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损伤磁共振诊断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和关节镜检查的对比研究

Poi .2 rv w 03 开放式常导磁共振设备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e 膝 关节处于 自 然伸直位 , 先行常规横轴位、 冠状位扫描, 再行斜 矢状面扫描, 使用通过股骨髁间窝的横断面图像为定位像 , 如怀疑 A L撕裂且矢状位 4 m层厚显示不清, C m 加做矢状 位薄扫, 层厚 1 m。 ~2 m
11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资料 收集 20 年 7 . 08 月至 21 年 4 01 月前交叉 韧
带损伤患者 3 O例, 其中男 2 例, 5例; 5 女 年龄 4 2 平 ~7 岁,
均 3 岁。 4 交通伤 1 例 , 8 撞击伤 8 运动伤 2 扭伤 2 例, 例, 例; 损伤后 2 ~2 接受 MR 检查。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 h 1 d I
前交叉韧带( t i rc t la etA L 作为膝关 a e o cui e i m n , C ) n rr a g 节内非常重要的韧带, 对膝关节的稳定和活动起着重要的作
A L, C 对于部分损伤用探针探查以免漏诊, 并检查合并损伤,
同时处理其他韧带及半月板损伤, 详细记录手术情况。 13 . MR 影像提示 韧带中断、 I 不连续, 断端明显移位, 各序 列均未见到韧带时诊断完全断裂。 韧带内见异常信号, 韧带局
用, 膝关节外伤时容易损伤。临床往往通过前抽屉试验和
L cm n a a 试验来诊断, h 但急性期 由于膝关节肿痛明显、 周围 肌肉保护性痉挛, 往往不能进行加重膝关节疼痛的检查, 查 体结果也不理想。MR 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对肌肉、 I 肌
部或弥漫性增粗、 肿胀, 边缘显示不清或韧带变细, 但连续性
前交叉韧带损伤磁共振成像诊断指标

关节处于伸直状态 。当膝关 节屈 曲时 , A C L在 MR I 图像 中可 表现较为松弛的状态。 虽然正常的 A C L 在各个序列 中均表现 为低信号 , 但在老年的患者 中, 由于 A C L的退 变 , 可在韧带 内 出现 中等 的信号 区。正常的髌下滑膜襞位 于 A C L的前方 , 在 MR I 上呈低信号 ,不要误认为 A C L ,其出现率一般为 2 0 %一
2 结 果
功能性不稳和早期 的退行性改变。通过对 3 5 例A C L损 伤的 各种 MR I 征 象进 行总结 , 有待 提高 磁共 振成像 ( MR I ) 诊 断
A C L损伤的准确性 。
1 资料 与方 法
3 5例随访关节镜 A C L连续性 中断者 9例 ; A C L扭 曲, 呈 波浪状改变者 5 例 ,虽然 MR I 上韧带的连续性未见 中断 , 但 在关节镜下 , 用 探子探查 时, 可见纤维 已完全断裂 ; A C L内形
克服呼吸运动伪影对腹部 S WI 图像 的影响等是需要解 决的
技术问题。随着腹部 S WI 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成熟 . 可 以更高
[ 5 ]L e e B C , V o K D, K i d o D K , e t 1 a .M R h i g h — r e s o l u t i o n b l o o d o x y -
关节镜下 可见 A C L完全撕裂 , M R I 间接征象表现如下 : 1 4例 A C L和胫 骨平台的夹角< 4 5 。 ; 1 2例 A C L和 B l u me n s e a t
有病例均经关 节镜手术证实 。另选择 3 0例因膝关 节其 他病 变经关节镜证实 A C L正常者作对照 ,其 中男性 1 9例 .女. { 生 1 1 例, 年龄 1 2 — 6 5岁 。 病变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病 、 髌骨软化 、 半月板损伤 . 滑膜炎等 。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对比分析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比较MRI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意义,对治疗提供具有重要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膝关节损伤的患者127例,年龄在15-65岁之间,平均 37 岁。
对筛选的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关节常规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主要诊断标准,结合临床检查运用MRI诊断,对比两者检查的准确性及灵敏性等诊断结论,结果:运用MRI检查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MRI运用到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建议推广运用到临床中。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对比分析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创伤,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维护关节稳定重要支撑,损伤后会导致一些列病变,传统上检查及治疗首选关节镜进行诊断与治疗关节镜也成为首选的临床手段,但是关节镜的检查属于有创的检查,而MRI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无创性检查的优势也为广大患者和临床所认可。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筛选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膝关节损伤患者127例,其中男 80例,女40例,年龄15-65岁,平均37 岁。
诊断标准包括:有外伤史,有膝关节疼痛、肿胀、跛行、弹响或膝关节不稳定的临床表现;临床查体:浮髌试验,内外侧关节间隙压痛试验,过伸及过屈试验,研磨试验,McMurray 试验,前抽屉试验,Lachman 试验,后抽屉试验,轴移试验,股四头肌是否萎缩,患者具有上述至少 1 项阳性体征;排除其他非关节损伤的了症状;1.2 方法:1.2.1采用进口开放式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正交头部线圈。
行常规 SE T1WI序列:TR 440 ms,TE 21 ms;FSE STIR 序列:TR 3500 ms,TE 98.2 ms,TI 85,激励 3-4 次,FOV 为20 × 20,矩阵 256 × 160,回波链 10,接收带宽 8.93Hz,层厚 5 mm,层距 1 mm,进行常规膝关节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先冠状位后矢状位扫描,如有需要可加扫轴位及斜位。
膝关节韧带的MRI表现,一篇总结到位!

膝关节韧带的MRI表现,一篇总结到位!膝关节韧带包括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内侧副韧带(MCL)、外侧副韧带(LCL)、囊韧带、板股韧带、髌支持带、横韧带等,其中最易损伤的是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
今天来分享膝关节韧带正常和损伤后的 MRI 表现,记得收藏~(图片点击后可放大查看)正常前交叉韧带的 MRI 表现ACL 包括两束纤维:前内束(AMB)和后外束(PLB)。
由于两束间或旁边有脂肪组织镶嵌,在容积效应影响下,ACL 的MRI 信号不匀并高于其他韧带。
膝关节屈曲状态下,较长的 AMB 绷紧,较短的 PLB 松弛;膝关节伸直状态下,AMB 松弛,PLB 绷紧。
矢状位 T1W1 MRI 成像,冠状位 T1W1 MRI 成像前交叉韧带损伤的 MRI 表现当膝关节部分屈曲,胫骨过度外旋或者膝关节完全伸直,胫骨过度内旋时,胫骨直接前移而损伤 ACL。
ACL 损伤部位韧带中段最常见,其次是股骨髁附着点,胫骨附着点少见。
正常ACL 呈索带状低信号结构,边缘平直光整。
ACL 损伤的MRI 信号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及时间。
完全撕裂:特点是 ACL 连续性中断,韧带的断端可有或无移位或缩。
由于完全性撕裂伴发出血水肿,韧带周围紊乱结构常常掩盖 ACL 影像。
完全性撕裂伴发其他结构损伤(如胫骨附着点的撕脱骨折、MCL 撕裂和半月板撕裂等)的机率显著高于部分性撕裂。
左图:矢状面T1W1像,前交叉韧带区呈现出紊乱的中低信号结构,ACL显示不清。
右图:矢状面T2W1像,上述低信号紊乱结构变为不规则的高信号,其内见ACL连续性中断,前交叉区可见不规则的低信号ACL碎片。
部分撕裂:ACL 部分撕裂 MRI 征象不如完全撕裂典型。
由于 ACL 内或周围出血水胂,MRI 表现为 ACL 全段或局部信号升高、增粗和边缘模糊,韧带周围出现大片水肿、出血或疤痕形成,关节囊积液。
部分ACL 撕裂多伴有韧带松弛现象,原本平直形态变弯曲,可向前拱起或呈现波浪状。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一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MRI分为三级•Ⅰ级损伤即早期退变或变性•Ⅱ级损伤即严重变性,是Ⅰ级损伤的继续•Ⅲ级损伤即撕裂(Menisci Tear)斜行撕裂、水平撕裂、垂直撕裂、放射状撕裂、纵形撕裂、桶柄状撕裂(BuckethandleTear)、复杂撕裂、半月板关节囊分离盘状半月板(Discoid Meniscus)MRI-sag: 5mm层厚扫描时有3个或以上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形成蝴蝶结样改变Cor-半月板最窄处宽度大于14-15mm,外侧缘高于对侧2mm以上二交叉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正常ACL起于髁间嵴前区,向上后外止于股骨外髁内侧面;PCL起于髁间后区,向上前内,止于股骨内髁外侧面,下图是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表现。
•前交叉韧带损伤有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MRI上区分部分和完全撕裂困难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直接征象为•前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前交叉韧带扭曲呈波浪状•前交叉韧带内形成假瘤,在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并且见不到完整的纤维束•T2WI上前交叉韧带内呈现弥漫性高信号后交叉韧带断裂的征象•后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残余的韧带退缩、扭曲•MRI上未显示后交叉韧带•在T1WI、T2WI上呈不规则的高信号•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有撕脱的骨碎片和后交叉韧带相连而韧带的连续性未见中断三侧副韧带损伤正常解剖•内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内侧收肌结节之下,止于胫骨的内侧,相当于胫骨粗隆水平,长度约 11cm,宽度约1.5cm•外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外上髁上方,止于腓骨头下方,呈一个圆索条状结构,长约5-7cm影像学表现•MRI上正常副韧带在任何序列均为低信号•检查多采用冠状面和横轴面检查•侧副韧带损伤MRI上表现为韧带内长T2高信号•完全断裂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或韧带增粗、肿胀、韧带内弥漫性高信号四髌骨韧带损伤正常解剖•为股四头肌的延续部•是全身最强大的韧带之一•位于膝关节囊的正前方•起自髌尖及其后方的粗面,向下止于胫骨粗隆,长约8cm影像学表现•MRI上任何序列均表现为低信号•矢状面和横轴面显示好•部分撕裂时MRI上表现为韧带内高信号•完全撕裂时表现为韧带断裂,髌骨上移,韧带呈波浪状改变五股四头肌腱来源:骨今中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低场磁共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临床诊断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 . 1一 般资料 收集我 院2 0 0 8 年3 月至2 0 1 3 年3 月7 2 例经膝关 节镜确诊为膝 关节前
交叉韧带撕裂患者 ,其中左侧3 8 例,右侧3 4 例,男5 l 例,女2 l 例 ,年
龄l 8 ~5 6 岁 ,平均年龄4 2 岁。 1 . 2磁共振设 备扫描机成像方法 应用东软s u p e r o p e n 0 . 2 3 低场磁 共振扫描成像 系统 ,采用多通道 相 控 阵 线圈 进行 扫描 。取 患者 仰 卧位 ,足先 进 ,膝 关节 中心置 于线 圈 中心 ,向外旋转 1 5 。 ,膝关节两 侧加软垫 加固。行包括 矢状 位 ,冠状 位及 横断位 的T 。 WI 及T WI 的常规磁共 振扫描 。层厚 :0 . 5 c m,间 隔 : O . 1 c m。矩 阵2 5 6 × 2 5 6 ,视野2 0 0 ,平均次数2 次。T WI :T R 4 0 0 m s ,
【 3 】 孙晓燕, 张美芳, 马小萍, 等. 住院患者发生带状疱疹8 7 例临床分
析[ J ] . 中 国皮肤性 病学 杂志 , 2 0 1 2 , 8 7 0) : 4 1 2 - 4 2 2 .
低场磁共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 裂的临床诊断价值
张 宝春
(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吉林 四平 1 3 6 0 0 1 ) 【 摘要】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对膝 关节前交叉韧带撕 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 2 例经膝关节镜确诊的膝关节前 交叉韧带撕 裂
均发现前交叉韧带的连续性中断,均伴有软骨下骨挫伤及周围组织的
水 肿。发现准确 的诊 断前交叉韧带撕裂 应在矢状位 ,冠状位 及横断位
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 -回复

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回复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于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前交叉韧带损伤。
这种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往往导致疼痛、不稳定和功能障碍。
通过使用这个诊断模板,医生可以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步检查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结果,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第一步: 病史采集在这一步骤中,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有关症状的信息。
他们可能会问患者是否有:- 扭伤或撞击膝部的历史。
- 痛点和疼痛的特点,例如疼痛程度、位置和放射范围。
- 关节肿胀、感觉不稳定或坠落的情况。
第二步: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体格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疼痛区域。
在这一步骤中,医生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膝关节的外观,包括红肿和瘀伤。
- 膝关节的移动范围,以检查是否有受限或疼痛。
- 应力测试,通过施加压力或拉伸来评估韧带稳定性。
- Lachman试验,用来评估前交叉韧带的完整性。
医生会向患者的屈膝90度,并移动下腿向前,在这个动作中,医生会观察膝关节的前后位移。
第三步: 影像学评估在这一步中,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特定的影像检查,以进一步评估膝关节的结构和韧带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影像学技术:- X射线,用来排除骨折或其他骨骼异常。
- MRI (磁共振成像),可以清楚地显示韧带的损伤程度。
根据以上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医生可以逐步寻找骨科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鉴别诊断:1. 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 内侧副韧带损伤- 外侧副韧带损伤- 后交叉韧带损伤2. 其他骨骼损伤:- 骨折- 骨裂- 骨软骨疾病3. 软组织损伤:- 半月板损伤- 关节滑膜损伤4. 其他疾病:- 关节炎- 韧带病变- 痛风在做出最终诊断之前,医生可能还需要结合临床病例,以及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一步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
总结: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是一种帮助医生逐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结构化方法。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检查与诊断

( 第 三军 医大学新桥医 院 放射科 , 重庆 , 4 0 0 0 3 7 )
摘 要 :目的 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 AC L ) 损伤 的 MRI 检查方法与诊断。方法 采用膝关节伸直位 、 微屈位和屈曲位 膝关节
斜矢状 位快速 自旋 回波序列 , 对3 6例疑有膝关节 A C L损伤患者进行 MRI 扫描 , 分析其显示效果及 MRI 表现。结果
A B ! 汀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o p t i mi z e t h e MRI t e c h n i q u e t o d i s p l a y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e n t
AC L i n v e r t i c a l ,i n c l i n e d s a g i t t a l v i e w a n d s a g i t t a l v i e w o f b e n d i n g p o s i t i o n i s 5 5 . 6% ,8 3 . 3 3 %, 9 2 . 0% .Co n c l u s i o n S a g i t t a l v i e w o f b e n d i n g os p i t i o n i s t h e b e s t p l a n e f o r s h o wi n g ACL t e a r i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前交叉 韧带损伤在斜矢状面伸直位 、 微屈位和屈曲位显示率分别为 5 5 . 6 0 %、 8 3 . 3 3 %、 9 2 . O %, 微 屈位和屈曲位 2 者之间无统 计学差异 ( P>0 . 0 5 ) , 但2 者均明显高于斜矢状面伸直位( P <0 . O 1 ) 。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L
PCL
功 能
• ACL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胫骨前移,并与侧副韧带和关节囊 后方的增厚部分一起限制膝关节过伸。同时在小腿固定情 况下,有防止股骨内旋的作用。 • 前内侧束(AMB):起自股骨附着处前上部分,然后呈扇 形向远侧散开后插入胫骨平台髁间隆起前方的前内侧面; 膝关节弯曲-处于拉伸状态;膝关节伸直-处于松弛状态; 其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前移。 • 后外侧束(PLB):起自股骨附着处的后下部分,插入胫骨 平台髁间隆起前方的后外侧面;膝关节弯曲-处于松弛状 态;膝关节伸直-处于拉伸状态;其主要作用是在膝关节 伸直时限制其旋转。 • 因此,无论膝关节弯曲或伸直,ACL都是具有功能的。
外侧副韧带(LCL)单层显示
ACL部分撕裂
• 目前,对于ACL部分撕裂的定义仍有争论 : a.ACL前内侧束或者后外侧束撕裂。 b.将ACL重新分解为三个功能解剖单位:后 外侧束、前内侧束及中间束,认为其中任 何一个撕裂都可称为ACL部分撕裂。 c.以ACL纤维撕裂的百分比来定义部分撕裂, 其包括撕裂韧带直径的1/2或3/4。 d.ACL撕裂范围小于50%为部分撕裂。
左膝关节抑脂序列(STIR): ACL解剖结构,前内侧束AMB (白箭),后外侧束PLB(白箭 头)。
左膝关节PDW+抑制序列: 前内侧束AMB(白箭),后 外侧束PLB(白箭头)。
• T2矢状位(连续两个层面):左图显示AMB,右图显示PLB。
流行病学
• 美国人群ACL损伤发病率估计1/3000,而从事足 球运动者发病率为60/10万,滑雪运动者70/10万; 国内尚无一般人群统计结果报道,但是有文献统 计非运动员ACL损伤就诊人数增加,增长率明显 高于专业运动员。 • 性别差异:国外文献统计ACL损伤男女比例可达1: 1.4~9.5,主要与解剖特点差异、激素水平和运 动方式等有关。
ACL部分撕裂
• 临床意义:ACL完全撕裂的患者需要进行韧 带重建手术,而对于ACL部分撕裂的患者可 以进行保守治疗,并且通过逐步的康复训 练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 • 但是,一定数量的ACL部分撕裂的患者可发 展为完全撕裂,则需要进行重建。因此在 伤后采取何种治疗方案,则取决于如何精 确诊断损伤的程度。
ACL损伤机制
• ACL损伤分为接触性与非接触性。 • 非接触性损伤:主要包括旋转和平移的压力,可 发生于减速和快速改变方向的运动中,出现过度 内部旋转及胫骨前移,可造成ACL的撕裂。 • 接触性损伤:主要指外部力量作用于膝关节。 a.如果外部作用力导致股骨外旋以及膝关节外翻, 那么就会发生O’Donaghue三联征(包括前交叉韧 带、内侧副韧带以及内侧半月板撕裂)。 b.如果外部作用力导致股骨内旋,那么ACL在损伤 的同时将合并膝关节后外侧角结构的损伤以及外 侧半月板的撕裂。
ACL近股骨端 不连续,剩余 ACL形态仍与 Blumensaat线 平行。
矢状位PDW:左图显示走行连续的ACL前内侧束,右图显示 ACL后外侧束局部信号增高且不连续(箭头)。
膝关节ACL损伤临床上较为常见,MRI对于 完全性ACL撕裂的诊断已经非常成熟,但对 于部分撕裂的诊断还存在困难, 因此还需 要不断探索更好的成像技术与方法。
ACL部分撕裂MRI征象
• MRI诊断ACL完全撕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但是准确诊断ACL部分撕裂却相当 的困难,尤其是较为严重的ACL部分撕裂的 MRI征象与完全撕裂难以区分。 • ACL部分撕裂MRI征象可有:ACL内部信号 增高、形态异常以及不连续。
斜冠状位薄层扫描:左图显示ACL的前内侧束断裂,右图显 示后内侧束连续。
ACL损伤的MRI征象
• ACL损伤的MRI征象可分为直接征象与间接 征象,直接征象是指ACL本身的形态及信号 的改变,而间接征象有助于ACL损伤的诊断。 • 但是,间接征象不能在缺乏直接征象的情 况下单独诊断。
直接征象
• ACL形态消失,各个平面中均未见显示 , 并可见不均匀高信号影(提示水肿与出血) 填充股骨髁间凹 。 • ACL基本形态存在,但是不连续 。 • ACL走行异常:矢状面上,ACL纤维不能平 行于Blumensaat线(股骨髁间窝皮质线)。 • ACL水肿增粗:增粗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增 宽 ,并伴随信号增高。
谢 谢!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的MRI诊断
陈凯
• 膝关节结构复杂且具有负重功能,导致其 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已成为临床较为常 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重要的 稳定结构,ACL损伤已成为严重影响膝关节 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解 剖
•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起自于股 骨外侧髁内侧面的半圆形凹陷处,然后经前内侧通过股骨 髁间凹插入并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与外侧半月板 的前中部相连。 • ACL走行比较陡直,倾斜角度至少应与Blumensaat线(股 骨髁间窝皮质线,指股骨后侧面和ACL胫骨附着点之间的 连线)相一致。 • 根据ACL远端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前 内侧束(anteromedial bundle,AMB)和后外侧束 (posterolateral bundle,PLB)。
ACL形态消失,并可见不均匀高信号影填充股骨髁间凹。
术中所见股骨髁间窝空虚,ACL韧带形态消失,可见PCL。
ACL形态弥漫性增粗,且不连续,局部信号增高。
膝关节镜示PCL存在,并可见ACL的残端。
间接征象
• 胫骨前移位:股骨外侧髁中部矢状面上,胫骨后 缘皮质垂直线位于股骨外侧髁后缘皮质垂直线的 前方7mm以上 。 • 外侧半月板后角裸露征:矢状面上,外侧半月板韧带(PCL)角:矢状面上,PCL向后弓 形态改变,后交叉韧带近端部分与远段部分所形 成的夹角,当角度<105度时,提示ACL撕裂。
• 正常ACL,因其氢原子被固定在多肽形成的 致密网架上,故其在MRI任何序列上均为低 信号。 • 损伤后ACL,多肽网架遭到破坏,氢原子及 水肿液在MRI成像上表现为韧带内出现高信 号。由于出血、水肿,韧带肿胀超过正常 宽径,MRI成像上表现为韧带形态改变。
MRI成像序列
• T1加权:由于脂肪组织提供了高信号背景,更容 易显示低信号的韧带、肌腱和等信号的肌肉组织, 因此是显示膝关节软组织解剖最佳的序列,并且 在膝关节外伤后可以很好的显示细微骨折。 • T2加权:对于表现为高信号的液体较为敏感,由 于脂肪与液体都呈高信号改变,因此常在T2序列 中加入脂肪抑制序列来显示骨髓及皮下脂肪的水 肿,同时还可以在冠状位、矢状位上显示侧副韧 带以及交叉韧带的水肿和出血信号。
胫骨前移位:胫骨后缘皮质垂直线位于股骨外侧髁后缘 皮质垂直线的前方7mm以上 。
后交叉韧带(PCL)角:PCL向后弓形态改变,韧 带近端部分与远段部分所形成的夹角接近90度。
外侧半月板后角裸露 征:矢状面上,外侧 半月板后角后缘垂直 线位于胫骨后缘皮质 垂直线的后方。
间接征象
• 股骨外侧髁凹陷征(Notch征):股骨外侧 髁凹陷加深加大或局部骨挫伤改变 。 • 空髁间窝征:冠状面上,股骨外侧髁内侧 面ACL附着点空虚 。 • 后交叉韧带(PCL)单层显示:单层冠状面 图像显示完整的PCL。 • 外侧副韧带(LCL)单层显示:单层冠状面 图像显示完整的LCL。
ACL损伤后评估
• 临床评估:由于损伤通常发生于非接触性 外伤中,因此患者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病 史;体格检查中诊断ACL损伤的主要是 Lachman试验、抽屉试验和旋转试验。 • 影像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由于多平 面成像及良好软组织分辨率,成为理想的 评估ACL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ACL MRI成像基础
MRI成像序列
• PDW(质子密度加权):依靠组织的H质 子量来产生信号,对半月板的撕裂和退行 性改变比较敏感,因此常联合T2 FSE序列 及脂肪抑制序列评估ACL合并半月板损伤。 • T2*加权(GRE,梯度回波序列): T2*GRE 3D序列可用来诊断ACL撕裂,但 是其组织对比度不如SE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