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精品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优秀课件
让他和读书的各位书生交往。
王茂元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 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 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 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仇怨)。商隐既为 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鄙薄 )之。时令狐楚已卒, 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 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
②望帝啼鹃: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 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 为鸟,暮春苦啼,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悲凄, 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③鲛人泣珠:《太平御览》中《博物志》云: “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 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东海有鲛人 织水为绡坠泪成珠。
④暖玉生烟: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 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 腾到空中。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 比喻梦中乐趣(人生)变化无常
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啼鹃〕 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思念
沧海月明珠有泪:〔鲛人泣珠〕 比喻自己心中如明珠的品质和才华得不到欣赏
的凄寒孤寂。 蓝田日暖玉生烟:〔暖玉生烟〕
比喻美好的愿望总是如同烟云可望而不可及。
诗人在诗中隐去一生具体之事,运用典故, 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 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 具有含蓄委婉、意境深远、言简意赅的效果。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 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白白听到禁卫军夜间巡逻的敲梆声, 再也听不到宫中鸡人报晓的敲筹声。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事变当天六军已约定全都驻马不前, 遥想当年七夕时,还嗤笑牛郎织女一年一会。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如何历经四十多年且贵为天子的玄宗, 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高一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

高一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

高一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李商隐的诗词,欢迎阅读!
1、《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2、《马嵬(其二)》
唐代: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文: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高中语文 人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课件(共43张ppt)

高中语文 人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课件(共43张ppt)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本题应 注意“新丽”是“新颖明丽”的意思,“新丽”一般体现在 绮丽的辞藻、巧妙的修辞、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等方面。 这首词比喻生动有奇闻,用词也十分秀丽。词人把明澈的江 水喻为美人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眉眼盈盈处”一 句,既指江南
)
无复鸡人报晓筹.
(3) 筹运筹筹粮.帷筹.幄款
( (
请为将军筹.之 (
) )
)
(
)
• 答案 (2)托付 托付 假托,假借 (3)更筹,敲击 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计策,办法 筹划,筹措 谋划
此情可.待成追忆
(
)
(4)可高 此人可.二 可.黍 就许 见,不( 可屈致也) (
)
可.怜身上衣正单 (
[ 基础整合 ]
一、辨正字音 (一)单音字 ①锦瑟.( ) ②沧.海( ) ③惘.然( ) ④马嵬.( ) ⑤宵柝.( ) ⑥晓筹.( )

( 一 )①sè ② cānɡ ③ wǎnɡ ④ wéi ⑤ tuò ⑥
chóu
(二)多音字
①埋埋..没怨((
) )
②避困难难..((
) )
③未萝卜卜..((
• 观点二 悼亡诗。有人认为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 妻,躬自哀悼。
• 观点三 伤世诗。有人认为此诗的主旨是“怅触人生, 情怀历乱”。它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 之情。诗歌约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而 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以缘 情造物的写法,含蓄委婉地从多个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 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年华流逝、抱负成空。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晨读在线·含英咀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课件(共5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课件(共50张PPT)

2、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 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
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3、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4、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它那
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尾联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聆锦瑟之繁弦,思青春之往事:曾如庄子一 般有过美好的梦想, 也如望帝魂化杜鹃那样执著 的唱出自己的悲哀 。
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鲛人泣泪如珠。 蓝田山日光煦照,宝玉虽埋于地下,却化为山中 玉气冉冉升腾 。
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 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 却,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 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齐物论》)
庄周 梦中 蝴蝶 快乐
梦后
怅然
诗人 早年及第娶妻仕进 快乐
现在 发妻早逝 沉寂下僚 怅然
用典
颈联
用典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 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 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 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 也无法亲近。
此联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诗人高洁 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锦瑟》这首诗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争议最多 晦涩难懂、众说纷纭,被人们称为“斯芬达科斯之 谜”、古典诗歌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 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 的是借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 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课件6 版必修3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课件6 版必修3
18
19
返回
12
李商隐诗两首
13
《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 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 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 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 《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 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 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 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 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 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 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 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14
3
【锦瑟遗情】
《锦瑟》 诗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 的第一篇。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 历来无人能解,所以莫衷一是。元好问在 《论诗绝句》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 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 郑笺!”王渔洋也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 叹。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殊多,晦涩难解, 众说纷纭。通篇追忆往事,反复抒发感情破 灭、壮志成灰的无限感慨和遗恨,春宵一刻, 轻怜蜜爱;双飞彩凤、血泪相思,其
4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 瑟”是取句首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 诗。有人认为是为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 的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有人也认为可能 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外,或表现封建 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也有的以 为其诗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之作。
5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7
鉴赏要点
一、构思新奇
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 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切。结 尾句“当时惘然” “追忆此情” ,使悲欢 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李商隐诗两首》优秀PPT课件

《李商隐诗两首》优秀PPT课件
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 及唐朝国家战乱,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诗 人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 否定了这虚妄之说。
➢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来世渺茫难求, 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 事实。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 年”,以“思”引发“无端” 之问,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因 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感慨, 是比兴之笔。
பைடு நூலகம்诗哪一联直抒胸臆?有何作用?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情感
庄生晓梦迷蝴蝶
➢人生如梦,诗人因回顾往事而 产生一种迷惘和悲痛。
望帝春心托杜鹃
➢望帝之心,生前有恨,死后续 之。无限的愁绪与哀怨。
《锦瑟》
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 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不一 定是“咏物诗”,可能按《诗经》 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也算一首 无题诗。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 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 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 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诗歌题为“锦瑟”,除首联外,内容仿佛与“锦瑟” 无关,“锦瑟”究竟在诗中有何作用?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点明题旨:对比兼用典。 ➢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 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 一问虽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玄宗沉迷 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 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李商隐此诗被评为“用笔 至细,讽意至深”,请你 从叙事委婉方面说说“用 笔至细”,从对比反衬方 面说说“讽意至深”。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2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素材2 精品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2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素材2 精品

《李商隐诗两首》说课稿一、说教材《李商隐诗两首》是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属于古代诗歌。

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古代诗歌鉴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鉴赏诗歌的要点便是在读通、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体悟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而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意境高远,语言华美,风格秾丽,值得玩味。

这两首诗中的《锦瑟》情感隐晦凄美,又善于用典,《马嵬》(其二)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鉴赏。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①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特色;②诵读,认识并积累生僻字词,如:惘、瑟、嵬、柝。

2、能力目标:①训练诵读诗歌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②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

3、德育目标:认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4、教学重点:能力目标①、②5、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意境及表现手法三、说教法诵读指导、引导讲解、点拨启发、讨论领悟、探究、归纳总结四、教具多媒体、导学案五、时间一课时六、说学习过程1、以李商隐诗词中的名句导入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他们耳熟能详的这些名句的重温进而激发他们了解李商隐及阅读他的作品的兴趣。

2、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这部分内容量比较大,全部由多媒体展现。

所谓“知人论世”,了解了作者及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

3、学习《锦瑟》,解题“锦瑟”,意为“装饰华美的瑟”。

①、范读正音(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②、朗读指导正音之后,请个别学生朗读,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课件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课件 (共46张PPT)

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 以“思”引发“无端”之问,开门见 山,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 的惋惜伤感。
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 比兴手法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 现手法。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比:为“比喻”之意。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 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 思想、感情。
具体鉴赏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为什么要有有五十根弦,每 根弦都让我追思美好青春。
瑟,有五十根弦,然而文题给了一个 “锦”字,说明这是一把装饰华美的的琴。 由此作者进行了联想,想到了美好的年华。 《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一 般为二十五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 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 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 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 好年华的思念。
用典
庄生晓梦化用这一典故包含了诗人 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
“杜鹃啼血”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悲 怆、难言的愁绪与怨愤。 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的事物或情感的 怀念,和对美梦的破灭的无限惆怅。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过 去生活的图景如同蓝田玉山上的 缕缕玉烟,依稀可见。
牛李党争是中国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
李商隐
李商隐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 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 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 压抑,郁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党争的 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xíng)阳。
【深山倾情】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 寻常。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 835年)便上玉阳山学道,在灵都观里,邂逅 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 李商隐 阳,宋年轻美丽,聪慧多情,郎才女貌彼此吸 引,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 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教规所容以致无疾 而终,然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恋情,却在李商 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 嵬 李 ( 商 其 隐 二 )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 基本思路: • 一、 弄清史实 • 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 三、分析技巧
一、 弄清史实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 ,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 ,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 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 决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 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 ”。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对这首诗进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 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洲,不过是徒 然留恋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 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 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 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 指玄宗贵妃笑牛朗织女不了解他俩朝夕相伴,永 不分离。 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 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 住自己的妻子呢?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典)
1、庄周梦蝶 一日,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 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 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他不禁纳闷:不知是我做梦变成了 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我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 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 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化用这一典故包含了诗人美好却 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 2、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 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 常悲凄。 “杜鹃啼血”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悲怆、难言的 愁绪与怨愤。
• 诗歌鉴赏之“四抓”“三么”: 一、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情感……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三、抓诗句:(三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 写? )意象/意境、技巧、 情感…… 四、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中隐含 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 ……)。
二、推敲作者对古人事的态度,领悟感情
• 或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 见解,归纳历史规律 • 或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 或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 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 或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等
1、对这首诗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本诗和其他大 多数诗一样,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 护。 B.“空闻”句,用“虎旅鸣宵柝”五字,烘 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从中,主人公的狼狈 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 C.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虎 旅鸣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外境 和心境,跃然纸上。 D.“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 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表 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春蚕到死丝方尽,_蜡炬成灰泪始干。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__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 _____________。
唐 李 商 隐
“虚负凌云万丈才,
一生襟抱未曾开”
1、李商隐诗的一大特色就是用典, 《锦瑟》的颔联和颈联就是连续的用 典。请谈谈本诗中的用典?
• 明确:庄生梦蝶、杜鹃啼血、 • 遗珠有泪、蓝田生烟
诗意解读:而今,我的泪珠像月夜下的南海美人 鱼一样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如 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虚无缥缈。
小 结
诗歌内容(内容之眼:思华年)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诗的情感(诗眼:惘然) 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用典)
1、美人鱼的眼泪(鲛人泣泪)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 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2、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玉气却能穿 透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 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 此联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 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