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生命体征吸氧吸痰教案

合集下载

吸痰法教案

吸痰法教案

吸痰法教案(总9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在课前已经对小老师进行过培训。

教师讲、小老师做、大家跟着做。

在整个过程中,遇到重点、难点教师多讲解,小老师多示范,二者同时进行。

4.竞赛:以竞赛形式分组练习(40分钟)
将学生分成五组,以积分制进行练习。

每组一个小老师参与小组管理,教师要随堂观看、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特别关心,可以反复示教。

另外,学生在练习时往往会把模型当成玩具,随意的拖拉、拍打、嬉闹。

当发现这些不严肃的现象时,要严肃批评,提醒学生注意,这是这里是病房,这些模型人就是病人,怎么能这样对待他们?我们要关心、爱护他们。

通过练习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和责任心。

5.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重点和难点,并再次强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的操作。

教案附页
【板书设计】
11。

吸痰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吸痰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吸痰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吸痰机的使用方法;熟悉吸痰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进行吸痰操作,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提高护理操作的规范性。

教学重点:1. 吸痰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吸痰机的使用方法。

3. 吸痰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吸痰机的正确使用。

2. 吸痰操作中的无菌技术。

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护理技术》。

2. 吸痰机、吸痰管、无菌手套、口罩、消毒液等。

3. 模拟人或其他教学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讲解吸痰的目的和意义。

2. 提出问题:吸痰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二、理论讲解1. 吸痰的目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

2. 吸痰的原理: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入吸痰管。

3. 吸痰操作步骤:a. 检查吸痰机性能,确保正常工作。

b. 戴无菌手套、口罩。

c.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插入患者呼吸道。

d. 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状况,适时调整吸痰管深度。

e. 吸痰完毕,拔出吸痰管,妥善处理。

三、示范操作1. 教师现场演示吸痰操作,包括吸痰机的使用、吸痰管的选择、无菌技术的应用等。

2.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吸痰管插入深度、吸痰时间等。

四、分组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吸痰操作练习,每组一名学生进行操作,其他学生观摩。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吸痰操作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注意事项。

2. 学生反馈练习过程中的体会和遇到的问题。

3. 教师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吸痰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循无菌技术原则。

3. 学生对吸痰机的使用是否熟练。

课后作业:1. 复习吸痰操作步骤,熟悉吸痰机的使用方法。

2. 思考吸痰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护理操作的规范性。

实训十七吸氧吸痰分析课件

实训十七吸氧吸痰分析课件
吸痰的装置与操作
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管、吸引器、储液瓶等,掌握这些装置的正确连接和 使用方法对于确保吸痰的安全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03
吸痰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了解吸痰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于临床应用非常重要,例如对于昏迷、痰
液难以咳出的患者需要定期吸痰,而一些有出血倾向或病情危重的患者
则需谨慎使用吸痰技术。
相关知识点三
05
相关知点拓展
相关知识点一
吸氧的基本知识
吸氧是维持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了解吸氧的原 理、适应症、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有助于正确使用吸氧装 置。
吸氧的装置与操作 吸氧装置包括氧气筒、氧气表、湿化瓶、吸氧管等,掌握 这些装置的正确连接和使用方法对于确保吸氧的安全和有 效性至关重要。
吸氧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的理解和配合。
01
02
03
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 超过15秒,以免造成呼吸道
刺激和损伤。
对于严重缺氧的患者,应在 吸氧的条件下进行吸痰。
04
05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 的生命体征和面色变化,如
有异常及时处理。
03
吸氧与吸痰的比
吸氧与吸痰的区 别
操作方式
吸氧是通过鼻塞、鼻导管或面罩等方 式将氧气引入患者体内,而吸痰则是 通过吸引器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吸出。
吸氧目的
01
02
03
提高血氧饱和度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心脑 血管疾病和心力衰竭患者, 吸氧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缓解呼吸困难。
促进组织新陈代谢
氧气是组织代谢的必需物 质,吸氧可以促进组织新 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缓解疲劳
对于脑力劳动者、运动员 等人群,吸氧可以缓解疲 劳,提高工作效率。

吸痰法操作及并发症教案

吸痰法操作及并发症教案
保持室内安静、整洁,温度适 宜,光线充足。
03
吸痰法操作步骤详解
患者评估与沟通
了解患者病情、年龄、 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 的、方法、注意事项 及配合要点,取得患 者的合作。
评估患者口腔、鼻腔 状况,有无义齿。
选择合适吸痰器具
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粘稠度选择 合适的吸痰管,成人一般选用
窒息处理
心律失常处理
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给予氧气吸入等,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 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
立即停止吸痰操作,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和相 应的药物治疗。如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 应及时就医。
05
实践操作演示与互动环节
演示正确吸痰法操作过程
01
02
03
准备工作
介绍所需器械和物品,包 括吸痰器、吸痰管、消毒 液、手套等。
吸痰法操作及并发症教案
目录
• 引言 • 吸痰法操作基本概念 • 吸痰法操作步骤详解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实践操作演示与互动环节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员掌握正确的吸痰法操作,了解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和应对能力。
能自行咳嗽者,鼓励患者咳 嗽,以利痰液排出。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昏迷 患者应使用压舌板或开口器 帮助患者张口。
按无菌操作原则将吸痰管插 入患者呼吸道,由深部向上 提起,左右旋转,吸净痰液。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 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 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 用一次。
作用
吸痰法能够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吸痰术PPT模板教案

吸痰术PPT模板教案
经口鼻吸痰术
冯文帅 呼吸内科
• 掌握吸痰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 掌握中心吸痰技术 • 熟悉保持气道通畅的方法 • 熟悉负压吸引吸痰技术
学习目标
吸痰法
一、目的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预防并发症发生
二、适应证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如: 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气管 切 开、会厌功能不好等患者,
2.给予大流量面罩吸氧, 3.准备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或氧饱和度监测仪, 4.操作前不宜进食过多的食物或尽量在进食前操
作,避免操作时刺激引起呕吐, 5.听肺部痰鸣音,由下至上,多次的有效拍背, 6.操作前给予约束双上肢,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 1、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了解患 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或用氧浓度,向 清醒患者说明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 4、 手消毒,根据患者痰液的粘稠度选择吸痰管并 检查灭菌有效期,撕开外包装,一手戴无菌手套,将 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开口端与吸痰器负压管 连接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 5、用戴手套的手 或用无菌血管钳 持吸痰管前端, 另一手折叠导管末端,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轻轻 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折叠端将口腔咽部的分 泌物吸尽,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 6、更换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轻轻插至 气管深部,放松导管折叠端,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 拉,边吸边退,吸尽气管内分泌物;每次吸痰的时间 不超过15秒,以免缺氧,
• 7、分离吸痰管将吸引器负压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 液的瓶内;
8.脱去手套置于医用垃圾袋内无害化处理,整理用物;

实训十七 吸氧吸痰

实训十七 吸氧吸痰

实训十七吸氧吸痰1. 引言吸氧吸痰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适用于呼吸困难、氧气饱和度降低、痰液潴留等情况。

通过吸氧吸痰操作,可促进患者呼吸、增加氧气供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

在实践中,正确的吸氧吸痰操作方法和步骤对于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本文将从吸氧吸痰的概念、适应症、操作步骤、护理要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2. 吸氧吸痰的概念及适应症吸氧吸痰是指在临床护理操作中,使用专门的吸氧吸痰设备,将氧气和吸痰器连接,并通过适当的手法吸取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气管内分泌物等操作。

吸氧吸痰适用于下列情况:•呼吸困难:由于痰液潴留引起的呼吸困难,需通过吸氧吸痰清除痰液,改善呼吸道状况;•氧气饱和度降低:低氧血症患者,需要吸氧吸痰辅助呼吸,维持血氧稳定;•痰液潴留:长期卧床或长期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容易出现痰液潴留,需通过吸氧吸痰清除痰液。

3. 吸氧吸痰的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1.慎选吸氧吸痰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无损;2.患者进行基础基础生命体征监测(如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并记录监测结果;3.安置好氧气面罩或鼻导管,调整好氧气流量;4.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

3.2 吸痰操作1.洗手并戴上手套;2.调整好氧气流量;3.提醒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嘱咐患者深呼吸(可缓解过度刺激导致呼吸暂停等分泌物性质合并症);4.取出吸痰器,并洗手或用酒精消毒;5.空气吸入后,将吸痰器插入患者喉咙,吸取痰液;6.注意观察患者情况,每次抽吸时间不能超过10-15秒,防止缺氧;7.告知患者在进行吸氧吸痰操作时,可能会引起刺激感,需配合呼吸节奏。

3.3 操作后1.恢复正常通气,观察患者有无缺氧等异常;2.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3.洗手并记录吸痰时间和操作情况;4.随时观察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变化情况。

4. 吸氧吸痰的护理要点1.在吸痰时,需要注意用力大小,不能过度刺激,以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不良症状;2.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0-15秒,防止患者缺氧;3.吸痰器的材质应采用柔软、不刺激的材质;4.在吸氧吸痰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或停止吸痰操作,防止不良症状出现。

吸氧、吸痰、高频雾化操作讲解

吸氧、吸痰、高频雾化操作讲解

吸痰术
五、整理 • 整理床单位 •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 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 洗手 • 记录
雾化吸入
一、准备 •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 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自理能力、 药物过敏史、治疗计划;解释、问二便 • 核对医嘱:检查液体和药物名称、剂量、 用途、有效期、是否混浊、变质 • 用物准备:雾化吸入器、治疗巾、药物、 水杯(内装温开水)、氧气吸入装置(中心吸 氧)、弯盘、纸巾
雾化吸入
注意事项
• 操作时,严禁接触烟火和易燃品。 • 药液量不超过雾化器型号规定的最大容量 。 • 按病情需要拍背,指导有效咳嗽,即嘱患 者深呼吸2~3次,轻咳一下,深吸气后再 用力咳嗽,把痰咳出。
谢谢聆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吸氧、吸痰术、高频雾化 操作讲解
重医一院老年病科
江红、李亚玲
吸氧
一、准备 •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缺氧程度、 鼻腔、合作程度、心理反应、治疗计划、 环境安全;解释、问二便 • 用物准备:鼻导管、棉签、水杯内盛洁净 水、记录单、弯盘、纸巾、手电筒。
吸氧
二、装表 • 中心吸氧:打开流量表开关→检查有无漏 气→关开关
雾化吸入器治疗巾药物水杯内装温开水氧气吸入装置中心吸氧弯盘纸巾二装氧气表按氧气吸入法装表检查性能三漱口注入药液接雾化器调节氧流量6lolmin五氧气雾化用口吸用鼻呼做深呼吸雾化时间l520min根据病情协助或指导病人排痰七整理整理用物分类放置清水清沽雾化器再用温开水冲洗晾干备用按病情需要拍背指导有效咳嗽即嘱患者深呼吸23次轻咳一下深吸气后再用力咳嗽把痰咳出
吸痰术
三、吸痰 • 洗手 • 解释并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 • 试吸:戴手套,试吸引力、冲洗吸痰管,一手 固定插管并持吸痰管连接处,另一手夹持吸痰 管,先吸气管分泌物,再吸口咽/鼻腔的分泌物 • 动作轻、稳、准、快,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 拉吸痰管。间歇冲洗、保持通畅,每次吸痰不 超过15s(痰多部位稍停留吸干净痰液) • 吸毕:脱手套及反套吸痰管、关闭开关

氧疗技术和吸痰技术单元讲义.

氧疗技术和吸痰技术单元讲义.
(3)装表法:氧气表装在氧气筒上,以备急用。方法是:将氧气筒置于氧气架上,打开总开关(逆时针转1/4周),使少量气体从气门处流出,遂即迅速关上(顺时针),达到避免灰尘吹入氧气表、清洁气门的目的;然后将氧气表稍向后倾置于氧气筒气门上,用手初步旋紧,再用扳手拧紧,使氧气表直立于氧气同旁;链接湿化瓶;确定流量开关关闭状态,打开总开关,在打开流量开关,检查氧气装置无漏气、流出通畅,关紧流量开关,推至病室待用。因此装表法可简单归纳为一吹(尘)、二上(表)、三紧(拧紧)、四检(检查)。
血气分析检查是监测用氧效果的客观指标,)氧疗装置供氧装置有氧气筒及氧气压力表和管道氧气装置(中心供氧装置)两种。
1.氧气筒及氧气压力表装置
(1)氧气筒:氧气筒是一圆柱形无缝钢筒,筒内可耐高压达14.7MPa(150kg/cm2)的氧,可容纳氧气6000L。氧气筒的顶部有一个总开关,控制氧气的进出。氧气筒颈部的侧面,有一气门与氧气表相连,是氧气自筒中输出的途径。
60分钟
巩固练习
练习本单元的课后习题
10分钟
课堂小结
总结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利于学生复习
5分钟
作业布置
1.查找文献,了解促进老年人呼吸的方法。
2.复习下一单位老年人常见伤害的护理,了解老年人常见伤害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及进程
首先案例导入(5分钟):
老年人经常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在医院的病房里也经常见到老人戴着氧管进行吸氧治疗,年老体弱的老人甚至无力咳痰,需要器械协助排痰,请问:氧疗对老年人会什么帮助?原理是什么?怎么解决老年人咳痰困难问题?
接下来讲授新知识(60分钟):
任务一氧气疗法相关概述
一、氧气疗法
氧气疗法(Oxygenic therapy)是常用于改善呼吸的技术之一。指通过给氧,增加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含量,预防和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维持和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首页
生命体征测量
[实验目的]
1.正确熟练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方法,会判断有无异常、学会动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掌握热型分析及伴随症状,了解病人呼吸功能,间接了解病人的心脏情况。

[实验要求]
1.用物准备符合操作需要。

2.以正确的方法进行训练。

3.练习过程中进行自评、互评,不断纠正偏差达到要求。

[重点、难点]
1.注意评估有无各种测温方式的禁忌。

2.测脉率时勿用拇指触诊。

3.练习血压测量时注气不宜过猛或过高。

4.如果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新测量,应使水银柱降至零度再测。

5.测量完毕注意血压计的保养,切勿倒置或振荡。

鼻塞法给氧
[实验目的]
1.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
2.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实验要求]
1.用物准备符合操作需要。

2.按实验指导手册中的操作程序,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训练。

3.联系过程中进行自评、互评,不断纠正偏差达到要求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1.氧疗时湿化瓶内装1/3~1/2冷开水或蒸馏水。

2.注意四防:防火、防油、防震、防热。

3.注意检查氧气筒的“空”“满”标志。

4.动作敏捷、节力。

气管内吸痰法
[实验目的]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通气
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实验要求]
1.自身准备,用物准备,病员准备,环境准备符合要求。

2.操作熟练,操作中注意动态观察病人。

[重点、难点]
1.正确评估病人肺部情况
2.掌握吸引器的检查方法,确保其密闭性和有效性
3.注意无菌原则
4.注意吸痰的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