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三彩女俑看唐代妇女生活

从唐三彩女俑看唐代妇女生活
从唐三彩女俑看唐代妇女生活

唐三彩作为唐代最著名的彩陶代表,享誉海内外。由于它烧制于唐代,作品用的最多的色彩是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以“唐三彩”命名。实际上,唐代烧制的陶器颜色还包括蓝、紫、黑等多种颜色,又因为汉字“三”代表多的含义,所以自民国时期,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唐三彩的大量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唐代政治上开明,经济上繁荣,文化艺术上群芳斗艳,造就了丰富灿烂的唐三彩文化。各种社会生活及文化娱乐在陶器在都有所刻画,从人物、动物、生活用具模型等无不囊括。目前已知的唐三彩大部分是明器(即“冥器”),这主要是基于唐朝素有厚葬之风俗,当然也有少部分实用的生活用具出土,可能由于本身唐三彩绝大多数在墓中出土,所以世人误以为唐三彩只作明器之用。

从目前出土的唐三彩来看,作为殉葬明器的俑人形象最多,而其中女俑又最为丰富,大量的女俑出土,为我们理解唐代社会的妇女群体提供了十分可靠的实物材料。这些女俑千姿百态,其形象丰富多彩,而极具时代感的华彩服饰,更是洋溢着青春之美和生命的活力,表现出唐代妇女的迷人风采。工匠们在创作中注重女俑们的表情传神,比例恰当,用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通过这些三彩女俑可以反映出唐朝社会妇女各阶层风俗、服饰的遗迹,及人物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她们的体形姿态、衣着打扮、喜怒哀乐为我们流下了极其珍贵的形象材料。虽然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是昭昭天理的,然而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唐代的妇女与前辈后代又不完全相同,这些可从女俑们的神态、衣着、娱乐文化中看到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风貌。

唐三彩品种之多,内容之丰富,可以说是概况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女俑的塑造,集北方浑厚雄健与南方清新柔润于一身,在女俑的塑造上充分把握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任务特点感情与特征,使造型神形兼备,惟妙惟肖。那些高髻广袖的女俑,亭亭玉立,悠闲典雅,裙带生风,似动非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命力和鲜明的时代风格。

由于女俑的造型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所以女俑主要分为贵妇俑、女官俑、侍女俑和歌舞伎俑;形体上有的肥硕、有的瘦长;姿态动作上有立的、有坐的、

有行走的、有照镜的,也有跳舞演奏的,可以说是唐代宫廷、王府贵族以及平民生活的缩影。一些社会底层的女俑较为纤瘦,线条比较简单;另一部分肥胖的妇人是唐代贵族妇女的形象,面如满月,或呈三角形,特别突出了两颊下巴的赘肉,她们的年龄稍大,大概是嫔妃一类的人物,身份也比较高,衣服非常华丽,穿着唐代社会流行最时髦考究的开领短衫,外罩半截袖的锦袍,前胸袒露,项带链饰,下着纱裙,流露出富足骄奢的神态,举手投足间,似乎让人们感受到唐代崇尚肥美的时代风尚,是唐朝统治阶级和贵族奢侈孵化生活的写照。

此俑头梳鬟发垂髻,微微举目上仰,秀颊丰腴,粉面朱唇,柳眉婉转,凤眼含情。身穿蓝底黄花绸衣,内穿半臂,下着浅黄蓝花长裙,群腰齐胸,足蹬赤色尖履。两手拱举胸前,右肩斜披朱色披巾,显得高贵矜持,幽雅恬静。三彩鸟蛮髻女立俑是一个盛唐美妇的典型形象,也是唐三彩女俑的艺术珍品。

那些侍女的形象,从面部表情上看都比较年轻,他们的生活是以侍奉主人生活和娱乐为主,工匠们赋予了这些贫民女俑以活的生命,她们有的高兴,有的愁苦,有的开朗,有的郁闷,但大多数是谦恭卑微的。雕塑的手法毫不夸张,趋于平实,注重内心世界的刻画,同时对外在的形体雕琢也堪称精湛,她们身材姣好,衣服朴素,色彩雅净,站或坐都端端正正不依不歪,或手持物品,或俯首帖耳,或敲击弹奏乐器,也有对镜梳妆、持帚打扫的。总体上来看,侍女俑多为身材清秀,与贵妇俑多丰满肥美形成鲜明对比。事实上,唐人虽然崇尚丰肥之美,但身材修长、皮肤白皙的秀女也是很受人们喜爱的。

上面分别为抱鸭女俑、持盘女俑、托手女俑、抱婴女俑、持镜女俑(由上至下、由左至右),反映了侍女俑的不同形态。

唐代妇女这种独特的审美趣味首先要归结于唐代的强盛和繁荣,因为强盛和繁荣才会极大地激发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心,才会不拘一格地接受新的事物包括审美趋向。但“以胖唯美”的唐代审美观绝不仅仅归结到唐代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应该还有深层的原因。只有撇开传统文化中的“魏晋风度”,从强悍的游牧文化中来梳理,我们才发现唐代妇女的审美情趣是对汉族文化的一

种反动。另外借助丝绸之路这条中西文化交流的文化长廊,唐人的视角已经超越磐埂在亚欧大陆之间的大沙漠和高耸的帕米尔高原,锁定在遥远的西亚和欧洲,而同时代的这个地区女人都是丰满健硕、展现并漾溢着健康的肤色和精神气质!当这些地区的女人随着悠远的驼铃、跨越千山万水一路东来进入中原、进入茶舍酒肆受到汉人上层贵族争相追逐时,当这些民族的女子身姿和服饰成为一种时尚时,唐代的女子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唐三彩产生和盛行时期,正是中国美术史上所谓从“曹衣出水”向“吴带当风”的过渡阶段,初唐时期三彩女俑依然承袭晋隋时期的清瘦俊秀的容貌,身材苗条、衣服紧窄,正如唐诗中所描绘的“袅娜腰肢淡薄妆,六朝宫样窄衣裳”,具有“曹衣出水”的时代风格。盛唐时期的女俑,逐渐演变为雍容华贵、丰满艳丽,甚至面部与体态已丰肥到臃肿的地步,这与盛唐时期人们“以胖为美”的审美标准相符合,具有盛唐时期侍女“大髻宽衣”、“丰厚为礼”的特点,展现了“吴带当风”的时代风尚。欣赏唐代妇女的形象,不仅从外形上,更要从她们的服装、头饰、面饰等各方面把握时代特点。

在服装方面,唐代突出表现为衣胡服、着男装、多袒露三个方面。唐三彩女俑中有的窄袖紧身;有的长裙曳地,锦巾轻柔透明,纹群飘逸流动;有的袒胸露腹,薄衣轻纱;有的女扮男装,宽袍长袖。

最著名的胡服引进例子当属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但在唐代以前胡服仅仅局限于男人,而到了唐代这一格局得以打破,唐代妇女也开始尝试和喜欢胡装。《新唐书·舆服志》记载“开元中,妇婢衣褴衫,而仕女衣胡服。”胡装的特点是头戴胡帽,穿窄袖紧身翻领上衣,脚穿高靴。比如1972年洛阳市涧西唐墓出土的绿釉女俑(图三),发髻后盘,双手合抱于胸前,身着绿釉长袖白色翻领大衣,脚穿长靴。这是一个身着胡服的唐代侍女,她的矜持和小心都表明了其侍女身份。对大唐文化中的胡气,唐代诗人元稹在《法曲》一诗中有形象描述:“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邀游携艳妓,装束似男儿”。妇女骑马、女扮男装(亦称“时世装”)是盛唐时期的一种时髦,上至宫掖、下至匹庶,贵贱无别,竞相仿效。各地唐墓中出土三彩女骑马俑意味着表现了这种时代风尚。《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唐高宗时期,太平公主身着男服出现在庙堂之上。到了中宗和玄宗时期女扮男装风气日炽,《新唐书·舆服志》记载:“中宗时,后宫戴胡帽,穿丈夫衣靴。”《大唐新语》也记载“士流之妻,或衣丈夫服,靴衫鞭帽,内外一贯矣。”由于男装本身较女装瘦劲,而且系有腰带,所以女性着男装不仅增加了服装的款式,而且有利于突出女性身体各部分的曲线。如果从这一角度理解唐代妇女的开放意识,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另外,从唐代妇女喜欢袒胸、选用轻薄面料,以暴露女性特征的部位,追求新奇等方面,可以看出她们有极力表现自我的欲望。关于这些,唐诗中有不少反映,如“却系裙腰半雪胸”,“粉胸半掩凝晴雪”,“慢步罗群半露胸”,都是对唐代妇女坦胸露乳的赞美。袒胸装的出现与唐代女子常服的特点有关。《新唐书·舆服志》提到:“半袖、裙、襦者,东宫女史常供奉之服也。”因此襦裙装为唐代妇女尤其是中上层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特点是身着短袖的上衣和长长的裙子。襦裙装最大特点是开胸低,裙的束腰很高,而肩上披短小宽松的帔帛,上下衣的长短宽窄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束腰很高、开领很低的襦裙装是在中国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吸收了古希腊服饰文化的结果,古希腊认为理想女性的特征是高耸的乳房和丰满的臀部,在荷马史诗中被称为“高系腰带”的女性,其形象就是束腰很高,从而突出优美的身体特征,这一传统后来被西亚和中亚吸收并影响到这一地区女性的审美,唐代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文化渗入中原,唐人吸收了胡人的服饰审美倾向,和原有的汉服完美地结合,创新了襦裙装这种新的唐代妇女服饰,从而恰当地展现了唐代女性的魅力。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儒家学说在唐代没有得到充分的提倡。

唐代妇女外出时有戴帽的习惯,最初的帽子是古代面衣和帽子合为一体的,除用以挡风御寒外,还可用来“蔽面”。“永徽后,乃用帷帽”。帷帽的前身是围帽,它是一种在藤席编成的笠帽上围一圈丝网的帽子。女子外出时戴此,也可起到障蔽的作用。唐代妇女中还流行过戴胡帽的风俗,这与胡舞的普及有一定关系。

另外还有“蕃帽”、“浑脱帽”、“凤帽”等。凡戴这种凤帽的女子,几乎都骑在马上。唐代妇女也裹头巾。头巾的裹法比较奇特,通常裹在头顶,只求包住发髻、额发、鬓发则散露于外。

唐代女性的梳妆大都追求华美富丽,又受到已过文化的影响,出现浓艳夸张的风格,目前出土的唐三彩女俑的发式和化妆上丰富多彩,展示了那时候妇女的娇容和流行趋势。

画眉是唐朝妇女美容的重要内容之一。唐玄宗曾命画工绘十眉图,士庶争求新样式。唐代妇女的画眉样式,比起从前略显宽粗。尽管有时也流行长眉,但形如蚕蛾触须般的长眉不多见,一般多画成柳叶状,俗称“柳眉”,或称“柳叶眉”。还有一种比柳眉略宽,描绘得更为弯曲,因其形状弯曲,如一轮新月,故名“月眉”,也称“却月眉”。由于唐代妇女非常注重画眉,所以新娘出嫁,要“状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代妇女还特别注重发式的新奇。这一时期的妇女的发式主要有,如双高髻、回鹘髻、百合髻、乌蛮髻、三角髻、倭坠髻、练锤髻、半翻髻、惊鹄髻、单刀髻、两丫髻、单坠髻、鹦鹉髻、螺旋髻等,变化多端,别具匠心。从文字史料来看,唐代妇女的发髻不下百余种。发髻到晚唐时,比前期趋向高大,甚至比面部高出两倍。为追求新奇之美,唐代妇女常创造出新的发式,杨贵妃为标新立异,竟以假髻为饰。

唐代妇女不仅发髻样式多变,而且在发髻上还插饰各种珠翠花钗、步摇、梳子之类。一般来说,安插发髻的发钗比较简单,即使有些花样,也仅仅是一种点缀。用于装饰的发钗要求较高,这种发钗实际上已是一种鬓花,钗头雕花,起装饰作用,称为花钗,只是钗股较长,以便于固定发式。妇女头上佩戴的发饰花钗不仅起装饰作用,而且也是她们的品级和身份的象征。在当时,钗头的花数被称为“钿”,一品为九钿,依次递减,至九品为一钿,命妇的等级通过花钗而一目了然。在等级森严的舆服制度中,花钗成了类似于当代“军衔”的品级标志。唐代的步摇,一般多用金、玉制成鸟雀之状,在鸟雀的口中,挂衔着珠串,随着人体的走动,珠串便会摇颤,非常有动感。

唐朝妇女还讲究面饰,所谓面饰,就是面部化妆。代表性的方法有额黄、花钿等,额黄也称月黄或鸦黄,因其在前额发髻涂黄粉或在眉心画月心而得名。花钿也称花子,最简单的花钿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复杂的则以金箔片、黑光纸、鱼鳃骨、螺钿壳及云母片等材料先制成薄片,然后剪刻成各种花朵之状,其中尤以梅花为多见,贴在额头、眉心、面颊等处。另外唐代妇女面部装饰还有涂抹斜红、点饰面靥和点唇的习俗。唐代妇女化妆品主要是粉,粉分铅粉和红粉,妇女以涂红粉为主要妆饰,

总之,唐代妇女是爱美的,她们的这种美在三彩俑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是我们欣赏唐三彩妇女形象中应该掌握的特点。

骑马和打马球是唐代上层贵族喜欢的一项运动,即使是身为天子的皇帝和身份高贵的宫廷妇女,骑马和打马球也是常见的,这可以从出土的文物看得出来。至于唐代妇女重骑术的原因,可能受到前朝北方鲜卑、羯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比如《封氏闻见记》提到:“婚姻之礼,坐女于马鞍之侧,或谓此北人尚乘鞍马之义。”《酉阳杂俎》记载:“今士大夫家婚礼,新妇乘马鞍,悉北朝之余风也。今娶妇家,新妇入门跨马鞍,盖其始也。”这里的北朝是指北魏的鲜卑族。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妇女善骑,到了唐代,贵族妇女虽养尊处优,却敢于跨鞍驰骋。

下图是一件打马球女陶俑,陶马四蹄腾空,女俑作击球状,整件作品富于动态美,不禁让我们想起唐代花蕊夫人所做的那句很有名的诗句来:“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

另外两件作品是洛阳出土的三彩骑马女俑,左图女俑头梳单髻,穿白领窄袖绿袍,骑黄釉马,立于底板之上。右图马鞍上骑坐一女俑,身穿棕红色内衣,外罩翻领窄袖大衣,下着绿色高腰长裙,脚穿长筒马靴,左手持缰,右手下垂,坐于马上,体态端庄,怡然自得,是唐代女性追求自由生活的真实写照。

女扮男装并骑马驰骋,在唐朝中晚期乃至以后各代都难再见。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就说:“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足见宋人对于唐代妇女开放的鄙夷。程朱理学的盛行对中国女性开始大加束缚,缠足风俗就是完全吻合了儒家所谓“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的理想而开始兴起,缠足以后的女子即使走路稍多都会疲惫,更谈不上骑马驰骋了。

唐王朝是民族迁徙融合之后建立起来的统一帝国,胡汉民族之间的交融渗透打破了传统格局,丝绸之路的重新畅通,将当时西亚和欧洲文明引入唐朝,唐帝国积极吸收这些文明成果而形成的波澜壮阔的大唐文明,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敢于冲破陈旧观念,勇于接受新鲜事物,旧礼教的崩溃使唐代妇女能够生活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从而获得比前朝女性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她们漾溢着艺术的激情,对自己的着装进行了大胆的改造,从而形成了唐代独特气质的服装文化。

华贵高雅的贵妇俑、恬淡内敛的骑马女俑、神态谦恭的侍女俑等表现的不仅是构图和装饰的独创性,而是造就了一个个具有独特人格的精神个体,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层面,我们都可以看到唐代妇女所留下的长长影子,也留给我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如果说西方传统雕塑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基础上有组织的写实作品,唐代的三彩女俑雕塑就是以感性为基础的、符合东方审美趣味的另一种写实作品,这种作品留给后人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审美旨趣,而且还会引起我们无穷的遐想和思考。

陶瓷欣赏——唐三彩赏析

唐代三彩釉陶赏析 (郭晓斌) 说起唐代的三彩釉陶,也就是唐三彩,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即使没有见过,也应该有所耳闻。首先,我们都知道,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因为常用三种基本色,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另外,从唐三彩的烧制工艺上讲,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他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也称三彩釉陶。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它是用白色粘土作胎,经1000度以上高温烧制,再以含铁、铜、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的着色剂,在釉里加入一定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做助熔剂,经过八百多度的温度二次烧制而成。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如此,而从这些烧制工艺上可以看出,古代工匠们的技术有多么厉害,让我们不得不心生佩服之意。 还有,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昌盛,文化艺术上更是群芳争艳,而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彩陶工艺品。唐三彩绚丽的色彩、丰富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代表了唐代陶瓷业发展的最高成就,并以色彩艳丽、造型生动逼真和富有生活气息著称。且唐三彩的种类也是非常丰富的,以人物的,动物的居多,还包括房屋、家具、文具一类。但大多数的人是较为喜欢马俑的,可能是马俑一类的造型比较能满足人的欣赏眼光和品味吧。而其中人的造型中有妇女、天王、武将和文官等,他们都是以人物的等级及社会地位为依据,使得烧制的人物各具特色,性格表现很明显。比如,贵妇的面部就显得非常丰满和圆润,大多都梳着各式各样发型,天王就是一副雄壮威武,怒目圆睁的样子,至于文官就是文质彬彬,武官当然是显得勇猛刚烈一点。 可见,能够做出一件好的艺术品,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做出好的艺术品的技术工艺,还要对社会生活有很深的感触和理解,两者不可缺其一啊,不然的话,人们是不可能做出真正的艺术品的。 说到这里,我们就应该会想到,这么好的艺术品不会是就这么凭空出现的,也就是说,唐三彩在唐代的兴起有它的历史原因。首先,我们都会知道这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的,就是这样,说具体一点就叫做陶瓷业的发展,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伴随着的是雕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不断发展,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这些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也是

交趾陶简介

交趾陶简介 什么是交趾陶?它指的是一种低温烧制的彩釉陶。中国的低温陶可上溯汉绿釉、唐三彩和宋三彩。交趾」为一地名,唐代杜佑於其著作《通典》中记载著:「极南之人,雕题交趾」,因为当地人「足大趾开阔,并立相交」,因此名之以交趾(约於今之中南半岛)中国汉代设有交趾郡,清末脱离中国后称越南,交趾即指现今越北河内地区。交趾陶为日语汉字,泛指中国东南沿海窑场生产的陶器。日本桃山时期(明末清初),交趾航线船只将铅釉软陶带进日本,称交趾三彩。 台湾的交趾陶,为清末闽粤匠狮传入台湾,因叶王等人致力于创作,而成为台湾建筑装饰工艺特色,早年大多见于庙宇、宗祠和大富人家的建筑装饰,如今已逐渐成为赏玩工艺。台湾民间称交趾陶为交趾或交趾仔,陶艺界和收藏家称它交趾烧或交趾窑,晚近才称交趾陶。 嘉义是台湾交趾陶的发源地,因而有“交趾陶的故乡”之称,日人又称之为“嘉义烧”。交趾陶为一种低温多彩釉,是融合了软陶与广窑的一种陶艺,且包容了捏塑、绘画、烧陶等技艺及宗教文化的民俗工艺,堪称民间艺术的国宝。 交趾陶是一种低温铅釉软陶,以亮丽的色彩及丰富的变化著称,又有「宝石釉」之美誉,其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泉洲与潮州.台湾交趾陶源於广东佛山的石湾陶为学界普遍共识,因两地所产之作品有著共同特徵,如重视捏,塑,堆,贴,刻划成形技巧,并成功的将日常生活中的民间戏曲及小说神话做为表现题材. 「交趾陶」制作技术乃是在清朝中叶,随著寺庙的建筑技术自广东一并移到台湾.其造型手法基本上以雕塑为主,但并无拘束,小件品利用模具制作能使作品更为细致,为台湾陶瓷工艺中相当具有代 表性的一项。 在日本知殖民统治时代曾被誉为“台湾绝技”的交趾陶,为台湾一项相当具代表性的民俗艺术,交趾陶的发展又以嘉义县新港乡为中心,台湾目前的交趾陶师父九成以上都出自于新港与大陆的交趾陶比较不一样的是台湾的剪粘师傅,除了烧制陶偶的功夫之外,还融合一项剪陶片的技巧,就是马赛克拼贴彩绘,将交趾陶与“剪黏”两种工艺结合,产生艳丽无比、[size=7][size=5]创意非凡的艺术品。 交趾陶的制作可分为八道过程,分别是:陶土选用、构图、造型、修胚、阴干、素烧、上釉、釉烧。交趾陶主要的原料是陶瓷土,在捏制之前,必须先计划要做什么样的作品,再造作出形状,待放置完全阴干之后,才可进行第一次的素烧,素烧时间至少要十多小时,经素烧完后的作品接着进行上釉,上釉之后再进行第二次的釉烧,便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因此交趾陶又称为二次烧。 新港目前的交趾陶发展慢慢整合为观光工厂的趋势,让交趾陶成为新港推动观光的主力之一,透过观光工厂的经营方式,一方面为交趾陶找到一条新的传承之路,另一方面也为国内外游客,开启认识台湾文化艺术的一扇窗。交趾陶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发源于广东五岭以南,古名交趾,故得此名,后随移民传入台湾,成为当地特产。但在中国,交趾陶还有一个,也是仅存的一个出产地,那就是洛阳。历史并不长的沿海工艺品,如何跑到千年古都洛阳? 见我感兴趣,店主极力“煽风点火”:“交趾陶又名嘉义烧,它和唐三彩完全不一样!做工就像工笔画那样复杂,每上一层釉要进窑烧一次,颜色多的要烧100多次呢!除了台湾,就洛阳有! “洛阳一共就两个大陶瓷厂,一个叫‘美陶’,一个叫‘美术’ 邙山无山”。 洛阳著名民俗研究学者郭爱和,人称“大和”,还是专门设计并研究“洛阳三彩”的专家,终于见到大和,一个40来岁的中年男子 原来就在10年前,台湾朋友将一尊陶器藏品给他看,说是当地特有的交趾陶。他一看就惊呼:这不就是三彩工艺嘛,只不过颜色更丰富,做工更精细。于是,他开始研究制作专属洛阳的交趾陶工艺。 不过,由于洛阳的消费水平不高,交趾陶发展并不顺利。不少陶瓷厂、手工作坊也都学着制作,甚至还出现用树脂和化工漆合成的仿品。但这门工艺极为费时费力,成品价格是同等大小唐三彩的十几倍,

【艺术鉴赏】唐三彩

唐三彩唐三彩 盛行时期:唐代 代表作品:《骆驼载乐俑》 《骆驼载乐俑》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 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 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骆驼载乐俑》局部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

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它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 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三彩胡人牵骆驼俑》 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

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 《三彩仕女》 它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 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 《三彩腾空马俑》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 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 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鸣,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

《三彩天王俑》 至于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 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 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 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鼻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

洛阳唐三彩三种常见成型方法简述

洛阳唐三彩三种常见成型方法简述 洛阳唐三彩首先是对胎料进行选择和加工,其大多采用较纯净的高岭土加工而成,这种矿藏洛阳周围便有出产。这种土质较为细腻,可塑性强,成型后不易开裂、变形,是制作各种陶器上等的材料。 选用的矿土需要经过挑选、舂捣、研磨、淘洗、沉淀、揉搓、捏练、陈腐等系列工序加工成备用的陶泥,然后才能使用。从出土的器物胎体来看,唐代的工匠们对胎料的选择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石英颗粒等矿物杂质。

唐三彩常见的成型方法有三种,即雕塑、模制和轮制。制作一件器物往往使用两种以上方法。工匠们首先要进行细致的构思设计,再用专门雕塑工具用陶泥进行雕塑创作,经反复修改后,最后成型。 制模,是将雕塑成型的作品进行分割、翻模。简单的造型分割较少,甚至少到只需一、两件模具。复杂的造型如天王俑、镇墓兽、形态各异的马、建筑模型等往往需要翻制的模具较多。对于不规则部位还需要有套模,因此这类造型模具往往多达十几件。 模具分单模、合模两种。单模适用于器物上装饰用的贴花、堆塑等小附件。合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粘合而成,适用于各种人物、动物和一些生活器皿。 工匠们首先将经过揉搓和陈腐过的软硬适中的陶泥放入模子用手按压,其厚度根据制作物体的大小灵活掌握,然后用泥浆粘接合模,等到模具里的陶泥本身有一定的强度时,取出粘接组装成型,并用专用刀具将粘合部位修平,用手指抿抹,用毛笔或毛刷蘸水修饰。技术好的工匠能够使胎体均匀,薄厚适中,黏合过的部位天衣无缝,宛若一体。轮制,适宜于制作器体呈圆形的器皿,如日用陶瓷器皿中的杯、盘、碗、碟、豆、瓶、炉、壶、罐等,但也有一些扁圆体、椭圆体、不规则体等器物采用合模制法。 一件成型的器物需要彻底阴干才能进行素烧,这样可以避免高温烧制过程中胎体变形和开裂。唐三彩一般需要两次焙烧,第一次经

从唐三彩女俑看唐代妇女生活

唐三彩作为唐代最著名的彩陶代表,享誉海内外。由于它烧制于唐代,作品用的最多的色彩是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以“唐三彩”命名。实际上,唐代烧制的陶器颜色还包括蓝、紫、黑等多种颜色,又因为汉字“三”代表多的含义,所以自民国时期,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唐三彩的大量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唐代政治上开明,经济上繁荣,文化艺术上群芳斗艳,造就了丰富灿烂的唐三彩文化。各种社会生活及文化娱乐在陶器在都有所刻画,从人物、动物、生活用具模型等无不囊括。目前已知的唐三彩大部分是明器(即“冥器”),这主要是基于唐朝素有厚葬之风俗,当然也有少部分实用的生活用具出土,可能由于本身唐三彩绝大多数在墓中出土,所以世人误以为唐三彩只作明器之用。 从目前出土的唐三彩来看,作为殉葬明器的俑人形象最多,而其中女俑又最为丰富,大量的女俑出土,为我们理解唐代社会的妇女群体提供了十分可靠的实物材料。这些女俑千姿百态,其形象丰富多彩,而极具时代感的华彩服饰,更是洋溢着青春之美和生命的活力,表现出唐代妇女的迷人风采。工匠们在创作中注重女俑们的表情传神,比例恰当,用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通过这些三彩女俑可以反映出唐朝社会妇女各阶层风俗、服饰的遗迹,及人物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她们的体形姿态、衣着打扮、喜怒哀乐为我们流下了极其珍贵的形象材料。虽然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是昭昭天理的,然而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唐代的妇女与前辈后代又不完全相同,这些可从女俑们的神态、衣着、娱乐文化中看到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风貌。 一 唐三彩品种之多,内容之丰富,可以说是概况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女俑的塑造,集北方浑厚雄健与南方清新柔润于一身,在女俑的塑造上充分把握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任务特点感情与特征,使造型神形兼备,惟妙惟肖。那些高髻广袖的女俑,亭亭玉立,悠闲典雅,裙带生风,似动非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命力和鲜明的时代风格。 由于女俑的造型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所以女俑主要分为贵妇俑、女官俑、侍女俑和歌舞伎俑;形体上有的肥硕、有的瘦长;姿态动作上有立的、有坐的、

唐三彩的特点及鉴别知识

唐三彩的特点及鉴别知识 从本质上讲,唐三彩不是瓷器,而是一种低温烧造的陶器,是一种亮釉,其光泽亮丽柔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釉色斑斓,具有古瓷器表面的莹润感。唐代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唐代也是当时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唐三彩各种形象的器物都气宇轩昂,有个性、有情调、有姿态,线条流畅,骨肉停匀,神完气足,有着独特的动感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再加上斑斓绚丽的彩釉,使唐三彩造型更是不同凡响。唐三彩富有弹性的线条,既流畅又有力的组成形体,变化自然,生机勃勃,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是光辉灿烂大唐文化的一个体现。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玉立,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则以马和骆驼为多。 古代唐三彩主要用于做随葬的器物,称为“冥器”。唐三彩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出土,其中以西安、洛阳出土最多,长安和洛阳是唐代都城所在,是唐代政治、经济中心,王公、官僚、士大夫以及富商的墓葬集中,所以唐三彩出土的数量也多,因而有“洛阳唐三彩”之说。 唐三彩釉陶制品在拍卖市场中行情看好。2003年香港富豪刘銮雄收藏的一对罕见的唐三彩陶马,在苏富比纽约拍卖会上,被一位犹太商人以高达157.6万美元购得,创当年同类古董拍卖价最高纪录,拍卖的一对唐三彩陶马,造型完美、栩栩如生。其中一只是黑马,白色长鬃,绿色马鞍,身高27口寸,长30口寸;另一只咖啡色马,深棕色短鬃,身有白色斑点,高26口寸,长30口寸。两只马体态健壮,姿势雄美,是刘銮雄于六七年前低价购入的。2005年3月30日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举办的中国瓷器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上拍的21组共计29件唐三彩器物获得了圆满成功,成交12组计15件,其中估价20万-30万美元的第135号拍品为一对唐三彩镇墓兽以38万美元成交,估价15万-18万美元的第145号拍品唐三彩马(以蓝三彩为主)以19万美元成交,第139号唐三彩马以13万美元位列第三。一件高15厘米的唐三彩龙柄壶以64506元人民币成交,这是近年来国际范围内上拍唐三彩数量最多的一次。2005年9月20日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高58.3厘米的唐三彩仕女俑以595440元人民币成交;2006年5月2日在崇源国际拍卖会上,一件唐三彩打马球女俑(一对)以3742330元人民币成交;2006年6月22日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件高49厘米的唐三彩马以440000元人民币成交。中国嘉德举办的第79期周末拍卖会上,曾以10万元拍出一件海外回流的唐三彩马。该公司举办的第82期小拍上,由海外回流的第2214号拍品唐三彩骆驼激起了竞买者的热情,经多方竞价,最终以9.2万元成交。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的成交价格相差甚远,这与国家的文物保护法规有着直接联系,但是近年来中国艺术市场成交良好,大部分拍品从海外回流,对于青睐收藏唐三彩的人来说,目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 由于唐三彩传世数量有限,目前市场上所能见到可以买卖的唐三彩器,只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传世品,其二是海外回流品。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在洛阳己有上百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对真品、高仿品的鉴别有四要:一要先品造型、神韵,二要查胎体、胎质,三要看釉质、釉色,四要分析装饰、底板。真品唐三彩装饰物很多,件件饰物做工都一丝不苟,十分到位,而仿品则很难做到处处都天衣无缝。 仿品则因为生产时间不长,器物表面没有经过酸、碱、盐等地下化学物质的千年腐蚀,釉面新而明亮,上手摸釉面光滑而顺手,没有真品的“涩滞”感。经过打磨作旧的仿品,虽然看表面没有那种光滑明亮的感觉,但这种仿制品往往在器物表面留下了磨擦的痕迹。如果侧光仔细观察,在釉面就能看到经过打磨而产生一道一道的摩擦痕,用手抚摸器物,有刺

洛阳简介

洛阳导游词 朋友们: 你们好! 欢迎光临古都洛阳。现在向各位介绍一下洛阳市的概况。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伊洛盆地北缘,因在古代城区洛水之阳而得名。它东扼虎牢,西据崤函,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东南面向嵩、洛、伊、廛、涧四条河流蜿蜒其间,自古就有河山控戴,形胜甲天下,且居天下之中的美誉。现洛阳有一市八县六区,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达到544平方公里,总人口在2003统计时为615万,市区人 口140万。 那么洛阳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好,也因词使洛阳成为历代帝王建都之所。根据历年的考古发掘和大量历史文献证明先后曾经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立国,时间长达1500多年。此外,又有8个朝代将其作为陪都。所以,洛阳是七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天下名都。由于洛阳长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所以许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有许多重要人物活动都在这里。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

城,这就是说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人家都说:想了解2000年历史去北京,那如果你想 了解5000年的中国历史,你必须来看洛阳。 即使在今天经过历史的冲刷,洛阳依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名胜古迹。比如:中国最早的一座寺院:白马寺,以及中国三大石窟之首的――龙门石窟还有儒家、道家、佛家都崇尚的 三教合一的关林也在此洛阳。 洛阳不仅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且也是举足轻重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其工业与科技实力和外贸出口在河南省也是首屈一指。有第一拖拉机场,轴承厂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和研究所;洛阳还有丰富的煤炭、钼、黄金、铝土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口岸及海关;还有全国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市场----关林商贸城;有享誉中外的历史名酒杜康酒、唐三彩和洛阳水席;有甲天下的国色牡丹。每年四月15日到24日的牡丹花会,曾吸引无数中外朋友前来一睹盛况,大饱眼福。真可谓:花如海,人如潮,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俗话说:洛阳有三看:白马龙门和牡丹,洛阳有三绝:水席,龙门和牡丹。 洛阳又被称为牡丹花城。为什么呢?这里面也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相传,唐代武则天在寒冬时设宴赏花,命令其百花绽放,第二天,由于许多百花仙子害怕武则天的威严,不敢不从,结果就使自己在反季节时开花,唯有牡丹不从,武则天看到之后特别生气就将牡丹贬之洛阳,谁知迁到洛阳候竟然吐蕊弄放,武则天得知后命令火烧牡丹,虽然当时牡丹枝干烧焦,但次年却依旧枝叶茂盛,而且花更大,色更艳。之后洛阳牡丹就驰名天下成为花魁,洛阳人 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也日盛成俗。 好了,洛阳就先简单的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最后祝大家今天的洛阳之旅能够高兴而来,满意 洛阳介绍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九大古都之一,它像是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闪烁在世界的东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洛阳则是这个摇篮的中心,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西亚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中国的传统文化儒、道、佛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连,周易八卦在此发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孔子问礼至此,有左思的(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改(汉书)。许慎作(说文解字),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北魏的孝文帝汉化改革,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司马光修改资治通鉴等等。洛阳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洛阳素以“九朝古都”闻名中外,所谓的九朝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众多的王朝,这一种说法不确切,在中国古代,讲究阴阳之说,单数为阳,九为至尊,它使虚数,泛指最大、最多的意思。二是指九个王朝,这种说法又不符合历史事实,究竟又多少个王朝建都洛阳呢?依据史实和专家考古的发现,认为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但是又依据史料之记载,其实还有两个王朝在洛阳建都,一个是两汉,公元前202年2月初三,刘邦在定陶称帝,史称两汉或者是前汉,刘邦称帝的当月,从定陶来到洛阳,在(资治通鉴)上有记载:“帝置酒洛阳南宫,评功论赏,文臣武将,皆大欢喜。”遂定都洛阳,五月间,齐人娄敬,路过洛阳,劝说刘邦迁都长安,另一个就是武国,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14岁入宫,立为才人,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封为皇后,李治患高血压病后武后参政决事,群臣并称帝后为二圣,公元690年9月9日,武则天自立为帝,尊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将东都改为神都,武则天执政50年,居皇帝位15年,以洛阳为都城,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算起,历时一千五百六十多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

唐三彩的介绍

唐三彩的介绍 2011级美术教育班 201101010020 刘亚兰耿纪鹏 唐三彩,色彩斑斓,造型优美,是一朵奇异的陶艺之花。 南北朝时,工匠们即能将釉料中的铁元素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而且发明了釉中挂彩的技术,即在釉料中加入铜,烧出绚丽多彩的器物,使单色釉向彩色釉过渡迈进了一大步,为唐代三彩陶的烧制奠定了基础。 唐代工匠在北朝的“釉中挂彩”技艺基础上,于铅釉中加入铁(呈黄色)、钴(呈蓝色)、铜(呈绿色)、锰(呈紫色)等呈色金属,从而烧制出集黄、绿、白、赭、褐、蓝、黑中的一色、二色或三色甚至多色于一器的低温釉陶,这就是人们所统称的“唐三彩”。(常见的为黄、绿、褐三色,蓝、黑釉少而珍贵)。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用白色瓷土作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两次烧制:先用千度左右的高温烧胎,挂釉后再经过约800~900℃左右的温度烧制而成。唐三彩的釉呈黄、绿、白、赭、褐、蓝、黑等多种色彩,在烧制过程中,各种釉色互相交溶,作品绚丽多彩、灿烂多姿。唐三彩是唐代陶瓷艺术中一颗绚丽的明珠,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唐三彩的制作有轮制、模制、塑造等方法。釉彩的效果据考证,采用的是涂蜡法——先用蜡在胎上画出花纹,再涂釉于其上,烧制时有蜡处釉汁扩散,形成晕染似的斑纹,,并且由于它是以笔点釉,釉料饱浓,往下漫流,形成自然流动

之妙,与纯色涂釉和细笔勾画不同。 唐三彩烧制于初唐高宗时期,唐玄宗开元年间极盛,安史之乱后逐渐衰退。它的烧制地点主要集中在今西安、洛阳一带,此外,江苏扬州也有烧制唐三彩的作坊。 唐三彩陶器分为日用品和随葬品两大类。日用品中有瓶、壶、罐、钵、杯、盘、碗、烛台、枕等多种,每一种又有多种式样,造型各异。 盛唐三彩,技艺大进,作品精美。三彩作品釉色光泽晶莹,彩色富有神韵,写意而流畅。器皿往往内外满釉,除施绿、黄、褐三种釉色外,又添加了蓝、黑等色。除三彩器皿外,三彩俑异军突起。 唐代盛行厚葬,唐三彩陶器主要用作随葬的明器(也作冥器),其中以人物俑和动物俑塑造最精彩。人物俑中有贵妇人、文官俑、男女侍俑、胡俑、武士俑和天王俑等。动物俑包括马、骆驼、牛、羊、狗、鸡、鸭等品种。 唐三彩陶塑有很多佳作,尤以人物、马、骆驼的塑造最出色,这些作品造型逼真,姿态优美,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唐三彩在人物的塑造上概括、简练而传神。对五官的刻划细致入微,重在神态表现。 唐人爱马,屡见于唐代诗歌和绘画。在唐代金银器和织锦纹样、陶俑、三彩俑、石刻艺术中马的形象均很多。唐三彩中的马头小颈长、骠肥体壮,比例恰当、神采奕奕。所塑之马有的奔跑,有的静立,有的饮水,有的负重,有的漫步,有的嘶鸣,有的回首,有的舔足……姿态各异,生动自然。

中国主要传统文化介绍

中国文化传统 1、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介绍 一、除夕: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诗句:(唐)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风俗活动: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诗句: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元宵节:阴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来历: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上元”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因有张灯、看灯习俗,民间又称“灯节”。风俗活动:吃元宵、踩高跷、挂花灯、猜灯谜。诗句:(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四、立春: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来历:我国历史上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风俗活动:吃春饼、春卷。用布制作小娃娃或公鸡,佩戴在孩童身上。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用鞭子打春牛(用泥做)三下,将泥牛打烂,土而洒在农田。诗句:《附三醉立春》:“撷来新韭碧参差,金脍银芽色色丝.;一片软云细细裹,奉与父老报春知。” 五、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来历、故事:春秋时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介子推。于是介子推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风俗活动:不生火、吃寒食、扫墓。诗句: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中国美术史考题—-唐三彩

唐三彩 1.历史背景: 提到唐三彩,大家都知道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它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在唐右卫大将军墓中出土了一件骆驼载乐俑。这匹骆驼昂首伫立,通体棕黄色,从头顶到颈部,由下颔到腹间以及两前肢上部都有下垂长毛,柔丽漂亮。驼背上架有平台并铺有毛毯。平台上左右各坐胡乐俑二人,而且是背对背而坐,正在吹打乐器,有一俑站在中央,翩翩起舞。这三个乐俑个个深目高鼻,络腮胡须,身穿绿色翻领长衣,白色毡靴,只有前面一人穿黄色通肩大衣。这件高大的驼载乐舞俑精美绝伦,令人赞叹! 唐三彩的产地西安、洛阳、扬州是陆上和海上丝绸古道的联接点。在古丝绸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骆驼。可以想见,在沙漠中,人和骆驼艰难跋涉,相依为命,所以人和骆驼有一种亲密感。它那高大的形态和坚毅负重的神情,似乎还带着丝绸古道的万里风尘。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我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2.前今后世: ▲▲唐三彩与洛阳三彩 提起洛阳三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唐三彩。从事三彩工艺研究20多年的中国三彩艺术馆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爱和先生,听说我要写洛阳唐三彩的文章,首先给我更正了一个概念,说洛阳唐三彩只是三彩发展的一个阶段,准确的叫法应为“洛阳三彩”。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艺术品的总称,而洛阳三彩除了唐三彩外,还有隋三彩、辽三彩、宋三彩、明三彩等。

唐三彩的装饰工艺特点

唐三彩的装饰工艺特点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 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虽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群芳争艳,唐三彩也成为了中国制陶史的顶峰。 雄浑绚丽、色彩斑斓的唐三彩,是唐代陶瓷装饰工艺的一朵奇葩。烧造唐三彩的窑址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陕西省的铜川市和山西省境内。作品中的骆驼、马等动物和不同装束、姿态各异、不同民族的人物塑像,以及种类繁多、形状别致的器皿,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精湛雕塑技巧,釉汁溶融流动相互浸润形成斑斓的色彩装饰效果,是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的唐三彩仿品很多,根据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仿古的唐三彩艺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类:纯粹仿古工艺品性质的唐三彩主要在国内的各个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设置的商场销售,购

买对象是中外旅客。这类仿品的工艺制作一般很简単,采用模制成型,注重仿品的外表形态,其他细致部分一般不太讲究,用白膏泥作胎,胎体较轻薄,施釉比较薄,琉璃光泽强烈,釉彩色调鲜艳,但彩斑呆滞,欠缺生气。第二类:仿制逼真的唐三彩这类仿品制作,无论器形、雕塑和釉彩工艺方面都达到很高水平,投放古玩市场以假乱真销售,牟取暴利。这类仿品都是采用传统的模制、轮制、捏塑的技法成型,用高岭土作胎。从外表观察,其器形、人物或动物的神态与真品非常相似。但是,器物成型后的粘接及修坯部位显得生硬粗糙。例如:人物俑的脸部、束腰部分、衣着部分的线条转折比较生硬无力,欠缺精细流畅之感,施釉厚薄不匀,釉色深沉不艳,略有泛黑之感,釉汁没有自然流淌的“五彩斑斓” 艺术效果,釉面布满整齐的“开片”纹样。做假者为了达到以 假乱真的目的,往往会将这些赝品伪装一番,用泥粉拌胶水粘涂在器物的釉面上,仿似刚刚出土的稀世珍品。唐代三彩釉陶马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要鉴別唐三彩的真伪,必须了解唐三彩的工艺特点。唐三彩的制作,是用高岭土作胎体,采用模制、轮制及捏塑粘接的技法成型,坯胎阴干后,经800~1000℃的温度烧成素胎。然后,施挂红、白、绿、蓝、紫等多种色釉,经900℃的温度第二次烧制成低温釉陶瓷。唐三彩的工艺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高超的雕塑 工艺技巧唐三彩的雕塑艺术可以形象逼真、神态生动来概括。

唐三彩文化

唐三彩文化 摘要:本文分别从唐三彩的兴起北京、制作过程以及对唐三彩工艺作品的部分介绍展开,了解它的历史以及他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特征。 关键词:唐朝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出现于中国唐代贵族文化的最鼎盛时期,至今已有1300多年,虽然在唐代只存在一个很短的时期,但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奇珍异宝以及艺术财富。它以造型独特,形象栩栩如生和斑斓陆离的釉色文明于是,同时又具有生活风情,在当时就享誉中外,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是大唐文化灿烂辉煌的一个象征,是一种别具名族风情的传统工艺品。 唐代时我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发展,文化上百花争艳,所以唐三彩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当时唐王朝的高度繁荣。唐朝社会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心理趋向于丰富多彩,这从唐三彩这种淘气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一、唐三彩的背景 唐三彩的发展和刑期是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必然产物。 首先是陶瓷业取得较大成就,以及雕塑、建筑等工艺美术技术各方面的蓬勃发展,使他们之间不断融合、不断发展,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 再有就是自贞观之治之后名国家政通人和,经济发达强盛,但去导致了一些高官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和排场,生前奢华,死后也要相符。于是厚葬之风也随之与日盛行。唐三彩在当时是一种陪葬品,当时根据身份等级的高低决定随葬多少件,但这些达官显贵们并没有按照典章制度来办事,反而比国家规定的增加数倍来厚葬。上层如此的追求,无比对下层有所影响,据史料记载,有为了让皇族高官厚葬,也为了向下层人民炫耀,竟斥巨资至破产。于是无论哪个阶层的人都开始盛行这种厚葬之风,唐三彩就是在这种世风和制度的推动下得以推崇并迅速发展。 二、唐三彩的制作工艺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摄氏度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摄氏度。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 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 三.唐三彩的创作意识简介

从唐三彩女俑看唐代妇女生活

从唐三彩女俑看唐代妇女生活 唐三彩作为唐代最著名的彩陶代表,享誉海内外。由于它烧制于唐代,作品用的最多的色彩是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以“唐三彩”命名。实际上,唐代烧制的陶器颜色还包括蓝、紫、黑等多种颜色,又因为汉字“三”代表多的含义,所以自民国时期,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唐三彩的大量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唐代政治上开明,经济上繁荣,文化艺术上群芳斗艳,造就了丰富灿烂的唐三彩文化。各种社会生活及文化娱乐在陶器在都有所刻画,从人物、动物、生活用具模型等无不囊括。目前已知的唐三彩大部分是明器(即“冥器”),这主要是基于唐朝素有厚葬之风俗,当然也有少部分实用的生活用具出土,可能由于本身唐三彩绝大多数在墓中出土,所以世人误以为唐三彩只作明器之用。 从目前出土的唐三彩来看,作为殉葬明器的俑人形象最多,而其中女俑又最为丰富,大量的女俑出土,为我们理解唐代社会的妇女群体提供了十分可靠的实物材料。这些女俑千姿百态,其形象丰富多彩,而极具时代感的华彩服饰,更是洋溢着青春之美和生命的活力,表现出唐代妇女的迷人风采。工匠们在创作中注重女俑们的表情传神,比例恰当,用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通过这些三彩女俑可以反映出唐朝社会妇女各阶层风俗、服饰的遗迹,及人物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她们的体形姿态、衣着打扮、喜怒哀乐为我们流下了极其珍贵的形象材料。虽然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是昭昭天理的,然而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唐代的妇女与前辈后代又不完全相同,这些可从女俑们的神态、衣着、娱乐文化中看到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风貌。 一 唐三彩品种之多,内容之丰富,可以说是概况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女俑的塑造,集北方浑厚雄健与南方清新柔润于一身,在女俑的塑造上充分把握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任务特点感情与特征,使造型神形兼备,惟妙惟肖。那些高髻广袖的女俑,亭亭玉立,悠闲典雅,裙带生风,似动非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命力和鲜明的时代风格。 由于女俑的造型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所以女俑主要分为贵妇俑、女官俑、

陶瓷 工艺 唐三彩

2009——2010第三学期社会调查报告(河洛唐三彩公司) 陶瓷·河洛·唐三彩 吉林大学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二班 陶是瓷的源,瓷是陶的流,源远流长的陶瓷,是古代华夏文明的起点。在我国悠远的历史长河中,陶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千百年来,陶瓷在文人和工匠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发展完善。元代以后,景德镇作为瓷都,地位显赫。青花、釉里红、颜色釉、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以及妙肖的仿生瓷应运而生,装点古人的生活。 陶瓷是人类利用的最古老的材质,而又是最为现代的材质,说它古老,无可置疑,因为人类对它进行了近万年的研究,说它现代,是因为陶瓷这一种特殊的材质,至今还没有任何材料可以取而代之,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用,随着科学技术在陶瓷领域中的应用,使得陶瓷这一古老的材料,更具有时代应用的特殊价值。 陶瓷有多种的分类方法,一般人们习惯按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①按用途来分,可分为日用陶瓷,艺术(陈列)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电器陶瓷,电子陶瓷,化工陶瓷,纺织陶瓷,透千(燃气输机)陶瓷等等。 ②按是否施釉来分,可分为有釉陶瓷和无釉陶瓷两类。 ③人们为了生产、研究和学习上的方便,有时不按化学组成,而根据陶瓷的性能,把它们分为高强度陶瓷,铁电陶瓷、耐酸陶瓷,高温陶瓷、压电陶瓷,高韧性陶瓷,电解质陶瓷、光学陶瓷(即透明陶瓷),磁性陶瓷,电介质陶瓷,磁性陶瓷和生物陶瓷等等。 ④可简单分为硬质瓷,软质瓷、特种瓷三大类。 至此,陶瓷已成为大众的必需。文人赋予她思想,工匠赋予她生命。这个原本仅与生活相关的器物,竟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在这片祥云的笼罩下,陶瓷功能由单一变多元,由实用趋向艺术。汉唐无法想象宋元,宋元也无法想象明清。当汉的辉煌,唐的张扬,宋的含蓄,元的舒旷,明的斑斓,清的华彰,一并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才知道自己仅是匆匆的过客,但我们依然幸福。这种幸福,来自于能面对如此丰厚的遗存,并有欣赏和选择的自由。 工艺陶瓷主要用于生活环境中的点缀装饰,供人们欣赏工艺陶瓷特别注重艺术的效果,造型和装饰都有比较强的感染力,讲究与环境协调的整体效果,要求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较高的艺术性。工艺陶瓷的主要功能是美化人们的生活,是供人们欣赏的。工艺陶瓷造型的变化不受使用的要求制约,造型应该更丰富多样,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去创造。一件工艺陶瓷作品摆在家里,要长时间为人们所欣赏,达到耐人寻味,就必须有优美的造型,漂亮的釉色,精致的工艺,这样才能使人反复欣赏,回味无穷。

唐三彩

唐三彩 唐三彩的第一彩——白色。 这是一种简约到极致的色彩,所以一动笔,便想到了“计白当黑”这四个字。 - “计白当黑”的说法,不常见。但画家们对这四个字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画家从来没有把白色当作“无”,而是视其为最有表现力的颜色之一。画家在画面上大量留白,这些空白处虽不着墨,却是整个画面的一部分,空白的地方与有颜色的地方相互映衬,形象就更加鲜明了。留白是为了映衬,“用简”是为了“驭繁”,“计白当黑”的微妙之处,就在这里。 唐三彩的内涵十分丰富,从渊源到流变,可以写成一部大书,但花开千朵,咱只表一枝,让我们在简约的白色光影里,先来了解一下唐三彩的历史吧。 一 唐三彩诞生于1300多年前的唐高宗统治时期,也有人说唐三彩早在南北朝时已经萌芽了。其实要考证一个事物的来源,能在时间上追溯很远,但这些考证,有时候真的是既繁琐又牵强,弄来弄去的,反而把唐三彩真正成型的年代弄混了。所以,既然是“唐三彩”,就是唐代生产的,记住这一点便是了。 - 唐三彩中的白色,似乎给人的印象不深,人们记住的是绿色和黄色。洛阳人只要走到七里河中州桥桥头,溜达几步就到了涧东路,就看到了一溜商店,就看到了三彩马。三彩马的颜色,绿色和黄色占的比例大,白色少一些,似乎只能在马嘴和马鬃上见到一点儿,要不就是马底座的背面。 - 白色,在所有的色彩中最为特别,对于人的眼睛来说,白色是不设防的自由空间,人们的想象可以在白色中充分展开,所以白色是想象者的平台,看似无,却是有,白色里存在着辩证法。 按照惯常的说法,唐三彩取材于白炼土,但我跑到唐三彩作坊里一看,所用的土全是灰白色的。作坊里的工人说,这种土叫高岭土,在河南省,只有巩义、济源和我市的宜阳等地有。巩义的唐三彩窑址在站街镇的黄冶村,那里离诗圣杜甫的故里南窑湾村不远,属于丘陵浅山地带,地表是一层厚厚的黄土,已经干涸的黄冶河蜿蜒北上,通向黄河,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 说是土,其实跟石头差不多,摸起来很硬,但这种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吸水性能好,黏结起来十分牢固,晾干后又不会开裂,素胎烧成后更结实。就是这种土,被人们赋予了韧性和灵性,被制成了唐三彩,书写了唐三彩从无到有的全部历史。 二 唐三彩之称谓,在唐代的文献中寻不到。就是唐三彩“本人”,也是深藏地下1000多年,到了近代才被人发现。 发现唐三彩纯属偶然。清光绪三十一年 公元1905年 ,为改善东西交通条件,清政府开始修筑陇海铁路,途经洛阳和邙山。 邙山横卧黄河之南、洛阳城北,是汉唐以来著名的墓葬区,老早就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的民谚。历朝历代,古墓重叠,这里“几无卧牛之地”,所以修铁路的时候,难免挖掘出大量古墓。在唐墓中,人们发现了数量可观的各种随葬物品,唐三彩也在其中。 当时的民工看到这些从古墓里出土的唐三彩,觉得这不过是陪葬品而已,阴森森的,留着觉得晦气,遂将其砸碎,抛洒在工地上,但古玩商懂得这是宝贝,就将这些出土的三彩陶器运往北京。 这些东西到了北京后,立即引起金石学家王国维、罗振玉的重视,一时间洛阳唐三彩蜚声海外,外国商人纷至沓来,重金购买。唐三彩因此成为盛唐的象征,位列中华艺术瑰宝。 专家学者研究后发现,唐三彩与唐文化密切相关,首先是它的出现与厚葬有关。唐代是

朱悦童 浅析唐代仕女俑中的艺术审美情趣

浅析唐代仕女俑中的艺术审美情趣 朱悦童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000) 摘要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表现出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繁荣,手工业商业发达,各民族接触密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绘画、书法、篆刻、雕塑等在唐代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步入更为成熟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个时代,本文就唐代仕女俑为研究对象,从仕女俑的起源与发展、艺术形象与特征来浅析唐人开放包容的艺术审美情趣。 关键字唐代;雕塑;仕女俑 1俑的起源与发展 纵观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史,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是古代殉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早在远古社会,人类就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烧制成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人殉制度的衰落,陶俑陪葬兴起,陶俑造型简洁生动。秦代时期的陶俑写实艺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以秦朝兵马俑最为著名,兵马俑造型生动,艺术手法崇尚写实,从秦俑的身形、五官、神态、服饰、造型等入手,将各个秦俑的性格特征描绘得栩栩如生。在总体布局上,采用了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了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身临其境、肃然起敬。汉代陶俑的种类、数量、材质都有了新的变化,总的来看,汉代陶俑擅长于刻画动态,艺术手法趋向简洁概括,神情刻画惟妙惟肖,令人过目难忘。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雕塑步入更为成熟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个时代,陶俑的艺术造诣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文官、武官、仕女、骑射俑、胡俑等都成了这一时代的代表性作品。由于唐代继周隋厚葬风气,在前代彩绘陶俑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三彩俑。初唐时期,造型简洁生动、釉色朴素,及至盛唐,随着丰腴饱满的审美情趣的发展,陶俑的风格也开始发生了改变,它们丰肌秀骨、腆腹颔首,体态含蓄而优雅,雍容华贵之中又见飘逸之感。这些女俑造型洗练、语言含蓄,代表着盛唐时期的陶俑典型风格。到了宋、辽、金、元、明时代,俑的殉葬日渐衰落,到了清代已经绝迹。陶俑的艺术形象是当时社会生产与人类日常生活面貌的体现,反应了特定时代的丧葬制度和礼仪,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讯息,对研究古代的面容服饰、世俗风貌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陶俑在历朝历代中的造型变迁也为我们勾勒出了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以及历代审美情趣的改变,俑的发展也成为了了解我国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历史材料。 2唐代仕女俑艺术特性的形成原因 (1)物质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 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表现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政治上,唐朝主要沿用隋制,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和科举制。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中央集权制为唐代的文化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使得唐代的手工业商业发达。唐代非常重视发展与边疆各民族和邻近国家的关系,对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不仅与日本、朝鲜、印度等亚洲国家关系密切,而且与中亚、西亚以至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来往。在唐王朝不断向周边国家施加影响的过程中,中国的美术传播到了邻近国家,同时也大量吸引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因素,丰富了唐代美术的种类和表现形式。由此,唐王朝也发展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最具有高度文明的大国。(2)唐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随着中国封建思想的逐渐渗入,封建体制不断完善与发展,女性地位不断低下,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困住了女子的手脚,封建思想桎梏着女子的身心。但由于唐朝政治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使得唐朝的民族风气都带有人性的光辉。女性的地位也截然不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唐朝法律规定唐朝女子享有法律所保障的继承权,可以单独为户主,具有较为独立的经济地位。在婚嫁上,唐朝女子可决定自己的婚姻,实现婚姻自由,妻子和丈夫是可以在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上,女子可休夫也可改嫁,真正实现了平等与自由。在唐朝,女子也可是一个潇洒独立、无拘无束的存在。衣着暴露也不会有人指指点点,大部分都是习以为常,抱以欣赏的角度,这就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大国给当时女性特有的社会地位,正是由于整个社会阶层的包容开放,唐代的仕女俑形象才得以如此体态丰腴、热烈奔放,散发着由内而外的自信。 3唐代仕女俑的形象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