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专科)作业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国开电大-地域文化(专)形考-满分答案

国开电大-地域文化(专)形考-满分答案

题目1【多选题】中原文化进入黑龙江主要是通过历代()。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士兵B. 移民C. 士大夫D. 流民题目2【多选题】“闯关东”文化的影响()。

选择一项或多项:A. “闯关东”铸就了黑龙江人独有的性格特征B. “闯关东”促进了东北方言的形成C. “闯关东”带来了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D. “闯关东”丰富了黑土文化的内涵题目3【多选题】黑土文化的特征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黑土文化的包容性B. 黑土文化的多元性C. 黑土文化的厚重性D. 黑土文化的边缘性题目4【多选题】黑土文化的包容性突出体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北大荒是“流人”、“右派”的安身地B. 接纳“日本遗孤”是博大胸怀的展现C. 北大荒是“知识青年”的第二故乡D. 善待犹太人是人道主义的光辉记录题目5【多选题】黑土文化的多元性除城市建筑的多元,还表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文化消遣的多元B. 方言词汇的多元C. 宗教信仰的多元D. 风俗习惯的多元题目6【多选题】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

选择一项或多项:A. 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B. 和谐友爱的团队精神C. 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D. 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题目7【多选题】黑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选择一项或多项:A. 黑土文化对文化艺术的贡献B. 黑土文化对文明起源的贡献C. 黑土文化对观念制度的贡献D. 黑土文化对精神气质的贡献题目8【多选题】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的价值核心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道德”B. “伦理”C. “尚勇D. “崇武”题目9【多选题】黑龙江省总体生态环境呈现特殊的多样性和相对的整体性,居全国之首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木材产量B. 森林覆盖率C. 矿产资源D. 木材蓄积量题目10【多选题】在黑龙江的历史文化中,高峰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金源文化B. 渤海文化C. 龙口文化D. 大汶口文化题目11【判断题】黑龙江省早在距今三至四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秋季青海电大地域文化专科作业三及考试参考答案

秋季青海电大地域文化专科作业三及考试参考答案

青海电大7814地域文化(专科)作业三及考试参考答案国开平台。

各省网电大网上作业形成性考核:.一、单选题(共25题)1. 《格萨尔》史诗是著名的()族英雄史诗。

A. 蒙古族B. 土族C. 藏族D. 撒拉族2. 每年(),塔尔寺迎来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灯节。

A. 腊八B. 正月十五C. 二月二D. 六月六3. 在昆仑神话中最有影响的是有关()的神话故事。

A. 青海B. 黄帝和西王C. 夸D. 黄帝4. 青海()的服饰所体现的宗教色彩就比较浓厚。

其强调必须用服饰将其严密地包裹遮蔽起来,并以遮盖全身为美,反对裸露羞体的行为,尤其是女性。

A. 土族B. 藏族C. 回族D. 撒拉族5. 截至2008年,()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单,18位民间艺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A. 9B. 10C. 11D. 126. 故事画以《猴子变人》最为著名,传说在古代西藏,一只猕猴与岩魔女结为伉俪,生下六个猴儿,后繁衍至五百,得以神粮饲之,“毛迹渐短,尾亦渐缩,更人语言,遂变为人”,就成为()的祖先。

A. 汉族B. 藏族C. 蒙古族D. 土族7. 青海地区()构成的多样化,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行为观点。

A. 经济B. 民族C. 地区D. 社会8. 在青海地方性知识的理解中,()是农牧区的天然分水岭。

A. 青海湖B. 祁连山C. 日月山(古代称赤岭)D. 昆仑山9. 撒拉族主要从事()。

A. 商业B. 农业C. 牧业D. 园艺业10. 乐都话共有()个声调。

A. 3B. 4C. 5D. 611. 汉代以前,青海基本上为()独居。

A. 土蕃B. 藏人C. 羌人D. 蒙古人12. 明代屯军的江浙()一带的能工巧匠,留居热贡一带,与当地人相互融合,艺术上相互吸收、取舍、创新,成就了“奇美天下”的堆绣艺术。

A. 中原B. 江浙C. 江淮D. 北京13. 马厂类型的各种陶器,以彩陶壶与器形较大的彩陶瓮为主。

地域文化(专科)答案

地域文化(专科)答案

第 1 大题: ( 得 38 分 ) 单项选择题1 . ( 应得2 分,实得 2 分 )()年画则往往与乡间民俗结合在一起,如李福记堂印制的《累积资金》图,以墨、绿、黄、红四色套版印制。

A . 泉州B . 漳州C . 福安D . 福鼎正确答案:A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由于()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A . 蔡元定B . 黄干C . 陈淳D . 真德秀正确答案:A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清代福建最著名的两个画家为()A . 上官周、华嵒B . 上官周、黄慎C . 华嵒、黄慎D . 翁陵、华嵒正确答案:C .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流行于龙岩、三明及龙溪等地,因其主要声腔属弹腔南北路,故称“乱弹”;又因其声腔来自外省,亦称“外江戏”。

A . 词明戏B . 平讲戏C . 大腔戏D . 闽西汉剧正确答案:D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明代晋江人( )的《国史唯疑》,通记历朝人物遗事,后半卷专记闽事,可补史传不足。

A . 郑鸿逵B . 王忠孝C . 黄景昉D . 谢杰正确答案:C .6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宋代福清人()善画龙,其《云龙图》右下角自题四行三言六句,这种三位一体的再现形式和手法,在南宋文人画中已开始出现,但为数很少,其开元代及以后普遍化先河。

A . 惠崇B . 徐竟C . 曾世贤D . 陈容正确答案:D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福建的地方宗教也有很大的影响,最有名的是“三一教”。

这是将儒、释、道三教合而为一的教派,由明代正德、嘉靖、万历年间福建莆田()创建的。

A . 林兆恩B . 吴崇岳C . 王中正D . 杨万大正确答案:A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福建曲艺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影响最大、最古老、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是()。

A . 南音B . 锦歌C . 南词D . 评话正确答案:A .9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统治者厉行海禁二百年之久,但位于( )的月港依然帆樯如栉,海外客商汇聚,成为全国最大的走私港。

专科地域文化答案

专科地域文化答案

专科地域文化答案地域文化01BBCBA ABBCB BCCAC ADAAB √√××√√×√√√地域文化02DCAAC BABCA DCDBD BCBDD ×√××√√×√√√地域文化03ABDCA ABCBD ABCCC BBAAA ×√××√×√×√×地域文化04CACCD ACBBC CBACD DBABB √√√×√×√×√√地域文化05BACAA BBABA BDCBD BCACB √√√××√××√×地域文化06AADAC DCBCC AABCB CBDCC ××××××××√×地域文化07CAABD DBBAB ABBDB CDBBA ××√√××√√×√地域文化08CADDC CCDAD DBACC DCBDA √××√√√√√×√地域文化09ACCAA CBBDB CABDD ACBAB ××√×√××√√√地域文化10CCBCA BADDB ABBBB CCBBB ×√√√√√××××地域文化11DDABC BCCAB DAABB BABBD √×√√×√×√√×地域文化12DBADD BCBDC BCABC ACBCA √×√×√√√×√×地狱文化专-4-主观任务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简答题1.简述豫章郡设置之初,所属18县的分布特点.(1)依凭自然形势,靠近江河湖泊;(2)分布密度小,地区间置县不平衡;(3)军事战略意图明显,边防地位突出。

《地域文化》专科

《地域文化》专科

《地域文化》1.国内发现最早的斜织机构件发现于()仙水岩崖墓2.佛教净土宗祖庭是()庐山东林寺3.确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的年代是()年。

19334.八一起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的道路。

武装夺取政权5.被称为“理学集大成者”的是()朱熹6.朱思本的代表性著作是()《舆地图》7.唐太宗贞观年间,江西考取进士的人数是()2人8.吊桶环遗址的一项惊世发现是()野生稻9.《六一诗话》的作者是()欧阳修10.采茶戏发源于()赣南11.最早进行竹枝词创作的江西文人是()杨万里12.《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13.吊桶环遗址位于()万年县14.元代江西书院数在全国排名()第一15.乐平现存最早的古戏台建于()年间。

崇祯16.“傩”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17.()出土的青铜器可与安阳殷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相媲美。

大洋洲遗址18.()是明清时期闽粤移民的集中地和大本营。

赣南19.江西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36%20.大洋洲遗址位于()新干在中央苏区时期,兴国是著名的模范县、红军县、烈士县。

√兴国籍开国将军肖华文武双全,《长征组歌》是其代表作。

√江西被称为文章节义之邦是在隋唐时期。

×在仙人洞上层遗址中,没有发现人工栽培稻×朱熹哲学重新确立了儒家的“道统”。

√豫章郡的设置,江西被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的统一控制之下。

√明代“片板不许下海”的政策对江西经济文化发展基本无影响×《广舆图》比《舆地图》更为精确。

√朱熹哲学以“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

√兴国籍开国将军人数在全国排名第三。

√1.佛教净土宗始祖是()慧远2.对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的完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欧阳修3.春秋战国以前,江西境内的主要居民是()百越族4.下列史书属于欧阳修独撰的是()《新五代史》5.战国粮仓遗址代表了江西文化与()的关系。

荆楚文化6.兴国县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开国将军有()名。

547.被一些学者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是()汤显祖8.被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的是()《天工开物》9.“粤户闽庭”指的是()江西10.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11.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单一传统手工业著称的城市是()景德镇12.被称为“傩舞之乡”的是()南丰13.被称为元明清书院学规的范本的是()《白鹿洞书院学规》14.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15.下列被称为元代著名地图学家的是()朱思本16.三寮村的风水术主要在()二姓间流传。

贵州电大】地域文化(专)地域文化(专)02任务-0002辅导答案

贵州电大】地域文化(专)地域文化(专)02任务-0002辅导答案

贵州电大】地域文化(专)地域文化(专)02任务-0002辅导答案D、婚姻参考答案:A14.(3分)贵州省是中国的少数名优特、地理环境优越、物种丰富、生态系统完整的省份之一,被誉为“()之省”。

A、绿色B、动植物C、氧吧D、山水参考答案:C15.(3分)贵州省是中国()大省之一。

A、最小B、最大C、最富D、最穷参考答案:A16.(3分)贵州省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省份,全省有()个少数民族。

A、12B、18C、24D、30参考答案:B17.(3分)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属于()地带。

A、亚热带B、温带C、寒带D、热带参考答案:D18.(3分)贵州省的主要河流有()等。

A、黄河、长江B、黄河、珠江C、长江、珠江D、长江、乌江参考答案:D19.(3分)贵州省的省会是()。

A、遵义B、贵阳C、安顺D、六盘水参考答案:B20.(3分)贵州省的主要山脉有()等。

A、秦岭、太行山B、黄山、华山C、武当山、峨眉山D、云贵高原、贵州山地参考答案:D地域文化(专)02任务-0002XXX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xxxxxxx试卷总分:100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1998年,贵州实现了自1957年以来全省农村粮食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

2.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南主要有水稻、油菜、苎麻。

3.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4.苗族有一种流行最广、最具特色的舞蹈形式是芦笙舞。

5.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南主要有柑橘、茶叶、甘蔗、芭蕉。

6.贵州的能源工业主要有两个行业:一是煤炭,二是电力。

7.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颇受旅游者欢迎。

8.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高速公路、电气化干线铁路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用航空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

《地域文化》专考试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专考试参考答案

《风韵西安》形成性考核第一次(每题4分,共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西安有()古都之称。

A 十四朝B 十三朝C 十五朝D 十七朝2、()位于浐河东岸,是6000多年前的村落遗址。

A 半坡遗址B 咸阳宫遗址C 阿房宫遗址D 大明宫遗址3、长安在西周时称为()。

A 内史B 长安C 西安D 丰镐4、西安的名称是()才有的。

A 秦代B 汉代C 唐代D 明代5、西安是在()解放的。

A 1948年5月B 1949年10月C 1949年5月D 1948年10月6、西安市现辖()。

A 四区五县B 九区四县C 六区四县D 七区六县7、西安市现有常住人口约()。

A 800余万B 500余万C 600余万D 700余万8、秦始皇以()作为标准文字。

A 小篆 B大篆 C 隶书 D 楷书9、()是中国历史的三大盛世之一。

A 西周中期B 西汉中期C 北宋中期D 南明晚期10、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左传》B 《春秋》 C《资治通鉴》 D 《史记》11、古代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大通道是()。

A 茶马古道B 京杭大运河 C丝绸之路 D 蜀道12、西安事变发生于()。

A 1931年12月12日B 1936年12月12日 C1937年12月12日 D 1941年12月12日13、贞观为唐()的年号。

A 玄宗李隆基B 中宗李显C 太宗李世民D 高宗李治14、丝绸之路纪念群雕位于今天西安的()。

A 东郊B 南郊C 西郊D 北郊15、唐代日本学者阿倍仲麻吕的汉名叫做()。

A 晁衡B 晁错C 道昭D 李彦升答案:BADDC BAABD CBCCA二、多项选择题16、秦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主要有()。

A 大一统国家观念的形成B 中央集权制C 重农抑商D 文化专制主义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17、汉赋著名的作者有()等。

A 贾谊 B李白 C 杜甫 D司马相如18、以下()属于“八水绕长安”的河流。

A 渭河B 泾河C 灞河D 护城河19、以下()朝代曾在西安建都。

地域文化(专科班)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专科班)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专科班)网上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

)1. 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的是()。

A. 杭州人B. 宁波人C. 绍兴人D. 温州人2. 位于嘉兴城南偏西7公里处的是()。

A. 上山遗址B. 邱城C. 彭城遗址D. 马家浜遗址3. 在浙江宁绍平原的()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原始村落遗址,出土有成堆的谷壳、谷粒、稻杆、稻叶,这是亚洲最早的水稻遗存。

A. 新桥村B. 河姆渡C. 马家渡D. 金田村4.“浙江”的命名有很多种说法,但大都认为其中“浙”字的意思是()。

A. 水多B. 曲折C. 奔涌D. 红色5. 约到公元前(),于越人在钱塘江东南岸建立了我省第一个部族——越族。

A. 8世纪到9世纪B. 8世纪到7世纪C. 7世纪到6世纪D. 6世纪到5世纪6.“浙江”原是河流的名称,其得名,很多古籍均有记载。

如“勾践与吴越战于浙江之上”即出自()。

A. 《山海经》B. 《史记》C. 《越绝书》D. 《吴越春秋》7. 浙江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始于()。

A. 西汉B. 东汉C. 唐代D. 宋代8. 浙江作为省的名称始于()。

A. 宋代B. 元代C. 明代D. 清代9. 良渚玉琮上雕琢的神人兽面形象是()。

A. 魑魅纹B. 魍魉纹C. 代面纹D. 饕餮纹10. 越语称“盐”、“海”,分别读为“余”、“夷”,是受了()的影响。

A. 闽南文化B. 西北文化C. 西南文化D. 中原文化11. 浙江有着很多稍后于河姆渡文化时代的原始人类生活遗址遗物,如嘉兴的()等。

A. 钱山漾B. 老和山C. 马家浜D. 玲珑山12. 从河姆渡遗址的发现看,当时主要的生产活动是()。

A. 渔猎B. 采集C. 农业D. 畜牧业13. 迄今所发现的越人最早的祖先是()。

A. 良渚人B. 建德人C. 马家浜人D. 河姆渡人14. 出土了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织品的是()。

A. 钱山漾遗址B. 良渚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跨湖桥遗址15. 与“曲水流觞”关系最为密切的文人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文化(专科)作业及参考答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专科通识课《地域文化》单元作业(一)一、填空题:1.“浙江”的命名有很多种说法,但大都认为其中“浙”字的意思是曲折,“浙江”还有一些别名,如曲江、之江淛江等。

2.在浙江宁绍平原的余姚县河姆渡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原始村落遗址,出土有成堆的谷壳、谷粒、稻杆、稻叶,这是亚洲最早的水稻遗存。

3. 战国后期,越国渐趋衰落,约在公元前306年为楚国所败,成为附庸国。

4.所谓水文化,既有物态文化的层面,由此形成的稻作文化、鱼文化、船文化、桥文化等,又有心态文化层面。

5.水文化是浙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越人就曾把勤于治水的禹看作是自己的祖先,并认为他的墓地在会稽。

此外,越国历史上,勾践与文种、范蠡、一起卧薪尝胆,戮力灭吴的韧性战斗精神,也是这种水文化的具体体现。

6.浙江先民的干栏式建筑在形式上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底部悬空、正脊的两头翘起,二是屋顶的结构作两面坡式,三是类似于今傣族人建造的竹楼。

7.1907年,秋瑾在绍兴大通学堂起义,失败后被杀害于绍兴轩亭口。

同年,徐锡麟在安徽发动起义,枪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后英勇牺牲。

8.浙江海宁人王国维,对文学、美学、哲学均有深湛的研究,他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把尼采哲学引进中国的人,对安阳殷墟甲骨文字、中国古代戏曲、词学的研究,使他成为我国近代最有影响的文化名人之一。

9.两宋时期,名闻当时的永嘉学派薛季宣、叶适和“四明学派”、杨简、袁燮,义乌学派陈亮皆受当时温州、宁波、金华等经济发展、商贾之发达空气熏染,主张义利实用之学。

10.于越又称内越、大越,在越中发展最早,文明程度较高。

于越民族的形成主要来自地区内部不同文化间的融合,通过聚落与民族之间日益密切的交往而最终建立起亲密的血缘纽带。

11.浙江历史悠久,有很多早期人类活动遗址,著名的有浦江县的上山遗址、萧山的跨湖桥遗址,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嘉兴的马家浜遗址和余杭境内的良渚文化遗址等。

12. 浙江作为一个独立地方行政区的地位确立是在秦朝,至清康熙六年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为浙江省,浙江省之名,至今相沿。

13.杭州六和塔位于钱塘江北岸月轮山上,由吴越国王钱弘俶为了镇钱江潮而建,“六和”一词出于佛教“六和敬”之意,塔原以灯塔为过往舟楫向导。

14.宁波保国寺,位于甬江北区洪塘镇北的灵山山腹中,北宋大中祥符六年重建大殿,为江南保持最为完善的北宋木结构建筑。

15.杭州知府林启1899年创办养正书塾,开新中学之先河;求是书院1902年改称浙江大学堂,1928年改为浙江大学,为国内外著名学府之一。

16.浙江历来多藏书大家和藏书楼,著名的有宁波范钦的“天一阁”,嘉兴朱彝尊的“曝书亭”等。

17. 浙江是全国编撰地方史志最早最多的省份,其中有东汉袁康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南宋陆游的《南唐书》、《嘉泰会稽志》,明末谈迁的《国榷》,张岱的《石匮书》、查继佐的《罪惟录》,黄宗羲的《明史案》等。

18. 浙江水力资源丰富,河流综部,滋养万方,著名的河流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又名永嘉江的瓯江,发源于东阳县齐公岭的曹娥江 ,贯穿我国南北的世界最长最古老的运河京杭大运河等。

二、简答题:1.简述浙江之得名的四种说法答:一谓浙江上游受婺、衢、歙三江之水,水出两山间,盘回百折,故曰“浙”。

二谓钱塘江口,浙山正居其中,潮水投山下,折而出,故曰“浙”。

三谓钱塘江之曲在富阳、杭县、萧山三县之间,以袁家浦一带之吵嘴尖向东延伸,形成三折,故名。

四谓浙江从太湖来,大势南流,绝钱塘江,复折而东,故曰“浙”。

2. 简述秦汉(包括秦汉)以后促使越族与中原文化同化的五次事件。

答:(1)是秦朝对越族的归化采取的强制性手段。

(2)是西汉的内迁和末年的南迁。

(3)是三国吴国对“山越”族的强制迁徙。

(4)西晋迁都建康建立东晋政权,将汉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迁移南方。

(5)是南宋定都临安,政治中心的南移,同时伴随着逃亡政府而来的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北方文化南移,不仅大批北人涌入浙江,而且中原文化的数千年精华也荟萃于此。

3. 简述浙江传统文化的特征。

答:(1)浙江传统文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水文化、智者文化,具有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事善于发挥所长,善于把握行动时机的特长。

(2)浙江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二是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创新进取,富有活力。

(3)浙江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三:士农工商同道,义利相互兼顾,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

(4)浙江传统文化主要特征之四:多元性、交融性、互补性。

2.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浙江四大名窑及其分布。

答:越窑:主要分布于上虞、余姚、绍兴等地区。

瓯窑:分布于瓯江流域的温州一带。

婺州窑:位于今天的金华地区。

德清窑:分布于杭嘉湖平原西端的德清县。

4. 简述浙江文化史(本教材)研究的“文化”所侧重包含的四个层面。

答:浙江文化史研究侧重的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物态文化,或称“物质文化”。

第二个层面为制度文化。

第三个层面为行为文化。

第四个层面为心态文化。

5.简述“西湖十景”和“新西湖十景”的名称。

答:“西湖十景”即苏堤春晓、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双峰插云、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断桥残雪、曲院风荷。

“新西湖十景”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云栖竹径、满陇桂雨、九溪烟树、吴山天风、玉泉飞云、宝石流霞、阮墩环碧、黄陇吐翠。

三、论述题:1.谈谈你对浙江传统文化水性特征的理解。

答:浙江地域文化富于水性,依赖于水的滋润与滋养,浙江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属于海洋文化圈,即开放性、创造性、交融性、互补性的特征。

浙江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水文化、智者文化,具有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事善于发挥所长,善于把握行动时机的特长。

所谓水文化,既有物态文化的层面,由此形成的稻作文化、鱼文化、船文化、桥文化等,又有心态文化层面。

浙江在古越时期,越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水环境中,几乎天天与水打交道。

在越族的长期的水环境生活中产生了大禹治水的神话。

越族的神话经过汉族的移植,因而把越族和汉族在文化上从远古开始就扭在一起。

越人把禹看作是自己的祖先。

浙江先民在与水的长期拼搏征服斗争中,养成了冷静、机敏又富于冒险的性格,在越国历史上,勾践文种、范蠡一起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坚忍不拔、以柔克刚的韧性战头精神,正是这种水文化特征的具体体现。

2.为什么会有“绍兴师爷”这一文化现象。

答:师父是明清时代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员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刑名、钱谷、文案等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

师爷凭借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和钱粮会计、文书案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

由于绍兴人当师爷的极多,几乎遍布全国,且名声极大,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称谓“绍兴师爷”。

清代有句俗谚“无绍不成衙”,“绍”就是指绍兴籍的师爷和书吏。

“绍兴师爷”文化现象的产生由于绍兴教育兴盛,读书人多,因而科场竞争激烈,许多科场不顺的读书人就选择当师爷这条路。

绍兴地处水乡,绍兴人头脑敏捷,他们并不守株待兔,而是乐于迁徙,开拓进取,绍兴读书人大多具有精细谨严,善于谋划、处世圆滑,善于,八面玲珑,玩弄权术,这些就是绍兴师爷职业具有的素质。

师爷文化形象正是浙江人思维敏捷、善于算计,富有开拓创新特征的体现。

3.谈谈你对“宁波商帮”这一商业现象的理解。

答:(1)深厚的商业文化积淀,使宁波人成为中国商人中的佼佼者。

随着贸易的不断扩大,宁波商帮成为一种地域性的文化现象。

大约在明朝天启、崇祯以后,宁波商人形成了自己的集团。

当时江南经济繁荣发展,社会风气和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宁波地区出现“士庶并营有无”的现象,不少大的商业豪族在这一时期产生。

清代,宁波商人的足迹已广布大江南北,宁波商帮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

(2)战争后,宁波商帮中新一代商业资本家脱颖而出,宁波作为一个具有国际贸易发展前途的通商口岸向西方开放,宁波商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开始时,很多商人充任买办、这使他们逐渐接受西方的现代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具有西方经商手段和技术专长,与中国传统的商业经营思想结合后,宁波商人如虎添翼,不少买办后来都成为民族资本家,他们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行业、资金、货源方面的优势,把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起来,使宁波商帮以全新的近代商人群体的姿态跻身于全国著名的商帮之列。

在宁波商人身上,充分体现了江浙传统文化性格中那种地缘凝聚精神、开拓精神和求实精神。

他们敢为天下先,善于把握时机,精于企业管理,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

他们能及时调整经营方针,以灵活的手段和方式开拓市场、占有市场,把商业资本利润投资于产业,使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紧密结合,从而不断发展壮大。

宁波商帮经营的行业众多,其中以金融业和航运业最为出色,金融业是浙江财团的中坚,而航运业则全球闻名。

(3)20世纪40年代末,由于对大陆社会变革的不理解,大批宁波商人迁居海外,散见于香港、、东南亚、欧美等地。

他们继承宁波商人的传统人文精神,不少人成为当地商界巨子,现在海外的宁波商人约有30万人。

4.越国与吴国在文化上有何关系?答: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吴国越国文化形成于春秋时期,成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

在此之前,吴越是两个分散的部族,只是文化产生的雏形阶段,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

吴越在地域上互为近邻,在族属上属于同一族群——百越。

吴越国所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大体相似,具有共同的语言。

越与吴相比,吸收中原文化的时间较迟,地理位置偏狭,较多地保留了古老淳朴、豪放和野性的文化特征,而吴国吸收外来文化的时间较早,文化也更为发达,呈现较为文雅的特征。

其后,受到越与吴文化影响的浙东与浙西地域差异更为明显。

四、材料题:1. 阅读下则材料,简要介绍这则材料的内容。

雷峰塔:在雷峰上。

吴越王妃黄氏建,以藏佛螺髻发,故亦名黄妃塔。

塔始以千尺十三级为率,然仅成五级。

旧有重檐飞栋,窗户洞达。

后毁,惟孤标独存。

每当夕阳西坠,塔影横空,故有“雷峰夕照”之称。

清康熙帝改为“雷峰西照”。

年来游客以俗云塔砖辟邪宜男,争往取砖。

民国十三年九月中,塔忽自倾圯。

塔东旧为小蓬莱,濒湖为鹤渚,为莲花书院,今皆废。

(民国时期《西湖游览指南》)答:这则材料介绍了西湖雷峰塔的兴建和存废。

雷峰塔原为吴越王妃黄氏所建,用以存放释迦牟尼的头发,所以也叫黄妃塔。

原拟建千尺(虚数)十三层的佛塔,后来仅仅建了五层。

塔原有重檐飞栋,四面开窗,后毁,仅留下砖砌塔身。

每当夕阳西下之时,塔影横亘湖中,故有“雷峰夕照”之称。

清代康熙将其改为“雷峰西照”(虽然写实,殊失美感)。

近年来游客因俗传雷峰塔砖可以避邪和利于生男孩,而竞相取砖。

结果民国十三年九月中,塔轰然倒塌。

塔的东面旧为小蓬莱,临湖处为鹤渚、莲花书院,现在都废没了。

雷峰塔命途多舛,终毁于人们的贪念和暴力,可胜叹哉!2. 阅读下则材料,简要介绍这则材料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