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中国近代工业史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展迅速,在经济发展、技术革新和社会变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中国经济和工业已达到世界级水平,中国工业发展的史料记载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史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官方记载,主要包括政府或国家实行的政策、统计数据、报告等。

其中,中国近代工业部门有关报告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其中涉及的内容涉及科学技术,贸易和工业战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

另一类是民间记载,它包括工业企业的传记、报道和访谈,以及受访者的见解,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丰富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记载。

在近代中国,改革开放是推动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实施,推动了工业发展及其相关领域的重大变革,特别是在农村,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成为中国农村的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工业发展迅速。

2000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能源、煤炭、钢铁、机械、航空、船舶和其他重点领域得到迅速发展。

这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政府投入大力发展重点产业,以及金融取得巨大发展,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了更多优势。

此外,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史料还记载了政府和企业在工业发展中所采取的政策和举措,包括新的行业发展规划、重大技术改造、环境保护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政策和举措在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学者们留下了宝贵的记载。

为了追求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经济发展,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推动向创新、技术和数字化等领域方向发展,以打破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这无疑也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的一部分。

当前,中国正在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科技创新,以及继续改革开放,以实现经济更加发达。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史料可以为学者提供研究参考,也可以激发更多创新思维,让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未来发展中去。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荣毅仁
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
中国现代民族工商 1992年12月,获美国加州荣誉公民称号。
业者的杰出代表卓 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越的国家领导人
副主席。
荣德生
荣毅仁
荣智健
被评为世界知名企业家后,荣毅仁面对记者说:……抗日时期,
家业大部被日军破坏,伯父一病不起,客死香港。抗战胜利后,70 岁高龄的父亲被国民党官僚绑架…解放前50年,我们荣家只办了20 来个企业,但从改革开放至今的9年里,我已经发展到了200多个企 业!…当选为世界知名企业家当然感到很高兴,但是,这主要是共 产党…是1979年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否则,要干也干不起来。
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 到了什么?
张謇的大生纱厂的结局 怎样?说明了什么?
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荣 德 生 荣宗敬
荣宗敬
荣德生
(1873~1938年)
(1876~1952年)
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
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902年,二人 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1912年,兄弟合资 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 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六家。经过不 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 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张謇
状元实业家张謇
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1900年办了通海 垦牧公司,1902年办了广生油厂,1904年办 了上海大达外江轮船公司和天生港轮船公司, 1906年办了资生冶铁厂,1902年创办了国内 第一所师范——通州师范,后来又办了女师、 幼稚园、小学和中学。他还创办了十多所职 业学校,其中以纺织、农业和医校较为有名, 后来三校扩充为本科,1920年又合并为南通 大学,在外地,由张謇倡议或资助而设立的 学校有:吴凇商船学校、吴淞中国公学、复 旦学院、龙们师范、扬州两淮等小学、中学、 及师范、南京高等师法范和南京河海工程学 校等。此外,又在通州创办了图书馆,博物 馆、气象台、聋哑学校、伶工学校、剧场、 公园和医院等,在社会上博得了很高的声誉。

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以上图片显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的因素还有哪些?
• 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 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材料一: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国 别 欧洲列强 英国 法国 德国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 ;荣宗敬论述过 “实业救民御侵略”思想,有人认为他们找到 了救国的正确途径。你认为通过发展资本主义 实业的道路能救国吗?为什么?有何启示?
不能!
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 最大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 国的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 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获得民族、国家的独立。
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尤其是侵华战争的直接摧毁) 2、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 3、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4、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5、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2)根本原因: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阻碍发展的自身因素:
一)、原因
2、辛亥革命:
推翻专制统治, 扫清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 提高政治地位, 发展实业法令
•材料1:奖励和保护工商业, 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 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 ——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 法令和措施
材料2: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
激发了民族资产
阶级投资近代工 业的热情;
喁(yong)望治之民,可共此 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 争存的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 其时也。 ——《工业建设会趣旨》
(3)从中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 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近代史(1840————1949)鸦片战争爆发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概况:1.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49)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4.知识线索:西方列强侵华中国各阶级、阶层的反抗斗争和近代化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近代史开端1.背景:①国际局势:中:封建制度衰落外: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英成为最强大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掠夺原料(根本原因)②鸦片输入危害: 白银外流, 加剧中国贫弱.③禁烟运动代表:林则徐(道光年间)——民族英雄(直接原因)措施: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勒索赔款恶例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列强经济侵略,门户洞开(闭关政策被打破)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破坏关税自主权(此款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3.影响:①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中国历史转折点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人民大众(阶级矛盾)革命任务变化:反侵略反封建(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领域变化: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②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2、沙俄获益最多:150多万km2 《瑷珲条约》、《北京条约》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气焰4、影响: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收复新疆1.背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加剧,造成边疆危机阿古柏入侵新疆,建伪政权,英俄支持沙俄侵占伊犁地区2.经过: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塞防、海防并重)19世纪70年代中期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又收复伊犁3.结果:收复新疆,粉碎英俄分裂新疆的阴谋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附:新疆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西汉: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上海工业发展史

上海工业发展史

上海工业发展史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具有悠久的工业发展历史。

从清朝末年开始,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工业中心,其工业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近代上海的工业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

当时,上海作为一个沿海港口城市,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者和企业家。

这些外国资本的引入促进了上海的现代工业化。

特别是在1890年代和1900年代,外国银行和工商公司相继进入上海,大大促进了当地的工业发展。

上海工业主要以纺织、造纸、烟草等非常传统的行业为主。

其次,上海的工业发展在中华民国时期迈上了一个新阶段。

民国时期,上海的工业板块开始多元化发展,涉及到机械制造、电力、化学等新兴行业。

1930年代,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国营机器制造厂,并且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机械制造产业群。

此外,在这一时期,上海还建立了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并且成为当时中国电影的中心。

第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上海的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

上海成为中国生产力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涉及到了多个行业。

上海成为重工业和轻工业的集结地,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大。

特别是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上海聚焦于重工业的发展,如钢铁、机械、船舶等产业。

上海还建立了对外贸易港,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最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工业结构和重心发生了巨大变化。

1980年代以来,上海逐渐向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转型。

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建设下,许多跨国公司进入上海,并带来了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

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贸易港口和创新中心之一。

同时,上海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发展。

总的来说,上海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过程。

从外国资本引入到国有企业的建设,再到改革开放的转型,上海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上海的工业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40——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1、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2)1842年《南京条约》2、鸦片战争后(1)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林则徐、魏源新思想的萌发(地主阶级学技术)(3)西装、西餐、西式建筑,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1851年金田起义(2)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3)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及衰的转折点(4)1859年《资政新篇》(5)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4、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1858年《天津条约》(2)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5、19世纪60年代(1)“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出现(地主阶级学技术)(2)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6、19世纪60、70年代(1)近代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早期维新思想产生(资产阶级学制度)7、19世纪中后期人力车、自行车传入中国8、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9、1876——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0、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电报线,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1、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12、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1894年黄海海战(2)1895年威海卫战役、《马关条约》签定13、19世纪末(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中日战争后)(2)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1895——1912年)(3)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4)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国人办报形成高潮(5)康梁维新思想、孙中山等人的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思潮出现(6)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1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15、1906年无线电报、第一个有轨电车出现16、1911年辛亥革命(1)1894年兴中会成立(2)1905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提出(3)1911年黄花岗起义(4)1911年5月保路运动(收回利权运动)(5)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6)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7)1912年1——2月南北和谈(革命党人与袁世凯)(8)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9)1912年3月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从清末至民国初年,中国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新式的工业起源于清末民初,这段历史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史。

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工业结构和特点。

清末民初,民间工业蓬勃发展,几乎全覆盖了中国各地,形成了古代经济模式中许多特殊性格。

历史文献记载,最典型的例子是四大行业:纺织、钱币、刀剑和染色革业。

其中,纺织是最重要的行业,研究显示在中国传统社会经济体系中,古代纺织工业是一种起源古老的工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管理和技术指导上来看,古代纺织工业都有一套可行的机制,管理是严格的,技术指导也很细致认真。

另外,四大行业之外,还有一些较小的行业,比如木材业、煤炭业、制革业、制皮业、瓷器业、制陶业、陶瓷业、油料业等等,这些行业也是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中,木材业是最重要的,从古至今,木材业在中国工业历史中居重要地位,曾经激发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文化创新的力量。

此外,以农贸市场为主广泛的连锁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同样从技术指导的角度来看,古代农贸市场也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其中包括:作业组织,商品贩运,管理制度等。

在清末,这些农贸市场已经普及到全国,如商店街、农贸集市、钱坊市场等,成为中国古代城市最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同时也给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变革。

另外,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的矿业工业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历史文献记载了多种形式的矿业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木炭开采为主的古代冶金业。

这种古代冶金业活动,使矿业开采、加工、贮存等技术得以更进一步发展,同时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这段历史都发生在清末民初,但其影响在今天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

从古至今,中国的工业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在近代工业史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工业技术的强大发展动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总而言之,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的研究,是深入了解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

经济史第11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经济史第11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时间、原因、表现、影响 时间
产生 初步 发展
原因
主要史实
影响
黄金 时期
艰难 发展
陷入 困境
获得 新生
原因
产生
晚清 政府 初步 发展 晚清 政府 ①外资入侵,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 ②外资企业和洋务 企业的刺激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 间设厂的限制 ②实业救国热潮的 推动 ③收回利权运动
史料四: 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 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 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 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 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 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史料五:“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忌阻抑, 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 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压制 史料六:祝大椿办上海工艺纱厂,”起初纯系华人资本,后为
史料研读:下列史料分别反应了民族工业的什么特点?
史料一: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 同一时期,法国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 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资金少、规模小
史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 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 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 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技术力量薄弱 史料三:(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 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 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汉冶萍公司》。 地区发展不平衡,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工业文明从这里走来——开滦博物馆研学游课程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
一、教学目的:
了解开平矿务局的建矿背景和中国近代工业史
重点了解开平煤矿创建过程中创造的“中国近代第一”
二、主要知识点:
洋务运动
开平老股票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唐胥铁路
百年羊皮蒙面大账本
三、课程内容
1.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洋务派进行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开平煤矿就是那个年代兴起的。

2.迄今存世最早的老股票----开平矿务局1881年股票
开平煤矿不仅是“官督商办”的股份制企业,也是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

开平矿务局1878年建立后即制定招股章程,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1881年的开平矿务局“蓝字直版股票”,为广东香山县“曹
存善堂”所持有,每股为一千两白银。

“曹存善堂”是澳门曹氏家族设立的一个商号。

曹氏家族是澳门八大华商之一,最大的房地产业主,也是开平煤矿的大股东之一。

这张“蓝字直版股票”是迄今存世最早的中国股票,已经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为研究中国近代证券史提供了重要实物。

3.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车是英国工程师金达设计,中国工人利用矿井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被称为中国火箭号机车。

4.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
开平矿务局于1881年修建了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

唐胥铁路全长9.7公里,铁轨轨距为国际标准的1.435米,钢轨每米重15公斤。

博物馆展示的铁轨有1880年、1887年、1896年的,上面还有英文标识。

1880年、1887年的铁轨每米15公斤,1896年的铁轨每米38公斤;已经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开滦博物馆馆藏第二件镇馆之宝。

5.百年羊皮蒙面大账本
1901年后开平煤矿实行西方复式记账方式使用的大账本。

根据帐内价值的高低采取了不同方式的设计和包装。

有的账簿封皮封底采用优质帆布包装,印有精致的英文字目;有的账面四角用棕红色优质牛、羊皮封装,封面烫有漂亮的金字,至今金光耀眼。

帐簿里的账面纸,则全部采用英国高级道格纸或铜板纸,帐页中印有水印和隐形标记防伪;打开这些账薄,大都是英文帐,账面书写都是用英文的花体,书写的时候为了保持账面整洁都是要手戴白手套的。

这些账本的尺寸规格和重量更是令人罕见,有的厚达10厘米,长约80厘米,宽50厘米,一本账的重量竟达15公斤。

据档案资料记载,过去开滦的总经理在看账时,需要专门的员司用专用的小推车将大账本送到办公室。

请看,中间展柜摆放的大账本,羊皮封面,侧面还有防伪的花纹,因此被称为百年羊皮蒙面大账本。

最大的一本,是1906年的,已经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四、课程问题:
1.哪座煤矿是中国最早上市公司?(开平煤矿)
2.迄今存世最早的老股票是哪一年的?(开平矿务局1881年股
票)
3.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是哪一台?(龙号机车)
4.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是哪一段?(唐胥铁路)
5. 1901年后开平煤矿实行西方复式记账方式保留下的珍贵文物是什么?(百年羊皮蒙面大账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