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护理技术教案吸氧吸痰操作

合集下载

温医生命体征吸氧吸痰教案

温医生命体征吸氧吸痰教案

教案首页生命体征测量[实验目的]1.正确熟练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方法,会判断有无异常、学会动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掌握热型分析及伴随症状,了解病人呼吸功能,间接了解病人的心脏情况。

[实验要求]1.用物准备符合操作需要。

2.以正确的方法进行训练。

3.练习过程中进行自评、互评,不断纠正偏差达到要求。

[重点、难点]1.注意评估有无各种测温方式的禁忌。

2.测脉率时勿用拇指触诊。

3.练习血压测量时注气不宜过猛或过高。

4.如果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新测量,应使水银柱降至零度再测。

5.测量完毕注意血压计的保养,切勿倒置或振荡。

鼻塞法给氧[实验目的]1.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2.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实验要求]1.用物准备符合操作需要。

2.按实验指导手册中的操作程序,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训练。

3.联系过程中进行自评、互评,不断纠正偏差达到要求[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氧疗时湿化瓶内装1/3~1/2冷开水或蒸馏水。

2.注意四防:防火、防油、防震、防热。

3.注意检查氧气筒的“空”“满”标志。

4.动作敏捷、节力。

气管内吸痰法[实验目的]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通气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实验要求]1.自身准备,用物准备,病员准备,环境准备符合要求。

2.操作熟练,操作中注意动态观察病人。

[重点、难点]1.正确评估病人肺部情况2.掌握吸引器的检查方法,确保其密闭性和有效性3.注意无菌原则4.注意吸痰的手法。

吸痰法教案

吸痰法教案

吸痰法教案(总9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在课前已经对小老师进行过培训。

教师讲、小老师做、大家跟着做。

在整个过程中,遇到重点、难点教师多讲解,小老师多示范,二者同时进行。

4.竞赛:以竞赛形式分组练习(40分钟)
将学生分成五组,以积分制进行练习。

每组一个小老师参与小组管理,教师要随堂观看、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特别关心,可以反复示教。

另外,学生在练习时往往会把模型当成玩具,随意的拖拉、拍打、嬉闹。

当发现这些不严肃的现象时,要严肃批评,提醒学生注意,这是这里是病房,这些模型人就是病人,怎么能这样对待他们?我们要关心、爱护他们。

通过练习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和责任心。

5.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重点和难点,并再次强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的操作。

教案附页
【板书设计】
11。

吸痰的操作要点范文

吸痰的操作要点范文

吸痰的操作要点范文吸痰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主要用于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以帮助患者呼吸顺畅。

以下是吸痰的操作要点:1.预备工作:-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确保清洁卫生。

-准备好吸痰器具,包括软管、痰盂、塑料袋等。

-选择适当的位置,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患者准备:-让患者坐起或半坐位,尽量减少痰液进入气管。

-若患者处于卧位,可将其头部转向一侧,避免痰液进入气道。

3.准备吸痰器具:-检查吸痰器具是否完好无损。

-调整吸痰器具的吸力为合适强度,以避免损伤呼吸道。

4.进行吸痰:-充分告知患者吸痰的目的和操作过程,解释可能产生的不适。

-将软管通过口腔或鼻腔引入,确保消毒。

-缓慢而稳定地推进软管,避免刺激引起呕吐反应。

-一手握住痰盂,另一手控制吸痰器具。

-执行吸痰操作时,应协调自如,以减少刺激和不适。

5.监测患者状况:-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或窒息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吸痰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6.后续处理:-吸痰结束后,注意清洁吸痰器具,避免交叉感染。

-帮助患者清理口腔和鼻腔,恢复舒适。

-记录吸痰的时间、频率、痰液的性状等信息,作为后续医疗护理的参考。

除了以上操作要点外,还需谨记以下注意事项:1.技术要求高:吸痰操作需要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操作者必须熟悉解剖结构和操作步骤。

2.注意安全和舒适:进行吸痰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确保操作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4.面部及呼吸道保护:吸痰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面部和呼吸道,避免损伤突发伤害,确保吸痰成功。

吸痰操作流程教案

吸痰操作流程教案

向患者解释吸痰操作 的目的、过程和注意 事项,取得患者的配 合。
了解患者病情、病史 及过敏史,评估吸痰 操作的必要性和可行 性。
安置患者体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头偏向一 侧,便于吸痰管插入。
对于昏迷或不能自主配合的患者 ,可使用开口器或压舌板协助张
口。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需要 可先给予吸氧。
连接吸痰管与负压吸引器
理论知识理解程度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我深刻理解了吸痰操作的理论知识, 能够准确判断适应症和禁忌症。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在小组练习中,我与同学积极沟通、协作配合,共同完成了吸痰 操作任务。
教师评价与反馈
1 2 3
操作技能评价
学生操作技能熟练,能够准确判断吸痰时机和选 择合适的吸痰管,吸引负压和吸引时间掌握得当 。
记录操作过程
记录患者反应
记录患者在吸痰过程中的 反应,包括面色、呼吸、 咳嗽等。
记录操作时间
详细记录吸痰操作开始和 结束的时间。
记录吸痰效果
记录吸痰后患者呼吸道的 通畅程度、痰液量及性质 等。
签名确认
操作完成后,医护人员需 在记录单上签名确认,确 保操作可追溯。
05
吸痰操作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01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
吸痰操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02
适应症包括痰液过多、呼吸困难等;禁忌症包括严重的呼吸道
出血、气胸等。
吸痰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03
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掌握正确的吸引负压和吸
引时间,注意无菌操作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操作技能掌握情况
通过实践操作,我已熟练掌握吸痰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操作 。

护理操作(吸痰、吸氧)microsoft word 文档

护理操作(吸痰、吸氧)microsoft word 文档

经口腔吸痰(电动吸引器)和鼻导管吸氧法操作流程一、操作目的(5分)1、吸痰(3分):(1)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改善肺通气。

促进呼吸功能,(3)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2、吸氧(2分):供给病人氧气,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

二、用物(少一样扣0.5分)1、吸痰用物:一次性吸痰管2根、一次性治疗巾、一次性手套1双、换药碗包(内有治疗碗、镊子)、生理盐水、电动吸引器及吸引装置。

吸痰记录单。

2、吸氧用物: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有氧”及“四防”挂牌、氧气表、氧气湿化瓶(内盛蒸馏水1/3或1/2);治疗盘:一次性氧气管2根、小药杯(内盛温开水)、扳手。

氧气记录单。

3、其它:干罐一套、消毒纱布罐、棉签、胶布、笔、电筒、弯盘、剪。

三、操作流程:(错一处或少一步扣0.5分)1、备齐用物,检查用物并合理放置,携至床旁。

根据吸痰治疗单和吸氧治疗单核对患者身份,作自我介绍,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护士:大爷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大爷:我叫张明。

护士:张大爷,您因为呼吸道里痰液聚积不能自行排出,引起了你呼吸加快和缺氧,现在遵医嘱要给您吸痰和安置吸氧管,以改善您的呼吸和缺氧状况。

我需要先检查一下你的口、鼻腔粘膜及痰液情况,请你配合好吗?大爷:好的。

电筒检查口、鼻腔情况护士:张大爷,我已经为你检查完了口鼻腔粘膜及痰液情况,准备为你吸痰。

吸痰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不适,如恶心、咳嗽和喷嚏等,不能忍受时你可以示意我暂停。

你有什么需要吗?大爷:没有了护士:那好,请你稍等。

2、洗手(干手液七步洗手)、戴口罩,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吸引压力。

诉:成人300-400mmHg (0.04-0.06MPa)、小儿250—300 mmHg(0.03—0.04)。

3、根据吸痰治疗卡核对再次核对患者身份(3床,张明),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头偏向右侧),颌下铺治疗巾,打开换药碗(包布放治疗车下层),倒100ml生理盐水于碗内,打开一次性吸痰管(两根),连接吸引器皮管。

《吸痰技术操作》PPT课件教案模板

《吸痰技术操作》PPT课件教案模板

成人一般选用12~14 号吸痰管,儿童选用 10号吸痰管,新生儿 选用6~8号吸痰管。
正确连接吸引器
将吸引器的负压调节至适宜范围,一 般成人为300~400mmHg,儿童为 250~300mmHg。
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 否良好。
连接吸痰管与吸引器,确保连接紧密 ,无漏气现象。
实施吸痰操作
窒息处理
立即给予吸氧、吸痰等急救措 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积 极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
心理护理
对于因吸痰引起不适或恐惧的 病人,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
缓解其紧张情绪。
05
吸痰技术操作实践演示
演示前准备与说明
演示场地准备
确保演示场地宽敞、明亮 、通风良好,准备好演示 所需的吸痰设备、模拟病 人、消毒液等物品。
吸道黏膜。
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 污染吸痰管及引起感染。
加强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技能,熟练 掌握吸痰技术操作规范。
处理方法与技巧
呼吸道黏膜损伤处理
立即停止吸痰,给予止血、抗 炎等对症处理,严重者需请专
科医生会诊。
感染处理
加强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加强 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考核结果反馈与改进建议
01
02
03
04
针对考核结果,及时向考生反 馈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对于不合格的考生,需进行再 次培训和考核,直至合格为止

建议加强无菌观念的培训,提 高考生的无菌操作技能水平。
建议增加模拟操作的练习时间 ,提高考生的操作熟练度。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演示人员准备
演示人员需熟悉吸痰技术 操作流程,具备良好的沟 通能力和教学经验。

吸氧吸痰操作流程

吸氧吸痰操作流程

吸氧吸痰操作流程吸氧吸痰操作流程吸氧吸痰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主要用于给予患者补氧和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正确的操作流程能够确保操作的安全、有效,下面是吸氧吸痰操作流程的详细步骤。

1.准备操作前,要进行充分的洗手,佩戴干净的一次性手套,戴好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确保操作的卫生条件。

2.向患者说明操作的目的和过程,争取其合作。

告知患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且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的感觉。

3.确保吸氧和吸痰设备正常运行及适当设置。

检查吸氧机氧气流量设置是否正确,吸痰器是否安装正确,连接是否紧固。

4.让患者坐在适当的位置,保持舒适。

使用垫子、护栏等辅助设备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稳定。

5.如果患者有氧气面罩或导管,检查其是否清洁,配戴正确。

对于面罩型,要确保与患者的面部贴合良好。

对于导管型,要检查氧气导管是否通畅。

6.打开吸氧设备,根据医嘱设置合适的流量。

注意检查供氧压力表和氧气贮罐压力是否正常,并确保连接没有泄漏。

7.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可以通过脉搏氧饱和度仪来实时监测。

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医疗标准,可以适当提高氧气流量。

8.开始吸痰操作前,准备好吸痰器、吸痰管、生理盐水等必备物品,并确保其干净和使用前经过消毒处理。

9.为了减轻患者的不适,先向患者适量给予吸氧治疗,让其适应氧气流入呼吸道的感觉。

10.吸痰操作前,通过听诊或观察,评估患者呼吸音、咳嗽情况等,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吸痰。

11.将吸痰管连接到吸痰器上,并确认吸痰器活塞或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使用分开式吸痰器时,先打开负压控制装置下面的按钮,确保吸痰管内部无气体。

12.戴上手套,适量加药或生理盐水到吸痰器内,保持垂直方向。

13.拿起吸痰管,先让患者深呼吸一次,并在患者吸气末时,迅速插入患者的呼吸道。

一般情况下,吸痰管插入到患者喉部或支气管位置即可。

14.缓慢推动吸痰器活塞或打开负压控制装置开关,吸痰过程持续5-10秒钟。

注意控制时间,避免吸痰时间过长引起不适。

15.在吸痰完成后,缓慢将吸痰管从患者呼吸道中拔出。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吸氧吸痰操作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吸氧吸痰操作

授课班级: 20XX级临床本科2班授课时间:第十一周星期四 1、2节2学时授课章节:第九章常用急救护理技术重点:吸氧和吸痰的方法和要点难点:吸氧、吸痰操作教学方法:示教练习学时分配:一评估 2min二计划 3min三示教 10min四评估 3min五注意事项 2min六学生回示 4min七教师指导 6min八分组练习 60min 教学内容:实验课氧气疗法一、评估(一)、核对医嘱查对医嘱,需要吸氧者的姓名、床号。

(二)、评估患者1、全身情况意识与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缺氧的原因、表现和程度等。

2、局部情况鼻腔有无分泌物、粘膜有无红肿,鼻中隔是否偏曲。

3、心里状态有无紧张、焦虑、恐惧感,是否合作。

4、健康知识对本疾病、本操作作用的认知程度。

(三)、评估环境与用物1、评估环境病房无烟火、易燃品。

2、评估用物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鼻导管、小药杯、湿化瓶、氧气表。

悬挂标志(防火、防油、防震、防热)二、计划1、预期目标:(1)患者精神状态改善,表现安静。

(2)患者皮肤颜色改善或正常。

(3)患者呼吸改善或正常。

2、准备三、实施(教师示教,操作程序见实验指导)四、评价五、注意事项(口述)六、学生回示七、教师指导八、学生分十六组练习,教师辅导实践课吸痰法一、评估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状况。

2、局部情况呼吸有无鼾声,痰鸣音;评估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对护理的要求与合作程度。

4、评估用物电动吸引器、吸痰管、一次性手套、治疗碗内置已消毒的血管钳、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剪刀、消毒液的挂瓶,用物准备是否齐全。

5、操作者自身评估自身着装,仪表是否符合护士行为规范要求.二、计划1、预期目标(1)患者呼吸道通畅,无窒息感。

(2)患者喉头及双肺痰鸣音消失。

(3)患者无气促、烦躁、发绀、呼吸困难等缺氧的症状。

(4)患者自我感觉舒适。

2、准备三、实施(教师示教,操作程序见实验指导)四、评价五、注意事项(口述)六、学生回示七、教师指导八、学生分十六组练习,教师辅导课后小结:本次课按计划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班级: 20XX级临床本科2班
授课时间:第十一周星期四 1、2节2学时
授课章节:第九章常用急救护理技术
重点:吸氧和吸痰的方法和要点
难点:吸氧、吸痰操作
教学方法:示教练习
学时分配:
一评估 2min
二计划 3min
三示教 10min
四评估 3min
五注意事项 2min
六学生回示 4min
七教师指导 6min
八分组练习 60min 教学内容:
实验课氧气疗法
一、评估
(一)、核对医嘱查对医嘱,需要吸氧者的姓名、床号。

(二)、评估患者
1、全身情况意识与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缺氧的原因、表现和程度等。

2、局部情况鼻腔有无分泌物、粘膜有无红肿,鼻中隔是否偏曲。

3、心里状态有无紧张、焦虑、恐惧感,是否合作。

4、健康知识对本疾病、本操作作用的认知程度。

(三)、评估环境与用物
1、评估环境病房无烟火、易燃品。

2、评估用物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鼻导管、小药杯、湿化瓶、氧气表。

悬挂标志(防火、防油、防震、防热)
二、计划
1、预期目标:
(1)患者精神状态改善,表现安静。

(2)患者皮肤颜色改善或正常。

(3)患者呼吸改善或正常。

2、准备
三、实施(教师示教,操作程序见实验指导)
四、评价
五、注意事项(口述)
六、学生回示
七、教师指导
八、学生分十六组练习,教师辅导
实践课吸痰法
一、评估
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状况。

2、局部情况呼吸有无鼾声,痰鸣音;评估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对护理的要求与合作程度。

4、评估用物电动吸引器、吸痰管、一次性手套、治疗碗内置已消毒的血管钳、无菌持物钳、
无菌纱布、剪刀、消毒液的挂瓶,用物准备是否齐全。

5、操作者自身评估自身着装,仪表是否符合护士行为规范要求.
二、计划
1、预期目标
(1)患者呼吸道通畅,无窒息感。

(2)患者喉头及双肺痰鸣音消失。

(3)患者无气促、烦躁、发绀、呼吸困难等缺氧的症状。

(4)患者自我感觉舒适。

2、准备
三、实施(教师示教,操作程序见实验指导)
四、评价
五、注意事项(口述)
六、学生回示
七、教师指导
八、学生分十六组练习,教师辅导
课后小结:本次课按计划完成。

本次课练习了吸氧与吸痰操作。

参考资料: 1、基础护理学主编李小寒、尚少梅人民卫生出版社
2、护理学基础主编殷磊人民卫生出版社
3、常用护理技术主编阳爱云湖南科技出版社
4、与上书配套的录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