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重点
妇产科护理重点知识归纳

妇产科护理重点知识归纳一、孕期护理1. 孕妇体质变化:孕妇体重、血容量、心脏负荷等的增加,需要重点关注。
2. 营养摄入:合理膳食搭配,确保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
3. 孕期检查:定期产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超声检查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 妊娠反应:了解孕妇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如孕吐、乏力等,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5. 活动与休息:合理安排孕妇的活动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卧不安。
二、分娩期护理1. 早期分娩:关注宫颈扩张情况、宫缩的频率和强度,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2. 产程护理:监测胎心、宫缩、阴道出血等指标,及时发现胎儿窘迫或其他异常情况。
3. 产妇疼痛管理: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如无痛分娩、药物镇痛等。
4. 会阴伤口护理:注意会阴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5. 早期母乳喂养:鼓励产妇早期进行母乳喂养,提供正确的喂养技巧和指导。
三、产后护理1. 产后休养:指导产妇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活动,注意营养补充。
2. 会阴伤口护理:继续对会阴伤口进行护理,定期更换垫片,避免感染。
3. 乳房护理:教育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按摩技巧,避免乳房疼痛和乳腺炎的发生。
4. 心理护理: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5. 产后复查:安排产妇进行产后复查,包括子宫恢复、伤口愈合、乳房情况等的检查。
四、高危妊娠护理1.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监测孕妇的血糖水平,控制饮食,避免胎儿发育异常。
2. 妊娠期高血压护理:监测孕妇的血压和尿蛋白,控制体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子痫前期护理:密切观察孕妇的血压和尿蛋白,及时发现子痫前期的征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多胎妊娠护理:加强对孕妇的营养监测和胎儿的生长情况,预防早产和胎盘早剥等并发症。
五、产科手术护理1. 剖宫产护理:术前准备,包括麻醉、洗胃、排空膀胱等;术中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术后护理,包括观察产妇的伤口愈合情况、恢复情况等。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大总结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大总结妇产科护理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和应用于孕产妇的护理知识和技术。
妇产科护理学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孕产妇的安全和健康,促进母婴平安度过孕产期。
下面我们来重点总结一下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和要点。
一、孕妇护理孕妇护理是妇产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孕妇护理中,我们首先要关注孕妇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
孕妇的体征和症状需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如血压、体重、腹围等。
此外,还要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指导,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心理调适等。
二、分娩护理分娩是孕产妇最关键的阶段,也是妇产科护理学的重点。
分娩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准备工作、分娩过程、新生儿护理和产后恢复。
在分娩前,我们需要为孕妇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分娩包、消毒器具、检查产妇的身体状况等。
在分娩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孕妇的宫缩情况、胎儿的胎心监护、阴道出血情况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分娩结束后,还要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包括清洁、喂养、保暖等。
三、产后护理产后护理是妇产科护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产后护理主要关注产妇的身体恢复和乳汁喂养。
产后护理的重点包括:监测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血压、体温等指标;提供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指导产妇正确进行乳房按摩和乳汁喂养;关注产后抑郁的风险和预防措施等。
四、产科并发症护理产科并发症是妇产科护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产科并发症包括产褥感染、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等。
在护理这些并发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五、妇科手术护理妇科手术护理是妇产科护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妇科手术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护理和术后护理。
在术前准备中,我们需要为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等。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术后护理中,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包括术后疼痛、出血等,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重点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重点1.妇女生殖健康:妇女生殖健康包括生理与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重要内容如下:-妇女生理周期:阴道镜检查、宫颈涂片、子宫内膜刮片等诊断妇女生理周期异常的方法。
-妇女常见病症:如月经不调、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的护理。
-妇女性传播感染:如乳腺炎、附件炎等的防治工作。
-妇女生殖健康宣教:为妇女提供有关生殖卫生的信息,指导其正确使用避孕方法、防止性传播感染等。
2.孕产妇护理:孕产妇护理是妇产科护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以下重点:-孕期护理:宣教孕妇饮食营养、合理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监测并处理孕期合并症等。
-产前准备与产后护理:确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舒适与安全,进行产程控制、呼吸训练等。
产后护理包括定期检查产妇健康状况、指导乳房护理、防治产妇恶露不断等。
-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护理:包括通过分娩模拟和模拟分娩器材进行护理技能的培训与巩固,处理分娩并发症等。
3.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护理是妇产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知识点:-新生儿生理特点:掌握新生儿体温调节、听力筛查、新生儿规范护理等。
-新生儿常见病症:如肺炎、脐部感染等的护理与处理。
-新生儿喂养:指导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护理新生儿哺乳的姿势和技巧。
-新生儿发育评估:根据新生儿的神经、运动、感官等的发育特点进行评估,提供相应的康复护理。
4.急诊护理:妇产科急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需要护士具备快速判断病情、采取相应措施的能力。
重点包括:-产科急诊护理:如宫外孕、流产、早产等的护理与处理。
-妇科急诊护理:如子宫血管破裂、盆腔炎、急性阑尾炎等的护理与处理。
-新生儿急诊护理:如窒息、新生儿窗距、生理性黄疸等的护理与处理。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学的知识重点涵盖了妇女生殖健康、孕产妇和新生儿护理、急诊护理等多个方面。
了解并掌握这些重点知识,对于护士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至关重要。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大总结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大总结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妇女生殖健康和分娩等方面的护理。
以下是妇产科护理学的重点总结:
1. 妇女生殖健康的评估和监测:包括对女性生殖器官的健康状况的评估,以及对生殖道感染的监测和预防。
2. 妇女分娩的护理:包括对分娩过程的支持和协助,以及对新生儿的护理。
3. 妇女避孕与节育手术的护理:包括对避孕与节育手术的选择、实施和监测,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4. 妇女性健康的护理:包括对女性性健康进行评估和监测,以及对性传播疾病和性健康障碍的护理。
5. 妇女心理健康的护理:包括对女性心理健康进行评估和监测,以及对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障碍的护理。
6. 妇女生殖道疾病的护理:包括对女性生殖道疾病的评估和监测,以及对生殖道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护理。
除了以上重点,妇产科护理学还涉及到妇女健康保健、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妇产科护理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妇女维护她们的生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和心理压力。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个广泛的领域,需要护士们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耐心。
在临床实践中,护士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以满足妇女生殖健康护理的最新需求。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

妇产科重点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1、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2、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3、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子宫峡部4、解剖学内口:子宫峡部的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解剖学内口5:组织学内口:下端因粘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为组织学内口6、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7、子宫四对韧带:①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作用②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位置③主韧带: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的重要组织④宫骶韧带:间接保持子宫与前倾的位置8、根据输卵管的形态由内向外可分为四个部分:①间质部②峡部③壶腹部④伞部,有“拾卵”作用9、青春期: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为10~19岁,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第三章病史采集与检查1、月经史的记录方式:如 11岁初潮,月经周期28~30日,持续4~5日,可以简写成:书P242、婚育史的记录方式:生育情况包括足月产、早产、流产次数以及现存子女数,以四个阿拉伯数字顺序表示,可简写成:足-早-流-存如足月产1次,无早产,流产1次,现存子女1人,可记录为1-0-1-1,也可用孕×产×方式表示,可记录为孕2产1〔G2P1〕第四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1、胎盘包括: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是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
2、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羊水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成为诊断早孕的敏感方法之一4、脐带有2条脐动脉和1条脐静脉5、蒙氏结节:妊娠早期乳房开始增大,充血明显,孕妇自觉乳房发胀。
乳头增大、着色,易勃起,乳晕着色,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小隆起,称蒙氏结节。
6、胎心音:妊娠12周,可用多普勒胎心听诊仪探测到胎心音,妊娠18~20周可用普通听诊器听胎心音,每分钟120~160次7、胎产式: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为胎产式。
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重点

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重点
1.妇科护理学:
-妇科疾病护理:如宫颈炎、附件炎、子宫肌瘤等常见疾病的护理措施。
-妇科手术护理:如宫腔镜手术、子宫切除术等手术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妇科检查护理:如妇科常规检查、阴道镜检查等检查的前期准备和护理技巧。
-妇科常见疾病的预防与保健:如乳腺癌、子宫颈癌的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
2.产科护理学:
-孕妇护理:包括孕期常规检查、营养指导、妊娠合并症的护理等。
-产前期护理:如助产过程中的疼痛缓解措施、分娩准备等技巧和注意事项。
-产后期护理:包括产后低温的防治、新生儿护理、哺乳指导等。
-产后并发症的护理:如产后出血、乳腺炎、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3.妇产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
-孕期心理护理:了解孕妇的心理需求,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指导。
-分娩期心理护理:助产过程中的情绪支持、疼痛缓解和安全感维护等。
-产后期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母婴亲子关系的建立等。
4.妇产科护理中的感染控制:
-感染防控原则:如洗手、消毒、隔离等基本感染控制原则。
-妇科手术感染控制:手术部位消毒、手术器械消毒、无菌技术操作等。
-产后感染的护理:如分娩伤口的处理、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等。
5.妇产科护理中的紧急护理:
-产科紧急护理:如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急危重症的急救措施。
-妇科紧急护理:如妊娠合并严重疾病的护理、急性腹痛的处理等。
以上是复习妇产科护理学时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建议结合临床实践,通过参加实习或实际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妇产科护理学的理解和应用。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大总结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大总结妇产科护理学是针对妇科和产科疾病及妇女生育过程中的护理学科。
它包括妇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妇女在妊娠、分娩和产后期的全面护理。
下面将重点总结妇产科护理学的几个重点内容。
一、妇科疾病护理1. 子宫颈癌护理:通过定期妇科检查、实施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 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
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心理护理,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恢复和调整。
2. 子宫肌瘤护理:对于患有子宫肌瘤的妇女,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和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在手术前后给予患者正确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保证术后的恢复和康复。
3. 乳腺癌护理:对于患有乳腺癌的妇女,要进行乳腺自检和定期乳腺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癌。
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心理护理,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恢复和调整。
二、妇女生育护理1. 孕前保健:对于计划怀孕的妇女,要进行孕前检查,保证身体健康,预防孕期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要进行孕前营养指导,保证孕妇体内营养充足,为胎儿的正常发育提供保障。
2. 孕期护理:对于孕妇要进行规范的孕期护理,包括定期产前检查、产前营养指导、妊娠期合理运动、妊娠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
同时,要对孕妇进行心理护理,缓解孕期不适和焦虑情绪。
3. 分娩护理:分娩是妇女生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进行规范化的分娩护理。
包括分娩准备、分娩过程中的监护和疼痛缓解、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分娩后的护理等。
同时,要进行产后心理护理,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后的身体和心理变化。
4. 产后护理:产后是妇女恢复和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进行全面的产后护理。
包括产后康复护理、乳房护理、产褥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
同时,要进行产后心理护理,帮助产妇适应新生活和新角色。
三、妇科手术护理1. 妇科手术准备:对于需要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要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品、进行手术风险评估等。
2. 妇科手术护理:在妇科手术过程中,要进行规范的手术护理,包括手术部位的消毒、手术器械的准备、手术中的监护和手术后的处理等。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1、子宫韧带:子宫有4对韧带。
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前倾的作用。
阔韧带将骨盆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维持子宫盆腔在正中的位置。
主韧带固定宫颈与正常位置。
宫骶韧带间接保持子官与前倾的位置。
第三章正常妊娠妇女的护理2、在孕周第16周,身长约16厘米,体重约110克。
可辨性别,毛发出现,皮肤菲薄深红,开始有呼吸运动,部分孕妇自觉胎动,X线检查可见脊椎阴影。
3、胎儿的附属物:是指胎儿以外的妊娠产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它们对维持胎儿宫内的生命及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4、胎盘功能:包括物质交换、防御、合成及免疫功能等。
5、超声检查:B型超声检查是早期妊娠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停经6周左右,妊娠囊内可见胚芽和原始胎心的波动,可确诊为早期妊娠活胎。
第四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6、计算及核对预产期:预产期的推算方法是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
推算预产期与实际分娩时间可相差1-2周。
7、如何知道该孕妇正常进行胎动计数?8、孕妇自我监护:胎动:胎动计数是判断胎儿安危的直观指标之一,是孕妇自我评价胎儿宫内状况的简单经济的有效方法。
一般在妊娠20周开始自觉胎动,胎动夜间和下午比较活跃。
胎动常在婴儿睡眠周期消失,持续20-40分钟。
妊娠28周以后,胎动计数<10次/2h或者减少50%者提示胎儿缺氧可能,应及时看医生。
第五章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9、复发性流产(RSA):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又成为习惯性流产。
特点为每次发生流产的时间和病因相同。
10、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在2%左右,其中输卵管妊娠最常见(输卵管妊娠发生在壶腹部者最多见占50%~70%)11、患输卵管妊娠的病因: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发育异常、孕卵游走、盆腔肿瘤压迫或牵引、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手术。
12、阴道后穹窿穿刺:疑有输卵管妊娠而又不能确诊,可行后穹窿穿刺术。
此法常用,简便易行。
13输卵管妊娠的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休息:对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主体绝对的一个卧床休息,加强巡视,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子宫肌瘤的分类:肌壁间肌瘤(intramural myoma);浆膜下肌瘤(subserous myoma);黏膜肌瘤(submucous myoma)2·女性内生殖器(internal genitalia)包括阴道(vagina)、子宫(uterus)、输卵管(oviduct)和卵巢(ovary)。
3·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当受精卵种植于子宫腔以外部位着床、发育。
(Ectopic pregnancy is an implantation of a fertilized ovum in an area outside the uterine cavity, habitually called extrauterine pregnancy.)4·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正常呈前倾屈位,前为膀胱,后为直肠。
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宫腔容积约5ML。
5·月经(menstruation)是指随卵巢的周期性排卵,子宫内膜出现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称为月经。
6·妊娠(pregnancy)是指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
全过程约38周,266日。
7·受精卵的着床(implantation)受精后第6~7日晚期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并被覆盖的过程也称植入(imbed)。
必备条件:1、晚期胚泡透明带必须消失;2、胚泡细胞滋养细胞必须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3、胚泡和子宫内膜的发育必须同步并相互配合协调;4、孕妇体内有足够数量的孕酮,子宫有一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
8·分娩(labor or delivery)指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胎儿附属物自临产开始,自母体子宫排出的过程。
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9·分娩机制(mechanism of labor)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个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包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等动作。
10·围生期(perinatal period)产前、产时、产后的一段时间:围生期I:妊娠28周至产后1周;围生期II:妊娠20周至产后4周;围生期III:妊娠28周至产后4周;围生期IV:胚胎形成至产后1周。
11·胎盘(placenta)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脱膜构成。
主要功能: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出胎儿代谢物、防御和合成功能。
12·分娩;指妊娠满28 周及以后,胎儿及胎儿附属物自临产开始,自母体子宫排出的过程。
13·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
自临产开始至宫口扩张到10cm即开全。
初产妇需要约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8小时。
14·临产:标志是规律并且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伴有进行性的子宫颈消失、子宫颈口开大和胎先露的下降。
15·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
通常是指孕妇生产后到产后56天左右。
16·子宫复旧;子宫通常在产后5~6周时恢复到接近非孕时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子宫复旧。
17·恶露(lochia);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
18·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流血量达500毫升。
19·流产(abortion);妊娠于28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少于1000克,称为流产。
流产发生于孕12周前者,称为早期流产。
发生于12周后者,称为晚期流产。
2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后,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严重时出现头晕、眼花、抽搐、昏迷,甚至危及母儿生命。
21·胎动;指因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而是孕妇感觉到的躯体活动。
22·子痫;子痫是指孕妇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眩晕头痛,突然昏不知人,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全身强直、少顷即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的疾病23·先兆子痫;是重度妊高征中的一种,除血压≥160/110mmHg,尿蛋白++~++++,还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可能随时发生抽搐。
24·前置胎盘(p lacentaprevia):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子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25·胎盘早剥(placental abruption):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26·胎儿窘迫(fetal distress)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的综合征,称为胎儿窘迫。
27·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极性,但收缩力弱,表现为宫缩频率小于2次/10min,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
28·子宫脱垂;是指支撑子宫的组织受损伤或薄弱,致使用权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的一种生殖伴邻近器官变位的综合症。
29·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疾病存在,简称功血。
30·葡萄胎;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水肿,形成葡萄状大小不一的水泡,其间借蒂相连成串。
31·不孕症:指有正常性生活,但未经避孕一年内未妊娠者。
32·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包括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以外的部位。
临床表现:①下腹痛和痛经;②不孕;③月经异常;④其他;33·绝经;是妇女生命中必经的生理过程,指月经完全停止1年以上。
34·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多见于30~50妇女,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或萎缩、消退。
()35·无应激实验(NST)又称胎儿加速实验,指在没有宫缩、没有外界负荷刺激下,进行胎儿胎心率宫缩图得观察和记录,来了解胎儿储备能力。
二、简答题1·羊水的功能:①保护胎儿不受外力挤压;临产后宫缩发动时使压力均匀分布,避免胎儿局部受压;保持羊膜腔内处于恒温状态;当胎儿体内水分过多时常以尿液排至羊水中有利于胎儿体液平衡;防止胎儿肢体粘连;避免子宫壁或胎儿直接压迫脐带造成胎儿宫内窘迫。
②羊水可减少胎动给母体带来的不适感;临产后借助前羊水囊扩张宫口和阴道;破膜后羊水冲洗阴道以预防感染并起润滑作用。
2·胎盘剥离征象:①宫体变硬呈球形,下段被扩张,宫体呈狭长形被推向上,宫底升高达脐上;②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③.阴道少量流血;④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3·试简明扼要说明母乳喂养的好处及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
母乳喂养的好处:①对婴儿的意义:提供营养、促进发育;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保护牙齿;有利于心理健康;有益于婴儿大脑发育;经济卫生;②对产妇的意义:预防产后出血;避孕;降低女性癌的危险性。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①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告诉产妇;②帮助产妇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奶;③实施母婴同室;④鼓励按需哺乳;⑤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于新生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⑥不要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吸入人工乳头,或使用乳头做安慰物。
4.简述先兆临产①假临产:指出现不规律宫缩,常在妊娠晚期开始出现,一般在晚上出现,白天消失。
②胎胎儿下降感:妊娠晚期随着胎先露的下降,宫底随之下降,多数产妇会感到胃部受压减轻,食量增加,呼吸变轻松。
③见红:一般是在分娩前24--48小时,不规律的子宫收缩导致宫颈内口附近胎膜与子宫壁分离,毛毛细血管破裂,出现少量出血,与宫颈粘液混合排出。
见红是分娩即将出现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
如果出血超过月经量,应考虑是否有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
5·简述正常产褥期的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恶露分为3种:①血性恶露:鲜红色,含有大量血液,少量胎膜及坏死组织。
②浆液恶露:淡红色,含少量血液,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粘液等。
③白色恶露:色较白,粘稠,含大量白细胞、表皮细胞和细菌等6·前置胎盘分类:①完全性前置胎盘或称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宫颈内口全被胎盘覆盖。
②.部分性前置胎盘:宫颈内口部分被胎盘覆盖。
③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附着于子宫下段,但未超越宫颈内口。
治疗原则;抑制宫缩.控制出血、纠正贫血、预防感染。
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表及分类: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首次出现血压持续≥140/90mmHg,②子痫前期:⑴轻度:妊娠20周以后出现即≥140/90mmHg,24小时尿蛋白≥0.3g≥或(+),伴头痛及上腹部不适。
⑵重度:妊娠20周以后出现即≥160/110mmHg,24小时尿蛋白≥2.0g或(++),伴持续性头痛、上腹部不适、视觉障碍、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等③子痫④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在妊娠20周后出现,24小时尿蛋白≥0.3g,或妊娠20周后突然尿蛋白增加。
⑤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持续到产后3个月,或妊娠20周以前出现舒张压≥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
以产前子痫最常见。
8.使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注意检测血压。
(2)观察膝反射,必须存在。
(3)观察呼吸,不少于16次/分。
(4)尿量24小时不少于600ml。
(5)准备好解毒剂——葡萄糖酸钙。
9·异位妊娠的病理结局有哪些?①输卵管妊娠流产;②输卵管妊娠破裂;③陈旧性宫外孕;④继发性腹腔妊娠10·异位妊娠的护理诊断和护理诊断护理诊断;①组织灌注不足-与内出血有关; ②不舒适-与腹痛,失血多有关; ③有摔伤的危险-与失血后头晕有关; ④恐惧/焦虑-与突发疾病有关; ⑤知识缺乏-缺乏宫外孕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①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②配血和其他化验, ③配合医生检查病人; ④手术前准备; ⑤心理安慰和相关知识讲解.11·请简述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的护理要点。
①心理护理:消除病人思想顾虑;了解不同病人的心理。
②化疗药的使用;正确使用:药物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是MTX,它是抗代谢类药物及叶酸拮抗剂,可干扰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抑制滋养细胞增殖并导致其死亡,从而使异位妊娠胚胎停止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