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诊治流程
产后出血诊治流程

索前列醇、欣
母沛
阳性阴性
宫缩好宫缩好软产道撕裂修补凝血功能检查
出血止出血未止
正常异常
如C-S,宫腔填塞纱布补充凝血因子
防治DIC
出血控制出血未控制
12-24小时后取纱条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或栓塞
出血控制出血未控制
继续观察子宫切除
产后出血抢救规程
出
血
不
能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少
控
制
必要时
产后出血诊治流程
产后出血(分娩24小时内出血500ml或2小时内出血400ml)
阴道分娩后剖宫产时
通知医生≥800ml以上
宫缩乏力
建立静脉通路了解分娩过程监测生命体征应用宫缩剂无效
宫缩差宫缩好胎盘因素休克B-Lynch填塞纱条
按摩子宫,排宫腔探查输血及血管活性药物
空膀胱,冰袋
外敷,催产素软产道检查清宫维持正常血压
产后出血处理流程--09版 (1)

或钳夹、刮宫
软产道损伤
软产道完整
缝合
➢ 补充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
仍出血
无
血
凝
有血凝块,子宫收缩乏力
块
,
凝
血
功
能
障
碍
凝血酶原复合物 血小板 新鲜冰冻血浆 ➢ 止血药 氨基已酸 氨甲环酸(妥塞敏) 氨甲苯酸 (止血芳酸、对羧基苄胺) 酚磺乙胺(止血敏) 维生素 K1
图 2 阴道分娩后根据生命体征的评估 处理流程
➢ 局部切除 ➢ 缝扎止血 ➢ 或局部注射 MTX- 1mg/Kg
➢ 局部缝扎 ➢ 子宫动脉缝扎 ➢ 宫腔填纱 ➢ B-Lynch 缝合 ➢ 子宫切除
➢ 迅速缝合 子宫切口
➢ 缝合裂伤
有凝血块
仍出血
Thrombin 凝血功能障碍
无血凝块
➢ 监测凝血象 ➢ 补充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复合物 血小板, 新鲜冰冻血浆 ➢ 止血药 氨基已酸 氨甲环酸(妥塞敏) 氨甲苯酸 (止血芳酸、对羧基苄胺)
酚磺乙胺(止血敏) 维生素 K1
或切子宫 或动脉栓塞 按摩、用药、缝扎止血、 填纱、转院, 或切子宫(栓塞)
Tissue 胎盘因素
迅速人工剥离胎盘
胎盘剥离面出血 (前置-早剥)
Trauma 软产道损伤
切口出血
同阴道处理
胎盘植入
面积大
面积小
迅速钳夹切口缘 检查切口有无延裂
➢ 纱布填塞 或子宫切除 ➢ 请上级会诊或 填塞缝布转院
胎盘因素
软产道损伤
Thrombin 凝血功能障碍
➢ 按摩,血容量支持、吸氧 ➢缩宫素 iv ➢ 前列腺素制剂 ➢出血达 500ml-1000ml
宫腔填塞 (水囊、纱布)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图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图
出血出血少不能控制
必要时
高危因素
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滞产、急产、严重贫血、全身性疾病致出血倾
向
1、产前高危管理查凝血功能口服Vit C 、K
2、临产观察产程预防宫缩乏力
3、产时及时娩出胎盘并检查其完整性,准确测量出血量
4、产后按摩宫底、督促排尿,及时发现、缝合产道损伤
产后出血
出血量≥500ml/24h
开放静脉路输液、备血
按摩宫底宫缩剂
纠正休克胎盘娩出前检查胎盘完整否胎盘娩出后
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剥离胎盘
按摩宫底宫缩剂
检查缝合
产道裂伤
血管活性药胎盘植人子宫冷敷乙醚纱布塞阴道
查凝血功能
宫腔堵塞
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结扎
针对病因治
疗
子宫次全切除术。
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图讲课教案

9重要脏器功能保护:心、肝、肺、肾等10重症监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麻醉科、血液科、ICU等
1按摩子宫2使用宫缩剂3宫腔水囊或纱条填塞4B―Lynch及其它子宫缝合术5子宫血管结扎
1缝合损伤2清除直径>3cm血肿
恢复子宫解剖位置
人工剥离胎盘及刮宫等
补充凝血因子
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
凝血酶原复合物、血小板等
危重线:三级急救处理
出血量>1500ml
1积极抗休克和病因治疗2呼吸管理3容量管理
4 DIC的治疗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6纠正酸中毒
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图
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图
预警线:一级急救处理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产后2h出血>400ml
1求助2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道3吸氧4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5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6积极寻找病因并处理
出血量500—1500ml
病因治疗
抗休克治疗
宫缩乏力
产道损伤
胎盘因素
凝血功能障碍
1扩容2吸氧3监测出血量、生命体征和尿量、血氧饱和度、生化指标等
产后出血的诊治流程及休克的救治(版纳)

3、具有微创、迅速、安全、高效和并发症少等 优点,是近年来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一种较为 理想的新方法。成功率高>95%。
围手术期急症子宫切除术
•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保守性治疗方法无效者 • 方法:一般为次全子宫切除,如前置胎盘或部分胎
盘植入宫颈时行全子宫切除。 • 操作注意事项:
产道损伤的处理
• 按照相应的会阴、阴道、宫颈损伤的缝合 手术进行。
• 子宫内翻 • 子宫破裂
胎盘因素的处理
• 胎盘滞留:胎儿娩出阴道出血>100ml,或 胎儿娩出30分钟,可行人工剥离胎盘术。
• 胎盘胎膜残留:
• 植入性胎盘: 胎
• 凶险性前置胎盘
盘 植
入
并
穿
透
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
• 同时有三项异常: BPC<10万/dL;Fib <150mg/dL; 凝血酶原时间PT > 3秒;APTT >10秒 3P实验(+)或FDP >20mg/L;D-聚体(+)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 预防性应用缩宫素: 缩宫素10~20U+500~1000mlNS或林格氏液, 100~150ml/h的速度静滴;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还可考虑应用卡贝缩宫素
• 延迟切断脐带和控制性牵引脐带协助娩胎盘; • 预防性按摩子宫,不推荐常规用,但在产后应常
规触摸宫底
• 产后2小时是发生PPH的高危时段,应及时排空膀 胱;
休克指数
<0.9 =1.0 =1.5 ≥2.0
估计失血量(ml)
500~750 1000 1500 ≥ 2500
占血容量
<20% 20% 30 % ≥50%
血细胞分析估计失血量
• Hb每下降1g/L,约失血400-500mL。
2021晚期产后出血,如何及时识别和处理流程(全文)

2021晚期产后出血,如何及时识别和处理流程(全文)晚期产后出血(l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是产褥期常见并发症,如未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同样可能发生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晚期产后出血诊治专家共识》,以规范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
晚期产后出血的防治流程图晚期产后出血的防治流程图子宫复旧不全所致晚期产后出血原则上是使用有效的子宫收缩药物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同时治疗并存的其他晚期产后出血情况。
1缩宫素起效快,但对产褥后期子宫不敏感。
2中药制剂种类较多,但报道较为集中的是益母草注射液,其有效成分——生物碱可促进子宫收缩和新生血管生成。
多中心研究报道,应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基础药物治疗可加速子宫复旧,缩短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提高残留胎膜排出率。
3麦角新碱、米索前列醇、前列腺素制剂等这些强力宫缩剂在晚期产后出血中的应用经验有限,但对于出血持续多于月经量者,可以考虑应急使用该类药物。
4抗感染治疗对于阴道长时间流血或大量流血、怀疑合并子宫内膜炎时应用。
Cochrane评价推荐联合使用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但要注意庆大霉素有肾毒性和耳毒性潜在风险。
妊娠物残留所致晚期产后出血对于间歇性阴道流血不多、占位灶血流信号不明显、无感染征象者,可给予促进子宫收缩药物并密切随访;对于占位灶体积大(即使血流信号少)或占位灶血流信号丰富者建议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
产褥期清宫应注意操作轻柔及有效,刮出物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对于合并感染者,应先清除大块残留组织,避免过度搔刮宫腔造成感染扩散,术后继续应用广谱抗生素和子宫收缩剂,待感染控制后酌情二次清宫。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剖宫产后怀疑胎盘胎膜残留者行刮宫术需由资深医生实施。
胎盘植入所致晚期产后出血胎盘植入行胎盘原位保留或清宫后仍有部分植入病灶残留者,一旦发生出血,在充分备血条件下可尝试清宫术,如胎盘植入面积大或植入深度深甚至穿透、短时间内大量出血无法控制者,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产后出血救治流程

产后出血救治流程概述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壁缺损等原因导致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诊病例之一,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
因此,正确的产后出血救治流程对于减少并发症和保护产妇健康非常重要。
救治流程1. 早期预防:- 产前定期检查:妊娠期间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血压、血红蛋白水平、羊水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预防产后出血。
- 孕产妇健康管理: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保持良好心态等,提高身体素质,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
2. 产科医生评估:- 出血程度评估:产科医生根据产妇出血量、出血速度和血压下降程度等指标,评估产后出血的严重程度。
- 潜在原因排查:通过详细询问和检查,确定产后出血的潜在原因,例如子宫收缩不良、产道裂伤等。
3. 急救措施:- 快速输液:立即给予静脉输液,补充孕产妇失血过多导致的血容量不足。
- 药物治疗: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使用药物促进子宫收缩或控制出血,例如催产素、人工合成的血管收缩药物等。
- 外科干预:如果产妇仍然持续出血且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等。
4. 监测与护理:- 连续监测: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适时输血:根据产妇实际情况,适时给予输血,补充失血造成的贫血和血液凝固功能障碍等问题。
- 心理支持:为产妇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减少焦虑和恐惧情绪,促进恢复。
5. 随访复查:- 定期复查:产后出血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包括检查子宫恢复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等,确保恢复良好。
- 咨询建议:向产后出血患者提供产后保健和生活方式建议,帮助她们尽快恢复并预防再次发生产后出血。
总结产后出血救治流程包括早期预防、产科医生评估、急救措施、监测与护理以及随访复查等环节。
通过科学的救治流程,可以有效地防止并治疗产后出血,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产妇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提高护理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产后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产后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超过500毫升,或产后48小时内阴道流血超过1000毫升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娩出的妇女在产后阴道分娩过程中大量血液的破损引起的。
此情况属于急诊医学范畴,需要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本文将介绍。
一、应急预案建立:1. 目标:减少因产后出血引起的妇女死亡率,降低产后出血带来的严重后果。
2. 组织机构:建立产后出血应急小组,包括妇产科医生、产科护士、麻醉科医生、输血科医生等。
3. 资源准备:确保有足够的输血产品、药物、设备等急救资源。
4. 预案培训: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团队成员的应对能力。
5. 管理与评估: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的管理和评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优化预案。
二、应急流程:1. 早期阶段(产后30分钟内):- 识别患者:产后立即观察出血情况,如果发现大量出血,立即报警。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压。
- 创伤评估:立即进行创伤评估,确定是产后出血引起,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
继续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和生命体征。
- 快速治疗:立即开启快速血管通路,开始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以恢复有效循环容量。
- 关键诊断:尽快进行关键诊断,确定出血的来源。
可以通过超声、宫颈穿刺、子宫探查等方式进行。
2. 急诊阶段(产后30分钟-2小时内):- 输血支持:确定出血的原因后,开始注射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和凝血因子等输血产品。
根据患者的血压、脉搏等指标调整输血速度和剂量。
- 药物治疗:静脉给予奥曲肽、前列地尔等止血药物,促进血管收缩和凝血功能恢复。
- 停止出血:如患者出血源在宫颈或子宫上段,可以使用缝合或加压止血。
如出血源在子宫下段或阴道,需要立即进行子宫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3. 并发症处理:- 休克处理: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液体复苏、升压药物等,纠正休克状态。
- 凝血功能障碍:继续输注凝血因子、新鲜冰冻血浆等,同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基础疾病。
- 术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压,防止感染、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产后出血产前高危因素的评估
决策与实施:
1、转院。
2、临产前备血。
3、产程中建立静脉通道。
4、产后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表 2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评估、决策、实施
决策与实施产程中出现有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表现时:
1.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应用缩宫素加强宫缩,一条维持血容量)。
2.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1)胎儿前肩娩出时预防性的注射缩宫素;
(2)及时钳夹剪断脐带(胎儿娩出后2分钟左右);
(3)适当有控制的牵引脐带,一手牵引脐带,另一只手在耻骨联合上方上推宫体,协助娩出胎盘(此种娩胎盘方法可以预防子宫内翻)。
3.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4.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
流程1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处理流程图
流程2 阴道分娩后根据生命体征和休克指数评估的处理流程图
表3 剖宫产术前及术中对产后出血的评估
和处理
术前评估 发生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与阴道分娩相同的风险因素之外还应再考虑) 预防及处宫缩乏力
继发宫缩乏力 选择性手术 ♦ 术前备血; ♦ 开通两条静脉
♦ 子宫切口:两体♦ 纱布保护好子♦ 胎头娩出后宫胎盘因素 前置胎盘(伴子宫瘢痕)
胎盘早剥
软产道损伤 (切口易发生裂伤) 前次剖宫产术、第二产程时由阴道产改为剖宫产、试产后、头深定、
宫颈水肿、产程延长等
术中评估 术中表现
处理措
出血量 胎儿胎盘娩出后出血>500ml
根据出血量和出血♦ 检查胎盘,清♦ 按摩:子宫体♦ 用药:缩宫素♦ 缝扎止血:
局部缝合止或B-lynch (除前或子宫动脉♦ 填纱(前置胎♦ 抽血查血常规♦ 严重时切除子♦ 监测生命体征♦ 考虑是否输血出血部位
子宫体部
胎盘剥离面出血
前置胎盘
子宫下段剥离面出血
无凝血块 临床有憋气、胸闷、呛咳等不适症状 发生在大量失血后
♦ 羊水栓塞?同♦ 消耗性凝血障生命体征
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
♦ 羊水栓塞?同
流程3 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分析和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