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之精神神经系统,大苗老师讲义,非常精彩!!

合集下载

执业医师考试资料:精神神经系统(用心记住考点_必定能过!)

执业医师考试资料:精神神经系统(用心记住考点_必定能过!)

第19章:精神神經系統(50分)第1節:神精病學概論一、常見症狀、體征及其臨床意義1、感覺障礙: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疼痛。

(1)疼痛局部疼痛:局限於病變部位的疼痛放射痛:如椎間盤突出,病變在椎間盤,卻放射到坐骨神經擴散性疼痛:從一個神經擴散到另一個神經(2)感覺過敏(3)感覺異常2、感覺系統損害的定位意義(1)周圍神經:損傷後表現為手套和襪子感(2)脊神經後根:劇然的根性疼痛注:脊髓前根管運動,後根管感覺(記憶:男人在前面運動,女人在家裡睡覺),後根損害就會感覺障礙,表現為劇然的根性疼痛。

(3)脊髓:受損平面以下感覺障礙,伴有肢體癱瘓(運動、感覺全沒了)。

(4)腻幹:“交叉癱”:同側面部,對側軀體的感覺障礙(5)內囊:對側三偏:偏癱、偏盲、偏身感覺障礙(深淺感覺都障礙)(6)皮質:這裡講感覺障礙,就是指中央後回管(管感覺)損害①如果受到刺激就表現為感覺性癲癇;如果受到破壞,就會表現為對側單個肢體感覺障礙,即單癱②3、運動系統損害:(1)上運動神經元損害時的癱瘓為中樞性癱瘓;(老子強硬,硬癱)(2)下運動神經元損害時的癱瘓為周圍性癱瘓;(兒子軟弱,軟癱)典型疾病:小兒麻痹症(出現肌肉萎縮,但這是運動障礙,感覺沒有障礙)中樞性癱瘓與周圍性癱瘓的鑒別體征中樞性癱瘓(上神經元,老子)周圍性癱瘓(下神經元,兒子)癱瘓分佈以整個肢體為主(硬癱)以幾個肌群為主(軟癱)肌萎縮無明顯(小兒麻痹症)肌張力增高減低腱反射亢進(老子強硬)減弱或消失(兒子軟弱)病理反射有(老子力氣大)無(兒子力氣小)二、運動系統分為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之間靠脊髓皮質束連接。

周圍性癱瘓的典型病:小兒麻痹症。

●注意:老子的根據地在中央前回,兒子的根據地在脊髓前角細胞。

與運動有關的都是在前的。

(一)上運動神經元癱瘓解剖生理、臨床表現、定位診斷1.解剖生理2.臨床表現:●上運動神經元癱瘓引起的是硬癱(老子強硬)。

特點:病灶對側癱瘓。

患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淺反射減弱或消失,出現病理反射,無肌萎縮和肌束震顫,但長期癱瘓後可見失用性肌萎縮,肌電圖正常:神經傳導速度正常,無失神經電位。

2014苗圃点题串讲神经精神

2014苗圃点题串讲神经精神

神经疾病:运动在前,感觉在后;上运动神经元:老子,中枢瘫(硬瘫),亢进;下运动神经元:儿子,周围瘫(软瘫),减弱或消失;(一)神经系统定位大脑皮层:对侧单瘫内囊:对侧三偏脑干:交叉瘫“同侧面部,对侧躯体”TMDQ脊髓: 2 个膨大,有只要病变部位在上统统都就是硬瘫,只要病变部位就是同一级别就是软瘫;颈膨大:颈膨大以上:上下肢都硬瘫;颈膨大:上肢软瘫,下肢硬瘫;腰膨大:下肢软瘫,上肢正常。

34 中,58 桥,910+2 在延髓(脑神经分布);(二)锥体外系1、帕金森:怕黑的女人哆嗦吧主要原因:缺乏多巴胺;临床表现:静止性震颤,慌张步态;痉挛性斜颈:剪刀样步态;佛手征:手足徐动;2、小脑损害:同侧共济失调;(三)感觉障碍浅感觉:痛温觉,①神经元脊神经节②神经元后角细胞③神经元丘脑核团;深感觉: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精细触觉,①神经元脊神经节②神经元薄楔束核③神经元丘脑核团;脊髓半切综合证:同深对浅;(四)脑神经1、视神经:视神经损伤出现该眼全麻,视交叉受损双眼颞侧盲或双眼外侧盲(见于垂体肿瘤),视束损伤见于双眼同向盲(见于内囊病变);2、动眼神经:上提下斜无外直,上眼提肌、下斜肌,无外直肌(外直肌在外展神经 ,外展神经损伤导致内斜视);3、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上颌支走形脑部的圆孔,下颌支走行于卵圆孔;三叉神经支配咬肌,张口时下颌向病侧偏斜。

题眼:刷牙后出现面部的抽搐与疼痛。

治疗:卡马西平;4、面神经:面部表情同侧,躯体对侧,Hunt 综合征,舌前 2/3 味觉障碍;(1)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称特发性面神经炎(Bell 麻痹:面麻痹),冷面吹风史,口角向健侧偏斜,面神经炎+皮疹+发热=莱姆病; (2)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障碍以四肢无力而起病+腓肠肌压痛,大小便正常,感觉障碍手套感袜子感;确诊依靠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格林-巴利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呼吸机麻痹;治疗:格林-巴利首选血浆置换,急性脊髓炎首选糖皮质激素。

07 2015年大苗老师精神神经系统彩色笔记

07 2015年大苗老师精神神经系统彩色笔记
二、脑血栓形成
1、发病病因一动脉粥样硬化,安静起病。动脉炎,梅毒螺旋体引起 2、 给 内 囊 供 血 的 是 大 脑 中 动 脉 3、 临床表现 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一对侧三偏,深穿支闭塞——对侧偏瘫。颈内动脉血栓,特征性病 侧眼睛 失明。 大脑后动脉闭塞(它是给小脑供血的)引起一一共济失调; 小脑后下动脉(给脑干供血): 也称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 歪了脖)综合征引起一眩晕。共济 失调, 球神经麻痹。霍纳综合症。 脑桥基底部闭塞只有眼睛能动,其他都不能动。
脑血栓和脑栓血的区别:
三、脑出血
1.发病原因: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梗化, 2.最长见的部位:内囊基底节.3.主要受累的血管: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 4.临床表现:意识障碍,昏迷严重,
3.
基底节区出血,对侧“三偏症”,
4.
小脑出血:共济失调,
5.
脑室出血:强烈脑膜 刺激症,针尖样孔,
6.
脑桥出血:交叉瘫 痪,双眼向内侧凝视,
颅脑损伤 一、头皮损伤 (一)头皮血肿 1. 头皮下血肿:脑盖起大包,疼,小范围不需要处理,大范围加压包扎。 2. 帽状腱膜下血肿:头皮下波动感 穿刺抽血+局部加压包扎 3. 骨膜下血肿:禁忌加压包扎,否则易脑碰
头皮裂伤处理时,由于头皮血供丰富,青创缝合的时眼可以放宽到 24 小时(一般的清创时间是 6-8 小时)。
颅压增髙腰穿禁忌症,后颅窝肿瘤,视乳头水肿的,感染的,有出血的,休克的不能穿。
脑疝 小脑幕切迹油(又称颡叶沟回疝)的内容物是:颢叶钩回疝。最先累及动眼神经。瞳孔散大。那 一侧 瞳孔散大病变就在那一侧。小脑幕切迹疝意识障碍出现早。
颈膨大以上上下都是硬瘫
颈膨大----上肢(软瘫) 下肢(硬瘫)
腰膨大---(上肢正常)(下肢软瘫) 大脑皮质破坏----引起对侧单瘫 大脑皮质被刺激引起异常放电----引起杰克逊癫痫

执业医师笔记(大苗版)-儿科

执业医师笔记(大苗版)-儿科

序论1、胎儿期:静卵结合→分娩 40周胚胎期:前8周2、围生期:妊娠28周到产后1周⑴死亡率最高⑵评价产科、新生儿科的质量⑶评价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3、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围生期的替补)4、婴儿期:出生后到1岁⑴生长发育最快⑵最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5、幼儿期:1岁到3岁⑴最容易发生意外⑵语言发育最关键6、学龄前期:3岁到6-7岁⑴性格发育⑵智力开发最关键⑶传染病明显减少7、学龄期: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8、青春期:⑴生长发育第二快⑵生殖系统发育最快生长发育1、连续性、阶段性2、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淋巴系统:先快后慢3、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体格生长(体重、身高、头围、胸围)1、体重反映近期营养状况⑴出生体重2500-4000 足月儿<2500 低体重儿<1500 极低体重儿<1000 超低体重儿⑵生理性体重下降:吃饭好、睡眠好、精神好病理性体重下降:>10天,体重下降>10%⑶出生时体重3KG1岁时体重10KG2岁时体重12KG公式计算小于6月月龄×0.7+出生体重6-12月月龄×0.25+61—12 岁年龄×2+8前3月:600-1000 g/月4-6月:600-800 g/月7-12月:300-400 g/月2、身高出生:501岁:752岁:.872-12岁体重年龄×7+75;3、胸围出生:32 1岁:464、头围:出生:341岁:462岁:485岁:50骨骼生长1、颅骨发育前囟门:1-1.5岁闭合。

后囟门:6-8周闭合。

2、脊柱、脊髓生理弯曲颈曲3月胸曲6月腰曲1岁3、腕骨骨化中心①出生0个②3月腕部③3月以内膝部④10岁出齐,共10个⑤骨化中心=年龄+14、牙齿总数出牙时间出齐时间乳牙20 4-10月2-2.5岁最晚不超过12月恒牙28 6岁20-30岁2岁以内乳牙=月龄1(4到6)运动功能3抬4翻6会坐7滚8爬周会走语言发育1哭2喔3咿呀4笑5喃7喊妈8摸9懂周会走2周岁:用勺吃饭3周岁:背儿歌4周岁:唱歌儿童保健出生乙肝卡介苗2月脊灰炎症好345百白破8月麻疹2岁乙脑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1、营养素糖蛋白质脂肪4 4 935% 15% 50%2、1岁以内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能量100kcal基础代谢率50kcal3、1岁以内小孩,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150ML4、糖牛奶100ML=能量100kcal5、婴儿喂养⑴正常足月儿出生后15分钟就可以母乳喂养⑵牛奶喂养:3消失一次,每日7-8次⑶断奶最佳时间:8-12月,最迟不超过1.5岁⑷蛋白菌免疫因子维生素D人乳乳清白蛋白乳酸杆菌有无牛乳酪蛋白大肠杆菌无有⑸全脂奶粉-----→纯牛奶按重量 1:8按体积 1:4⑹辅食 1-3月汁4-6月泥(菜泥、果泥、蛋黄、米粉)7-9月沫(肉泥、鱼泥、蛋清)10-12月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病因:冬季出生2、临床表现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

执业医师考试系统精讲班神经精神系统2周围神经病

执业医师考试系统精讲班神经精神系统2周围神经病
Charles Bell(1774-1842)
面神经管
(二) 临床表现
一侧面肌麻痹
眼睑不能闭合;眼下视露出白色的巩膜(Bell现象);病侧鼻唇沟浅,示齿口角偏健侧;
累及鼓索神经
伴随出现舌前2/3味觉丧失
镫骨肌支以上
伴随出现味觉损失和听觉过敏
膝状神经节
伴随出现味觉损失和听觉过敏,乳突疼痛、外耳感觉减退和外耳道疱疹(Hunt综合征)
感觉障碍
以主观感觉障碍为主,多从四肢末端的麻木、针刺感开始;肌肉可有明显压痛,双侧腓肠肌尤著。客观检查感觉多正常,仅部分病人可有手套、袜套式感觉障碍
脑神经麻痹
可为首发症状,常见双侧面神经瘫,其次为球麻痹,数日内必出现肢体瘫痪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窦速、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出汗增多、皮肤潮红等
(专家提醒:多数患者病前1-4周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及疫苗接触史)
2、鉴别诊断 (1)周期性麻痹:呈发作性肢体无力,也可有呼吸肌受累,但发作时多有血钾降低和低钾性心电图改变,补钾后症状迅速缓解。 (2)脊髓灰质炎:起病时多有发热,肌肉瘫痪多为节段性且较局限,可不对称,无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和细胞均增多或仅白细胞计数增多。
1、20岁,男性,四肢无力4天,无尿便障碍,无发热。查四肢肌力Ⅲ级,四肢远端痛觉减退,腱反射弱,无病理反射,腰穿正常。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 格林-巴利综合症 B 脊髓灰质炎 C 周期性麻痹 D 急性脊髓炎 E 重症肌无力
考试大纲及命题规律
考纲要求
1.面神经炎 2 三叉神经痛 3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
一 面神经炎(助理)

执业医师神经系统病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神经系统病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神经系统病学知识点执业医师神经系统病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领域之一,涉及到人体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

在执业医师考试中,神经系统病学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执业医师神经系统病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等内容。

一、神经解剖学神经解剖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组织构造和结构的科学。

在执业医师考试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脑干和脊髓,负责人体的感知、思维和运动等功能。

2.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与体表和内脏器官之间传递信息。

3. 神经胶质细胞:主要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微胶质细胞,对神经系统发挥重要的营养、支持和修复作用。

二、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功能和机制的学科。

在执业医师考试中,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神经冲动:指神经细胞内外电位的瞬时变化,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2. 突触传递: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过程,包括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3. 神经递质:指神经冲动在突触间传递时释放的物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等。

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在执业医师考试中,需要掌握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知识点,以下是几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简要介绍:1. 中风:是指因脑血管突然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急性脑功能缺损,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头痛、偏瘫等。

2. 癫痫:是由脑部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组慢性脑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意识丧失、抽搐等。

3.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等。

4. 白质病变:指脑或脊髓白质的病理变化,可以由炎症、缺血、缺氧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

5. 帕金森综合征:是指由于某些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帕金森病样症状,如震颤、肌肉僵硬等。

四、神经系统检查除了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外,执业医师同样需要熟悉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大苗执业医师考试精神神经系统笔记(35-41共6讲)2

大苗执业医师考试精神神经系统笔记(35-41共6讲)2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通常根据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鉴别:
格林巴利综合征 可出现双侧性周围性面瘫,对称
性肢体瘫痪和脑脊液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
四、治疗
1.急性期可口服皮质激素
2.如果是带状疱疹感染引起的可口服无环鸟苷。
3.维生素B族类
三叉神经痛
一.临床表现
记住几个点:触发点、板机点、痛性抽搐。题目里只要出现这个就要想到三叉神经痛。意思就是碰到这个三叉神经的点后马上产生疼痛,但一会就好了,间歇期完全正常。
八. 神经系统的检查
1. 反射
(一)浅反射包括:①角膜反射;②咽反射;③软腭反射;④上、中、下腹壁反射;⑤提睾反射;
(1) 深反射包括:①肱二头肌反射;②肱三头肌反射;③桡反射;④膝反射;
肱二桡骨颈五六,肱二六七腰二四(对应部位)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一个重要体征
深反射增强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
(二) 射频电凝术 破坏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不损害触觉纤维。老年患者不宜手术的首选。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一) 病因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格林-巴利综合征。是迅速进展而大多可恢复的运动性神经病,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性节段性脱髓鞘(神经末稍、神经节及脑神经),部分病例伴有运段轴索变性。运动障碍比感觉重。
第19章:精神神经系统(50分)
大苗老师4月18日第36讲:
第1节:神精病学概论
一. 常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1. 感觉障碍:最常见的临川表现是疼痛。
(1)疼痛
局部疼痛 局限于病变部位的疼痛

大苗精神神经笔记

大苗精神神经笔记

精神神经系统(精神病无病根、神经病有病根‘器质性’)神经系统1.感觉障碍:最典型的特点→疼痛2.运动系统:男人和女人的故事:男人→运动(总是在外面赚钱,男人喜欢运动)→在前面女人→感觉(喜欢在家里睡觉、后方)→在后面因此在前面的一定是管运动,在后面的一定是管感觉,如中央前回负责运动,脊髓后角细胞是管感觉男人分为:老子→上运动神经元(一家之主,受损中枢性瘫痪又叫硬瘫)→指挥系统(老子在上、说的算、中枢、老子拳头比儿子硬)→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无肌萎缩(老子打儿子,各种亢进、激进)儿子→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周围性瘫痪又叫软瘫)→执行系统(儿子在下、执行老子的命令、围在老子周围)→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弱、无病理反射、肌张力降低(儿子被打后缩——!)定位:①上运动神经元:皮层→刺激→“杰克逊(Jackson)癫痫”:“对侧”口角、眼、四肢抽搐(记忆:刺激的时候就跳来跳去)破坏→“对侧”单个肢体瘫痪→“单瘫”(跳的多了、瘫了…)大脑出问题永远是对侧表现、小脑出问题永远是同侧表现内囊→受损→对侧“三偏”(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脑干→受损→“TMD交叉瘫”→同侧本平面的脑神经周围性麻痹和对侧身体的中枢性瘫痪同(T)侧面(M)部对(D)侧躯体Weber(歪脖)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中枢性瘫痪“对面一条蛇、同眼不敢动”→(被骂TMD 气的歪脖了……)脊髓→颈膨大病变会引起上肢周围瘫(软瘫)和下肢中枢瘫(硬瘫),腰膨大病变会引起双下肢周围瘫Brown-sequard脊髓半切综合征→“对浅同深是半切”→对侧浅感觉、同侧深感觉(同学感情深)“皮层受损是单瘫、内囊总是三偏见、脑干受损交叉瘫、上软下硬颈膨大、颈大以上是硬瘫、对浅同深是半切”②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没有感觉障碍(因为儿子也是“男人”也是“前、运动”)→是前角损害“小儿麻痹”周围神经损伤→手套感、袜子感(见糖尿病)③锥体外系:帕金森→肌张力增强(肌强直)——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肢体弯曲困难像铅管——铅管样屈肌收缩,伸肌收缩舒张,肢体弯曲像齿轮——齿轮样震颤:最特异的是静止性震颤——肌肉没有自主的收缩产生面具脸——二皮脸“三个胳膊一个脸”铅管样、齿轮样、静止样震颤(最特异)、二皮脸(面具脸)能文能武的女人(舞蹈病的病变部位在纹状体)、女人都怕黑(帕金森病变在黑质)肌张力障碍:颈部→“痉挛性斜颈”、全身性→“扭转痉挛”④小脑损害:最典型→共济失调(一定是同侧)→“一个喝多了的人”Romberg征阳性:主动运动时的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即:站立不稳、摇晃欲倒指鼻试验阳性:喝多了指不到自己鼻子“吟诗状言语”:言语缓慢、不连贯3.感觉系统:1)分类:浅感觉→指的是痛觉、温觉、粗触觉浅感脊髓丘脑束(浅感觉有一个传导束→脊髓丘脑束)脊神后角丘脑团(三个神经元→脊神经节、后角细胞、丘脑核团)灰质联合交叉前(一个交叉→交叉于灰质联合的前面)深感觉→指的是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精细触觉深感薄楔内侧系(深感觉有两个传导束→薄束、楔束)脊神薄楔丘脑团(三个神经元→脊神经节、薄楔束核、丘脑核团)内侧丘系为交叉(一个交叉→内侧丘系交叉)2)定位:周围神经损伤→手套感、袜子感后根损伤→感觉障碍:疼痛脊髓后角损害→分离性感觉障碍(最常见)脊髓半切综合征→对浅同深是半切脊髓横断性损害→损伤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全部丧失(最严重)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车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视神经1.一侧视神经受损→该眼全盲2.视交叉中部受损→双眼颞侧偏盲(外侧)3.视辐射受损→完全受损→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与视束受损相同)下部(颞叶)受损→双眼对侧视野同向上象限盲上部(顶叶)受损→双眼对侧视野同向下象限盲动眼神经(瞳孔缩小)解剖→分布于: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无外直肌“上提下斜无外直”滑车神经(眼球向外下)、外展神经解剖→滑车神经分布于上斜肌、外展神经分布于外直肌“小偷推滑车,外展外直肌”→小偷的眼神“看外、下”面神经1.解剖:运动→支配的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下部是脑内仅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的核团,其余脑神经运动核团均为双侧支配——支配两个“下”而且是对侧、其余都是双侧感觉→舌前2/3的味蕾(人、狗区别)(舌后1/3的味蕾——舌咽神经支配,一般感觉为三叉神经支配)“舌前面舌后咽,三叉神经管一般”→三叉管一般感觉(浅感觉、痛温觉)各脑神经核分布中脑:Ⅲ、Ⅳ(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缩瞳核)桥脑:Ⅴ、Ⅵ、Ⅶ、Ⅷ(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上泌涎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耳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延脑:Ⅸ、Ⅹ、Ⅻ(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下泌涎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副神经核、舌下神经核)“3、4 中;5~8桥;9、10加2 变延脑”周围性神经病(周围→都是软瘫→肢体没问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叫面神经炎)1.最主要的病史→冷面吹风史2.临床表现:面神经的周围性瘫痪,无肢体瘫痪;最典型表现→口角向健侧歪斜3.治疗:激素、对症三叉神经痛(痛性抽搐)1.临床表现:突发短暂剧痛,轻触即可诱发——触发点或扳机点;有痛性抽搐、面肌抽搐时口角向患侧偏2.治疗:首选卡马西平,老年人首选射频热凝术“触发点或扳机点,卡马西平是首选、射频热凝老人选”;“口角向患侧偏”——与面神经炎鉴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Gullain-Barre综合征)1.临床:周围神经损伤,运动障碍重于感觉障碍①运动障碍以四肢对称无力起病;②感觉障碍:手套感、袜子感(可有可无);③腓肠肌压痛(钩体病也有此表现);④脑脊液蛋质含量高、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①+②或③与④任何一点均可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2.治疗:首选→血浆置换3.最危险并发症:呼吸机麻痹→立即气管切开、用呼吸机脊髓病变脊髓压迫症1.病因:最常见的病因是转移瘤2.定位:髓外病变→代表疾病:脊髓半切综合征,对浅同深→脊髓碘剂造影:杯口状;MRI:脊髓移位髓内病变→主要表现:感觉分离→脊髓碘剂造影和MRI都是梭形膨大“杯口半切外移位;梭形膨大内分离”急性脊髓炎1.病因:两大诱因→病毒感染、疫苗接种2.表现:①运动障碍:四肢无力;②感觉障碍:手套感、袜子感;③“大小便障碍”(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鉴别点)最典型:脊髓休克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正常、蛋白质含量轻度高颅脑损伤头皮血肿1.分类→头皮下血肿→“脑袋起大包”;典型表现疼痛;治疗无需特殊处理帽状腱膜下血肿→(帽子能盛水)触诊有“波动感”,治疗:穿刺抽血、加压包扎骨膜下血肿→禁忌“强力加压包扎”(易引起脑疝)2.由于头皮血供丰富,头部清创缝合时间<24小时(其余部位清创缝合时间6-8小时)颅骨骨折1.分类→颅盖部骨折:确诊→X线;“线状骨折”发生率最高颅底部骨折:解剖→筛板下通过第Ⅰ对脑神经——嗅神经;破裂孔中走行颈内动脉;棘孔中走行脑膜中动脉确诊→临床表现(CT无特异性):眼睛在前、鼻子在中、乳突在后颅前窝骨折:熊猫眼征;颅中窝骨折:耳出血;颅后窝骨折:乳突部皮下瘀斑(Battle征)脑损伤(有脑脊液漏→开放性、否则闭合性)1.对冲伤最常见损伤部位是额颞叶2.脑震荡→苏醒时间不超过半小时;逆行性遗忘(想不起来怎么受伤的);各项检查一切正常治疗:必须留诊24小时3.弥漫性轴索损伤→受伤后立即昏迷、昏迷时间长;CT显示多个点状或小片状出血4.开放性颅脑损伤→最常见死亡原因:脑疝;最常见的并发症的死亡原因: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并发症: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最多见)颅内血肿1.硬脑膜外血肿→1)幕上出血20ml,幕下出血10ml就会出现脑疝——幕上二十幕下十2)主要出血来源→脑膜中动脉损伤(受伤在颞部太阳穴下)3)最典型表现→中间清醒期(昏迷两次原因不同:首次—脑震荡,第二次—颅内血肿进行性压迫)4)瞳孔特点→小大眼:先小后大(动眼神经受刺激—瞳孔缩小;动眼神经核受损—瞳孔散大)5)典型CT→双凸镜形高密度影2.硬脑膜下血肿→1)主要出血来源→皮层的动脉或静脉特别是桥静脉破裂2)最典型表现→昏迷+昏迷(原发昏迷与继发昏迷相重叠,呈现昏迷程度逐渐加重)3)典型CT→新月形或者半月形高密度影脑血管疾病原因:动脉硬化最常见→脑血栓——堵了;脑出血——漏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特点:突起迅速消失、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可反复发作2.脑供血血管→颈内动脉:一过性黑曚+运动性失语椎—基底动脉:眩晕3.治疗:首选阿司匹林(若不治疗,会并发永久性脑缺血)4.实验室检查:CT等未见异常脑血栓与脑栓塞脑血栓脑栓塞病因动脉硬化、TIA 心瓣膜疾病发病缓、安静起病急、活动后起病老年人年轻人栓子来自本地来自外地——主要来自左心房、左心耳治疗溶栓:最好是尿激酶同左脑血栓1.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常合并高血压(先硬化)危险因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临床表现:1)大脑中动脉闭塞→主干闭塞:对侧三偏(对侧偏瘫、偏深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深穿支闭塞:对侧偏瘫、但无偏深感觉障碍和偏盲“3主1深”→主干3偏、深穿1偏2)大脑后动脉闭塞→红核丘脑综合征:患侧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舞蹈样动作等3)椎基底动脉闭塞→“前庭共济交火球”前庭→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共济失调、“同侧”小脑损伤包括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歪了脖)综合征(是脑干梗死的最常见类型)歪脖综合征病变在脑干、歪了脖综合征病变在小脑交→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火→Horner综合征(颈交感神经受损)球→球麻痹——延髓麻痹(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4)脑桥基底部梗死→闭锁综合征:只有眼能动,其他哪都不能动3.治疗:溶栓脑出血(血管漏了)1.原因: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先压力大)2.病理:好发部位:基底节的壳核和内囊主要受累血管:大脑中动脉深穿支豆纹动脉3.临床表现:内囊基底节出血→对侧三偏(脑出血最常见类型)脑桥出血→中枢性高热(热)、针尖样瞳孔(真)、四肢瘫痪(天)“天真热”小脑出血→患侧共济失调脑室出血→去大脑强直、脑膜刺激征(最严重)4.辅助检查:CT→高密度(梗死低密度)5.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如利血平等强降压剂不能用降压→只能用速尿、硫酸镁,其他不能用降颅压→甘露醇蛛网膜下腔出血1.最常见原因: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底颈内动脉分支Willis动脉环2.临床表现:脖子疼、脖子硬、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最典型!;眼底检查→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有力证据)3.实验室检查:CT→脑池、脑沟有异常(只要见到就选蛛网膜下腔出血);确诊→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颅内肿瘤颅内肿瘤最常见的是神经上皮性肿瘤,神经上皮性肿瘤最常见的是神经胶质细胞瘤颅内压增高(正常:70-200mmH2O、小儿:50-100 mmH2O)1.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最客观,最主要)2.库欣(Cushing)反应:血压高,脉压高,呼吸不规则(严重)3.实验室检查:首选→CT;腰穿(LP)4.腰穿禁忌证:二中(脑脓肿、后颅窝肿瘤)休(休克)学(血液病)脑疝把人脑比喻成三层楼:3楼:左、右大脑半球、2楼:小脑和脑干、1楼:脊髓;3楼和2楼之间的间隔:小脑幕;2楼和1楼的通道:枕骨大孔3楼挤2楼→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2楼挤1楼→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1.腰穿在1楼做→1楼压力降低→2楼往1楼挤→易导致枕骨大孔疝2.最易出现呼吸骤停、死亡的疝是→枕骨大孔疝3.侧脑室引流术(3楼抽水)→2楼往3楼挤→小脑幕切迹上疝4.硬脑膜外血肿最常见→小脑幕切迹疝5.小脑幕切迹疝→哪侧瞳孔最大、病变就在哪侧帕金森1.临床表现:“三个胳膊一张脸”→铅管样、齿轮样、静止样震颤(最特异)、面具脸(二皮脸)2.病变部位:黑质3.生化病因:与MPTP有关(找带两个P的——二皮脸)生化变化:左旋多巴在“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下转化为多巴胺4.治疗:最好的→心宁美(没有就选左旋多巴)偏头痛1.临床表现→典型偏头痛:有视觉先兆(当官的狗眼看人低)普通型偏头痛:最多见(普通人最常见),无先兆症状2.治疗→对于发作不很强烈偏头痛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对于发作强烈偏头痛用麦角胺,麦角胺无效用舒马普坦(英明格)预防药物:心(心得安)本(苯噻啶)平(硝苯地平、尼莫地平)→没得病时心本平静癫痫1.临床表现→部分发作→单纯发作:“杰克逊”癫痫(病变部位中央前回)复杂发作:有意识障碍(病变部位颞叶)→颞叶癫痫全面发作→大发作(羊角风):口吐白沫、角弓反张小发作:不考失神发作:灵魂出窍→两眼直视前方、呼之不应,典型脑电图:3周/秒棘慢波组合(肝性脑病的脑电图:每秒4-7次的δ波)2.确诊:问家属病史鉴别→真性癫痫发作: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假性癫痫发作:瞳孔正常、对光反射存在(癔症)3.治疗:“全马失胺广丙酸”→全面发作——卡马西平;失神发作——乙琥胺广泛应用——丙戊酸钠;癫痫持续发作(发作超过30分钟)——安定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1.临床表现:最典型:早上能睁眼——中午睁一半——晚上睁不开晨轻暮重(只要出现疲劳试验、腾喜龙试验、新斯的明试验、重复电刺激任意一个就是重症肌无力)2.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超纲:烟雾病(Moyamoya病)1.最常见原因:先天性颈内动脉狭窄2.“烟雾”:指的是增生的毛细血管网3.确诊:DSA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症状学(精神病属于精神障碍,是精神障碍的一部分)心身疾病:病根在心,导致身体伤害;治疗原则:心、身同治原则;最好的疗法是心神反馈疗法认知→感觉:感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直观产物(声音、图像)知觉:各种不同属性在脑中综合,形成整体印象,知觉是感觉的加工产物(具体的内容)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主要见于神经症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降低、主要见于抑郁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适,性质难以描述,无定位(内脏幻觉:对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异常知觉、有定位)2.知觉障碍→错觉:有东西、看错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幻觉:无中生有→幻听:最常见的幻觉幻触:见于精神分裂症功能性幻觉:前真后假(有真实存在的声音,只是感觉到的是假的)反射性幻觉:涉及到两个感官思维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大苗老师——说话滔滔不绝(见于躁狂症)思维迟缓: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见于抑郁症)强迫观念或强迫性思维:明知不用为而为之(见于强迫症)其余与思维有关的11个思维形式障碍都属于精神分裂症如:1)思维贫乏:沉默少语、词穷句短2)思维散漫:答非所问3)思维破裂:言语支离破碎4)思维中断:思维阻滞5)病理性赘述:描述过分详尽累赘6)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都是别人强加的→思维插入:插入一个想法强制性思维:插入一堆想法7)思维化声:想什么变成声音了8)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感觉思维像喇叭一样传播出去9)象征性思维:概念转换→“头戴轮胎、重新投胎”10)语词新作:犻——狼心狗肺11)逻辑倒错性思维:推理缺乏逻辑性2.思维内容障碍→妄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具有个人独特性被害妄想:被跟踪、被监听(在精神系统中:有“被”字都见于精神分裂症、特别见于偏执型)关系妄想:指桑骂槐,见于精神分裂症物理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感,见于精神分裂症夸大妄想:自命不凡、不可一世、病理吹牛钟情妄想:花痴(特别见于女生)嫉妒妄想:醋坛子(配偶之间的猜疑)3.注意、记忆智能障碍→注意涣散见于儿童多动症注意转移见于躁狂症(思维奔逸)界限性遗忘:又叫癔症性遗忘——忘记一段不愉快、见于癔症的分离症状错构:有这件事、但时间或者地点变化了虚构:谎话连篇4.情感障碍“情感是季节、情绪是天气”(情感社会性强、情绪生理性强)情感高涨→躁狂症、情绪低落→抑郁症、情感淡漠→分裂症(精神分裂症)~~~~~~~ 高涨————正常~~~~~~~~ 低落————情感淡漠5.意志行为障碍:紧张性木僵、蜡样屈曲(木人、蜡人),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不会出现意识障碍6.意识障碍: 睡——闭眼能睁眼;迷——闭眼不能睁眼嗜睡→给一个轻微的刺激;昏睡→强有力的刺激7.谵妄状态:昼轻夜重(“鬼”夜间重、白天轻),特别是肝性脑病、肺性脑病等8.自知力(领悟力、内省力):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病情痊愈的重要指标之一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谵妄(急性脑综合征):是精神科唯一一个有意识障碍的精神病症状是以视错觉和视幻觉为主要表现“急性脑病是谵妄、意识不清伴下降、视错视幻加妄想、昼轻夜重啶醇上(治疗首选氟哌啶醇)”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AD)1.临床表现:早期出现→人格改变;最先受损的记忆→近记忆受损2.引起AD最常见的疾病→脑萎缩:Hachbinski缺血评分低于4分血管性痴呆(VD)1.常见疾病:脑血管疾病:Hachbinski缺血评分高于7分2.临床表现→思维障碍:以妄想为主;情绪障碍:以抑郁为主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分类:中枢N抑制剂:阿片类(如:海洛因、吗啡、哌替啶)中枢N兴奋剂:苯丙胺类(如:冰毒、摇头丸)致幻剂:大麻、麦角酸二乙酰胺挥发性溶剂2.药物依赖:精神依赖:欣快感;躯体依赖:戒断综合征3.戒酒综合征:发生在停酒或者突然减少酒用量的6-28小时内最严重表现:震颤性谵妄,发生在停酒后48-96小时内精神障碍表现:遗忘综合征——柯萨可夫综合征Wernick脑病:导致维生素B1缺乏酒相关性妄想综合征——以嫉妒妄想综合征为最典型精神分裂症(不会出现意识障碍)1.临床表现:分类→阳性症状:闹的表现;阴性症状:不闹的表现临床分型→紧张型:木僵、蜡样屈曲;偏执型:最常见类型;青春型:爱哭爱闹;单纯型:以阴性症状为主最常见症状→①评论性幻听;②思维化声、思维被广播等“被”动症状;③妄想知觉2.治疗:第一代→兴奋躁动:氯丙嗪(躁动就得“擒”住他)阴性症状:三氟拉嗪(不闹就得高雅点“拉琴”)→若不见效用:利培酮(小丽来陪同)抑郁症状:舒必利(郁闷了,让他“抒发”一下)第一代药物主要副作用是锥体外系副作用(震颤麻痹、静坐不能等),若出现,可用安坦(苯海索)治疗第二代→“酮(利培酮、齐拉西酮)平(奥氮平、喹硫平、氯氮平)”治疗与数字有关就选6(急性期治疗至少6周、巩固3-6个月)抑郁症(题眼:早醒、自杀)“没劲、没趣、早醒、醒后不能入睡、有自杀倾向”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伏沙明、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明(氟伏沙明)亮的客厅(氟西汀、帕罗西汀)种兰(西酞普兰)花、对领(舍曲林)导抑郁症有好处”三环及四环类药物:米老鼠(米氮平最常用)→“种兰花不好用选米老鼠?”若有自杀倾向→首选电抽搐治疗(往死里电)躁狂症(思维奔逸、情感高涨、活动增多)“睡眠减少、无困倦感”治疗:锂盐(躁狂送果子狸,要注意检测血锂、若中毒补盐水),也可用丙戊酸钠神经症及癔症焦虑症→广泛焦虑:过度担心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有濒死感、失控感、窒息感、生命垂危感中任何一个,但是作检查一切正常治疗:安定强迫症→明知不用为而为之,强迫性穷思竭虑,治疗:米老鼠(氯米帕明→首选)躯体形式障碍→诊断:两年以上,一会这疼、一会那疼,治疗:心理治疗癔症→分离症状:结婚后忘掉前一段感情;转换症状:结婚后想到前一段感情、大吵大闹、打人毁物;心理治疗恐惧症:分类:场所、社交、单一;治疗:行为疗法首选心理生理障碍→神经性厌食:看到什么都恶心,不想吃、体重减轻神经性贪食:吃了以后再催吐夜惊和梦魇都是指小孩儿做恶梦,夜惊:做的梦不能回忆;梦魇:做的梦可回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神经系统,大苗老师讲义,非常精彩!!神经病学概述神经系统病变包括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

运动神经为传出通路,运动障碍时病变在前,感觉神经为传入通路,感觉障碍时病变在后。

运动系统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1.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2.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中枢瘫又叫硬瘫,表现为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巴宾斯基征-最有意义)下运动神经元1.起始于脊髓前角细胞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周围瘫又叫软瘫,表现为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阴性,最常见的疾病是小儿麻痹。

定位诊断:上运动神经元1.皮层:破坏导致对侧单瘫;刺激导致为杰克逊癫痫2.内囊:对侧三偏。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偏瘫、偏盲3.脑桥、脑干:同侧面部周围瘫,对侧躯体硬瘫。

(TMDQ)(瞳孔没问题,因为动眼神经在中脑)。

4.脊髓:1)颈膨大以上损伤导致上下肢均为硬瘫。

2)颈膨大损伤导致上肢的软瘫,下肢的硬瘫。

3)胸髓受损导致下肢的硬瘫,上肢正常。

4)腰膨大受损导致下肢软瘫,上肢正常。

(只要上面出问题,下面全是硬瘫,只要自己出问题就是软瘫)记忆:皮层受损是单瘫,内囊对侧三偏见,脑干受损交叉瘫,上软下硬颈膨大,颈大以上是硬瘫,对浅同深是半切。

5.脑神经所在部位:3.4中,5-8桥,9、10、12在延脑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节段性迟缓性瘫痪感觉障碍1.浅感觉:指痛、温觉和粗触觉。

传导束:躯体皮肤黏膜痛温觉周围感受器→脊神经节(第一神经元)→脊神经后根后角细胞(二级神经元)灰质前联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脑干丘脑核团(第三级神经元)→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2.深感觉:震动觉、位置觉。

传导束:深部感受器和精细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节(I)→脊神经后根入脊髓后索组成薄束/楔束上行→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Ⅱ)→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形成内侧丘系→丘脑核团(Ⅲ)→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3.脊髓半切:对侧浅感觉,同侧深感觉障碍(同学情深)椎体外系管理肢体的协调运动,使拮抗剂协调收缩。

1.帕金森:病变在黑质,表现为铅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和手的静止性震颤(最有意义)、面具脸。

2.手足徐动:不自主的手脚抽动。

3.抽动症:脸、面部抽动,喉部发出异常声音,神经系统检查一切正常。

4.肌张力障碍:颈部肌张力障碍叫痉挛性斜颈。

5. 舞蹈样动作:它的病变在纹状体(能文能武的女人)小脑损害小脑支配同侧肢体的共济运动。

小脑损害会出现同侧躯干共济失调,即平衡障碍,表现为站立不稳,(像喝醉酒的人)。

典型表现为指鼻试验阳性;Romberg征阳性(闭目难立征)小脑蚓部是躯干的代表区,小脑球部是四肢的代表区。

脑神经视神经1.视神经受损:该眼全盲。

2.视交叉受损:双眼颞侧偏盲。

见于垂体瘤3.视速受损: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

见于内囊、基底节、大脑中动脉损伤动眼神经上提下斜无外直,共支配眼部5块肌肉,管理瞳孔缩小,动眼神经麻痹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外展神经外展神经:外直肌,损伤出现内斜视。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使眼球向外下运动。

面神经1. 感觉分布在舌前2/3味觉(舌前面舌后咽)(面-面神经,咽-舌咽神经)2. 运动麻痹1)中枢性:面神经核以上损伤,只有对侧下1/4瘫,有额纹,能皱眉(核上双侧神经支配)2)周围性:面神经核以下损伤,瘫1/2,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口角向健侧歪斜,对侧面瘫。

迷走神经(混合神经)1.躯体感觉纤维:中枢支终止于三叉神经脊髓核,分布在耳周2.内脏感觉纤维:中枢支终止于孤束核,分布于内脏、咽喉、气管。

周围神经疾病(软瘫)面神经炎,也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贝尔(Bel)麻痹。

诱因:受凉和冷面吹风史。

1.病因:风寒、病毒感染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

2临床表现:额纹消失,不能闭眼,鼓腮口角漏风,口角向健侧偏斜,但肢体不会出现瘫痪。

在面神经炎的基础上出现发热和皮疹就叫莱姆病。

治疗:急性期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三叉神经痛1.三叉神经有三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2.临床表现:短暂、反复剧痛,脸疼就是三叉神经痛,口角向患侧歪斜。

本病无任何病理反射征。

记住几个点:触发点、板机点、痛性抽搐。

3、治疗:卡马西平是首选,有效度70%-80%,老人治疗用射频热凝术。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二者均有三叉神经麻痹,区别在于继发的有病理反射征(角膜反射消失或迟钝)。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格林-巴利)1.病因:与感染空肠弯曲菌、巨细胞病毒有关。

(记忆:得了这个病很恐惧)2.临表:运动障碍:首发症状为四肢无力或麻木(先是下肢无力,然后到上肢-最后到脑神经),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

感觉障碍:手套感和袜子感,(一般较轻,不明显)脑神经损害:严重时侵犯脑神经出现腓肠肌压痛(特异表现)3.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蛋白增高,细胞正常-蛋糕细长,起病3周时最明显),最特异的表现。

4.治疗:首选治疗血浆置换或用大量的丙种球蛋白。

.呼吸肌麻痹很危险,需抢救,及早气管切开上呼吸机。

脊髓病变骨髓压迫症杯口半切外移位,梭形膨大内分离。

1.病因:最常见的是外伤,结核,老年人最常见于肿瘤的转移癌。

2.临床表现:1)髓外:肌肉、感觉障碍顺序,多自远端开始向心发展,脊髓碘剂造影:呈杯口状,核磁:髓外肿块,脊髓移位(脊髓半切综合征)2)髓内:多自压迫水平向远端发展,可有感觉分离,脊髓碘剂造影及MRI,脊髓呈梭形膨大。

急性脊髓炎(软瘫)四肢对称性无力+手套感、袜子感+大小便失禁(主要区别:无大小便失禁就是格林巴利)1.病因:疫苗接种或病毒感染。

多数患者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

2.临表:运动障碍:(以出现脊髓休克,脊髓休克就是脊髓横贯性损害,大小便异常,尿潴留)感觉障碍:手套感和袜子感。

(病变以下感觉缺失)3.脑脊液检查: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4.治疗:糖皮质激素。

治疗目的:减轻脊髓损害,防止并发症及促进功能恢复。

颅脑损伤头皮血肿(头皮分层:皮层、皮下层、帽状腱膜层、腱膜下层、骨膜层。

)1、皮下血肿:就是脑袋起大包。

小的血肿不需要处理,大的血肿加压包扎。

2、帽状腱膜下血肿:常摸到头皮下波动感,穿刺抽血+局部加压包扎3、骨膜下血肿:不能强力加压包扎,加压包扎容易形成脑疝。

4、不管头部什么血肿,处理的时候都要注意有没有颅骨和脑内损伤5、头皮裂伤清创缝合可以放宽到24(血供丰富)小时。

一般是清创时间是6-8小时。

问无需处理的是皮下血肿,必需加压包扎的是帽状下血肿,禁忌的是骨膜下血肿。

颅骨骨折1、颅盖骨骨折:颅盖部的线性骨折发生率最高,靠颅骨X线摄片确诊。

(正侧位平片)2、凹陷性骨折:手术适应症:损伤大血管、神经、开放性骨折、深度超过1厘米(儿童0.5厘米),必须手术。

3、颅底骨折:(记忆:眼在前,耳在中间、乳突在后面)1)、颅前窝骨折:熊猫眼征(眼眶发青)+鼻漏(鼻出血)=颅前窝骨折2)、颅中窝骨折:耳朵在颅中窝,所以颅中窝骨折就会出现耳漏.3)、颅后窝骨折:出现乳突部皮下於斑(Battle征)。

4、颅底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5、颅底骨折出现脑脊液漏为开放性骨折,鼻漏、耳漏不能填塞及冲洗,脑脊液漏停止前不作腰穿。

判断是开放性还是闭合性就看有没有脑脊液漏。

脑损伤对冲伤:发生在受伤着力点对角线的颅脑损伤,颅脑对冲伤最常见部位是额颞部。

脑震荡1、伤后即刻发生短暂意识障碍,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2、有逆行性遗忘,如何受伤不能回忆。

3、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无红细胞、CT检查无异常。

检查一切正常。

4、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5、必需留诊观察24小时。

脑挫裂伤1、意识障碍:受伤当时出现,浅昏迷多超过半个小时。

2、局灶症状与体征3、脑脊液可以有少量红细胞。

4、诊断首选CT:点状高密度影脑干损伤1、脑损伤中最严重,出现深昏迷,时间超过30分钟,瞳孔大小不等,去大脑强直2、重型颅脑损伤最常见的致命性并发症是消化道出血(库欣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脑疝。

开放性颅脑损伤重型颅脑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

最致命的并发症是:消化道出血(库欣溃疡)。

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脑疝。

颅内血肿按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可分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1、硬脑膜外血肿:(记忆:外强中干)受伤部位多见于颞部(太阳穴),出血来源于脑膜中动脉,有中间清醒期,昏迷-清醒-昏迷。

两次昏迷的原因不一样,第一次是脑震荡,第二次是颅内血肿压迫造成的(小脑幕切迹疝)首选检查CT:梭形或双凸镜高密度影,需要立即开颅手术。

2、硬脑膜下血肿:(记忆:花前月下,333)分急性-3天,亚急性-3天至3周,慢性-大于3周。

出血来源:急性-皮层动脉或静脉;慢性-桥静脉。

表现为持续昏迷。

首选检查CT:新月形、半月形影,急性-高密度影,慢性-低密度影。

(花前月下)3、颅内出血成人幕上20ML,幕下10ML就可以引起脑疝。

4、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小脑幕上者>40ml,小脑幕下者>10ml脑血管疾病1、大脑供血动脉:颈内动脉-分出大脑前、中-豆纹动脉(供应基底节内囊血液)、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

大脑中动脉分:中央支--又叫豆纹动脉,供应基底节区(又叫内囊)的血液。

皮支。

左右椎动脉合成椎基底动脉,分支-小脑后下动脉(给脑干供血),出问题:眩晕,共济失调。

2、分水岭性脑梗塞:发生在两个血管供血区之间区域的梗塞称分水岭性脑梗塞。

缺血性疾病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的脑组织缺血发作持续数分钟,偏瘫等临床表现反复发作,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不超过24小时,不留任何后遗症。

2、临床表现颈内动脉系统:运动性失语和偏瘫,单眼一过性黑曚;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双眼一过性黑曚。

3、治疗首选阿司匹林脑血栓1、(本地人)栓子来源于脑动脉自己硬化,好发老年人,安静起病,发病缓慢(洗澡发病-脑血栓)。

常见病因为动脉硬化和动脉炎(梅毒螺旋体感染)2、临床表现:意识清晰,多无昏迷病因:脑动脉粥样硬化或脑动脉炎(动脉炎引起原因常是梅毒螺旋体)。

1)、颈内动脉:特征性病侧眼睛失明(栓子栓在颈内动脉处。

)。

最容易栓塞在大脑中动脉主干,出现对侧三偏;发生在大脑中动脉的深穿支出现对侧偏瘫。

栓塞在大脑前动脉,出现对侧下肢中枢瘫。

大脑后动脉闭塞出现丘脑综合征: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如偏身麻木2)椎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栓塞:出现延髓背外侧综合症(Wallenberg--歪脖综合征)表现:前庭共济交火球(记忆:前庭-眩晕、呕吐;交叉瘫;霍纳综合症;球神经麻痹);脑桥基底部梗塞:闭锁综合症(LooK-in),只有眼球能动,其他哪都不能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