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快门和景深的关系
摄影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摄影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摄影的曝光是指相机感光元件(传感器或底片)暴露于光线的程度。
光圈、快门和感光度是摄影曝光的三个要素,它们共同决定了图像的明暗和细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光圈是指相机镜头的光圈大小。
光圈的单位是F数,通常表示为f/2.8、f/4、f/5.6等。
光圈越大,相机所接受的光线越多,图像就越亮;光圈越小,相机所接受的光线越少,图像就越暗。
光圈的大小不仅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还影响照片的景深。
大光圈(小F数)可产生浅景深,使前景清晰而背景模糊;小光圈(大F数)可产生深景深,使整个画面清晰。
快门是指相机的快门速度,通常用来控制相机暴光时间的长短。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秒(s),通常表示为1/1000、1/500、1/250等。
快门速度越快,暴光时间越短,图像就越暗;快门速度越慢,暴光时间越长,图像就越亮。
快门速度也影响照片中动态物体的清晰度。
快速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运动,使物体清晰;慢速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物体的运动轨迹,使照片呈现出模糊效果。
感光度是指相机传感器或底片对光线敏感程度的度量。
感光度通常用ISO值表示,例如ISO100、ISO200、ISO400等。
感光度越高,相机的曝光能力就越强,图像能够在较暗的环境中得到更多细节;感光度越低,相机的曝光能力就越弱,图像可能在较暗的环境中失去细节。
然而,较高的感光度通常会增加图像的噪点,降低图像的质量。
光圈、快门和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摄影曝光的三角关系。
当需要调整一个曝光要素时,必须相应地调整其他要素来保持正确的曝光。
1.提高光圈大小(减小F数)会增加进光量,使图像更亮。
为了保持正确曝光,可以相应地降低快门速度或降低感光度。
2.提高快门速度会减少暴光时间,使图像变暗。
为了保持正确曝光,可以相应地增加光圈大小(增大F数)或提高感光度。
3.提高感光度会增加相机的曝光能力,使图像变亮。
为了保持正确曝光,可以相应地减小光圈大小(减小F数)或增加快门速度。
摄影入门:光圈、快门、感光度之间的关系

摄影入门:光圈、快门、感光度之间的关系关于光圈、快门、感光度的内容之前讲过很多次,不过还是有很多人问,希望我能简洁明了的阐述清楚这三者的原理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光圈、快门、感光度作为曝光三要素,是摄影中最基础的东西,大家一定要弄懂才行。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光圈光圈是控制进光量的一个装置,由镜头内部的光圈叶片组成。
一般用“f+数字”的形式来表示,比如:f/1.2、f/4、f/10....。
字母“f”后面的数字越小,表示光圈越大;字母“f”后面的数字越大,表示光圈越小。
光圈有两个作用:①控制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越亮;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越暗。
随着光圈越来越小,画面变得越来越暗②影响画面景深:光圈越大,画面景深越浅(背景越模糊);光圈越小,画面景深越深(背景越清晰)。
随着光圈越来越大,背景变得越来越模糊二、快门快门是相机用来控制光线照射感光元件时间的装置,快门最主要的作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曝光时间不同,拍出来的效果也会不同。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秒”,一般用这种形式表示:1s、1/2s、1/4s、1/8s.....。
分母越小,快门越慢,分母越大,快门越快。
快门两个作用:①控制光线进入相机时间长短:快门速度越快,光线通过时间越短,画面越暗;快门速度越慢,光线通过时间越长,画面越亮。
随着快门速度越来越快,画面变得越来越暗②影响画面效果:不同的快门速度拍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高速快门能定格快速运动的物体,也就是把运动的物体拍清晰;而慢速快门能把运动物体拍出轨迹,也就是光轨、丝状瀑布等效果。
随着快门越来越慢,画面开始出现轨迹三、感光度感光度就是大家经常说的“ISO”值,指相机处理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越高,对光线的敏感度越强,感光度越低,对光线的敏感度越低。
感光度是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如:100、200、400、800......。
数字越小表示感光度越低,数字越大表示感光度越高。
光圈与快门、景深、曝光知识

摄影技术——光圈与快门、景深无论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都有光圈、快门、ISO(感光度)、聚焦与取景装置。
每次进行拍摄都与这些装置有关联,了解这些装置的含义、性能与使用设定,是摄影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知识。
一、光圈1. 含义:光圈又称为镜头的“相对口径”,通常是由若干金属薄片组成,位于镜头内,可调节进光孔的大小。
2. 光圈的大小用光圈系数f表示,通常有:1、1.4、2、2.8、4、5.6、8、11、16、22、32等。
光圈系数f的计算公式为:f=镜头焦距÷光孔直径。
3. 光圈系数与光孔大小的关系:光圈系数越小,光孔越大;反之则小。
即光圈系数与光孔大小成反比关系。
4. 光圈的作用:✧①控制进光量(好比你家的窗户,如果窗户越大,那么你家的采光也就越好,而光圈就相当你家的窗帘,你可以拉上一部分让房间暗一点。
);✧②最厉害的用途:控制景深(单反相机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用大光圈的镜头来造成背景的虚化,光圈越大,背景越虚化,景深越小;光圈越小,背景越清,景深越大)。
✧③制造光芒。
(用小光圈可以制造闪耀的光芒)二、快门1. 含义:快门就是用控制时间长短来调节光线进入相机感光元件的装置。
现代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是实际的快门速度,如1/2、1/30、1/60、1/125、1/250、1/1000等。
对于需要1/30秒以上时长的快门,简称为慢门。
2. 快门的作用:✧①控制进时间(与光圈配合,解决曝光量的需要);✧②凝固速度(可以将运动中的物体清晰地瞬间凝固住 比如正在比赛中的运动员、比如漫天的飞雪、比如正在飞扬起的水珠),在正确曝光的情况下(即快门与光圈的配合),快门速度慢的,影像模糊、有残影,反之则清晰。
✧③增加进光量;(相对低的ISO下能取得正确的曝光)✧④表现速度或意境。
(在风景拍摄中也有很多用慢速快们让水流或者瀑布成为烟雾状来表现意境和氛围,可将夜幕下的车灯拉成线状)。
三、ISO(感光度)1. 含义:ISO就是相机的感光度,又称“相当感光度”。
光圈、快门和景深的关系

光圈,快门和景深的关系光圈和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的关键装置,也是学习摄影首先要弄清楚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重要的概念。
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装置, 因为影像由穿过镜头的光影投射到软片上,为了能使到达软片的光量得到控制, 便由开启光圈大小来进行调节。
光圈中心开口的大小代表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 +数值来表示。
数值愈小,孔径的开口愈大,进光量愈多,反之进光量愈少。
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开大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 把光孔开大的意思, 如从F5.6调大一级到F4、或二级到F2.8等。
同样,“关小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大, 把光孔关小的意思, 如从F5.6关小一级到F8、或二级到F11等。
这种习惯上的说法是和镜头上所标示的光圈数值正好相反的, 注意不要弄错。
注意不要弄错。
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常用的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一般都采用焦平面快门。
焦平面快门一般拥有前幕和后幕两张帘幕,它们是靠一个上紧的弹簧装置来驱动水平或垂直地通过胶片平面,以往水平走向的焦平面快门较多,现在几乎都被垂直走向的快门所取代。
当按下快门钮时,前幕开始自上往下走动,然后依照快门速度留下一定的空隙,后幕紧跟着追赶下来,光线就从前幕和后幕之间所预留的空隙投射到胶片上,使胶片感光。
空隙越宽,通过的光量会越多,空隙越窄,通过的光量便会越少。
快门速度越快,空隙便会变窄,变窄,速度越慢,空隙便会变宽,焦平面快门就是这样以时间长短来调节光量的。
速度越慢,空隙便会变宽,焦平面快门就是这样以时间长短来调节光量的。
速度越慢,空隙便会变宽,焦平面快门就是这样以时间长短来调节光量的。
在快门速在快门速度的标示序列中可以看到,如1/4、1/8、1/15、1/30、1/60、1/125等。
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是倍数关系,是指几分之一秒的曝光时间。
譬如说,1/30秒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两倍。
反过来1/30秒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倍减。
光圈知识点总结

光圈知识点总结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决定了镜头的进光量以及景深的表现。
在摄影中,掌握光圈的知识对于拍摄出理想的照片至关重要。
下面就是光圈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一、光圈的定义光圈是指透过镜头进入相机内的光线的尺寸大小。
它通过控制镜头两极之间隔离的大小,来调整进入镜头的光线量,决定了相机所输入画面的明暗程度。
光圈的大小通常用镜头的F值来表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反之则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
二、光圈的作用1. 控制景深:光圈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的表现。
大光圈可以产生浅景深,使得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小光圈则可以产生深景深,使得主体和背景均保持清晰。
2. 调节曝光量:光圈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进光量来调节曝光量,从而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
较大的光圈可以让更多光线进入相机,使得照片明亮,而较小的光圈则会让较少的光线进入相机,使得照片变暗。
3. 控制景深虚化效果:通过调整光圈大小,可以控制景深的变化,在拍摄人物、花卉等照片时,可以产生虚化效果,使得主体更加突出。
4. 影响镜头的光学性能:光圈大小也会影响镜头的光学性能,通常在较大光圈下,镜头会表现出较好的成像效果,而在较小光圈下,可能会出现一些光学问题。
三、光圈的表示方法在相机镜头上,光圈大小通常以F值表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
常见的光圈值有1.4、2、2.8、4、5.6、8、11、16、22等。
在相机上了解光圈值的调整情况,可以使用光圈环进行调整。
四、光圈与快门的关系光圈和快门是构成相机曝光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确定了合适的光圈大小之后,可以通过调整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量,从而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如果因为光线不足,选择较大的光圈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就可以通过延长快门速度来增加曝光量。
五、光圈和景深的关系光圈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景深的表现。
大光圈可以产生浅景深,使得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适合用于强调主体的情况;而小光圈可以产生深景深,使得主体和背景均保持清晰,适合用于需要呈现整体场景的情况。
光圈和景深的关系

光圈和景深的关系在摄影领域,光圈和景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光圈是指通过相机镜头中的光圈孔径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而景深是指在摄影作品中能够保持清晰焦点的区域范围。
本文将详细阐述光圈和景深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它们对摄影作品的影响。
光圈是由相机镜头内部的一组可调整大小的圆形开口组成。
它的单位是F数,通常表示为f/1.4、f/2.8、f/4等。
较小的F数表示较大的光圈孔径,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
相反,较大的F数则表示较小的光圈孔径,会限制进入相机的光线。
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我们可以控制摄入相机的光线量,从而对摄影作品进行曝光控制。
景深是摄影作品中处于焦点范围内的清晰区域。
什么是焦点?焦点是指相机镜头所聚焦的准确位置,具备最清晰细节的地方。
然而,除了焦点处,摄影作品中还存在着前景和背景。
景深是指在一定的焦距和相机参数下,除了焦点处外,前景和背景也能够保持相对清晰的范围。
光圈与景深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较大的光圈孔径(小F数)可以产生较小的景深,即焦点周围的区域变得非常清晰而背景模糊。
这种摄影效果常被称为浅景深,适用于突出主体并营造出艺术感的摄影作品,比如人像摄影。
而相反,较小的光圈孔径(大F数)则会产生较大的景深,即焦点周围的区域与背景区域都能够保持相对清晰。
这种摄影效果常被称为深景深,适用于需要整体清晰呈现的摄影作品,比如风景摄影。
在摄影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效果。
当我们想要突出主体并模糊背景时,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圈孔径,如f/2.8或更小。
这样可以使得焦点周围的区域在作品中更为突出,从而引导观众的视线集中在主体上。
而在需要呈现整体清晰的作品中,选择较小的光圈孔径,如f/8或更大,可以保持较大的景深范围,使得前景和背景都能够清晰呈现。
不仅如此,光圈的选择还与镜头的焦距有关。
较长焦距的镜头更容易实现浅景深的效果,即使选择较小的光圈孔径也可以将主体与背景分离。
新手必学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

景深的范围就越大,对于景物的描绘就更加的真实,极富有真实性,画质 行拍摄,暗角就消失了。变焦最佳光圈一般 f5.6 或 f8,定焦 f4.0 或 f5.6;
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是镜头的一个极其重要 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前后的杂乱景物,而美化朦胧,这种朦胧富
的指标参数,通常在镜头内。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 有优雅而柔和的光彩,就像被渲染的彩墨,使得色调更加浅薄,能营造出
线的多少。
相当程度的气氛,和景深内的主题产生分离的透视感,具有衬托出主体的
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 F8 调整到 5.6 ,进光量便多一倍, 圈运用的地方,因此大光圈的镜头向来是影友爱用的装备之一。
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4、小光圈作用
3、大光圈作用
A、画质比大光圈更加清晰明锐
A、控制景深(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第1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新手必学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
就是说光圈由 f/16→f/11→f/8→f/5.6→f/4......时,则景深越来
一、关于光圈 1、光圈概念
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主体生动
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它能决定是把
相机基本知识——光圈、ISO、快门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二、快门 快门的作用
1、最常见的作用:控制进光量 2、最有力的作用:凝固速度 3、最帅的作用:表现速度或意境 4、最无奈的作用:增加进光量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三、ISO 概念
ISO通俗理解就是感光度,或者更 简单来说就是对光的敏感度(俗称 曝光感应速度)。 ISO越高,只需要越短时间就能正 确曝光。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SO、快门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相机的技术操作无论如何,在上手照相机 前,还是从最基本的开始——光圈,快 门,ISO,焦距,白平衡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Iso(感光度)
光圈
焦距
快门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四、焦距 概念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 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从 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 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 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 的距离。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四、焦距 概念
视角:镜头中心点到成像平面 对角线两端所形成的夹角就是 镜头视角,对于相同的成像面 积,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一、光圈 概念
光圈是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 它控制进入镜头中的光线量。 假设其他因素及快门速度不变时, 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多。 反之亦然。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一、光圈 表述方式
光图的数值通常用(f/数字)值来表示。 数值越大,光圈就开得越小。 反之亦然。 数字=镜头长度/镜头直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圈,快门和景深的关系
光圈和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的关键装置,也是学习摄影首先要弄清楚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装置, 因为影像由穿过镜头的光影投射到软片上,为了能使到达软片的光量得到控制, 便由开启光圈大小来进行调节。
光圈中心开口的大小代表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数值来表示。
数值愈小,孔径的开口愈大,进光量愈多,反之进光量愈少。
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开大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 把光孔开大的意思, 如从F5.6调大一级到F4、或二级到F2.8等。
同样,“关小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大, 把光孔关小的意思, 如从F5.6关小一级到F8、或二级到F11等。
这种习惯上的说法是和镜头上所标示的光圈数值正好相反的, 注意不要弄错。
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常用的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一般都采用焦平面快门。
焦平面快门一般拥有前幕和后幕两张帘幕,它们是靠一个上紧的弹簧装置来驱动水平或垂直地通过胶片平面,以往水平走向的焦平面快门较多,现在几乎都被垂直走向的快门所取代。
当按下快门钮时,前幕开始自上往下走动,然后依照快门速度留下一定的空隙,后幕紧跟着追赶下来,光线就从前幕和后幕之间所预留的空隙投射到胶片上,使胶片感光。
空隙越宽,通过的光量会越多,空隙越窄,通过的光量便会越少。
快门速度越快,空隙便会变窄,速度越慢,空隙便会变宽,焦平面快门就是这样以时间长短来调节光量的。
在快门速度的标示序列中可以看到,如1/4、1/8、1/15、1/30、1/60、1/125等。
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是倍数关系,是指几分之一秒的曝光时间。
譬如说,1/30秒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两倍。
反过来1/30秒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倍减。
光圈和快门是调整和控制曝光量的装置,它们是倍增或是倍减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得到相同的曝光量。
例如说,光圈F8、1/30秒为正确曝光值时,如果用光圈F5.6、1/60秒,或是F11、1/15秒来组合,它们所得到的曝光量也是一样的。
这样,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来选择光和快门速度。
光圈和景深有密切的关系,因为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直接控制景深。
景深是指在镜头聚焦调节中,所能清晰成像的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
光圈的孔径最大(F值最小)时景深最小, 孔径最小(F值最大)时景深最大。
当我们知道光圈不但能控制光量, 而且还能控制景深时, 在摄影表现中, 便可以有效地利用它。
在实际拍摄中, 譬如以开大光圈, 选用小景深, 就能从距离不同的诸多物体中突出某一物体, 使它能够得到强调, 而它的前后的景物便不在清晰的焦点之内, 从而避免喧宾夺主的现象。
另一方面, 如果收小光圈, 选用大景深, 这时照片中的前后景物都将控制在清晰的焦点之下, 相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和细节。
在初学摄影时,可以用大光圈和小光圈来练习拍摄一些照片, 看看是否能达到同表现的内容有效地相结合, 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多作这方面的练习, 日积月累, 便会熟能生巧, 在日后的摄影创作中自然地应用自如。
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中, 一般不论光圈的实际设置值为多少, 为了方便取景对焦, 通常镜头总是在最大光圈的情况下取景和对焦的, 只是在拍摄曝光时光圈才自动处于设置值。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收小光圈有利于增加景深, 但并不是拍摄时把光圈收得越小越好, 如果孔径太小, 镜头会产生衍射现象, 影像的细节会受到影响而变得模糊。
事实上, 对于大多数照相机镜头来说,从最大光圈收2~3挡,也就是F8左右为最佳光圈孔径值, 因为在这时镜头的像差和衍射会有着最佳的折衷。
同光圈一样, 快门除了能调整和控制曝光量之外, 还能控制被摄体的清晰度。
因为快门速度越快, 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在胶片上停留的时间越短, 因此能够把瞬间的动作记录下来。
如拍摄运动物体或体育比赛时, 只要使用高速快门, 就可以把运动中的一瞬间定格下来, 这也是摄影所特有的表现语言之一。
相反, 快门速度越慢时, 光线(影像)在胶片上停留的时间越长, 移动中的被摄体就会留下流动的影像, 这也是摄影中表现动感的一种独特方法之一。
但对于不同的运动物体, 到底用多少快门速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这就得在实际拍摄中去积累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