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骨缺损的现状原因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骨缺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C ogig 40 3 。 hn ) hnqn 0 0 8 C ia
Ab t a t s r c : T e t a me tfrb n e e ti d c l i r o a d c l i 。a d i i h r rt d t n l t - h r t n o e d fc 瓶 u t n o t p e is ci c n ad f a i o a h e o s h n ts o r i me
b e e h tp t s c Sg n d f ai n o e e s c n tu t n o o o i c f l d p o t ge r — r e n t os o ,u h U e e mo i c t s d c H , o sr c i c mp st s a od a r moi a l p i h i o f e o f e n n ye —
o aclr ao su n nee o ee . T ea t r vsa vr e urn i ao dav cs r dvsua zt no tseeg er bn r h u o e oev w t cr t t tna d a e i i f i i d e h g i n i o e su i n n o f
连多次手术植骨 内固定失败及先 天性畸形 所致 , 传统 的治疗
方法极为 困难 。最 终很 多病例 不得 不采 用截 肢术或 用支 具 保护性负重 。近年来 , 随着分子生物 学研究 的深 人及组织 工 程学 的迅 速发展 , 使应用生长 因子和骨组织工 程技术 治疗 骨 缺损 成为 目前 研究 的热 点 …。其 主要研 究 内容包括 种 子细
・
综 述 ・
组 织 工 程技 术 修 复 骨 缺 损 的研 究 现 状 及 进 展
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0,13(10):115. [2] 胡德华,刘智忠,彭生.胫骨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外固定治疗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0,7(13):103. [3] 陈志文,刘晖,翟文亮,等.Ⅰ期开放松质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J ].
中国骨伤,2 0 0 8,10(5):2 0 4 . [4] 简灵,陈学林,张波,等.开放植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缺损效 果观
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0,10(10):237. (收稿日期:2012-12-11)
166 中国卫生产业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该 文 所观 察的 4 6 例患者 均为 2 0 0 9 年1月— 2 010 年1月在该 院 进 行感 染 性骨 缺 损治 疗的患者,此 组 患者中男性 患者共 有33 例,女 性 患者共 有13 例,最 大年 龄 为55岁,最 小 年 龄 为 2 6 岁,平均 年 龄 为37. 2 岁。病 变 部 位 在 左 侧 者有 2 5 例,在 右侧 者有 21例。发 病 原因主 要 包 括外 伤 性 交 通事故 2 6 例,重 挫伤16 例,机 器 损伤 4 例。患者受伤后感 染至手术治疗间隔时间在3 d内。入院时创面有不稳定性瘢痕、骨外 露、流 脓 或已成 窦道的患者共 有19 例,曾经因为长 期 感 染 治 疗的患 者共有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膝、踝关节活动的受限。 1.2 临床治疗方法
通 过 上 述临床处 理 后,本组 患者的临床 疗 效 结果为:治 愈率达 4 3. 4 8 %,好 转率 达 5 0 %,复 发 率 达 6 . 5 2 %,临床 好 转率 达 9 3. 4 8 %, 具 体见 表1。 4 讨论
骨缺损流行病学

骨缺损流行病学骨缺损是一种常见的骨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角度探讨骨缺损的相关情况。
一、概述骨缺损是指骨组织中钙质流失或不足,导致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和骨质变薄的一种疾病。
其主要表现为易于发生骨折、身高缩短、脊柱弯曲等。
目前,全球有大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和相关的骨折问题。
二、流行病学特征1. 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缺损,这主要与女性在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据统计,在50岁以上女性中,有30%至50%的人患有骨质疏松。
2. 年龄分布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群体中患上骨缺损的比例也逐渐增加。
根据数据显示,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50%以上的人患有骨质疏松。
3. 地域分布不同地区的骨缺损发病率存在差异。
在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较高;而在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骨缺损的患病率相对较低。
4.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是影响骨缺损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较低的骨密度,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5. 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也与骨缺损密切相关。
长期吸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骨质流失加速。
三、预防控制策略为了预防和控制骨缺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增加钙摄入量钙是构成骨组织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因此增加钙摄入量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建议每天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
2. 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因此补充维生素D也是预防和治疗骨缺损的重要措施。
3. 增加运动量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骨组织生长,增加骨密度。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4. 改善生活习惯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等,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也有积极作用。
5.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骨缺损问题。
四、结论总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骨缺损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
胫骨平台塌陷骨缺损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胫骨平台塌陷骨缺损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罗长奇;方跃;屠重棋;杨天府
【期刊名称】《中国骨伤》
【年(卷),期】2016(029)002
【摘要】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特性决定了关节面必须解剖复位,胫骨力线必须恢复以及内固定必须坚强.在恢复关节面平整性的同时,关节面下骨缺损的处理却带来了许多难题.目前用于骨缺损治疗的材料归纳起来大致分3类: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骨替代物.部分学者认为自体骨移植存在增加创伤、手术时间延长、来源有限、供骨区出血、持续疼痛与感觉麻木等缺点,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目前治疗骨缺损的金标准仍是自体松质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存在免疫反应及病毒传染的可能,且因骨诱导特性受到破坏,移植骨力学特性和骨传导作用仍被保留.同样,骨替代物存在成骨与降解速率不匹配的问题.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和经济状况选择符合需求的移植骨.
【总页数】5页(P187-191)
【作者】罗长奇;方跃;屠重棋;杨天府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塌陷治疗研究进展 [J], 王驭恺;罗从风;翟启麟
2.注射性硫酸钙联合胫骨近端侧方锁定钢板治疗高龄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 [J], 周望者;余可和;洪如康
3.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填塞植骨治疗进展 [J], 江亚;卞育俊;段延明
4.髁支撑钢板重建胫骨平台加平台下填充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的效果观察[J], 黄家政;覃章柱;黄福东
5.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 [J], 智建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李凯【摘要】骨组织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临床上骨缺损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纵观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二十多年里,其构成的三大要素:种子细胞方面、支架材料方面和组织构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距离组织工程骨在临床中正式使用尚有一定距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目前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Bone tissue engineer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the 1980s and brought new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Throughout twenty years, the three major element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seed cells, scaffolds and organizations to buil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certain distance for tissue engineered bone to be used officially in clinic.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re reviewed.【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18【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骨缺损;研究进展【作者】李凯【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2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很常见,然而修复骨缺损的惟一方法是通过骨移植来实现。
“骨缺损修复”资料文集

“骨缺损修复”资料文集目录一、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二、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骨缺损修复及3D打印技术中的应用三、3D打印含镁生物医用材料用于骨缺损修复研究进展四、骨缺损修复材料现状与需求和未来五、3D打印海藻酸钠羟基磷灰石水凝胶复合Atsttrin蛋白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研究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调控血管新生促进大段骨缺损修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折、骨肿瘤、炎症等导致的骨缺损问题日益突出。
骨缺损修复材料作为治疗骨缺损的重要手段,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对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天然骨组织工程材料主要包括胶原、明胶、壳聚糖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其中,胶原是骨组织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力,可以促进细胞的粘附和增殖。
明胶和壳聚糖等材料也可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人工合成骨缺损修复材料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
其中,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乳酸、聚氨酯等,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陶瓷、玻璃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久性。
复合骨缺损修复材料是结合天然骨组织工程材料和人工合成骨缺损修复材料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
通过将胶原、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与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进行复合,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和生物活性的复合骨缺损修复材料。
目前,复合骨缺损修复材料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目前,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探索更加高效、安全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需要加强临床应用研究,提高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骨缺损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骨缺损修复及3D打印技术中的应用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而3D打印技术的引入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负载BMP-2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负载BMP-2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符来想【摘要】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具有强大的促成骨活性,能够诱导间充质细胞不可逆地分化为骨、软骨组织;BMP-2是成骨能力最强的BMP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领域,并且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此分析了近年来BMP-2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研究的文献,概述国际上关于负载BMP-2组织工程骨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Repairing bone defects using tissue engineered bone has become a hot spot. There is a strong osteomductive potentiality in bone morphogenetio protem( BMP ), which could induce the irreversible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cells into bone and cartilage. BMP-2 is one of BMPs with the most osteoinductive potentiality,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presenting an excellent application prospect. Here reviews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 on the application of BMP-2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repairing bone defects with BMP-2 loaded tissue engineered bone.【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04【总页数】4页(P590-593)【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织工程骨;骨缺损【作者】符来想【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骨一科,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领域的一大难题。
骨缺损的分类

骨缺损的分类骨缺损是指骨骼组织受到各种原因的破坏或损伤,导致骨骼组织的缺失或减少。
根据骨缺损的不同特点和原因,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创伤性骨缺损:创伤性骨缺损是指由外界力量直接作用于骨骼组织,造成骨骼组织的断裂或缺损。
例如,骨折、骨裂等创伤性损伤会导致骨骼组织的缺失,需要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修复。
2. 感染性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是指由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骨骼组织损伤。
感染性骨缺损常见于骨骼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疾病,病原体侵入骨骼组织后,可导致骨骼组织的坏死和缺损,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进一步扩散。
3. 先天性骨缺损:先天性骨缺损是指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或遗传因素引起的骨骼组织缺陷。
这种缺陷可能涉及骨骼的形状、大小、数量等方面。
例如,先天性骨骼发育不良、多指症、肢体畸形等都属于先天性骨缺损的范畴。
4. 破坏性骨病变引起的骨缺损:某些破坏性骨病变如骨肿瘤、骨质疏松等也会导致骨骼组织的缺损。
骨肿瘤可使骨骼组织发生恶性生长,破坏正常骨骼结构;而骨质疏松则会使骨骼组织密度降低,易于发生骨折。
5. 退行性骨病变引起的骨缺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组织会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变化,如骨关节炎、骨质增生等。
这些退行性病变会导致骨骼组织的退化和缺损,进而影响骨骼的功能和结构。
6. 缺血性骨缺损:缺血性骨缺损是指骨骼组织由于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缺血、坏死和缺损。
常见的缺血性骨缺损包括骨髓炎、骨壳缺血性坏死等。
缺血性骨缺损一般需要及时进行血液循环恢复和病变修复。
7. 破骨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骨缺损:破骨细胞异常增生是一种骨骼疾病,其特点是破骨细胞过度活跃,导致骨骼组织的破坏和缺损。
这种疾病常见于骨质疏松症、骨转移瘤等疾病。
总结起来,骨缺损可以分为创伤性、感染性、先天性、破坏性骨病变、退行性、缺血性和破骨细胞异常增生等不同的分类。
对于不同类型的骨缺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修复、抗感染治疗、疼痛缓解等措施,以恢复骨骼的功能和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骨缺损的现状原因
中国骨缺损的现状及其原因
骨缺损是指骨组织受到破坏或缺失,导致骨质的减少或破坏,影响骨
骼正常功能的恢复和维持。
在中国,骨缺损的现状相当严峻,主要原因如下:
1.交通事故和工伤:交通事故和工伤是导致骨缺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事故频发,导致
了大量的骨骼损伤和骨缺损。
2.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导致骨缺损的重要原因之一、骨质疏松是一
种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质减少和骨组织断裂。
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主
要患者群体,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缺损问题将
日益严重。
3.缺血缺氧:缺血缺氧是导致骨缺损的重要原因之一、缺血缺氧意味
着骨骼组织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从而导致骨骼组织受损。
缺血缺氧可以由血管疾病、外伤等多种因素引起。
4.骨肿瘤:骨肿瘤是导致骨缺损的重要原因之一、骨肿瘤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恶性肿瘤可以通过直接侵蚀骨组织,或者通过骨转
移来导致骨缺损。
5.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畸形是导致骨缺损的原因之一、一些婴儿在出
生时就存在骨骼发育不良或缺陷,导致骨骼缺损问题。
这可能与遗传、环
境等因素有关。
以上是导致中国骨缺损现状的一些主要原因,但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的执行,减少交通事故和工伤。
2.推广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提高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知。
3.加大对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力度,减少缺血缺氧导致的骨缺损。
4.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加强对骨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5.加强对先天性畸形的筛查和治疗,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此外,政府和社会应重视加强对骨缺损患者的康复与照护服务,提高
健康保障的覆盖面和质量,为骨缺损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和康复保障。
同时,要加强对相关研究的支持,开展骨缺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高诊
疗的水平和效果。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有效解决中国骨缺损的现
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