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绘画、欣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指针对3至6岁的幼儿进行的美术教育活动。
通过这种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具备鉴赏和创作美的能力。
下面将从认知审美、想象创造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来谈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听、摸、品味艺术作品,了解各种艺术元素和艺术形式。
他们可以学习到图案、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感知和认知,培养对美的理解和感受。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也能够激发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幼儿能够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辨别能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
美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想象力的表现,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让幼儿自由发挥,在绘画中尝试各种创意,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材,比如纸张、颜料、橡皮泥等,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自己想要的作品。
这种自由创作的过程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幼儿进行情感表达。
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雕塑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用艺术作品表达内心世界。
教师也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情感,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学前儿童图画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

学前儿童图画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
学前儿童对图画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喜欢观察和描述画面中的细节,因此图画阅
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培养策略。
1. 阅读绘本
绘本是学前儿童接触图画阅读的主要方式,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内容也相对
简单易懂。
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绘本,和孩子一起看图读书,帮助孩子观察图画,
理解故事情节,并询问孩子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
2. 练习绘画
绘画是孩子表达自己意见和想象的一种方式,也是培养图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孩
子们可以通过绘画表达故事情节和细节,加深对图画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家长可
以给孩子提供绘画工具和素材,指导孩子绘画并与孩子交流。
3. 探究艺术
每个绘画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风格,可以通过探究艺术来提高孩子对图画的理解
和欣赏能力。
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画展、艺术馆或博物馆,介绍各种艺术形式,探究不同
画家的创作风格和理念,这样可以促进孩子对图画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4. 游戏与互动
游戏和互动永远是孩子学习的最佳方式。
家长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孩子提
高图画阅读能力,比如“看图猜词”、“绘画小达人”等,通过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家长和老师应该为学前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活动,促进孩子对图画
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孩子的图画阅读能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开展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室应该整洁、明亮,并且有适合儿童身高的桌椅和工具。
展示墙上可以贴上一些儿童喜欢的艺术作品,激发他们的兴趣。
2.多种艺术资源的利用:为了激发儿童对美术的兴趣,教师可以准备丰富多样的艺术资源,如图片、绘本、艺术品模型等。
通过观察这些艺术资源,让儿童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
3.启发性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儿童思考和表达。
例如,教师可以问:“你认为这幅画的颜色是怎么选的?为什么?”或者“你在这幅画中看到了哪些物品?它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儿童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情感体验与情感投入:儿童在感受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需要产生情感体验和情感投入。
教师可以引导儿童通过观察、描述和表达,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情感体验。
同时,也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儿童通过自己创作表达情感。
5.多元化的课堂活动设计: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课堂展示、小组合作、游戏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儿童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美术带来的快乐和乐趣。
6.注重观察与比较:教师可以引导儿童观察和比较不同艺术作品,分析其特点和风格,并帮助儿童发现其中的美。
通过观察和比较的过程,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7.鼓励自由表达: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进行自由的表达。
无论是在观察、描述还是创作过程中,教师都可以给予儿童充分的表达权利,让他们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作品。
通过以上的基本方法,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可以促进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阶段

动指导
任务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感 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 体验其形式美和内容美,增强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的活动。美术欣赏教育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着极为 重要的作用,美术欣赏教育不但有利于促进幼儿良 好艺术素养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开阔幼儿的视野,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 能力。
任务
认识“因果联系”时期和认识“对象总体”时期。 孔起英孔起英,女,江苏高淳人,教育学博士,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前教育硕 士点负责人。 将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发展阶段分为两 个阶段,其中与幼儿园儿童相关的是直接感知美术形 象时期(6~7岁)。这一阶段的儿童,他们的欣赏能 力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任务
发展变化》一文中,认为儿童的审美认识可以划分为3 个阶段,其中与幼儿园儿童相关的是理解绘画符号时 期(2~7岁),对感觉、惯例以及期望的储存都偏向 实用的目的。丁祖荫,1946年起历任中央大学心理学 系、南京大学心理学系、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南京 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把儿童 对图画的感知能力的发展分成4个阶段,分别为认识
任务
“个别对象”时期、认识“空间联系”时期他们最先 感知的是画面的内容,而不容易注意到画面的线条、 色彩等。
其次,在教师彩、形状等所反映出 来的情绪情感有所感知。
学前儿童艺 术教育与活
动指导
任务
法国心理学家比纳通过对儿童对绘画作品的感知 研究,将儿童对图画的感知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罗 列对象阶段、描述对象阶段和解释阶段。美国心理学 家丹尼•伍尔夫法国心理学家比纳通过对儿童对绘画作 品的感知研究,将儿童对图画的感知划分为3个阶段, 分别为罗列对象阶段、描述对象阶段和解释阶段。其 中,罗列对象阶段(3~6岁)就是能够说说画面上的 一些物体,不能认识到物体间的联系。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内容选择

学前儿童 美术欣 赏教 育的 目标定位与内容选择
福 建儿 童发展 职业 学 院 吴 丽 芳
学 前 儿 童 美 术 欣 赏 教 育 是 教 师 弓I 学 前 导 儿 童 感 受 美 术 作 品 、 自 然 景 物 和 周 围 环 境 中 的 美 好 事 物 ,体 验 其 形 式 美 和 内 容 美 , 增 强 审 美 情 趣 和 审 美 能 力 的 活 动 。 美 术 欣 赏 教 育
、
深 入 了 l t! l L t的 美 术 欣 赏 l lll ! : J t
・ 理 学 前 儿 童 美 术 欣 赏 相 对 于 成 人 美 术 欣 赏
素所 构成 的形 式和 所 传达 的 内容 来体 现 特 殊 的 美 感 。 所 以 ,在 欣 赏 教 育 中 , 教 师 有 必 要
是 学 前 儿 童 美 术 教 育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与 绘 画 教 育 、 - 工 教 育 共 同 构 成 完 整 的 学 前 儿 童 T - 美 术 教 育 体 系 。 美 术 欣 赏 教 育 对 学 前 儿 童 的 发 展 有 着 极 为 重 要 的 作 用 , 美 术 欣 赏 教 育 不 仅 有 利 于 促 进 幼 儿 良好 的艺 术 素养 的 形 成 . 而 且 有 利 于 开 阔 幼 儿 的 视 野 , 发 展 幼 儿 的 想
而 言 , 还 处 于 审 美 理 解 的 初 级 阶 段 。 表 现 出 与 成 人 美 术 欣 赏 的 差 异 性 。 成 人 美 术 欣 赏 是
理 性 与 感 性 相 结 合 的 活 动 ,而 学 前 儿 童 由 于 心 理 发 展 水 平 的 限 制 ,在 进 行 美 , 欣 赏 活 动 - , I t 时 , 明 显 表 现 出 审 美 知 觉 的 多 通 道 性 和 审 美 理 解 的 情 感 性 、 想 象 性 等 特 点 。 学 前 儿 童 在 美术 欣 赏 活动 中 ,不仅 用 眼 睛观 察 、用 心灵
美术欣赏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美术欣赏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美术欣赏是指通过观察、思考和感受艺术作品,培养个体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的过程。
对于幼儿来说,美术欣赏是一种认识和体验美的途径,有助于他们发展想象力、观察力、表达能力以及审美情趣。
因此,针对幼儿的美术欣赏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是培养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营造丰富的美术学习氛围:1. 美术作品展览:教师可以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班级的墙面上,与家长共同分享。
另外,定期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2. 营造创作氛围:在幼儿园或课堂中,提供丰富的美术材料和工具,让幼儿有机会进行自由创作。
同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参与集体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美术表达能力。
3. 丰富的美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美术资源,如艺术图书、绘画工具、艺术品模型等,使幼儿能够主动地选择并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
二、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参与美术欣赏为了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美术欣赏过程:1. 观看艺术作品: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的艺术作品进行观看。
在观看之前,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激发幼儿的兴趣。
2. 问答和讨论:观看完艺术作品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通过交流,幼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读艺术作品。
3. 情感体验: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幼儿可以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例如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
三、培养幼儿分析和评价能力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还需要帮助幼儿培养分析和评价的能力:1. 观察细节:教师可以通过放大艺术作品的细节,让幼儿仔细观察,从中感知并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和细节表达等。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是一个需要长期耐心和细心培养的过程。
绘画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首先,为了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家长和老师首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可能会犯错或者画得不好,但是家长和老师要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和成就感。
此外,家长和老师可以多展现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和兴趣,与幼儿一起参观艺术展览,看绘画书籍,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绘画素材和机会,让他们感受到绘画的神奇和魅力。
其次,提供合适的绘画材料和环境也是培养幼儿对绘画兴趣的关键。
幼儿对颜色、纸张、画笔等绘画材料都有好奇心,家长和老师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绘画材料,如彩色铅笔、水彩、粉笔等,让他们体验不同材料的绘画效果。
此外,搭建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敞明亮的绘画空间,配备好适合他们使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让他们感受到绘画的专属乐园。
再次,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活动和创作机会。
绘画不仅仅是画纸上的图案,它可以与游戏、音乐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幼儿在绘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刺激。
家长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绘画比赛、绘画展览等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和交流创作心得。
此外,可以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绘画主题和题材,如动物、植物、风景等,让他们在创作中体会到不同的艺术表达。
最后,提供专业的绘画指导和教育也是培养幼儿对绘画兴趣的重要手段。
家长和老师可以邀请专业的绘画老师给幼儿上绘画课程,教他们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给予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
此外,通过参观艺术展览、拜访艺术家等方式,也可以让幼儿接触到更加高级的绘画作品和艺术欣赏,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热爱。
总结起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绘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绘能力幼儿的绘画能力是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表达自我、发展想象力和观察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幼儿的美感培养和认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方法和具体技巧,帮助幼儿发展绘画能力。
一、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是绘画能力的基础,因此,教育者应针对幼儿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培养。
首先,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如找相同、找不同等,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和比较事物的特点。
同时,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可以运用故事绘本、图画资料等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教育者可以给幼儿展示一些绘画作品,然后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同时,也可以让幼儿用图画来表达他们所看到和所听到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提供合适的绘画材料和环境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需要合适的材料和环境来进行创作。
教育者应该提供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铅笔、蜡笔、水彩、颜料等,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此外,教育者还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安静、整洁和宽敞的绘画区域。
这个区域应该有舒适的座位、充足的光线和足够的工作空间。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摆放一些绘画作品,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育者起着引导和指导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
首先,可以提供一些主题或者话题,引导幼儿进行创作。
比如,可以要求幼儿画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家庭成员或者心目中的美丽场景等。
这样的主题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其次,教育者可以提供一些绘画技巧和方法,并示范给幼儿看。
比如,可以教幼儿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和形状来表达自己的主题。
通过示范和指导,幼儿能够更好地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
最后,教育者还可以鼓励幼儿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
他们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者提示,让幼儿用绘画来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感受并喜欢园环境,发现环境中的艺术美,并积极参与环境创设。
幼儿对绘画活动有着潜在的兴趣,需要教师去诱发、引导、培养和保护,我们平时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儿童色彩的环境,让幼儿置身与一个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我们经常选择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图片、画、挂历等采用欣赏、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的墙饰和活动区域在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情感,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我们特别注意使活动室的墙饰和活动角营造一种美好和快乐的氛围,以此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首先,我们征求和采纳幼儿意见,在走廊墙面布置了"我是奥运小记者",画面色彩鲜艳,有小朋友喜爱的跳水、足球、体操运动员,以及情景表演的形式,结合识字班配以对话,预留了充分的版面让幼儿收集有关奥运的信息。瓷砖画则挑选了可爱的小动物背着书包走在郊外的草地上,正翻开的书本、铅笔作为背景,赋予孩子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出童趣美。改变了以往组织幼儿添画瓷砖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课间活动,区域活动时,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水彩笔,纸,油画棒,固体胶,小剪刀,颜料,旧图书,画片,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孩子们剪,画,贴,让幼儿自由的活动,享受思想和操作的自由,孩子们在谈谈说说,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陆续的添画了各种富有创作的画,他们在蔚蓝的天空里画上了,可爱的小鸟,白云,星辰,航空母舰,热气球,在密密的树林中,添画了神态各异的公鸡,蛇,斑马,恐龙,猫头鹰,啄木鸟等动物,森林里鸟语花香,水中则是各种海鱼畅游,海马,海龟,荷花,海星,水草应有尽有,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无拘无束愉快的活动于其中。幼儿自由的画画、剪剪、贴贴、布置活动室的瓷砖画,这些都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使幼儿产生我想参加的欲望。例如:在主题活动《爱音乐》的活动中,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了各种乐器在活动室摆放,让幼儿动手摆弄,并张贴了各种乐器的图片,使幼儿对乐器有了感性的认识,再在主题墙面上让幼儿画自己喜欢的乐器,通过幼儿亲自动手,更加激发了幼儿参加绘画活动的欲望。在绘画活动《青蛙音乐会》中幼儿创作热情高涨,设计了青蛙吹笛子、吹口琴,青蛙打鼓,青蛙敲扬琴、弹古筝等富有想象力的画面。
学前儿童绘画、欣赏能力的培养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有助于发展人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激活幼儿思维,提高智力素质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绘画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形象思维,所以,幼儿绘画是训练右脑功能及创造性思维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幼儿绘画具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儿童画的特点又非常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儿童绘画与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紧密相关;儿童绘画与常识、语言等科目密切联系;幼儿把绘画作为自我表现的重要手段;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画画。所以说幼儿绘画是幼儿创新教育的最好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