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在农药水悬浮剂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可分散油悬浮剂技术指标

可分散油悬浮剂技术指标

可分散油悬浮剂技术指标1.引言1.1 概述概述可分散油悬浮剂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制剂,由溶解剂、表面活性剂、助剂等组成。

它具有将油性物质均匀分散于水相中的特性,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农药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技术指标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技术指标包括分散性能、稳定性、药效释放等方面。

分散性能是衡量可分散油悬浮剂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影响着油颗粒在水相中的均匀分散程度。

稳定性则关乎着油颗粒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油颗粒的重聚程度。

药效释放则是涉及到药物在悬浮剂中的释放速率和效果。

为了达到较好的技术指标,目前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方法和策略。

例如,通过调整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配方比例,可以改善悬浮液的分散性能和稳定性;通过改变溶解剂的性质和加入助剂,可以调控油颗粒的粒径和药效释放速度等。

本文将对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技术指标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总结和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当前研究热点的关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资料。

同时,本文也将展望可分散油悬浮剂技术指标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们将对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技术指标有一个全面了解,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编写内容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可分散油悬浮剂技术指标,以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文章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引言:首先概述了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概念和应用背景,介绍了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2)正文:具体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三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2.1 技术指标1:详细阐述第一个技术指标,包括其定义、测量方法和标准要求等。

在此部分,将重点讨论该技术指标对可分散油悬浮剂性能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2 技术指标2:接下来介绍第二个技术指标,同样包括定义、测量方法和标准要求等。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对农药的作用--表活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对农药的作用--表活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对农药的作用表面活性剂可将无法直接使用的农药原药制成可以使用的农药制剂。

它作为一种农药助剂应用在农药上,不但可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还可减小农药的用量,减轻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并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效益。

但由于农药是一类具有极强生物活性的特殊化学品,其防治对象、保护对象和环境条件又十分复杂,农药中的表面活性剂除须按原药的性质、特点选择配制外,还需考虑表面活性剂本身对靶标生物产生的影响。

1、增溶剂利用表面活性剂的胶团作用,使用难溶性原药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这就是增溶作用。

HLB=15-18的表面活性剂可作增溶剂用,但只有当增溶剂的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时才呈现增溶作用。

此时,难溶药物被增溶剂的亲油基包藏或吸附在胶不内部,增溶剂的亲水基在水中,于是非极性的药物可溶于水中。

2、分散剂分散剂能阻碍或防止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的聚集,并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均匀分散。

分散剂吸附于油-水界面或固体粒子表面,在粒子周围形成电荷或空间位阻势垒,有助于防止农药粒子在调剂和储藏期间再度聚集。

用作分散剂的一般是具有多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萘磺酸盐和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的钠盐、木质素磺酸盐等。

而高分子分散剂(如聚羧酸酯钠盐)在制备水悬剂时,因其具有吸附性能及使已分散的粒子带电荷并具有较大的空间势垒等特性而显得尤为重要。

3、润湿剂大多数有机合成原药是硫水性的,需兑水使用。

以水为基质的制剂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都需要加入润湿剂。

用作润湿剂的主要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硫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等)和非离子型(如平平加、农乳100#、农乳600#、吐温、山梨醇聚氧乙醚等)。

某些天然产物如木质素磺酸盐、茶枯、搭皂角等也是较好的润湿剂。

由于润湿剂的作用,可使药物分散度增大,制剂稳定性增加,还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吸收和增强药效。

4、乳化剂大多数农药原油或农药原药的有机溶液与水不相溶。

乳化剂是配制乳油、微乳剂、乳剂等剂型所不可缺少2的成分之一。

助剂在农药悬浮剂中的作用

助剂在农药悬浮剂中的作用

助剂在农药悬浮剂中的作用助剂在农药悬浮剂中发挥着多重作用。

农药悬浮剂是一种含有悬浮剂的液态制剂,用于稳定农药颗粒的悬浮状态,便于施用和增强农药的效果。

助剂在农药悬浮剂中的主要作用包括增稠作用、分散作用、抗沉降作用和增强附着作用等。

首先,助剂通过增稠作用增加了农药悬浮剂的黏稠度,使得悬浮颗粒更容易悬浮在液体中,不易沉淀。

增稠作用是通过助剂的粘度和流变特性来实现的,其原理是利用助剂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加悬浮液的黏稠度和粘度。

增稠作用可以减少液体和固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和沉降速度,有助于保持悬浮颗粒的分散状态,提高农药的长时间悬浮性和光稳定性。

其次,助剂通过分散作用改善了农药悬浮液的颗粒分散度和稳定性。

分散作用是指助剂能够将农药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液体中,防止颗粒之间聚集和沉淀。

助剂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降低了农药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使颗粒更容易分散在液体中。

分散作用可以让农药活性成分更均匀地分布在悬浮液中,并在施用时能够更好地与作物接触,提高农药的吸收和利用率。

此外,助剂还具有抗沉降作用,可以防止农药颗粒在悬浮液中的沉降和析出。

抗沉降作用是由于助剂的吸附、交联或包裹作用,使农药颗粒形成稳定的胶体颗粒,防止颗粒之间的互相沉降。

抗沉降作用可以延长农药在悬浮液中的停留时间,减少农药的损失和浪费,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最后,助剂还可以增强农药在作物表面的附着作用。

农药施用后,助剂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将农药颗粒牢固地附着在作物表面上,减少农药的损失和流失。

增强附着作用可以提高农药的作用时间和覆盖范围,减少农药用量和施药次数,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助剂在农药悬浮剂中发挥着增稠、分散、抗沉降和增强附着等多重作用。

它们能够提高农药的悬浮性和分散度,减少颗粒的沉降和损失,增强农药在作物表面的附着力,从而提高农药的施效率和防治效果。

助剂的选择和使用对于农药悬浮剂的性能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根据农药的性质和使用环境进行合理调配和应用。

农药水性制剂研发中需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农药水性制剂研发中需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农药水性制剂研发中需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环保规定要求日益严格,加上全球石油价格上升,使得在农药乳油制剂中大量使用的有机溶剂甲苯、二甲苯价格大幅上升,导至乳油成本上升,同时由于乳油中甲苯、二甲苯的使用,增加了其对环境的污染。

综合成本及环境污染等方面考虑,以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的乳油制剂受到限制,取而代之的是以水为基质的水性制剂。

水性制剂是以水为稀释剂或基质的一类符合世界农药剂型发展方向的环保型绿色农药新剂型,主要包括水乳剂,微乳剂,水悬浮剂,水剂等。

本文重点介绍水性制剂中水乳剂,微乳剂研发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水乳剂(Emulsion in water),简称EW,它是将液体或与溶剂混合制得的液体农药原药微小液滴分散于水中的乳状液的浓溶液,是一热力学的不稳定体系。

其组成为:原药、助溶剂、表面活性剂、防冻剂、增稠剂、水等,主要技术指标为外观,有效成分含量,PH值,倾倒性,乳液稳定性,持久起泡性,低温稳定性,热贮稳定性等。

微乳剂(Microernulsion ),简称ME,它是液体或与溶剂混合制得液体农药原药以0.01~0.1um的微粒分散于水中形成透明体系,是一热力学稳定的体系。

其组成为原药,助溶剂,表面活性剂,水等,主要技术指标为外观,有效成分含量,PH值,透明温度范围,乳液稳定性,持久起泡性,低温稳定性,热贮稳定性。

研究成一个高质量的农药水乳剂,微乳剂产品必须解决其外观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技术技术关键,同时还要赋予制剂的功能性,使活性成分充分发挥活性。

1、外观稳定性外观稳定性是农药制剂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指标,是剂型研究中必须要解决的技术关键之一,也是技术难点之一。

它直接形响着制剂的正常生产,包装和使用。

由于水乳剂,微乳剂是油性活性成分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与水形成一体系。

因此水乳剂,微乳剂的外观稳定显得更为重要。

解决起来难度更大。

1.1 水乳剂的外观稳定性水乳剂的外观为农药原药与适宜的助剂在水相中形成的稳定乳状液,久置后允许有少量分层,轻微摇动或搅动应是均匀的。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农药悬浮剂是目前农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类农药制剂,具有悬浮稳定性好、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等优点。

在农药悬浮剂的加工工艺中,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如悬浮剂的分散性能、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首先,农药悬浮剂的分散性能是影响其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农药粒子的大小和密度不一致,会导致制剂中农药分布不均匀,影响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选用适当的分散剂,并进行优化。

一方面,合适的分散剂能够降低农药粒子的表面张力,增加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分散剂与农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另一方面,优化工艺条件,如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温度等参数,能够进一步提高分散剂的分散性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农药悬浮剂的分散性能,增加其均匀性,从而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其次,农药悬浮剂的稳定性是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由于悬浮剂中农药粒子的大小和密度不一致,容易引起沉积和分层现象,从而导致悬浮剂的稳定性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增稠剂,提高悬浮剂的粘度,增加其抵抗沉降的能力。

其次,可以添加荧光增白剂,通过增加悬浮液的波长范围和增加光量子来改善悬浮剂的稳定性。

同时,优化悬浮剂的配方以及工艺条件,如pH值、溶剂选择等,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悬浮剂的稳定性。

另外,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也是制备农药悬浮剂的一个困扰。

表面活性剂在悬浮剂中起到增溶、分散和稳定农药颗粒的作用,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会直接影响悬浮剂的质量和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综合考虑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性能、吸附性能、稳定性和毒性等因素。

同时,合理选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用量,以及与农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农药悬浮剂的稳定性和效果。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进行改性或合成新的表面活性剂,来提高其性能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中存在的难点包括悬浮剂的分散性能、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等问题。

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为基质的高浓度农药悬浮剂体系稳定性的研究

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为基质的高浓度农药悬浮剂体系稳定性的研究

7 8 26 4 无
3 6 29 2 8% 5
* P S 3为 双 子 型 润 湿 分 散 剂 .P 2 2 S—C S 一 7 8为 梳
利 于沉 降速度 的减 少 , 粘 度 越 大 , 留越 高 , 4 但 残 图
为 不 同粘 度 的 7 0克/ 2 升百 菌 清 悬 浮 剂倾 倒 性 与 粘
润湿分 散剂 充分 混合后 . 再逐 步加 入原 药 响润 湿 影
态 接 触 角为 0 . 不 利 于体 系 的稳 定 . 可 能 因 为 o但 这
润湿 剂 与颗粒接 合 力太 紧 . 分散 剂不 能替代 的原 故 .
效率 的除界 面张力 和接 触角外 .还 有颜 料集 合体 中
冈此 合适 的润湿 剂才 是关键
低奥 氏熟化 的可 能性 .长侧链 溶 剂化链 的作用 和 长
主链 . 有效提 高空 间稳 定性 . 是一类 优 良的高浓 度 农
药悬 浮剂加 工用 助剂
图 2 粒 子 润 湿 分 散 过 程
1高浓 度农 药悬浮体 系
11 农 药 悬浮体 系润 湿、 . 分散 和稳 定过程
111 药 粒 子 润 湿 .. 农
孑 隙度 的孔 径 和深浅 。 L 树脂 基料 的黏 度 Wah or sb r e
曩0 l 0 {
农 药 水悬浮 剂是 以水 为连续 相 .同态农 药 为分
散相 , 在砂 磨等 外 力和润湿 剂 、 散剂 、 分 增稠 剂 、 防冻 剂 、 菌剂 等助剂 作用 下 . 成 的一种热 力学 不稳 定 杀 形
1 % 3 %
0 0O % .6 ~ 0 % 10 ~ 0 % 10 05 .%
配 料 料浆 粘 度 (5 m a ) 2 ℃,p . s 砂磨 浆液 粘 度 (5 m a ) 2 ℃,p . s 热 贮 (4天 ) 水 量 1 淅

威来惠南的农用表面活性剂介绍

威来惠南的农用表面活性剂介绍

威来惠南的农用表面活性剂介绍公司简介威来惠南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于1995年在香港注册,专业代理和引进国际著名厂商的化工原材料,集团总部设在香港,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青岛、武汉、厦门都设有办事机构,在中国上海,设立专业的实验技术中心。

依靠完善的销售网络,专业化的销售队伍,使我们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及时可靠的服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和多家国际化工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关注客户需求,引进先进产品”,跟客户建立合作战略伙伴关系。

农药水乳剂(EW)液体原药或将溶解于水不溶性的有机溶剂中的固体原药在表面活性剂和外力作用下,在水中形成牛奶状的水包油型乳液,水乳剂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水乳剂专用助剂:TERMUL 5030是亨斯迈针对水乳剂剂型特点而精心筛选开发的阴/非离子混合型乳化剂,合理的原料组成及配比使得TERMUL 5030可以单独作为乳化剂应用于水乳剂产品。

特别是对于拟除虫菊酯农药品种的水乳剂配方,TERMUL5030作为乳化剂显示出独特的配伍性能。

∙专用乳化剂---TERMUL 200:TERMUL 200是亨斯迈开发的烷基酚嵌段聚醚共聚型乳化剂,正式由于其结构的独特性以及亲水亲油基在长链中的合理分布,使得TERMUL 200作为乳化剂与TERMUL 2507、TERMUL1284、TERMUL 1285系列乳化剂配合应用于水乳剂产品,不但表现出良好的乳化性能及长贮稳定性能,而且显示出对多种农药原药品种的普遍适应性。

专用乳化剂---TERMUL 2507、TERMUL 1284、TERMUL 1285系列:TERMUL 2507、TERMUL 1284、TERMUL 1285系列乳化剂品种是含不同EO数的蓖麻油聚氧乙烯基醚乳化剂产品,可根据不同农药原药特性进行配伍选择,从而获得配方更加合理、性能更加稳定的水乳剂产品。

EW配方应用实例:农药水悬浮剂(SC)将水不溶性固体农药有效成分在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稳定剂及pH调节剂等助剂的作用下,在水中经湿法粉碎而形成的稳定的分散体系。

农药悬浮剂的优势及制剂技术

农药悬浮剂的优势及制剂技术

农药悬浮剂的优势及制剂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安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农药剂型将逐渐被淘汰,一些对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剂型如悬浮剂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销售的农药有1/2为乳油,从而造成每年逾100万t的有机溶剂被投入到自然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同时大量使用有机溶剂,也造成了农药成本的提高,据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因此而产生约40亿美元的消耗。

我国的农药年生产量超过90万t,是全球第二大的农药生产国,其中乳油制剂比例很大,并含有大量有机溶剂,甚至超过70%,相对于美、英等国的20%~30%差距较大;其中水基制剂仅为全部制剂的不足15%,而美、英等国为30%~40%[1-3]。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药剂型的品种存在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应加快推进新型水基制剂的研发与应用推广,从而使得包括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剂等在内的水基制剂研制技术广受关注,而相应的流动电位检测技术、纳米粒子技术、研磨技术流体力学、激光粒度、表面活性剂技术等基础理论研究逐渐深入[4]和农药悬浮剂的研究可以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悬浮剂的基本组成悬浮剂也称为胶悬剂、水悬浮剂等,该种剂型能够与表面活性剂等其他助剂共同发生物理作用,从而将原本在水中不溶或难溶的原药颗粒分散入水中,从而形成了化学性质稳定、分布均匀的悬浮体系。

其主要成分包括润湿剂、水、原药、消泡剂、分散剂、pH调整剂、增稠剂、防冻剂等。

依照物理性状的差异,可将悬浮剂分为浓缩悬浮剂(SC)和悬乳剂(SE),SC是由不溶于水的固体原药分散于水中,这种较为常见;SE的分散相由2类原药组成,即能直接悬浮于水剂的固体原药,其共同分散于水中,形成固相、油相、连续水相的多悬浮体系;或者先溶解乳化于有机溶剂的原油或不溶于水的固体原药。

2悬浮剂的优势悬浮剂的分散介质为水,故其具有价格低廉、使用安全、制作简单、储藏方便等特点,并且可以在任何水温、水质条件下、以任意比例与水进行混合,便于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悬浮体系中,粒子间相互碰 撞不可避免,粒子本身的电荷以及 表面活性剂在颗粒表面形成的吸附 层可以提供悬浮粒子间抗聚结合并 的斥力,这是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 用原理。吸附是表面活性剂附着于 固体或液体表面上使其在相界面上 浓度不同于本体浓度的一种平衡状 态,是在固体或液体表面进行物质 浓缩的现象,可以分为物理吸附和 化学吸附。吸附的主要方式包括以 下几种:①氢键形成吸附-表面活 性剂分子或离子与固体表面极性基 团形成氢键而吸附;②离子对吸 附-表面活性剂离子吸附于具有相
硫酸酯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有 脂肪醇硫酸酯盐(又称伯烷基硫酸 酯盐)和仲烷基硫酸酯盐两类。具 体又可分为:脂肪醇硫酸(酯)盐, 仲烷基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硫酸酯盐,脂肪酸衍生物的硫酸酯 盐,不饱和醇的硫酸酯盐等。
④磷酸酯盐 烷基磷酸酯盐包括烷基磷酸
单、双酯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 磷酸单双酯盐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的磷酸单、双酯盐,其中烷基磷酸 单、双酯盐最为常见。 2.3.2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①卵磷脂 卵磷脂是天然的两 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主要来源是 大豆和蛋黄,根据来源不同,又可 称豆磷脂或蛋磷脂。卵磷脂的组成 十分复杂,包括各种甘油磷脂,还 有糖脂、中性脂、胆固醇和神经鞘 脂等。
②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 这两 类表面活性剂为合成化合物,阴离 子部分主要是羧酸盐,其阳离子部 分为季铵盐或胺盐。氨基酸型在等 电点时亲水性减弱,并可能产生沉
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甘油醚磺
酸盐等多种类型。
③硫酸酯盐
硫酸二元酸与醇类发生酯
化反应时可以生成硫酸单酯
和硫酸双酯。硫酸单酯和碱
中和生成的盐叫硫酸酯盐。
ROH+HOSO2-OH=RO-SO2-OH+H2O
(醇) (硫酸)
(硫酸单酯)
RO-S02-OH+NaOH= RO-SO2-ONa+H20 (硫酸酯盐)
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 剂和微胶囊剂为当今发展的重要方 向,并开发基于现代制剂加工技术 的农药无公害化的有效途径。农药 水悬浮剂在减少有机溶剂用量、使 用和贮运安全方便、持效期长、生 产中不产生“三废”等方面的特点 顺应了农药无公害化的大趋势。从 上述意义出发,以农药水悬浮剂为 代表的水基性制剂,将成为解决农 药公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剂型加工
表面活性剂在农药水悬浮剂中的应用
冯建国 路福绥 李伟 王秀秀 (山东农业大学农用化学制品研究所)
1 前言 进入21世纪,资源和环境问题
已经引起全球性关注,随着农药公 害问题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日 益突出,通过制剂技术的创新谋 求降低化学农药所带来的风险, 已经成为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为 了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自“十·五”以来相继制定 相关措施,大力削减或限用高毒农 药品种,降低乳油、可湿性粉剂所 占农药制剂比例,开发和推广新剂 型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其中尤以悬
然而大部分农药剂型的加工生 产都需要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 (或其它助剂),才能提高农药活
性成分的各种理化性能,从而有利 于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提高产品 的施药效果和药效的持久发挥。我 国表面活性剂品种较少,且大部分 是相对较老的乳化剂品种,在新剂 型中使用已有的表面活性剂作为润 湿剂、分散剂、消泡剂等已不能满 足性能上的要求,研究开发低毒、 安全、高效和环保型的表面活性剂 以满足不同农药剂型加工的需要已 迫在眉睫,开发生产高性能、安 全型专用表面活性剂(如分散性能 好、吸附能力更强和安全性好的表 面活性剂)已经成为农药用表面活
②季铵盐- 属于长链烷 基,一般含有甲、乙基,也可以是 苄基,同时含有氯、溴、碘或其他 阴离子基团等。
③杂环类- 杂环类阳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通常包括咪唑啉类、 吗啉胍类、三嗪类衍生物等。
2009年4月
39
剂型加工
2.3.3 两性表面活性剂 通常把亲水基结构中同时含有
阳、阴离子的表面活性剂叫两性表 面活性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表 面活性剂。主要有咪唑啉型、甜菜 碱型、氨基酸型、磷脂、淀粉和蛋 白质衍生物等类型。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 中电离时生成的表面活性离子带 正电荷,其疏水基与阴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相似。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的亲水基离子中含有氮原子,根据 氮原子在分子中的位置不同分为胺 盐、季铵盐和杂环型三类。
①胺盐- 胺盐是用酸中和 烷基伯胺、仲胺、叔胺或乙醇胺得 到的产物,根据胺的不同分为脂肪 胺盐、乙醇胺盐和聚乙烯多胺盐。
反电荷、未被占据的固体颗粒表面 位置;③色散力作用-分子间均存 在色散力;④疏水基的相互作用分散剂的憎水基在水介质中形成 “憎水链”与已吸附于表面的其它 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而吸附。 3.3.3 分散粒子的表面电荷
当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分散相 粒子界面吸附时,可使分散粒子界 面上带有电荷,并且在分散粒子周 围形成扩散双电层,产生电动势。 当两个带有相同电荷的分散相粒子 相互靠近时,扩散双电层重叠而产 生的静电排斥迫使带电的分散相粒 子相互分开,阻止了分散相粒子间 的合并,使农药水悬浮剂保持其 分散稳定性。同时Zeta电位较高, 颗粒间能保持一定距离削弱和抵消 范德华引力,从而提高悬浮液稳定 性,反之当Zeta电位较低时,颗粒 间斥力减少并逐渐靠近,粒子就会 互相吸引团聚。 3.3.4 表面活性剂的位阻障碍
2.3.1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指在水
中电离后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
带负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从结构上
把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为脂肪酸
盐、磺酸盐、硫酸酯盐和磷酸酯盐
四大类。
①脂肪酸盐(RCOO-M+)
亲水基为羧基的阴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包括高级脂肪酸的
钾、钠、铵盐以及三乙醇铵盐,
在水中电离后起表面活性作用
3 农药水悬浮剂 3.1 农药水悬浮剂的定义及其特点
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简称SC)又称水悬浮 剂,浓悬浮剂,胶悬浮剂,是在助 剂(润湿分散剂、增稠剂、结构调 节剂和消泡剂等)作用下,将不溶
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原药分散到水中 形成的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根据 物理性状,悬浮剂又可分为两类: 一是浓缩悬浮剂(SC)由不溶于水的 固体原药分散在水中制成,是最 常见的悬浮剂品种;二是悬乳剂 (SE),分散相由两类原药组成, 一类为先以有机溶剂溶解并乳化了 的原油或不溶于水的固体原药,另 一类为可直接悬浮(不需有机溶剂 溶解)的固体原药,共同分散在水 中,制成具有油相、固相和连续水 相的多悬浮体系。水悬浮剂外观不 透明,粒径范围1~5μm,属于热 力学不稳定多分散体系,在实际加 工和贮存过程中要想获得高度分 散,性能良好的水悬浮剂必须解决 水悬浮多分散相体系的稳定性问 题。
位阻稳定又称为空间稳定,是 指分子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以 其功能基团吸附于固体颗粒表面, 未被吸附的功能基团伸展在介质 中,形成一定的空间位阻层,阻碍 颗粒的聚集或团聚。空间位阻稳定 机制是一种最早用来提高悬浮体系 分散稳定性的方法,由于高分子化 合物具有较大的分子量,高分子链 在介质中充分伸展形成几纳米到几 十纳米厚的吸附层,从而产生空间
农药水悬浮剂具有以下特点: ①以水为基质,可以与水任意比例 均匀混合分散,不受水质和水温的 影响,与环境相容性好;②有效成 分颗粒小,悬浮率高,活性比表面 大,药效好;③成本低:以水为基 质,基本不用二甲苯类有机溶剂, 溶剂成本远低于乳油;湿法加工, 加工设备、能耗成本远低于可湿性 粉剂;剂密度大, 包装成本低于乳油、可湿性粉剂; 总体加工成本远低于乳油、可湿性 粉剂等;④加工安全:农药水悬浮 剂以水为基质,且采用湿法加工,
根据分子组成特点和极性基团 的解离性质,将表面活性剂分为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根据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所带电荷,又可分为阳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Cationic Surfactant)、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nionic
Surfactant)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Zwitterionics)。
的部分是脂肪酸根阴离子,电
离 过 程 为 R C O O N a → R C O O -+ N a +
②磺酸盐(R-SO3M+) 在水中电离后生成起表面活性
作用的阴离子为磺酸根(R-S03), 包括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
盐、烷基磺酸盐、α-磺基单羧酸
酯、脂肪酸磺烷基酯、琥珀酸酯
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石油磺酸
38
2009年4月
剂型加工
性剂研究与开发的主要方向和提高 农药水悬浮剂物理稳定性亟待解决 的问题。目前,对于农药水悬浮剂 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 究开发分子量大、聚合度高以及绿 色环保的表面活性剂上。
2 表面活性剂 2.1 表面活性剂概念
表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简称SAA)是指具有固定的 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 向排列,能使溶液的表面张力显著 下降的物质。此外,作为表面活性 剂还应具有增溶、乳化、分散、润 湿、去污、杀菌、消泡和起泡等应 用性质。 2.2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
②多元醇型 多元醇型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是乙二醇、甘油季戊四 醇、失水山梨醇和蔗糖等含有多个 羟基的有机物与高级脂肪酸形成的 酯。其亲水基是羟基,亲水性弱, 一般用作乳化剂使用。这类表面活 性剂来源于天然产物,具有易生物 降解、低毒性的特点,其中应用较 多的是失水山梨醇酯和蔗糖酯。
③烷基醇酰胺型 烷基醇酰胺 是椰子油酸、脂肪酸或月桂酸等脂 肪酸与单乙醇胺或二乙醇胺等的缩 合产物。
淀,而甜菜碱型则无论在酸性、中 性及碱性溶液中均易溶,在等电点 时也无沉淀。 2.3.4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亲 水基分类)
①聚氧乙烯型 这种类型的表 面活性剂又称聚乙二醇型,是环氧 乙烷与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进行加 成反应的产物,主要包括:烷基酚 聚氧乙烯醚、高碳脂肪醇聚氧乙烯 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聚氧乙烯 胺、聚氧乙烯酰胺、聚丙二醇的环 氧乙烷加成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