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又产生,在新旧矛 盾之间绝没有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
(2)矛盾的客观性
——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 转移。(不管人们认识未认识、喜欢不喜欢、承认不承
认、接受不接受,矛盾都客观存在着,它不会因为人们
任意夸大或缩小而改变,也不会因为人们否认它、回避
它而消失)
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 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着烟嘴
带领我们富起来 带领我们站起来 带领我们强起来
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学校中存在着教与学、教师之间、学 生之间、一线教师与后勤服务人员等诸 多矛盾。
矛盾双方 不同特点 花言巧语、、软磨硬缠,目的是以较高的价格尽 快地把商品卖出去 半信半疑、货比三家,目的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回 称心如意的商品
寓 于
苹 果
水果
寓于
水蜜桃 菠萝
个性 离不开 共性
共性:含果酸,糖类,多汁。。。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 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问题:普遍性和特殊性为什么在不同
场合可以变化?举例说明。
可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没有不 可逾越的鸿沟,随着场合的变化, 普遍性和特殊性也是可以变化的。
娴雅端方的宝钗
的 特 殊 性同 区是 别贵 开族 来小 。姐 , 可 凭 借 各 自
多愁善感的黛玉
温柔顺从的袭人
桀敖不训的晴雯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 扶风。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 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 青龙偃月刀。

谈一谈对矛盾问题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认识

谈一谈对矛盾问题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认识

谈一谈对矛盾问题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认识---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制约社会发展的障碍。

对于矛盾问题的深刻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矛盾问题的普遍性矛盾问题的普遍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矛盾是事物内在的属性: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环境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这种联系和作用中必然会产生矛盾。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它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是事物内在的属性: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环境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这种联系和作用中必然会产生矛盾。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它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 矛盾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矛盾既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存在激发了人们的思考和创造力,促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正是因为矛盾的存在,社会才能实现进步和变革。

矛盾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矛盾既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存在激发了人们的思考和创造力,促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正是因为矛盾的存在,社会才能实现进步和变革。

3. 矛盾普遍性的显著特点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

矛盾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的矛盾方面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相互作用产生新的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普遍性的显著特点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

矛盾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的矛盾方面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相互作用产生新的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矛盾问题的特殊性矛盾问题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矛盾的外部条件对其表现和解决方式产生影响:不同的矛盾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其解决方式也有所不同。

矛盾的含义特点及辩证关系

矛盾的含义特点及辩证关系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或相互排斥的两个或多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中,是事物发展和运动的动力。

矛盾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立统一: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

但同时,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不论是自然界的事物还是社会生活中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矛盾。

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矛盾的性质、程度、形式等都是具体事物特定条件下的表现。

运动性:矛盾是动态的,它们随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而产生、变化和解决。

矛盾的运动性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革。

辩证关系是矛盾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消长和发展。

矛盾的辩证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对立统一: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矛盾中,有些是主要的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有些是次要的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次要作用。

矛盾的转化:矛盾的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方面,从而引起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矛盾的消亡: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和调和,矛盾得到解决,产生新的矛盾。

矛盾和辩证关系是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反映了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揭示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在实践中,正确把握矛盾和辩证关系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划工作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得到了显著发展,但由于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完善需要时间,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包括:
1.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公有制经济,即国家掌握生产资料并对其进行管理和调节。

同时,按劳分配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即按照每个人的工作量和质量来确定收入分配。

2.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实现了人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

3. 批判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传统。

社会主义社会强调批判资本主义的思想和文化传统,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剥削、压迫和不平等现象。

同时,社会主义社会也倡导科学、民主、协作、奋斗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社会致力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通过有计划的经济发展和财富再分配来缩小贫富差距,使人民群众共享经济成果。

谈一谈对矛盾及其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认识(一)

谈一谈对矛盾及其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认识(一)

谈一谈对矛盾及其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认识(一)矛盾在人类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体现。

对矛盾及其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认识,有助于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

一般性的矛盾一般性的矛盾指的是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矛盾。

它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内部的对立和斗争。

一般性的矛盾存在于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类思维等诸多方面。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生与死、寒与暑、水与火等矛盾。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贫富、劳资、上下级等矛盾。

在人类思维中,存在着理性与感性、知与行等矛盾。

这些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特殊性的矛盾特殊性的矛盾指的是某一特定领域、特定层面上的矛盾。

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矛盾。

特殊性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对事物的发展起着特定的作用。

在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供求矛盾、资源分配矛盾等特殊性的矛盾。

在政治领域中,存在着统一与分裂、权力分配等特殊性的矛盾。

在文化领域中,存在着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等特殊性的矛盾。

这些特殊性的矛盾对特定领域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矛盾的辩证法处理对待矛盾的辩证法处理是指通过分析矛盾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和路径。

辩证法处理矛盾的关键是要以公正、客观、全面的视角来看待矛盾,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矛盾的辩证法处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矛盾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找出事物发展的关键矛盾。

2. 通过调和矛盾双方的利益,寻求矛盾的互惠共赢解决方案。

3. 采取积极的、多样化的方式解决矛盾,尽量避免激化矛盾。

4. 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要注意平衡好矛盾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

通过辩证法处理矛盾,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推动事物的进步和提高人类社会的生活水平。

总结起来,对矛盾及其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认识对于深化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正确处理矛盾,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但通过休渔能使经济鱼类的资源量增加,种群结构 得到改善,可以获得更大的长远利益。 ③实施休渔制度,可以促进我国渔业生产的可持续 发展。.(统一)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指纹:在六十亿人中不会找到一对特征完全相同 的指纹。目前指纹鉴定仍是世界各国侦保部门的 一项普通而主要的技术手段
眼纹:因为人的视网膜结构都存在差异,所以人 的眼纹也各不相同。
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各种矛盾的 表现:
张冠李戴、生搬硬套、东施效 颦、邯郸学步、千人一面、千篇一 律、一刀切、一风吹、依葫芦画瓢、 抱薪救火、火上浇油、生吞活剥、 粗枝大叶、大而化之、不问青红皂 白、各打五十大板,等等。
3、怎样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要在运动变化中把握事物的矛盾
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是对立统一的。 ②只顾眼前利益,过度捕捞,转化为无鱼可捞,就 会丧失长远利益。适度限制眼前利益而休渔,在一 定程度上会影响渔民的眼前利益.(对立)
( 3) 反对“一刀切”、“一风吹”
注意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之比较
区别: ① 含义不同 ② 理论依据不同
③ 哲学范畴的类属不同:一切 从实际出发类属于唯物论,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
联系: 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了 解实际,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不同事物的矛盾
具有不同的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 在不同发展阶段 各有不同的特点。
(2)重要性: 地位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⑶不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危害性: “一刀切”、“一风吹”,解决不了矛盾,给 工作带来损失。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矛盾表现及对策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矛盾表现及对策

③,矛盾转化和扬弃的非质变可控性
同对内全面改革紧密联系在一 起的,是对外全面开放。对外 开放,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和社 会主义条件下引进外国资本主 义,社会主义对此辩证否定、 辩证扬弃、辩证转化
二、若干突出的社会矛盾
1、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与低 就业增长之间的矛盾 2、涉农 矛盾
3、弱势群体矛 盾
4、干群矛
总之,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只能缓 和,不能最终消失,我们要立足发 展经济,全面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提高公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
谢谢!
2、当前社会矛盾的特点分析
从矛盾发生、运动、转化的 整个过程及我国实际例子来 看,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 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①,矛盾发生和发展的非对抗差异性
即非敌我矛盾,现今是人民 内部矛盾,表现为城乡发展、 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 平衡等。
②,矛盾运动和展开的非线型双向性
从对内改革来看,如乡镇企业和名牌战略的 发展实践,这既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纵向性 的运动和展开,更是横向性的运动和展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牵动和推进了社会主义 上层建筑的改革,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中的某些因素和力量。第三,在经 济体制改革中的创新重组的社会主义生产力。
弱肉强食
弱势群体
传统农村弱势群体
传统城镇弱势群体
新生城镇贫困群体
都市里的农民工
(四)干群矛盾
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
干群矛盾的日益显化令人担忧
干群矛盾指的是各级领导干部与人民群 众之间的矛盾
干群矛盾
直接的利益冲突
间接的利益冲突
认识和化解干群矛盾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总体看来,当前干群关系是好的, 干群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属 于人民内部矛盾 从内容上看,当前干群矛盾中的利 益关系越来越明显 从与其他矛盾的关系看,干群矛盾 往往反映着更深层的问题

事物矛盾具有各自特点

事物矛盾具有各自特点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 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
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 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 特点。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 ,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的矛 盾规定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 的原因和内在根据,它决定着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事物矛盾具有各自 特点
contents
目录
•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 • 矛盾的绝对与相对 •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01
CATALOGUE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就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矛盾的共性指矛盾的普遍性 ,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 盾的个性指矛盾的特殊性,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 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02
CATALOGUE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
矛盾的共性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01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不能
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02
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
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03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及其特点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
①矛盾双方的“对立”:第一“,对立”又称“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第二,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双方的“统一”:第一,“统一”有两种情形,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并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第二,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无论离开对立或者离开统一,都不能成其为矛盾。

②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

③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而辩证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矛盾是普通存在的
(1)矛盾普通性原理的基本内容: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无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人们的思维领域,矛盾都是普通存在的。

这就是说事事有矛盾。

②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每一事物从它产生到死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

在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里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

这就是说时时有矛盾。

③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所不在,矛盾无时不在,这就是矛盾的普通性。

(2)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这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2.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都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正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做根据。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这是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依据。

③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这是在总体上、在相互联结上把握事物的依据。

(3)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1)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任何事物总是
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②有助于我们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③有助于我们理解与把握把马克思主义普通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一分为二
1.既看到事物内部对立的一面,又看到统一的一面,这种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一分为二。

2.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也就是说,矛盾是普通存在的,矛盾无所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3.只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克服形而上学的一点论、片面性。

(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因为不同的事物包含着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其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也有其不同的特点。

这就是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寻找解决特殊矛盾的方法。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基础。

只有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七)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主要矛盾支配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又会影响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2.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1)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①二者相互排斥。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因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②二者相互依赖。

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没有矛盾的次要方面;没有矛盾的次要方面,也无所谓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理论,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理论根据。

(2)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