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_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第1讲VCD与经济学CCER重点

• 我国一些企业从1996年就开始研究开发DVD,到1998年已经生产出小批量 DVD整机。从趋势上看,VCD也许会被更高级的DVD所取代。然而,VCD行业 发展应有其意义。随着VCD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通词汇,VCD也已成为我 国普通人家庭的日常消费品; VCD及其互补品(如影碟等)已成长为具有 相当规模的国民经济产业,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税收;一批国内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在VCD行业成长过程中壮大了自身实力,为目前和未来国 际竞争提供了比较有利的条件。有人认为:VCD,超级VCD,DVD一脉相承; 等到未来某一天,DVD行业不过是换了一个名字的VCD行业而已。
VCD:一个传奇故事(8)
• DVD与VCD
• 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看,模拟技术将逐步被数字技术所取代。在视听技术 产品方面,模拟技术的一个代表是录像机,而数字技术的一个代表是 DVD。 VCD面临DVD挑战和威胁。东芝,索尼,菲利普,IBM,微软,康柏等统一 了DVD标准,组成了10家厂商控制的“DVD标准论坛”,生产DVD厂商必须 经过“五大认证许可”才能合法使用解码芯片,加强了对DVD光盘的控制。
VCD故事的经济学(3)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章 税制的设计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5章 垄 断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6章 垄断竞争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7章 寡 头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9章 收入与歧视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经济基础知识资料课件

经济基础知识资料课件
第一章 经济热点
经济基础知识资料课件
(一)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背后
经济基础知识资料课件
通货膨胀,就是货币相对贬值的意思。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指在 短期内钱不值钱了,一定数额的钱不能再买那么多东西了。假如 以前,8元钱能买1斤猪肉,可是现在却需要15元才能买1斤猪肉。 而且这种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也就是说,不 光是猪肉涨价了,当你环顾四周,看到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上 涨了,这就可以断定通货膨胀确实发生了。
房价和房地产税新动向
经济基础知识资料课件
(三)税收:无处不在,如影随行
每个中国人到底要交多少税? 每个中国人到底要交多少税?又是通过怎样
的方式进行缴税?事实上,通过对买房、买 车、吃饭、抽烟等生活环节的分析,不难发 现,我们除了直接缴纳个人所得税,还有很 多不为人知的“隐性的”,都包含在了日常 的消费行为中。
进入2008年,各地政府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这表明,买不起商品房的老百姓,有望借助保障性住房满足自己
基本的生活需求,实现并不奢华的住宅梦想。相信随着保障性住
房的推广,“广厦千万间,百姓俱欢颜”的梦想,离我们的距离
将越来越近。
经济基础知识资料课件
总结
对“衣食住行”四大生活支柱来说,住房显 得尤为关键。近十年来,房价一路上涨,已 经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在,国 家推广保障性住房,必将逐步缓解“住房难” 的问题,从而让更多的百姓实现拥有自主性 住房的梦想。
经济基础知识资料课件
有的人认为人民币升值了,钱值钱了,老百姓出国旅 游、买原装进口汽车、瑞士表更便宜了,大企业到国 外吞并企业成本降低了……美国为什么下大力气逼迫 人民币升值?难道美国人傻吗,让自己国家的钱不值 钱?
《经济学》教程教案

《经济学》教程教案总体说明:教案的编写是为了帮助教师在教授《经济学》课程时有一份可参考的教学指导。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指导。
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和修改教案的内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经济学》2. 课程学分:3学分3. 授课对象:大一本科经济学专业学生4. 授课方式:面授二、课程目标1. 理论目标:- 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掌握供求关系、弹性、效用理论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市场失灵的原因- 掌握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 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经济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培养信息搜集和独立学习能力三、教学内容1. 第一讲: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学派2. 第二讲: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绘制与解读- 供求关系的确定和市场价格的决定- 市场均衡的达成和调节机制3. 第三讲: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的定义和分类-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经济学分析- 政府在市场失灵时的干预手段和效果评估4. 第四讲:消费者行为与效用理论- 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假设和效用函数的假设- 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的解释- 消费者均衡和需求函数的推导5. 第五讲:生产与成本理论- 生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 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和边际成本- 生产成本的计算和最优化选择6. 第六讲: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市场结构的分类和特征- 垄断与垄断企业的行为策略分析-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经济效果比较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和阐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逻辑关系。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实际案例。
第一讲 什么是经济学

“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却往往当了某 个已故经济学的奴隶”
“The ideas of economists and political philosophers, both when they are right and when they are wrong, are more powerful than is commonly understood. Indeed, the world is ruled by little else. Practical men, who believe themselves to be quite exempt from intellectual influences, are usually the slaves of some defunct economists.”
20
经济学的三类问题
1.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2. 人们如何相互作用 How People Interact
3.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How the Economy as a Whole Works
21
经济学的十个原理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 训练经济学直觉 To gain economic intuition
13
经济学三个层次的特点
经济学原理不用公式而用图表(“curveshifting economics”)
入门课 三个主要目的
中级经济学用一些数学和统计
较为严格的数学推理 较为系统的经验实证分析
高级经济学用很多数学(“Greek-letter economics”)
经济学讲义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1、首先向大家问好和自我介绍。
2、介绍《西经》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学习时应该注意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这门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核心课。
我们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大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家是不是已经学习了微积分,高数?我们只要有一点微积分的基础,就可以学习初级经济学、甚至偏中级的经济学。
在技术含量上没那么难。
但由于同学们从高中过渡到大学刚刚半年,一个学期,仍然不能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所以,在初次接触到经济学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
但有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没有兴趣是永远不能迈入经济学的豪华殿堂。
所以大家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观察身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了解国内外的经济动态、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培养自己的经济思维方式。
【案例】农历新年刚过去,问一下大家:“过年前,为什么超市中的年货如瓜子、糖果不降价促销,而衣服皮具等却会较大幅度降价?答:瓜子、糖果作为年货,为应景和待客,一般家庭都必备,而衣服任何时间点都可购买,不必局限于某一时点。
也就是说,在新春前,年货的购买是弹性值较少的,而衣服类商品的弹性值却较大。
为达到销售收入的最大化,对于弹性值小商品,提价(至少不降价、不打折)会增加销售收入,而弹性大的商品降价会增加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销售收入。
在以后的课程中,分析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时,会从理论层面给同学们具体分析。
【案例】假如你是某家电影院的总经理,你的财务经理告诉你,近来影院收入情况不佳,建议你提高票价以增加收入,这个建议,你应该采纳还是拒绝?你的决策又是什么?可能有同学会问到,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呀?是不是跟我们以前学的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样,属于纯理论,枯燥乏味,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通过考试。
再或者是认为经济学就是赚钱的实用性课程,但一看到教材中条条框框的理论,而没有具体应用的东西,一下子兴趣全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竞争市场上 的企业
第13章生产成本
第15章垄断
第16章垄断 竞争
第17章寡头
第19章收入与歧视
第18章生产要素市 场
第20章收入不平等 与贫困
第21章消费 者选择理论
第22章微观 经济学前沿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心得。
目录分析
第2章像经济学家 一样思考
第1章经济学十大 原理
第3章相互依存性 与贸易的好处
第5章弹性及其应 用
第4章供给与需求 的市场力量
第6章供给、需求 与政府政策
第8章应用:赋税 的代价
第7章消费者、生 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9章应用:国际 贸易
第11章公共物品和 公共资源
第10章外部性
第12章税制的设计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教材
消费者
微观经济 学
企业
习题
供给
微观经 济学
经济学
原理
第章
需求
曼昆经济 学பைடு நூலகம்
市场
经济学家
第篇
收入
应用
税制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考生, 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师生参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 行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也被众多院校列为经济类专业考研重要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 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5小时高清视频】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5.曼昆《经济学原 理(微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6.曼昆《经济 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7.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7小时高清视频】8.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9.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 详解10.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 和相关资料对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 校,如武汉大学、深圳大学等,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经济学原理第1讲导论

生产的财富在不同主体之间如何变动(续1)?
商品市场
17 1
金融市场
18
2 13 家庭 14 6
9
10 15 16
3 厂商 7
4 外国 8
政府 11 12
要素市场
5
19
20
1:支出;2:购买商品与服务;3:出售商品与服务;4:收益; 5:收入;6:要素供给;7:购买要素; 8:成本(工资、租金、利息) 13:转移支付;14:个人所得税;15:补贴 16:税收 17、18:进出口; 26 19、20:要素的国际流动 。
产权 决策 分配方式
混合经济中两种经济制度同时运行。
16
不同经济制度需要回答的三组共同问题
1、生产什么(What 2、怎样生产(How
is to be produced?
)?
is to be produced?)?
3、为谁生产(Who
does get the output? )?
17
生产什么(What
技术进步
产品B
产品B
24
生产的财富在不同主体之间如何变动? 经济流量模型
2 3
商品市场
1 4
家庭
厂商
6
5
8
9
要素市场
1:支出; 2:购买 商品与服 务;3: 出售商品 与服务; 4:收益; 5:收入; 6:要素 供给。
25
思考:这个模型有什么假定?合理吗?易于处理吗?
思考:这个模型有什么假定?合理吗?易于处理吗?
18
怎样生产(How is to be produced?)?
同一种商品可以用不同方式生产。同样是小麦,在我国 北方农村通常是每个农户耕作10—20亩耕地,密集地投 入化肥、劳动等生产要素来生产,大型机械运用主要限 于耕翻土地,收获和运输等生产环节。美国家庭农场则 通常耕作上万亩耕地,采用高度机械化生产方式,单位 面积耕地上劳动投入则比较少。 从直接关系上看,采取特定生产方式是由生产者选择行 为决定的。然而,厂商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生产方式 (约束条件)?为什么中国与美国的农民采用不同生产 方式?为什么把不同国家生产方式进行简单移植不一定 能够成功?这是经济学需要研究的第二组基本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1.1.3 交叉弹性
为了将替代品的影响量化,定义一种交叉弹性:表示商品 i 的需求与商品 j 的价格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dqi j dqi qi ij d j qi d j
j
尽管商品相对于自身价格的弹性(商品的自弹性)总是负数,但由于 替代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剌激其他替代商品的需求,所以替代产品间的 交叉弹性为正数。 如果两种商品是互补品,则其中一类商品的需求变化和另一类商品的 需求变化将会是相似的。电能商品与电热取暖是互补品。互补品间的 交叉弹性为负数。
均衡价格实际上就是以下方程的解: D ( *) = S ( *) 巿场均衡还可以通过反需求函数和反供应函数进行定义: D-1(q *) = S -1 (q *) 市场均衡的稳定性 当需求大于供给时,若市场价格1<*,有 些生产者会将商品价格上涨到高于现行价 格的某一水平,然后按此价格向需求没有 得到满足的消费者出售商品,随着交易数 量的增加,价格也会提升,直至均衡状态 为止; 若市场价格2>*,供给就大于需求,有些 产品会卖不出去,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 生,他们将减少商品生产量,直至生产者 愿意出售的商品数量恰好等于消费者愿意 购买的商品数量为止。
13
1.1.2 需求弹性
商品的需求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例如,如果消费者没有办法选择喝茶,只能喝咖啡,那么咖啡的需求 弹性将会小得多。
在讨论弹性和替代品时,需要从不同的时间维度对替代品进行更深人的认 识。 假设在某一地区,电热供暖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短期内,因为消费 者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采取电热取暧,所以电力需求的价格弹性将会 很小。 然而从长远看,消费者可以配备燃气供暖设备,这样一来,电力需求 的价格弹性将会大得多。
苹 果 单 价 ( 美 元 )
市场价格
苹果数量
6
1.1 消费者模型 剩余(续)
购买6个苹果的花费: 6×0.4=2.4,净消费者剩余(消 费者剩余) =总消费者剩余购买商品所需费用 消费者剩余等于需求曲线、市 场价格水平线以及价格坐标 轴三者所围区域的面积
购买苹果实现的净消费者剩余
净消费者剩余表示的是你所能得到的“额外价值”
21
1.2.4市场均衡
在一个竞争的市场里,消费者 和生产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市 场价格由供需双方的行为共同 决定。 巿场会存在一个均衡价格( equilibrium price)或巿场 出清价格p *
它使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数 量恰好等于消费者希望购买的 商品数量。 市场均衡
22
1.2.4市场均衡
20
1.2.3 供应弹性
商品价格的上升能激励此类商品的供应者提供更多的商品。供应价格 弹性能够量化它们之间的关系。 商品供应弹性是对供应曲线而不是需求曲线求导:
dq dq q d q d
供应弹性总是正数。 通常说来, 在长期情况下商品供应者有机会改进生产方法,因此长 期供应弹性要比短期供应弹性更高一些。
19
1.2.2 生产者收入
当市场价格由p1上升至p2时, 生产者剩余会增加,主要原因 有两个: 价格上涨会使生产者向市场供应的商 品数量由q1增加至q2 (剩余增加量对 应于C区域) 它还增加了原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供 应量所能实现的收人(剩余增加量对 应于B区域)
生产者利润或是净剩余的产 生是因为生产者能够以高于 机会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
1 q1 2 q2
净消费者剩余随着价格增长的变化情况
净消费者剩余近似等于三 角区域A的面积
11
1.1 消费者模型
需求函数与反需求函数
净消费者剩余减少的主要原因: 由于价格上升, 消费水平由q1下降至q2 。区域C的面 积表示消费水平降低所引起的净消费者剩余减少量 其次,在q2消费水平下,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商品 购买价格,因此他们还会失去区域B所示面积的消费者 剩余
7
1.1 消费者模型
需求函数与反需求函数
在市场上,不同的消费者对苹果的喜爱程 度不一样。针对同一数量的苹果,有一些 消费者愿意支付很高的购买价格,而其他 消费者则会等待价格降低后才购买。 关于市场消费者整体的反需求函数 (inverse demand function)
反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
= D-1(q)
1.1 消费者模型
个人需求 剩余 需求函数与反需求函数 需求弹性
1.1 消费者模型
个人需求
简单的例子:买苹果。所购苹 果数量取决于当前价格描 述了消费者的商品购买数 量与价格的关系(假设前 提是消费者的收人与其他 商品的价格均保持不变。 为简化问题,在这里假定商品 对象的非价格属性(如形 状、尺寸与质量)基本一 样,以忽略它们的影响
24
1.2.6 总体福利与无谓损失
总体福利(global welfare):净消费者剩余与净生产者利润的总和。 在市场均衡情况下,消费者剩余等于区域A、 B与E的面积之和。 生产者利润等于区域C、D与F的面积之和。
在自由竞争市场中、商品按均衡价 格成交,但有时侯外部干预会阻碍商品 价格达到均衡值。 政府会设定一个商品最低成交价 格p2 。如果p2高于竞争市场出清价格p * ,最低价格即为市场价格,消费者的 购买量将从q*减少至q。生产者剩余则 等于区域B、C、D的面积。
边际生产的机会成本恰好等于市场价格
18
1.2.2 生产者收入
由于全部数量的供应商品都会 以同样的价格进行交易,因此 生产者的收人等于商品成交量 q1乘以市场价格p1,如图中所 示阴影部分的面积。
生产者剩余等于市场价格与成交 数量的乘积
净剩余(利润)就等于供应 曲线与市场价格水平线所围 区域的面积。与机会成本较 高的生产者相比,机会成本 较低的生产者的利润水平会 更高一些。
25
1.2.6 总体福利与无谓损失
政府会设定一个商品最高成交价格p1 。如果p1低于p * ,生产者将产 量削减至q。生产者剩余仅为区域D的面积。 政府还可能会对商品征税。税收使消费者的支付价格(例如p2 )与生 产者的销售价格(例如p1)产生差额。政府对每单位成交商品的征税额 度为( p2 -p1 )。此时,需求量从q*减少至q 。消费者剩余将减少到 区域A所对应的面积值,而生产者剩余仅为区域D对应的面积值。政府 的税收总额等于区域B、C对应面积之和。 外部干预会构成对总体福利的重新分配。它可能有利于生产者、消费 者或者政府。然而无论哪种干预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它会减少总体福 利水平,减少量等于E、F所代表的区域面积之和。 总体福利的这一减少量被称为是无谓损失。
16
1.2.1 供应与反供应函数
如果苹果市场价格上涨,生产者就认为该向市场供应更多的苹果。通过 将数量足够多生产者的供应量进行汇总,得到苹果商品反供应函数曲 线。
反供应函数:
p = S
-1(q)
其含义:为了让市场上商品生产者的总供 应数量达到特定的值,与之对应的商品价 格应当取多少。 换一个方向来看就得到供应函数,表示的 是市场上商品的供应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函 数关系: q = S (p)
研究生课程
电力市场
Power Market
黄大为
hdw76@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1、市场原理 2、企业理论的基本概念 3、市场类型
4、不完全竞争市场
1 市场原理
巿场是一项非常古老的发明,在大多数古老文明里 都可以发现它的踪影。 一开始,市场仅存在于某一地点,一群人只是很偶 然地聚在那里进行商品交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成为一种虚拟环境,商 品信息可以通过电子手段流通 为了分析实现交易的原理,掌握两种模型: 消费者模型 生产者模型
26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1、市场原理 2、企业理论的基本概念 3、市场类型
4、不完全竞争市场
2.1 投入与产出
为了实现公司商品的产出,该公司需要有一定的投入,这些 投入被称为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的范围:如原材料、劳动力、土地、建筑物或者机械设备等。 假设某企业仅需两种生产要素,则产出与投入的关系可用生 产函数来表示: y = f(x1, x2) ---y表示农民所生产的小麦数量, ---x1表示化肥的数量, --- x2表示他用于生产小麦的土地面积。 将x2设为常数,逐步增加x1 ,开始, y会随着x1的增加而增加; 几乎对所有的商品和技术而言, y随着x1的加大而增加的速率 会逐渐降低,这―现象即是所谓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
1.2.1 供应与反供应函数
边际生产:某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 恰好等于巿场价格。 此时市场价格仅发生微小的下降, 边际生产者也会认为不值得继续生 产。
边际外生产:指如果价格上升,市 场上会增加的商品生产。
边际内生产者的机会成本低于巿场 价格 只要市场价格高于某一最低值,保 证商品生产有利可图,各生产者就 会选择出售商品。
---q表示苹果的消费数量 ---表示商品的价格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该曲线,则得到苹果 的需求函数:
q= D()
一组消费者的商品需求与商品 价格之间的典型关系曲线
8
1.1 消费者模型
需求函数与反需求函数
反需求函数的经济意义: 在给定的消费水平下,能够反映消费者为了多购买少量商品而愿 意支付的费用。 表明同样的消费者在减少需求时希望得到的补偿金额。 需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所认定的商品边际价值 典型需求曲线的形状是向下倾斜的,表明消费者为了购买同样数 量的商品,在拥有数量较少时往往愿意支付较高的价钱。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边际意愿会随着消费量的增多而递减。
23
1.2.5 帕累托效率
若某物理系统仅受控于单一组织,通常情况下,该组织会选择一些适用 于该系统的缋效度量指标,并尽量朝着优化指标的方向运行此系统。当 情况发生变化时,则传统的优化方式就不适用了,此时比较常用的办法 是用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效应:一方利益的增加必然以另一方利益的减少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