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ppt课件1

合集下载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3张PPT)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3张PPT)

我会认
hài
shì
sǒu
己 杂诗 依 抖
hài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shì
yīn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sǒu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会写
依恃
shì

仗恃 恃才傲物
我会写
己亥杂诗
hài

丁亥 辛亥革命
我会写
hài shì āi jū
亥恃哀拘
我会写
抖擞
sǒu
擞 精神抖擞
整体感知
死气沉沉 不拘一格
揭露矛盾 批判现实
渴望变革 出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
“不拘一格”的意思是不局限于一种规
格或方式。
联系资料,说一说: 可以如何“不拘一格”?
课堂集中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拘一格”如何理解?作者想表达 什么?
“格 ”指清朝用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 度来选拔人才。
作者希望朝廷能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 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谁?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昏君,唤醒庸官, 唤醒愚民。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朗读指导: 读出本诗的节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劝谁?劝什么? “我”劝统治者,劝当时的官员,劝所 有的老百姓……
品读赏析
课堂集中营
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 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 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任用人才。
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从这首诗的题 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新的思想 万马齐喑:残酷的反动派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 才被扼杀,一片死寂的现实情况。
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王朝逐渐走向没落的时期,国内矛盾日益尖 锐,外国侵略势力不断加深。他主张改革腐朽现状和抵抗外国 资本主义侵略。他认为清朝表面上繁华兴盛,实际上进入衰败。 有清以来,皇权太重,造成臣子的奴性。他抨击晋升官职论资 排辈,人才流散四方,提出举贤纳士,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优秀 人才。
《己亥杂诗》共315首。
再读古诗,整体感受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生气: 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12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
正确朗读全诗,读准字音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七言绝句
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sǒu,不拘一格降人才。
正确朗读全诗,读出韵味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己亥年(1839年),这首诗是己亥年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新兴的社会力量来 改革,社会思想被禁锢,一片死寂的局面实在让人 心痛。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天公:造物主。 抖擞:振作,奋发。 降:降生,降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家的愿望。
全诗以一种热情充满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
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心,
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期望,具有很深刻的
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 阅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陆儿


题 临 安 邸林


合作学习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读古诗,读准字音;
2.借助注释,小组内 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解 己亥即1839年 诗 题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 龚
诗 年9月26日),浙江仁和(今杭州) 自
人 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
希望改革现状 期待人才辈出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晚清时 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 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 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进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但因变法损 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 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 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改进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犯,
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
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
朽,充满着爱国热情。著名诗作《己亥杂
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ຫໍສະໝຸດ 明诗再读古诗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已亥杂诗课件(共18张PPT)(1)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已亥杂诗课件(共18张PPT)(1)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
·
古代文学作品的用字一般都是根据出处版本确定。在龚自珍本集的清光绪二十三年万本书堂刻本《定庵全集》中,写作“人材”;在今人权威点校本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龚自珍己亥杂诗注》中,亦为“人材”。并且,在《汉语大词典》中“不拘一格”及“人一材”词条下,均引用了“不拘一格降人材”一句。而“人才”与“人材”意义虽同,但目前未有权威可靠的出处,因此用“人材”更为妥当。
成果展示
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
借助古诗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
“不拘一格”的意思是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我”劝统治者,劝当时的官员,劝所有的老百姓……
我劝的谁?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2 古诗三首-己亥杂诗
背景介绍
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着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写下了315首诗,总题为《己亥杂诗》,本诗是其中一首。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破旧立新,抵制外来侵犯,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由于屡屡揭露时弊,触动时忌,因而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多是咏怀和讽喻之作,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也惊醒了很多众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人因何而哀?你从“哀”字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因九州无生气而哀;因科举制度而哀;因清政府腐败无能而哀……

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27张PPT)

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27张PPT)

明诗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拓展资料
清朝实行科举制,科举考四书五经主要是
考 “八股文”,内容只能在四书五经里面出。
其目的是为了限制读书人的言论和思维, 以达到思想专制。八股文题目,内容,格式 都限制太严。考生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 衍成文,因此扼杀了作者的创意。直到1905 年8月晚清政府才废止了这一制度。
拓展资料
清朝统治高压政策 官吏腐败 欺压百姓
拓展资料
1838年的冬天,钦差大臣林则徐 即将奔赴广东, 龚自珍给林则徐写了 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送钦差大臣侯官 林公序》。
明诗意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拓展资料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明诗意
批判现实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他会对当时的人们说···
12
诗词赏析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词赏析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知诗人
龚自珍,号定庵,清 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 家。他精通经学、文字学 和史地学。力主改革弊政, 著有《龚定庵全集》。
明诗意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悟诗情

明诗意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明诗意
比喻人们沉默 不语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雷厉风行的改革
拓展资料
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 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 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 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古诗词背诵《己亥杂诗》课件(共30张PPT)

古诗词背诵《己亥杂诗》课件(共30张PPT)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例如,可以在导入时说:“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龚自珍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和无奈。他写下了许多深刻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情感和意义吧!”或者,“龚自珍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深刻、凝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韵律和情感吧!” 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都要注意与本课内容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和意义。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述怀诗、赠别诗、 怀旧诗、山水诗、 叙事诗……
自注:“ 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 神者,祷祠无数,道士乞撰青词。” . . 赛:行祭礼以酬神 祷祠:祭祀 青词:道教祭神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万马齐喑究可哀
幻想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 屈原
—— 杜甫
——陆游
龚自珍 :号定庵,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一生志存改革。他诗、文、词各体兼长,行文独具风格,其诗歌气势磅礴、色彩瑰丽,著有《龚定庵全集》。
古时候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记录的一个年份
己亥
2015年
乙未年
己亥年
1839年
1839年,龚自珍因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愤然辞官离京返杭。后因接眷属又往返一次。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 /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 /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21课《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1课《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林间花语 雪化尘哀 挥断青丝乱如恍
薇亦柔止 张乐难猜 落红不是无情物
削小唯你 全情为爱 化作春泥情更长
梦断情殇伤断肠
疑是床前明月光
化作千蛊心惆怅
挥断青丝乱如恍
多情为爱斩衣裳
落红不是无情物
百转轮回梦一场
化作春泥情更长
4.诗中表现要投身于广阔天地去进行新的战斗,为改革和振兴中华 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提示背诗
5.诗中通过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诗中化用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两句,说 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 亥 杂 诗
龚 自

珍五
读准字音
己(jǐ)亥hài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 吟(yín)鞭/东指/即(jí)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字词理解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无边无际 离别愁绪
夕阳
诗人的马鞭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花
暗示国家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39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 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有一位 诗人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 “忤(wǔ)其长官,赋归来”。 他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 ,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315首 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龚自珍(1792—1841),
盦 字璱(sè)人,号定盦(ān)。
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浙 江仁和(今杭州)人,48岁 辞官南归。今人辑为《龚 自珍全集》。
7.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27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27张PPT)

五、结构梳理
社会现状——万马齐喑
已亥杂诗
希望改变现状 呼唤变革 广纳人才 内心期望—— 不拘一格降人材
六、拓展延伸
贾生 [唐]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七、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生气:_朝__气__蓬__勃__的__局__面__。 恃:_依__靠__。__________
字词解释:
九州:中国。 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 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 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究:终究、毕竟。
风雷
万马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译文 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
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现在这 种毫无生气的局面,毕竟是让人心痛。
己亥杂诗: “己亥”指的是“己亥年”即1839年。这一年, 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 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 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己亥杂 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写的一组诗,共 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思考: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 出了什么?
这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 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 在腐朽、残酷的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 才被抹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 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 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 革。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字词解释:
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拘:拘泥、束缚。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亥杂诗》习题 1.《己亥杂诗》的作者_______,字 _______,号_______,_______代思想家、 文学家。 2.诗中的“离愁”具体指什么? 3.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的真正用意 是什么?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4.有人说诗的前两句表达的“舍”与 “不舍”情感是矛盾的,你的看法如何?
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 己怎样的情怀? 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 然关心着国家 的命运,不忘报国的 情怀。表现了作者自我牺牲的爱国 热忱和奉献精神。
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 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 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 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 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 的一片痴情。
6、诗中通过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落红不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作者曾在另一首,〈己亥杂诗〉中呼吁统治者重 用人才、任人唯贤的句子是: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诗中化用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 天涯”两句,说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9、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 的一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10、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诗句 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问题: 1、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 余力的感情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诗中描写诗人辞官离京时复杂心情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表现诗人以落红自比,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 余力之情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歌颂落花的积极作用,从而表达自己虽离开职位 也要为国家和人民效力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5、诗中表现要投身于广阔天地去进行新的战斗,为 改革和振兴中华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龚自珍 璱人 定庵 清 2.诗中的“离愁”具体指是作者龚自珍辞 官返乡的愁苦! 3.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的真正用意是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他退出官场后 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的思想 感情。 4.答:不矛盾,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 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 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 廷。为此他有些不舍;但如今为了家人,被 迫离开,因此又是有舍的的思想感情!
重点句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诗人以落花为喻,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表 明落花的生命不会终结,将化作春泥,为培养下一 代鲜花发挥作用,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 求,体现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2、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 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 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 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 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 交融。
吟鞭东指即天涯
一边吟诗,一边扬鞭东指,眼前是天涯路漫漫。 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胸中的忧虑、 怨恨以及失落当然不会少。
• 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 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 是什么
• 诗人想舍的当朝者的黑暗和腐朽, 不想 舍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 前途命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 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 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 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 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 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己亥杂诗 h à i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 ),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
以“浩荡”二字, 写出离愁的无穷 无尽。
强化了诗人离京时 的眷恋、怅惘、失 落、孤独的种种情 怀
“白日斜”三字一笔 勾勒景物,以夕阳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 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 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 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 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 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 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 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 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 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 《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小结: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 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 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 刻,耐人寻味。
主题意义
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 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 家 的命运,不忘报国的 情怀。表现了作者自我 牺牲的爱国热忱和奉献 精神。
“落红”的形象,就成 了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