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观察记录:爱发脾气的孩子
爱发脾气的孩子小班教育随笔

爱发脾气的孩子小班教育随笔在小班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爱发脾气的孩子。
他们经常出现情绪激动、冲动、无法控制情绪等问题,给教师和同学带来了困扰。
那么,如何有效地帮助这些孩子呢?下面是我在小班教育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爱发脾气的孩子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
有些孩子可能是天性如此,他们天生敏感,情绪容易激动;有些孩子可能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家里被宠坏了,缺乏约束;还有些孩子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或者遇到了一些挫折,导致他们无法调节情绪。
其次,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这些孩子。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方式,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些孩子很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方式,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并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注。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团体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情绪控制能力。
在团体活动中,他们需要与其他孩子进行合作,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再次,我们可以通过提供积极的榜样来帮助他们。
教师可以成为他们的榜样,表现出冷静、稳定的情绪,引导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同时,我们还可以找一些其他孩子作为他们的榜样,让他们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最后,我们还需要和家长进行密切的合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爱发脾气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以向家长提供相关的教育指导,让他们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小班教育中,爱发脾气的孩子是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
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他们。
通过游戏、团体活动、提供积极榜样,以及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我们可以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帮助他们在小班教育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中班观察记录面对倔脾气的孩子

中班观察记录面对倔脾气的孩子在中班观察过程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倔脾气的孩子,名字叫小明。
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但他总是很倔强,经常会为一点小事情耍脾气。
为了更好地了解他的行为,我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观察。
观察记录的第一天,我注意到小明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得很活跃。
当老师带领孩子进行室内游戏时,小明积极参与,但一旦输了游戏就会情绪低落,表现出倔脾气。
例如,在一个居高临下的接龙游戏中,小明在握不住杯子导致水洒出来后,他站起来哭闹不已,并拒绝继续游戏。
老师试图安抚他,但小明仍然执着于自己的情绪,不肯接受。
观察到小明的这种行为,我决定从他的家庭和个人经历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我邀请小明的家长过来交流,他们告诉我小明是一个独生子女,平时生活条件优渥,得到了很多父母的关爱。
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小明在家里经常是唯一的焦点,父母会满足他的需求,这可能导致了小明的倔脾气。
此外,小明的妈妈也提到,小明平时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一旦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就会产生挫败感,进而表现出倔强的行为。
在观察记录的第二天,我决定更多地关注小明参与团队活动时的行为。
当老师提议孩子们一起合作完成一幅画时,小明态度积极,帮助其他的孩子画画。
在整个过程中,小明不断与其他孩子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这让我认识到,小明在一个团队中的表现是积极的,他愿意和其他孩子一起合作。
观察记录的第三天,班级进行了一个户外活动,小明展现出了一些改变。
当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组队进行接力赛时,小明尽管并不是队伍中的第一名,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以往的倔脾气。
相反,小明一直鼓励队友,齐心协力地完成比赛。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我得出了一些结论。
首先,小明的倔脾气大多是因为过高的自我期望和无法接受失败。
其次,小明在团队活动中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他很愿意与其他孩子合作,这为我找到教育他的方法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基于这些观察结果,我决定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小明克服倔脾气。
首先,我会与小明的家长沟通,告诉他们关于小明在班级中的表现以及倔脾气的原因。
幼儿观察记录:易怒的幼童

幼儿观察记录:易怒的幼童
背景信息
观察对象:小明(化名),3岁5个月,男,幼儿园大班
观察记录
观察日期:2021年10月10日
上午观察记录
小明在音乐活动中,因为手中的乐器被其他孩子夺走,开始大哭大闹,甚至将手中的乐器摔向其他孩子,引起了一片混乱。
老师及时制止了他的行为,并安抚了其他孩子情绪。
小明在情绪得到安抚后,开始逐渐平复,并最终参与进了音乐活动中。
下午观察记录
小明在绘画活动中,因为画笔没沾到想要的颜色,便开始不满足地折断了几支画笔,并将纸张扯烂。
老师发现后,把小明带到一旁,耐心地劝说并引导他想出解决方法。
最后,小明冷静下来,并重新开始了绘画活动。
分析
通过观察记录,发现小明经常在遇到挫折或者不如意的事情时,表现出易怒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及时干预和引导,对于
小明的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同时,也要加强和小明的沟通和交流,
帮助他建立正确的情绪观念和情绪表达能力。
建议
1. 加强和小明的沟通和交流,关注他的情绪变化。
2. 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小明逐渐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他的解
决问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3. 认真观察小明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
以干预和引导,帮助小明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脾气很倔的孩子

个案观察记录:脾气很倔的孩子
观察人: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小一班教室
观察对象:XX
观察记录:
XX小朋友是我们班性格脾气比较倔强的一个孩子,有的时候很活泼可有时候却很内向。
脾气特别怪不喜欢跟老师交流,一说到他就哇哇大哭。
在一次吃午餐的时候我观察到他一直在那里闷着不吃也不说话在那里坐着。
过了一会坐他旁边的小朋友李理跑过来跟我说:“老师你看,XX他不吃蔬菜他把菜全部都扔在桌子上了”。
我走到他旁边问他:“坨坨,你怎么不吃蔬菜呢?”他并没有理我还是一个人在那里闷着。
上次跟他妈妈的交流中也了解到了坨坨在家不吃蔬菜的坏习惯。
我耐心的对他说坨坨你要多吃点蔬菜才能长高高哦,他开始慢慢的没那么抵触了,开始试着吃碗里剩下的蔬菜。
我表扬了他以后看到他脸上有了一丝的笑容。
反思: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做的更多的就是鼓励和肯定,他的妈妈也说这个孩子在家平时就是脾气很古怪不喜欢吃蔬菜,也希望和我们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让孩子能够有进步。
1。
爱发脾气幼儿观察记录

爱发脾气幼儿观察记录一、观察记录背景在幼儿园教学实习期间,我注意到班里有一个男孩子经常发脾气,对于这个问题我开始进行观察记录,以了解他发脾气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二、观察记录内容1. 发脾气的时间和频率这个男孩子通常在上午或下午的时候比较容易发脾气,每周大约会有2-3次左右的频率。
2. 发脾气的原因通过观察和询问,我发现他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而发脾气:(1)被其他孩子打或者欺负;(2)不喜欢自己做的事情;(3)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心。
3. 发脾气的表现形式当他发脾气时,通常会出现以下表现形式:(1)大声喊叫或者哭泣;(2)摔东西或者砸东西;(3)打其他孩子或者老师。
4. 处理方式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发脾气情况,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1)当他被打或者欺负时,我们会安慰他并告诉他要向老师报告;(2)当他不喜欢自己做的事情时,我们会耐心地解释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3)当他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时,我们会尽量多与他交流,并给予一定的肯定。
三、观察记录分析通过观察记录,我发现这个男孩子经常发脾气是因为他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在与其他孩子或者环境中遇到挫折时就会表现出情绪失控。
因此,在处理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尽可能地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需要让他学会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
四、观察记录启示1. 发脾气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行为表现之一,教师需要耐心地观察和处理。
2. 对于经常发脾气的幼儿,教师需要了解其背景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
3. 在处理幼儿发脾气问题时,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其安全感和自信心,让他们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
幼儿园教育随笔爱发脾气的孩子

幼儿园教育随笔爱发脾气的孩子
幼儿园教育随笔:爱发脾气的孩子
晓晓是我们班一个特别活泼,爱说、爱笑的小男孩,动手能力很强,学东西也很认真,就是有一个毛病,特别爱发脾气。
玩积木时,小朋友将它的积木碰了一下,就要生气,发一阵脾气,严重时把手里的积木都要扔到地上;涂颜色时,涂得没有别人快,也会生气,发脾气,将彩笔都扔了,还要大声哇哇的哭。
今天,因为和小朋友抢积木又哭起来了。
原来,玉玉用积木排了一个高楼,特别漂亮,他心里很喜欢,就去和玉玉抢,玉玉没给他,自己就生气了,发起脾气,一会儿大声地哭,一会儿大声的喊。
针对晓晓这种情况,我们向家长进行了沟通,原来晓晓一直都由奶奶带着,爸爸妈妈只在周末的时候把他带回家。
这种情况造成了奶奶的溺爱,爸爸妈妈觉得自己一周都没和孩子在一起亏欠孩子,过分的迁就孩子,放纵孩子,使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
了解了这些,在班里针对晓晓的情况,我们一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教育幼儿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才能交到朋友;另一方面,对晓晓乱发的脾气,区分情况,分类对待。
对和小朋友之间的争抢现象,严肃批评,不迁就;对因完不成任务而发的脾气,适当降低难度,并及时鼓励,经过一段时间,晓晓在班里乱发脾气的现象减少了。
帮助幼儿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既有利于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环境,也有利于幼儿自己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观察矫治记录表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观察、矫治记录表附赠材料:大班美工活动:我会变从设计意图本活动为自选内容。
利用动物间发生的变废为宝的故事来开展美工活动,不仅能较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性,而且是对孩子们想象创作的一种启发与促进。
孩子们在听听、看看、说说、做做中既能体验到“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的乐趣,也能逐渐懂得“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经过加工后可以变成有用的物品”的道理,从而间接实现了对孩子的环保教育。
活动目标(1)学习根据物品的外形特征展开想象与制作。
(2)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经过加工后可以变成有用的物品(3)体验自己动手“变废为宝”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制作中的创意和想象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一定的手工制作经验。
(2)物质准备:大象手偶,演示桌,由牙膏盒制作成的毛毛虫玩具,由光盘制作的螃蟹、独轮车等教具;幼儿收集的度旧物品,如纸盘、光纸杯、纸盒、牙膏盒等;幼儿制作用的工具材料,如剪刀、双面胶、纽扣叹管、绒毛棒、彩纸、广告纸活动过程(一)猜一猜,魔术商店有什么师:大象伯伯在森林里开了一家“魔术商店”,为什么叫魔术商店呢魔术商店里可能有些什么?(幼儿自由猜测)(二)魔术商店真奇妙新工1,引导幼儿讨论光盘变魔术的方法(1)讲述故事:森林里,大象伯伯的“魔术商店”开张了。
店门旁有两行大字:“魔术商店真奇妙,能把废品变成宝!”小动物们都奇怪地问大象伯伯是怎么回事,大象伯伯笑呵呵地说:“给我一个废品,我能把它变成一个漂亮的礼物送给你。
”这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可高兴啦!小熊拿着光盘来到“魔术商店”,问:“大象伯伯,没用的光盘能变成礼物吗?”大象伯伯说:“可以,可以!三,变只螃蟹送给你(出示由光盘制作的螃蟹)小熊收到礼物高兴极了,连声说“谢谢”小马也拿来一张光盘,问:“大象伯伯,没用的光盘能变成礼物吗大象伯伯说:“可以,可以!一、三、三,变成独轮车送给你(出示由光盘制作的独轮车)小马收到礼物高兴地说:“真是奇妙的礼物,我太喜了(2)提问:大象伯伯把光盘都变成了什么礼物?他是怎么变的?(3)小结:“魔术商店”真奇妙,根据废品的外形变魔术,能将没用的废品变成好玩的礼物。
个案观察记录分析大班爱生气的孩子

个案观察记录分析大班爱生气的孩子观察分析在一次下棋活动中,晨晨小朋友刚开始很准守游戏规则,他也很开心的在玩着,而且看到别的小朋友落后了,还很着急的为小朋友加油,可是就在游戏准备结束的时候,晨晨小朋友突然发脾气了,原来一直领先的他,被其他小朋友追上了,他很不服气,他觉得他没的第一名,他很生气。
他一边咆哮一边弄乱棋盘上的棋子,幼儿爱发脾气,有其生理、心理上的原因。
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易兴奋而难抑制。
另外,幼儿的道德意识正处在刚刚开始形成阶段,是非观念和评价是非的能力还停留在幼稚的水平。
再次,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是家庭教育因素造成的。
采取措施对于晨晨小朋友这样的现象,我认为:处理幼儿发脾气的事件,应根据幼儿的不同个性的心理特点以及发脾气的原因来解决。
特别像晨晨这样的孩子,脾气特别的大,估计连他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这时我选择了冷处理,让他先冷静下来,或者让他发完脾气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与孩子倾述心声,和孩子进行一次谈话,询问发脾气的原因。
在根据原因去帮孩子解决问题。
输赢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在游戏中感觉到快乐就好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会选择他比较愉悦的时候,和他谈关于发脾气不好的原因,告诉他“小脾气”是个坏人,我们要一起打败他,同时也教给孩子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告诉他,当他控制不住自己坏脾气的时候,在心里说:“坏脾气我要打败你,或者想想让自己高兴的事情。
晨晨小朋友是那种吃软不吃硬的孩子,对待这样的孩子要特别的有耐心去沟通。
同时我也观察了晨晨的妈妈,晨晨妈妈也是属于性子比较急的,只是作为大人,能比较好的处理情绪的问题,而作为孩子,在处理情绪问题的时候,不能找到好的方法,只能用发脾气来表达他的意思。
在家长工作方面,我也积极和妈妈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也和家长达成共识,对于孩子爱发脾气的这一现象,我们也一起帮助孩子想办法去改正,平时,家长还应经常利用电视、故事中好孩子的形象,给幼儿讲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在他们心目中树立好孩子的榜样,使孩子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懂得道理,避免因无知而任性和随便发火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观察记录:爱发脾气的孩子
观察内容:芃芃在园发牌气的状况
观察时间:**年**月**日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对象:芃芃
观察目标:幼儿在交往过程中能否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
观察过程:随着午睡起床的音乐响起,小朋友们睡眼朦胧的从梦中醒来,孩子们忙着穿着自己的衣服,只见彤彤和芃芃已经穿好,连忙向教室跑去,我提醒他们走慢点,并嘱咐她两将教室里的桌子搬回原位。
随后继续帮助其他没有穿好衣服的孩子。
没过一会,只听见芃芃传来大哭的声音,就问:“你怎么了?”但是她根本听不进去话,一直在那发脾气,还跺脚,闭着眼睛在那哭,这时彤彤说:“她非要抢着桌子要搬”。
此时我明白了,于是对芃芃说:“搬桌子是老师请你们两一起的,并不是你一人的,大家要在一起合作搬桌子,你一人是搬不动的。
”可是,芃芃不听,认为就应该是她自己一个人去搬。
观察分析:芃芃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女生,比同龄的小朋友能干很多,但是芃芃自尊心非常强,而且很要强,只要有点不顺她的意愿,立马情绪就会点着,脾气非常不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通过与家人沟通,发现芃芃在家里也是这样,经常性发脾气,当她发脾气时父母就会采取暴力措施但是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有时她的发脾气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为了得到关注采取这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