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合集下载

氯化物()指标的监测规程——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指标的监测规程——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Cl -)指标的监测规程——硝酸银滴定法1.目的为了规范化验人员在污水处理厂中的监测方法和操作程序,提高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监测规程适用于东莞市中堂溢源水务有限公司。

3.原理在中性或者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才以铬酸银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物质,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达到。

沉淀滴定反应如下:()+2442Ag Ag Cl AgCl CrO AgCrO +--+→↓+→↓砖红色铬酸银离子的浓度与沉淀形成的快慢有关,必须加入足量的指示剂。

且由于有稍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形成铬酸银沉淀的终点较难判断,所以需要以蒸馏水作空白滴定,以作对照判断(使终点色调一致)。

4.试剂监测时氯化钠标准试剂的氯化钠应符合国家标准的基准或优级纯试剂,其他监测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监测用水均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1 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0.0141mol/L,相当于500mg/L 氯化物含量:将基准试剂氯化钠置于坩埚内,在500~600℃加热40~50min。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8.2400g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

吸取10.0mL,用水定容至100mL,此溶液每毫升含0.500mg氯化物(Cl-)。

4.2 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0141mol/L:称取于105℃烘干半小时的硝酸银2.3950g,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

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步骤如下:吸取25.00mL氯化钠标准溶液置锥形瓶中,加蒸馏水25mL。

另取一锥形瓶,取50mL蒸馏水作为空白。

各加入1mL铬酸钾溶液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出现砖红色沉淀为终点。

计算每毫升硝酸银溶液所相当的氯化物量,然后校正其浓度,再做最后标定。

水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水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水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1.原理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Ag++Cl-→AgCl↓2Ag++CrO42-→AgCr04↓(砖红色)2.仪器2.1250mL锥形瓶2.210ml、25ml棕色酸式滴定管2.3100ml量筒2.410ml、25ml、50ml移液管3.试剂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3.1C(AgNO3)=0.0282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3.230%过氧化氢H20 23.3C(1/2H2SO4)=0.05mol/L硫酸溶液3.4C(NaOH)=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55%铬酸钾溶液3.61%酚酞指示剂3.7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mL浓氨水放置约lh后,移至大瓶中,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出液不含氯离子为止。

用水稀释至约为300mL。

3.8C((C6H5)4BNa)=0.02mol/L四苯硼钠溶液4.水样制备4.1采集代表性水样,放在干净且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内。

保存时不必加入特别的防腐剂。

4.2如水样浑浊及带有颜色,则取150ml或取适量水样稀释至15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mL氢氧化铝悬浮液,振荡过滤,弃去最初滤下的20mL滤液,用干的清洁锥形瓶接取滤液备用。

4.3如果水样中含有硫化物、亚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则加氢氧化钠溶液将水样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加入1mL30%过氧化氢,摇匀。

1min 后加热至70~80℃,以除去过量的过氧化氢。

4.4如果水中含有季胺盐,可加入0.02mol/L的四苯硼钠溶液1~2ml进行消除。

水中氯离子测定方法

水中氯离子测定方法

水中氯离子测定方法1、测定原理水中氯化物的测定方法常用的由硝酸银滴定法。

硝酸银氯化物作用生成氯化银沉淀,当有多余的硝酸银存在时,则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红色铬酸银沉淀,指示反应达到终点。

2、试剂的配置1)氯化钠标准溶液:将氯化钠至于坩埚内于700℃灼烧1h,冷却后称取8.2420溶于纯水并定容至1000Ml,吸取10mL,用纯水准确定容至100mL,此溶液1mL 含0.5mg氯化物2)硝酸银标准溶液:称取2.4g硝酸银,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0mL,用氯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标定,吸取25.00mL氯化钠标准溶液,至于蒸发皿内,加蒸馏水25mL,另取一瓷蒸发皿,加50mL蒸馏水作为空白。

各加入1mL铬酸钾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

同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直至产生淡桔黄色为止。

每升硝酸银相当于氯化物的毫克数,可由下式表示:W= 25*0.050V2-V1式中W为每毫升硝酸银相当于氯化物的量(mg);V1为空白小号的硝酸银标准溶液量(mL);V2为氯化钠标准溶液小号的硝酸银标准溶液量(mL).3)铬酸钾溶液:称取5g铬酸钾,溶于少量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红色不褪,混匀,放置过夜后过滤,将滤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4)氢氧化铝悬浮液:称取125g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溶于1000mL纯水中,加热至60℃,缓缓加入55mL氨水(p20=0.88g/mL),使氢氧化铝沉淀完全。

充分搅拌后静置,弃去上清液,用纯水反复洗涤沉淀,至倾出上清液中不含氯离子(用硝酸银硝酸溶液试验)为止。

然后加入300mL纯水或悬浮物,使用前振摇均匀。

5)酚酞指示剂(5g/L):称取0.5g酚酞溶于50mL95%乙醇中,加入50mL纯水,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微红色。

6)0.025M硫酸溶液:将1.36mL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稀释至1L。

7)0.05m氢氧化钠溶液:称取0.2g氢氧化钠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100mL。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水中氯化物浓度的硝酸银滴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度水如咸水、海水等,以及经过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本方法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500mg/L的氯化物。

高于此范围的水样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测定范围。

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能与氯化物一起被滴定。

正磷酸盐及聚磷酸盐分别超过250mg/L及25mg/L时有干扰。

铁含量超过10mg/L时使终点不明显。

2.原理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Ag++Cl-―AgCl2Ag++CrO42-―Ag2CrO4 (砖红色)3.试剂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高锰酸钾,c(1/5KMnO4)=0.01mol/L。

3.2过氧化氢(H2O2),30%。

3.3乙醇(C2H5OH),95%。

3.4硫酸溶液,c(1/2H2SO4)=0.05mol/L。

3.5氢氧化钠溶液,c(NaOH)=0.05mol/L。

3.6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mL浓氨水放置约1h后, 移至大瓶中,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出液不含氯离子为止。

用水稀至约为300mL。

3.7氯化钠标准溶液,0.0141mol/L,相当于500mL/L氯化物含量:将氯化钠(NaCl)置于瓷坩埚内,在500~600℃下灼烧40~50min。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8.2400g,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

用吸管吸取10.0mL,在容量瓶中准确稀释至100mL。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含
量的方法
硝酸银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

它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硝酸银滴定法的原理是:将水样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形成硝酸银氯化物,硝酸银氯化物的沉淀量与氯离子的含量成正比。

硝酸银滴定法的实验步骤如下:
1. 将水样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形成硝酸银氯化物,硝酸银氯化物的沉淀量与氯离子的含量成正比。

2. 将水样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形成硝酸银氯化物,硝酸银氯化物的沉淀量与氯离子的含量成正比。

3. 将硝酸银氯化物沉淀量测定,以毫克硝酸银为单位,计算
氯离子的含量。

4. 将硝酸银氯化物沉淀量测定,以毫克硝酸银为单位,计算氯离子的含量。

5. 将硝酸银氯化物沉淀量测定,以毫克硝酸银为单位,计算氯离子的含量。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优点是:它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而且它的操作简单,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而且它的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来作为水质检测的依据。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缺点是:它的操作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而且它的结果受到温度、pH值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时,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硝酸银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它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用来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但是在使用时,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
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11896-89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11896-89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中氯化物浓度的硝酸银滴定法.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度水如咸水、海水等,以及经过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本标准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 ~ 500 mg/L 的氯化物,高于此范围的水样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测定范围。

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能与氯化物一起被滴定。

正磷酸盐及聚磷酸盐分别超过250mg/L及25mg/L时有干扰.铁含量超过10mg/L 时使终点不明显。

2 原理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 10.5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Ag++Cl-—→AgCl↓2Ag++CrO4—→AgCr04↓(砖红色)3 试剂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制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高锰酸钾,C(1/5KMnO4)=0.01 mol/L。

3.2 过氧化氢(H202) , 30%。

3.3 乙醉(C6H5OH) , 95%。

3.4 硫酸溶液,C(1/2H2SO4)=0.05mol/L 。

3.5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05mol/L 。

3.6 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g 硫酸铝钾〔KAl(SO4)2· 12H2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 mL 浓氨水放置约lh 后,移至大瓶中,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出液不含氧离子为止。

用水稀至约为300 mL 。

3.7 氯化钠标准溶液,C( Nacl )=0.0l4lmol/L,相当于500 mg/L氯化物含量:将氯化纳(Nacl )置于瓷坩祸内.在500~600℃下灼烧40~50min 。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8.2400g ,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一、实验目的通过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中的氯化物含量,了解其在水质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氯化物是水中常见的无机盐类,主要包括氯离子(Cl-)和溴离子(Br-)。

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氯化银(AgCl),通过滴定法可以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样品采集与保存:用干净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采集水样,将水样摇匀后立即进行测定,避免沉淀和污染。

2.样品预处理:将采集的水样摇匀后,用滤纸过滤,除去悬浮物和杂质。

3.绘制标准曲线:分别吸取0、50、100、200、300、400、500ml的氯化钠标准溶液(浓度为100mg/ml),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50ml水,滴加硝酸银溶液直至生成白色沉淀,记录消耗的硝酸银体积。

根据测定的结果绘制标准曲线。

4.样品测定:移取25.0ml预处理后的水样于250ml烧杯中,加入50ml水,滴加硝酸银溶液直至生成白色沉淀,记录消耗的硝酸银体积。

5.结果计算:根据测定的结果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氯化物含量。

四、注意事项1.样品采集后应尽快测定,以免发生变化。

2.滴定过程中要控制好滴定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3.绘制标准曲线时,要保证各个标准点的浓度和体积准确可靠。

4.水样的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和杂质,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数据分析表1:标准曲线数据记录表积之间的关系。

在样品测定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消耗的硝酸银体积,从而计算出相应的氯化物含量。

六、实验结论通过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中的氯化物含量,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本实验测得水样中氯化物的含量为X mg/L。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硝酸银滴定法是一种可靠的测定方法,可以应用于水质分析中氯化物的测定。

通过对水中氯化物的监测,可以了解水质的基本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完整word版)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11896-89

(完整word版)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11896-89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中氯化物浓度的硝酸银滴定法.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度水如咸水、海水等,以及经过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本标准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 ~ 500 mg/L 的氯化物,高于此范围的水样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测定范围。

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能与氯化物一起被滴定。

正磷酸盐及聚磷酸盐分别超过250mg/L及25mg/L时有干扰.铁含量超过10mg/L 时使终点不明显。

2 原理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 10.5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Ag++Cl-—→AgCl↓2Ag++CrO4—→AgCr04↓(砖红色)3 试剂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制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高锰酸钾,C(1/5KMnO4)=0.01 mol/L。

3.2 过氧化氢(H202) , 30%。

3.3 乙醉(C6H5OH) , 95%。

3.4 硫酸溶液,C(1/2H2SO4)=0.05mol/L 。

3.5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05mol/L 。

3.6 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g 硫酸铝钾〔KAl(SO4)2· 12H2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 mL 浓氨水放置约lh 后,移至大瓶中,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出液不含氧离子为止。

用水稀至约为300 mL 。

3.7 氯化钠标准溶液,C( Nacl )=0.0l4lmol/L,相当于500 mg/L氯化物含量:将氯化纳(Nacl )置于瓷坩祸内.在500~600℃下灼烧40~50min 。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8.2400g ,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中氯化物浓度的硝酸银滴定法.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度水如咸水、海水等,以及经过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本标准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 ~ 500 mg/L 的氯化物,高于此范围的水样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测定范围。

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能与氯化物一起被滴定。

正磷酸盐及聚磷酸盐分别超过250mg/L及25mg/L时有干扰.铁含量超过10mg/L 时使终点不明显。

2 原理
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 10.5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
Ag++Cl-—→AgCl↓
2Ag++CrO4—→AgCr04↓(砖红色)
3 试剂
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制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高锰酸钾,C(1/5KMnO4)=0.01 mol/L。

3.2 过氧化氢(H202) , 30%。

3.3 乙醉(C6H5OH) , 95%。

3.4 硫酸溶液,C(1/2H2SO4)=0.05mol/L 。

3.5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05mol/L 。

3.6 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g 硫酸铝钾〔KAl(SO4)2· 12H2O〕于1L蒸馏水
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 mL 浓氨水放置约lh 后,移至大瓶中,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出液不含氧离子为止。

用水稀至约为300 mL 。

3.7 氯化钠标准溶液,C( Nacl )=0.0l4lmol/L,相当于500 mg/L氯化物含量:将氯化纳(Nacl )置于瓷坩祸内.在500~600℃下灼烧40~50min 。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8.2400g ,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

用吸管吸取10.0mL,在容量瓶中准确稀释至100mL。

1.00 mL 此标准溶液含0.50mg氯化物(Cl-)。

3.8 硝酸银标准溶液,C( AgNO3)=0.0141 mol/:称取2.3950g于105℃烘半小时的硝酸银( AgNO3 ) ,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 ,贮于棕色
瓶中。

用氯化钠标准溶液(3.7)标定其浓度:
用吸管准确吸取25.00 mL 氯化钠标准溶液(3.7)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蒸馏水器25mL。

另取一锥形瓶,量取蒸馏水50 mL 作空白.各加入lmL铬酸钾溶液(3.9 ) ,在不断的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为终点。

计算每毫升硝酸银溶液所相当的氯化物量,然后校正其浓度,再作最后标定。

1.00mL此标准溶液相当于0.50mg氯化物(cl-),
3.9 铬酸钾溶液,50g/L:称取5g铬酸钾(K2CrO4)溶于少量蒸馏水中,滴加硝
酸银溶液(3.8)至有红色沉淀生成。

摇匀,静置12h ,然后过滤并用蒸馏水将滤液稀释至100mL 。

3.10 酚酞指示剂溶液:称取0.5g 酚酸溶于50mL95%乙醇(3.3 )中。

加入50 mL 蒸馏水,再滴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5)使呈微红色。

4 仪器
4.1 锥形瓶,250 mL 。

4.2 滴定管,25 mL ,棕色。

4.3 吸管,50 mL,25 mL 。

5 样品
采集代表性水样,放在干净且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内。

保存时不必加入特别的防腐剂。

6 分析步骤
6.1干扰的排除
若无以下各种干扰,此节可省去。

6.1.1 如水样浑浊及带有颜色,则取150 ml或取适量水样稀释至150 mL,置干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2 mL 氢氧化铝悬浮液(3.6) ,振荡过滤,弃去最初滤下的20 mL ,用干的清洁锥形瓶接取滤液备用。

6.1.2 如果有机物含量高或色度高,可用茂福炉灰化法预先处理水样。

取适量废水样于瓷蒸发皿中,调节pH 值至8 ~ 9 ,置水浴上蒸干,然后放入茂福炉中在600 ℃下灼烧lh ,取出冷却后,加10 mL 蒸馏水,移入250 mL 锥形瓶中,并用蒸馏水清洗三次,一并转入锥形瓶中,调节PH 值到7 左右,稀释至50 mL 。

6.1.3 由有机质而产生的较轻色度,可以加入0 .0mol/L 高锰酸钾(3.1) 2 mL,煮沸。

再滴加乙醇(3.3)以除去多余的高锰酸钾至水样退色,过滤;滤液贮于锥形瓶中备用。

6.1.4 如果水样中含有硫化物、亚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则加氢氧化钠溶液(3 . 5)将水样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加入1mL30%过氧化氢(3.2),摇匀。

一分钟后加热至70~80℃,以除去过量的过氧化氢。

6.2 测定
6.2.1 用吸管吸取50 mL 水样或经过顶处理的水样(若氯化物含量高,可取适量水样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 ),置于锥形瓶中。

另取一锥形瓶加入50 mL 蒸馏水作空白试验。

6.2.2 如水样pH 值在6.5~10.5 范围时,可直接滴定,超出此范围的水样应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稀硫酸(3.4)或氢氧化钠的溶液(3.5)调节至红色刚刚退去。

6.2.3 加入1 mL 铬酸钾(3.9)溶液1) ,用硝酸银标准溶液(3.8)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即为滴定终点。

同法作空白滴定。

注:l )铬酸钾在水样中的浓度影响终点到达的迟早,在50 ~ 100 mL 滴定液中加入1 mL 5%铬酸钾溶液,使CrO 4浓度为2.6×10-3~5.2×10-3
mol/L 。

在滴定终点时,硝酸银加入量略过终点,可用空白测定值消除。

7 结果的表示
氯化物含C (mg/L )按下式计算: V
M V V C 100045.35)(12⨯⨯⨯-= 式中:
V 1——蒸馏水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量,mL ;
V 2——试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量,mL ;
M ——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试样体积,mL 。

8 精密度和准确度
6个实验室测定含氯化物88.29mg/L 的标准混合样品结果(l987年1 月)如下:
8.1重复性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0.27%。

3.2再现性
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1.2%。

8.3 准确度
相对误差0.57%。

加标回收率100.21 土0.32%。

附录A
矿化度很高的咸水和海水的测定
(补充件)
A1 对于矿化度很高的咸水或海水的测定,可采取下述方法扩大其测定范围1);
a.提高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到1 mL 标准溶液相当于2~5mg 氯化物。

b.对样品进行稀释,稀释度可参考表1 :
表l 高矿化度样品稀释度
比重稀释度相当取样量,ml
1.000~1.010 不稀释取50mL滴定50
1.010~1.025 不稀释取25mL滴定25
1.025~1.050 25mL稀释至100mL,取50mL 1
2.5
1.050~1.090 25mL稀释至100mL,取25mL 6.25
1.090~1.120 25mL稀释至500mL,取25mL 1.25
1.120~1.150 25mL稀释至1000mL,取25mL 0.625
注:1)此范围值摘自Anp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Designation D4458-85。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标准处提出。

本标准由水电部水质试验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木标准主要起草人鲁光四。

本标准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