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鉴赏
梁祝音乐美学范例鉴赏论文(一)

梁祝音乐美学范例鉴赏论文(一)《梁祝》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代表性爱情故事,其历史与文化沉淀深厚,长期以来一直是音乐、文学、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经典题材。
在音乐领域,由上海交响乐团创作的《梁祝》交响音乐,作为新一代的音乐美学范例,由于其出众的音乐赏析价值,一直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热烈追捧。
本文将就这一经典音乐作品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构安排、音乐时空的表现方式、音乐的情感性。
《梁祝》交响音乐的结构安排非常完整,由“序曲、主题、延续、架设、发挥、高潮、结尾”等部分组成。
其中,“序曲”表现出清丽的旋律,让听众在入园后就深入感受到“金燕子”的清新态度;“主题”部分则采用交响乐团演奏的方式,切入到爱情主题,用美妙的旋律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富有感染力的情感;相比之下,“延续”部分使用异乐器和和声,以深邃的音乐刻画了梁祝心中的思绪;在“架设”部分,则运用量感强、速度快的狂热音乐,为梁祝爱情带来了更为紧张的气氛,同时也为听众营造出戏剧的紧张感;进入“高潮”部分,乐团技巧大放异彩,在强烈的情感冲击中,使人热泪盈眶;结尾部分则将梁祝的故事画上圆满的句点,以经典传统的方式,再次让听众感受到梁祝爱情的真谛。
此外,《梁祝》交响音乐还通过音乐时空的表现方式,展现了恢宏的音乐景观和深邃的情感内涵。
音乐中取材自中国民间音乐和西方交响音乐的特点,从很多方面彰显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比如配器上取材于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高胡、唢呐等,与竖琴、提琴等西洋乐器的混合使用,形式上体现了中西部分地区音乐的共鸣。
另一方面,音乐中交替地使用缓、快两种节奏形式,使听众随着音乐的旋律流转而感受到音乐时空之间的感受体验。
最后,音乐的情感性也是《梁祝》交响音乐的一个重要方面。
音乐分别通过旋律、和声、速度等元素,将爱情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中国民间爱情的真正内涵。
比如曲目“金燕子”使用柔和、清浅的音乐形式,表现出祝英台纯洁、柔美的形象;而曲目“掀起你的盖头来”则使用了饱满、激情的音乐,表达了梁祝两位热烈的情感。
《梁祝》音乐鉴赏

《梁祝》音乐鉴赏《梁祝》是一部融合了戏曲、舞蹈和音乐的传统中国艺术表演。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梁祝》的音乐创作是整个表演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下面将对《梁祝》音乐的演奏形式、乐器选择、曲目结构、旋律特点以及情感表达进行鉴赏。
一、演奏形式《梁祝》音乐通常由三个乐队演奏,分别是正乐队、侧乐队和背景乐队。
正乐队是主要演奏乐器的乐队,包括琵琶、二胡、笛子、唢呐等传统民乐器。
侧乐队则主要演奏打击乐器,如锣、鼓、钹等。
背景乐队则主要演奏弦乐器,如古筝、古琴等。
三个乐队的演奏相互协调,使整个表演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二、乐器选择在《梁祝》音乐中,乐器的选择非常讲究。
在正乐队中,琵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因为它能够表现出梁祝之间深情的爱情。
二胡则被用来表现出梁祝之间的痴情和细腻的情感。
笛子则能够表现出梁山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幻想。
唢呐则能够表现出梁祝之间的激情和决心。
在侧乐队中,锣和鼓则是主要的打击乐器,它们能够表现出梁祝之间的紧张和激烈的情感。
在背景乐队中,古筝则是被广泛使用的乐器之一,它能够表现出整个故事的背景和气氛。
三、曲目结构《梁祝》音乐的曲目结构通常是由序曲、主题曲、插曲和结尾曲组成。
序曲通常是表演的开场,它具有较为轻松的气氛和优美的旋律。
主题曲则是整个表演的主题,它的旋律清新、优美,富有浪漫情怀。
插曲则是整个表演中的情节发展,通常表现出梁祝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之间遭受的阻碍和磨难。
结尾曲则是表演的高潮,它通常是悲情的,表现出梁祝之间的爱情被命运所阻挡,最终以悲剧收场。
四、旋律特点《梁祝》音乐的旋律特点非常鲜明。
它的旋律流畅、优美,充满着浪漫情怀。
旋律中经常采用跳音和滑音等技巧,使得音乐更具表现力。
同时,音乐还采用了传统的吟唱方式,使得音乐更具古典的韵味。
此外,在表现梁祝之间爱情的旋律中,经常使用调式的变化,使得音乐更具有层次感和情感表达力。
五、情感表达《梁祝》音乐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
梁祝鉴赏800字

梁祝鉴赏800字趣赏《梁祝》:一场千年的爱情狂欢说起《梁祝》,这可是咱中国民间传说里的大明星啊!打我小时候,就老听大人们讲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什么女扮男装去求学,和梁山伯同窗三载还不被发现,最后化成蝴蝶双宿双飞,那情节,比电视剧还精彩。
后来我才知道,这《梁祝》不光有故事,还有各种艺术形式的演绎呢。
先说说那越剧版的《梁祝》吧。
我第一次看越剧《梁祝》的时候,就被那婉转的唱腔给迷住了。
演员们穿着漂亮的古装,在台上一步三摇,那身段,柔得像水一样。
特别是“十八相送”那一段,祝英台一会儿暗示梁山伯自己是个女娇娥,一会儿又暗送秋波,可那梁山伯啊,就像个榆木疙瘩,死活没明白。
我在台下看得着急,直想冲上去告诉他:“嘿,老兄,人家姑娘喜欢你呢!”那越剧的唱词也特别有意思,“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听着就像在念一首优美的诗,可又比诗更有韵味,因为演员们用那独特的嗓音一唱,就好像把整个故事都唱活了。
再说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刚开始听的时候,我还真有点懵,这没有歌词,光靠乐器咋能讲好故事呢?可听着听着,我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那小提琴拉出来的旋律,一会儿欢快得像两只小鸟在枝头嬉戏,那不就是梁祝在书院里无忧无虑的时光嘛;一会儿又低沉得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估计是祝英台要被逼婚了,心里难受。
到了最后那段“化蝶”,小提琴和钢琴一合奏,我仿佛真的看到两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
我听的时候,眼睛都不自觉地闭上了,就跟着那旋律在脑海里想象着梁祝的爱情故事,感觉自己都快变成那故事里的人了。
这《梁祝》啊,历经岁月流转却魅力不减。
它似一条情感的纽带,连接着古往今来的痴男怨女。
无论是舞台上的依依呀呀,还是琴弦间的悠扬婉转,都把那份生死相依的爱恋展现得淋漓尽致。
愿这经典的《梁祝》永远在文化的星空中闪耀,成为人们心中永不落幕的爱情传奇,让每一个听闻它的人,都能为这份纯粹的情感所打动,沉浸在那动人心弦的故事里,久久回味。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一部曲子,由韩德君作曲,被誉为中国
新音乐的经典之作。
这首曲子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
两者结合出不一样的风格,是一部十分有特色的音乐作品。
这首曲子原篇是电影《梁祝》的主题曲,讲述的是一个神话故事:一只蝴蝶携着神仙传报来到梁山,两位牛郎织女心痒难耐,从此幸福
美满,过上了如同神仙一般的生活。
曲子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引
人入胜,以小提琴的独奏,夹杂着唢呐、笛子的演奏,形成一个浪漫
的氛围,以及隐约的哀愁。
曲子里的旋律编排极其精美,总令人心不
禁起波澜,让人激动潸然,非常完美地表达出了牛郎织女之间浓烈而
又幸福的爱情。
《梁祝》歌颂美好的爱情,旋律变化自如,表演非常灵动,动听
而又豪放。
小提琴的独奏音色清冽而高昂,融合了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令人陶醉,十分动人。
曲子以小提琴把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人感到一种温馨浪漫的情怀,让人沉醉在小提琴的旋律里,体会牛
郎织女之间的爱情实践。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韩德君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它将中国
民乐与西洋古典音乐融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而又完美的音乐风格。
小提琴曲子以淡淡的婉转旋律把浓浓的爱情情怀表达得非常出色,旋
律动人,节奏轻快活泼,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曲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鉴赏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鉴赏1. 引子:音乐的魅力说到小提琴,大家肯定都会想起那些优雅的旋律,还有那种能让人心里暖暖的感觉。
而提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哎呀,那可真是如沐春风啊!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曲音乐,它还蕴含了中国古代美丽的爱情故事,真是让人听了就心醉神迷。
你能想象吗?在一场音乐会上,乐声起伏、情感交织,就像在看一部扣人心弦的爱情电影,简直让人忍不住想要流泪。
2. 故事背景2.1 经典爱情故事《梁祝》的故事其实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你想啊,这两个小年轻为了真爱,竟然女扮男装、跨越重重阻碍,真是“为爱奋不顾身”的典范啊!最后,他们为了爱情不得不忍受离别,甚至化作蝴蝶,飞舞在一起。
听到这里,多少人不禁感叹:“爱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所以,当小提琴的音符响起,我们就能感受到那种无法言喻的情感,仿佛一切都历历在目。
2.2 音乐的语言音乐能够传达情感,绝对是小提琴的强项。
尤其是《梁祝》,在指尖跳动的旋律中,你会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忧伤和深深的思念。
听着听着,仿佛能看到梁山伯在追逐祝英台的身影,而每一个音符都是他们爱情故事中的点滴瞬间。
那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觉,简直让人心痛不已。
3. 音乐的表现3.1 旋律的起伏再说说音乐本身吧。
《梁祝》这曲子有着非常鲜明的旋律,轻快的部分让人心情愉悦,而悲伤的片段则能瞬间把人带入深渊。
你听,开头的那段旋律,简直像是在描绘春天的花开,柔和又美好。
接下来,当音乐进入悲伤的部分时,那种凄婉的旋律就像秋风扫落叶,让人一下子感受到悲情的压迫。
简直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让人无法自已。
3.2 演奏的魅力小提琴演奏家更是将这段音乐演绎得淋漓尽致。
看他们手指在弦上飞舞,那种流畅与激情,真是让人目不转睛。
你能想象吗?每一次弓弦的摩擦,都像是在讲述着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浑然天成。
那种与音乐深情对话的感觉,让人真心觉得,音乐就是一种最美的语言。
连那些平时不太喜欢音乐的人,听了也会被深深吸引,真是“琴声何处诉情愁”啊!4. 总结:爱的永恒总的来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不仅仅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更是一段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
梁祝

交响乐《梁祝》赏析摘要:《梁祝》是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由何占豪、陈钢创作于1958年。
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
全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分三个部分,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这部协奏曲旋律优美,色彩绚丽,通俗易懂,艺术性很强,被广大群众公认为是“我们自己的交响乐”。
著名乐音评论家李凌认为,它给“交响乐的民族化开拓了一片新的田野”。
国外音乐评论家则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关键词:协奏曲、小提琴、奏鸣曲式、化蝶、爱情悲剧正文:我是在音乐欣赏这门课之后,才对《梁祝》这部作品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听过的《梁祝》很多时候只是一段旋律,或者是“化蝶”,又或者是“草桥结拜”,这些比较经典的片段。
在课上,我了解到《梁祝》的题材来源于家喻户晓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一个凄美的中国式爱情故事。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对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进行了艺术提炼与加工,使之成为广为流传的世界名曲,也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对《梁祝》进行艺术赏析,有利于全面把握其主题思想、体裁风格、表现手法及艺术结构,充分了解乐曲对表现生活、刻画人物形象及故事发展所起的作用,提高艺术品味,增强音乐鉴赏素养。
一.《梁祝》的主题思想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是描述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二.《梁祝》的体裁风格、表现手法和艺术结构作品的体裁是小提琴协奏曲,独奏与合奏交相呼应,完美结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体现了作品创作的高超技巧和作者创作的独特个性风格。
表现手法采用了省略副部再现的奏鸣曲式,通常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部分组成。
梁祝戏剧鉴赏

梁祝戏剧鉴赏《梁祝》是何占豪、陈钢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基础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定稿于1959年5月4日 [9],于1959年5月27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樊承武执棒管弦乐队协奏。
《梁祝》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由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哭灵控诉、坟前化蝶构成的曲式结构。
《梁祝》是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为背景创作的一部经典曲目,广受人们的喜爱。
整部作品在很恬静的乐曲中拉开帷幕,接着是一段非常优美的小提琴演奏,也是这部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分。
这一段音乐有一些伤感唯美,仿佛让人置身其中。
接着这一部分又被重复,但音高明显变低了,这似乎在暗示这部作品的男女主人公的出现。
第三次重复这一段的时候,声音一下子变得很开阔,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让人觉得,梁祝二人,初次见面时的那种美好的气氛为二人之后的感情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之后的音乐渐渐低了下去,听起来十分伤感,仿佛让人亲身体会到了梁祝二人对彼此的那种思念。
突然音乐变得很欢快,把二人急着相见的那种急切心理演绎的淋漓尽致。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一片树林里,二人急着相见,激动而又略带紧张,仿佛林中的小鸟都在为他们的相见捧场。
这一段的乐曲,欢快有力,节奏轻快。
突然,曲风又一变,变得有些哀伤,有些低沉,给人一种伤感,二人离开后的相思都融入了乐曲之中,但那又能怎么样呢,见不到自己喜欢的人,内心的伤感,该如何表达。
这一段音乐,声音较高,表现出来了祝英台对梁山伯的思念。
突然曲风又变得急促紧张,仿佛要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起伏有致的声高,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内心的变化。
自己的心上人,要来迎娶自己,自己很开心,整个人的情绪在这一段欢快的音乐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预见到自己爱情将要结果的祝英台的内心该是多么的激动。
接下来的曲调又回到微微的伤感,仿佛是彼此在怀念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的瞬间,一切是那么的美好。
音乐鉴赏《梁祝》赏析

音乐鉴赏《梁祝》赏析作为中国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爱情传说,《梁祝》不仅在文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其在音乐领域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也同样享有盛誉。
作曲家胡伟立所创作的音乐鉴赏《梁祝》就是其中之一,因其音乐艺术的魅力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和欣赏。
该音乐作品独具特色,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下面将从背景、形式、表现和意义等多个方面对这一音乐作品进行赏析。
一、背景《梁祝》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段爱情传说,武松、西门庆、孙二娘等著名人物中的故事就是在此基础上延伸而来。
该传说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几经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典故之一。
因此,音乐鉴赏《梁祝》在背景上不可避免地要与这历史悠久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的创作方向和表现形式。
二、形式音乐鉴赏《梁祝》的形式上采用的是音乐剧的形式。
在这样的剧目中,音乐与故事情节相结合,呈现出音乐的独特韵律感和舞台效果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形式不仅仅能够让人们聆听音乐表现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还能够依靠表演者的动作、情感等来进一步的传达音乐的意义,从而绘制出更为丰富和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图景。
三、表现音乐鉴赏《梁祝》的表现,注重于将故事情节与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感染力、令人心醉神迷的艺术效果。
在音乐中,音乐家运用了许多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如京剧、二胡、箫笛等,以及西方音乐的元素,如弦乐、管乐等,将它们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
这些音乐元素,不仅仅能够为音乐增添新颖的形式,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的魅力。
四、意义音乐鉴赏《梁祝》所具有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将那些丰富、真实、深刻的文化内涵带给人们。
在这种文化内涵中,爱情、忠诚、勇气和智慧等元素无处不在。
在音乐中,它们通过美妙的旋律、令人心动的情节,以及舞台效果的营造,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这些文化内涵,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人们珍恩不毁、传之无穷的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听后感
学院: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班级:11级食品加工技术班
姓名:何锡鑫
学号:1101060111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听后感
梁祝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对于梁祝的了解是从文学接触,从文学其中感受到一段哀婉动人的爱情。
那是千古的绝唱,不可承受的痛。
我分明看见了一对古典的情侣,正出落成双飞的蝶,醉入花荫。
对梁祝有了更深的感情,是因为它的音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从一个琴音开始,萦绕在琴弦上的双蝶,翩翩的飞。
一片片粼粼的波光,就是一串串如泣如诉的音符。
琴声呜咽,声声触及痛处。
我的心情不自禁的跟着颤栗。
一把把忧伤的小提琴,倾诉的岂止是一线情缘?
有幸学校为我们开了《音乐鉴赏》这门课,才知道音乐也是一种很有力的控诉及情感的表达。
在老师的讲解下及自己用心的倾听,才对梁祝协奏曲有了更深的理解。
下面浅谈我对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感受!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
从十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
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大约十一分钟。
最后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著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
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二长二短加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
如是相遇,幽幽道来,却是人间三月,草长莺飞。
江南三月,钱塘自古风流,你便这么走来了,一童一扇。
如天地结拜,是茫茫人海里的偶遇,还是岁月匆匆,死生契阔的寻觅。
又如何呢,遇到了。
就是这样吧!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景象全明白了。
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
等乐音渐歇,木管接
续旋律慢慢落下。
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
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
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
这部分整体给我的感觉是风和日丽,一片宁静,充满了鸟语花香的味道,把我们带到了大自然当中去,也真的仿佛亲眼见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相遇的画面。
音乐中让我最喜欢的部分还是同窗三载,同乐同玩,把我的心带入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意境中,仿佛也看见了他们一起玩的场景。
正所谓月白风清花袭人,纱窗青灯透双影。
夜阑万类尽无语,犹闻西楼读书声。
风雨共济长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
所谓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这里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
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
在这段末尾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俊逸儒生风流种,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月下常相会,撮土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无意,金玉良姻几个成?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鸳鸯俩西东。
这时开始如大浪涌来的管弦乐声代表祝父的反对,连续几个小节下行乐句,好像在说: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则猛烈与之抗衡,两者冲突渐渐上升,最后全体合奏梁祝主题表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这主题给淹没。
笑问世间情何物,生死相许无所恨。
生不相守死相从,黄泉路上结伴行。
双双化蝶翩翩舞,恩恩爱爱不绝情。
今生无缘同白首,待到来世叙旧情。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
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
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
些回忆片段。
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份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两厢情愿的幸福有什么错误,蛮不讲理的隔阻,比绑架还要残酷。
门当户对的世俗害了多少无辜,有情人不能眷属。
人世间那么多无助。
乌云密布,迎娶的路,心里早已想好了归宿。
为爱付出,他的生命已经结束,化作蝴蝶飞舞......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通过民间传说的爱情故事结合戏剧构思,揭示反对封建压迫的民族主义思想内容,把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和欧洲传统的曲式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矛盾
冲突双方的形象,推演出对立、斗争终归统一的发展过程。
梁祝音乐的艺术魅力在于用一段华彩的音乐旋律开始,描绘真人真情真景的现实生活;又用同样的音乐赋予人们神化的设想,作为全曲的结束。
这种独特的音乐手法,不仅把梁祝故事流传四方,而且主题曲的通俗易学在群众中广为诵唱和演奏,开创了西洋交响音乐民族化、群众化的先例。
此种艺术成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怎奈黎明不懂哀伤,双人成单。
谁能忘记那段时光,离别容易再见难。
我在远方,想起过往,心薄裘寒,泪眼凝霜。
我在远方,最是情难忘,忍不住惆怅。
我在远方,惜君如常,天上人间,蝶舞成双。
我在远方,魂与梦为伴,千古共向晚。
你在远方。
余音绕梁.人醉了,梦也醉了,醉了多少人的魂,一醉就是千年的
美丽.多情的碟儿哪肯离去,依然守候在记忆里,编织着恒古的缠绵和凄美.是谁,在爱情的史册里留下了最经典的一页!一把把忧伤的小提琴,倾诉的岂止是一线情缘?掩不住内心的波澜:琴声幽幽的涉过泉水,水中的月亮凄凉的度过无边的寒夜。
苦,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挣扎?世界静寂。
悠扬着永恒的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