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0年郑州市商业网点规划

合集下载

河南省商圈详细介绍

河南省商圈详细介绍

郑州主要商圈郑州市辖6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

市人民政府驻中原区中原西路233号。

郑州市人口661万。

中原区人口57万人。

二七区人口50万人。

管城回族区人口32万人。

金水区人口78万人。

上街区人口8万人。

惠济区人口15万人。

新郑市人口63万人。

登封市人口63万人。

新密市人口82万人。

巩义市人口79万人。

荥阳市人口65万人。

中牟县人口69万人。

1、二七商圈——城市形象门户商圈二七商圈位于郑州市的心脏位置,集中了大大小小的商业项目十多个,包括金博大、北京华联、郑州华联、郑州百货大楼、亚细亚、天然商厦、商城大厦、友谊商厦、丹尼斯百货、德化步行街等等,商业氛围浓厚。

涵盖了传统百货、超市零售、商业步行街、批发等形态。

也是郑州商业业态最为丰富,配套最为全面的区域。

因二七与火车站相距很近,而两个商圈可以说是郑州商业的发源地,经过历史变迁和城市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二七商圈与火车站商圈的服务半径分别有了扩大,甚至是慢慢的有融为一体的倾向。

如德化步行街,其一端在二七商圈,一端又牵着火车站商圈的尾巴。

德化步行街做了两个商圈的中间搭桥人。

2、火车站商圈——批发集散地与其它省市火车站商圈相类似,郑州火车站商圈也形成了具有火车站特色的大型批发市场。

郑州火车站商圈的繁荣除了与历史商业气氛的积淀之外,也不能不说是利用了郑州火车站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这一优势,这儿汇集了南来北往的物流。

火车站北侧的郑州长途客运站也担负了同样的责任。

目前主要经营的服装、小商品批发市场汇集地,共聚集了数以万计的服装、小商品商家等。

3、紫荆山商圈——政治气氛、行政区域紫荆山商圈由于地处郑州的行政区,河南省委、省ZF、省政协、省公安厅、省司法厅以及检察院等ZF办公,其政治、文化教育的气氛浓重了些,经济的作用反而有些弱化。

而该区域的商业项目也以服务ZF机关或以此为主要消费目的客户。

区域内以公务员为主的居住人群消费力强劲,05年紫荆山百货的开业,加速了新商圈的形成,并给该区域商圈发展模式起了一个好的示范作用,那就是,以前瞻性的眼光,统一、集中规划出高品质的、功能互补的商业物业集群,形成真正匹配郑州未来新行政区、居住区的优良商圈。

郑州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研究

郑州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研究

郑州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研究郑州郑东新区是河南省的重要城市新区,也是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逐渐形成,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主要分为三个区域:中央商务区、居住区商业街和物流园区。

中央商务区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商业区,聚集了大量的商务楼、购物中心和酒店等商业设施。

居住区商业街则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娱乐设施。

物流园区则是郑东新区发展的新兴产业园区,主要承担商贸物流等功能。

然而,当前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央商务区与居住区商业街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商业设施分布不均衡。

物流园区与中央商务区、居住区商业街的互动不足,无法形成高效的商业生态圈。

缺乏特色的商业空间和品牌形象,难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加强中央商务区与居住区商业街的衔接。

在中央商务区与居住区之间增加商业设施,如社区购物中心、便利店等,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完善交通网络,提高两个区域之间的通达性。

推动物流园区与中央商务区、居住区商业街的互动。

加强物流园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互动,发展电商物流、智能物流等新型业态,提高商贸物流效率。

在物流园区周边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丰富周边居民的消费选择。

打造特色商业空间和品牌形象。

在中央商务区和居住区商业街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业设施,如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郑州特色小吃一条街等。

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提高郑东新区商业的品质和形象。

提升消费者体验。

消费者需求,优化购物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例如,在购物中心增设休息区、增加儿童游乐设施、提供便捷的线上购物服务等,创造舒适的消费氛围。

通过对郑东新区商业空间布局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商业设施分布不均衡、产业互动不足以及缺乏特色商业空间和品牌形象等问题。

为了提升郑东新区商业的整体竞争力,我们应采取加强衔接、推动互动、打造特色商业空间和品牌形象等措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购物体验,实现商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郑州主要商业中心简介

郑州主要商业中心简介

内外环高层之间, 从商务西一街到 26万㎡ 商务西八街 商务东五街至九 如东路
东环步行街
11万㎡
地下两层, 步行街分为三个区域:一区为休闲娱乐美食街;二区 地上三层 天下收藏步行街;三区旅游购物服务区。 分为时尚乐活场、全能生活场、酷炫运动场、风情美 食场、休闲娱乐场五大功能商业区,引进苏宁电器、 大商千盛百货、横店影视电影城、康城奥特莱斯等
在售代表项目
典型商业项目分析
锦艺城——2011年郑州市待售重点商业项目,30万平米的大体量商 业开发,将改写西区商业现状。
投 资 商: 香港锦艺集团 开 发 商 : 郑州翰园置业有限公司 售楼地址: 桐柏路与棉纺路交汇处西北 物业类别: 商铺 物业公司: 郑州锦艺物业 所属商圈: 碧沙岗商圈
占地面积: 230000平方米
规模 物业 形态 地上3层 地下2层 地上3层 地下2层 业态 经营 现状
名称 中油国际名 店街 丹尼斯商业 步行街
位置 郑东新区商务内 环路九如路交叉 口
9.3万㎡
负一层:餐饮、折扣店、娱乐、健身 ;一层: 服饰、 珠宝、奢侈品、化妆品;二层:运动广场、数码广场; 招商 三层:网吧、电玩、SPA、儿童天地、文化、教育、 家具、配饰 丹尼斯商业步行街分为7大主题街区涵盖购物、餐饮、 休闲、娱乐、商务、康体、婚庆、旅游、文化、演出 部分开业 十大功能。 部分开业
家世界
易初莲花
家乐福
家乐福成立于1959年,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 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现拥有11,000多家营运零售单位,业务范围遍及世界 30个国家和地区。集团以三种主要经营业态引领市场:大型超市,超市以及折扣 店。此外,家乐福还在一些国家发展了便利店和会员制量贩店。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商业局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商业服务网络的意见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商业局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商业服务网络的意见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商业局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商业服务网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11.21•【字号】郑政文[2003]291号•【施行日期】2003.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商业局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商业服务网络的意见的通知(郑政文[2003]29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市商业局《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商业服务网络的意见》批转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商业服务网络的意见(市商业局二00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城市社区是城市工作的基础,发达的社区商业是满足居民综合消费的重要载体,是体现城市商业现代化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五”期间,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明显增加,生活标准和消费需求将发生显著变化。

当前,我市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布局和业态结构等均不能适应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社区商业,已日益成为满足居民消费,改变城市面貌,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地方税收,整合商业资源,提升我市商业综合实力和商贸城形象的迫切要求。

为此,现就加快发展社区商业服务网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我市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体现现代商业“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基本理念,以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为宗旨,以促进我市现代化商贸城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紧紧抓住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机遇,完善新社区商业服务功能,优化老社区商业结构布局,加快营造适宜现代人生活居住的社区消费环境。

二、总体目标本着“便民、利民、为民”的宗旨,围绕现代化商贸城建设,加快发展社区商业服务网络。

到“十五”期末,城区330多个社区要基本完成商业服务设施配建改造任务,初步形成市场化、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

商圈及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商圈及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226
231
注:每一因素按重要程度分成 5 个等级,每个地址各因素评分分布在-10 到 10 区间内
六、现代商圈的特点
➢开放性 ➢层次性 ➢交叉性
七、现代商圈理论
(一)集聚理论 商圈的大小取决于商业业态和功能的积聚程 度。 包括功能的积聚和同业种的积聚。
(二)规模理论
商圈的大小还取决于它的经营规模的大小。 集聚理论受到规模理论的制约和影响,积聚产 生的扩散效应不是越大越好。积聚产生的群体 规模要以现实的购买力来支撑。
第一节 商圈划定
一、商圈的含义及结构
商圈是指零售企业经营形式和服务能力所形 成的销售范围。
商圈既是地理概念,也是经营概念。
作为地理概念,指一定距离内顾客积聚的程 度,即人流状况,完全取决于区域的选择,所以 也叫区域定位法;
作为经营概念,即取决于业态种类和经营能 力所焕发的内聚力和辐射力大小作为划分商圈的 依据。
17 18 15 16
21
13
14 路
19
20
22 23


需求密度图
山区
山区


9 ▲ 10
● 15 16
公路
●▲
1
2▲ 3 4 铁




5
6
7
8路

● 12 ▲ 13
14 ●
11




17 18 ▲ 19 ●
20

21 ●
22 23●


图解:●表示现有商店, ▲表示可供选择的地点
商店密度和可选择的开设地点图
案例: 一个消费者有机会在同一区域内3个超市中任何一个超市购物,已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的实施意见-郑政[2012]23号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的实施意见-郑政[2012]23号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的实施意见正文:----------------------------------------------------------------------------------------------------------------------------------------------------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的实施意见(郑政〔2012〕2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优化商品交易批发市场集聚区布局,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完善市场管理体系,促进商品交易批发市场与郑州都市区建设协调发展,特制订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在国内有辐射力、对国内外资源有整合力”的现代化市场体系为目标,以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市场经营环境为目的,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产城融合、集聚发展”的方针,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合力推进”的方法,调整优化布局,整合市场资源,加快外迁步伐,通过4年的努力,完成中心城区商品交易批发市场外迁工作,带动仓储物流业向环城高速外侧搬迁,从而在组团与组团之间,打造新的商品交易市场集聚区,促进“两核六城十组团”建设,推动郑州都市区快速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按照站位“在全国找坐标、在中部求超越、在河南挑大梁”的要求,在2015年底以前,完成中心城区177家商品交易批发市场的外迁。

通过资源整合,集聚发展,把农产品、汽车及汽车后市场、建材家具、钢材、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小商品七类核心业态,打造成全国性的行业龙头市场;打造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集散型商品交易批发市场10家,使其进入全国批发业500强;到2015年,力争使我市商品交易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过2800亿元,成为全国商品交易批发市场“十强市”,基本形成较为合理的商品专业市场集聚发展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20年郑州市商业网点规划为了优化郑州市零售商业网点布局,合理配置商业资源,增强完善商业综合服务功能,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郑州零售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根据《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郑东新区总体规划》和《郑州市商贸城建设总体规划》,现就2012至2020年郑州市市区零售商业网点建设发展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郑州现代化商贸城建设、促进城市繁荣繁华、增强便民利民功能、发展综合消费为目标,以优化网点布局、促进结构调整和业态升级为重点,以提高零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加强宏观调控,合理控制总量,突出发展重点,逐步建立与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业态先进、功能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零售商业网点新体系。

二、规划原则(一)以人为本原则商业网点布局,要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原则,把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作为网点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消费环境,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统筹兼顾原则商业网点布局,应当立足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充分考虑本地区和周边地区消费水平和市场环境特点、现有商业网点状况、交通设施条件等,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既要着眼于长远,研究消费规律和发展趋势,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消费群体分布和购买力水平,合理确定商业网点的数量、规模、档次和业态配置。

(三)结构合理原则商业网点布局,应当做到总量适度、结构合理,注重大中型与小型、新建与改造、集中与分散、综合经营与专业经营相结合。

形成整体适当分散,局部相对集中的布局结构;大中小结合,以中小型网点为主的规模结构;新型商业与传统商业有机结合,以新兴业态为主的业态结构。

避免贪大求多、过分聚集和重复建设,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各具特色原则商业网点布局,应当体现层次化、多样化,按照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业态、不同类型的商业网点规模和数量。

适应不同消费层次,将结构调整与业态创新相结合,促进优势互补,努力形成层次清晰、各具特色的商业区,提高各层次、各区域商业的协同效应。

(五)适度超前原则商业网点布局,应当按照现代化商贸城建设的要求,着眼于长远,积极利用国内外商业发展成果,把近期需求同中长期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挖掘消费潜力,关注需求变化,创新消费方式,以满足消费,引导消费。

在网点分布、业态设置、购物环境等方面适度超前,提升起点和标准,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适应商业发展需要。

三、商业网点分级与布局根据商圈理论、商业网点性质和辐射范围,我市市区商业网点建设分为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三个层次。

(一)市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是指商业网点高度聚集,经营服务功能完善,服务对象以本区域以外消费者为主的城市商业中心区。

一般位于城市规划的中心商业区和历史形成的商业聚集地。

市级商业中心规模大、商业网点多而密集,功能齐全,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旅游、金融、邮电、商务等网点有机地集聚在一起,是全市商业最繁华的地区,是反映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窗口,也是重要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对国内外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

市级商业中心建设的重点是:二七商业中心、龙湖商业中心和碧沙商业中心。

1.二七商业中心地处市中心,是郑州市最繁华的商业区,要着重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功能开发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展延伸新的经营服务领域,完善经营服务功能,增强繁荣繁华气息,提高吸引辐射能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都市商业氛围,塑造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交相辉映的中原商业形象,从而更好地发挥城市窗口作用。

区内的传统百货店要积极调整经营结构,推行“错位经营”。

鼓励设置大型购物中心、主题商厦、专业店、专卖店、文化娱乐网点、餐饮网点和老字号商店;适度设置便利店、超市和金融、邮电、旅游、商务、住宿等服务网点;限制设置传统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

2.龙湖商业中心龙湖商业中心的建设,要严格按照郑东新区总体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以建设中国一流商业区为目标,塑造现代商业形象。

鼓励设置现代化大型购物中心、大型展览展示中心、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餐饮网点、文化娱乐网点;适度设置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和金融、邮电、旅游、商务、住宿等服务网点;限制设置仓储式商场和其它一般性商业网点。

3.碧沙商业中心地处我市西部,是西部最集中的商业区,要进一步提高商业聚集程度,调整结构,提高档次,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注入文化氛围,形成有层次,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商业区特色。

鼓励设置专业店、专卖店、文化娱乐网点、餐饮网点;适度设置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店、便利店、超市和金融、邮电、旅游、商务、住宿等服务网点;限制设置仓储式商场、大型综合超市。

(二)区域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是指商业中度聚集,商业服务功能比较完善,一般位于居民聚居区、商务聚集地和公共交通集散地。

零售商业网点设置以一个大型综合超市、一个大中型百货店和若干个专业店、专卖店及有一定规模的餐饮、服务网点为宜。

以服务于本区域居民消费为主,兼有一定的集聚辐射功能。

服务范围3—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0—15万人。

区域商业中心,要结合各个区域的不同特点,以及商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别突出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服务等功能,形成各自特色。

鼓励设置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餐饮网点、文化娱乐网点;适度设置百货店、超市、便利店和金融、邮电、休闲、健身等服务网点;限制设置大型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

城市扩张形成的新城区和郊区中心镇原则上按照区域性商业中心规划建设商业网点。

区域商业中心建设的重点是:花园路纬四路商业中心(花园路与纬四路交叉口周边地区,下同)、花园路农业路商业中心、文化路黄河路商业中心、黄河路南阳路商业中心、农业路东三街商业中心、东风路丰庆路商业中心、文化路北环路商业中心、南阳寨商业中心、金水路未来大道商业中心、常砦商业中心、陇海路庆丰街商业中心、航海路大学路商业中心、嵩山路陇海路商业中心、中原路桐柏路商业中心、伏牛路陇海路商业中心、航海西路桐柏路商业中心、桐柏路冉屯路商业中心、秦岭路郑上路商业中心、紫荆山路东大街商业中心、紫荆山路航海路商业中心、凤凰路东明路商业中心、航海路一O七商业中心、高新区南部商业中心、高新区北部商业中心、高新区西部商业中心、经济开发区商业中心、龙子湖北区商业中心、龙子湖南区商业中心、中央大道泰山路商业中心、中央大道衡山路商业中心、龙湖北区第一商业中心、龙湖北区第二商业中心、大学城北区商业中心、柳林商业中心、须水商业中心、石佛商业中心、沟赵商业中心、老鸦陈商业中心、圃田商业中心、十八里河商业中心、马寨商业中心。

(三)社区商业社区商业是指以社区内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

社区商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内的居民,应具备行业齐全、服务配套的特点,并以先进的商业业态和优美的商业环境,在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更注重提供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多样化、个性化的综合消费。

社区商业建设,应依靠各方力量,吸引多元资本,创新建设思路,建设发展融合各种新型业态、各种服务功能、无污染、不扰民的现代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网点设置要和不同社区居民的消费水平相适应,鼓励设置连锁超市、便利店、大众化餐饮店、药店、浴室、理发店、洗衣店、储蓄所、书报亭和维修回收点等;限制设置大型商业网点。

社区商业应充分体现方便快捷的特点,服务半径以200—500米为宜,保证居民走出家门5分钟内就能享受到便利的商业服务。

四、实施措施1.各区商品流通管理部门应按照本《纲要》,认真做好本区域商业网点布局的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2.对新建、扩建、改建大型商业设施,严格按照《郑州市开设大型商业网点听证办法》要求,履行听证程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3.积极推进商业结构调整,限制大型百货店的建设,重点发展便民利民的超市、便利店。

4.注意发挥商业行业协会对商业网点的监督、调控作用。

行业协会通过行规行约,督促本行业成员规范经营、守信自律,在良性竞争中发展壮大。

郑州概况郑州河南省省会,中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崛起的现代化商贸城市。

郑州在黄河南岸,崇山峻岭之东,与七朝古都开封和九朝古老洛阳东西相临,东南面向黄淮平原,位于东经112°42'~114°14'和北纬34°16'分~34°58'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3℃,降雨量640毫米。

辖5市1县6区,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人口716万,其中城区面积1010平方公里,人口205.7万。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

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游览区、大村遗址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郑州地上、地下资源丰富。

盛产小麦、玉米、稻谷、棉花、烟叶、花生、芝麻、水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新郑大枣、中牟大蒜、黄河鲤鱼等特产闻名遐迩;现已探明矿产34种,铝矾、耐火粘土等储量丰富,具备良好的开采条件。

郑州雄踞中原腹地,是中国铁路、公路、航空、信息兼具的重要综合性交通通讯枢纽之一。

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107、310国道和郑、汴、洛高速公路在这里穿过;拥有亚洲最大的货车编组站,拥有铁路、公路三个一类口岸和中国新郑国际机场;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居全国前列。

郑州是中原地区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

郑州承袭商都遗风,商贸发达。

"八五"期间,登高投资104.8亿元,新建大型商贸设施面积566.7万平方米。

遍布全市的一、二级商业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中、小集贸市场相结合,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互补的发达的商贸网络。

开放的郑州在工农业生产、科教文卫体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

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先后跻身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之列,并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

兴办的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评为国家重点和全国"十佳"开发区,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起成为河南省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点。

地理位置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东经112° 42' -- 114° 14' ,北纬34° 16' - 34° 58'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