蛋清pH(近似值) 3.0~4.0 3.2~3.6 6.3~6.6 7.6~8.0A.鸡蛋清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C.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D.酸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7、关于酸和碱的描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B.生石灰与熟石灰都属于碱C.酸就是有酸味的物质D.碱就是有腐蚀性的物质8、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烧碱D.熟石灰9、右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

下列有关错误的是A.羊毛属于合成纤维B.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C.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10、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A.H2SO4CaO C CO B.Mg(OH)2CuSO4C CO2C.KOH HNO3 O2SO3D.HCl NaOH O2P2O511、下列物质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A.CO2 B.CaO C.CaCl2D.CaCO312、“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B.测某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一滴待测液到干燥的pH试纸上,跟比色上卡对照C.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浓盐酸的气味D.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14、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

(人教版)2018-2019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13届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doc

(人教版)2018-2019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13届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doc

盐城市响水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春学期学情调研考试初三化学试题说明:1、试卷分值70分,考试时间60分;2、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从卡上13题开始),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Na-23 S-32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醋酸、柠檬酸等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酸,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A.H+B.OH-C.Cl-D.SO42-2、今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二手烟”中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A.N2 B.O2 C.CO2 D.CO3、某地区空气污染严重产生酸雨,你认为下列设施最容易受腐蚀的是A.柏油路面 B.大理石雕像 C.塑料门窗 D.铜制塑像4、厨房里有三瓶溶液,分别是食盐水、醋酸、火碱溶液,能用下列化学方法鉴别的是A.尝味道 B.看颜色 C.用紫色石蕊试液 D.闻气味5、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工业用盐误作食盐食用引起的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A.KMnO4 B.Na2CO3C.NaNO2 D.MgCl26A.鸡蛋清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C.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D.酸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7、关于酸和碱的描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B.生石灰与熟石灰都属于碱C.酸就是有酸味的物质D.碱就是有腐蚀性的物质8、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烧碱D.熟石灰9、右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

下列有关错误的是A.羊毛属于合成纤维B.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C.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10、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A.H2SO4CaO C CO B.Mg(OH)2CuSO4C CO2C.KOH HNO3 O2SO3D.HCl NaOH O2P2O511、下列物质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A.CO2 B.CaO C.CaCl2D.CaCO312、“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B.测某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一滴待测液到干燥的pH试纸上,跟比色上卡对照C.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浓盐酸的气味D.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14、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

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2013年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语文学情调研考试

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2013年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语文学情调研考试

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2013年秋学期学情调研考试初三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命题人:***(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卷首语】金色的秋天,丰收的季节!同学们,我们迎来了崭新的初三学年,在这新的学年里,希望你们能用青春的激情去描绘属于自己的明天!细节铸就成功,态度决定命运。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完成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填空。

(12分)(1),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2)水所以载舟,。

(《孔子家语》)(3)自古圣贤尽贫贱,。

(鲍照《拟行路难》)(4),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杂诗》(5),始于足下。

(《老子》)(6),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7)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9)陆游《游山西村》中“,。

”是蕴含哲理的千古名句。

(10)《范进中举》中,胡屠夫说范进中了“相公”,是说范进中了。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6分)我们带着坚定不屈的信念出发!摆脱一切的羁绊,带着信念在狂涛中激进;带着信念在风雨中拼搏;带着信念在险峰上攀登;带着信念在无垠的草原上狂奔!沿着kǎn( )坷的路程,踏着永不止步的步伐,带着信念向成功出发,迈着矫健的步伐,让我们在纯洁的心灵中播种信念;带着信念向成功出发,让我们心中的信念展翅áo( ) 翔;,。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出所缺的汉字(4分)羁绊()无垠() kǎn( )坷áo( ) 翔(2)仿照前文句式,再补写一句。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提高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B.在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他身中数刀,浑身遍体鳞伤。

C.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25年来,植树造林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D.通过这次才艺大赛,使我们增长了才能,陶冶了情操。

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2013年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英语学情调研考试试

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2013年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英语学情调研考试试

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2013年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英语学情调研考试试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20XX年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英语学情调研考试试卷答案实验初中九年级英语试卷答案(13.10.13)一.听力1- 5. ABBBB CCB11-15.CBBCA 16-20. BCCAC二.选择题21-25. ADCAA 26-30. DCCBD 31-35.ADCDB三.完型填空35-40 CBACD 41-45ABBDC 46-50 ACDBA四.阅读理解51-55 . BACBD 56-60ACBCA 61-65 BCDDD任务型阅读66.how 67.Reasons 68.hide 69understand 70.like/love71.nice/good 72. great 73. parties 74.Encourage 75.future五、词汇A. 76.differently 77. decision 78. diaries. 79.divided 80.worth81. advice/suggestions 82. humorous 83.energeticB. 84sleeply 85.the more carefully 86.peacefully87 is finished 88.dentist’s 89. noisily 90.preferredC. 91. zoo 92. nothing 93. sleep 94. himself 955. break96. lion’s 97. understand 98. real 99. enough 100. monkey六、完成句子. (本大题共10分)101.remind you of102. will have trouble/difficulty/problems in finding the job103.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104.was explained105. showed off书面表达(本大题共15分)Dear Chairperson,I am a boy student from Class 1,Grade 3. I'd like to be a member of the Helping Hands Club.I’m energetic and humorous. I study hard. I’m generous, I always forgive others for their mistakes. I never mind doing extra work for others. Last year, I helped my clasmates with their lessons/homework. I helped the old cross the road and gave my seat to others. I cleaned (up) the park with my classmates. ……(自拟两句)I will be glad if I am received.I am waiting for your answer.Yours,Wang Lin评分原则:本题总分为15分,按5个档次给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水县实验初中2013年秋学期学情调研考试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试题
试卷总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66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干冰升华
C.琢磨金刚石D.冰淇淋融化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5.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硫
B.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自来水和蒸馏水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用加热的方法区别氯酸钾和氯化钾
6. 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碳原子和氧原子
B、碳原子和氧分子
C、二氧化碳分子
D、不能确定
7.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A.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 氨分子的体积变大
D. 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
8.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 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9.某粒子核内所含的质子数多于其核外电子数,该粒子一定是()
A. 原子
B. 分子
C. 阳离子
D. 阴离子
10.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

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5 B.30 C.55 D.80
11.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12.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
的“碘”和“”应理解为()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13.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B. 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
C.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D. 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14.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冰水
B. 果汁
C.碘盐
D.食醋
15.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取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钠与氯气的反应(上述左边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②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上述右边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④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

其中正确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16. (5分)有a.氧气、b.二氧化碳、c.氖气、d.氮气、e.四氧化三铁、f.五氧化二磷六种物质,请选择其序号填空:
①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⑤属于黑色固体的是。

17.(6分)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_(填序号)
①CO ②CO2③SO2 ④NO2
(2)我市从4月1号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

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__________,这是汽油________燃烧产生的。

(3)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4)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5分)下图中A 、B 、C 、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 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B 、C 、D 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2)A 、B 、C 、D 中表示的阳离子的是 。

(3)D 中x = 。

(4)E 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
倍。

19.(20分)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氧气(图
1)。

未见木条复燃。

其原因可能是 。

胶皮管
(6)①若用装置B制氧气,反应通常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填序号)
A.更换部分仪器,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B.用体积小的广口瓶
C.加热反应物D.减小过氧化氢浓度
②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填序号)
A.操作简单B.不需加热C.需加热D.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7)收集好氧气后,小雨同学接着做了“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①小雨把观察到现象
..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是(填字母序号)。

A.点燃硫的时候,可观察到硫先融化为液态然后开始燃烧
B.硫在空气中点燃后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C.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
气体。

②请写出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③在实验前,集气瓶内会提前预留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④该实验能否直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你的理由是:。

(8)通过以上知识的巩固,老师出了一道检测题,请分析。

选用仪器A、D、E、F、I设计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

20. ①(2分)按照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预测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中,第三层与第五层电子数之和是
②(2分)a、b、c、d是1-18号元素,a、b元素的阳离子和c、d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总数,且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c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比d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多,则它们的核电荷数大小关系是
初三化学答题纸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18—33上
二、非选择题:
16. ①②③④⑤
17.(1)(2)(3)
(4)
18.(1)(2)(3)(4)19.(1)。

(2),
)①②
(7)①②;
③。

④;。

(8)。

20.①②
化学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除特别注明,其余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


16. (5分)①c ②a ③ b ④ d ⑤e
17.(6分)(1)①③④(2)碳不完全(3)③(4)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控制扬尘、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回答均可)。

18.(5分) (1)三(2) B (3)8 (4)47 9
19.(20分)(1)物理。

(2)试管,集气瓶。

(3)B,H2O2H2O+O2,E。

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收集时间不够长/ H2O2变质/ H2O2浓度低。

(4)KClO3KCl+O2 或KMnO4K2MnO4+MnO2+O2(5)①③④。

(6)①A D ②A B (7)①AC ②S+O2SO2;
③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

④不能;生成气体,压强变化不大。

(8)H。

20.① 50 ② a>b>d>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