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第四章_非金属及其化合物_各元素分类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化学第四章 非金属及化合物 第16讲 含答案

化学第四章 非金属及化合物 第16讲 含答案

第16讲硫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 1.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考点一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1.硫单质的性质及应用(1)硫元素的存在形态(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H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O2①与金属反应错误!表现氧化性②与非金属反应错误!③与强氧化剂反应(如浓硫酸):S+2H2SO4(浓)错误!3SO2↑+2H2O,表现还原性。

2.二氧化硫(SO2)(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2。

(2)化学性质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错误!②氧化性(如与H2S溶液反应):SO2+2H2S===3S↓+2H2O③还原性错误!④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等有机色质褪色,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3.SO2与HClO、H2O2、Na2O2、O3活性炭漂白原理的比较SO2HClO、H2O2、Na2O2、O3活性炭漂白原理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吸附有色物质变化类型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否可逆,加热或久置后不可逆,加热—可逆恢复原来颜色或久置后不恢复原来颜色漂白对象有色的有机物,不能漂白指示剂有色的有机物和指示剂有机色质4.三氧化硫(SO3)SO3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能与水反应:SO3+H2O===H2SO4,放出大量的热,SO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5.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1)来源: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矿物的冶炼等.(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pH小于5。

6).(3)治理:燃煤脱硫,改进燃烧技术.(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有两个:途径1:空气中飘尘的催化作用,使2SO2+O2错误!2SO3、SO3+H2O===H2SO4。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试题: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试题: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含解析

第四章第一节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7391858(A)A.硅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元素,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B.碳与硅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C.碳与硅的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易得电子表现为较强的氧化性D.碳常见化合价为+2和+4价,硅常见化合价为+2价2.(2017·临沂高一检测)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导学号7391858(D)A.加入过量的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B.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C.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硅酸钙生成D.先加过量的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3.(2017·资阳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7391858(B)A.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B.木材浸过水玻璃后,具有防腐蚀性能且不易着火C.因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H2SiO3酸性比H2CO3强D.碳酸和硅酸均属于弱酸,均易溶于水4.(2017·洛阳高一检测)和田玉是一种具有链状结构的含水钙镁硅酸盐。

某种和田玉的化学成分为Ca2Mg3Fe2(Si4O11)2(OH)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导学号7391858(C) A.将该和田玉的化学式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如下:2CaO·3MgO·Fe2O3·8SiO2·H2O B.该和田玉能抵抗任何酸或碱的腐蚀C.该和田玉中Fe的化合价为+2价D.该和田玉是由5种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5.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7391858(C)A.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其他物质反应B.硅酸受热分解可得二氧化硅,可以用二氧化硅和水直接反应来制取硅酸C.二氧化硅、晶体硅都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气体D .盛放硅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可以用玻璃塞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导学号 7391858( D )A .将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能说明硅酸比碳酸酸性弱的事实B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是因为HF 与SiO 2反应C .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D .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解析:将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能说明硅酸比碳酸酸性弱的事实,A 正确;HF 与SiO 2反应如下:SiO 2+4HF===SiF 4↑+2H 2O ,可以用于刻蚀玻璃,B 正确;石英砂的成分为SiO 2,可用碳还原得到粗硅,经提纯得单晶硅,C 正确;SiO 2制造光导纤维的原因不是其硬度大,两者无对应关系,D 错误。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

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1.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不是二氧化硅的是(A)A.硅胶B.水晶C.玛瑙D.硅石2.NaOH、KOH等碱性溶液可以贮存在下列哪种试剂瓶中(D)A.具有玻璃塞的细口瓶B.具有玻璃塞的广口瓶C.带滴管的滴瓶 D.具有橡胶塞的细口瓶3.构成地壳基本骨架的非金属元素的是(BC)A.Al B.O C.Si D.C4.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几乎所有的酸都不与其反应,但有一种酸能够和二氧化硅发生反应,这种酸是(D)A.浓盐酸B.硫酸C.硝酸D.氢氟酸5.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理由是(C)A.Si是非金属元素B.SiO2对应的水化物是可溶性弱酸C.SiO2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SiO2不能与酸反应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B.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以得到原硅酸C.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7、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B)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可形成硅酸胶体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8、下列物质中,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 )A.碳酸氢钠B.硅酸钠C.二氧化硅D.氢氧化铝9、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D)A.CO2→H2CO3B.SiO2→Na2SiO3C.Na2O2→Na2CO3D.SiO2→H2SiO310、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B)A.石英坩埚B.生铁坩埚C.普通玻璃坩埚D.陶瓷坩埚11、在SiO2+3C SiC+2CO↑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D)A.36∶30 B.60∶36 C.2∶1 D.1∶212、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钠长石(NaAlSi3O a):a为(8 ),以氧化物形式表示为Na2O·Al2O3·6SiO213、下列物质有固定熔点的是( C )A.水泥B.玻璃C.Na2O·SiO2D.水玻璃14、下列各反应中,SiO2表现了不同的作用和性质。

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12年3月中国气象报发布信息,近三年来,我国重酸雨区范围缩小约70%,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工厂烟囱造高一些;②将矿石燃料脱硫;③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④开发新能源A.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①③【答案】C【解析】①二氧化硫对排放与烟囱的高低无关,错误;②矿石燃料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对排放量,减少酸雨对产生,正确;③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属于酸雨产生后对补救措施,不能减少酸雨对产生,错误;④开发新能源,少使用含硫燃料,可以减少酸雨对产生,正确,所以答案选C。

【考点】考查减少酸雨的措施2.下列事实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有关的是①常温时用铁制容器运输浓硫酸②硫酸工业生产中,用浓硫酸吸收SO3③浓硫酸使蔗糖炭化变黑并有大量气体产生④浓硫酸用于生产磷肥⑤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HBr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⑤D.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①常温时,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阻止反应的进行,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有关,②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是利用了浓硫酸的不易挥发性,不易形成酸雾,与强氧化性无关,③浓硫酸使蔗糖炭化变黑,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同时有大量气体产生,是浓硫酸与产生的碳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体现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④浓硫酸用于生产磷肥,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强酸性,⑤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HBr,是因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能把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所以答案选C。

【考点】考查对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判断3.关于非金属元素Si、N、S、Cl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它们的单质均为气体B.它们在自然界中都存在游离态形式C.它们都有对应的含氧酸D.每种元素都只有一种氧化物【答案】C【解析】A.Si、S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而N、Cl的单质为气体,故A不选;B.Si主要以化合态存在,其它三种主以游离态存在,故B不选;C.均为非金属,存在对应的酸性氧化物,则都有对应的含氧酸,故C选;D.N的氧化物有多种,S的氧化物有2种,所以不都只有一种,故D不选;故选C。

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7讲硝酸考点2亚硝酸亚硝酸钠含答案

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7讲硝酸考点2亚硝酸亚硝酸钠含答案

考点2 亚硝酸亚硝酸钠1.亚硝酸(HNO2)亚硝酸是弱酸。

制备方法:①向亚硝酸钠的冷溶液中加入强酸,生成亚硝酸(HNO2):NaNO2+HCl NaCl+HNO2(强酸制弱酸)。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NO2和NO的混合物溶解在冰水中:NO+NO2+H2O[1]2HNO2。

2.亚硝酸钠(NaNO2)(1)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2]NaNO2,是可溶性盐。

其熔点为271 ℃,分解温度为320 ℃。

亚硝酸钠在建筑业中常用作混凝土掺加剂,作防冻剂,防止在冬天低温施工时混凝土发生冻结。

亚硝酸钠还是一种食品添加剂,用作食品防腐剂和肉类食品的发色剂。

(2)亚硝酸钠的氧化性在亚硝酸钠中,氮的化合价为[3]+3 ,处于中间价态。

因此,亚硝酸钠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时,表现出氧化性。

如亚硝酸钠与碘化钾反应可生成单质碘。

2N O2-+2I-+4H+[4]2NO↑+I2+2H2O (可检验N O2-的存在)亚硝酸钠与FeCl2溶液反应,生成棕黄色的FeCl3溶液。

N O2-+Fe2++2H+[5]NO↑+Fe3++H2O(3)亚硝酸钠的还原性亚硝酸钠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

如亚硝酸钠与K2Cr2O7酸性溶液反应时,Cr2O72-被还原成Cr3+,K2Cr2O7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Cr2O72-+3N O2-+8H+[6]3N O3-+2Cr3++4H2O(4)亚硝酸钠与氯化钠的鉴别与氯化钠不同,亚硝酸钠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AgNO2沉淀可溶于稀硝酸。

1.易错辨析。

[2022浙江改编]将少量NO2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N O3-+H2O+N O2-。

(√)2.NaNO2像食盐一样有咸味,有很强的毒性,误食亚硝酸钠(NaNO2)会使人中毒。

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该反应的氧化剂为HIB.反应产物中能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有I2、NaIC.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人误食亚硝酸钠中毒时,可以服用HI溶液解毒3.(1)鉴别NaNO2、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水、②淀粉-KI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考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考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测试考卷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n 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洪40分)1.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氮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B.二氧化氮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C.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二氧化氮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 )A.变红B.变白C.先变红再变白D.不变色3.某兴趣小组探究 SO2气体还原Fe",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能表明「的还原性弱于SO 2的现象是B 中蓝色溶液褪色B.装置C 的作用是吸收SO 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为了验证A 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 KMnO 4溶液,紫红色褪去D.为了验证A 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4.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 NaOH 溶液中,溶液变蓝色,再通入氯气,溶液由蓝色先变成红色,最后颜 色慢慢褪去,其原因是( )①氯气有漂白性 ②氯气与NaOH 溶液反应 ③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④次氯酸有漂白性化钠有漂白性 A.①④ B.②③④⑤氯C.①②③D.④⑤5.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硅原子和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也相同B.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氟酸反应,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C.二氧化硅中硅元素为+ 4价,二氧化硅具有氧化性D.在二氧化硅中,每个硅原子结合 2个氧原子 6 .下列变化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 .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B .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一氧化氮 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7 .下列反应中,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的是 ( )雷化剂8 . 507 + H-jO F H ?SO 3 9 . 2H 2S+ SO 2===3S U 2H 20 10 SO 2+ 2H 20 + Cl 2===H 2SO 4 + 2HCl 8 .下列关于硅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B.硅酸可由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得C.硅酸不稳定,加热分解会生成二氧化硅D.硅酸可由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得9 .如图是模拟氯碱工业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气体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具有还原性 D . 烧杯中的 NaOH 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A.10 .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B .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C.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 .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纯净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二、双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 6.0 分,共30分)11 .(双选)可用来制取硅酸的反应是()A.硅酸钙中加入稀硫酸B .二氧化硅加入沸水中C.水玻璃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D .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12 .(双选)实验室常用硫酸铜溶液吸收气体中的硫化氢:CuSO4+H2S===C U SJ+H2SO4,据此反应可以推测()A.CuS 不溶于硫酸B. CuS不溶于硝酸C.相同温度下氢硫酸饱和溶液中硫离子(S2—)浓度比CuS饱和溶液中大D .强酸可以制取弱酸13 .(双选)下列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B .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新制的饱和氯水中氯气与水的反应D .常温下二氧化硫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14 .(双选)下列金属中,既能与氯气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且生成相同的氯化物是()A.铁B.铝C.铜D.钠15 .(双选)下列实验现象中有白烟出现的是()A.铜丝在氯气中燃烧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镁带在氯气中燃烧D.钠在氯气中燃烧三、填空题(共1小题洪10分)16 .如图是由常见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作业第四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作业第四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

(2)与非金属反应。 点燃
如:H2+Cl2=====2HCl(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 于工业制盐酸。
光照 H2+Cl2=====2HCl(会发生爆炸) (3)与水反应:Cl2+H2O HCl+HClO
(4)与碱反应: Cl2+ 2NaOH===NaCl+ NaClO+ 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 气) 2Cl2+ 2Ca(OH)2===Ca(ClO)2+ CaCl2+ 2H2O(用于制漂粉 精) 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 原理)
据此判断: (1)在 A、B、C 这三种化合物中 ,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________(用 A、B、C 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乙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则化合物 B 的化学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 1∶3。可 溶解金、铂、钛等金属。
【典题例练 1】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 “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结构类似 于金刚石)、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耐高温抗氧化 B.它比钢铁轻、硬,但质地较脆 C.它没有固定熔点 D.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①2FeCl2+Cl2===2FeCl3 ②2KI+Cl2===2KCl+I2(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色, 用于氯气的检验) ③SO2+Cl2+2H2O===2HCl+H2SO4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硅习题及答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硅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讲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计时: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B.泡花碱属于盐类C.明矾和漂白粉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玻璃和陶瓷都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解析 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铝胶体,其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净水但不能杀菌、消毒;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答案 C2.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解析 晶体硅虽然外形像金属(有金属光泽),但实际上属于非金属;硅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其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尤其是在常温下),但常温下仍能与氟气、氟化氢和NaOH溶液等发生反应,加热至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发生反应。

答案 C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2OH-+CO2===CO+H2OB.向纯碱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CO+CO2+H2O===2HCOC.向水玻璃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SiO+CO2+2H2O===H4SiO4↓+CO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硅:Si+2OH-+H2O===SiO+2H2↑解析 向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A项错误。

答案 A4.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单质硅被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B.硅可由二氧化硅还原制得C.低温时硅与水、空气、盐酸、硝酸、硫酸不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D.自然界硅元素的贮量丰富,并存在大量的单质硅解析 自然界中无单质硅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硅和硅酸【同步训练】1.光纤通讯是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A .铜B .钢C .石英D .铝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 2溶于水显酸性B .稀盐酸加入水玻璃中可得到硅酸C .SiO 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D .因高温时SiO 2与Na 2CO 3反应放出CO 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3.能说明二氧化硅为酸酐的原因是( )A .它溶于水得相应的酸B .它对应的水化物是可溶性强酸C .它与强碱溶液反应只生成盐和水D .它是非金属氧化物4.下列物质中不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A .烧碱B .氢氟酸C .硝酸D .生石灰5.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硅也叫硅酸酐B .二氧化硅中硅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1∶2C .不能用二氧化硅跟水直接作用制取硅酸D .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所以它是两性氧化物6.和空气接触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①Na ②Na 2SiO 3溶液 ③Na 2O 2 ④烧碱溶液 ⑤石灰水 ⑥Fe (OH )2A .①③④B .②④⑤C .②③⑥D .①④⑤7.NaOH 、KOH 等碱性溶液可以贮存在下列哪种试剂瓶中( )A .具有玻璃塞的细口瓶B .具有玻璃塞的广口瓶C .带滴管的滴瓶D .具有橡胶塞的细口瓶8.除去SiO 2固体中混有的CaCO 3固体,方法正确的是( )A .加水,过滤B .加热C .加盐酸,过滤,干燥D .加NaOH 溶液,过滤9.下列变化中,很难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A .SiO 2→Na 2SiO 3B .H 2SiO 3→SiO 2C .CuSO 4→CuCl 2D .Cu (OH )2→Cu10.现有硅酸钠、石灰石、二氧化硅三种白色粉末,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它们鉴别开,该试剂是( )A .纯水B .盐酸C .硝酸银溶液D .碳酸钠溶液11.有一类物质可表示为Al 2O 3·2SiO 2·2H 2O ,这类物质是一种( )A .混合物B .含氧酸C .硅酸盐D .铝酸盐12.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 +、K +、-3HCO 、Ca 2+B .OH -、Na +、Mg 2+、-3HCOC .Na +、H +、Cl -、-3NOD .Na +、-23SiO 、H +、Cl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 2++2OH -+CO 2CaCO 3↓+H 2O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23CO +SiO 2-23SiO +CO 2↑C .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SiO 2+2OH --23SiO +H 2↑D .硅酸与烧碱溶液反应:H 2SiO 3+2OH --23SiO +2H 2O14.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4价氧化物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 .单质在加热时都能与氧气反应C .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D .碳和硅两种元素都有能导电的单质15.人造骨是一种具有生物功能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它类似于人骨和天然牙的性质和结构。

人造骨可以依靠从人体液中补充某些离子形成新骨,可在骨骼接合界面产生分解、吸收、析出等反应,实现与骨骼牢固结合。

人造骨植入人体内需要吸收( )离子形成新骨。

A .Ca 2+B .Cl -C .Na +D .Cl -16.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物质A 是一种高熔点化合物,不溶于H 2SO 4、硝酸,却溶于氢氟酸;C 是一种气体;D 是白色胶状沉淀;E 是白色固体。

A 、B 、C 、D 、E 之间的转化如图,试推断:A .______;B .______;C .______;D .______;E .______。

硅酸盐与硅单质【同步训练】1.可以直接用来制造半导体材料(如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是( )A .二氧化硅B .粗硅C .高纯硅D .硅酸盐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陶瓷B .玻璃C .二氧化硅D .水泥3.下列说法摘自某科普杂志,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A .铅笔芯的原料是重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能用嘴吮咬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B .一氧化碳有毒,生有煤炉的居室,可放置数盆清水,这样可有效地吸收一氧化碳,防止煤气中毒C .“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的道理,其中二氧化碳的缓释,有利于作物的呼吸作用D .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4.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晶体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 .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C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 .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5.下列不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的是( )A .玻璃B .水泥C .光导纤维D .陶瓷6.在室温下,下列物质不能与晶体硅反应的是( )A .F 2B .HF (酸)C .KOH 溶液D .Cl 27.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和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B .地壳中硅元素比碳元素含量多C .自然界里碳元素化合物比硅元素化合物种类多D .碳和硅的氧化物都是分子晶体8.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 )A .石英坩埚B .玻璃坩埚C .生铁坩埚D .陶瓷坩埚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水玻璃加盐酸:-23SiO +H +=H 2SiO 3↓B .小苏打和烧碱溶液:-3HCO +OH -=-23CO +H 2OC .石灰石溶于盐酸:-23CO +2H +=H 2O +CO 2↑D .石英溶于NaOH 溶液:Si 4++2O 2-+2OH -=-23SiO +H 2O10.向下列溶液滴加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盐酸,沉淀又溶解的是( )A.Na2SiO3B.BaCl2C.AgNO3D.NaAlO211.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而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12.用地壳中某主要元素生产的多种产品在现代高科技中占有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作用。

例如:(1)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应用最多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4)用作吸附剂、干燥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的人造分子筛大多是一类称为______的化合物;【能力拓展】1.不用任何其它试剂就可以将①Na2SiO3②Na2SO4③CuCl2④KCl⑤Ba(NO3)2五种溶液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 A.③④⑤①②B.③①⑤②④C.①③④②⑤D.③②①④⑤2.在反应SiO2+3C SiC+2C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A.1∶2B.2∶1C.1∶3 D.5∶33.在①浓硝酸②水③盐酸④氢氟酸⑤氢氧化钾溶液中,常温时能与二氧化硅起化学反应的有( ) A.①②B.②④C.④⑤D.③④4.10g含有杂质的CaCO3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0.1mol,则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A.KHCO3和MgCO3B.SiO2和MgCO3C.K2CO3和SiO2D.KHCO3和SiO25.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常用电解加工成的古铜色硬铝制造。

取硬铝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每一步试剂均过量),由此可以推知硬铝的组成为( )A.Al、Cu、Mg、Si、Mn B.Al、Mg、Si、ZnC.Al、Fe、C、Cu D.Al、Si、Zn、Na6.有A、B、C、D四种含硅元素的物质,它们能发生如下反应:(1)C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A和水;(2)A溶液与钙盐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3)B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4)C在高温下与碳酸钙反应生成D和一种气体;(5)C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单质B。

①根据上述变化,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CO和H2的混合气体称为水煤气,可由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如下图:已知:单质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化合物F是有毒的氧化物,C为液态。

据此,请填空:(1)氧化物A是_______________;(2)化合物F是___________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同步训练】1.下列关于对燃烧现象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燃烧一定发光放热C.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D.燃烧一定有氧气参与2.下列氯化物,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FeCl2C.MgCl2D.KCl3.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B.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也可以以游离态存在C.氯气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D.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4.下列物质的制备不属于氯气的用途的是( )A.制造盐酸B.制造漂白粉C.制造杀虫剂和杀菌剂D.制造食盐5.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①氯气;②液氯;③新制氯水;④氯气的酒精溶液;⑤盐酸;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①②③B.①②③⑥C.③⑥D.③④⑥6.可以证明次氯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A.次氯酸能和碱反应B.次氯酸具有漂白性C.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D.次氯酸钙能和碳酸反应7.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引起药品明显变质的是( ) A.NaOH B.Na2CO3C.FeCl2D.NaCl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B.用排水集气法便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C.氯气是无色有毒气体D.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9.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既有分子,又有离子B.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C.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任何现象D.新制氯水不能使干燥的布条褪色10.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B.1∶2C.2∶1 D.3∶211.有关漂白粉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漂白粉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B .为了增强漂白粉漂白效果,使用时可加少量盐酸C .漂白粉不能敞口放置D .漂白粉可与CO 2、H 2O 反应,由此可判断次氯酸的酸性强于碳酸1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 )A .氯化钠溶液B .新制氯水C .漂白粉D .液氯13.可以用于除去氯气中水蒸气的干燥剂是( )A .碱石灰B .生石灰C .无水氯化钙D .固体烧碱14.漂白粉在社会生活、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漂白粉除了具有漂白作用外,还能杀菌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