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案示范操作吸氧
吸氧操作PPT教案

吸氧的操作步骤-评估患者
➢ 携用物至病人床边,评估患者 1、了解病情、意识、病人缺氧程度,鼻腔内状况,解释用氧目的; 2、病人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 3、环境:宽敞明亮,符合用氧要求(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询问病人感受---了解病情、意识、缺氧程度,合作程度、心理反应; 看病人口唇、四肢末梢、体位(取舒适卧位)---了解缺氧程度 按压一侧鼻翼,让病人用另一侧鼻腔通气---了解鼻腔内状况。
量、不要悬挂物品、有不适联系医生护士)
第5页/共24页
吸氧的操作步骤-操作过程
➢ 需调节氧流量:将氧气管与氧气表分离,再调节; ➢ 停用氧气,先解释,拔除鼻塞,用纱布清洁鼻翼,
先关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余气---关流量表 (中心供氧只关流量表)
➢ 记录停氧时间; ➢ 缷表、缷湿化瓶;
氧气吸入并发症的预防
(5)插胃管病人: 氧气管放到另一侧鼻腔, 剪掉鼻塞; (6)张口呼吸:氧气管放到嘴里。
第14页/共24页
氧气吸入并发症的预防
2、及时添加湿化用水; 3、调节氧流量前,先分离氧源; 4、病人及家属参与安全管理:告知病人及家
属吸氧流量、时间,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 氧气表上禁止挂物品,禁止在病室内吸烟;
➢ 缩短患者停氧时间 : 更换氧气桶,将上 表的氧气桶推到患 者床边再更换氧气 桶;
➢ 抢救危重症患者, 注意保持氧气第1通9页/共畅24页, 关注氧气管两端的
临床使用氧气桶需要注意的几个 问题
➢ 1.禁止剧烈冲击。
➢ 2.因为储存氧气的钢瓶是高压容器请不要 在高于室温50℃的地方使用,应避免阳光 直射。
第8页/共24页
吸氧相关知识
1、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一次性氧气湿化 瓶每5天更换一次,在瓶上标时间;
常用护理技术实验教学教案——氧气吸入法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常用护理技术
教学手段
讲课+示范+辅导习
授课日期
授课对象
授课类型
实验教学
授课内容
氧气吸入法
学时数
3×40min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和讲授提纲)
时间安排
1、简单介绍氧气吸入法的目的、要求及重点。
2、介绍氧气筒及氧气表装置。
3、介绍准备的用物
4、示范一次性鼻塞吸氧法。
2、密切联系实际,讲授时运用不同病例作为操作对象,引导和启发学生分析各种不同病人应运用何种给氧方式。
3、对一些关键步骤进行提问式、启发式教学。
4、列举实例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让每一位同学亲自扮演病人及护士来进行操作,体验感受,既提高学习效果又能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便于今后能充分理解病人,多为病人着想,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教 学 重 点
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操作。
教 学 难 点
1、装表方法。 2、漏气的检查方法。 3、插入长度的测量。 4、胶布固定的方法。
5、带氧管调节流量。 6、交待注意事项。 7、关氧程序。
8、如何观察缺氧状态是否改善。
教 材 及 参 考 书
1、殷磊,主编。《护理学基础》第三版
2、张萍萍、文琼仙,主编。《护理学基础实习指导》
思 考 题
1、怎样组织语言做到既简单明了的进行解释又能使病人充分理解使用氧气的“四防”?
2、使用氧气过程中怎样调节流量?
教 学 后 记
《常用护理技术》课程教案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氧气吸入法
一、教学目的:① 掌握正确的一次性鼻塞吸氧法及鼻导管吸氧法。
鼻导管吸氧法课件

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 临床综合征,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 乏力、液体潴留等症状。
鼻导管吸氧法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 的缺氧状态,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作为心力衰竭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
原理
通过导管将氧气直接输送到鼻腔, 经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到达肺 部,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适用范围与禁忌症
适用范 围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
禁忌症
对于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或鼻中隔弯 曲的患者应慎用,以免影响通气或造 成不适。
鼻导管的选择与使用
01
02
03
高浓度氧气吸入可能导致 氧气中毒症状,如胸痛、 咳嗽、呼吸困难等,应立 即停止吸氧并就医。
预防感染
在使用鼻导管吸氧法过程 中,应保持鼻腔和氧气管 路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预防感染发生。
2023
PART 04
鼻导管吸氧法的临床应用
REPORTING
呼吸衰竭的治 疗
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使机体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 血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 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轻轻拔出鼻导管,注意 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
对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分 类处理,如一次性鼻导 管应丢弃在医疗垃圾桶内。
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吸氧 的起始时间、流量、患 者缺氧症状改善情况等。
2023
PART 03
鼻导管吸氧法的注意事 项
护理教学实践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方法及正常值。
- 学生能够了解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学生能够理解护理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
-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 学生能够运用护理伦理道德原则进行临床护理。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 增强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2.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吸氧法- 静脉输液- 吸痰法- 胃肠减压3. 护理伦理道德三、教学对象护理专业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地点护理技能实训室六、教学准备1. 教学设备:生命体征测量工具、护理操作模型、急救箱等。
2. 教学资料:生命体征观察与测量标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图、护理伦理道德相关资料。
3. 教学课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
2.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讲解生命体征的概念、正常值及异常情况。
- 示范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 学生分组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以吸氧法为例,讲解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教师示范吸氧法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 学生分组进行吸氧法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吸氧法操作。
2.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以静脉输液为例,讲解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教师示范静脉输液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 学生分组进行静脉输液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护理伦理道德- 讲解护理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如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公正等。
-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临床护理中运用护理伦理道德原则。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吸氧吸痰操作

授课班级: 20XX级临床本科2班授课时间:第十一周星期四 1、2节2学时授课章节:第九章常用急救护理技术重点:吸氧和吸痰的方法和要点难点:吸氧、吸痰操作教学方法:示教练习学时分配:一评估 2min二计划 3min三示教 10min四评估 3min五注意事项 2min六学生回示 4min七教师指导 6min八分组练习 60min 教学内容:实验课氧气疗法一、评估(一)、核对医嘱查对医嘱,需要吸氧者的姓名、床号。
(二)、评估患者1、全身情况意识与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缺氧的原因、表现和程度等。
2、局部情况鼻腔有无分泌物、粘膜有无红肿,鼻中隔是否偏曲。
3、心里状态有无紧张、焦虑、恐惧感,是否合作。
4、健康知识对本疾病、本操作作用的认知程度。
(三)、评估环境与用物1、评估环境病房无烟火、易燃品。
2、评估用物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鼻导管、小药杯、湿化瓶、氧气表。
悬挂标志(防火、防油、防震、防热)二、计划1、预期目标:(1)患者精神状态改善,表现安静。
(2)患者皮肤颜色改善或正常。
(3)患者呼吸改善或正常。
2、准备三、实施(教师示教,操作程序见实验指导)四、评价五、注意事项(口述)六、学生回示七、教师指导八、学生分十六组练习,教师辅导实践课吸痰法一、评估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状况。
2、局部情况呼吸有无鼾声,痰鸣音;评估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对护理的要求与合作程度。
4、评估用物电动吸引器、吸痰管、一次性手套、治疗碗内置已消毒的血管钳、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剪刀、消毒液的挂瓶,用物准备是否齐全。
5、操作者自身评估自身着装,仪表是否符合护士行为规范要求.二、计划1、预期目标(1)患者呼吸道通畅,无窒息感。
(2)患者喉头及双肺痰鸣音消失。
(3)患者无气促、烦躁、发绀、呼吸困难等缺氧的症状。
(4)患者自我感觉舒适。
2、准备三、实施(教师示教,操作程序见实验指导)四、评价五、注意事项(口述)六、学生回示七、教师指导八、学生分十六组练习,教师辅导课后小结:本次课按计划完成。
吸氧操作过程范文

吸氧操作过程范文吸氧是一种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用于改善氧气供应不足的病情。
下面是吸氧操作的过程。
一、准备工作:1.确定吸氧的目的,明确患者的吸氧需求。
2.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吸氧设备,例如鼻导管、面罩或氧气帐篷。
3.检查吸氧设备的完整性和清洁度,保证设备无损坏和脏污,以确保氧气输送的安全和有效。
二、操作步骤:1.患者位置:将患者放置在舒适的位置上,可以是坐着、卧着或半卧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来确定。
2.配置氧气流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需求,设置合适的氧气流量。
一般来说,成人的氧气流量通常在2-5升/分钟,儿童的氧气流量通常在0.5-2升/分钟。
3.准备设备:将选择好的吸氧设备连接到氧气气瓶或供氧装置上。
4.鼻导管:将鼻导管轻轻插入双鼻孔中,注意轻拍鼻翼以帮助导管插入进去,确保导管的末端留在鼻腔内,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氧气泄漏。
5.面罩:将面罩覆盖在患者的口鼻位置上,确保面罩与脸部完全密合,使用松紧带固定面罩的位置以防止漏气。
6.氧气帐篷:将氧气帐篷打开,然后将患者放置在其中,帐篷固定好以确保没有漏气。
7.监测患者的状况:开始吸氧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如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及时调整吸氧设备的参数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三、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设备:每次使用前都要检查吸氧设备是否完好,防止氧气泄漏。
2.防止积液:常规检查吸氧设备是否有水或液体积聚,及时清理防止积液导致吸氧不畅。
3.避免氧中毒:过量吸氧可能会导致氧中毒,出现头痛、嗜睡、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设置氧气流量,避免过量吸氧。
4.避免火源:使用氧气时要远离火源,因为氧气会促进燃烧,注意保持吸氧设备周围的安全距离。
5.维持适度湿度: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空气中的湿度,以避免氧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四、维护和清洁:1.每次使用后,应将吸氧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设备的卫生和无菌。
吸氧护理教案模板

吸氧护理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吸氧护理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
2.使学生掌握吸氧护理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吸氧护理的能力,提高护理技能。
二、教学内容1.吸氧护理的基本概念2.吸氧护理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吸氧护理的操作流程4.吸氧护理的注意事项5.吸氧护理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吸氧护理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吸氧护理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演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吸氧护理吗?(2)简要介绍吸氧护理的基本概念。
2.讲解吸氧护理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介绍吸氧护理的适应症,如: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
(2)介绍吸氧护理的禁忌症,如:肺气肿、肺心病等。
3.演示吸氧护理的操作流程(1)准备用物:氧气瓶、鼻导管、湿化瓶、流量表等。
(2)操作步骤:安装鼻导管、调节氧气流量、湿化氧气、给患者吸氧等。
(3)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防止氧气泄漏等。
4.讲解吸氧护理的注意事项(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氧气积聚。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氧气流量。
(3)注意鼻导管的位置,避免插入过深或过浅。
5.讲解吸氧护理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并发症:如:肺不张、肺炎等。
(2)处理方法:根据并发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6.操作练习(1)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吸氧护理的操作练习。
(2)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2)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六、课后作业1.复习吸氧护理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
2.熟悉吸氧护理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3.了解吸氧护理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七、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2.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对学生的错误纠正不够及时。
1.增加操作练习时间,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
基础护理学_课程教案_12吸氧法

怀化医专 《基础护理学》 教案 编号:122010年下学期 授课教师蒲 雁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课时 10月20日 10月21日 10月22日教学课题 吸氧法2授课时间 7~8节 7~8节 7~8节授课对象2009级护理专业班级09级涉护1~4班09级护 33~35班09涉护5~6 助产1~2班目的要求1、 掌握氧疗法的概念。
2、 掌握缺氧分类及程度。
3、 掌握氧疗的适应症及种类。
4、 掌握鼻导管给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 了解供氧装置。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法与学法 讲述、讨论、分析 理解、记忆课型理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内容 与 时间 分配1、案例导课 5 min2、氧疗法的概念 ※ 10 min3、缺氧分类及程度 ※ 20 min4、氧疗的适应症及种类 ※ 10 min5、供氧装置 10 min6、鼻导管给氧法 ※ 20 min7、观看电教片 10 min8、课后小结 5 min复习 思考题 1. 鼻导管给氧法的注意事项? 2. 氧疗的副作用有哪些?参考资料李小萍主编.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自评【复习提问复习提问】】1.什么是潮式呼吸?发生原理是什么?2.吸痰法的注意事项包括什么? 【【导课导课】】缺氧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患者缺氧表现为:呼吸困难、脉搏增快、面色发绀、甚至是神志的改变。
纠正和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也是临床护士所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或患者极度缺氧时,需要迅速为患者改善缺氧症状。
那么,哪些疾病会引起患者缺氧哪些疾病会引起患者缺氧??发生缺氧后如何帮助患者纠正和改善发生缺氧后如何帮助患者纠正和改善??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知识:吸氧法吸氧法吸氧法。
展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氧疗法的概念2、缺氧分类及程度3、氧疗的适应症及种类4、供氧装置5、鼻导管给氧法第八章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五、吸氧法吸氧法氧疗法氧疗法::※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护士岗前培训护理操作技能教案
培训项目:氧气吸入法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氧气吸入法,能正确选择湿化液和氧流量,动作娴熟轻柔。
教学方法和要求:通过评估、示范讲解、情景演练、结对练习等,达到熟练掌握氧气吸入法的目的。
教学内容:
吸氧的目的是供给病人氧气解除缺氧症状。
主要示范中心供氧法。
模拟病例:1床,王平,COPD,神志清,SPO282%,医嘱予以氧气吸入
[也可先准备用物一起带到床边评估操作]
一、六步洗手法洗手,评估:(三方面:病人、操作部位、环境)
1、病人:核对床号、姓名,如:1床王平,刚刚测了SPO282%医
生说你需吸氧,这样可以增加供氧量和舒适感,缓解你的
呼吸困难,好吗?评估患者口唇、肢端颜色。
这样睡合适
吗?是否需要帮你把床头摇高?(肺水肿病人应先安置成
半卧位)
2、操作部位:请让我看一下你的鼻腔。
操作者用右手轻抬患者下巴,
左手拇指轻推动鼻尖,看有无分泌物、鼻腔粘膜情况、
询问有无鼻部手术史(无)
(肺水肿患者应询问有无酒精过敏史)
3、环境:用氧环境安全,无明火易燃物品(有无中心供氧装置)
二、准备: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进治疗室进行物品准备
治疗车:治疗盘、换药碗一套、中心供氧吸氧表一套、湿化内芯、湿化瓶一只、双腔鼻导管、棉签、弯盘、湿化液:蒸馏水或20-30%酒精(氧气筒供氧时加:氧气瓶专用流量表一套、扳手一只)
(氧气筒供氧:带用物至准备间,评估氧气筒,除尘,装表,开大开关,开小开关,检查氧气表各部件有无漏气,关大开关,开小开关放余气,关小开关。
推氧气筒及用物至床边。
)
三、流程:1、吸氧:再次核对床号、姓名:1床、王平,我物品准备
齐全,现
在来帮你吸氧,清洁鼻腔:取4根棉签蘸水,王平,我要先帮你把鼻腔清洁一下
↓
拔开中心床边供氧塞→关流量表开关→插入中心供氧装置→听到“咔”的声音→轻轻回拉
(氧气筒吸氧:打开大开关)
↓
连接鼻导管(不要污染鼻导管与病人接触的部分),打开流量表开关,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1—2升/分(肺水肿病人6--8升/分),检查氧气各连接处有无漏气(三部曲),湿润鼻导管前端(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
将鼻导管插入鼻腔,顺势套在耳廓上:王平,我帮你把氧气吸上了,感觉到气流了吗?
↓
固定好吸氧管(鼻导管前方软片向上,用调节扣调节松紧度)
↓
看吸氧时间,指导病人:王平,我已经帮你把氧气吸上了,有几点注意事项需要告诉你:⑴你尽量用鼻子深呼吸,不要张口,保证你有更好的吸氧效果
⑵翻身时注意不要把氧气管压在身子下面,管子不能扭曲
⑶氧流量是根据你的病情调的,最利于你的疾病,你不要随便调
⑷用氧时任何人不能在这边吸烟
⑸还有长时间给氧后如有鼻部的干燥感或胸闷憋气,应当及时打铃通知我们医务人员。
↓
安置病人
↓
观察:在用氧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缺氧有无改善,有无影响用氧效果的因素(鼻部分泌物、管道是否通畅在位、湿化水够不够)(氧气筒吸氧加看氧气筒内氧气的余量,当压力表读数近0.5Mpa要更换氧气筒)
↓
2、停氧:经过一段时间给氧后病人的缺氧症状改善,面色红润,无胸闷,SpO2
95%遵医嘱停氧,还需要解释:1床王平,你现在感觉怎么样?现在我要帮你把氧气停掉观察一下,取纱布,松开调节扣,用纱布包裹吸氧管前端拔出,鼻腔有分泌物顺势擦下鼻腔
↓
关流量表,分离吸氧管至弯盘至治疗车下
↓
安置病人,看停氧时间
↓
交待一下,王平,你如果还有哪不舒服及时打铃通知我们,我也会多来看你的
↓
分离湿化装置,治疗盘至治疗车上,弯盘放至车下(氧气筒吸氧:拆下氧气表,分离湿化瓶及导管芯,将氧气筒推到指定地点)
↓
四、处置间终末处理,洗手记录(记护理记录单、记账本)
↓
五、评价:1、能熟练安装使用氧气表及各附件
2、湿化液配制及氧流量调节符合病情需要
3、插入鼻导管时病人无不适,鼻导管固定良好
4、用氧效果好,各缺氧症状有所改善
六、注意事项
1、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2、使用及停氧时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使用氧气时,先调后用,停用时先拔后关。
3、使用氧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缺氧改善的情况,排除影响用氧
效果的因素,
按需调节流量。
4、氧气筒内不可用尽,压力表降至0.5Mpa即不可用。
5、强调一下氧气吸入是一个急救技术,准备用物和操作的速度要迅速,紧急情况下不需等待医嘱。
6、每个操作都包括评估、准备、操作流程、终末处理、评价及注意事项。
提问:0.5Mpa具体在压力表的哪一格?
急性肺水肿使用酒精的机理?
另附:氧气瓶的评估1.氧气瓶清洁、在架、固定良好,有防尘布套
2.有“满”及“四防”的标志
3.在有效期内
相关知识点:
1.氧气吸入的方式有哪几种?
鼻导管给氧(分单腔和双腔)、鼻塞给氧、面罩给氧、氧气枕给氧、氧气帐给氧、高压氧舱、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2.氧浓度换算公式:21+4×氧流量(升/分)
低浓度氧疗:控制性氧疗<40%适用于低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
即2型呼吸衰竭的病人
中浓度氧疗:40%—60%适用于肺水肿、休克、心肌梗死病人
高浓度氧疗:>60%适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术后
高压氧舱:100%2—3kg/cm2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及气性坏疽病人
3.缺氧程度的判断:主要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判断。
轻度:神志清楚,无明显呼吸困难,轻度紫绀,氧分压50—70mmHg、
SpO285%
中度:神志正常或烦躁不安,有明显呼吸困难,明显紫绀,氧分压36—50 mmHg 、SpO265%—85%
重度:半昏迷或昏迷,显著呼吸困难和三凹征,显著紫绀,氧分压<
36 mmHg 、SpO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