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

合集下载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

动物病理学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还与许多其他疾病有关,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 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炎症介质的异常表达和调节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对疾病进程产生影响。
炎症介质与动物病
04
理过程
炎症介质的病理生理作用
01
02
03
促炎作用
炎症介质能够激活免疫细 胞,促进炎症反应,导致 局部组织红肿、热痛等症 状。
炎症介质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 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制 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
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监测动物体内炎症介质的变 化,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预警信 号,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在预防控制策略中,需要综合考 虑炎症介质的调节作用和其他因 素的影响,制定综合性的防控方 案,提高动物疾病防治的效果。
炎症介质与疫苗设计
疫苗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炎症介质的作用,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和保护率。
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的产生和作用,可以优化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提高疫苗的 保护效果。
在疫苗设计中,还需要考虑不同动物的免疫系统特点和炎症介质表达差异,以制定 更加科学合理的疫苗研发策略。
炎症介质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
机制较为复杂。
在炎症反应过程中,不同炎症介质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或抑制的
03
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常见动物炎症介质
02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总结词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是动物炎症反应 中的重要介质,包括白三烯和前列腺 素等。
详细描述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是由炎症细胞合 成和释放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 够诱导炎症反应、促进白细胞趋化和 血管通透性增加等。
02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炎症介质 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可能失调 ,导致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和组织 损伤。

心肌炎的炎症因子与免疫调节剂

心肌炎的炎症因子与免疫调节剂

心肌炎的炎症因子与免疫调节剂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炎症因子和免疫调节剂的作用。

本文将从炎症因子和免疫调节剂两个方面探讨心肌炎的发病机制。

一、炎症因子炎症是心肌炎的主要病理过程之一,其发生与多种炎症因子的参与密切相关。

炎症因子是指能够引起炎症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炎症介质等。

1.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在心肌炎发病过程中,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加,引发炎症反应,促进心肌组织的破坏和修复过程。

其中,IL-1β可激活免疫细胞并引起炎症反应,IL-6参与心肌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TNF-α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2. 趋化因子趋化因子是一类能够引导免疫细胞迁移的蛋白质。

在心肌炎的发生中,趋化因子的产生增加,使炎症细胞聚集于病变部位,并发挥其炎症介导作用。

常见的趋化因子包括CCL2、CCL5、CXCL8等,它们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调节免疫细胞的迁移和浸润。

3. 炎症介质炎症介质是指在炎症反应中产生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白三烯等。

这些物质可增强炎症反应的程度,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心功能异常。

其中,NO可通过氧化应激机制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前列腺素和白三烯可引起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和血管扩张。

二、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或物质,对于心肌炎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调节剂主要分为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增强剂两类。

1.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可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应和免疫损伤。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雷帕霉素等。

糖皮质激素具有广谱的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免疫细胞的活性。

环孢霉素和雷帕霉素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2. 免疫增强剂免疫增强剂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心肌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常见的免疫增强剂包括白细胞介素、干细胞因子等。

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摘要】细胞因子在临床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免疫调节中,细胞因子可以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帮助身体抵抗病原体侵袭;在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能够调控炎症过程,加速愈合。

在癌症治疗中,细胞因子的应用也显示出潜在的疗效。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细胞因子可能会导致病理性炎症的产生。

细胞因子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发生的机制,还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

细胞因子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分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其深入研究将为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关键词】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癌症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信息传递分子、新治疗手段、药物发展1. 引言1.1 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细胞因子是一类在机体内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它们能够在细胞间传递信息,调控免疫反应、炎症过程、细胞增殖等生理活动。

在临床上,细胞因子的作用十分广泛,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诊断起着关键作用。

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是其最为广泛的功能之一,它们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生理活动,维持免疫平衡,对抗外来病原体。

在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炎症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在癌症治疗中,某些细胞因子被用于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的识别和消灭。

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细胞因子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分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对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发展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深入研究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细胞因子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促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和T细胞,增加它们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而抗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则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维持免疫系统内部的平衡。

医学知识之炎症介质

医学知识之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是炎症过程中形成或释放、并参与炎症反应的活性物质。

通常,具备以下条件可认为是炎症介质:①用适当浓度介质可在相关
组织引起相似的炎症反应;②炎症时介质能从组织中释放;③炎症组
织中存在该介质生成的酶,当介质增加时有酶活性增强;④体内存在
使该介质分解、吸收或脱敏的机制;⑤用药理学方法改变介质的合成、储存、释放或代谢时可影响炎症过程;⑥该介质过多或缺乏对炎症反
应有可预见的影响;⑦能证明在靶细胞上存在相应的介质受体,并可
触发或调节特异性炎症反应。

炎症介质的种类繁多,许多细胞因子可以是良好的炎症介质,已
在第五章叙述;其它的主要介质可分为4类,见表8-3。

表8-3主要炎症介质
类别主要介质存在形式
血管活性与平滑肌收缩介质组胺、腺苷、PAF、花生四烯
酸产物
储存释放临时
生成
酶类介质胰蛋白酶等储存释放
趋化因子细胞因子、PAF、补体产物、
LTB4 储存释放临时生成
蛋白聚糖肝素储存释放
【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炎症

炎症

炎症一、概念——3个结论:1.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2.炎症过程的主要特征和防御的中心环节——血管反应。

3.炎症是损伤和抗损伤的统一过程。

二、原因1.生物性因子——最常见。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

2.物理性因子3.化学性因子4.机械性因子5.免疫性因子三、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和增生早期——变质和渗出为主,后期——增生为主。

变质属于损伤过程,渗出和增生属抗损伤过程。

1.变质——变性和坏死。

2.渗出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病变——炎症的重要标志。

3.增生1)间质: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2)实质:病灶周围上皮细胞和腺体增生。

四、炎症的结局1.痊愈;2.迁延不愈;3.蔓延——(1)局部蔓延;(2)淋巴道蔓延;(3)血道蔓延:4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概念及对机体的影响应试简化TANG 菌血症细菌经淋巴道和血道进入血流,血流可查到细菌,但无全身中毒症状。

血中有菌毒血症细菌的毒素或毒性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等,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释放毒素败血症毒力强的细菌入血并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常可找到细菌。

生长繁殖+释放毒素脓毒败血症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发展,引起全身多发性、栓塞性脓肿。

化脓菌——败血症急性炎症一、渗出二、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1.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白细胞的渗出——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

(1)中性粒和单核细胞:吞噬和降解细菌、免疫复合物和坏死组织碎片:构成炎症反应的主要防御环节。

(2)单核、淋巴和浆细胞:免疫作用。

(3)白细胞释放的溶酶体酶、自由基、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三烯:组织损伤作用。

2.炎症介质急性炎症反应过程,主要由一系列内源性化学因子介导实现,这类化学因子称为炎症介质。

主要炎症介质的作用——可考,有选择的掌握TANG炎症介质种类功能组胺、5-HT、缓激肽、PGE1、PGE2、PGD2、PGⅠ2、NO 血管扩张组胺、缓激肽、C3a、C5a、LTC4、LTD4、LTE4、PAF、活性氧代谢产物、P物质血管通透性升高C5a、LTB4、细菌产物、中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细胞因子(IL-8和TNF等)、IL-1、TNF趋化作用细胞因子(IL-1、IL-6和TNF等)、PG 发热PGE2、缓激肽疼痛氧自由基、溶酶体酶、NO 组织损伤三、急性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重要!渗出物常见于浆液性炎浆液,主要为血浆黏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

细胞因子的功能特点

细胞因子的功能特点

细胞因子的功能特点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间传递信号并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具有以下几个功能特点:1. 多功能性:细胞因子具有多种功能,可以调节免疫应答、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介导炎症反应等。

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可以相互作用、协同作用,形成复杂的细胞信号网络。

2. 低浓度活性:细胞因子在体内通常以极低的浓度存在,但它们可以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信号。

这种低浓度活性使得细胞因子能够在体内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3. 高度特异性:细胞因子与特定的细胞膜受体结合,并通过激活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来调节细胞功能。

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与不同的受体结合,从而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这种高度特异性使得细胞因子能够精确地调控细胞的功能。

4. 快速作用:细胞因子的作用通常是迅速的,它们能够在几分钟内改变细胞的功能。

这种快速作用使得细胞因子能够迅速调节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应答,从而维持体内稳态。

5. 调节性作用: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们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同时,它们也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防止过度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6. 多种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通路传递信号。

这些信号通路包括JAK-STAT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它们能够调节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功能。

细胞因子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免疫应答中,细胞因子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例如,IL-2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它能够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

在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能够介导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它能够激活免疫细胞,引发炎症反应。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课件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课件
究和探索。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中华医学杂 志, 2019, 99(1): 12-20.
参考文献
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中国细胞生物学 学报, 2020, 42(3): 457-464.
参考文献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的相互作用. 免疫 学杂志, 2018, 34(5): 433-440.
02
炎症介质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01
02
03
04
细胞因子
由免疫细胞和炎症细胞释放, 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趋化因子
吸引免疫细胞到炎症部位,参 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生长因子
参与组织修复和细胞增殖。
细胞溶素
由细胞释放的蛋白酶和炎症相 关分子。
血浆中存在的炎症介质
补体系统
由蛋白质和炎症细胞组成 的系统,参与免疫应答和 炎症反应。
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修复和存活,对于 组织器官的发育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04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炎症过程的平衡和稳定。
炎症介质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而细胞因子则可以反过来影响炎症介质 的合成和释放。
炎症介质的研究意义
深入理解炎症反应的机制
研究炎症介质可以深入理解炎症反应的机制,为炎症相关疾病的 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探索新的治疗靶点
研究炎症介质可以探索新的治疗靶点,为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 提供帮助。
评估疾病病情和预后
检测炎症介质的水平可以为评估疾病病情和预后提供参考,指导医 生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蛋白质在减少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蛋白质在减少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蛋白质在减少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损伤和感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但过度或持续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的发展。

研究表明,蛋白质在调节炎症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蛋白质在减少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并讨论其中的机制和研究进展。

一、蛋白质对于炎症反应的调节1.1 细胞因子的调节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等)和抗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等)。

蛋白质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来抑制炎症反应。

例如,一些蛋白质可以通过干扰转录和转录后调控来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同时促进抗炎因子的产生。

1.2 免疫细胞的调节免疫细胞在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

一些蛋白质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从而减少炎症反应。

例如,某些蛋白质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的活性,阻断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其他蛋白质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抗炎活性,增强其对炎症的清除能力。

二、蛋白质在减少炎症反应中的机制2.1 转录调控蛋白质可以通过作用于转录因子,调控与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

一些蛋白质可以与转录因子结合,抑制其转录活性,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转录。

另一些蛋白质则能够促进转录因子的活性,增强抗炎基因的表达。

2.2 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发挥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

例如,一些蛋白质可以与炎症介质相互作用,阻断其信号传导通路;其他蛋白质可以与转录因子或其他调节蛋白结合,影响其活性和功能。

三、蛋白质在减少炎症反应中的研究进展近年来,人们对于蛋白质在减少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具有抗炎作用的蛋白质,并阐明了其作用机制。

一些研究还发现,蛋白质的异常表达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进一步研究蛋白质调节炎症反应的机制,对于炎症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蛋白质在调节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L-1
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 广泛生物学效应,在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过程中起重 要作用。
作为内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
参与免疫应答,并刺激靶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参与炎症反应(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多种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等多种炎症介质,促进合成 急性期反应蛋白等作用);
促进伤口愈合。
INF
单核细胞分泌INFα 成纤维细胞分泌INFβ
I型干扰素
活化T细胞/NK细胞分泌γ Ⅱ型干扰素
激活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生物学活性。
炎症介质的种类
细胞源性
细胞因子 脂类炎症介质 粘附分子 活性氧代谢产物
血浆源性
自由基、溶酶体酶、蛋白酶、缓激肽、补体系统。它 们之间形成瀑布样连锁反应,使炎症反应失控。 • 靶细胞:器官或系统的实质细胞、上皮细胞 • 效应:微循环障碍和内脏器官代谢功能和形态损伤; 凝血功能紊乱、微血管微血栓形成。
炎症细胞激活(activi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
重症医学科 杨丽丽
SIRS是指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难以控制
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细菌
真菌
感染 败血症 SIRS
病毒
寄生虫 其他
其它
创伤
烧伤
胰腺炎
SIRS的临床表现
(1) 体温 : >38℃或 <36℃;
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
细胞变形脱颗粒 分泌炎症介质 表达粘附分子
炎症细胞激活
炎症介质的泛滥
在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由体液产生的、参 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称为炎症介质 (inflammatory mediators) 炎症介质的特点: 来源于细胞或血浆 通过受体介导或激活发挥作用 可使靶细胞产生第二级炎症介质 一种介质可作用于一种或多种靶细胞 有潜在的致损伤能力
二、炎症介质的种类
细胞源性
细胞因子 脂类炎症介质 粘附分子 活性氧代谢产物
血浆源性
补体 缓激肽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cytokine)是多种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
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具有生物活性 的低分子量蛋白质或多肽的总称。
细胞因子都是低分子量蛋白质 主要由免疫细胞分泌,在炎症及免疫反应过程调节反应的幅度及持续时间。 通过靶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受体作用,多个细胞因子相互作用于受体形成
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均可 产生IL-6,因而作用靶细胞广泛,从而在细胞因子网 络中发挥多种效应,如:T细胞、B细胞刺激因子,参 与免疫调节;诱导肝细胞合成急性期反映蛋白,刺激 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等血浆蛋白,参与促凝反应;刺 激造血;防御作用等。
血浆IL-6水平可作为细胞因子级联反应激活的一个标志, 反映宿主炎症反应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度,可作为 反映脓毒症预后的一个指标。
细胞因子网络 不同于内分泌激素,它产生作用为局部性及短暂性。 作用强, 低浓度即显示生物学效应。 多种细胞因子有刺激生长及增强机体功能等调节作用,而导致免疫及炎症
反应增强, 而IFN-γ及TNF-β 产生低调节作用。
细胞因子按功能分类
六大类(按功能分类):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s) 干扰素(interferon,IFN)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趋化因子(chemokines)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2) 心率 : >90/min;
(3) 呼吸增快 : >20/min或过度换气 PaC02<32mmHg(4.3kPa);
(4) 白细胞 : >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中 性白细胞(带状核)>0.10。
感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创伤等病因
组织损伤
补体激活(C3a、C5a和C5b-9)
白细胞贴壁、粘附和瘀滞
增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4)引起代谢紊乱,导致恶液质; (5)介导内毒素致感染性休克。 (6)促进内皮细胞表面产生促凝因子,而抑制内皮细胞产生抗
凝活性的蛋白C,从而使内皮细胞表面由抗凝表面转化为促凝 表面,引起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在局部引起组织坏死。 (7)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
IL-6
巨噬细胞激活 PGE2、白三烯B4、血栓素等
呼吸爆发 活性氧生成
攻击细胞膜
蛋白水解酶释放 (弹力酶、胶原酶T、NFα、IL-1、PAF等 组织蛋白酶等)
血管内皮损伤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一、炎症细胞激活和炎症介质的异常释放
炎症反应的基本因素: • 炎症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
内皮细胞 • 炎症介质:TNF、IL、PAF、LTs、PGs、粘附分子、
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抗原活化的T淋巴细 胞分泌,调节淋巴细胞的激活、生长、分化和发挥效应。
• 诱导凋亡
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应答负调节机制。
• 刺激造血
TNF
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具有高亲和力的TNF受体 存在于肝、肾、肺、肠、肌肉及多种细胞表面。
它有多种生物学效应, 它对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单核巨 噬细胞、破骨细胞、滑膜细胞等具有广泛的调节效应。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 介导天然免疫
介导天然免疫的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表现抗病毒 和细菌感染的作用。 I型干扰素、IL-15和IL-12是三种重要的抗病毒细胞因子。 TNF、IL-1、IL-6和趋化因子又被称为前炎症细胞因子,是启动抗 菌炎症反应的关键细胞因子。
• 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启动瀑布式炎症级联反应
参与组织细胞损伤
激活凝血系统和补体系统
参与创伤后的高代谢
高浓度--- 内分泌效应
(1)作为内源性致热源,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而引起 发热,可激活嗜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2)协同IL-1、IL-6诱导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 (3)促进嗜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产生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