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剂制药工艺
微囊悬浮剂工艺流程

微囊悬浮剂工艺流程英文回答:Microencapsulation is a process used to encapsulate small particles or droplets within a protective coating. In the case of microencapsulated suspensions or microsuspensions, the process involves suspending solid particles in a liquid medium and then encapsulating them in a polymer membrane or shell. This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microcapsules or microspheres that can providecontrolled release of the encapsulated material.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microencapsulated suspensions, also known as microsuspensions, typically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eps:1. Preparation of the suspension: The solid particles, which can be drugs, pigments, or other substances, are dispersed in a liquid medium. The choice of liquid medium depends on the nature of the particles and the desiredproperties of the final product.2. Addition of a polymer solution: A polymer solution is added to the suspension to form a coating around the solid particles. The polymer can be dissolved in a suitable solvent and then added to the suspension. The choice of polymer depends on factors such as the desired release profile, stability, and compatibility with the particles and the liquid medium.3. Emulsification: The suspension is then emulsified to form droplets of the liquid phase dispersed in the continuous phase.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mechanical agitation, such as high-speed stirring or homogenization, or by using specialized equipment such as microfluidizers.4. Solidification of the polymer: The emulsion is subjected to conditions that promote the solidification of the polymer coating.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evaporating the solvent, cooling the emulsion, or subjecting it to other physical or chemical treatments. The solidification process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microcapsules ormicrospheres with the solid particles encapsulated inside.5. Collection and drying: The microcapsules or microspheres are then collected and separated from theliquid phase. This can be done by filtration, centrifugation, or other separation techniques. Thecollected microcapsules or microspheres are then dried to remove any remaining solvent or moisture.The resulting microencapsulated suspensions can be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flavor and fragrance encapsulation, and protection of sensitive ingredients.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process conditions, and formulation parameters can be tailor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lease profile, stabil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nal product.中文回答:微囊悬浮剂是一种将小颗粒或液滴包裹在保护性涂层中的过程。
浅谈农药水悬浮剂生产工艺

浅谈表药水悬浮剂生产工艺杨丽凰富民县罗免镇高仓村委会所属地界上投资建设农药加 工分装项目。
项目通过外购农药原药,经简单的复配、分装 加工生产各种农药。
主要的产品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乳 剂、水悬浮剂、水剂及颗粒剂六个大类型,共22种产品。
1、 生产工艺及原料消耗(1)粉剂的生产工艺、本项目的粉剂产品为7.8%敌•毒微粒剂。
生产时,首先将原料敌百 虫、毒死蜱与一定量的填料、助剂用无重力混合机混合,混 合均匀的物料用雷蒙磨进行粉碎,粉碎到一定的细度后包 装即得到粉剂产品。
粉剂生产的工艺及污染工序流程见图 5-1所示。
主要的污染物为粉碎工序所产生的噪声及粉尘。
粉尘通过旋风除尘器和脉冲除尘器进行收尘。
本项目的水 悬浮剂有38-50%莠去津水悬浮剂、60-45%硫•三环唑水悬 浮剂、50%莠灭净水悬浮剂、36-50%硫磺悬浮剂等4种产 品。
水悬浮剂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将农药原药、助剂(润湿 剂、分散剂、增稠剂、稳定剂、调整剂等)经剪切,胶体磨研 磨,并经砂磨机三次湿法超微粉碎而制成的悬浮液。
上述产 品的生产工艺完全相同,只是不同产品所用的原药成分不 同。
水悬浮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为剪切、研磨及 砂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和异味。
水悬浮剂产品生产工艺 及污染工序流程。
(2)水剂生产工艺、本项目的水剂产品有10%草甘膦 水剂和20%百草枯水剂两种。
水剂是由某些较容易溶于水 且较稳定的农药原药,直接加人水、助剂(湿润、增效、防腐、 着色等)而制成的均相液体。
水剂产品生产工艺及污染工序 流程见图5-5。
项目水剂产品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噪声及固 体废弃物等污染物产生,主要污染物为异味。
水剂是由某些 较容易溶于水且较稳定的农药原药,直接加人水、助剂(湿 润、增效、防腐、着色等)而制成的均相液体。
项目水剂产品 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产生,主要 污染物为异味。
2、颗粒剂生产工艺、本项目的颗粒剂产品有25%扑草净泡腾颗粒剂和80%莠灭净水分散粒剂2种产品。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农药悬浮剂是目前农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类农药制剂,具有悬浮稳定性好、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等优点。
在农药悬浮剂的加工工艺中,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如悬浮剂的分散性能、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首先,农药悬浮剂的分散性能是影响其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农药粒子的大小和密度不一致,会导致制剂中农药分布不均匀,影响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选用适当的分散剂,并进行优化。
一方面,合适的分散剂能够降低农药粒子的表面张力,增加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分散剂与农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另一方面,优化工艺条件,如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温度等参数,能够进一步提高分散剂的分散性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农药悬浮剂的分散性能,增加其均匀性,从而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其次,农药悬浮剂的稳定性是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由于悬浮剂中农药粒子的大小和密度不一致,容易引起沉积和分层现象,从而导致悬浮剂的稳定性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增稠剂,提高悬浮剂的粘度,增加其抵抗沉降的能力。
其次,可以添加荧光增白剂,通过增加悬浮液的波长范围和增加光量子来改善悬浮剂的稳定性。
同时,优化悬浮剂的配方以及工艺条件,如pH值、溶剂选择等,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悬浮剂的稳定性。
另外,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也是制备农药悬浮剂的一个困扰。
表面活性剂在悬浮剂中起到增溶、分散和稳定农药颗粒的作用,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会直接影响悬浮剂的质量和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综合考虑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性能、吸附性能、稳定性和毒性等因素。
同时,合理选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用量,以及与农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农药悬浮剂的稳定性和效果。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进行改性或合成新的表面活性剂,来提高其性能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中存在的难点包括悬浮剂的分散性能、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等问题。
悬浮剂生产工艺

悬浮剂生产工艺
悬浮剂是一种可以改变物质比重,并使其悬浮而不沉降的化学制剂,广泛应用于制备液体药品和农药等工业生产中。
以下是悬浮剂的生产工艺简介,该工艺以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
首先,将聚乙烯醇加入搅拌设备中,并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开始搅拌。
搅拌的目的是使聚乙烯醇均匀分散在水中,并使其形成胶体溶液。
然后,将胶体溶液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为50-60摄氏度。
加
热的目的是使聚乙烯醇更容易溶解在水中,形成更稳定的溶液。
接下来,将溶液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以获得纯净的悬浮液。
然后,将悬浮液继续加热,使其脱水浓缩。
脱水浓缩的目的是使溶液变得更浓稠,以便后续生产工艺。
接着,将浓缩后的溶液冷却,并加入一定比例的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以增加溶液的黏稠度和悬浮性能。
最后,将溶液灌装到包装容器中,完成悬浮剂的生产。
包装容器通常为聚乙烯塑料瓶或玻璃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保证产品的品质。
以上就是悬浮剂的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厂家的具体工艺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
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温度、研磨颗粒大小和搅拌速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制剂工艺流程图

悬浮剂的英文名字为suspension concentrate ,一般简写为SC,为难溶于水的固体农药与助剂经过研磨、分散在水介质中的悬浊液。
是农药生产的一种主要的剂型,也是未来大力发展的一种环保型的剂型,其连续相为水。
悬浮剂的加工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其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斧的制备.简单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加料的过程以35%吡虫啉悬浮剂为例来进行说明:首先是将水打入高速分散斧,后加入称量好的吡虫啉三次原粉、乳化剂、抗结剂、防腐剂等。
其中防腐剂为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缓冲溶液,高速分散约40分钟后,放入装置斧,过30mL 或50mL 的卧式砂磨机进行研磨。
此过程较慢,需时较长,研磨完全后的母液真空抽滤加入配置斧中,此间第二次加料,抗冻剂、增稠作用的黄原胶、高渗剂,其中抗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二醇,投过料后进行搅拌,反应完全后即可放入微调斧,在微调斧中加入适量的消泡剂.缓慢搅拌约40分钟后,既可以取样到质检科进行化验产品,合格以后放料包装。
如果不合格还需要检查原因,进行返工.水乳剂的剂型国际代号为EW ,曾称浓乳剂(Concentrate Emulsion).是将液体或与溶剂混合制得的液体农药,原药以0。
5~1.5微米的小液滴分散于水中的制剂,外观为乳白色牛奶状液体。
水乳制剂有:25%咪鲜胺EW(m/v)、5%功夫EW(m/v)、30%毒死蜱EW(m/v)等。
水乳剂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了水相斧、油相斧、微调剪切斧、容器等部分,其过程相对悬浮剂来说相对简单。
其主要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微胶囊剪切斧已经装备完毕,而生产上还没有具体应用,近几年来,微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动植物细胞、酶和其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化学药物的固定化方面.具体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乳油的加工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按照一定的配比将原料计算好了之后,用真空泵将其打入加工混合斧中,搅拌约1小时后,用输送泵打到沉降区的沉降槽中,检验产品合格后放料。
农药制剂悬浮剂生产工艺说明

生产工艺说明(1)悬浮剂悬浮剂生产工艺流程原药有机废气悬浮剂生产分为配料、搅拌、剪切、研磨、检测、灌装、包装等工序,其工艺简述如下:1.配料、搅拌:对有杂质原料进行除杂后,根据设备的装料系数和规定的产品配方计算各种物料的投入量。
将水抽送至密闭的配料釜,并从配料釜进料口加入固体原药及助剂进行混合搅拌。
2.剪切:配料结束,关闭配料口,进行搅拌,剪切。
3.砂磨:将剪切好的物料输入至砂磨机,进行研磨,控制砂磨机进出物料流速以控制物料细度,对物料细度进行检测。
4.剪切:将研磨完成的物料输送至调配釜中再次搅拌、剪切,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
5.检测:对调配好的悬浮剂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品转入灌装工序。
6.灌装:合格的悬浮剂产品输送至自动灌装机,采用自动液体灌装机,经准确计量后得到合格的悬浮剂产品7.包装:按规定选用合格的包装箱,装箱入库。
(2)乳油乳油生产工艺流程原药乳油生产分为配料、调制、检测、灌装、包装等工序,其工艺简述如下:1.配料:根据设备的装料系数和规定的产品配方计算各种物料的投入量。
将溶剂抽送至密闭的调制釜,并从调制釜进料口加入固体原药及助剂(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搅拌。
2.调制:配料结束,关闭配料口,进行搅拌,得到乳油半成品。
3.检测:对调制好的乳油半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将其转入灌装工序;不合格进一步调制。
4.灌装:合格的乳油产品输送至自动灌装机,采用自动液体灌装机,经准确计量后得到合格的乳油产品5.包装:按规定选用合格的包装箱,装箱入库。
(3)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生产工艺流程可湿性粉剂生产分为配料、预混合、粉碎、后混合、检测、包装等工序,其工艺简述如下:1.配料、预混合:根据设备的装料系数和规定的产品配方计算各种物料的投入量。
计量后的物料投入到前混合机中,开启搅拌使物料充分混合。
2.粉碎:将预混合所得物料输送到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
3.后混合:将气流带出的物料经旋风分离器后送至后混合机,捕集器下面的物料收集后送人后混合机中,开启搅拌使物料充分混合4.检测、包装:出料经检测合格后,按包装规格包装、入库。
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悬浮剂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和稳定 性,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 成稳定的悬浮液,具有较好的遮 盖力、悬浮性和流变性等特性。
悬浮剂加工工艺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涂料行业
用于制造水性涂料、建筑 涂料等,提供优异的遮盖 力和流变性。
农药行业
用于制造水溶性农药,提 高农药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降低药害和污染。
生产过程中的杂质控制
总结词
生产过程中的杂质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也是研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详细描述
杂质的来源可能包括原材料、设备、环境和生产过程等多个方面。为了控制杂质,需要从原材料的筛 选、设备的清洁、环境的控制和生产过程的监控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03
解决方案与技术突破
详细描述
粒度太小可能导致悬浮剂的流动性变差,粒度太大则会影响悬浮剂的遮盖力和 着色力。同时,粒度分布的不均匀也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
粘度调节
总结词
粘度是悬浮剂的重要参数,粘度调节的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考虑粘度、稳定性和 应用性能等多个方面。
详细描述
粘度太高可能导致悬浮剂的流动性变差,粘度太低则可能会影响产品的遮盖力和 着色力。同时,粘度的变化也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
03
实施效果
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在悬浮剂中表现出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和生物安全性,
同时保持了其在悬浮剂中的优良性能,为悬浮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
力支持。
05
结论与展望
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悬浮剂加工过程中涉及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 化,需要精确控制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 、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同时,悬浮剂的稳定 性、粒径分布和粘度等特性也需要通过精细 的工艺控制来实现。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功能及特点
药效
在喷药期间,达到增加农药在植物表面的滞留 量、延长滞留时间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农药的 生物活性,降低使用剂量。
15
国内外助剂种类超过3000种
表面活性剂
悬浮剂
农药
农药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依剂型加工要求也不同,所选择 的助剂种类也各异。
16
润湿分散剂种类
阴离子型
非离子型
两性离子
其他
农药本身是一类具有极强生物活性的特殊化学品,不同的农药其理化性质相差 很大,其防治对象、保护对象又千差万别,若想赋予活性成分最佳效力,选择 适宜的助剂品种和添加量是十分重要的。
33
通常选用高分子量的分散剂,结构中必须具有亲水基和亲 油基(疏水基),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对农药活性成分粒
子的吸附能力,减少分散剂从吸附的农药活性成分粒子脱附, 显著提高农药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
选用的粘度调节剂与有效成分必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 其粘度随温度变化要小。
此外,加入量多少以及助剂与有效成份的比例大小, 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药的喷雾雾化和沉积过程。
选的分散剂品种,分别用水配制成相同含量的分散剂溶液;3)取一
定量已粉碎的的农药放入烧杯中,将上述配好的分散剂溶液,慢慢滴入 到农药细粉上,同时用药匙不断搅拌,使其形成糊状,当糊状物刚形成 滴滴下时,记录所用溶液的量,然后计算出单位重量有效成分所需溶液 的量,这个量即为流点。
23
三角坐标法
24
3水平3因素正交表
DS-60、WELL-SCA
DS-316、WELL-303
18
这么多种助剂,不同的助剂在农药制剂配方 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同一种农药原药,不管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 使用不同种类的助剂品种配制的样品,由于其作用 机理不一样,因此对农药发挥其功效区别可能会很 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有效成分
固体有效成分的确定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不得大于70mg/L,最好不溶,否则在制剂贮存时易产生结晶。
但也有在液相中的溶解度超过100mg/L的原药制得稳定性好的胶悬剂的例子,如谷硫磷、吡虫啉、灭害威等。
通过调整润湿分散剂和增稠剂使之达到稳定化,其制剂的质量保证期甚至达到3年。
(2)在水中的化学稳定性好,对某些稳定性不太好的有效成分通常使用缓冲剂、抗氧化剂来改善其化学稳定性。
(3)熔点一般在60℃以上,以免在研磨时熔化,引起粒子凝聚,影响制剂的稳定性。
(4)对于复配制剂来说,还要考虑以两原药增效不增毒、兼容稳定性好为原则确定其的最佳配比和最佳浓度。
2.选择润湿分散剂
农药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具有润湿和分散双重作用,多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润湿分散剂的用量一般不超过10%,但要保证其能溶在所选用的分散介质中或与分散介质稳定的结合。
3.选择防冻剂
农药悬浮剂在低温环境中能稳定贮存,就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防冻剂。
如用乙二醇做防冻剂,一般加入5%左右,最多不超过10%。
选用的防冻剂一般要求防冻性能好、挥发性低、对有效成分不溶解。
如果加工的农药悬浮剂在气温高于0℃的地区贮存和使用,则在配方中可不加防冻剂;否则就必须加入防冻剂以保持制剂的稳定。
4.选择增稠剂
增稠剂是农药悬浮剂不可缺少的主要成分之一。
选择增稠剂一般选择用量少、增稠作用强又不影响制剂稀释稳定性的材料。
一般用量为0.1%-0.5%,最多不超过3%。
5.选择消泡剂
农药悬浮剂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气泡,影响制剂的加工、计量、包装和使用。
如果配方中的其他助剂不控制气泡量时,就要考虑加入消泡剂。
一般选用酯类物质,用量也很少。
在生产过程中也可用超声波、真空脱泡等消泡方法。
6.选择pH调整剂
这是保证制剂中有效成分化学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绝大多数原药在中性介质条件下稳定,而少数原药则需要酸性或碱性介质条件,因此,必须通过加入pH调整剂调节介质,以适合原药对介质pH值的需要。
一般用硫酸或有机酸调节酸性;而用有机胺调整介质的碱性。
用量都很少。
三、悬浮剂加工设备和工艺
农药悬浮剂加工的设备和工艺非常重要,常常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悬浮剂加工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
●
根据选好的农药有效成分的性质确定一种加工方法,即确定工艺路线;
●
选定合适的加工设备;
●
确定各组分的加料顺序。
农药悬浮剂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超微粉碎法(亦称湿磨法),另一种是凝聚法(亦称热熔—分散法)。
而农药水悬浮剂的加工基本都采用超微粉碎法。
1.悬浮剂加工设备
超微粉碎法的主要加工设备有三种:一是预粉碎设备:球磨机或胶体磨;二是超微粉碎设备:砂磨机,以立式开放式砂磨机最常用;三是高速混合机(1000~15000r/min)和均质器
(>8000r/min),主要起均匀均化作用。
⑴砂磨机
砂磨机是农药悬浮剂加工的关键设备。
多级串联连续化生产工艺流程中,每台的研磨介质粒径不相同。
通常采用四台砂磨机串联,使用细砂和粗砂两种玻璃砂。
第一台砂磨机全部装粗砂,第二台砂磨机2/3装粗砂,l/3装细砂,第三台砂磨机与第二台砂磨机相反,第四台砂磨机全部装细砂。
因为砂磨的初级阶段(第一台砂磨机)粉碎效率高,而均匀度差。
砂磨的中级阶段(第三、二台砂磨机)粉碎,细度达到要求,只是均匀度还不够。
终级阶段(第四台砂磨机)粉碎,使悬浮剂中粒子更加均匀化。
这将大大有助于提高悬浮剂的悬浮率和贮存稳定性。
目前我国砂磨机有两种材质的机型三种,即立式开放式、立式密闭式和卧式;材质分别有碳钢和不锈钢。
⑵胶体磨
我国生产胶体磨的厂家较多,其规格型号各异,选择的余地很大。
胶体磨体积小、生产能力大、产品粒度细。
胶体磨主要起预粉碎作用,为砂磨机制备细粉料浆。
⑶球磨机
我国生产球磨机的厂家也很多,一般为碳钢或不锈钢,衬里为花岗岩石。
球磨机作为农药悬浮剂加工的第一道工序―配料、混合、预粉碎使用。
⑷均质混合器
均质混合器是通过高速冲击、剪切、摩擦等作用来达到对介质破碎和匀化的设备。
在农药悬浮剂加工中,对该设备的使用可能会逐渐增多。
2.连续法生产流程简述
在我国,农药悬浮剂的生产工艺经过20多年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模式,即:配料——预粉料——砂磨粉碎——调配混合——包装。
这一工艺的主要特点是:
(1)采用四机(砂磨机)串联、空气压缩管道送料连续化生产工艺流程;
(2)比间歇式操作缩短了三分之一操作时间;
(3)采用湿法工艺,污染小或没有污染;
(4)减少了操作工序,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地改善了操作条件。
农药悬浮剂生产工艺基本模式有年多优点,采用连续式超微粉碎,生产效率高、粒子均匀度好、产品质量好。
但是该工艺并不是对所有的原药都适用,因此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原药的性质特点具体选用其制剂的加工工艺流程。
四、质量评价体系
1.悬浮剂的性能要求
一个好的农药悬浮剂(SC)应当具备以下性能:
⑴
粒度范围。
目前一般认为最佳粒度范围为0.3-5μm。
⑵
好的倾倒性。
⑶
室温贮存两年以上稳定。
允许静置后有少量(<5%体积)渗析层(水层或清液层),其余绝大部分经摇动很易形成良好的悬浮液。
⑷
反复冷冻-融化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合格。
⑸
良好的自动分散性和高的悬浮率。
⑹
良好的桶混相容性。
⑺
不产生药害。
⑻
低泡性。
2.悬浮剂的工控指标
为了保证农药悬浮剂产品的性能,我国化工行业标准《农药悬浮剂产品标准编写规范》(HG/T2467.5—2003)中规定,一般农药悬浮剂产品应当控制有效成分含量、相关杂质限量、酸碱度或pH值范围、悬浮率、倾倒性、湿筛试验、持久起泡性、低温和热贮稳定性等9项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保证农药悬浮剂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和一些性能。
但从保证其使用性能角度考虑,农药悬浮剂还应控制一些必要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离心稳定性、黏度和对水质适应性的试验。
其试验方法简述如下:
⑴ 离心稳定性的测定
取5ml悬浮剂试样3000r/min离心30min后取出,观察记录析水和沉淀情况。
按析水体积和总体积的比计算析水率。
析水率大于5%不合格。
⑵ 黏度的测定
黏度是影响农药悬浮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是农药悬浮剂的重要技术指标。
在能控制制剂稳定性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旋转黏度计,控制指标视制剂品种而定。
⑶ 对水质适应性的试验
于250mL量筒中,分别装入249mL蒸馏水和342mg/L,500mg/L两个浓度的标准硬水,用注射器取1mL悬浮剂试样,从距量筒水面5cm处滴入水中。
观察其分散状况。
在水中都能自动分散为合格。
这个实验还同时测定了分散性。
优级:在水中呈云雾状自动分散无可见颗粒下沉。
良级:在水中能自动分散,有颗粒下沉,下沉颗粒可慢慢分散或轻微摇动后分散。
劣级:在水中不能自动分散,呈颗粒状或絮状下沉,经强烈摇动后才能分散。
农药悬浮剂是当前公认的环保型农药制剂之一,但在我国农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还很有限,农药助剂仍是影响该制剂开发的因素之一。
随着国外助剂进入中国市场和国内农药助剂的开发,农药悬浮剂开发必将得到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