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况建研院

合集下载

国家博物馆加固方案

国家博物馆加固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部署及安排 (2)3.1 总体思路 (2)3.2 施工区、段划分 (2)3.3 施工工艺流程 (3)四、施工准备 (4)4.1 技术准备 (4)4.2 人员及机具准备 (9)4.3 作业条件准备 (10)五、主要施工方法 (10)5.1 钻孔植筋 (10)5.1.1 分类及主要参数 (10)5.1.2 施工工艺 (11)5.2 碳纤维加固 (12)5.3 粘钢加固 (18)5.4 钢丝绳网片—聚合物 (21)5.5 结构缺陷修补 (26)5.5.1 结构裂缝缺陷修补 (26)5.5.2 结构孔洞、烂根等结构缺陷修补 (28)5.5.3 混凝土框架柱烂根的处理 (29)六、质量保证措施 (30)6.1 钻孔植筋质量控制 (30)6.2 粘贴碳纤维布质量控制 (30)6.2.1 原材料的控制 (30)6.2.2 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31)6.3 粘钢质量控制 (32)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33)7.1安全管理目标 (33)7.2安全组织保证体系 (33)7.3主要措施 (34)八、环境保护措施 (35)一、编制依据1、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老馆改造)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2、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老馆改造)施工图纸;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4、《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5、《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6、《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程》(GB50367-2006);7、《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9、《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10、《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11、《钢筋阻锈剂使用技术规程》(YB/T9231-98);12、《冷扎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97);12、《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CECS161:2004);13、《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14、《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京建施2003年1号文。

住建部2015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名单

住建部2015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名单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钱凯法、周成益、郭建祥、陆燕、田炜、瞿燕
一等奖
14
武汉市民之家
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梁鸣、梁晶、葛起宏、尹卫民、钱斌、黄珵、李震寰、田慧峰、李菲、王娟、刘文路、徐金圣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魏荣平、钱方、李晓锋、戎向阳、冯莹莹、黄瑶、高庆龙、杨玲、李波、李先进、吴小宾、黄治、刘磊、胡佳、熊耀清、陈英杰、杜欣、何海波、袁野、张庆
一等奖
6
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用房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生明、汪杰、李宁、纪先志、吴敦军、王聪银、陆欢、王利、刘建石、郭建军、陈广玉、赵国政、李玮、韩晖、杨承红
二等奖
19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检测实验大楼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
曹大燕、杨仕超、周荃、许国强、吴晓瑜、邓秀梅、吴培浩、程瑞希、丁可、麦粤帮、姜思达、江飞飞、张昌佳、王丽娟、刘轩
北京北控国际会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陈乃伟、张文华、李沐刚、齐瑶、杨仲生、孙向辉、张一平、田永强、尹正姝、王隽
三等奖
43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酒店二期8号楼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张明、张崟、戚森伟、方韧、张元春、周林才、陈德霞、胡乐庭、周雪根、郭志强
三等奖
40
广州珠江新城B2-10地块项目

中国国家博物馆.doc

中国国家博物馆.doc

中国国家博物馆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拥有浓烈的地方特色。

而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也是当地文化的极致体现,反映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

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全国博物馆建筑结构的详细介绍。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建筑布局建筑结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

建筑由两轴两区构成。

两轴为:由西门到东门的东西轴线和由南到北的南北轴线。

两区为:由中轴内中央大厅分隔的南北两个展区。

西门面向天安门广场,与人民大会堂相对;北门面向长安街。

南北艺术长廊长260米,高28米;顶部有368个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藻井,有着独特的装饰、采光、照明和通风等作用。

楼顶有近2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地,表现出了环保和节能的理念。

建设进度2007年3月1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举行动工仪式,老建筑拆除开始。

2007年7月23日,初步设计和概算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

2007年7月26日,老馆结构加固工程进场施工。

2007年8月19日,新馆基坑开挖。

2008年3月18日,工程总承包城建集团进场施工。

2008年7月底,在奥运盛会之前完成了老馆外立面亮相。

2008年12月18日,新馆结构封顶。

2009年12月完成了老馆办公区装修工作,全馆职工2010年2月顺利回迁,确保了国家博物馆各项业务及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正常开展。

2010年6月中旬,完成扩建部分外檐亮相。

2011年3月1日,改扩建工程竣工典礼在新建成的西入口大厅举行。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部署方案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部署方案
在时间上,主要把受冬季低温影响的施工工序,二次结构砌筑、装饰工程分别组织安排在2008年7月~12月和2009年3月~11月施工完成,尽量不把二次结构及装饰湿作业安排在严冬施工。
同时考虑“2008年某奥运会”、“春节”、 “秋收”、“紧邻长安街”及其它不可预见的因素、环境对施工的影响。根据工程开工时间及工程形象进度,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制定相应保证措施,保证工程质量,避开不利因素对工序的影响。
增加科技投入,进行混凝土抗裂控制、钢骨框架柱、钢桁架、预应力等工艺创新,推广应用建设部十项新技术,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总体工期。
5、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坚持阶段性、适用性、灵活性及可改造性兼顾的原则。
施工平面布置分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及装饰装修工程3个施工阶段进行平面布置。施工现场分阶段布置5个大门、混凝土硬化道路、办公用房、材料库房、消防泵房、厕所、门卫室、试验室、塔吊、混凝土泵、垃圾分拣站、洗车槽、停车场、排水沟、视频监控系统、各种材料堆场等。针对工程场地狭小的特点,在场外租赁场地,设置钢筋、模板加工厂以及外施人员生活区,仅在现场北侧设置1个小型的钢筋加工厂;在现场南侧利用业主提供的房间,设置总包及分包办公区;针对现场东南角场地狭小,暂时将A39轴以南部分结构甩项后做,在基础施工阶段,此部分做为东南两侧道路的连系通道和堆料场地。在老馆南、北西侧,设置混凝土地泵浇筑场地,泵管穿过老馆进行布设,尽量减少地泵设置对场地狭小的影响;基坑东、西侧道路,仅做为建筑材料临时周转区,来料后及时倒运到工作面上,避免长时间占用临时周转区。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动态调整。
在材料运输组织部署上,制定交通疏导组织专项方案,保证材料供应充足。根据回填土工作量较大的特点,地下室室内回填施工时,在南、北两侧地下室楼面上预留洞口,作为回填土下料口,加快回填土工程的施工进度。

中建测量施工方案

中建测量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1)1。

1 图纸依据: (1)1。

2 测量依据: (1)1。

3 规程依据: (1)2、工程概况及测量的重要性 (1)2.1 工程概况 (1)2。

2 测量现状 (1)2。

3 测量的重要性 (2)2.4 测量精度要求 (2)3、测量准备 (3)3.1 人员培训 (3)3。

2 仪器校对 (3)3。

3 测量基准点的校核及保护: (3)4、施工测量 (4)4.1 复测并确定本工程水准点及坐标点 (4)4。

2 结构的平面控制 (4)4。

2.1 导线控制网 (4)4。

2。

2 轴线控制网 (4)4.2.3 老结构的轴线复核 (5)4.3 高程控制 (5)4.4 二次结构及初装修测量放线控制 (6)5、测量允许偏差: (6)6、测量管理制度: (7)7、测量监控及验线 (7)7。

1 监控制度 (7)7。

2 验线制度 (7)8、测量中的其他配合事项 (8)8.1 变形观测配合 (8)8。

2 与其他单位配合 (8)9、测量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 (8)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老馆改造)测量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 图纸依据: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老馆改造)施工总平面图1。

2 测量依据: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普通测量成果表:2007普测17671.3 规程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11/T446—2007)2、工程概况及测量的重要性2.1 工程概况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长安街南侧,是建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建成,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天安门地区的重要标志性景观建筑。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老馆改造)建筑规模约3。

5万m2,条形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局部有一层地下室,地上三层,檐口高度约26米。

2.2 测量现状根据北京市测绘院给出的测绘成果(2007普测1767)可知,目前施工现场共有D1、D2、D3、D4、D5、D6、D8、D9八个测绘点(其中D5已经被破坏),且有A、B、C三个城市点(具体点位详下图),根据监理要求,需对根据三个城市点对测绘院给出的八个测绘点进行复核,并且要在现有厂区内放出内控点,建立控制网。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况和既存老馆的重新改建再利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况和既存老馆的重新改建再利用

三个入围方案的比选-8号方案
三个入围方案的比选-8号方案
三个入围方案的比选-9号方案
该方案较大的问题是三座巨大的玻璃大厅功能单一,造价昂贵,能耗高,突出屋面也 太高,与展览空间分离,没有起到应有的“共享”作用。 三个玻璃盒子纯粹为了装饰, 与周边环境不协调,且造价较高。
展览厅空间形态单一,也缺乏灵活性。展厅集中在东侧,距新开路较近,许多辅助入 口面对城市道路,影响城市交通。观众进入展厅以前的流线过长,庭院设计应再通透宽敞 一些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况 和既存老馆的重新改建再利用
五十年代新中国十大建筑之一
“革历博”
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
城市位置图
城市位置图
旧杂志照片
原状鸟瞰图
原建筑国国家博物馆是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议,由文化部批准, 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合并组建。
国家博物馆规划及建筑设计中的几大命题:
1.天安门广场周围,已经增添了国家大剧院这样的时尚骄 子。原址改扩建的新国博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与公 安部大楼比邻而居。如何让59年老十大建筑之一的中国 革命和历史博物馆经过脱胎换骨后继续投入天安门广场、 这极富政治和国家象征意义的城市空间的怀抱?
国家博物馆规划及建筑设计中的几大命题:
4号方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8号方案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英国福斯特及合伙人公司 9号方案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KPF公司
国际招标-公众展示
全部投标方案包括三个入围方案进行了公开展示,听取了公众的意见 和建议。
三个入围方案的比选-4号方案
该方案较好保留了原建筑的西、南、北立面和东立面的大部分,新旧结 合较好,与人民大会堂、公安部大楼从体量、造型上相协调,但新建屋檐与 原建筑屋檐如何协调需认真推敲。

中国国家博物馆1-34

中国国家博物馆1-34

第一章编制依据1.1 工程建设文件1.4 企业相关管理文件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总体简介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北临长安街,东靠公安部,利用原有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原址,并向东新增建设用地,改扩建成为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2.2.1 工程地质概况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工程岩土勘察报告》(2005房建详勘025),拟建场区地貌属于北京平原区,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部,东侧地势较低,西侧较高,地面标高为43.88m~47.59m。

勘察最大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和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四大类。

在本工程拟建场地范围内,不存在影响建筑物整体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基础底标高为-14.05m,天然地基方案地基承载持力层为中粗砂④层和细砂④1,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综合考虑为260kpa。

2.2.2 水文地质概况根据工程勘查报告,本工程实测到三层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分别为上层滞水(一)水位埋深4.13m~7.50m,标高39.02m~40.50m,分布不连续,仅在局部分布;层间潜水(二)水位埋深15.90m~20.06m和16.40m~17.80m,标高25.98m~28.15m和26.00m~28.63m,连续分布,总体趋势南高北低;层间潜水(三) 水位埋深23.00m~24.13m和29.70m,标高16.13m,分布连续,水力性质经历了由承压向无压的转变。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层间潜水(二)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层间潜水(三)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2.3 建筑工程概况2.3.1装修装饰门窗工程:木质防火门、木门、夹板装饰门、钢质门、钢框玻璃门、铝合金框玻璃门、钢质防火门、钢质三防门、钢质卷帘门、全玻门、铝合金框玻璃窗、铝合金百叶窗、钢筋砼防护密闭门、钢筋砼密闭门、防射线辐射门等。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部署方案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部署方案
增加科技投入,进行混凝土抗裂控制、钢骨框架柱、钢桁架、预应力等工艺创新,推广应用建设部十项新技术,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总体工期。
5、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坚持阶段性、适用性、灵活性及可改造性兼顾的原则。
施工平面布置分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及装饰装修工程3个施工阶段进行平面布置。施工现场分阶段布置5个大门、混凝土硬化道路、办公用房、材料库房、消防泵房、厕所、门卫室、试验室、塔吊、混凝土泵、垃圾分拣站、洗车槽、停车场、排水沟、视频监控系统、各种材料堆场等。针对工程场地狭小的特点,在场外租赁场地,设置钢筋、模板加工厂以及外施人员生活区,仅在现场北侧设置1个小型的钢筋加工厂;在现场南侧利用业主提供的房间,设置总包及分包办公区;针对现场东南角场地狭小,暂时将A39轴以南部分结构甩项后做,在基础施工阶段,此部分做为东南两侧道路的连系通道和堆料场地。在老馆南、北西侧,设置混凝土地泵浇筑场地,泵管穿过老馆进行布设,尽量减少地泵设置对场地狭小的影响;基坑东、西侧道路,仅做为建筑材料临时周转区,来料后及时倒运到工作面上,避免长时间占用临时周转区。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动态调整。
(3)工程材料计划由技术部门按规定时间段要求提前编制,经过项目经理审批后报送公司物资部,依托公司物资部强大的供应网络和采购资金,及时为项目经理部采购供应,确保材料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7、充分发挥施工总承包管理能力
本工程约定分包工程有金属屋顶及采光天窗工程、玻璃幕墙工程、展厅和入口大厅精装修工程、弱电工程、消防工程等三十多项工程,平行分包工程有基坑工程、老馆结构加固工程、老馆外窗及石材幕墙、展陈工程、室外市政工程。约定、平行分包多,总承包管理、协调工作量大。项目经理部将制定详细的总包管理措施,制定详细的材料进场和工程进度总控制计划,加强对各类专业分包商的施工现场、施工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5米 29.3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改扩建前的天安门广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2011年以后的天安门广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既存老馆的改建再利用情况
和完善。
第二轮评估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设计研究的目标
1. 以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公安部大楼的空间和建筑体量为 主要研究对象,使国博工程在长度上、体量上、空间布置上, 与天安门广场主要建筑群真正达到整体匹配、协调的要求。
2. 研究整体建筑达到的合理经济性,确保国家博物馆的整体建筑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达到100年。
檐口高度34.8米
蒙古包(西入口门廊 双塔) 39.88 米
新建主屋 面34.8米
南北中部门 廊29.3 米
老馆主屋面 26.5米
新建公安部办公楼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国家博物馆中标方案和人民大会堂沿长安街立面长度比较
149m 中国国家博物馆
论证过程
一、设计方案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问题: 建筑高度上:
4号方案采用在老馆中央庭院加顶的方式将中部提升到 34.8米,与新建的公安部大楼等高。但是,保留老馆主体建 筑的檐高仍为现状的26.5米,低于人民大会堂、国家公安部、 国家大剧院。 建筑体量上:
4号方案保留老馆沿长安街的东西向长度149米,而人民 大会堂和公安部大楼北立面沿长安街的东西向长度分别为177 米和213米,相形之下国家博物馆体量较小。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周边建筑高度分析
国家大剧院 46.28 米
人民大会堂 46.5 米
毛主席纪念 堂33.6 米
人民英雄纪念 碑37.94 米
天安门 35 米
国博主屋面 公安部大楼
34.8 米
34.8 米
周边建筑高度分析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最后一轮比选方案之二 - “留三面”方案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最后一轮比选方案之二 - “留三面”方案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最后一轮比选方案之二 - “留三面”方案-与周边建筑体量关系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设计理念的形成
• 方案一:拆除老馆后按照原有建筑风格重建新馆。
• 方案二:部分保留老馆,通过合理的加固与改建进行再利用, 使其与新扩建部分相互依存、交汇融合 。
最终形成共识: 采用方案二,将既存的老馆作为保护再利用的建筑文化
遗产 ,延续其历史风貌,并通过现代建筑技术手段,优化布 局、改善建筑质量,使其符合新时期的使用要求。
177m 人民大会堂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国家博物馆中标方案和新建公安部办公楼沿长安街立面长度比较
213m 新建公安部办公楼
149m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论证过程
二、设计方案的经济性问题:
实施方案 - 优化后的“留三面”方案建筑体量
35米
184米
149米29.7米源自35.5米 26.5米42.5米
29.3米
26.5米 39.9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实施方案 - 优化后的“留三面”方案建筑体量
29.3米
35.5米
26.5米
313米 42.5米 39.9米
3. 体量加大后的建筑,应当尊重并体现原有建筑的独特建筑风格。
第三轮评估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最后一轮比选方案之一 - “双庭院”方案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最后一轮比选方案之一 - “双庭院”方案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饰更新) • 全新现代室内装饰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老馆建筑的功能性改造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改扩建前的老馆原状平面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总平面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老馆改造主要内容
• 调查、检测(收集资料、充分了解) • 鉴定、加固(改善结构质量、增强抗震性能) • 调整使用功能、优化布局(与全馆使用功能统一协调) • 加层增加建筑面积(南馆办公楼) • 出入口改造(北入口大厅、南入口办公门厅、西入口大台阶) • 竖向交通调整改造(楼电梯新建、改建) • 机电设备更新 • 基础空间利用(冰蓄冷、管线空间) • 门窗更新(钢框单玻窗---断桥铝合金保温门窗) • 外立面更新(外保温石材幕墙、琉璃装饰板更新、各种花饰装
4号方案新建部分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而保
留老馆改造、加固部分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结构
设计使用年限不匹配。
30年后需要再进行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检测、评估,
如果有问题则可能还要进行二次维护或加固,再次发生
投资。
从地下空间利用、运营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同时
改扩建的方案也存在一些影响经济性的问题,有待优化
国家博物馆中标方案和人民大会堂沿长安街立面高度比较
蒙古包(西入口门廊双塔) 39.88 米 新建主屋面34.8米
南北中部门廊29.3米 老馆主屋面26.5米
最高46.5米 38.7米 31.2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民大会堂
中国国家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国家博物馆中标方案和新建公安部办公楼沿长安街立面高度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