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发展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和社会思潮,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自由主义的起源、发展、核心理念、影响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起源1.1 17世纪欧洲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当时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开始提倡个人自由和人权。
1.2 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提倡民主、平等和自由的口号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政治风潮。
1.3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的成功也是自由主义思想的胜利,美国宪法的确立和宪法修正案的制定进一步巩固了自由主义的地位。
二、发展2.1 工业革命: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为自由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土壤,自由市场经济的崛起和私有财产的保护成为自由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自由贸易:自由主义者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认为这是经济繁荣和国际合作的基础,自由主义的国际贸易体系得以建立。
2.3 民主政治:自由主义者主张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民主制度的普及也是自由主义思想的一大胜利。
三、核心理念3.1 个人自由: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利益,政府的职责是保护这些权利。
3.2 自由市场:自由主义者主张市场的自由竞争和私有财产的保护,认为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政府应该尽量少干预市场。
3.3 法治社会:自由主义者强调法治社会和民主政治,认为法律应该是公正和透明的,政府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和监督。
四、影响4.1 经济繁荣: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理念为经济繁荣和创新提供了动力,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由主义的贡献。
4.2 社会进步:自由主义的民主政治和个人自由理念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改革,许多社会问题得到了解决和改善。
4.3 国际合作:自由主义的国际贸易体系和民主制度推动了国际合作和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的繁荣和稳定。
五、未来展望5.1 挑战与机遇:自由主义在当今世界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给自由主义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为自由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和经济学理论,强调个人自由、自由市场经济和有限政府干预。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时代,而在不同的国家和时期,自由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1. 启蒙时代:自由主义的思想根基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启蒙时代。
启蒙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等提倡个人权利和自由,批判专制主义和封建制度,为自由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 美国独立战争和宪政体制: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为自由主义的实践提供了契机。
美国宪法的制定体现了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如权力分立、个人自由和财产权保护,成为自由主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3. 工业革命和自由市场经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兴起。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强调市场的自由调节和个人利益的追求,为自由主义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成为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核心。
4. 社会改革运动和福利国家:20世纪的社会改革运动对自由主义提出了挑战。
工人运动、妇女权益运动和民权运动等要求政府干预以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推动了福利国家的兴起。
自由主义随之发展出社会自由主义的分支,强调在市场经济中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
5. 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20世纪后期的新自由主义追求市场的自由化和国家的减少干预,主张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和财政紧缩。
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自由主义的传播和影响力扩张,自由市场经济成为全球化的主流经济模式。
6. 挑战和变革:自由主义在面对一系列挑战和变革。
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不平等问题引发了对自由市场经济的质疑,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也对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造成了冲击。
总结起来,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启蒙时代的思想奠基,到美国宪政体制的建立,再到工业革命推动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社会改革运动和全球化的影响。
然而,自由主义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需要不断适应和回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经济理念,强调个人自由、私有财产权和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它起源于18世纪的启蒙时代,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
1. 启蒙时代:自由主义的萌芽启蒙时代是自由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
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如洛克、孟德斯鸠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利,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教权主义。
他们主张政府应该保护人民的自由和财产权,限制政府权力的滥用。
2. 19世纪:自由主义的兴起19世纪是自由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
工业革命的兴起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奠定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他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能够促进经济繁荣。
这一时期,自由主义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主导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 20世纪初:自由主义的挑战20世纪初,自由主义面临了一系列挑战。
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对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观提出了质疑,认为市场经济会导致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
此外,经济大萧条也使人们开始怀疑自由市场经济的有效性。
4. 20世纪中叶:新自由主义的崛起20世纪中叶,新自由主义逐渐崛起并对自由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自由化和国家干预的减少,主张私有化、自由贸易和税收改革。
以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为代表的政治家们,实施了一系列自由化政策,如减税、放松管制等,使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5. 当代:自由主义的多元化在当代,自由主义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自由主义不再局限于西方国家,而是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普遍价值观。
同时,自由主义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例如,环保主义、女权主义等新的自由主义思潮不断涌现,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社会的公正。
总结: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启蒙时代的萌芽、19世纪的兴起、20世纪初的挑战、20世纪中叶的新自由主义崛起以及当代的多元化。
自由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私有财产权和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和理论体系,强调个人自由、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和法治等核心价值观。
它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壮大,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1. 启蒙时代:自由主义的雏形启蒙时代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孕育期。
18世纪欧洲的思想家们开始质疑封建主义和教权主义的统治,提倡人的理性和自由。
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等,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授权。
2. 美国独立战争:自由主义的实践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
美国的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主张个人自由和民主制度。
美国独立宣言中明确提到了人民的自由权利和平等原则,成为自由主义的重要里程碑。
3. 法国大革命:自由主义的全盛时期法国大革命(1789-1799)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高峰期。
法国人民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共和国。
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确立了个人权利和民主原则,为自由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的兴起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为自由主义经济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成为主导,强调私有财产权和自由贸易。
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提出了自由放任经济的理论,认为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够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5. 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的国际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贸易成为自由主义的重要内容。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主张国家间的贸易应当无障碍,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6. 福利国家:自由主义的调整20世纪,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自由主义开始面临挑战。
社会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不公和不平等感到担忧。
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一些国家开始实行福利制度,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以平衡市场经济的利益和社会公平。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和社会理念,强调个人自由、政府限权和市场经济。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时代,自由主义的理念和原则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从启蒙时代到现代社会。
1. 启蒙时代(18世纪)启蒙时代是自由主义思想的萌芽期。
在这个时期,欧洲的思想家开始质疑封建主义的统治和教会的权威。
他们主张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并提倡人民对政府的监督。
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包括约翰·洛克、巴鲁克·斯宾诺莎和伊曼努尔·康德。
他们的著作对于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美国独立战争是自由主义思想在实践中的重要里程碑。
美国的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主张自由和民主。
独立宣言中明确提出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并且强调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人民的授权。
美国的独立战争为自由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并且对其他国家的民主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3. 法国大革命(1789-1799)法国大革命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又一次重要推动力。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民反对君主制度和贵族特权,主张人民的平等和自由。
《人权宣言》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它强调了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平等权利。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原则对于自由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其他国家的民主运动起到了示范作用。
4. 工业革命(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为自由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市场经济开始兴起。
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强调市场的自由和竞争,认为市场能够有效分配资源并提高社会福利。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经典著作,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自由贸易和全球化(20世纪)20世纪,自由主义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成为了自由主义的重要议题。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自由主义是一种政管理念和经济理论,强调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主张政府应当最小干预个人自由和经济活动,认为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启蒙运动,经历了数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一、启蒙运动时期1.1 自由主义的萌芽:启蒙运动时期,自由主义思想开始萌发,强调个体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
1.2 社会契约论的兴起:社会契约论成为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自愿允许。
1.3 个人主义的强调:启蒙运动时期强调个人主义,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
二、19世纪自由主义的发展2.1 古典自由主义的兴起:19世纪初古典自由主义迅速发展,主张自由市场和财产权。
2.2 自由贸易的推动:古典自由主义者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壁垒和关税。
2.3 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19世纪自由主义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后来的经济理论和政治运动产生深远影响。
三、20世纪自由主义的挑战与发展3.1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兴起,主张市场自由化和减少政府干预。
3.2 全球化与自由主义:全球化时代,自由主义理念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对国际贸易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3.3 自由主义的挑战:自由主义在面对全球化、社会不平等和环境问题时遭遇挑战,需要不断调整和发展。
四、当代自由主义的发展趋势4.1 社会自由主义的兴起:当代自由主义逐渐融合社会正义的理念,强调社会平等和包容性。
4.2 环境自由主义的兴起:环境问题成为当代自由主义的重要议题,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4.3 技术自由主义的挑战:当代科技发展对自由主义提出新挑战,需要思量数字时代的个人权利和隐私保护。
五、未来自由主义的发展展望5.1 自由主义的持续演进:未来自由主义将继续演进,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变化。
5.2 社会正义与自由主义的平衡:未来自由主义需要在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之间寻觅平衡点。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经济理论和意识形态,强调个人自由、市场经济和政府限制的原则。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时代,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重要事件的影响。
1. 启蒙时代(18世纪)启蒙时代是自由主义发展的起点,它强调理性、自由和平等。
启蒙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等提出了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概念,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批评。
他们认为政府的权力应受到限制,个人拥有天赋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
2.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美国独立战争是自由主义的重要里程碑。
美国殖民地与英国展开了为期8年的战争,最终赢得了独立。
美国宣言独立中的“人人生而平等,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等理念,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自由主义思想。
3. 法国大革命(1789-1799)法国大革命是自由主义的又一重要事件。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推翻了君主制度,宣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这一宣言强调了人权的普遍性和不可侵犯性,对后来的自由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兴起为自由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市场经济的力量逐渐增强,自由贸易和私有产权成为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对经济自由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 自由贸易运动(19世纪)19世纪是自由贸易运动的高潮期。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如李嘉图、大卫·里卡多等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主张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自由贸易运动的推动者们认为,贸易壁垒的降低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全球繁荣。
6. 自由主义政治改革(20世纪)20世纪见证了自由主义政治改革的兴起。
民主制度的发展成为自由主义的重要组成部份。
自由主义者主张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分权,强调个人权利的保护。
例如,美国的宪法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是自由主义政治改革的重要成果。
7. 新自由主义(20世纪后半叶)20世纪后半叶,新自由主义开始兴起。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管理念和社会观念,自18世纪起在欧洲开始兴起,并在近现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主流政治思潮之一。
本文将从自由主义的起源、发展、演变、影响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对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探讨。
一、起源1.1 17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欧洲启蒙运动为自由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倡导理性、自由和平等。
1.2 18世纪古典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约翰·洛克等。
1.3 19世纪自由主义的传播自由主义思想在19世纪迅速传播到欧洲、美洲和其他地区,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发展2.1 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自由主义的发展,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成为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
2.2 政治改革和自由主义19世纪的政治改革推动了自由主义的普及,包括选举权扩大、宪政制度建立等。
2.3 自由主义思想的深化自由主义思想在19世纪不断深化,提出了更多关于个人权利、政府职能和社会公正等议题。
三、演变3.1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20世纪后期新自由主义兴起,主张市场自由化、国家减少干预,代表人物有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3.2 社会自由主义的发展社会自由主义强调社会公平和福利,提出了更多关于社会正义和公共服务的观点。
3.3 自由主义的多元化当代自由主义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经济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等不同流派。
四、影响4.1 民主制度的推动自由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民主制度的普及,民主和自由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4.2 全球化和自由主义全球化进程加速了自由主义的传播,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4.3 人权和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强调人权和个人自由,推动了人权保护和国际合作的发展。
五、未来展望5.1 自由主义的挑战自由主义面临着来自保守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的挑战,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澄清被混用的新自由主义----兼谈对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的翻译李小科(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提要] 在英文中,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 代表两个有着截然不同的主张和诉求的思想流派,且本来分属政治哲学和经济学两个不同的学科语境。
由于它们都被翻译成“新自由主义”,当前国内学术普遍在批判Neo-Liberalism时,导致批判本身的错位和人们对New Liberalism的很大误解。
将New Liberalism译为“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统一译为“‘新’自由主义”或“新古典自由主义”有利于正本清源,促进学术对话。
[关键词] 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古典自由主义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大陆各类报刊刊登了大量批判新自由主义的文章和著作。
就文章而言,笔者在今年4月底利用CNKI数字图书馆进行的一次“新自由主义”检索表明,2003-2004年大陆公开发表的各类批判性文章中,以“新自由主义”为题的有117篇,其中92篇为2004年发表;以“新自由主义”为关键词进行讨论的文章有97篇,其中62篇为2004年发表。
在此期间,出版的批判性著作有《新自由主义评析》(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新自由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和《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等。
正为因为如此,有的学者称2004年为中国大陆的“新自由主义”批判年。
权威专家和媒体对“新自由主义”的协同批判,已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我们在批判各自所理解的新自由主义的时候,许多人似乎并没有太多考虑作为汉语的“新自由主义”一词所蕴涵的另外一层意思。
因为,英文中的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另拼为Neoliberalism)往往都被人们译成“新自由主义”,[1-p53]而这两种“主义”却恰好指的是在二十世纪西方社会中并存和争执着的、有着相反诉求的两股不同思想流派。
更有甚者,有的研究完全依据中译本,并不清楚有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之分,以至于将自己批判的Neoliberalism意义上的新自由主义,“望文生义”地标注为New Liberalism[2-p11]1。
另外,此前刊载在在国内哲学权威刊物《哲学研究》和《哲学动态》上的相关文章,在使用“新自由主义”一词的时候,也没有大注意这二者之间的细分和差异,即将原本属于New Liberalism一方的罗尔斯、德沃金与属于Neo-Liberalism一脉的哈耶克、弗里德曼、诺齐克等不加细分地同列为新自由主义[3-p40-43] [4-p42-44] [5-p75, p81]。
为了使广大读者对“新自由主义”所蕴涵的内容有一个比较清楚、全面的了解,本文试图尽量绕开对以上诸多批判的评论,转而从西方政治哲学史的专业领域出发,做几点必要的说明和澄清,以期让更多的读者知道,我们现下所批判的“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实际上是从语词上对西方政治哲学史上早已存在的另外一种新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的“劫持”。
一、此“‘新’自”(Neo-Liberalism)非彼“新自”(New Liberalism)2在西方学术界,作为New Liberalism的新自由主义和作为Neo-Liberalism的“新”自由主义3,是两股有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主张和诉求的学说。
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多方面。
这种差异当然首先表现在各自所使用的英文名称的词形和发音上。
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之间明显存在着拼写方式的不同,在读音上也有比较细微的区别4,用汉语的习惯来说就是“近音不同字”。
从严格的词义辨析角度来讲,“new”和“neo-”虽然都有汉语所说的“新”之意,但“neo-”所说的“新”更多地具有“复制、模仿(copy)先前事物”[6-pB8]之意味。
例如,“neoclassical architecture”意指仿古希腊罗马之建筑;还有,在西方哲学中,大凡有“复兴、复古、返回”口号和倾向的“新柏拉图主义”、“新托马斯主义”、“新康德主义”等,它们的英文名称都戴着“neo-”这顶仿古的“新”帽子[7-p258-259]。
另外,中西方学者曾经用“new”和“neo-”分别与“Confucianism”之组合去区分中国哲学史中的宋明新儒家和二十世纪以来的当代新儒学;即,把以叙接被佛道中断千余年的孔孟儒学为己任的宋明新儒家”译为Neo-Confucianism[Eb/01] [8-p92] [9-p643],而将二十世纪以来的当代“新儒学”译为New Confucianism[EB/02]。
不同的是,对于中国的儒学来说,Neo-Confucianism在时间上早于New Confucianism,且二者更多的是一种沿承关系;而对于西方自由主义来说,New Liberalism无论在逻辑上还是时间上都要先于Neo-Liberalism,且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前者的批判和否定。
今天,中国学者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时候,应该明白New Liberalism与Neo-Liberalism之间有差异,就像西方学者应该了解中国思想史上有“新儒家”和“新儒学”之别一样。
其次,我们从西方学者对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的界定,也可看出“新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的不同。
此处谨以“维基自由大百科全书”的解释为例:新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也被称作“现代自由主义”或“社会自由主义”),是一种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广泛管理和部分干涉的政治经济立场;不过,新自由主义的这种立场要比社会民主党人所主张的规范和干涉要小得多。
新自由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社会虽无权从道德上去教化她的公民,但保障每一个公民拥有平等的机会却又是社会的任务。
新自由主义是生活于20世纪的自由主义者对19世纪古典自由主义的一种回应。
新自由主义者更为注重和强调积极(肯定)的自由,致力于提高社会弱势群体和贫困成员的自由。
不能把新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混同起来。
后者出现于二十世纪晚期,它倡导一种全球性经济体制,主张建立自由市场合作组织。
由于“新”自由主义非常反感新自由主义者或后者所内含的New和Social之含义,因此,格外注意对二者的区分。
[EB/03]“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通常被用以描述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80年代逐渐取得主导地位的一种政治-经济哲学。
“新”自由主义鄙视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涉,转而强调通过用鼓励自由市场、减少对商业运行和经济“发展”进行限制的手段来取得进步,实现社会正义。
“新”自由主义的主持者们主张,在自由贸易、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体制下,社会纯收益在任何情况下都超过其支出。
[EB/04] Neo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并不是约翰•杜威、伍德•威尔逊、约翰•M•凯恩斯、弗兰克林•罗斯福,或英国工党意义上的new liberalism (新自由主义),而是19世纪的人们所理解的“古典自由主义”的现代版。
[EB/05]第三、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的不同,更表现在它们与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的沿承关系上。
新自由主义是通过扩大和改变传统自由的“消极(否定)”含义对古典自由主义做出的否定,而“新”自由则又是通过“复兴”和“回归”古典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而对新自由主义所作的再否定。
因此,它们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思想家们在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传统自由主义时流淌并汇聚起来的两股思想溪流。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它们之间的这种复杂的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关系,我们这里有必要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演化和发展做一个非常简明的勾勒和回顾。
二、自由主义的逻辑演变: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一)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可追溯到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边沁、密尔等思想家的著述那里。
在许多西方政治哲学史家的笔下,洛克被推为自由主义的第一人。
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中,通过继承前人的自然权利学说,提出个体与生俱有不容被他人剥夺或侵害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由此奠定了自由主义的两个最基本的自由观念:经济自由和信仰自由。
与此同时,洛克通过从自然状态推导出社会契约理论,从逻辑上确定了国家(政府)的消极地位:其权本为民所授,其权就应为民所用。
因此,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服务,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政府的合法性在于不违背社会成员的意志,不掠夺和侵吞公民的个人财产。
由洛克创立和奠定的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不久分别为法国的孟德斯鸠和英国的亚当•斯密、边沁等思想家所发展。
孟德斯鸠沿着洛克的分权思想,设计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和相互制约的政治定律,认为没有分权就没有自由,没有对权力的制约必然出现对权力的滥用。
[10-p185]三权分立与制约学说,从制度设计上有效地限制了政府公权可能对公民个人权利和私有财产的侵害,效地消除了公民对政府的惧怕与担心,使得他们在没有多少畏惧感的情况下心情舒畅地去依法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另一方面,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则通过倡导“自由放任主义”(Laissezfaire)发展了洛克的经济自由思想。
Laissez faire(法语)的字面意思就是“让我们去干”。
自由放任主义崇尚自由的经济社会,认为在一个由享有充分自由的理性经济人构成的社会中,自由市场通过一支“看不见的手”在合理有效地自动调节和配置着各种资源,社会资源将各得其所,效率达到最大;在这里,政府没有多少位置,政府只是社会和法律规则的被动执行者,是资本主义的忠实“守夜人”;“农业、工业和商业对政府提出的要求就像第欧根尼对亚历山大大帝提出的要求一样五年: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11- p72]自由放任主义将追求自身利益的利己主义和以平等为中心的利他主义得到了很好地结合,从而解决了政治哲学上的一大难题。
然而,理论上看似完美的古典自由主义却引发了许多具体的社会问题。
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古典自由主义者所倡导的“消极(否定)自由”,并不能改变其贫贱、困顿的生活境遇;规则不健全的自由放任导致了经济的垄断、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和雇佣劳动者工作条件的恶化,造成社会的危机和动荡。
在这种情况下,继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激烈批判,自由主义从其内部发生了一次“现代”性的转变,以一种倡导“积极(肯定)自由”和福利国家的新姿态出现,这就是“新自由主义”(New Libera 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