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 第07课 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eb45661451e79b89680226c4.png)
诗三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采之欲遗.谁(赠送) 相去.复几许(距离) 少无适俗韵.(韵律) 羁.鸟恋旧林(束缚) B .契阔谈.(通“宴”) 悠悠..我心(悠闲) 方.宅十余亩(方圆,周围) 榆柳荫.后檐(遮蔽) C .老大徒.伤悲(徒然,白白地) 对酒当.歌(对着) 暧暧..远人村(模糊不清的样子) 还顾.望旧乡(回头看) D .山不厌.高(饱) 绕树三匝.(周,圈) 周公吐哺.(口中所含的食物) 误落尘网..中(比喻官场) 答案 C解析 A .韵:本性、气质。
B.悠悠:长久的样子。
D.厌:嫌。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 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 D解析 D .均是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的……”。
A.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忧伤..以终老 ②慷慨..(慨.当以慷.) ③譬如朝露..④沉吟..至今 ⑤枉用..相存 ⑥开荒..南野际 ⑦依依..墟里烟 ⑧复得返自然..A .①④⑥⑦ B.②④⑤⑧C .①③⑥⑧ D.②③⑤⑦答案 C解析 ②“慷慨”在诗中是“情绪激昂”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④“沉吟”在诗中的意思是“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在现代汉语中指“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⑤“枉用”在诗中的意思是“屈驾以来”,在现代汉语中指“白白地用”。
⑦“依依”在诗中是“轻柔而缓慢地飘升”,在现代汉语中是“不愿离开”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采之欲遗谁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D.鼓瑟吹笙答案 A解析A.“遗”,赠送;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D.“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七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诗三首》【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概括诗歌的内容☆☆☆☆☆重点2 意象、意境、情感☆☆☆☆☆【重点详解】重点1:概括诗歌内容【要点解读】概括诗歌的画面要求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概括,主要包括找到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对诗歌的画面进行简要的描述,概括诗歌创设的意境特征以及蕴含的情感。
【考向】概括诗歌内容【例题】《短歌行》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表达什么情感?【答案】第一层: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作者借酒抒情,以悲凉的情感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第二层: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抒发对贤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
第三层:从“明明如月”到“心念旧恩”,继续写对人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
第四层:从“月明星稀”到“天下归心”,表明自己虚心纳士,竭尽诚心的态度。
诗歌的第一层表达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情感。
从诗歌的后面三层的意思来看,作者想表达倾诉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名师点睛】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
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
【对点练习】《归园田居》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表达什么情感?重点2:意象、意境、情感【要点解读】1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通俗的说,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包含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2.什么是意境意境,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3.意境与意象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第7课 诗三首学案1 文本研读(一)实词1.古今异义(1)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1)遗⎩⎪⎨⎪⎧ 采之欲遗.谁 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2)适⎩⎪⎨⎪⎧ 少无适.俗韵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始适.还家门 适.得府君书3.词类活用(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榆柳荫.后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鼓.瑟吹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去日苦.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山不厌.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虚词4.以⎩⎨⎧ 忧伤以.终老 而吾以.捕蛇独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三)文言句式5.(1)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依墟里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翻译6.(1)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后检测: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第7课 诗三首(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伶俜.(pīn) 芙蓉.(rón ɡ)畏葸.(xǐ) 子衿.(jīn)B .坍圮.(pǐ) 阡.陌(qiān)慷慨.(kǎi) 譬.如(bì)C .契.阔(qiè) 悖.谬(bèi)守拙.(zhuō) 吐哺.(bǔ)D .阑珊.(shān) 羁.鸟(jī)痊.愈(quán) 樊.笼(f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迁徙 装扮 提心掉胆 不记前嫌B .沧桑 琼浆 如雷贯耳 乘龙快婿C .搅和 精典 旁征博引 一诺千斤D .厮杀 诚恳 攻城略地 锲阔谈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采之欲遗.谁 遗:赠送B .羁鸟..恋旧林 羁鸟:束缚在笼里的鸟C .榆柳荫.后檐 荫:树的影子D .但.为君故 但:只是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B.⎩⎪⎨⎪⎧ 但为君故.故.遣将守关者C.⎩⎪⎨⎪⎧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请息交以绝.游D.⎩⎪⎨⎪⎧还顾.望旧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B.人生几何C.沉吟..至今D.误落尘网..中二、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9题。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比喻什么?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何理解“守拙”这个词?(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几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说说“无尘杂”“有余闲”和“返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2019-2020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7课 诗三首及答案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
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宴唱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
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隐逸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文学家。
浔阳柴桑人。
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因曾任彭泽县令,后人又称为“陶彭泽”。
陶渊明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出现不仅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而且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以及“平淡自然”的诗风,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境,标志着汉魏以来古代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三国群雄,首推曹操。
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
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长袖善舞,独领风骚。
纵观历史,许多文人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
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他们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以及理由。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下列各句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巅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僻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答案:B解析:A项“巅”应为“颠”;C项“僻”应为“譬”;D项“反”应为“返”。
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契阔谈,心念旧恩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答案:A解析:“厌”通“餍”,满足;“”通“宴”,欢饮。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鸷鸟之不群.兮 B.乌鹊南.飞C.足以荣.汝身 D.夙兴夜.寐答案:A解析:A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B、D为名词作状语,C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其他项读音、意义不同的是( )A.采之欲遗.谁B.留待作遗.施C.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D.路不拾遗.答案:D解析:A、B、C读“wèi”有“赠送”之意;D项读“yí”,意思是“遗失的东西”。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B.汝岂得自由..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答案:C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项,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D项,古义:多少;今义: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保存B.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韵:韵律,节奏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答案:C解析:A.存:问候,怀念;B.韵:本性、气质;D.当:对着。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些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________的《________》。
人教版2020年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第2课时ppt导学课件(含答案)

课外认真
• 为陶渊明写意
• 王向峰
•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自愿归隐田园的虽然只有你一个,但 你丰富的性格却使人眼花缭乱,不能在一个定点上尽现。
• 6.不为五斗米折腰: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 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 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担任过一些地位不高 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 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 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 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 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 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 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 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 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 在你回归园田日久的生活中,你的家境和生计越来越成为 问题。因为耕种庄稼不仅要耐得劳苦,还须付出体力,这 虽并不像在笔下写着“植杖而耘籽”那么容易,但你却尽 力而为了。你作为品格超然的名士,在饥饿所迫时,忍着 羞愧去向人乞食,叫开门以后却不好开口说出意图;受人 以赠又怕无以为报。你经受这样的困厄,却十分清醒,既 不相信是天命所致,也不后悔是自己选择的错误,而是你 在《感士不遇赋》中所指斥的那种原因,在这里你批判的 是晋宋易代之际的伪诈险恶的世风,对此只能让你染翰慷 慨、屡伸不已了!
• 5.历朝历代都有两部分人。一部分主张出世,或归隐山 林,寄情山水;或退归田园,亲近自然。一部分主张积极 入世,去实现自己经国济世的宏伟抱负。陶渊明选择了归 隐,你对他的选择有何看法?请谈谈的观点。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7 诗三首 新人教版必修2A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4.辨活用 (1)忧伤以终老(“老”,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晚年) (2)悠悠我心(“悠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思虑连绵不断) (3)鼓瑟吹笙(“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弹奏) (4)暧暧远人村(“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 (5)户庭无尘杂(“尘杂”,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繁杂的事物) (6)虚室有余闲(“余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宽余的地方)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东汉以后,文人开始仿制乐府,至建安,此风渐盛,这些乐府诗体制 较为自由,多为长篇,如曹操存诗二十一首皆为乐府诗。曹操的诗 一扫两汉以歌功颂德为主旨的腐朽诗风,而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 其中绝大部分或描述丧乱时代兵祸的惨状,或书写对苦难人民的深 切同情,或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宏伟抱负。
生活在东晋后期的陶渊明是两晋诗坛的殿军。在士节不振、玄 风煽炽的时代环境之下,陶渊明以其特立独行的高洁品格和旷逸清 真、质直淳朴的诗风,跻身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列。魏晋以来的诗 歌创作至此达到一个高峰。陶渊明的诗歌内容与东晋时期的社会 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门阀世族把持特权,社会黑暗,官场腐败。 故而诗人抛弃官场,毅然走入清新的大自然。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5.分古今
同心 几何
沉吟
存 依依
例句 同.心.而离居 人生几.何.
沉.吟.至今
枉用相存. 依.依.墟里烟
古义
感情深厚
多少 沉思,深思,这 里指对贤才的 思念和倾慕 问候,怀念 轻柔而缓慢地 飘升
今义
齐心
几何学 ①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 ②(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 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保存,存在 ①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②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2)旧 心念旧恩(形容词,过去的) 羁鸟恋旧林(形容词,原来的) 对酒当歌(动词,面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7课诗三首1.作家作品《古诗十九首》是梁代《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
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曹操(155—220)字,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
少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年二十举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
后起兵伐董卓,复击灭袁术、袁绍。
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措施,终于统一了北方。
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
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
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启示。
有《曹操集》。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课文选的是第一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陶渊明(365-427),一名,字元亮,世号。
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
(朝代)杰出的文学家。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
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自称五柳先生)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2.给下列加线词注音芙蓉()()譬如()青青子衿()呦呦鹿鸣()鼓瑟吹笙()何时可掇()越陌度阡()契阔谈䜩()()三匝()周公吐哺()羁鸟()暧暧()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遗:采之欲遗谁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2)顾:还顾望旧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当:对酒当歌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出师表》)(4)度:越陌度阡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5)厌:何厌之有海不厌深(6)归:守拙归园田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1.萧统五言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乐府潜靖节先生东晋田园诗2.fúróng pìjīn yōu sèshēng duōmòqiān qìyàn zā bǔ jīài 3.(1)wèi,动词,赠送,给予/形容词,遗留的(2)动词,回头看/动词,看望,拜访/动词,考虑/副词,难道(3)介词,对着/副词,必定,一定/动词,对等,比得上/副词,将要(4)动词,过/名词,常态/量词,次,回/duó,动词,推测,估计(5)动词,满足/动词,嫌弃(6)动词,返回/动词,妇女被休回娘家/动词,归依1.请简要概括《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主人公采摘芙蓉欲送给远方的心上人,却因与心上人分居两地而忧伤难过的故事。
2.《短歌行》中还用了比喻的修辞,请体会下列诗句中比喻的作用。
(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将短暂的人生比作转瞬即逝的早上的露水,将短暂的人生说得具体可感。
(2)将人才比作明月,明月不可得,说明人才的难求。
这两个句子将不可视、不可触的“忧思”借具体鲜明的形象表达出来,将作者对人生的慨叹、对人才的渴求在苍凉悲壮之中表达出来。
3.这首诗多处运用典故,请找出这些典故,并与同桌讨论,体会它们的作用。
诗句出处作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①表达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②表示对招贤纳士的热情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形解》表达了作者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贤才的心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史记·鲁周公世家》④作者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渴望求贤以统一天下的宏图大志4.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这四句诗表达了曹操对人生苦短的慨叹。
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
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的增长,光阴的流逝,为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
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不思进取者的叹息,而是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
“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的写照,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昂扬的斗志。
5.请简要分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羁鸟”和“池鱼”与作者在官场中的状态具有相似性,“羁鸟”和“池鱼”都失去了最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而诗人的处境和它们并无区别,从而表达了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和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6.认真阅读《归园田居》一诗,请思考:实际上平常无奇的农村场景,为什么在作者笔下会变得如此美丽?诗人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思,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
从诗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内心闲适、自在、喜悦。
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
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含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
1.下列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谄谀(chán)稼穑艰难(sè)譬如(pì)如蚁附膻(shān)B.子衿(jīn)趾高气扬(zhǐ)堑壕(zhán)绕树三匝(zā)C.龃龉(jǔ)运筹帷幄(wò)羁鸟(jī)风声鹤唳(lì)D.谈(yàn)唾手可得(tuò)吐哺(bǔ)叽叽喳喳(chā)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3.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纤纤擢素手擢:举起,摆动B.泣涕零如雨零:落下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收藏;保存D.少无适俗韵韵:气质,性格4.下列关于修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按江南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暗关“夫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含蓄蕴藉,余味隽永。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
5.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陶渊明洁身自好,他毅然决然告别龌龊的官场,欣然回到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B.《求贤令》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总结人才的重要,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情感。
C.《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芙蓉”往往暗关着“夫容”,真可谓阳奉阴违。
D.希望厘清责任,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两方教育互补所缺,而不是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让家长越俎代庖,弄出虚假的“成果”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曹操有辉煌的政绩,比如统一中国北方,实行屯田制,恢复农业生产等。
对人才不拘一格,延揽天下英雄,他确实是开一代风气。
B.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地方。
其实,在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期,类似“桃花源”那样的地方,是有很多的。
C.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千年,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多次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D.2015年6月13日是中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
5月14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分别在官方网站上颁布了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____________,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①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②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③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④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⑤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⑥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诗歌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A.①⑤②③④⑥ B.⑥①②⑤③④C.③②①⑤④⑥ D.⑥①⑤③②④8.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
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螟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
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④/③/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9.将下列诗句按作者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②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⑤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⑦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⑧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A.②⑨③/①⑤⑩/④/⑦/⑥ B.②⑨/⑤⑥/①⑩/③⑦/④/⑧C.①⑤/②⑨/⑦⑩/③/④/⑧/⑥ D.②⑨③/⑤④/①⑩/⑦/⑧/⑥10.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