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钢化玻璃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钢化玻璃制作原理

钢化玻璃制作原理钢化玻璃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玻璃材料,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和抗弯曲性能。
它主要由原始玻璃经过切割、打磨、清洗、钢化等工艺制成。
那么,钢化玻璃的制作原理是怎样的呢?钢化玻璃的制作原理主要涉及到玻璃淬火和热处理两个主要过程。
首先,将原始玻璃切割成所需尺寸,并进行打磨和清洗,以保证表面平整和干净。
随后,将玻璃送入钢化炉,进行加热处理。
钢化炉内部设有加热器和风扇,通过调节加热器的温度和风扇的风速,可以控制玻璃的加热速度和温度均匀性。
在制作钢化玻璃时,首先将玻璃加热到接近其软化点的温度,一般为600~700摄氏度。
当玻璃达到软化点温度后,需要迅速将其冷却。
这个过程被称为淬火,淬火的目的是使玻璃表面迅速冷却,而内部仍保持较高的温度。
淬火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喷射冷却剂,如空气或液体,使玻璃表面迅速冷却;另一种是通过强制对流,将热量迅速带走。
无论是哪种淬火方法,都会使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而内部形成拉应力。
这种应力分布使得钢化玻璃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
当外界冲击力作用于钢化玻璃表面时,玻璃会迅速碎裂成许多小颗粒,而不会形成尖锐的碎片,从而减少了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在钢化玻璃制作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是指将淬火后的玻璃加热至较高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这个过程可以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并提高玻璃的平整度和光学性能。
总结起来,钢化玻璃的制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过程:淬火和热处理。
通过淬火使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内部形成拉应力,从而增强其抗冲击性能;通过热处理消除应力,提高玻璃的平整度和光学性能。
钢化玻璃制作工艺复杂,但是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能,还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和耐热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电等领域。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是的一种,又称为淬火。
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载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玻璃强度较普通大大提高。
钢化玻璃按照钢化方法可分为物理钢化玻璃和化学钢化玻璃,按照钢化程度可分为全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三种。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生产钢化玻璃的物理钢化方法有风冷钢化、液冷钢化和微粒钢化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风冷钢化.物理钢化是把玻璃加热到低于软化温度后进行均匀的快速冷却,玻璃外部因迅速冷却而固化、而内部冷却较慢。
当内部继续收缩时使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而内部为张应力,从而提高了玻璃强度和耐热冲击性。
物理钢化的主要设备是,它由加热和淬冷两部分组成,按玻璃的输送方式又分为水平钢化炉和垂直钢化炉两种。
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玻璃原片准备一切裁、钻孔、打槽、磨边一洗涤、干燥一电炉加热一风栅淬冷一成品检验(1)垂直钢化法垂直钢化法采用夹钳吊挂平板玻璃加热和吹风进行淬火,是最早使用的一种淬火方法。
垂直钢化生产线主要由加热炉、压弯装置和钢化风栅三部分组成。
经过原片准备、加工、洗涤、干燥和半成品检验等预处理的玻璃,用耐热钢夹钳钳住送入电加热炉中进行加热。
当玻璃加热到需要温度后,快速移至风栅中进行淬冷。
在钢化风栅中用压缩空气均匀、迅速地喷吹玻璃的两个表面,使玻璃急剧冷却。
在玻璃的冷却过程中,玻璃的内层和表层之间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因而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内层产生拉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性。
淬冷后的玻璃从风栅中移出并去除夹具,经检验后包装入库。
使用垂直法生产曲面钢化玻璃,有一步法和二步法两种。
二步法是在钢化加热炉和钢化风栅之间,设有一个由前、后模组成的压弯装置。
当玻璃在加热炉内加热到接近软化温度时迅速移入压弯装置中,被压弯装置弯曲成所需的曲面,然后经淬冷获得曲面钢化玻璃产品。
一步法时,钢化风栅和压弯模具用对接的方式结成一体,玻璃的弯曲和淬冷在同一工位完成。
钢化玻璃制作流程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钢化玻璃制作流程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钢化玻璃作为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玻璃材料在现代建筑、家居装饰和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冲击性能,而且在发生破碎时不会产生尖锐的碎片,从而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
因此,了解钢化玻璃的制作流程以及其特点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钢化玻璃制作流程的三个主要阶段:预处理阶段、玻璃加热与冷却阶段以及化学处理阶段。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钢化玻璃的定义、优点和应用领域,并详细解释其制作工艺及特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对钢化玻璃制作工艺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钢化玻璃的制作流程,并说明其优点和应用领域。
通过深入了解钢化玻璃的特点和制作工艺,读者能够对其在建筑、装饰和汽车领域的应用有更全面的了解。
此外,本文也希望为钢化玻璃制作工艺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展望。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进一步认识到钢化玻璃在现代化社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获得对其潜力和前景的一定认知。
2. 钢化玻璃制作流程2.1 预处理阶段在制造钢化玻璃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预处理。
这一步骤主要包括清洗和修剪玻璃,以确保其表面没有杂质和裂纹。
2.2 玻璃加热与冷却接下来,经过预处理的玻璃将被放置在一个特殊的箱体中。
箱体内部会上下运转,使得玻璃均匀受到加热。
通常情况下,玻璃会被加热到约620°C(1150°F)左右。
一旦达到所需温度,被加热的玻璃会迅速从箱体中移出,并放置在强风冷却设备上。
这个过程称为“淬火”或“快速冷却”。
通过急速冷却,可以使得玻璃表面形成压缩应力,而内部则形成拉伸应力。
2.3 化学处理经过淬火后的钢化玻璃通过化学处理进一步增强其强度。
这一步骤涉及将钢化玻璃浸泡在氯离子溶液中,以增加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在化学处理完成后,钢化玻璃经过清洗和干燥,并进行必要的检验。
最终产品将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冲击性,并且相比于普通玻璃,若发生破碎,断裂为小颗粒而非尖锐的碎片。
化学钢化玻璃工艺流程

化学钢化玻璃工艺流程英文回答:The process of chemically tempered glass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o strengthen the glass and make it more resistant to breakage. Here is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process:1. Cutting and shaping the glass: The first step is to cut the glass into the desired shape and size. This can be done using various cutting tools and techniques. Once the glass is cut, it is shap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2. Cleaning the glass: After the glass is cut and shaped, it needs to be thoroughly cleaned to remove any dirt, dust, or oils that may be present on the surface.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any impurities can affect the tempering process.3. Preparing the glass for tempering: Once the glass is clean, it is placed in a tempering oven. The oven is heated to a high temperature, usually around 620 degrees Celsius (1150 degrees Fahrenheit). This heating process helps to remove any remaining impurities and prepares the glass for the chemical tempering.4. Applying the chemical solution: After the glass is heated, it is removed from the oven and a chemical solution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This solution typically contains potassium nitrate and sodium nitrate. The glass is then heated again, causing the chemicals to react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glass.5. Rapid cooling: Once the chemical reaction takes place, the glass is rapidly cooled using high-pressure air jets. This rapid cooling creates compressive stress on the surface of the glass, making it stronger and more resistant to breakage.6. Quality control: After the glass is tempered, it undergoes a series of quality control tests to ensure thatit meets the required standards. These tests may include measuring the thickness, checking for any defects or imperfections, and verifying the strength of the glass.7. Finishing touches: Once the glass passes the quality control tests, it is ready for any additional finishing touches, such as edge polishing or sandblasting,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中文回答:化学钢化玻璃的工艺流程包括多个步骤,以增强玻璃的强度,使其更加耐碎。
化学钢化玻璃工艺流程

化学钢化玻璃工艺流程Chemical tempering of glass is a process that involves treating the surface of the glass with chemicals to increase its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This process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automotive glass, display screens, and architectural glass. It is a critical step in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glass products in various industries.化学钢化玻璃是一种利用化学物质处理玻璃表面以增加其强度和耐久性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用于汽车玻璃、显示屏和建筑玻璃的制造中。
这是确保各行各业玻璃产品安全可靠的关键步骤。
The process of chemical tempering involves immersing the glass in a bath of molten salt at a high temperature, typically around degrees Celsius. This allows the ions in the salt to penetrate the surface of the glass, creating a compressive stress layer that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its strength. The glass is then rapidly cooled to lock in this compressive stress, resulting in a toughened glass product that is more resistant to breakage and impact.化学钢化的过程涉及将玻璃浸入高温下的熔融盐浴中,通常在摄氏度左右。
化学钢化玻璃详解

化学钢化一、化学钢化的分类:化学钢化的基本原理是用改变玻璃表面的组成来提高玻璃的强度,目前有表面脱碱;涂复热膨胀系数小的玻璃,碱金属离子交换等方法;碱金属离子交换可分为;高温型离子交换和低温型离子交换两类;二、离子交换化学钢化法;把玻璃侵在高温熔融盐中,玻璃中的碱离子与熔盐中的碱离子因相互扩散而发生离子交换,因在交换层产生压应力而使强度增大。
1、高温型离子交换法;在玻璃的软化点与转变点之间的温度区域内,把含Na2O或K2O的玻璃侵入锂的熔盐中,使玻璃中的Na+或与它们半径小的熔盐中的Li+相交换,然后冷却至室温,由于含Li+的表层与含Na+或K+内层膨胀系数不同,表面产生残余压力而强化,同时;玻璃中和含有AL203、TiO2等成分时,通过离子交换,能产生膨胀系数极低的p—锂霞石(LiO、AL2O3、2SiO2)结晶,冷却后的玻璃表面将产生很大的压力,可得到强度高达700MPa的玻璃,次法的实例如下;将Sio257%—60%、AL2o313.5%—23%、Na2o3.8%—11%、Li2o10%—13%(质量)玻璃在600—750℃下侵在Li+、Na+、Ag+的熔盐中,玻璃中的Na+被Ag+或Li+置换,产生双层交换层;外侧是p—锂霞石,内侧是偏硅酸锂结晶化玻璃层,能极大的增高强度。
2、低温型离子交换法在不高于玻璃转变点的温度区域内,将玻璃侵在含有比玻璃中碱离子半径大的碱离子熔盐中。
例如;用Li+置换Na+,或用Na+置换K+,然后冷却。
由于碱离子的体积差造成表面压应力层,提高了玻璃的强度。
虽然比高温型交换速度慢,但由于钢化中玻璃不变形而具有实用价值。
3、低温型离子交换法的工艺(1)工艺流程低温型离子交换法的工艺如下;原片检验—切裁—磨边—清洗干燥—低温预热—高温预热—离子交换—高温冷却—中温冷却—低温冷却—清洗干燥—检验—包装入库。
(2)工艺参数熔盐材料: KNO3(一般用化学纯)辅助添加剂: AI2O3粉、硅酸钾、硅藻土、其它盐浴池熔盐温度: 410~500℃交换时间:根据产品增强需要而定设计炉温:低温预热 200~300℃高温预热 350~450℃离子交换炉 410~500℃高温冷却炉 350~450℃中温冷却炉 200~300℃低温冷却炉 150~200℃(3)容器的选择对一定的熔盐,必须注意选择容器材料。
化学钢化玻璃详解

化学钢化一、化学钢化的分类:化学钢化的基本原理是用改变玻璃表面的组成来提高玻璃的强度,目前有表面脱碱;涂复热膨胀系数小的玻璃,碱金属离子交换等方法;碱金属离子交换可分为;高温型离子交换和低温型离子交换两类;二、离子交换化学钢化法;把玻璃侵在高温熔融盐中,玻璃中的碱离子与熔盐中的碱离子因相互扩散而发生离子交换,因在交换层产生压应力而使强度增大。
1、高温型离子交换法;在玻璃的软化点与转变点之间的温度区域内,把含Na2O或K2O的玻璃侵入锂的熔盐中,使玻璃中的Na+或与它们半径小的熔盐中的Li+相交换,然后冷却至室温,由于含Li+的表层与含Na+或K+内层膨胀系数不同,表面产生残余压力而强化,同时;玻璃中和含有AL203、TiO2等成分时,通过离子交换,能产生膨胀系数极低的p—锂霞石(LiO、AL2O3、2SiO2)结晶,冷却后的玻璃表面将产生很大的压力,可得到强度高达700MPa的玻璃,次法的实例如下;将Sio257%—60%、AL2o313.5%—23%、Na2o3.8%—11%、Li2o10%—13%(质量)玻璃在600—750℃下侵在Li+、Na+、Ag+的熔盐中,玻璃中的Na+被Ag+或Li+置换,产生双层交换层;外侧是p—锂霞石,内侧是偏硅酸锂结晶化玻璃层,能极大的增高强度。
2、低温型离子交换法在不高于玻璃转变点的温度区域内,将玻璃侵在含有比玻璃中碱离子半径大的碱离子熔盐中。
例如;用Li+置换Na+,或用Na+置换K+,然后冷却。
由于碱离子的体积差造成表面压应力层,提高了玻璃的强度。
虽然比高温型交换速度慢,但由于钢化中玻璃不变形而具有实用价值。
3、低温型离子交换法的工艺(1)工艺流程低温型离子交换法的工艺如下;原片检验—切裁—磨边—清洗干燥—低温预热—高温预热—离子交换—高温冷却—中温冷却—低温冷却—清洗干燥—检验—包装入库。
(2)工艺参数熔盐材料: KNO3(一般用化学纯)辅助添加剂: AI2O3粉、硅酸钾、硅藻土、其它盐浴池熔盐温度: 410~500℃交换时间:根据产品增强需要而定设计炉温:低温预热 200~300℃高温预热 350~450℃离子交换炉 410~500℃高温冷却炉 350~450℃中温冷却炉 200~300℃低温冷却炉 150~200℃(3)容器的选择对一定的熔盐,必须注意选择容器材料。
硝酸钾化学钢化玻璃操作流程

硝酸钾化学钢化玻璃操作流程一、前期准备。
咱要做硝酸钾化学钢化玻璃呀,那前期准备可不能马虎。
得先把要用的东西都找齐喽。
硝酸钾肯定是主角啦,要准备足够量的高纯度硝酸钾。
这就像做菜得有足够的食材一样重要。
然后呢,咱还得有个合适的钢化炉,这个炉得能精准地控制温度啥的,就像厨师得有个好炉灶。
玻璃也不能随便拿一块,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厚度、尺寸和类型的玻璃,这就好比不同的菜需要不同的食材搭配。
还有哦,防护用品可不能少。
像护目镜、手套这些,硝酸钾可有点小脾气,不小心沾到皮肤上或者进到眼睛里可就不好玩了。
这就像是上战场得穿上盔甲一样,要把自己保护得好好的。
二、玻璃清洗。
玻璃拿来了,上面可能脏脏的,有各种灰尘啊或者小污渍。
这时候就得好好清洗一下。
可不能随便用水冲一冲就了事。
要用专门的清洁剂,温柔地把玻璃的每一个角落都擦干净。
就像给小宝贝洗澡一样,要仔仔细细的。
把玻璃表面的油污、指纹这些东西都去掉,让玻璃干干净净的,这样在后面的钢化过程中,硝酸钾才能更好地和玻璃亲密接触。
要是玻璃不干净,那就像两个人之间隔了一层脏东西,关系肯定好不了,钢化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硝酸钾溶液配制。
接下来就是配制硝酸钾溶液啦。
这一步很关键哦。
要根据玻璃的具体要求和钢化炉的特点来确定硝酸钾溶液的浓度。
这就像调咖啡一样,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浓度。
把硝酸钾慢慢加到适量的水里,然后搅拌均匀。
搅拌的时候可要有耐心,就像搅拌蛋糕面糊一样,要让硝酸钾充分溶解在水里。
如果搅拌不均匀,那溶液里有的地方硝酸钾多,有的地方少,这样钢化出来的玻璃质量就会参差不齐,有的地方硬,有的地方软,那可不行。
四、玻璃钢化过程。
玻璃清洗干净了,硝酸钾溶液也配好了,就可以把玻璃放进装有硝酸钾溶液的钢化炉里啦。
这个时候呢,要设置好钢化炉的温度和时间。
温度就像火候一样,时间就像煮菜的时长。
如果温度太高或者时间太长,玻璃可能会变得太脆,容易碎掉,就像饼干烤焦了一样。
如果温度太低或者时间太短呢,钢化效果又达不到要求,玻璃就不够结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钢化玻璃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化学钢化玻璃主要以3mm厚度以下的玻璃为主,化学钢化玻璃是通过改变玻璃的表面的化学组成来提高玻璃的强度,一般是应用离子交换法进行钢化。
其方法是将含有碱金属离子的硅酸盐玻璃,浸入到熔融状态的锂(Li+)盐中,使玻璃表层的Na+或K+离子与Li+离子发生交换,表面形成Li+离子交换层,由于Li+的膨胀系数小于Na+、K+离子,从而在冷却过程中造成外层收缩较小而内层收缩较大,当冷却到常温后,玻璃便同样处于内层受拉,外层受压的状态,其效果类似于物理钢化玻璃。
化学钢化玻璃的工艺流程为:
白片成品—QC检验—清洗处理—化学钢化---保温冷却—清洗干燥—包装。
由于钾钠离子交换速度较慢,要使玻璃具有大的应力值和符合使用要求的应力层厚度,交换时间需要1小时—8小时不等。
化学钢化玻璃的优点:
化学钢化玻璃未经转变湿度以上的高温过程,所以不会像物理钢化玻璃那样存在翘曲,表面平整度与原片玻璃一样,同时在强度和耐温度变化有一定提高,并可适当作切裁处理。
化学钢化玻璃强度高,其抗压强度可达125MPa以上,比普通玻璃大4~5倍;抗冲击强度也很高,用钢球法测定时,0.8kg的钢球从1.2m高度落下,玻璃可保持完好。
化学钢化玻璃的弹性比普通玻璃大得多,一块1200mm×350mm×6mm的钢化玻璃,受力后可发生达100mm的弯曲挠度,当外力撤除后,仍能恢复原状,而普通玻璃弯曲变形只能有几毫米。
热稳定性好,在受急冷急热时,不易发生炸裂是化学钢化玻璃的又一特点。
这是因为化学钢化玻璃的压应力可抵销一部分因急冷急热产生的拉应力之故。
化学钢化玻璃耐热冲击,最大安全工作温度为288℃,能承受204℃的温差变化。
化学钢化玻璃适宜于在以下建筑场合使用:有减轻自重要求,同时对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耐冷热冲击有一定要求的场合,如农用温室的窗及顶棚,活动房屋的门窗玻璃等。
同物理钢化玻璃相似的是化学钢化玻璃的表层压应力使玻璃强度得以提高,区别在于物理钢化的原理是加热后淬冷,由非均匀收缩形成表面压应力,而化学钢化是通过离子交换形成玻璃的表面压应力。
通常所用的化学钢化玻璃是采用低温离子交换工艺制造的,所谓低温系是指交换温度不高于玻璃转变温度的范围内,是相对于高温离子交换工艺在转变温度以上,软化点以下的温度范围而言。
低温离子交换工艺的简单原理是在400℃左右的碱盐溶液中,使玻璃表层中半径较小的离子与溶液中半径较大的离子交换,比如玻璃中的锂离子与溶液中的钾或钠离子交换,玻璃中的钠离子与溶液中的钾离子交换,利用碱离子体积上的差别在玻璃表层形成嵌挤压应力。
大离子挤嵌进玻璃表层的数量与表层压应力成正比,所以离子交换的数量与交换的表层深度是增强效果的关键指标。
离子交换钢化玻璃与物理钢化玻璃的应力分布不同,前者表面层的压应力厚度较小,与其平衡的内部拉应力不大,这是化学钢化玻璃的内部拉应力层达到破坏时也不像物理钢化玻璃那样碎成小片的原因。
由于离子交换层较薄,所以化学钢化玻璃方法用于增强薄玻璃效果显著,对厚玻璃的增强效果不甚明显,特别适合增强2~4mm厚的玻璃。
化学钢化玻璃适宜于在以下建筑场合使用:有减轻自重要求,同时对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耐冷热冲击有一定要求的场合,如农用温室的窗及顶棚,活动房屋的门窗玻璃等。
化学钢化玻璃的优点是,其未经转变湿度以上的高温过程,所以不会像物理钢化玻璃那样存在翘曲,表面平整度与原片玻璃一样,同时在强度和耐温度变化有一定提高,并可适当作切裁处理。
化学钢化的缺点是随时间易产生应力松弛现象,目前已有保护性工艺措施,使化学钢化玻璃具有其他强化玻璃品种不可替代的应用特点。
化学钢化是通过离子交换形成玻璃的表面压应力。
离子交换工艺的简单原理是在400LC 左右碱盐溶液中,使玻璃表层中半径较小的离子与溶液中半径较大的离子交换,比如玻璃中的锂离子与溶液中的钠离子交换,玻璃中的钠离子与溶液中的钾离子交换,利用碱离子体积上的差别产生表层压应力。
对厚玻璃的增强效果不甚明显,特别适合增2~4mm厚的玻璃。
化学钢化玻璃的优点是,其未经转变温度以上的高温过程,所以不会像物理钢化玻璃那样存在翘曲,表面平整度与原片玻璃一样,同时在强度和耐温度变化有一定提高,并可适当作切裁处理。
化学钢化的缺点是随时间易产生应力松弛现象,目前已有保护性工艺措施,使化学钢化玻璃具有其他强化玻璃品种不可替代的应用特点。
玻璃的化学钢化产生于一种称之为离子交换的工艺。
将玻璃浸入一个温度低于玻璃退火温度的熔化盐池。
玻璃片为钠钙浮法玻璃和钠钙平板玻璃时,盐池中成分为硝酸钾。
在浸入周期内,较大的碱性钾离子同较小的钠离子在玻璃表面发生置换,较大的钾离子嵌入由较小的钠离子构成的表面。
这种“强化”嵌入玻璃表面的深度只有数千分之一英寸,化学钢化玻璃的压应力可以达到10 000 psi(6.9×107Pa)。
由于表面缺陷的影响,上述压应力水平会大幅降低。
许多公布的数据或规范只是平均应力值。
这明显意味着玻璃样品可以有较高的应力值,也可以有较低的应力值:在同一盐池生产出的化学钢化玻璃的应力值也会有很大差别。
化学钢化玻璃破碎时,不一定碎成小颗粒,其碎片状态可能类似于普通玻璃。
因此这种玻璃不能用在需要安全玻璃的地方。
一些技术专家和研究人员宣称:离子交换实际上只有很少的分子在玻璃表面数百万分之一英寸深进行的,而不是像玻璃钢化协会手册上说明的“数千分之一英寸”。
尽管化学钢化玻璃在处理完后可以被切割,但是切割过程会使切口两边1 in(25 mm)范围内的压应力彻底丧失,使其回复到普通玻璃状态。
化学钢化玻璃广泛应用于眼镜和航空工业以及电子行业中,对要求厚度小于1/8 in(3 mm)又要求有较高强度的玻璃,可以采用化学钢化。
这种玻璃还可作为聚碳酸脂保护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