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最后那一天》(徐志摩)
【最新推荐】那一晚赏析-精选word文档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那一晚赏析篇一:浅谈林徽因《那一晚》浅谈林徽因《那一晚》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湛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各自认取个生活的模样————节选《那一晚》我并不曾懂得古代诗的或平仄或工整,也不懂得近代诗的或旖旎或铿锵。
而我唯一感受的,是那诗中百转千回的少女情怀和如掌心水、指间沙一般逝去的如梦芳华。
风华绝代,一代才女林徽因自拟自己的墓志铭:这里长眠着林徽因,她是一位建筑师、诗人和母亲。
作为一位建筑家,她与梁思成夫唱妇随,成就建筑业的辉煌事迹有目共睹。
而作为一名母亲,这更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就林徽因作为诗人而言,留下的诗作却几乎屈指可数。
不得不说,林徽因的诗作很大程度受徐志摩所影响。
《那一晚》这一诗篇在后人的研究中并没有为后人所重视,在林徽因留下的作品中确实也没有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我却偏偏独爱这一首诗,爱那个时候林徽因的无奈,爱她的决绝,爱她的笃定,亦爱她的理性。
1921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欧洲。
也许这正是后来一切结局的开始,遇上徐志摩是偶然或是命中注定。
在伦敦的日子里,他们相识相恋,徐志摩也为了林徽因和妻子张幼仪离婚。
1921年十月林徽因回国,随后被许配给梁思成,而紧接着徐志摩也匆匆回国。
1928年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徐志摩也再娶。
1930年左右,林徽因住在香山双清别墅修养的日子里写下《那一晚》这首诗,1931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身亡。
1932年徐志摩、林徽因的圈内朋友陈梦家主编的《新月诗选》收录了林以笔名“尺锤”发表的《仍然》,但却没有收录《那一晚》,其中的用意大概也不难看出。
这一诗篇的正式发表是在1931年4月徐志摩主编的《诗刊》第二期。
这首诗发表后,徐志摩即以《你去》回应: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放轻些脚步/别叫尘土扬起/我要认清你远去的身影/直到距离使我认你不分明/再不然我就叫响你的名字/不断的提醒你有我在这里/为消解荒街与夜晚的荒凉/目送你远去。
(完整)徐志摩诗歌赏析

徐志摩诗歌赏析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1916年赴津京求学,曾师从梁启超。
1918年赴美留学,1919年9月毕业于克拉克大学历史系,1920年9月获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
然而,他放弃了进而取得博士学位的机会,怀着对罗素的崇拜之情,转投英国剑桥。
当时他并不知道,由于罗素在战争时期的反战主张早已被剑桥大学除名,所以,当徐志摩好不容易进入剑桥后,突然失去了目标,将所有的才情都转移到了爱情和文学上。
同时,剑桥在徐志摩的心中也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一个永远的梦想。
将“剑桥"(Cambirdge)称为“康桥”不仅仅是徐志摩在翻译上的独创,而成为了徐志摩诗情的标识。
徐志摩的诗歌主要收在《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翡冷翠”,意大利的文化名城,现通译“佛罗伦萨”)、《猛虎集》(1931)和他去世后编辑出版的《云游》(1932)四部诗集中。
从徐志摩诗歌写作的时间顺序看,总体上表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随着理想的越来越渺茫,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焦急和消沉.在《志摩的诗》中,诗人的情绪是快乐的,因为他正满怀希望。
即使他已经知道,这一理想几乎没有实现的希望,他也要“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加鞭”(《为要寻一个明星》)。
正是怀着这样的理想,他在《先生!先生》、《叫化活该》、《谁知道》、《太平景象》等诗中对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表示了人道主义的同情,在《残诗》中,借清朝的末代皇帝被逐后故宫的荒凉景象,感叹了当时国家的破败。
到《翡冷翠的一夜》,他的热情几乎完全消退了,剩下的一方面是焦急,一方面则是失望.他曾说:《翡冷翠的一夜》“可以说是我生活上的又一个较大的波折的留痕”(徐志摩:《〈猛虎集>序》)。
《再不见雷峰》借杭州西湖旁雷峰塔的倒掉,发泄了自己对现实的愤慨:“这塔是镇压,这坟是掩埋,镇压还不如掩埋来得痛快!”《大帅》、《“人变兽”》等现实题材的创作,也比《太平景象》中的感情更激烈。
徐志摩的散文诗

徐志摩的散文诗1、《我有一个恋爱》我有一个恋爱,我爱天上的明星,我爱它们的晶莹: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网名昵称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
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经典短文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山涧边小草花的知心,高楼上小孩童的欢欣,旅行人的灯亮与南针:——万万里外闪烁的精灵!我有一个破碎的灵魂,像一堆破碎的水晶,散布在荒野的枯草里——饱啜你一瞬瞬的殷勤。
人生的冰激与柔情,我也曾尝味,我也曾容忍。
有时阶砌下蟋蟀的秋吟,引起我心伤,逼我泪零。
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献爱与一天的明星。
任凭人生是幻是真,地球存在或是消泯——太空中永远不昧的明星!2、《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我等候你》我等侯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黄如同望着将来,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还不来?期望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你的笑语,你的脸,你的柔软的发丝,守候着你的一切,期望在每一秒钟上枯死——你在哪里?我要你,要得我心里生痛,我要你的火焰似的笑,要你的灵活的腰身,你的发上眼角的飞星;我陷落在迷醉的氛围中,像一座岛,在蟒绿的海涛问,不自主的在浮沉……喔,我迫切的想望你的来临,想望那一朵神奇的优昙开上时刻的顶尖!你为什么不来,忍心的?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你这不来于我是致命的一击,打死我生命中乍放的阳春,教坚实如矿里的铁的黑暗,压迫我的思想与呼吸;打死可怜的希冀的嫩芽,把我,囚犯似的,交付给妒与愁苦,生的羞惭与绝望的惨酷。
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作为新月诗派的开创者的徐志摩,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都以闻一多提出的“三美”理论原则为标准,他的许多诗歌都展现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特点。
他的名作《再别康桥》是最具代表性的,处处体现着艺术的迷人魅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欢迎阅读与收藏。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徐志摩在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诗歌体式的多样化、诗歌结构的规范化和诗歌技巧的纯粹化等方面所作的创造性努力,是其他中国诗人所不能替代的。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之作,集中地体现了徐志摩的“三美”艺术创作风格。
1920年徐志摩来到剑桥大学,度过了一段真正悠闲的生活,他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
“康桥世界”波光潋滟,绿草如茵,树木葱茏,碧空如洗。
风光旖旎的康桥河岸边,他仰卧在黄花点缀的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这段美好的生活令他回国后仍魂牵梦绕。
再度回到母校,再次见到昔日的美景怎不让他激动万分。
可很快又要告别这里的美景,告别风光秀丽的母校,怎不让他依依不舍?带着这种情感,在归国途中的海轮上,他写下了这首小夜曲般的抒情诗作。
诗人是如何利用创作技巧来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思想感情的呢?徐志摩创作《再别康桥》时在形式上运用了“三美”原则: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下面谈谈笔者的体会: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徐志摩和新月诗派

《翡冷翠的一夜》
有那一天吗?——你在,就 是我的信心; 可是天亮你就得走,你真的 忍心 丢了我走?我又不能留你, 这是命; 但这花,没阳光晒,没甘露 浸, 不死也不免瓣尖儿焦萎,多 可怜! 你不能忘我,爱,除了在你 的心里, 我再没有命;是,我听你的 话,我等, 等铁树儿开花我也得耐心等; 爱,你永远是我头顶的一颗 明星: 要是不幸死了,我就变一个 萤火, 在这园里,挨着草根,暗沉 沉的飞, 黄昏飞到半夜,半夜飞到天 明, 只愿天空不生云,我望得见 天 天上那颗不变的大星,那是 你, 但愿你为我多放光明,隔着 夜, 隔着天,通着恋爱的灵犀一 点……
徐志摩故居
一、徐志摩生平简历:
徐志摩(1897——1931), 浙江海宁硖石镇人,出生于 富商家庭。 原名章垿,意思是遵循礼仪; 取字槱森,意思是财源茂盛, 小名“又申”。
志摩这个名字是后来取的。 据说是在他周岁那天,一个 和尚给他摸骨算命,说: “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和 尚这一摸,这番恭维话,正 合父亲徐申如望子成龙的心 愿,因此,他就记住(志) 这一摩顶祝福(摩)的预言 了。于是在徐章垿离开北京 大学赴美留学之前,徐申如 就郑重其事地提出,要为儿 子取“志摩”的新号。
三、志摩的诗
1922年10月到1925年 上半年,徐志摩从英国 回国后近三年的时间内, 是他诗情勃发的一个时 期。1925年8月,徐志 摩将这一时期的诗歌创 作结集成《志摩的诗》, 并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 部诗集。诗集出版后, 立即引起了文坛的注目 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徐志摩甚至被当时一些 人认为是中国最有前途 的诗人。
《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
更不向人间访问幸福的进门, 只求每时分给我不死的印痕,—— 变一颗埃尘,一颗无形的埃尘, 追随着造化的车轮,进行,进行……
10首徐志摩的诗歌欣赏大全

10首徐志摩的诗歌欣赏大全徐志摩,现代新月派诗人。
在如今,他的名字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文坛一位知名学诗人的名字,而是一个符号,一个时代文明的符号。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10首徐志摩的诗歌欣赏大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一、《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二、《沪杭车中》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三、《残春》昨天我瓶子里斜插着的桃花,是朵朵媚笑在美人的腮边挂;今儿它们全低了头,全变了相:红的白的尸体倒悬在青条上。
窗外的风雨报告残春的运命,丧钟似的音响在黑夜里叮咛:“你那生命的瓶子里的鲜花也变了样:艳丽的尸体,谁给收殓?”四、《月下雷锋影片》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和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 五、《阔的海》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我只要一分钟,我只要一点光,我只要一条缝,象一个小孩爬伏。
在一间暗屋的窗前,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缝,一点。
光,一分。
六、《夜半松风》这是冬夜的山坡,坡下一座冷落的僧庐,庐内-个孤独的梦魂:在忏悔中祈祷,在绝望中沈沦——为什么这怒叫,这狂啸,鼓与金钲与虎与豹?为什么这幽诉,这私慕,烈情的惨剧与人生的坎坷——又一度潮水似的淹没了,这彷徨的梦魂与冷落的僧庐?七、《私语》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一棵憔悴的秋柳里,一条怯懦的秋枝上,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
徐志摩诗集

徐志摩诗集【篇一:徐志摩诗集】诗集1、《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起造一座墙》你我千万不可亵渎那一个字,别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
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在这流动的生里起造一座墙;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3、《残诗》怨谁?怨谁?这是青天里打雷?关着,锁上;赶明儿瓷花砖上堆灰!别瞧这白石台阶儿光润,赶明儿,唉,石缝里长草,石上松上青青的全是莓!那廊下的青玉缸里养着鱼,真凤尾,可还有谁给换水,谁给捞草,谁给喂?要不了三五天准翻着白肚鼓着眼,不浮着死,也就让冰分儿压一个扁!顶可怜是那几个红嘴绿毛的鹦哥,让娘娘教得顶乖,会跟着洞箫唱歌,真娇养惯,喂食一迟,就叫人名儿骂,现在,您叫去!就剩空院子给您答话!4、《翡冷翠的一夜》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两瓣,落地,叫人踩,变泥唉,叫人踩,变泥变了泥倒干净,这半死不活的才叫是受罪,看着寒伧,累赘,叫人白眼天呀!你何苦来,你何苦来我可忘不了你,那一天你来,就比如黑暗的前途见了光彩,你是我的先生,我爱,我的恩人,你教给我什么是,什么是爱,你惊醒我的昏迷,偿还我的天真。
徐志摩最著名的十首诗

徐志摩最著名的十首诗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和文学评论家。
他早逝,但他所留下的诗文至今仍然被世人传颂不已,堪称永不过时的经典。
下面是徐志摩最著名的十首诗。
一、《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创作于1928年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全文节奏优美、感情深沉,被誉为徐志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之一。
这首诗歌通过对别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情感充沛,引人入胜。
二、《送你一首诗》《送你一首诗》是徐志摩的一首优美的爱情诗歌。
诗人通过情感充沛的语言,表达了对爱情的敬畏和珍惜,充分体现了徐志摩独特的诗歌语言风格。
三、《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是徐志摩的一首诗歌名篇,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的反思,语言生动具象,情感深沉激荡,充分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四、《舞蝶》《舞蝶》是徐志摩的一首典型的女性主义诗歌,全诗以淡雅流畅的语言,描绘了女性在生命中的坚强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女性的敬仰和赞美,极富诗意和人文情怀。
五、《浪淘沙·北戴河》《浪淘沙·北戴河》是徐志摩创作的思乡诗,全诗揭示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悟,词句简明明了、抒情深沉准确,因此被誉为徐志摩诗歌集中的精华之一。
六、《小楼昨夜又东风》《小楼昨夜又东风》是徐志摩的一首文言诗,全诗格调高涨、情感奔放、描绘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命的领悟,语言清新深刻,堪称是徐志摩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七、《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徐志摩的一首长诗,全诗蕴含着很深的历史感慨和民族情怀,表现了诗人对抗日战争时期的那种执着追求和深情厚谊的精神,极具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
八、《十年》《十年》是徐志摩的一首著名诗歌,它是对“五四”运动十周年的纪念,全诗情感激昂,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斗争的赞颂和对新时代的追求,体现了徐志摩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关怀。
九、《瘦影》《瘦影》是徐志摩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无尽思念和欲盼成为永久回忆之心态,描写了时空变迁中的爱情点滴,令人感到既深刻又感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志摩是现代作家中“西化”色彩极重的一位,他对西方文明的谙熟和倾心赞美认同是不言自明的。在这首《最后的那一天》中,徐志摩正是借用了《圣经》中关于“末日审判”的典故,用诗的语言和形式创造设置一个理想化的,想象出来的情境,寄托并表达自己对纯洁美好而自由的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第一节描绘出了“最后的那一天”所出现的黑暗恐怖的情景:春风不再回来,枯枝也不再泛青,太阳、月亮、星星等发光体都失去了光芒,整个天空黑茫茫浑沌一片。诗人着力喧染那一天的不同寻常,这自然是为了衬托对比出两类人在这一情景面前的不同心境,坏人只能惶惶然,好人却能坦坦然。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追求爱情上,徐志摩还是表现出相当的热烈大胆,不惜一切代价,不怕一切流言之勇气的。
更不须声诉,辨冤,再不必隐藏,
你我的心,象一朵雪白的并蒂莲,
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
在主的跟前,爱是唯一的荣光。
①写作时间和发表报刊不详。
诗评:
基督教经典《圣经·新约》中关于“末日审判”的假想性预言,尽管在缺乏“宗教感”的我们国人看来未免虚幻可笑。但对富于“罪感文化”精神的西人和基督徒来说,却实在非同小可。
基督教认为在“世界末日”到来之际,所有的世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审判。《新约·马太福音》中描绘审判的情景是:基督坐在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聚集在他面前,王向右边的义人说,你们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王向左边的人说,你们要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也就是说,作恶者往永刑里去,虔敬为善的好人则往永生里去。
徐志摩是一个总想“飞”的诗人,总想“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这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徐志摩脱离实际的空想性和面对现实的软弱性。然而,艺术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从某种角度说,艺术是现实的补充和升华,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美好理想,正可以在艺术中得以实现,得以补偿。这不正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要义吗?古往今来,《孔雀东南飞》中男女主人公死后化为“连理枝”,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化为美丽的蝴蝶而比翼齐飞,不都脍炙人口,流传久远吗?
诗歌赏析:《最后那一天》(徐志摩)
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
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
那时间天空再没有光照,
只黑蒙蒙的妖氛弥漫着
太阳,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间;
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
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
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
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
赤裸裸的灵魂们匍匐在主的跟前;
我爱,那时间你我再不必张皇,
在第一二节诗味并不很浓的,沾滞于现实的意象设置和描绘说明之后,作者在第三节转入他最拿手的对爱情的空灵想象和潇洒描绘。到那个时候,在现实生活中遭受诟病,冤屈,不能堂堂正正、自由无拘地相爱的“你我的心”,却象一朵雪白的并蒂莲/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在这里,诗人以“并蒂莲”比喻两颗相爱的“心”,化虚为实,巧妙贴切,并且使得“雪白”不但修饰“并蒂莲”,更象征寓意了“你我”爱情的圣洁。“爱的青梗”,在意象设置上,也是虚实并置,使意象间充满张力,“秀挺”、“欢欣”、“鲜妍”三个动词(在第三节中对爱情的描写,显然与第一二节的黑暗、恐怖或庄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出了爱情“是唯一的荣光”的纯洁和神圣。“你我”在上帝面前再不必象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张皇”。躲躲藏藏,完全可以在上帝面前问心无愧,上帝也一定能为“你我”作主,让“你我”“有情人终成眷属”,最后获得美满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