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历史特殊论

第五章历史特殊论
第五章历史特殊论

第五章 历史特殊论

一.【教学要点】

一、博厄斯及其学术贡献

二、文化历史学派其他几员主将的学说

二、【基本内容】

第一节博厄斯及其学术贡献

一、博厄斯生平

美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文化历史学派或历史特殊论的创建人,在人类学界大力提倡独树一帜"文化"研究,对整个学科门类做出了合理清晰的划分,并在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以及语言学四大领域贡献突出,也为美国文化人类学界培养了不少杰出的人才,享有”文化人类学之父”与”美国人类学之父”的美誉。

美国人类学界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博厄斯时代”,同时成为世界人类学研究的中心。

二、博厄斯的文化观

正当人类学界进化论学说与传播论学说针锋相对之际,博厄斯开始从自然科学转向了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在这种大背景下,他虽曾一度接受进化论的观点,却没有归附到进化论派的大旗下,同时,他认为传播论学派的漏洞较多,不能解决困难,因此没有认同该学派的学说。在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别具一格的文化观。

(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

1、博厄斯主张通过各个文化单独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去认识人类文化的一般发展规律。

2 文化发展具有其内在的逻辑。

1)文化决不会为单一因素所决定。

2)多种因素虽然都能影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但其影响程度则要看文化本身的性质而定,而且文化本身也反过来可以对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深入到“内部”去看待文化

4)在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论。

二、文化相对论的观点。

1、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特的。

2、种族平等的主张和文化价值观

3、评论

三、文化观的发展与“文化区”的概念。

(一)人类学研究的目的。

在1938年主编的《普通人类学》一书中,博厄斯将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复原(或重建)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历史。

2、区分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顺序及其历史类型。

3、探讨其发展变迁之动力。

(二)博厄斯文化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历史研究中导向文化研究,文化研究中进行历史研究。

2、博厄斯力图置身于一个较为正确的位置上去了解异文化的思想模式。

3、反对理性,慎重选用“情绪”作为替代物。

4、认为“文化区”观念并不是适用于一切文化现象的普遍观念。

三、博厄斯对文化人类学的贡献。

1、开创文化人类学“透视性”研究的风气。

2、批判和继承中发展文化人类学。

3、提出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

第二节文化历史学派其他几员主将的学说。

一、克鲁伯的文化观。

(一)、生平简介

(二)学术贡献及理论主张

1、文化形貌学说

1)、研究文化本身就是科学方法

2)、科学的研究不应当带上感情色彩,但应注意不完全离开理性,又不迁就任何意识形态

3)、文化研究应当使用推理与归纳等方法,而不能采用全盘判断。

2、系统综合归纳文化定义。

在克鲁伯与其继承者克拉克洪合著的《文化:定义和概念的评价》一书中,把世界各国的人类学家以其其他学科的学者用英文发表的160余种文化定义加以系统综合,归纳概括分为六大类。

1)详尽地从文化内容加以描述并予以定义的

2)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文化看作是整个社会的遗存物的。

3)从规模化着眼把文化看作整个生活方式的

4)从心理学观点进行考察,认为文化是用以调整适应、学习和习惯的活动过程的

5)从结构的观念出发,认为文化是生活设计的体系,其中独立的各部分有组织上的相互关联性的

6)从文化的起源方面给文化下定义的。

3、克鲁伯与克拉克洪的文化定义。

文化,它包含各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并借助于符号的使用而习得或传承,从而构成了人类各群体成就的标志;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由历史衍生或选择而成)的观念,其中观念特别重要。文化体系活动虽可视为人类活动的产物,但另一方面它又规范人类的行为或活动。

二、威斯勒对“文化区”概念的阐发

克拉克.威斯勒出生于1870年,虽然不是博厄斯的学生,但是长期在博厄斯创办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工作,称为其得力助手,威斯勒对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对“文化区”概念的深入阐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年代区域假说”

1、食物带划分文化区。

2、年代区域假说。

三、罗维对原始文化的独特研究。

罗维对原始文化的研究是较为全面而又独特的,涉及到了婚姻制度、亲属称谓、家族、氏族、妇女地位、社会群体、财产制度以及政治、法律制度等诸多方面,涵盖了亚洲、美洲以及澳洲等地数十种原始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他不仅对进化论、传播论等学派的学说进行了批评,还对自己所属的历史学派内部的一些学者的学说作了比较与分析,毫不客气地指出不足之处。

三、【课外阅读书目】

1、Hatch,Elvin.1973.Theories of Man and Cultur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Boas,Franz.1938.“Methods of Research” In Boas,Franz,et al. General Anthropolo-gy Boston:D.C.Heath&Co.

3、Boas,Franz,et al.1938.General Anthropology.Boston:D.C.Heath&Co.

4、Boas,Franz,et al.1965.The Mind of Primitive Man.New York:Free Press

5、Kroeber,A.L.and Kluckhohn,C.1978.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421756660.html,lwood:Kraus Reprint Co

6、[美] 罗维著,吕叔湘译《初民社会》,商务印书馆,1987年

史学概论

第一讲历史本体论的探索 ——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成为科学的历程 一、什么是历史本体论? 1,历史本体论:也称为历史理论,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性质及发展过程的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2,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首先,历史观是一种对历史总体运动的观点;其次,历史观是一种理论化的历史观点;最后,历史观是对历史运动的本质的认识。 3、历史意识:属于直觉的、粗浅的、表层现象的、非系统的社会历史认识。 二、历史本体论的主要内容 1、历史主体论 2、历史运动论 3、历史规律论 4、历史动力论 1、历史主体论 (1)神创造历史。基督教的“上帝造世界、人”说、中国传说中“女娲造人”说、神人创造历史的传说。(生产力低下,认知不够) (2)人创造历史。每一个人;人民群众;英雄创造历史。尼采“超人”、民粹派的“英雄”、黑格尔“精神人格者”。 (3)如何看待个人与群众的历史作用? 2、历史运动论 (1)历史的变与不变? (天不变,道亦不变;三世之因革,古今之嬗变;……) (2)历史如何变? 倒退论(上古三代)、朴素进化论(通古今之变)、历史循环论;历史进化论(直线式、渐进式);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3、历史规律论 (1)历史发展有没有规律?(有、没有)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 (3)历史发展规律是什么?(自然演变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五种社会形态演进、文化形态史观、社会基本矛盾发展规律、历史进化规律……)。 4、历史动力论 (1)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从社会结构而言,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因素;从人性论而言:人的欲望(财富、性欲、爱欲)、人的本性(善、恶);从生存环境而言:地理环境决定论(陆地、海洋气候、土壤、等)、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社会物质条件)。 (2)历史动力因素的作用如何?历史发展动力是唯一的?还是多元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如何?有没有最终的动力?等 历史动力论的根本是人的社会实践 三、古代、中世纪天命史观 1.“天人感应论”:天是自然与人世至高无上的主宰,天有意志、有情感,能感知并干预人事,自然的灾害与详瑞是天对人的谴告和褒奖的表现。君主若能顺应天意,实行德政,则能得到天的嘉奖,反之,天会以灾害现象表示惩罚,认为天人相通,人受制于天,天有意志,

历史认识论

关于历史认识论的一些思考 [摘要]本文意在简要探讨历史认识论的一些问题。历史是过去经历的事情,理解其本质离不开对时间哲学性的思考。历史上的人物虽然逝去,但他们产生的影响却一直流传到后世:时间和历史是人们的唯一本质存在形式。不同民族的史学发展传统具备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言,历史学具备广博性、思辨性和自省性三个特点。认识历史既离不开史料,也离不开史学家的想象力,历史一旦发生就不再改变,但却具有无限的可叙述性,优秀的史学家往往兼备过人的文采。自18世纪维柯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完整连贯的历史哲学,历史哲学是历史认识的最高层次。 [关键词]历史认识自省性史料价值历史哲学 史学史和史学理论历来是历史学专业里难度较大的一个领域,非有渊博学识和对历史有深邃思考的人,不便于妄自谈论这一领域。因此思索再三,方决定将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历史认识论的一些思考”。文中所探讨和思考的问题,前辈学者其实早有精辟的见解,但作为一个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史学理论的一些东西,肯定也有自己的一些考量。在谨慎思虑之下,本文决定结合前辈学者的见解,再简单探讨一下关于历史认识论的以下4个小问题。这5个小问题依次是:历史学是什么;历史学的学科特征;人究竟怎样认识历史;什么是历史哲学,怎样对历史进行哲学思考。 一历史学是什么 这里要探讨的问题是“历史学是什么”,而不是“什么是历史学”。这并非玩弄辞藻,首先强调说明这一点,有其深刻的问题内涵。“什么是历史学”是一个典型的疑问形式,是发问者对于历史学研究内容的提问。对该提问的回答多种多样,只要将历史学研究的内容简单罗列一些就都算是回答,比如若有人问“什么是历史学”,或者更进一步问“为什么要研究历史学”,一个历史专业研究生可能回答说为了“看书,思考,写论文”;一位历史专业的教授可能说“编写著作,发表论文,评选职称”;一位考古学家可能说“探测古迹,发掘文物,鉴定价值”。

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摘要】历史认识是历史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历史教育的认识论问题长期以来被隐没、曲解和忽视。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融合认知主义、默会知识论、解释学等哲学与心理学理论,从“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三个角度论述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关键词】历史教育认识论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长期以来,历史科或者由于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撑,或者成为为政治运动服务的附庸,或者因为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大潮下被冷落,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原理也随之被隐没、曲解、忽视。因此,当中学生纷纷提出“最喜欢历史、但最不喜欢历史课”时,当传统被“戏说”、“外传”取代、历史成了大众消遣时,当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意识”、“历史感”等概念时,我们不禁要反思:应该教给现在和未来的公民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教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归根到底,这些问题都是历史教育的认识论问题。而今,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要摆脱过往的“斗争思维”和“冷战哲学”,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了解和思考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论从史出”、“探究学习”等。毋庸质疑,它们为我们重新反思和确立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提供了条件。那么,历史认识论的基础(或任务)是什么?笔者认为,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本文试从“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三个角度加以论述。 一、概念的界定 “史由证来”是指在获得事实时寻求证据的支持,或由材料得出事实的“确证性溯源”意识,它着眼于历史事实或历史知识由来的证据观念以及寻求证据的基本方法,包括证据由来的可靠性、翔实性和逻辑一致性。“论从史出”是指获得结论时依据事实的理解,或由事实得出结论的“脉络化诠释”意识,它着眼于历史理解或历史结论由来的综合分析以及理解历史的基本方法,包括结论得出时史料的充分性、观点的包容性以及论述的脉络性。 “史由证来”与“论从史出”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史由证来”是历史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论从史出”是历史认识的升华和目的。也就是说,历史认识先是具体的证据,再是正确的理解。“证据”提供了知识的来源,“理解”发展了求知的方法。因此,从“史由证来”到“论从史出”,是一个从“求证”到“诠释”的过程。同时,“求证”为“诠释”提供了前提,反过来,“诠释”智慧和技能也促进或修正“求证”的途径和方法。从哲学认识论上,从“史由证来”到“论从史出”符合“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的辨证运动。”[1]。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读后感

读《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有感 “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分析,我们也许能够发现和直观地理解,任何特定的事件如何发生和为什么发生;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它的原因和结果……然而我们发现,我们不能提出普遍规律,不能用普通名词来描述这种因果关系。” ——卡尔·波普尔先谈谈我对《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这本书印象。刚读前面的部分,我就感觉作者受到了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学)的影响,特别读到后面关于整体主义、人性的部分,明显感觉到他受量子力学的影响较大。作者在阐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上,一步一步找出历史决定论的漏洞,逐个击破。 波普尔把历史决定论者分为两种,一种是反自然主义的,另一种是泛自然主义的。无论是哪一种历史决定论者,只是强调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前进是有规律可言的,但他们都不能证明他们所阐述的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学规律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不能证明这种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学规律能在整体上促进人类发展,这就产生了逻辑和哲学上的谬误。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史的因果关系被历史决定者强迫改为了理论科学。 其中,卡尔?波普尔对“整体主义”作了很详细的分析,“整体主义是要加以抨击的历史决定论的最关键的论点之一”。第一,历史决定论者不认同社会中的“齐一性”,认为不存在一个可以囊括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规律,历史决定论者“企图把我们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控制和改造”,所以,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是本质上的不同,任何通过对社会进行局部调整的行动都是不适合的。第二,整体主义忽略了社会发展状态的复杂性,任何看似无关的事物都有可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影响。 这一论证让我想到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是一个典型的历史决定论者,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这当中就包含一个观点,即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历史发

6 数学认识论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第11卷第1期 数 学 教 育 学 报 Vol.11, No.1 2002年2月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Feb., 2002 收稿日期:2001–09–19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项目,高师学科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C270) 作者简介:綦春霞(1966—),女,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数学课程比较的研究. 数学认识论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綦春霞 (北京师范大学 教科所,北京 100875) 摘要:从数学基础研究的角度看,数学认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数学基础主义的“确证”观到庞加莱、皮亚杰等人的数学的“发现”的认识观,直至数学社会学理论中所强调的“确证”与“发现”相结合的数学认识观.数学观有由“绝对主义”向“可误主义”或“拟经验主义”转变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学基础;数学认识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0–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2002)01–0028–04 认识论是哲学的核心和统率,在认识论发展的历程中,由于人们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社会学和历史科学区别开来进行研究[1],因此,便导致了认识论中的“确证”和认识论中的“发现”的区别.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从研究知识本身(结构、关系、组成等)转向研究知识外部(获得知识的社会、历史文化过程).这样社会认识论、意义认识论便应运而生,使人们的视野进一步扩大.而认识论中的“确证”与“发现”也由分离而逐渐走向融合. 追随着认识论的发展,数学认识论也是经历了“确证”、“发现”直至相融的过程.相对于认识论中的“确证”,数学基础主义采用一种“反心理”的演绎观点进行刻画.相对于认识论中的“发现”,庞加莱认识论中的心理学主义、狄厄多内结构认识论中的心理主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历史批判的方法都给出了很好的佐证.数学认识论中的社会观点,包括维特根斯坦和拉卡托斯等人的数学社会学理论,则是强调数学中的“确证”与“发现”的结合. 1 认识论中的“确证”与数学哲学 中的基础主义 20世纪前半叶,数学一直被作为一种“绝对真理”[2],而数学认识论是“确证”的认识论.“确证”是指这样一个事实:X 是得到确证的,仅当它能够通过一些理由来进行证明.数学哲学中的认识论的“确证”方法是属于基础 主义的.我们可以借助于分析各学派的论点来加以说明. 1.1 数学基础主义的三派及其主张 逻辑主义是把纯数学作为逻辑基本构成成分的,它有2点假设:①所有数学概念最终都可以归结为逻辑概念;②所有数学真理都可以单凭公理和逻辑推演规则得到证明. 形式主义认为数学本身就是一堆形式系统,各自建立自己的逻辑,同时建立自己的数学.它有2点假设:①纯数学可表示为不予解释的形式系统,在此系统中数学真理由形式定理来表现;②可用元数学的方法,借助摆脱不相容性来证实形式系统的可靠性. 直觉主义或构造主义主张,数学真理和数学对象的存在性这两者都必须由构造方法加以确定,直觉主义有2种不同的主张:①正面阐述:构造数学和逻辑运算的直觉主义方法是协调的和合理的,直觉主义数学形成人们可以理解的理论实体;②反面阐述:建立数学概念和逻辑运算的经典方式是不协调的和不合理的,在扭曲形式下的经典数学显然具有相当价值,但却是不可理解的. 以上3派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数学 知识的绝对性,是一种绝对主义的数学哲学观. 1.2 对数学绝对主义的批判 对逻辑主义的批判,首先是针对其2个观 点正确与否来展开的.罗素等人在试图证明观点时都失败了,即并非所有数学真理都能单纯从逻辑公理中导出.其次,逻辑主义的假设否

读《中国历史的地理决定论》心得

读《中国历史的地理决定论》心得 左红 单一结构的社会有大惰性,往往导致停滞不前。对峙的战争、多元化的政治经济力量与多样性的思想文化并存、交流、碰撞,才会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中国地处亚洲大陆的东端,东边是浩瀚的太平洋,西端是辽阔的亚洲大陆。亚洲地理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一系列巨大的高山。从帕米尔高原向东南,由北支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南支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包围形成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成为中国西向陆地交通的巨大屏障;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继续向东南延伸,自西向东依次排列着一系列巨大的山脉,一直延伸到中南半岛,又将中国与印度和西亚之前隔离开来。从帕米尔高原向东北,天山、阿尔泰山、外兴安岭横亘在蒙古高原外围,成为中国西北和北方的一道天然长城。这两条由帕米尔高原分别向东南和东北延伸的巨大山系,构成了封闭中国的骨架,造成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困难。中国地域自成一个地理单元。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穿行于半个中国的土地,流经国内自然地理环境最好的地带,既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又使得能提供水运。同时,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周边地区向内陆发展比向外围发展要容易得多。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有很多差异。地理条件的多样化,造成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除了草原地带的其他少数民族不与土地区域以外,江淮以南的广大地区,比之黄河流域,内部存在着大得多的差异性。由于地形地貌上的分割,形成许多易于独立的区域。历史上北方易形成统一政权,南方多成为割据状态。 周代非常明确的规定同姓不能通婚,必须与外姓通婚。齐国靠海边,有丰富的鱼类和盐资源。燕国地处华北平原北段,有良好的水利资源条件,适宜发展农业。赵国在山西省的中、东北部,河北的东南部。从赵国的北部到燕国,成为日后农牧对峙、冲突最频繁的地区。楚国在汉水流域发展,从长江以北的汉中、湖北西东到淮河的南北和苏北为西楚;湖南的中部和北部,江西的北部,为南楚;苏南浙北为东楚。秦国在关中,有山东各国的先进文化滋养自己,又可以排斥山东旧贵族势力的束缚,它拥有富饶的四川,关中还有陇西,最重要的是四川地区兴起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使它成为富庶区域。 春秋以前,由于社会生产力低,没有开垦的土地占有极大部分,农业居民区还分散、彼此孤立。在各区间,交通不便,各个农业区的联系并不紧密,经济只能是区域经济,政治也只能是领主政治。生产力的进步,区域持续发展,扩大了稻、粱、麦、黍、菽、稷、桑等农作物的种植,普及于黄河流域,促进共同生活方式的形成。精耕细作的小生产方式首先在黄河流域得以普遍的确立。 黄河流域之所以能够率先崛起,一个原因是在早先生产水平还很低时,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更适合于早期原始农业的发展。简陋的工具与极易耕耘的黄土地结合而有较高的生产力。人口增殖的

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问答论述题第六章

第6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单选)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实现明治维新以来称霸东亚的梦想。 (单选)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其全面的侵华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单选)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政府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国民政府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华北成为日军可以自由出入的“真空地带”。日本还策划华北五省(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两市(北平、天津)“防共自治运动”。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为(“华北事变”)。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单选)(1932)年3月,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伪“满州国”发表“建国”宣言,年号“大同”。 (单选)1940年3月,在日本的操纵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多选)日军对中国的大规模武装侵略和在其占领区的殖民统治,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第一,(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第二,(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第三,(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多选)日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抗日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扫荡”,实行“杀光其居民、烧光其房屋、抢光其粮食”的“三光”政策。 第一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单选)(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的兴起 (多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力量。 (多选)1932年1月,驻上海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的领导下抵抗日军,中共中央号召各界民众组织义勇军,支援十九路军作战。 (单选)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并任同盟军总司令。

“历史共创论”与历史的意义

“历史共创论”与历史的意义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是文革中广为流传的毛泽东的一句最高指示。文革中的庐山会议上,毛批评林彪,又重提了英雄史观与奴隶史观的问题。《“571工程”纪要》中,林立果为其老子鸣不平,提出了英雄与奴隶共同创造历史的“共创论”,在后来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林立果的“共创论”遭到了广泛的批判。因此从文革中过来的人,基本都奉奴隶史观为正统,视“共创论”为邪说。 近来看到著名历史学家朱学勤先生在一所大学的演讲 中郑重提出了历史是由英雄与奴隶共同创造的“共创论”,觉得颇为可笑。 “共创论”实际是个伪命题。历史是由谁创造的?当然是由参与其中的那些人所创造的,因此,如果说历史是由英雄与奴隶共同创造的,等于什么也没说。毛的问题的真意是,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究竟是奴隶还是英雄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唯心史观认为,是英雄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英雄是一连串零前面的那个阿拉伯数字,民众则是一个个的零,没有英雄的代表与领导,人民的作用是毫无意义的。唯物史观则认为是奴隶决定了历史发展

的方向。毛的那段最高指示不是说英雄没有创造历史,而是说英雄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英雄只有在顺从民意的情况下,才对历史发展起了正作用,否则只能起到负作用。关于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有深刻的论述,感兴趣者可阅读《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一书,此处不赘。 之所以要纠正朱学勤先生的这一小小的失误,还在于与此相关的历史意义问题。朱先生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一直是坚信卡尔波普尔的历史选择论、反对历史决定论的。 波普尔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无意义的。中世纪时人们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有意义的,其意义就是展现了造物主的英明伟大,因为人们发现了存在于自然界的合目的性——造物主创造了植物,又创造了动物,动物吃植物,而动物又给人提供了肉乳蛋、给人提供了畜力,等等。科学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界的运动与神的意志无关,自然界只会向人类发出禁令(你不能长生不老、你不能造出永动机、你不能用竹篮打水),但不会建议或要求人类去干什么。波普尔说的自然界无意义就是这个意思。

一、历史认识论

上篇历史认识论 第一章历史认识论 第一节历史认识的主客体及其特点 一、历史认识的含义指人们依据预先确定的目的,按照既定的价值取向,利用历史事实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客观信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反映和表现历史发展客观运动过程的一种活动,它是一个包括信息获取、储存、加工、变换、反馈等诸多环节的思维操作过程。 二、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历史认识的主体 即历史认识者,包括历史学家、社会精英层和全体社会成员等不同层次的人群。主体意识结构要素:哲学观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等)、政治立场、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感、性格气质等,都会对历史认识起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二)历史认识的客体 1、历史认识客体的含义 怎样正确理解历史认识的客体? 首先,客体是认识论中的范畴,它不同于本体论中的客观实在。历史客体,是历史认识论中的范畴,它也不同于历史存在。所有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事物,当它完全与历史认识的主体相隔离的时候,它就不是历史客体,它对主体没有意义。历史客体,是主体所认识到的历史存在,是历史存在的一部分。 作为历史存在的一部分,它具有不以主体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性,主体不能歪曲或改铸;作为主体的研究对象,它不能脱离主体而成立,和主体处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之中。在承认历史客体的客观性的前提下,我们应强调历史客体是被主体所设定、所选择的产物,它是主体本质力量的表现和确证。 其次,历史认识的客体是一种中介性的史料客体,而不是真实的历史实际。因为在历史认识活动中,史家与认识客体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活生生的历史客体一去而不复返,时间上的限制把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截隔开来,史家必须依据各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历史文物、遗迹,和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文献、口碑等史料来认识历史。一般说,作为历史存在的一部分而进入主体研究结构之中的,叫做历史客体;作为对历史客体的一种反映,以文字描述的形态而存在的史料,就叫它史料客体。 2、历史认识客体的属性 首先,是历史客体的双重社会历史性。历史上存在过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社会历史性规定,都是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然而,作为历史存在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史学家主体认识对象的历史客体,则又加上了一层与主体相关联的社会历史属性,即主体把自己的社会历史性规定,投射到历史客体身上。作为史学认识主体的都是该历史阶段的史学家,他们都受着该历史时代的条件的制约,都毫无例外地从当时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该时代人类科学知识发展的一定水平以及史学家个人的主体意识条件出发,从历史存在中选择自己的认识客体,因而使主体的自身因素施加于客体之上,使历史客体成为主体本质力量的表现和确证。所以,一定的历史客体则又表现为主体的特定的社会时代的产物,在它自身的社会历史性之上,又加上一层主体的时代条件的规定,具有双重的社会历史性。 史学研究中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史学家们在"从客观历史实际出发"的同一旗帜下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但是却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其原因,不在于人们占有着不同的历史资

史学概论简答题——第三章

第三章什么是历史发展规律 一、规律和科学规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的区分两类规律,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避免陷入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答:经验规律和科学规律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仅仅根据经验观察到的对重复性事件做出的归纳,不包含“为什么”重复出现的“因果链条”,后者则包含“因果链条”而且是必须通过实践检验的是否存在因果必然性的联系,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算得上是包含“因果链条”的科学规律简而言之前者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规律后者是既知其然有只其所以然的规律。 “一元多因果论的规律观”: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由运动变化的实体在影响它的多种多样的外部因素作用下必然出现不同反应的结果。它是“终极事实”和“终极原因”的统一,遵循了能量和质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同时,它是一种因果决定论,否定了非决定论,因为非决定论根本否定因果决定论,而且导致与一元论对立的多元折中论和无规律论。因此,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避免陷入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二、为什么说孔德、密尔说的“共存规律”和“相继规律”都是经验规律? 答:经验规律是指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作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而孔德和密尔所总结出来的“共存规律”和“相继规律”都是二 者通过经验观察和归纳得来的,这种规律观包含着一个难以消除的内在矛盾,单靠 经验观察到的事实归纳出来的“规律”无法保证其一定具有普遍有效的因果必然性,故其属于经验规律。 三、试述因果必然性的普遍规律的抽象表述形式及其含义 答:抽象形式表述:任何物质实体,由于自身内在特性决定,在受到不同的外部因素制约下,必然出现相应的不同反应,从而必然产生出相应的不同结果。这一陈述形式的含义是,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由运动变化的实体在影响它的多种多样的外部因 素作用下必然出现不同反应的结果。我们把这种规律观称为“一元多因多果论”的 规律观。 四、为什么说坚持科学的区分两类规律,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避免陷入机械决定论,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答:“一元多因果论的规律观”: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由运动变化的实体在影响它的多种多样的外部因素作用下必然出现不同反应的结果。它是“终极事实”和“终 极原因”的统一,遵循了能量和质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同时,它是一种因果决定论,否定了非决定论,因为非决定论根本否定因果决定论,而且导致与一元论对立的多 元折中论和无规律论。因此,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 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避免陷入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五、怎样辨识社会历史现象中的经验规律和普遍规律? 答:经验规律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做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联系。普遍规律指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联系的不变秩序的判断,一般指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 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六、怎样理解马克思在不同论著中对社会历史阶段所做的不同的归纳的的含义? 答:一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资本主义以前的所有制形态演进序列归纳为“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和“封建的等级所有制”。马克思 认为人在物质生产和交往过程中,总要创造出“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交往形

近现代史第六章思考题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雁门关伏击战 C.奇袭阳明堡机场 D.平型关大捷 2.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政府采取的策略是()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 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3. 1936年5月,中共中央放弃“反蒋抗日”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的标志是() A.《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D.《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4. 1936年,东北各抗日武装统一为() A.东北抗日联军 B.东北义勇军 C.东北人民革命军 D.抗日游击队 5.1938年,国民党战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取得大捷的战役是() A.淞沪战役 B.忻口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战役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的中心环节是() A.争取中间势力 B.发展进步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打击大资产阶级 7. 对党的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的文献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8. 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中法战争 D.解放战争 9. 1932年3月,日本在中国扶植成立的傀儡政权是() A.“满洲国” B.“国民政府” C.兴亚会 D.冀东防共委员会 1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进人全民族抗战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华北事变 D.“一二八”事变 11. 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A.“联蒋抗日” B.“反蒋抗日” C.“逼蒋抗日” D.“独立抗日” 12.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 ) A.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力争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C.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投降逆流 D.争取民主,防止国民党一党专政 13.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是( )

历史非决定论的误区及解析

历史非决定论的误区及解析 历史非决定论是指否认历史发展存在因果决定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理论。历史非决定论的误区主要有:对意识形态的偏见;对规律的诠释狭隘化;将社会与自然的区别绝对化;混淆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界限。 标签:历史决定论历史非决定论机械决定论辩证决定论 历史非决定论是作为历史决定论的对立思潮而兴起的。历史决定论是指承认历史发展中存在因果决定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理论,历史非决定论则是指否认历史发展存在因果决定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理论。历史决定论作为一种历史哲学始于黑格尔,但其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科学的历史决定论则是由历史唯物主义奠立的。在历史决定论产生之前,尽管历史观中充斥着唯心主义的偶然论和宿命论,但由于没有前者比照,因而未能形成与之针锋相对的历史非决定论。唯物史观的诞生使历史决定论不仅走向了科学,而且具有了意识形态色彩,从而激起了否定历史决定论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潮。这股思潮发韧于19世纪下半叶,经历了20世纪直至迄今,在西方历史哲学中始终占据着上风,并也曾在中国思想界掀起波澜。为维护科学历史决定论的合理性,本文试对历史非决定论的思想误区进行解析。 历史非决定论的误区之一:意识形态的偏见 黑格尔的历史决定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是“绝对精神”,在其支配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呈现出规律性。但是黑格尔的历史决定论并没有在西方历史哲学中引起强烈反应,这是由于它归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不但未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威胁,相反,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唯物史观的诞生使历史决定论摆脱了唯心主义而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于其上的,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为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P32-33)马克思不仅阐释了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状况,而且深刻分析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即生产力的社会化与生产关系的私人占有之间、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的最终解决必须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唯物史观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此外,唯物史观还

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节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概念: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所谓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能够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两种情况: 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二是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3、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 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无用的理论,脱离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危险的实践。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认识的完整过程 ——毛泽东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借助于感观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特点:直接性。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借助于抽象思维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二者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2)二者相互渗透:感性中有理性;理性中有感性。 毛泽东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4、感性认识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1)在实践中获取必要的感性材料: 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的;合乎实际(不是错觉)的。 (2)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逻辑的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分类、比较、统计等。 非逻辑的方法:想象、直觉、灵感等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理性认识本身发展的要求,通过第二次飞跃,可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 实践本身的要求,通过第二次飞跃,可以使理论指导实践,实现认识的目的。 (三)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 1、定义:真理是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的含义 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于客观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在它所反映的限度和范围内永远不能被推翻。 第二,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2、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的含义

论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论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历史学的自我认知溯源 马克思主义自被提出以来就一直遭到各学科的非议,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辩证历史决定论更是被波普尔称为“迄今为止最纯粹、最广泛、最危险的历史决定论形式”,而波普尔本人更是以《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两本书来论证了这一观点。那么,何为历史决定论、而历史决定论又有哪些形式、波普尔又为何要对此大加批判、而历史学和历史决定论的内涵又何在呢? 一、历史决定论的形式 在话题开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历史决定论做出一个普遍性的定义:一般来讲,决定论是一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而历史决定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衍生出的,即认为历史是有必然性的、规律性、强烈因果制约性的学说。 马克思的辩证历史决定论并不是第一个认为历史具有必然性的历史哲学,早在其之前,无数学者就对历史决定论这一课题做出各种解释,它主要包括四个类型: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神学目的的历史决定论,即将社会历史中的因果性联系归结为隐藏在冥冥之中的上帝、天命或天意预先安排的结果,历史的过程和结局完全由这种神秘的东西来决定。显然,这一看法与阿奎那所在的中世纪神学主导的世界观脱不开关系,更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谬论。第二种是近代唯心论历史决定论,这一理论承认历史具有必然性和规律性,但是它将规律归结为精神,是一种极端理性主义的历史决定论。第三种是机械的历史决定论,这是一种把物质及其机械运动作为决定性的因素的理论,简单地把拉普拉斯的动力学决定论从自然界直接推广和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显然忽视了人的历史中的作用,而只是单纯地以自然主义的视角来看待历史学的发展。最后一种是唯物辩证历史决定论,即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史观,马克思的支持者说它是唯物主义在历史学中的延伸,更承认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其辩证法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内核与规律。 而在波普尔批判历史决定论的著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他将历史决定论概括地分为了认为自然科学(尤以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不能适用于社会学的反自然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与认为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尤以天文学)一样可以长期、大规模预报社会未来的亲自然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他认为,勿论是哪种历史决定论,都有着其不可弥补的缺陷,这种缺陷直接导致了历史决定论在预测未来方面的破产。 二、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序中,波普尔开篇点名到“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拙劣的方法——不能产生任何结果的方法……我已证明,由于纯粹的逻辑理由,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我们在讨论问题时不能割裂其时代背景与人物生平,只有对理论产生的历史社会和创造者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才能客观的得出结论。 波普尔生于1902年的维也纳,而他的两本著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分别完成与1957年和1945年,可以看出,波普尔的前半生处于西方社会最为动荡不安的时代,世界大战、科技革命、疾病与极端种族势力都、威胁着每个人安全,从19世纪末尼采的“上帝死了”和重估一切价值开始的思想革命到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导致整个欧美陷入了对社会未来的悲观与对科技未知的恐惧中;同时,苏联的崛起和斯大林对于马克思列宁思想的错误解读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认识论

第四章认识论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实践促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发生分化,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2、实践活动的操作方式内化为人脑的思维模式,使人脑具备了意识的功能,为认识活动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3、实践活动的社会性扩大了人际交往,加强了社会交流,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使人的认识可以超越个体经验的狭隘性和直观性,使认识活动的发生有了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直接来源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认识形成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由实践提供和规定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创造力新手段;也为认识的发展锻炼了思维能力。 3、实践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 认识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客观真理,但获得客观真理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实践活动的成功。因为人只有在成功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符合,只有能够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因为实践是把主观变成客观的活动,因此,只有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实践就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唯物主义观点。(2)检验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观点认为:把实践看做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唯一性、至上性、绝对性,即实践一定能检验真理,凡经实践检验的一切都是客观真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局限性、历史性、相对性,即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是一个过程,已经检验过的真理还需要经过实践的再检验。 (3)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逻辑证明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但不能把逻辑证明当做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说明认识有道理,符合逻辑,但它不能说明道理的真实性。 三、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1、这是由实践的本性所决定的。实践是能动的,受意识支配的,这决定实践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2、这是由认识的特性所决定的。认识的活动及其成果有相对对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发作用于实践。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基本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使时间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二是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阻碍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4、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还表现在很多方面:指导主体自觉按照规律去从事实践活动;对实践活动做出预测和规划;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活动。 5、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科学理论对实践

青年卢卡奇_历史认识论中的直观_反思与总体意识

学中最终的东西。指明这一点,我们将在以后施米特的逻辑分析中知晓它的意义。 如上所述,历史概念是青年卢卡奇在这本书中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但是,他本人在撰写大部分论文时并没有自觉意识到这一点。历史规定是在1922年青年卢卡奇撰写最后一篇重要论文的最后时刻突现的,即他在说明无产阶级意识的本质中确定的。他最后决定,以这个历史概念命名这本书。从这个本体性的历史规定出发,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总体就是历史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总体,物化现象是历史(社会关系)的时间性生成凝固为空间性的实存,阶级意识则是由历史性的遮蔽与解蔽区分为资产阶级的非历史的自然(直接性)意识形态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性(中介的)革命理论。 注: 〔1〕〔2〕〔3〕〔4〕〔5〕〔6〕〔7〕〔8〕〔9〕〔10〕〔11〕〔12〕〔13〕〔14〕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6、67、233、267、268、298、298、101、275、233、100页。 〔责任编辑:金 宁〕 青年卢卡奇:历史认识论中的直观、反思与总体意识 仰海峰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南京 210093)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如何看透资产阶级物化与物化意识,达到无产阶级的意识自觉,这是青年卢卡奇的理论指向。怎样实现这一点呢?在青年卢卡奇的理论分析中,这是以一种历史认识论完成的。只有实现了对历史的认识,看清了自己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存在,无产阶级才能在历史中超越资本主义。因此,历史认识论构成了青年卢卡奇的理论基础。 怎样才能达到对历史的认识呢?青年卢卡奇区分了历史认识论中的三个层面:直观、反思与总体意识。在他看来,科学的历史认识是通过批判直观与反思认识、以总体性认识为基本特征的认识。 直观的认识指的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物化现象的直接反映。在“物化与无产 阶级意识”这一长篇论文中,青年卢卡奇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物化现象,这一物化现象首先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体被划分为许多部分。统一的产品不再是劳动过程的对象,而是不同部分的组合;二是劳动过程分化,生产的过程被分为各个部分,各个部分之间失去了整体的关联;三是主体的碎片化。 一方面,他们的机械化的局部劳动,即他们的劳动同其整个人格相对立,以致于人格只能作为旁观者;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机械化,主体变成了一些孤立的原子。这一劳动过程的机械化与合理性,带来了认识的直观性。 处在劳动过程中的人,只能认识自己直接面对的对象,世界也就变成为一个由现成物存在的世界,认识成为对现成物的直接反映。 这是直观认识的社会历史根源。在直观认识9

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

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 【作者】董凤荣【作者简介】董凤荣农牧大学政教室教授正确认识和处理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正确遵循和运用历史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由之路。一、正确理解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历史决定论就是承认在历史领域具有和自然界一样的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理论。是否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性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长期斗争的焦点。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在不断探索社会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历史上不少思想家虽然提出过许多合理的观点但总体上是片面夸大主体特别是人的精神作用否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通过对社会历史大量现象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仍然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也是科学历史观的核心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规律就没有自己的特点了。众所周知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活动的历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通过自己的历史活动不断扬弃社会的过去从而得到社会的现在和未来的历史。这就是说自然界在没有人参与的情况下一般规律是通过各种事物的无意识的盲目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而在社会中一般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有些人抓住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这一点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认为历史唯物论根本上没有超出机械决定论主张放弃凡规律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观点。这无疑是说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改变历

史这显然是一种彻底的非历史决定论的观点。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这种创造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是在既定的历史前提下去创造自 己的历史的。这种既定的历史前提既包括经济条件又包括政治条件和思想文化条件在这些诸多的条件中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条件。马克思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1〕这就是说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深刻地受到当时经济条件的制约必须 以既得的生产力为基础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出发去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事实是人们无法改变的。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不但受到既定的以经济为主的多种条件的制约而且人们历史 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决不能改变总的历史发展趋势和结果。恩格斯说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即使在这一领域内尽管各个人都有自觉期望的目的在表面上总的说来好象也是偶然性在支配着。人们所期望的东西很少如愿以偿。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2〕在社会中由于许多个别主体的目的性的活动是相互制约的因而在相互作用中就抵消 了个人目的中相互冲突的方面从而形成了一种历史合力这个历史合 力作为历史的总体活动是不依每个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选择论是指主体在历史发展中具有能动性、创造性、选择性的哲学理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受规律性制约的一面但是历史 必定是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历史人类为了找到适合自 己生存促进自己发展的历史环境理应对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历史变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