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二则解释

世说新语二则解释

咏雪一、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临川王。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二、课文翻译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注释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原文: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是柳絮乘着风漫天飞舞。

”注释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原文: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释即:是。

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三、问题解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却内容丰富,涵盖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及主体事件等内容。

2.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家庭氛围的融洽?“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

3.对于胡儿和道韫,你认为谢太傅更欣赏谁的才气?文章结尾,谢太傅虽未对两人的优劣作任何点评,但从“公大笑乐”,以及最后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可看出谢太傅更欣赏的是道韫的才气。

四、课文主题《咏雪》通过叙述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陈太邱与友期行一、相关资料《世说新语》,古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元方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懂礼貌—— 始终使用敬辞“君”、谦辞“家君”。
重礼守信—— 认为期行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 。
方正机敏—— 大胆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维护尊严。
率性倔强—— 鄙视失信无理之人,入门不顾。

出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二、分析比喻句
VS 柳絮

颜色
白色
形状
颗粒状 无缝隙
白色
白色
花瓣状、絮状
花瓣状

有缝隙
有缝隙 之

质地



二、分析比喻句
VS 柳絮因风起 运动方向 抛物线,直落 无序,随风飞
雪 自然、随风飞
发生原因 人为的
自然
自然
境之神
二、分析比喻句
一切景语皆情语。
愉悦 温馨 浪漫
欣然、公大笑乐

之 “ 对 白 雪 的 比 喻 更 重 要 的 不 在 于 比 拟 的 相 似 性 , 而 在 于 给 人 文义 情 在 心 理 感 受朱上自所清:带“来文义的与快文乐学意和思美差不感多。。”
王凝之 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谢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齐读课文
请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课文内容。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
二、分析比喻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
撒盐空中差可拟。(谢朗) 咏雪联句
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
撒盐空中差可拟 VS 未若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 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 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和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俄而雪骤不久,雪下得紧了公欣然曰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即公大兄无奕女(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中不至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太丘舍去陈太丘不再等候友人离开了去后乃至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元方时年七岁陈元方那年七岁门外戏在家门外嬉戏客问元方客人问他尊君在不你的父亲在吗答曰:陈元方回答说待君久不至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去已经离开了友人便怒曰客人便发怒说道非人哉不是人啊!与人期行和人家相约同行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元方曰陈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不至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则是无信就是没有信用对子骂父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无礼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惭客人很惭愧下车引之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解释】相委:丢下别人。

委:丢下,舍弃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至:(友人)才到元方:陈纪,字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

(这里表示友好)顾:回头看。

世说新语二则的注释

世说新语二则的注释

《世说新语》二则注释
1.德行:指道德品行,即人的行为举止的道德标准。

2.言语:指言辞,即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思想的方式。

3.政事:指政治事务,即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能力和业绩。

4.文学:指文学才能和修养,包括诗词、文章、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艺术造诣。

5.方正:指方正不阿,即做人做事正直无邪,不偏不倚。

6.品藻:指品评鉴别,即对人物、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价。

7.规箴:指规劝箴言,即用委婉的语言劝告他人改正错误,避免重蹈覆辙。

8.捷悟:指机智敏捷,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领悟力强。

9.夙慧:指早慧聪颖,即从小就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智慧和能力。

10.豪爽:指豪放直爽,即性格开朗、大方、豁达、痛快。

11.容止:指仪容举止,即人的外貌、姿态、言行举止等。

12.自新:指自我更新,即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13.叔嗣:指南朝梁代的何逊,字叔嗣,是当时的文学家和官员。

14.企羡:指企望羡慕,即对他人优越的条件或成就产生羡慕之情。

15.伤逝:指感伤逝水,即对时光荏苒、岁月匆匆的感慨和哀伤。

16.栖逸:指隐逸栖遁,即放弃世俗纷扰,隐居山林或寺庙,追求心灵宁静和精神自由。

17.贤媛:指贤良淑女,即品德高尚、有教养、优雅贤淑的女性。

18.赏誉:指称赏誉美,即对美好事物或人物的赞美和称誉。

19.轻诋:指轻视诋毁,即对他人进行轻蔑和贬低,甚至恶意攻击。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本文选自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梁代刘峻作注。

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文章材料义。

译文:在一个严寒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愉快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译文: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愉快得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知识点:文言文的句式1.省略句。

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在"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即"(在)一个严寒的雪天"之意。

2.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像什么东西)。

3.推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表示"这就是","也"在这里表"是"的意思,译为"这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中心思想:《咏雪》: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欢之情。

同时,谢道韫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表达了当时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会风气。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二则
(1)等了您很久您都没来,他便离开了。 (2)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3)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
入门不顾 回头看瞻前顾后
下车引之 拉 引吭高歌
放开
太丘舍去 放弃 舍己为人
牺牲
则是无信 诚实,信守口信开河 随意、随便
自己的父亲 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惭愧
车引之,元方入门而不顾。

回头看
理解字词句,翻译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 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 不至,已去。”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门,(他们) 约好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 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陈 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 在门外玩 耍。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 方回答:“等您很久您都没到, 已经离开 了。”
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 “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 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 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 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 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 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 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 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是六朝 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此书记载了从汉魏至东晋 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 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世说新语》 的文字,素称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
作品介绍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 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 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 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 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世说新语原文二则:一、郭员外与贾谊共游洛阳郭员外和贾谊去洛阳旅行,到了洛阳,美景无限,鸟语花香,但他们上了御书楼,也没能看见一本书籍就出来了。

贾谊问道:“连一本书都看不到就出去了,你真不客气。

”郭员外说:“况且御书楼多闻书香,书自有其香;何必看见书才晓物,此言差矣。

”二、贾谊凌览元明诗洛阳之行,郭员外曾和贾谊一起凌览元明之诗,贾谊读完有余,问道:“诗词之能表达浩如烟海,岂有此诗?”郭员外说:“范仲淹的《塞下曲》能表达出‘深深苦难暗中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绝美图景,昭昭示人,远远好于此诗。

”世说新语是一部仿史诗体裁的古典名著,记载了一系列声名显赫的文人历史活动及其精彩言语,最为人熟知的是其中的郭员外和贾谊洛阳之旅别有风味的两段对白。

郭员外和贾谊一起旅行洛阳,御书楼多闻书香,贾谊希望能多看几本书,但郭员外却及时发出“书自有其香,何必看见书才晓物”的金句,让其得以脱离桎梏,迎接自由。

在洛阳之行不仅可以看见山川水榭,如鸟语花香,而且更关注文化传统、拓展知识面。

贾谊凌览元明之诗时,郭员外推荐了范仲淹的《塞下曲》,从“深深苦难暗中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妙笔绘出书香茶香之外常人难以触及的“诗香”,他们跃跃欲试,一同勾勒出一幅洛阳之歌的精妙画卷。

郭员外和贾谊的两段洛阳之行,古拙之韵诱人生发,在今日依然发人深省、有教又有乐。

他们对旅行的热忱,以及不畏任何困难、尽情享尽这一座城市本土文化和精神才能,令人叹为观止。

在郭员外和贾谊洛阳之旅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了他们“以古为鉴”、赋却百代情怀,“书自有其香”、诗香伴爱憎,结合自然,成就新语,就在他们对人类文明的承载中,爱憎情仇、绽放出一系列美丽的文学花火。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及翻译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本文选自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梁代刘峻作注。

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文章材料义。

译文:在一个严寒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愉快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译文:谢道福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愉快得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知识点:文言文的句式1 .省略句。

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在"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即"(在)一个严寒的雪天"之意。

2.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像什么东西)。

3.推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表示"这就是","也"在这里表"是"的意思,译为"这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锦,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中恩想:《咏雪》: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锦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欢之情。

同时,谢道锦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表达了当时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会风气。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知识与能力:(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能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

我们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学过一篇《杨氏之子》,我们已感受到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世说新语》,感受两位少年儿童的聪颖机智。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2、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补充)《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刘义庆编著。

该书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

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1、把握重点字词:(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2) 空中撒盐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3)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2、把握重点语句:(1)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重点把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五、三读课文,探究问题。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本文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参考: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乐”等。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最为贴切、生动、新颖?为什么?飞扬之态形似柳絮因风起轻盈之雅神似文化内蕴韵味六、拓展延伸1、欣赏古人对飞雪的描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作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苏轼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裴夷直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杨万里-------------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归纳:由“形似”到“神似”,有韵味。

2、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想像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老人:和善亲切家庭氛围:咏雪侄子:直率敏捷融洽、欢乐侄女:沉稳聪明轻松、温馨第二课时一、导人新课:“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一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二、初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如有不懂的字、词、句圈出来,通过查词典,或互相讨论来解决,教师巡回释疑,检查,并和同学一起讨论疑难问题)1、把握重点字词:A、与友期行:约定太丘舍去:放弃;离开去后乃至:才;到相委而去:丢弃则是无信:信用下车引之:拉入门不顾:回头看尊君在不:通“否”,表疑问B、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尊君:您的父亲,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我的父亲,谦词,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教师补充:平时遇到的一些尊称有:令尊、令堂、令郎、令爱;谦称有: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姊、舍妹(弟)、犬子。

2、把握重点语句(注意文言中的省略现象)①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朋友)过了正午还没有到来。

②(家君)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家君)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三、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复述时注意以下问题:1.本文描写了几个人物?重点描写的是谁?(友人、元方)2.通过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的?通过有关语句确定。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四、三读课文,探究人物性格。

1.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人物,文中人物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通过有关语句确定。

(交流讨论。

)A、陈太丘诚实守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B、友人言而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言语无礼(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知错能改(友人惭,下车引之。

)C、元方懂礼识义(待君久不至,已去)义正词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童真无邪(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还有“元方入门不顾”都是童真无邪的表现)2、结尾处,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1)不过分。

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

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2)太过分。

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五、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说出有关诚信的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

——墨子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

——顾炎武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

——[法] 谚语2.假如你是友人,或者是元方,在本课的特定情境中,你在言谈和举止方面应该怎样做?A.友人:1) 先道歉,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

2) 求得别人的原谅,今后注意改正。

3) 不应该在孩子面前骂人,更不应该骂人家的父亲。

4) 找别的机会向陈太丘父子道歉。

5) 今后一定要遵守时间,言而有信。

B.元方:1)和元方一样有理有据,指出友人的错误。

2)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

3)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4)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附:板书设计:陈元方:聪明伶俐、太懂礼识仪启示:丘做人要,与不守信用、讲诚信友友人不懂礼貌讲礼仪期知错能改《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重点词句的翻译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咏雪》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雪绒花》作为背景音乐。

)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

然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二释题:1先指名让学生介绍2教师再放幻灯片,进行补充说明《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三、整体感知自主探究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作点拔。

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点评。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

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4疏通文意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四、分组讨论质疑体会•教师导学1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2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

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

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a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c.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e.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