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409)一、舞蹈学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舞蹈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西方舞蹈的引入,在中国近代史上,开创了舞蹈事业新的篇章。

1926 年唐槐秋在上海开设了由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舞蹈教学机构“交际跳舞学社(南国高等交际舞跳舞学社)”;1931 年秋,中国近现代舞蹈早期代表人物吴晓邦在上海成立“晓邦舞蹈学校”,是第一所专业的舞蹈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舞蹈教育最高学府的北京舞蹈学院于1954年成立,标志着我国舞蹈教育又前进了一大步。

我区是舞蹈大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舞蹈传统,在老一辈贾作光等大师的努力下,内蒙古的舞蹈事业尤其是蒙古舞享有盛誉。

我院舞蹈学专业开设于2004年,蒙汉合班招收本科生。

在不断研究完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进行了作品创作和舞蹈表演的实践。

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奖。

并获华北五省区市舞蹈比赛金、银奖,多次参加各种晚会和演出。

目前,本专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我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专业目标、课程结构和体系、教学方式和方法日趋成熟和完善。

我们秉承既往之长,发挥地区优势、民族特色,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以适应社会对舞蹈学专业人才需求,并使得本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日趋科学合理。

通过不断研究完善教学模式、内容与方法,培养出能演、能教、能编的舞蹈专门人才。

二、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艺术、品德及其能力素养、艺术审美,具有较为宽阔的艺术文化视野和艺术知识结构,掌握舞蹈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技能,具备舞蹈教学与实践能力,具有艺术创新精神,从事舞蹈教学、编导及表演的高级舞蹈专业专门人才。

三、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1、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完成学业。

2、毕业标准: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毕业标准》要求,准予毕业。

3、授予学位: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评定工作细则》要求,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艺术学校舞蹈专业小班人才培养方案

艺术学校舞蹈专业小班人才培养方案

艺术学校舞蹈专业小班人才培养方案为了促进舞蹈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优秀的舞蹈人才,我们建议在艺术学校舞蹈专业中推行小班化教学,并针对小班人才培养制定方案。

一、小班教学的优势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小班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精细化的指导。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小班教学可以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小班教学可以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训练细节,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舞蹈技巧和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和表演能力。

1.选拔优秀学生入学:在招生时,我们将严格筛选舞蹈天赋和潜力的学生,确保每个小班都有具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学生。

2.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发展需求,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舞蹈技巧、理论知识和表演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

3.班级设置: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特长,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班,如基础班、进阶班和高级班等,确保每个小班的学生能够在相对平衡的基础上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优化教师队伍:为每个小班配备有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舞蹈教师,确保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养。

5.加强实践训练:将舞蹈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演出、比赛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6.学业与舞蹈并重:舞蹈专业学生不仅要注重舞蹈技巧的训练,也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如舞蹈史、舞台美术、音乐等。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广泛的文化背景。

7.个性化辅导和指导: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包括定期的学习反馈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8.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创新活动,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舞蹈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舞蹈表演专业培养方案

舞蹈表演专业培养方案

舞蹈表演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舞蹈表演专业培养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创造表现能力,能够在舞蹈舞台上展现出卓越的演技和艺术风格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 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需掌握舞蹈基本功,包括舞蹈姿势、舞蹈步法、舞蹈技巧等。

学生还需学习舞蹈历史和舞蹈理论知识,了解不同舞蹈风格和流派的特点,并能够在舞蹈表演中灵活运用。

2. 舞蹈创作和表演能力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舞蹈创作和表演训练,培养自己的舞蹈创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学生需具备较强的舞蹈编排和导演能力,能够组织和指导舞蹈团队进行舞蹈表演。

3. 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学生需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了解国内外舞蹈艺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学生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舞台演出礼仪,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

4.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如舞蹈展演、比赛等,提升自己的舞蹈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还需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舞蹈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形态学•舞蹈技巧训练•舞蹈史•舞蹈理论•舞蹈音乐分析•舞蹈解剖学•舞台化妆2. 专业课程•舞蹈编排与导演•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教育心理学•舞蹈教育学•艺术概论•舞台灯光设计3. 实践课程•舞蹈展演实践•舞蹈比赛实践•舞蹈教学实践•舞蹈实习•考察实习四、培养模式1. 综合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习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表现能力。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舞蹈创作和表演能力,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实践培养模式学生通过参与舞蹈展演、比赛等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舞蹈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还通过舞蹈教学实践和考察实习,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评价体系本专业采用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考试、考核和实践成绩的评价。

舞蹈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舞蹈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八、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
时 学
分 开课时间 备注 必

课 公共必修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54 3 第1学期 第一外国语 144 4 第1、2学期 学位核心课程
舞蹈学概论 54 3 第1学期
中国民族志 54 3 第1学期 美学原理 54 3 第2学期 编舞技法 54 3 第2学期 中国文学 54 3 第3学期 曲式学 54 3 第3学期
舞蹈学 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自2000年起,我校开始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下招收少数民族舞蹈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我校获得了舞蹈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
二、培养目标
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三、授予学位:文学硕士
四、研究方向
1. 舞蹈教学 2. 舞蹈编导 3. 舞蹈理论
五、学制与学分
标准学制为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20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
导师指导与学习系统理论相结合,学习系统理论与参加艺术实践相结合,突出主课与相关知识全面发展相结合。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讨论与对话,突出研究生的研究与因材施教,提倡在读期间参与科研、创作以及教学实践活动。
七、论文撰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一般为1.5-2.5万字。

音乐学院双学位(舞蹈学)专业培养方案

音乐学院双学位(舞蹈学)专业培养方案

音乐学院双学位(舞蹈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舞蹈表演、舞蹈创作、舞蹈教学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和一定的舞台实践经验,掌握舞蹈文献阅读、欣赏的基本方法,了解蹈创作、排练、演出的规律,能从事舞蹈教育、表演及艺术组织管理工作和具备一定创编能力的综合型专门人才。

二、修业年限
学制:2年。

(上课时间为每学期周末,晚上等课余时间。

)
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最低毕业学分:82分
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学分,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种实践教学环节,毕业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

确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及安排:
注二:舞蹈技能课20人一班上课。

注三:舞蹈学收费:110元/学分。

中职舞蹈表演专业中国舞蹈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舞蹈表演专业中国舞蹈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舞蹈表演专业中国舞蹈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中国舞表演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学习年限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文化艺术行业,培养从事中国舞表演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型人才和高等院校艺术系科的后备生。

五、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

2.热爱生活,热爱舞蹈事业,树立毕生从艺的职业理想。

3.具有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4.了解地域和民族风情,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

5.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习惯和品质。

6.掌握必须的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7.树立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自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舞蹈表演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基础理论知识。

2.具身体控制、跳转翻等各项舞蹈基本技能。

3.具备运用肢体表演舞蹈词汇,呈现艺术作品的表演能力。

4.具备初步的艺术审美和舞蹈鉴赏能力。

5.具备初步的舞蹈辅导和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能力。

6.具备初步的舞蹈编排能力。

(三)专业(技能)方向1.具备较扎实的中国舞表演基本能力。

2.具备较好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能力。

3.具备毯子功基本技术技巧。

4.初步掌握中国古典舞身法韵律风格。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

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2.专业(技能)方向课3.专业选修课(1)外国代表性舞蹈。

(2)爵士舞。

(3)踢踏舞。

(4)街舞。

(5)舞蹈编导(6)中外舞蹈简史(7)化妆基础(8)其他4.顶岗实习在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共同组织下,学生到舞蹈表演相关单位,如专业文艺(舞蹈)团体、群众文化馆(站)等对应岗位跟班实习。

中等职业学校舞蹈专业升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舞蹈专业升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专业升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升学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XXXX中等职业学校舞蹈科的专业优势作用,使更多学生实现升学梦想。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1、培养目标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具备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

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的习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基本的就业和创业知识。

珍爱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具有国家意识,热爱祖国,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创新。

2、能力要求(一)专业素质要求(详细说明到达什么技能)(1)具有一定的舞蹈表现能力和初步的舞蹈创作能力。

(2)具备初步的形体表演和舞台综合表现能力。

(3)具有正确的艺术审美和舞蹈鉴赏能力。

(4)具备参加艺术考试的专业能力。

(二)文化素质要求(1)具备基本的汉语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及数学综合思维。

(2)具有继续学习和独立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

(3)具备参加高考的能力。

三、修业年限1、招生对象:初中应届毕业生。

2、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中专学历。

四、毕业去向1、高考后升入各艺术类大专院校和师范院校继续深造。

2、专业学成后去往各类专业表演团体、社团组织(协会)、社区文化机构工作。

3、毕业后去各类舞蹈培训机构、健身俱乐部工作。

五、课程设置原则1.均衡设置原则。

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比较扎实的舞蹈表演基本理论和舞蹈专业技能知识,具有较强的舞蹈表演能力,教学能力,专业研究能力以及掌握基本的舞蹈编创能力,能够在文艺表演团体、教育部门、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及东南亚各国文化艺术机构从事艺术表演、教学、宣传、文化活动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表演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基本训练,具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和娴熟的舞蹈表演能力。

具体培养要求如下:1.知识要求(1)熟悉、了解中、外舞蹈史、发展脉络及学科前沿。

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流派及其代表作品;(2)掌握本专业开设的理论基础课程:舞蹈艺术概论、舞蹈史、舞蹈作品欣赏与分析、舞蹈美学等;(3)了解舞蹈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动态;(4)熟悉党和国家对于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2.能力要求(1)掌握本专业开设的课程。

如芭蕾舞基础训练、古典舞基础训练、现代舞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东南亚舞蹈、广西民间舞、舞台排练与实训等。

(2)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表演能力。

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舞蹈表演方面达到较高的专业程度,并在舞台表演实践中,获得较强的专业艺术实践能力。

(3)在熟悉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常识的基础上,把握专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具备基本的专业教学能力。

(4)具有一定的英语和东南亚一国语言的交际能力;(5)具有舞蹈艺术应用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3.素质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3)具有较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能承受相关表演技能对体能的要求;(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担当精神和科学精神;三、学制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4-6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学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舞蹈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舞蹈基础、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在应用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舞蹈写作方面从事舞蹈学的学科研究、舞蹈教学、舞蹈表演及编导等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系统地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和舞蹈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分析和研究舞蹈作品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写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舞蹈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主要舞种的分析方法和一般技术;
3、具有舞蹈写作、评论的基本能力以及表演的初步能力;
4、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舞蹈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掌握舞蹈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掌握舞蹈创编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8、具有独立备课、组课和执教的能力。

*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文学
(2)学科类:艺术类
*核心课程
中外舞蹈史、舞蹈概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学法、舞蹈基本功训、中国民族民间舞、贵州民族民间舞、古典舞身韵、舞蹈剧目排练、编导技法等*特色课程
讨论型课程:民族民间舞(苗族)、编导技法、舞蹈教学法
*计划学制4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