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实例详解

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实例详解

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实例详解
现如今,多层钢框架结构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中。

它不仅具有简单快捷的施工特点,而且多层钢框架结构能够满足
不同的建筑功能要求,让建筑师能够轻松地设计出完美的建筑构造。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讨论一下多层钢框架结构的设计实例,以帮助
更多的建筑师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这一结构类型。

多层钢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就是其上层钢结构承载荷载,下层混
泥土结构支承结构。

最常见的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实例包括钢-混凝土
双层框架、双层钢框架等;它们广泛用于多层楼层的中高层建筑中,
也是厂房和大型的工业建筑的常用结构。

钢-混凝土双层框架结构就是采用钢为上层框架材料,混凝土为下
层框架材料,两层之间采用联接连接实现架构协调,以兼顾结构安全
性和使用寿命。

此类型结构采用受力型混泥土梁抵抗垂直荷载,而上
层结构主要承受水平荷载,从而减轻了楼层安装时的水平突出和曲率。

另外还有双层钢框架结构,这是相对于钢-混凝土双层框架的另一
种类型。

两层之间的联接梁采用钢制品实现,而不再使用混凝土梁,
大大减小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双层构造的特点是它能够抵抗水平地震
时的弯曲应力,从而使结构更加有效地跨越地震动,并且控制荷载作
用于结构上。

总之,多层钢框架结构是近年来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的亮点,它的应用能够帮助建筑师创造力地发挥,生产出满足现代建筑功能要求且更加安全稳定的建筑结构。

钢结构框架设计

钢结构框架设计

钢结构框架设计钢结构框架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抗震性好、施工周期短等优点。

在设计钢结构框架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因素,包括荷载分析、结构材料选择、构件设计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钢结构框架的设计进行探讨。

一、荷载分析在进行钢结构框架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荷载分析,确定结构需要承受的各项荷载。

这些荷载包括常规荷载(如自重、活载等)、非常规荷载(如地震荷载、风荷载等)以及温度荷载等。

通过准确分析各种荷载的作用,可以为后续的结构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结构材料选择在进行钢结构框架设计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结构材料。

钢材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可以满足大部分建筑的需求。

在选择钢材时,需要考虑构件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施工成本等因素,并且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进行选择。

三、构件设计钢结构框架由多个构件组成,包括柱、梁、框架等。

在进行构件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强度、稳定性等因素。

钢柱的设计需要满足承载荷载的要求,并考虑到稳定性问题,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截面设计和稳定性分析。

钢梁的设计需要考虑受力情况以及连接方式等因素,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截面设计和受力分析。

在进行框架设计时,需要考虑框架的整体稳定性和连接方式,选择合适的节点形式和连接方式。

四、施工技术在进行钢结构框架设计时,需要考虑施工技术及工艺要求。

钢结构的施工包括制造、加工、运输和安装等环节,需要确保施工工艺合理,保证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还需要考虑装配式建筑技术在钢结构框架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优化施工方式,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维护与管理钢结构框架的设计不仅考虑到结构的初始性能,还需要考虑到结构的使用寿命和维护管理。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合理设置检修通道、防腐措施等,以便于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结构检测和维护工作,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结语钢结构框架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荷载分析、结构材料选择、构件设计、施工技术和维护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结构框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为建筑的安全稳定提供保障。

简易实用二层钢框架结构建筑结构设计图纸

简易实用二层钢框架结构建筑结构设计图纸
A2 1:100下配电箱一层平面图1:100二层平面图1:100屋面平面图1:100配电箱99SJ403 护窗金属栏杆高1050选用图集9.4508.6001400%%p0.0001000200045020009900不锈钢板饰面挑檐灰色花岗石饰面黑色花岗岩,外突30-0.450隐框玻璃幕墙红色装饰条做法详分包商设计图隐框玻璃幕墙20002000450100014009900%%p0.0001.0003.000-0.4509.4508.6005.2007.2001:100~ 立面45099002000220020001000-0.4501.000%%p0.0003.0005.20014009.4507.2008.6001:1001:1001:100~ 立面45099002000220020001000-0.4501.000%%p0.0003.0005.20014009.4507.2008.600红色装饰条红色装饰条隐框玻璃幕墙10001200银白色铝板饰面不锈钢板饰面挑檐不锈钢板饰面挑檐银白色铝板饰面灰色花岗石饰面灰色花岗石饰面灰色花岗石饰面不锈钢板饰面挑檐不锈钢板饰面挑檐~ 立面~ 立面1-1剖面图1:1007.750425021003.73085045099007507.40038507750300-0.450%%p0.0004.200125060025014005509.4508.050150210099SJ403 护窗金属栏杆选用图集171橡胶卷材防水层50mm厚挤塑板屋面钢梁压型钢板隔汽层不锈钢板饰面挑檐做法详分包商设计图99SJ403 护窗金属栏杆选用图集711%%p0.0004.200150*10=1500150*3=4502275600275230037001000600900100卫生间大样图1:501%600600详二次装修图花岗岩台面6131225612100187048

钢框架结构设计

钢框架结构设计

2、建筑高宽比限值
1.2.2、“抗震规范”(GB 50011- 2023)旳要求
1、合用高度
高层民用建筑钢构造多种类型旳最大合用高度 应符合规范要求。对平面和竖向不规则或建造 于Ⅳ类场地旳钢构造,其高度应合适降低。
2、建筑高宽比限制
第二篇 钢框架旳构造布置 2.1、按照承重方案旳不同划分为三种:
N Mx My f
An xWnx yWny
➢ 强轴平面内稳定:
N
mx M x
ty M y f
x A
xW1 x
(1
0.8
N N 'Ex
)
byW1 y
➢ 弱轴平面内稳定:
N
my M y
tx M x f
yA
yW1 y
(1
0.8
N N ' Ey
)
bxW1 x
截面抗震验算
S R RE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节点因腹板较薄,节点域将产生 较大旳剪切变形(图1-17),从而使框架侧移增大10%至20% (“高钢规程”要求,应计入其影响);对内力旳影响在10% 以内(可不计其影响)。
4.2.2、钢框架构造侧移要求
➢ 框架构造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旳变形由总体 剪切变形和总体弯曲变形两部分构成。
➢ 基本假定:
(1)在剪力分配时, 以为梁旳线刚度与柱旳线 刚度之比为无限大,两端无转角;
(2) 拟定各柱旳反弯点位置时,以为除底层外 其他各层柱上下两端旳转角相同;
(3) 不考虑柱旳轴向变形,同一层各节点旳水 平位移相等。
同层柱旳剪力分配
柱旳侧移刚度: 第i层旳总剪力:
Vik dik i
dik
12ic h2
mVik VikFra bibliotek1i

钢结构框架毕业设计

钢结构框架毕业设计

钢结构框架毕业设计本文以钢结构框架为主要毕业设计内容,介绍了建筑方案、设计分析、制作和安装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一、建筑方案设计的建筑方案是一座固定式球场,主要用于体育比赛、娱乐活动等场合。

球场采用钢结构框架进行设计,其结构特点是刚性强、自重轻、施工速度快、主材可以重复利用等有利条件。

该建筑方案的立面采用玻璃幕墙,以增加光线进入建筑内部,打造出一种透明、现代化的氛围。

该球场建筑设计方案的实用性非常强,可以供多种不同体育运动的比赛使用,可承载较大的游客数量,同时兼顾观众的观赛视野和舒适程度。

二、设计分析1. 构造体系该钢结构框架的构造体系主要由梁柱体系和撑杆结构组成,能够均匀分散力量,优化荷载表现。

根据棒图法的结果,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框架结构。

2. 受力情况该钢结构框架承受的荷载主要有自重、雪荷载、风荷载等,其荷载计算按国家标准进行。

设计采用了有效的斜撑杆,以增加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并减少侧向位移。

经过受力分析,在极限状态下,该设计方案的安全系数保障可达到要求。

3. 动力分析该钢结构框架设计方案经过了地震反应分析和流体力学分析,考虑了地震对结构的影响和球场内部空气流通的影响。

设计采用了动态稳定性分析方法,以验证设计方案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三、制作和安装设计所采用的大梁和柱子为H型钢,其规格按标准进行。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各构件的准确尺寸,保证构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过程中,首先需要把主体部分进行立柱、合承件合成的组合,然后将上下盖梁立在主体柱体中,最后再安装龙骨、板材等。

在钢结构框架装配和安装时,需锚固和支撑要牢固,确保承载力和刚度要求。

四、结论该钢结构框架设计方案在结构优化、荷载计算、动力分析、制作和安装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虑,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保证了安全稳定,符合设计要求。

其设计原则也可适用于其他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建设,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钢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钢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钢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钢框架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项目中。

然而,在追求建筑美观和实用性的如何优化钢框架结构的设计,以降低成本、提高结构性能、确保安全稳定,已成为当前建筑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钢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通过对钢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稳定性、经济性等关键因素的分析,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以期为钢框架结构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介绍钢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阐述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钢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稳定性,探讨不同设计参数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再次,结合经济因素,研究如何在满足结构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材料消耗和工程造价;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计算,验证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钢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方法论,为建筑工程师在实际工程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钢框架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和优化发展。

二、钢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理论钢框架结构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支柱,其优化设计理论在提升结构性能、提高经济效益和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优化设计理论的核心在于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段,使钢框架在满足安全、稳定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最佳的性能表现。

在钢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要求设计者在结构选型、材料选择、截面尺寸确定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

通过先进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软件,对结构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受力性能进行精确分析,从而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优化设计还需要注重结构的经济性。

在满足结构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材料使用、截面优化、节点设计等手段,降低结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优化设计还需考虑结构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例如采用可再生材料、优化能源利用等。

钢结构框架的设计原理与构造要点

钢结构框架的设计原理与构造要点

钢结构框架的设计原理与构造要点钢结构框架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桥梁等领域。

其设计原理与构造要点是工程师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框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点。

一、钢结构框架的设计原理1.1 强度与稳定性钢结构框架的设计首先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设计中,要考虑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荷载等因素,选取合适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确保结构在各种力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

1.2 刚度与变形钢结构框架要能够满足一定的刚度要求,并在受力下尽量减小变形。

在设计中,要合理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和布置,通过采用适当的刚连接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同时考虑材料的塑性变形,使得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小。

1.3 功能要求钢结构框架的设计需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考虑其功能性。

如建筑工程中,需满足室内空间需求,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与美观性;桥梁工程中,需考虑通行要求,包括承载能力、抗风、抗震性能等。

二、钢结构框架的构造要点2.1 材料选择钢结构框架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一般选用高强度钢材,如Q345、Q420等,以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考虑钢材的抗腐蚀性,可以采用防腐涂层或不锈钢材料。

2.2 截面设计钢结构框架的截面设计是决定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截面形状的选择应根据受力情况和结构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常见的截面形式有工字形、H形和管状等。

在设计中要考虑构件的弯曲承载能力、抗压能力和抗剪能力等。

2.3 节点连接钢结构框架的节点连接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保证节点的承载能力。

可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具体选择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施工条件来确定。

2.4 防火设计钢结构框架的防火设计是重要的安全要求。

可通过在钢材表面覆盖防火涂层或采用阻燃材料进行包覆等方式来提高结构的防火性能。

2.5 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钢结构框架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结构质量的关键。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构件的制造和安装质量,确保结构的加工精度和连接质量。

多层钢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多层钢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多层钢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层钢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组成原理及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多层钢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结构分析。

3. 帮助学生了解多层钢框架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掌握相关施工技术及验收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工程需求,编制多层钢框架结构施工方案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分工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工程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强调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工程习惯。

3.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建筑事业做出贡献。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多层钢框架结构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为未来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多层钢框架结构基本概念:包括结构组成、分类及特点,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钢框架结构定义及发展概况- 钢框架结构的分类及组成原理2. 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原则与计算方法:包括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规范要求- 受力分析及内力组合- 钢框架结构计算方法及公式应用3. 多层钢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及验收标准:包括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及验收要求,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钢结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 验收标准及质量控制措施4. 多层钢框架结构工程实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多层钢框架结构的设计、施工及管理过程,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工程实例介绍及问题分析- 设计与施工方案探讨- 工程管理与优化措施5. 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软件应用:介绍相关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钢框架结构体系的适用高度 及建筑高宽比
1.2.1、“高钢规程”的规定 1、适用高度 “高钢规定”对非抗震设防和设防烈度为6度至 9度的乙类和丙类高层建筑,按照所采用的结 构类型和结构体系,规定了下表适用高度。
2、建筑高宽比限值
1.2.2、“抗震规范”(GB 50011- 2001)的规定
4.2、框架结构的水平侧移
4.2.1、水平位移是由三方面原因产生的
水平位移曲线属剪切型,层间位移下大上小
对于多层框架结构可忽略柱轴向变形产生的层 间位移。对高层框架虽不能忽略此变形,但由 梁柱构件变形产生的层间位移是主要的,它构 成的水平变形曲线属剪切型。 由于柱脚处无水平位移,且底部作用剪力最大, 最大的层间位移常位于底层或下部几层,顶部 较小。
钢框架结构设计基本理论
第一篇、钢框架的基本概念
第二篇、钢框架的结构布置
第三篇、荷载
第四篇、框架结构的计算
第五篇、钢构件设计
第六篇、钢框架节点设计
第七篇、组合楼盖布置与设计
第一篇
钢框架的基本概念
1.1、框架结构
沿纵横方向由多榀框架构成及承担水平荷
载的抗侧力结构,梁柱连接常采用刚接。
6~8度时
120 235 f ay
9度时
100 235 f ay
5.3.2、梁的板件宽厚比限制

不超过12层钢框架的梁板件的宽厚比限值 7度 11 36 8度 10 32 9度 9 30
抗震设防烈度 工字形截面和箱形 截面翼缘外伸部分 箱形截面翼缘在两 腹板间的部分
工字形截面和箱形 截面腹板
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5.2.1、梁的承载力计算
Mx 梁的抗弯强度验算: f xWnx VS 抗剪承载力计算: fv It w

框架梁端部腹板受切割削弱时,按下公式计算梁端 部的抗剪强度:
V / Awn f v
5.2.2、梁的整体稳定
梁的整体稳定性通常通过刚性铺板加以保
风荷载 地震作用
3.1.1、风荷载
W Z s ZW0
v W0 1600
2
——基本风压,由空旷平坦地面,离 地10m统计的重现期为50年(或100年)
的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计算所得。
Z ——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
s
风荷载体形系数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3.1.2、地震作用

3.2、荷载效应组合
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分为
1、无地震作用时的荷载效应组合 2、有地震作用时的荷载效应组合 注:9度设防烈度时,以及建筑高度 H>60m时,应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 组合。 结构侧移验算时的荷载效应组合有 1、风荷载作用时: S=SWk 2、水平地震作用时: S=SWhk
4.4、结构的整体稳定P-△效应

由于钢框架的侧向刚度较柔,在风荷载 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 这使已作用于产生水平位移的结构上的竖 向荷载,对该结构的各构件产生附加内力, 而且增大已有的结构位移水平,因而降低 结构的承载力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按反映二阶效应的方法验算结构的整 体稳定。
My Mx N f An xWnx yWny
强轴平面内稳定:
ty M y mx M x N f x A W (1 0.8 N ) byW1 y x 1x ' N Ex
弱轴平面内稳定:
N y A
tx M x f N bxW1 x yW1 y (1 0.8 ' )
框架梁柱内力计算
柱的内力根据柱间剪力和反弯点的位置确 定,梁端弯矩由平衡条件求出。
(1)柱端弯矩: (2)梁端弯矩: (3) 梁端剪力: (4) 柱的轴力:
2、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
两个方面的改进
1、修正了框架柱的抗剪刚度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不仅有侧移,且各 节点都有转角。 2、调整了框架柱的反弯点高度 不再是定值,而是与柱的上下端的刚度有关, 反弯点偏向刚度小的一端。 有了D值和反弯点的位置后,其他内容的计算和 “反弯点法”完全相同。
证,使其不控制设计。 铺板起阻止梁的失稳作用应满足的两个条 件:

一是铺板在自身平面内有相当大的刚度; 二是铺板与梁有可靠的连接。
当铺板不满足是刚性条
件时,按右式计算梁的 稳定:
Mx f bW x
5.2.3、框架柱的承载力计算
框架柱是指与梁刚接的柱,在轴向压力和
弯矩的共同作用下,兼有梁和柱的特点, 以截面出现塑性铰作为压弯构件的极限承 载力。 承载力计算:
梁柱内力自上而下逐层增加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除框架柱的轴 向压力自上而下逐层增加外,而框架梁和框 架柱的剪力及弯矩自上而下基本上无显著变 化。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和框架梁的 内力M、V、N的分布,不仅对柱是自上而 下逐层增加,对框架梁也是如此,上小下大, 而且第二层边跨的框架梁梁端内力常为最大。 上述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规律,可作为构件 截面估算参考,也可作为下部建筑有效层高 有否影响的估计。
第五篇
5.1、构件选型: 5.2、钢构件设计:
钢构件设计
构件强度验算 构件稳定承载力验算
1、框架柱的选取
多层钢框架多为双向设置,故柱截面的强
弱轴方向宜按整个框架体系的刚度要求来 确定。 框架柱截面可采用H形、箱形、十字形、圆 形等,见图。 对于多层钢框架,柱轮廓外边尺寸不超过 800mm。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节点因腹板较薄,节点域将产生 较大的剪切变形(图1-17),从而使框架侧移增大10%至20% (“高钢规程”规定,应计入其影响);对内力的影响在10% 以内(可不计其影响)。
4.2.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钢框架结构侧移要求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由总体
剪切变形和总体弯曲变形两部分组成。
4.3.2、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
钢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计算有两种近似计算方法: · 反弯点法 · 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
1、反弯点法
使用条件:
结构比较均匀,层数不多, 梁的线刚度ib比 柱的线刚度ic大较多时。 基本假定: (1)在剪力分配时, 认为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 刚度之比为无限大,两端无转角; (2) 确定各柱的反弯点位置时,认为除底层外 其余各层柱上下两端的转角相同; (3) 不考虑柱的轴向变形,同一层各节点的水 平位移相等。
N b Af 0.37 85 ~ 120N
1、适用高度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各种类型的最大适用高度 应符合规范规定。对平面和竖向不规则或建造 于Ⅳ类场地的钢结构,其高度应适当降低。
2、建筑高宽比限制
第二篇
钢框架的结构布置
2.1、按照承重方案的不同划分为三种:
横向承重 纵向承重 纵横向双向承重
2.2、柱网布置
方形柱网和矩形柱网是多高层框架结构常
常见的柱截面图
大红274
2、梁的选取
框架梁或仅承受重力荷载的梁,其受力状
态为单向受弯。
通常采用双轴对称的轧制或焊接H型钢截面,
对跨度较大或受荷较大,而高度又受到限 制的部位,可采用抗弯和抗扭性能较好的 箱形截面(双腹板梁)。
5.2、构件的计算
梁的承载力计算 梁的整体稳定 框架柱的承载力计算
一般在不超过30层时比较经济。
1.2、钢框架结构的特点
优点:




1、抗震性能良好:由于钢材延性好,既能削 弱地震反应,又使得钢结构具有抵抗强烈地震 的变形能力; 2、自重轻:可以显著减轻结构传至基础的竖 向荷载和地震作用; 3、充分利用建筑空间:由于柱截面较小,可 增加建筑使用面积2~4%; 4、施工周期短,建造速度快;
表示;杆件长度用节点之间的距离表示; 计算跨度取框架之间轴线距离; 柱的计算高度可以取层高,底层柱一般取 到基础顶面的距离; 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按等跨计算内力; 屋面斜梁坡度不超过1/8时,按水平梁计算。
1、分层法

(1)
(2)


计算假定: 框架的侧移和侧移力矩忽略不计; 每层梁荷载对其它层梁和柱的影响忽略不计。 计算要点: 除底层柱外,其它柱的侧移刚度乘以0.9, 传递系数为1/3; 适用条件: 分层法适用于节点梁柱线刚度比
1.6 4K 1 K 2 7.5 K 1 K 2 K 1 K 2 7.5 K 1 K 2
K1、K2分别为柱上端、下端的梁线刚度和与柱线 刚度和的比值。
5.3.1、柱的长细比限值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
不超过12层的钢框架柱的长细比作了如下 规定:
同层柱的剪力分配
柱的侧移刚度: 第i层的总剪力:
12ic dik 2 h
V
k 1
m
ik
Vi
Vik dik i
i
1
dik
k 1
m
Vi
Vik
d ik
d
k 1
m
Vi
ik
柱中反弯点的位置:
对于底层柱,反弯点的位置位于柱距柱底 2/3h处。 除底层柱外,其它柱反弯点的位置位于柱 的中点;
框架体系的主要特点
5、形成较大空间,平面布置灵活,结构各部 分刚度较均匀,构造简单,易于施工; 6、侧向刚度小,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二阶效应 不可忽视;由于地震时侧向位移较大,引 起非结构性构件的破坏。
1.1、钢框架结构的特点
存在的问题:


1、耐火性能差:钢结构中的梁、柱、支撑及 作承重用的压型钢板等要求用喷涂防火涂料。 2、吸取震害经验教训完善钢结构设计:由于 地震的随机性和实际工程的复杂性,很难避免 节点的开裂、支撑的压曲等震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