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拔罐法ppt

合集下载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拔罐法ppt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拔罐法ppt课件
〔一〕概念
拔罐法,又名“拔火罐〞, 是以罐状器具为工具,利用火 熄灭排除罐内空气,呵斥负压, 使之吸附在腧穴或体表,产生 刺激并呵斥部分充血、瘀血, 到达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 古代医家常用于外科吸血排脓 ,随着医疗实际的开展,不但火 罐质料、拔罐方法也不断改良, 而且治疗范围也逐渐扩展,在外 科——伤科——内科等多种临床 科目方面都在广泛运用。
顺应范围 无痛创伤 简便易行
留罐时间
5-15 分钟
留意:充血 瘀血 水 泡
〔七〕、本卷须知:
1、拔罐的体位〔坐或卧位〕、部位、罐的 选择〔种类、大小〕。 2、操作须熟炼、矫捷、迅速,防止火烧烫
伤皮肤、烧坏衣物。 3、不宜拔罐的部位与疾病,如毛发及孕妇
的腹、腰、骶部不宜拔罐。 4、发生水泡后要及时的处置。
• 2、投火法:将易燃物或纸折成宽 筒条状,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 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适用 于侧面拔,需留意将纸投入罐内时 ,未燃的一端应向下。
• 3、煮罐法:用药水煮罐,用药水 或同中药一道煮后让罐吸附在施术 部位上;
4、 抽气法
火罐的起罐与消毒
起罐时常先用手指 按压罐口边的皮肤, 另以一手将罐体略 向对侧扳动,使罐 口与皮肤间构成一 个缝隙,让空气进 入罐内,罐即松脱。
〔五〕、临床运用
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软组织损伤 等多种内、外科疾病。根据不同疾病详细 运用如下:
1.单罐 适用于病变范围较 小
2.多罐
适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
3.闪罐
神经麻木 皮肤麻木 功能减退之虚证, 不适宜留罐的部位〔暴露部位〕控制吸力
4.走罐
走罐,又称推罐。适宜于面积较大,肌肉 丰厚的腰背部及大腿部 —刮痧效应 调理吸力

拔罐法ppt课件

拔罐法ppt课件

拔罐法原理及适应症
拔罐法原理
通过罐内负压和温热作用,使局部毛孔、汗腺开放,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从而促 进体内废物、毒素的加速排出;同时,通过刺激体表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达到阴阳平 衡的状态。
拔罐法适应症
拔罐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头痛、风湿痹痛、腰背痛、腹痛、胃痛、泄泻、痢疾、痛经、中 风偏瘫等。此外,还可用于预防保健,如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等。
拔罐器具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前检查
使用前检查拔罐器具是否完好无 损,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消毒处理
拔罐器具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以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烫伤
拔罐时应注意火罐的温般每次510分钟即可,避免长时间拔罐导
致皮肤损伤。
03
拔罐法操作技巧与步骤
拔罐法ppt课件
目 录
• 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拔罐器具介绍与选择 • 拔罐法操作技巧与步骤 • 拔罐法在临床应用及案例分析 • 拔罐法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 拔罐法发展趋势及展望
01
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拔罐法定义及作用
拔罐法是一种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 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 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 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者的舒适度。
03
融合创新
拔罐法将与其他中医疗法和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形成融合创新的治疗
模式。例如,拔罐法与针灸、推拿等疗法的结合,可以形成综合性的治
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拔罐法创新点及研究方向
创新点
拔罐法的创新点主要包括拔罐器具的创新、 操作方法的创新、治疗领域的拓展等。例 如,开发新型拔罐器具,提高拔罐的舒适 度和安全性;探索新的操作方法,如动态 拔罐、穴位拔罐等,以增加拔罐法的疗效 和适应症;拓展拔罐法在治疗领域的应用, 如将拔罐法应用于美容、减肥等领域。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任务六 拔罐法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任务六 拔罐法
⑥转罐法:用手握住罐体,慢慢地使罐体向左或向右旋转90。〜180。,一个左右转动 为1次,反复10〜20次。转罐法扭转矩力较大,可造成更大的牵动,比摇动要强烈,可 放松局部 肌肉组织,促进气血流动,增强治疗效果。多用于软组织操作,如腰肌劳损等 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炎症所致 的局部疼痛。
⑦发疱罐法:是指使拔罐吸附部位出现水疱现象的一种手法。吸附部位出现水疱,一方 面 可通过增加罐内负压、延长吸附时间来实现;另一方面,湿盛或感冒等患者拔罐时亦 可自行出 现水疱。此法的水疱患者并无明显痛苦,一般不必挑破,1〜2天后可自行吸 收。
8.起罐时不可硬拉或旋转罐具,否则会引起疼痛,甚至损伤皮肤。
9.留针拔罐,罐具宜大,毫针针柄宜短,以免吸拔时罐具触碰针柄而造成损 伤。刺血拔罐 操作则应注意无菌。
谢谢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02
各种拔罐法的应用
单纯罐手法
是指单独使用拔罐进行操作的方法。常用的有闪罐法、留罐法和走罐法等。
①闪罐法:将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随即取下,反复操作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痿弱、皮 肤麻木、疼痛、病位游走不 定或功能减退的虚弱病证、中风后遗症等。
②留罐法:将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留置一段时间(10〜15分钟)的拔罐方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留罐法可分为单罐 法和多罐法,单罐法即只使用一个罐具,应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 压痛点明显处,使用过程中根据病变或压痛部位的范围 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罐具;多罐法是 按病变部位、解剖形态等情况,酌情吸拔多个罐具,应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 疾病。当多个 罐体吸附于某条经络或特定部位上(如某一条肌束),又称为排罐法。留罐使用过程中应注意, 在拔多个 罐时,宜按照由上往下的顺序,先拔上面部位,后拔下面部位,同时罐具型号也应当 上面小,下面大;罐大、吸拔力强 的应适当减少留罐的时间;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损伤皮肤。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拔罐法ppt课件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拔罐法ppt课件
用卵圆钳或血管钳夹住95的酒精棉球将其点燃在罐内烧一圈后迅速退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形成负压即可吸住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丌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扯取大约05公分见方的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12架火法准备一个丌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产生较强的吸力
完整版ppt课件
12
操作步骤
1.术前准备
(1) 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 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2) 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 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
(3) 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 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完整版ppt课件
13
2.患者体位
病人的体位正确与否,关系着拔罐的效果 。正确体位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能够 放松,施术部位可以充分暴露。一般采用 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完整版ppt课件
15
4.擦洗消毒
在选好的治疗部位上,先用毛巾浸
开水洗净患部,再以干纱布擦干,为 防止发生烫伤,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 消毒。如因治疗需要,必须在有毛发 的地方或毛发附近拔罐时,为防止引 火烧伤皮肤或造成感染,应行剃毛。
完整版ppt课件
16
5.温罐
冬季或深秋、初春、天气寒冷、拔罐前 为避免患者有寒冷感,可预先将罐放在火 上燎烤。温罐时要注意只烤烘底部,不可 烤其口部,以防过热造成烫伤。温罐时间 ,以罐子不凉和皮肤温度相等,或稍高于 体温为宜。
完整版ppt课件
1
完整版ppt课件
2

拔罐疗法课件ppt课件

拔罐疗法课件ppt课件

注意保暖
拔罐后身体较为虚弱, 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 侵袭。
饮食调理
拔罐后饮食宜清淡,避 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 食物。
适当休息
拔罐后应适当休息,避 免过度劳累。
提高拔罐疗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措施
专业培训
确保操作人员接受过专业拔罐培训,具备相 关技能和知识。
个体差异考虑
规范操作
严格按照拔罐疗法的操作规范进行,避免随 意性和不规范性。
注意事项
拔罐前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拔罐器具和拔罐方法;拔罐时要选择肌肉丰厚、没有毛 发和骨骼突出的部位;拔罐时要保持室内温暖避风,避免患者受凉;拔罐后要让患者休息片刻再走,不要 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或洗澡等。
03 拔罐操作技巧与规范流程
操作前准备工作
01
02
03
确定拔罐部位
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选 择合适的拔罐部位,一般 选择肌肉丰满、毛发较少 的部位。
03
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时,罐体在皮肤上产生的压力、牵拉力等机械刺激作 用,可以刺激皮肤和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疼痛 和肌肉紧张。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拔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感冒、咳嗽、哮喘、颈椎 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同时,拔罐还可以用于预防保健和 美容美体等领域。
禁忌症
虽然拔罐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法,但也有一些禁忌 症需要注意。如高热抽搐者、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皮肤溃疡 或过敏者禁用拔罐疗法。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疾病和症状,也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拔罐治疗。
准备拔罐器具
检查拔罐器具是否完好, 有无破损或裂纹,确保拔 罐器具安全可靠。
消毒处理
对拔罐部位和拔罐器具进 行常规消毒处理,防止感 染。

拔罐法-PPT

拔罐法-PPT

皮肤过敏、溃疡、感染、水
肿及心脏、大血管部位,不
宜拔罐
随时检查罐口吸附情况,局
部皮肤为红紫色为度。疼痛,
过紧,应及时起罐
4
参考文献
[1]王振萍,习亚炜.拔罐技术的量化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18,32(20):3166— 3168 [2] 陈勇,陈波,陈泽林等.拔罐疗法的临床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J].世界中医 药,2020,15(11):1643-1650.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1.026. [3]何家礼,魁艳凤.拔罐佐治感冒后咳嗽.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 [4] 袁军,陈畅,高国胜等.背部特定腧穴拔罐治疗小儿痰湿阻肺型感染后咳嗽疗效研 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7,32(6):42-45. [5] 陈畅,薛维华,李梅等.背部特定组穴拔罐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临床观察及对免疫 功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7,39(12):1862-1866,1871.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7.12.023. [6]曾科,王建伟.拔罐疗法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2016,14(4):300—304.
目录
01 概念及适用范围
STEP
02 用物准备
STEP
03
STEP
操作方法
04
STEP
注意事项及护理
概念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中医常见的一种外 用治疗方法,是以罐为工具,利 用燃烧、抽气、蒸汽等方法造 成罐内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 体表的一定部位,使局部皮肤 充血、瘀血,以产生良性刺激, 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1]。
中医适宜技术

拔罐疗法ppt课件完整版

拔罐疗法ppt课件完整版
,明确推广方向。
多元化宣传手段
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 传推广,包括社交媒体、广告 、义诊活动等,提高拔罐疗法 的知名度。
合作与联盟
与相关医疗机构、保健中心、 养生会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共 同推广拔罐疗法,扩大市场份 额。
打造品牌形象
通过优质的服务、专业的技术 和良好的口碑,树立拔罐疗法 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拔罐疗法安全性 及规范化研究
加强拔罐疗法安全性评估, 制定拔罐操作规范,提高拔 罐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推动拔罐疗法的标准 化和国际化发展,让更多人 受益于这种绿色、安全的中 医治疗方法。
06 拔罐疗法市场推广与培训教育
拔罐疗法市场推广策略
制定明确的市场定位
根据拔罐疗法的特点和目标受 众,制定清晰的市场定位策略
操作规范
01
拔罐疗法需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包括拔罐部位、拔罐时间、
拔罐力度等,以确保安全有效。
禁忌症与慎用情况
02
了解拔罐疗法的禁忌症和慎用情况,如皮肤破损、过敏体质、
孕妇等,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后果。
消毒与清洁
03
拔罐前需对拔罐器具和拔罐部位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洁,防止感
染。
拔罐疗法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包括理论考试 和实际操作考核,确保学员达到培训要求。
拔罐疗法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拔罐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医疗保健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临床治疗 和康复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用
拔罐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对于多种疾病 具有显著疗效,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腰痛等。同时,拔罐疗法还可以调 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拔罐疗法操作PPT课件

拔罐疗法操作PPT课件
• 注意事项: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白血病等不宜拔罐;全 身高度浮肿者不宜拔罐;急性外伤性骨折、中度和重度水肿者不宜拔罐;精神紧张、过度疲劳、饥饿者不宜拔 罐;印迹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拔罐后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风着凉;如果拔火罐后不慎起泡,应及时涂烫伤膏 或去医院处理。
大、中、小三种,长短也可分为长、中、短三种,可根据不同的部位及
病证选用。
03
玻璃罐
系采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加工制成,形如球状,下端开口,小口大肚
。其优点是罐口光滑,质地透明,使用时可观察到拔罐部位皮肤充血、
瘀血程度,便于掌握情况。
拔罐前准备工作
• 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 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 • 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 选择合适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或有所移动时,即应随
时调整。初次治疗者和体弱、年老、儿童等及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 宜选小罐具,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颜色,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意外情况。对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酒后的患者,最好不要拔罐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也不宜拔罐。
拔罐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 选择部位: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拔罐部位。一般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拔罐 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 拔火罐法
•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 皮肤颜色。 •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 安排舒适体位。 •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第六节
拔火罐法
•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 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 拔罐。 •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 有无裂痕。
第六节
• •
拔火罐法
五、物品准备 1、治疗盘、火罐、止血钳、95%酒精棉 球、火柴、小口瓶、弯盘、浴巾等。
第六节
• •拔火罐法来自•六、操作流程 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 对遗嘱。 2、去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 暖。
第六节
拔火罐法
• 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 4、点燃的火罐在火罐内转动,使罐内形成负 压后并迅速扣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 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第六节
拔火罐法
• 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 起罐时切勿强拉。 •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第六节
拔火罐法
•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 理,可自行吸收。 • 6、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 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第六节
• • • •
拔火罐法
三、禁忌症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第六节
• • •
拔火罐法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 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 斑,数目后自然消失。 3、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或烫伤。
中 医 护 理 技 术 操 作
池州市中医医院
第六节
拔火罐法
• • • •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第六节
拔火罐法
• • •
二、目标 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 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