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答案(四).
2017-2018最新电大【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精品)

电大【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艺术学概论】作业1(一)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开山鼻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论成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3、"模仿说"或"再现说"。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艺术的这种"模仿"功能,使艺术比它所"模仿"的现实世界更加真实。
4、形象性: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
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各个具体艺术门类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必须通过音响、语言等媒介间接地感受。
但无论怎样,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
(二)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组成部分。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艺术学概论》第4次平时作业

《艺术学概论》第4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具有 新闻信息 、 文艺娱乐 、 社教 、 服务 等多重功能。
2、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其中, 旋律 堪称音乐的灵魂, 节奏 体现出音乐的时间感, 和声 体现出音乐的空间感。
3、中国的戏曲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其中以元代关汉卿的《 窦娥冤 》和王实莆的《 西厢记 》,明、清时期汤显祖的《 牡丹亭 》为代表。
4、席勒在他著名的《美育书简》中指出,人的“感性冲动”和“ 理性冲动 ”,必须通过“ 游戏冲动 ”才能有机地协调起来。
5、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浪漫乐派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 激情 、 抒发主观情感 、 表现个性 。
6、“包豪斯”是1919年 德国 国创办的一所建筑及产品设计学校,它的创始人就是著名建筑家 格罗庇乌斯 。
7、席勒在他著名的《美育书简》中指出,人的“感性冲动”和“ 理性冲动 ”,必须通过“ 游戏冲动 ”才能有机地协调起来。
8、艺术这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就是通过 艺术创作 —— 艺术作品 —— 艺术欣赏 一个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来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感。
9、 艺术家 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10、“意象”这一概念,最早是 中国古典 美学中使用的术语,但是,近代西方哲学与艺术理论中也在使用这一概念。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 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2、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三方面或三个阶段。
3、艺术作品: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对象。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艺术学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一(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答: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①艺术的认知功能:艺术作品总是反映我们的客观和主观世界,透过艺术作品,我们可以认识到丰富多彩的主客观世界,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
如,西方的现代派艺术等,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②艺术的教育功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表现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作品表达了艺术家一定的思想情感,欣赏者会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悟,艺术作品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如,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③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作品是以审美为目的,运用艺术的手段而创作的,它给欣赏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审美感。
如,中外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即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
但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即揭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答:所谓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们意义首先是指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并且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表现内容。
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其次,在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的形式,例如一首乐曲的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
或者一幅油画的丰富而和谐的色彩等。
然后由这种形式或生动而鲜明地展示出或含蓄而微妙地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
答:艺术的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人类艺术精神本质的具体现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即所谓的人类艺术生产产品,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换言之必须符合或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此即是艺术的审美性。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艺术的基本特征?A. 形象性B. 情感性C. 抽象性D. 创造性参考答案:C2. 以下哪个艺术家是印象派代表人物?A. 莫奈B. 毕加索C. 达芬奇D. 米开朗基罗参考答案:A3. 以下哪个艺术流派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表达?A. 立体主义B. 表现主义C. 未来主义D. 抽象主义参考答案:B4. 以下哪个艺术作品属于浪漫主义?A. 《自由引导人民》B. 《蒙娜丽莎》C. 《大卫》D. 《星空》参考答案:A5. 以下哪个艺术作品属于古典主义?A. 《哈姆雷特》B. 《罗密欧与朱丽叶》C. 《奥赛罗》D. 《浮士德》参考答案:A6. 以下哪个艺术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以创作《格尔尼卡》闻名?A. 毕加索B. 达利C. 马蒂斯D. 高更参考答案:A7. 以下哪个艺术流派主张艺术家应该关注社会现实?A. 象征主义B. 现实主义C. 印象主义D. 抽象主义参考答案:B8. 以下哪个艺术作品属于超现实主义?A. 《睡眠的维纳斯》B. 《记忆的永恒》C. 《呐喊》D. 《草地上的午餐》参考答案:B9. 以下哪个艺术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米开朗基罗B. 安格尔C. 莫奈D. 毕加索参考答案:A10. 以下哪个艺术流派主张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美感?A. 抽象主义B. 立体主义C. 表现主义D. 象征主义参考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艺术起源于________。
参考答案:生产劳动12. 艺术的审美价值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形象价值、情感价值、思想价值13. 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需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原则。
参考答案:真实性、典型性、创新性14. 中国古代艺术“四绝”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艺术学概论-形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1159)》——任务1的答题界面温馨提示:请在20分钟内保存答案,切换题型前先保存答案!提交后客观题直接显示分数,主观题则需要教师评阅后才有分数!当前题型: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45分))4969•1、“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艺术()作用的特点。
(3.0分)•A、审美娱乐•B、审美认知•C、审美理想•D、审美教育•2、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4970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3.0分)•A、表现说•B、模仿说•C、巫术说•D、游戏说4971•3、美育的核心是()。
(3.0分)•A、艺术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4、所谓()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3.0分) 4972•A、艺术传达•B、艺术鉴赏•C、艺术构思4973•5、“以美育代宗教” 的思想是()提出的。
(3.0分)•A、胡适•B、蔡元培•C、王国维•D、鲁迅4974•6、11.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艺术起源于“表现”理论的是()。
(3.0分)•A、叔本华•B、泰勒•C、克罗齐•D、詹姆斯•7、()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4975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3.0分)•A、艺术风格•B、艺术特色•C、艺术语言•D、艺术意蕴•8、德国的()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从而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形成。
因4976此,他也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3.0分)•A、格罗塞•B、康拉德•费德勒•C、狄索瓦•D、黑格尔4977•9、最早提出“游戏说”的哲学家是()。
2023年春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新版

2023年春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照答案艺术学概论作业1(二)1、艺术本责问题旳科学理论基础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构成部分。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旳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旳审美需要。
马克思提出了“艺术生产”旳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络起来,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一种特殊旳精神生产,在美学和艺术史上是一种前所未有旳创举。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旳来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旳来源看,艺术生产自身经历了一种漫长旳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
人类最初旳艺术品常常同生产劳动实践有着直接旳联络,它们或者是劳动工具如精致旳石器、骨器等,或者是劳动成果如用来作为装饰品旳兽皮、兽牙、羽毛等。
伴随生产力旳发展和人类社会旳进步,艺术生产逐渐独立出来。
艺术来源也许有多种多样旳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旳来源离不开人类旳社会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从艺术旳性质和特点看,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旳最高形式,首先是客观社会生活旳反应,另首先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旳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艺术美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通过作家艺术家旳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旳艺术作品。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旳“不平衡关系”。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旳社会意识形态,其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期代旳物质生产条件。
艺术旳发展,总是在一定旳经济基础上形成旳。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旳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旳独立性。
19世纪旳俄国就是一种经典旳例子。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陀斯妥也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果戈理、契诃夫;柴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科萨柯夫“强力集团”;列宾、苏里柯夫;《天鹅湖》、《睡美人》)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旳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互相联络旳环节,作为一种完整旳系统来研究。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一、独立完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布置的“艺术概论作业与评价”,10分。
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2.“主观精神说”3.“摹仿说”4.形象性(二)简答题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三)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2.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形成性考核作业(2)(一)名词解释1.美育:2.艺术教育:3.雕塑艺术:4.摄影艺术:(二)简答题1.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
23.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三)论述题1.举例说明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2.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形成性考核作业(3)(一)名词解释1.建筑艺术:2.园林艺术3.工艺美术4.现代设计(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
2.艺术的造型性与直观性。
3.艺术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三)论述题1.从哪几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2.指出标志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的几个高峰时期。
形成性考核作业(4)(一)名词解释1.音乐艺术2.舞蹈艺术3.戏剧艺术4.戏曲艺术(二)简答题1.艺术的抒情性与表现性2.艺术的表演性与形象性。
3.艺术的节奏性与韵律美。
(三)论述题1.如何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2.如何理解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
2024电大__艺术学概论考核册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一(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答: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化作用。
(3)审美消遣作用。
①艺术的认知功能:艺术作品总是反映我们的客观和主观世界,透过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相识到丰富多彩的主客观世界,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
如,西方的现代派艺术等,可结合详细作品来谈;②艺术的教化功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表现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作品表达了艺术家肯定的思想情感,欣赏者会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悟,艺术作品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如,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可结合详细作品来谈;③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作品是以审美为目的,运用艺术的手段而创作的,它给欣赏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审美感。
如,中外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可结合详细作品来谈。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探讨供应了哪些启示?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艺术生产理论阐明白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即它的发展不能脱离肯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
但作为一种特别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奇妙,即揭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答:所谓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们意义首先是指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并且总是以肯定的形式来体现、表现内容。
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其次,在艺术欣赏中,干脆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的形式,例如一首乐曲的美丽的旋律,显明的节奏。
或者一幅油画的丰富而和谐的色调等。
然后由这种形式或生动而显明地展示出或含蓄而微妙地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
答:艺术的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人类艺术精神本质的详细现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即所谓的人类艺术生产产品,必需具有审美价值,换言之必需符合或满意人类的审美需求,此即是艺术的审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学概论作业四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音乐艺术。
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
它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艺术种类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喜爱的艺术种类之一。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也是表现的艺术、再创造的艺术。
“旋律”,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
2、舞蹈艺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
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
3、戏剧艺术: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
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
这里所讲的戏剧即指话剧,是从狭义理解的。
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被称为戏剧。
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艺术。
4、戏曲艺术: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包括全国性的剧种如京剧,也包括地方戏如川剧、秦腔、河北梆子等。
在世界上,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
简答题:
1、艺术的抒情性和表现性。
答:所谓艺术的抒情性与表现性,当是音乐、舞蹈艺术的共同审美特征。
其中抒情性又可视为音乐、舞蹈艺术的基本属性。
诸如“歌以叙志、舞以宣情以及“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等说法都说明着这一点。
尽管,作为表情艺术的音乐、舞蹈艺术,难以摸拟和再现客观对象,但却长于表现或传达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
故而它们可以直接表现人类的各种细微复杂的情思心绪,甚而还可以触及人的心灵意识深处,激发、升华人们的崇高精神。
表现出人类的理想追求。
贝多芬的一曲《欢乐女神》,当它以庄严慈爱的合唱唱响时无论是歌者还是闻者,都会激荡于、感化于、忘情于乐曲之中。
2、艺术的表演性与形象性。
答:表演性,形象性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且二者又都属于表演艺术的范
畴之中。
就表演性而言,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先须有作曲、作词、配器和编舞的所谓一度创作。
然后又须有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的指挥、演奏、演唱和舞蹈表演的二度创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首乐曲,一场舞蹈只有通过这些表演,才能作为艺术作品而存在,才能显示其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至于形象性除了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的又一特征以外,又各有其不同,如舞蹈形象的塑造,完全依靠舞蹈演员的形体动作,即肢体语言来完成。
具有直观性、动态性和表情性等特点。
而音乐艺术的形象塑造除了和舞蹈艺术一样也必须由演唱演奏来表演外,它的音乐的非表演的艺术形象是非直观的。
是看不见的,它需要欣赏者用全部身心去体验、去感悟。
在人的内心产生丰富的意象联想,从而完成音乐形象的创造。
3、艺术的节奏性与韵律美。
答:节奏性与韵律美。
在艺术领域里,节奏是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对于音乐和舞蹈这一类表情艺术来讲,节奏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把节奏看作是表情艺术的生命。
在音乐中,节奏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音乐节奏具体指乐音的长短、高低、强弱等变化组合的形式,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构成因素。
在舞蹈中,节奏同样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
舞蹈节奏一般表现为人体的律动,即人体动作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以及动作幅度能量的大小等,因此,舞蹈节奏常常体现为人体动作的韵律美。
在舞蹈作品中,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
没有成功的韵就没有完美的舞蹈,而节奏正是它们结合的纽带。
富有韵律美的舞蹈动作,建立在节奏的基础之上;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
所以说,正是节奏将舞蹈音乐与舞蹈动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舞蹈作品。
显然,对于音乐、舞蹈这两种表情艺术来讲,节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述题:1、如何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答:
2、如何理解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
答:第一,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
如同抽象思维始终离不开概念一样,形象思维的特点是自始至终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总是运用形象来进行思维。
第二,形象思维过程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
尤其是想象和联想成为形象思维的主要活动方式,情感对形象思维也具有特殊的作用。
第三,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的
特点。
如果说抽象思维侧重于分析,那么形象思维更侧重于综合。
形象思维更加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通过事物整体形象来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鉴赏:
任选一幅美术作品或一曲著名音乐,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去评鉴.要求:抓住特点,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美术即视觉艺术,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它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东方绘画以中国画为代表.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的主流.同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画自身的特点很多:
第一, 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
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以《清明上河图》为例,作者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闻名世界的高24.8厘米,长528厘米的绢本设色长卷,画中所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清明时节以汴河为中心的繁荣社会生活景象,通过虹桥上下两个画面冲突,形成一个热闹而紧张的高潮,避免了平铺直叙,也发掘和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之美,把平凡的生活变成动人的艺术.《清明上河图》作为古代现实主义的艺术杰作,在艺术技巧上取得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全画从城效到街市,从桥上到桥下,画面虽复杂,但中心环节突出,情节连绵不断,有移步易景的清新境界,却无割裂松散的形迹,显示了画家在运思立意过程中,概括生活和提炼素材的高度艺术才能,以及在章法和透视处理上,不受固定视点限制,充分运用散点透视的娴熟技艺,尤其在人物刻画和景物描写方面,达到了神形兼备生动准确的艺术效果,同时此画拥有张著,杨准等20多人的提诗和跋,以及累累十多枚鉴藏印,形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