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工艺流程
完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析版)

完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析版)首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生产流程和化学原理;其次,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生产流程图或装置图,明确每个步骤的目的和化学反应;然后,根据题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逐步解答问题;最后,检查答案是否合理、完整,注意单位和精度。
2)注意细节在解答无机工艺流程题时,需要注意以下细节:一是认真审题,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化学反应;二是注意化学计算,包括物质的摩尔质量、反应的摩尔比、反应热等;三是注意单位和精度,特别是涉及到浓度、质量和体积等计量单位时,要进行转换和计算;四是注意环保和安全,避免产生有害物质和事故。
二、有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类及解题技巧等1、有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和分类有机工艺流程题是指将有机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或生产装置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学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学工艺试题。
有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和无机工艺流程题类似,也分为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
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附产品);题干部分主要用框图(或生产装置)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丰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题尾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制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
有机工艺流程题的分类,可根据生产原料的不同,分为石油化工工艺题、天然气化工工艺题、煤化工工艺题、生物质化工工艺题等;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序分为有机合成题、萃取分离题、蒸馏精制题等;也可根据产品的不同,分为有机酸、醇、醛、酮、酯、芳香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的工艺流程题。
2、解题技巧1)解题思路有机工艺流程题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选择将原料转化为目标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途径;二是分离提纯目标有机化合物;三是提高产量和产率;四是减少污染,注意环保,发展“绿色化学”;五是考虑原料的来源丰富和经济成本;六是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等。
命题者围绕以上几方面设问,我们的解题思路是:首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生产流程和化学原理;其次,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生产流程图或装置图,明确每个步骤的目的和化学反应;然后,根据题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逐步解答问题;最后,检查答案是否合理、完整,注意单位和精度。
高一化学工艺流程知识点

高一化学工艺流程知识点化学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和物理操作,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工艺流程,并且了解其中的关键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中常见的工艺流程知识点,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1. 硝化制硝酸工艺流程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化工领域。
硝化制硝酸是指将氨水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硝酸的工艺流程。
其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NH3 + O2 → NO + H2O2NO + O2 → 2NO23NO2 + H2O → 2HNO3 + NO2. 烧碱制法工艺流程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和纺织等行业。
烧碱制法是指通过氯化钠经过电解制备氯气和氢气,再经过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备氢氧化钠的工艺流程。
其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3. 煤制氨工艺流程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和医药领域。
煤制氨是指通过煤炭经过气化和合成反应制备氨的工艺流程。
其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C + H2O → CO + H2N2 + 3H2 → 2NH3C O + H2O → CO2 + H24. 合成氯乙烯(PVC)工艺流程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和涂料等领域。
合成氯乙烯工艺流程是指通过氯乙烯的氯化反应、脱氯反应和聚合反应制备氯乙烯的工艺流程。
其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C2H4 + Cl2 → C2H3Cl + HClC2H3Cl + Cl2 → C2H2Cl2 + HClnC2H2Cl2 → (C2H2Cl2)n5. 合成甲醇工艺流程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和能源领域。
合成甲醇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气相和液相反应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的工艺流程。
其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CO + 2H2 → CH3OH以上是高一化学中常见的工艺流程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工艺流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的过程。
高中化学的十大工艺流程解读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十大工艺流程解读1.从铝土矿中提炼铝说明:下面两个流程都有问题,仅供参考。
工业上是用碱溶法,没有用酸溶法。
而且碱溶法里面二氧化硅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铝硅酸钠沉淀而被除去。
流程Ⅰ(1)涉及反应(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①Al2O3+HCl=2AlCl3+3H2OFe2O3+HCl=2FeCl3+3H2O②AlCl3+NaOH=NaAlO2+3NaCl+2H2OFeCl3+NaOH=Fe(OH)3↓+3NaClHCl+NaOH=NaCl+H2O③NaAlO2+H2O+CO2=Al(OH)3↓+NaHCO3NaOH+CO2=NaHCO3④Al(OH)3Al2O3+3H2O⑤Al2O3(熔融)4Al+3O2↑(2)问题探讨(思考并回答问题)①步骤①加入过量盐酸后的实验操作是什么?提示:过滤。
②步骤②能否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提示:不能;原因是Al3+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Al(OH)3沉淀,达不到分离Al3+、Fe3+的目的。
③步骤③中若将CO2的量改为“少量”,得到的产物还是NaHCO3吗?提示:不是NaHCO3而是Na2CO3。
流程Ⅱ①Al2O3+NaOH=2NaAlO2+H2OSiO2+NaOH=Na2SiO3+H2O②Na2SiO3+HCl=H2SiO3↓+2NaClNaAlO2+HCl=NaCl+AlCl3+2H2ONaOH+HCl=NaCl+H2O③AlCl3+NH3·H2O=Al(OH)3↓+NH4ClHCl+NH3·H2O=NH4Cl+H2O(2)问题探讨①步骤②中将盐酸改为“CO2”合适吗?为什么?提示:不合适;因为过量CO2与NaAlO2、Na2SiO3反应生成Al(OH)3和H2SiO3沉淀,达不到分离SiO2和AlO2-的目的。
②步骤③中将氨水改为“NaOH溶液”合适吗?提示:不合适;因为Al(OH)3能溶于NaOH。
③冶炼金属铝能否用氯化铝代替氧化铝?提示:不能;因为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高中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第一部分:常见的工艺手段、操作名称和目的知识归纳一、设备:注意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例如:二、工艺流程一)、原料处理阶段:处理类型包括:1.粉碎固体:目的是增大表面积,使固体充分反应或加快反应速率。
注:常考提高浸出率的方法。
2.溶解原料:使用溶剂或有机溶剂等进行溶解、富集。
例如:3.灼烧、焙烧:仪器选择:酒精灯、三脚架、坩埚钳等,例如从海带中提碘。
4.煅烧原料:可以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例如碳酸钙分解,煅烧高岭土等。
5.其他:1)研磨或剪碎、榨汁等。
2)表面处理:如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用浸洗。
3)除去金属表面的油污等:用浸洗。
二)、分离提纯阶段:理清原料和产品的关系→“多的要除、少的要加”→不清楚的跳过。
I.提纯的方法包括:1.氧化除杂:如除去Cu中的Fe。
1)氧化:用氧化剂将Fe氧化成易于后期处理的形式。
2)调节pH除杂: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Fe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加入的物质常为纯碱,但尽量不引入杂质。
2.试剂除杂:加试剂直接反应除去杂质。
例如粗盐的提纯。
3.萃取、分液除杂:如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单质,利用溴和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
1)溴和碘单质的颜色:类型水有机溶剂溴单质3+2+碘单质2+2+2)使用到的仪器:4.过滤除杂:使用到的仪器:5.蒸馏除杂:1)使用范围:2)使用到的仪器:3)常见类型:II.常见题型或知识点考查:1.加热的目的:加快化学反应或促进反应等。
2.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参与的反应;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某方向,例如有H2O2参与的反应。
3.电解:注意:有新信息按新信息写,无新信息按教材知识写。
4.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时,找准氧化还原状态,注意环境的酸碱性、反应的条件、符号,然后配平方程式。
三)、获得产品阶段流程:结晶→过滤→洗涤→干燥1)结晶方法:①蒸发结晶:一般适用于溶质且该物质热稳定性好(不会热分解)的结晶析出。
2024高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题

②还原焙烧:指在低于炉料熔点和还原气氛条件下,使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转变为相应 低价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的焙烧过程。 该焙烧过程中,一般要在矿石中附加细小的炭粒作还原剂。 还原焙烧目前主要用于处理难选的铁、锰、镍、铜、锡、锑等矿物原料。
产物 ②控制反应速率 ③控制反应物转化率和产品产率 ④控制环境温度 ⑤抑制(促进)离子 的水解 ⑥降低生产成本酸浸时酸过量的目的:为了提高矿石中某金属元素的浸取率;抑制**离 子的水解等。对有多种反应物的体系,增大便宜、易得的反应物的浓度目的是:提高其他物质 的利用率,使反应充分进行;降低生产成本等。如:增大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使平衡发生 移动等。(应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2)控制加料的方法:逆向接触、加料顺序、缓 慢加料、间歇性加料等。
(2023·全国甲卷第26题)BaTiO3是一种压电材料。以BaSO4为原料,采用下 列路线可制备粉状BaTiO3。
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2)“焙烧”后固体产物 有BaCl2、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
“浸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焙烧”步骤中,BaSO4与过量的碳粉及过量的氯化钙在高温下焙烧得到CO、BaCl2、BaS 和CaS,BaSO4被还原为BaS,因此,碳粉的主要作用是做还原剂,将BaSO4还原。(2)S2-易发生 水解生成HS-,
4.研磨:增大固体样品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浸取)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
真题思演维练模型和方法模型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知识点总结化学工艺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操作,转化为有用的化学产品的过程。
在高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化学工艺流程的知识点,下面就来总结一下。
1. 硫酸的制备工艺流程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子、医药等领域。
硫酸的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硫磺燃烧、SO2氧化、SO3吸收和浓缩等步骤。
其中,硫磺燃烧产生SO2气体,经过催化剂催化氧化为SO3气体,再通过吸收剂吸收成为硫酸溶液,最后通过浓缩得到纯硫酸。
2. 氨的制备工艺流程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医药等领域。
氨的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合成气制备、氨合成和氨的分离纯化等步骤。
其中,合成气制备是将天然气或煤制气通过催化剂催化反应得到合成气,氨合成是将合成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下催化反应得到氨气,氨的分离纯化则是通过吸收剂吸收氨气,再通过蒸馏等方法得到纯氨。
3. 烷基化反应的工艺流程烷基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合成橡胶、塑料等领域。
烷基化反应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烷烃和烯烃的混合、催化剂的加入、反应器的控制和产物的分离等步骤。
其中,烷烃和烯烃的混合是将烷烃和烯烃按一定比例混合,催化剂的加入是将催化剂加入反应器中,反应器的控制是控制反应器的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产物的分离则是通过蒸馏、萃取等方法得到纯产物。
4. 聚合反应的工艺流程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等领域。
聚合反应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单体的加入、引发剂的加入、反应器的控制和产物的分离等步骤。
其中,单体的加入是将单体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器中,引发剂的加入是将引发剂加入反应器中引发聚合反应,反应器的控制是控制反应器的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产物的分离则是通过蒸馏、萃取等方法得到纯产物。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课本十大工业流程题解读

提示:不是;原因是澄清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低,不适合工业大量生产,应改为石灰乳。
4.工业上利用黄铁矿(FeS2)制取硫酸
(1)涉及反应
①4FeS2+11O2==2Fe2O3+8SO2②2SO2+O2==2SO3③SO3+H2O==H2SO4
(2)问题探讨
6.工业上制纯碱
(1)涉及反应NH3+H2O+CO2+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
提示:不合适;因为Al(OH)3能溶于NaOH。
③冶炼金属铝能否用氯化铝代替氧化铝?
提示:不能;因为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
2.硅的制备
(1)涉及反应
①SiO2+2C==Si+2CO↑②Si+2Cl2==SiCl4③SiCl4+2H2==Si+4HCl
(2)问题探讨
①步骤①中石英砂与焦炭高温下反应时为什么要隔绝空气?提高温下,焦炭和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
提示:常压下,SO2催化氧化成SO3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增大压强,即增加了设备的投资,得不偿失。
④吸收塔中发生的是SO3与水的反应,为什么吸收SO3气体时用98%的浓硫酸而不用水吸收?
提示:用水吸收SO3易形成硫酸的酸雾,影响吸收效率。
⑤硫酸工厂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SO2,写出用氨水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②工业上电解食盐水制烧碱时,食盐水为什么必须要精制?
提示:精制食盐水的目的是除去食盐水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以防Mg2+与OH-结合生成Mg(OH)2堵塞隔膜电解槽中的隔膜,造成电解失败。
③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为什么要用隔膜把电解槽分成阳极室、阴极室?
化学高中工艺流程

化学高中工艺流程
《化学高中工艺流程》
化学高中工艺流程是指在高中化学实验室中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实验流程。
这些实验流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培养实验技能,并锻炼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首先,化学高中工艺流程通常会包含一系列基础实验,如化学物质的性质鉴别、化学反应的观察与分析等。
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和理解不同化学物质的特性,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其次,化学高中工艺流程还会包括一些常见化学反应的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这些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过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此外,一些高级实验流程也会被纳入化学高中工艺流程中,如制备化合物、测定物质含量等。
这些实验通常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总的来说,化学高中工艺流程旨在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以及锻炼问题解决能力。
这对于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此,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工艺流程应该
得到重视,教师也应该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时加强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艺流程预处理1.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反应,加快速率2.焙烧:①改变物质结构(MCO3,MS)便于酸浸,将还原性物质(C,S)氧化除去②除去碳及有机物浸取(冷却,研磨,浸取,过滤)1.加快浸取速率:粉碎矿石,适当提高浸取温度,搅拌,适当提高酸液浓度影响浸出速率的因素:金属本身性质,浸出液的选择,温度,浓度,浸取时间,搅拌速率2.酸浸:用硫酸(硝酸氧化性,盐酸还原性)⑴加过量酸:①使物质充分浸出②抑制金属离子水解⑵不加过量酸:防止杂质与产物一同浸出(如硝酸与Pb和Ag)⑶用盐酸代替H2SO4+H2O2(H2O2作还原剂时):盐酸具有还原性和酸性,缺点是生成Cl2污染空气⑷不用盐酸:①盐酸易挥发②被...物质氧化产生Cl2污染空气⑸加过量浓盐酸:还原和氧化效果随酸性增强(如果氧化剂也是酸根离子的话)⑹滤渣:S,C,CaSO4,PbSO43.碱浸/碱融:如CrO3(Al2O3,SiO2)加NaClO3,NaCO3,NaOH熔融,再调节pH至中性分离Al(OH)3,H2SiO3除杂1.氧化二价铁:①加MnO2(得到Mn的流程中可以直接加这个),H2O2等,再加碱调节pH②加NaClO直接氧化及调节pH,但后期需除杂2.调节pH:MCO3/M(OH)x/MOx①调节pH后持续加热/搅拌:使胶体聚沉便于过滤分离②完全沉淀带等号,开始沉淀不带等号3.控制温度低温:见后高温:①加快反应速率②吸热反应平衡移动③恒容条件增大压强平衡移动④促进水解生成沉淀,胶体聚沉⑤增大溶解度(洗涤时热水/溶解时煮沸)4.沉淀①直接加沉淀试剂(NH4F):CaF2,MgF2②沉淀转化:MnS→CuS作用:平衡正向移动,生成更难溶的CuS5.关于S:若一开始没有灼烧除去,后面有很大几率是和二价铁等其他需要氧化的离子一同氧化。
注意氧化产物,如果有指向“过滤”操作则氧化产物可能是S,如果没有过滤除杂的操作则为SO42-,切记!6.Fe2+/Mn2+与HCO3-①加NH4HCO3:生成CO2(两步反应)②加NH3·H2O和NaHCO3:生成(NH4)2CO3作用:调节pH,与...生成MCO3沉淀不加CO32-:碱性太强易生成氢氧化物蒸发1.蒸发结晶:大量晶体析出时①不得结晶水②硫酸盐正常蒸发结晶,氯化水解盐在干燥HCl气流保护下蒸干(干燥:无水,HCl:水解平衡移动)(或与SOCl2液体共热:加热促进SOCl2水解(与结晶水反应),产生HCl抑制氯化盐水解)(注:SOCl2与水反应方程式有概率考,可以了解一下)③操作:玻璃棒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没有过滤操作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少量晶体析出时①得到结晶水②氯化水解盐加过量盐酸后冷却热饱和溶液,得到带结晶水的盐(有关硝酸盐结晶水的处理方法有点复杂但没怎么考过,进一步了解可以自行百度)3.注:①重结晶(固体到固体),冷却热饱和溶液(液体到固体)②方法:重结晶/焰色反应;操作:蒸发浓缩.../用铂丝…②重结晶操作:加水溶解,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其中趁热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过滤,洗涤,干燥1.过滤:趁热过滤:增大溶解度。
(或可能除去溶解气体,过滤前煮沸)外罩铁漏斗,酒精灯加热,保温(或热水过滤)抽滤装置:加快过滤速度,使固体和液体更好地分离(滤液上下形成压强差)操作:①带安全瓶:开抽气泵,转移固液混合物于布氏漏斗中,关闭安全瓶活塞,确认抽干,开活塞,加洗涤液,关活塞,确认抽干,开活塞,关抽气泵②洗涤液从抽滤瓶上口倒出③过滤溶液为强酸强碱强氧化性时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或用砂芯漏斗代替布氏漏斗2.洗涤:冷水洗涤:见“低温环境”洗涤操作: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水至没过沉淀,待水滤出后重复2-3次洗涤作用:除去易溶于(洗涤溶剂)的杂质洗涤试剂:⑴醇(无机首选,通常不考虑氧化):①降低物质溶解度②乙醇易挥发,可带走固体表面的水利于干燥⑵过滤后的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蒸发浓缩)2-,一定要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先选Cl-和SO42-时若有Ag+干扰则先加盐酸)酸化,其中检验SO43.干燥:低温烘干/减压烘干:降低烘干所需温度,防止失去结晶水灼烧1.仪器:坩埚,高温炉2.不用C还原氧化铁:①生成物中易混有C杂质②生成CO污染空气(热还原法中C氧化产物一定是CO)3.固体混合物先单独研碎再混合4.灼烧前酒精润洗:便于灼烧5.注意通风防止火灾保护气体作用:(先来后走)1.实验前:排空气①可燃性气体防爆炸②防反应过程水解氧化2.实验中:输送待测气(不是现生成而是直接就有的那种)(检验成分并称量质量),增大气体流量,将气体送到后续装置中使其被完全吸收3.实验后:①防倒吸②(防止装置末端进入空气)使产物氧化水解③赶产物(新生成)入装置中完全吸收④赶污染性气体使完全吸收防止污染空气低温环境:1.操作:①反应物(分液漏斗/注射器)分次加入②冰水浴③搅拌散热(磁力搅拌器或玻璃棒)(只在强调“反应过程放热”的时候可能答)④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制乙炔)2.作用:(分解挥发分离水解)①抑制水解(尤其金属)②减慢速率③平衡移动④防分解(NH4HCO3,H2O2等)⑤防挥发/增大气体溶解度(NH3,CO2,Br2,HBr不用)⑥降低固体溶解度分离杂质/析出产物(冷水洗涤,结晶析出)⑦使SO3,NO2,NH3等易液化产物液化定量实验中:1.可吸收气体应使气体被充分吸收:(减慢反应速率)①缓慢加入反应物②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反应需要加热条件)③缓慢通入保护气④加入足量反应物2.不可吸收气体(H2,N2)使用量气管:恒压分液漏斗(作用及改进)3.检验装置气密性4.误差分析气体过少:①流速过快②装置气密性差③气体未完全进入检验瓶中改进操作:①分液漏斗缓慢滴加使气流平缓②接导管通保护气赶气5.测反应减少固体质量:测排气后装置质量m1,再测反应后质量m2获得平稳气流:1.减慢反应速率:反应物分次加入2.控制反应温度:①加温度计②水浴加热破事儿贼多的反应过程中:1.先排空气再加热:①观察到反应装置中充满带颜色的气体后打开酒精灯作用:(即排空气作用)①防止产物氧化水解②防止反应物氧化水解③防止可燃性气体不纯爆炸(H2,NH3,H2S,CO,气态含氢有机物)②可燃性气体在尾管验纯后加热。
先开尾气处理灯,验纯后开反应灯。
反应结束后先停反应灯,再停气,最后停尾气灯2.需要加热的反应中加热的作用:①提供反应温度②使反应物固体融化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使固体达到熔融状态(信息中提示反应需要熔融态固体参与反应)③加快反应速率④使产物或杂质气化分离3.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在尾管验纯4.若未除杂注意杂质气体新反应可能产生的爆炸物或杂质向溶液中鼓入气体作用(一般不是除杂瓶时)1.仪器:泡罩玻璃管(增大接触面积)/简单导管/液体石蜡鼓泡瓶/带孔玻璃球泡2.作用①增大气体溶解度②观察气体通过速率(两个瓶:通入比例)③搅拌,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速率④(N2)赶走溶液中的溶解气体注:洗气瓶上消膜泡:防止瓶中液体被吹入下一个瓶中(防止瓶中液体被吹出)搅拌作用:①提及反应热:散热②有外源加热:防暴沸(+③)③增大接触面积,反应充分,加快速率加盐:1.干燥盐(生石灰,MgSO4,CaCl2,NaCl):蒸馏时吸水干燥(先在分离得到的有机产物中加无水固体盐,静置过滤后再蒸馏纯化;或不过滤直接蒸馏)2.非干燥盐(NaCl):①过滤时增大水层极性,降低(有机物)溶解度/盐析②分液时增大水层密度③反应催化剂(石蜡油分解中,如Al2(SO4)3等,直接加在反应装置里,一般有提示,同碎瓷片)3.Na2CO3:洗油污(酯类油)4.NH4Cl:当酸用,除金属表面氧化膜。
注意金属固体高温加热时可能加入该粉末。
防暴沸:①碎瓷片/沸石/分子筛/玻璃纤维(吸收多余热量,提供气化中心)②搅拌器(散热):磁力搅拌器/搅拌磁子③间接加热:水浴/油浴④控制反应速率(反应大量放热时)碎瓷片:1.液体混合物中:①防暴沸2.固体混合物中:②催化剂③积蓄热量(促进反应发生)3.如果忘加:停止实验,冷却后补加检验气密性:1.装置较长:关闭某某活塞,在装置末端接一橡胶管,再接一长导管(对于原导管短的情况中)伸入装水的烧杯中,微热某装置,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水柱(注:恒压分液漏斗可以不关漏斗活塞)2.长颈漏斗,较短:关闭某某活塞,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片刻液面差保持稳定3.量气管:关闭某某活塞,从自由段一侧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稳定装置评价1.沸石/石棉网2.尾气处理3.防倒吸①用防倒吸H 2O:HCl,NH3NaOH:SO2,H2S②不用防倒吸H 2O:SO2NaOH:Cl2浓H2SO4:NH3氮氢合成氨中NH3不用防倒吸(不纯)另:喷泉实验法一: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法二:打开止水夹,手捂烧瓶用水即可:NH3,HCl,NO2+O2浓NaOH于胶头滴管中,水/NaOH于水槽中:SO2,H2S,CO2,Cl2SO3溶解度比SO2大,且SO3具有氧化性使品红褪色,先检验SO3(BaCl2白色沉淀)4.防堵塞:①装固体的硬质玻璃管后端接粗导管防堵(加热)②收集产物的集气瓶后接粗导管连接尾气处理装置(提产物熔沸点,一般是冰水浴收集之后)③加单进口的三管洗气瓶检查是否堵塞④装固体的加热试管口放棉球或玻璃纤维团5.产物氧化水解:前后除水6.冰水浴/冷凝(产物及反应物熔沸点,分离、反应热效应)常用配套装置⑴装置末端碱石灰:防止里出+外进⑵单进口的三管洗气瓶:①液体作用②观察气体流速③平衡压强,检查装置是否堵塞现象: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⑶多进口的三管洗气瓶:①上述作用②将两种气体混合③控制气体通入的比例(或双向两个鼓泡瓶通气)⑷恒压分液漏斗:①平衡漏斗内外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②计入液体滴入时排出的空气体积(定量时)③防止污染性气体(Cl2)逸出污染空气⑸长颈漏斗+U形管+活塞:①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②排除装置中空气的干扰⑹三颈反应瓶上方接球形冷凝管:①回流反应物,提高反应物转化率②回流产物,收集产物③回流杂质,分离杂质⑺中空双层玻璃瓶作为加热容器:保温,使...完全...干燥装置1.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及还原性气体如HI,H2S,NH3,不能干燥SO3(生成焦硫酸)。
但SO2,NO2可以2.无水CaCl2:不干燥NH3(形成配合物8NH3)3.碱石灰: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4.P2O5:能干燥酸性气体(吸水生成磷酸)5.烘箱:恒温烘干。
计量仪器(容量瓶,量筒,滴定管,移液管)不能用烘箱烘干。
6.干燥器:放坩埚和计量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