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在日常洗涤中应用研究
表面活性剂在功能洗涤剂中的研究

能,具有一定的抗菌止痒性。茶皂 去污力强的特点,使用效果理想。 盐特别适合皮肤敏感的人及婴儿
素作为一种绿色皂素,符合现代消
此外,含 A P G 的餐具洗涤剂 使用,pH在5.0~7.0,不刺激皮肤
费观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对皮肤刺激性小,漂洗后餐具无 和眼睛,使用感好。2)含 N- 椰油
3.3 烷基糖苷(APG)[22-27]
度,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功能洗 具有水溶性好、易冲洗、低泡沫等
宝洁公司专利产品二烷基二
涤剂中的研究概况,为功能洗涤 特性,在硬水和软水中均具有活 乙酯二甲基氯化铵(D E E D M A C ,
剂用表面活性剂向着温和型、多 性,在 pH 值 2~11 都有良好的杀 结构式见图 1)为 MDEA 的典型代
当n(茶皂素)∶n(有机硅季铵盐)= 涤性都明显改善。在洗衣液体中
这种两性表面活性剂以天然
2.5~3.5∶1时对香波的调理性能最 配入 A P G 可替代部分 A E O 或 脂肪酸和天然谷氨酸为原料合成。
佳,能明显增强头发的干、湿梳性 A E S ,同时保持耐硬水性良好和 研究表明:1)N- 椰油酰基谷氨酸
提高头发的保湿度,还具有修复 高[14,15]。LAS 与 D8390 进行复配, 于配制高档洗发香波。例如,茶皂
开叉发尾的作用。
可以明显改善体系在高硬度、低 素与有机硅季铵盐通过化学键键
CHINA C l e a n i n g I n d u s t r y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73
综述
C
H
I
N
A
具有泡沫细腻洁白,无毒、温和无 用于配制工业清洗剂;A P G 具有 洗涤力强、发泡性好的特点。
刺激的特点,且易生物降解。与石 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阴性菌、 4.1.2 十二烷基二氨基乙基甘氨酸
表面活性剂在家用洗涤剂中的应用

未来发展
3、高性能化:为满足不断提高的洗涤需求,表面活性剂需要具备更高的性能, 如更好的去污能力、更低的刺激性和更好的生物降解性等。
未来发展
总之,表面活性剂作为家用洗涤剂中的关键成分,将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发 挥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表面活性剂将不断被创新和发 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家用洗涤需求。
应用场景
2、肥皂:肥皂也是一种常用的家用洗涤剂,其中含有高级脂肪酸钠等表面活 性剂,具有清洁、杀菌作用。同时,肥皂的泡沫丰富,易于清洗,可广泛应用于 手洗和机洗。
应用场景
3、洗衣粉:洗衣粉是一种粉末状家用洗涤剂,其中含有多种表面活性剂和助 洗剂等成分,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渍和杀菌。洗衣粉适用于各种材质的衣物,也可 用于清洗洗衣机等家居用品。
性能概述
性能概述
表面活性剂具有多种独特的性能,这些性能优势使其在家用洗涤剂中得到广 泛应用。首先,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吸附性,它能够有效地吸附在界面上,降 低界面张力,从而有利于污渍的去除。其次,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它 能够迅速渗透到污渍内部,将污渍与纤维或基质分离,使污渍易于清除。
性能概述
应用
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家用洗涤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类型的洗涤剂会选用不同 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在家用洗涤剂中的应用:
应用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硫酸盐、羧酸盐等,是家用洗涤剂中常用的表面活 性剂。它们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和良好的乳化性能,适用于各种普通洗涤。
应用
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醚、丙三醇等,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安全 性,适用于温和洗涤和硬水洗涤。
应用
应用
在纺织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帮助污 渍从织物上分离。具体来说,它们可以渗透到污渍和织物之间,降低污渍与织物 的结合力,从而使污渍更容易从织物上脱落。在洗涤过程中,表面活性剂还能够 帮助捕捉和稳定气泡,提高洗涤效率。
表面活性剂在洗涤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洗涤中的应用作者:刘力荣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05期摘要:表面活性剂是一类能显著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
它通过改变体系的界面状态,从而产生乳化、发泡、润湿、增溶等作用,以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很多,本文将在简述表面活性剂品种的基础上,从应用角度指出其使用特点。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洗涤;应用特点表面活性剂易附集于界面,并对界面性质和相关工艺过程产生明显影响。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很多,按其产量排序分别为:阴离子占56%,非离子占36%,两性离子占5%,阳离子占3%[1]。
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酸盐该类表面活性剂常见的有直链烷基苯磺酸钠(ABS)和a-烯基磺酸钠(AOS)。
ABS 突出的优点是稳定性好、去污力好、价格低廉;突出的缺点是刺激性大,常用于衣用液体洗涤剂和洗洁精(餐具液洗剂)。
AOS 突出的优点是稳定性好、水溶性好、配伍性好、刺激性小,微生物降解也非常理想;突出的缺点是价格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较贵。
该种表面活性剂是洗发香波和淋浴液中常见的主表面活性剂之一。
1.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酸盐此类活性剂常见的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AS)AES在洗发香波、淋浴液、餐具液体洗涤剂(洗洁精)、衣用液体洗涤剂中都可应用。
AES突出的优点是刺激性小、水溶性好、配伍性好在防皮肤干裂粗糙方面表现好;缺点是在酸性介质中的稳定性稍差。
AS在液体洗涤剂中应用,除发泡性好和去污力强外,其它方面的使用性能都不如AES,如耐酸稳定性略差一点,刺激性相对较大,在常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价格也最高。
1.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皂常见的钙皂分散性较好的表面活性剂有FFA、AE、AES、SAS、AS等。
脂肪酸皂突出的优点是价格低廉,在防皮肤干裂粗糙方面表现好,是常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大宗产品中唯一的“半天然”产品品种。
缺点是不能在酸性介质中使用(作主表活剂)。
MEO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自动洗碗机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

杨 聪1 陈子杰1 朱 宏1,2*(1.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 佛山市舒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200)摘 要:简要分析了家庭自动洗碗机洗涤剂的发展现状,探究了MEO脂肪醇聚氧烷基醚作为洗碗机洗涤剂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的可行性,进而研制新型环保低泡洗碗机液体洗涤剂。
通过对比AEO-9与MEO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泡沫性能和餐具清洁性能的表现,发现MEO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较于AEO-9在洗碗机洗涤剂有明显优势:起泡性方面,含MEO-86配方的起泡高度为23 mm,而AEO-9的泡沫高度为48 mm,比MEO-86高近一倍;稳泡率方面,含MEO-100配方的起泡高度虽与AEO-9相近,但其5 min稳泡率仅为AEO-9的1/3。
实验结果表明,MEO脂肪醇聚氧烷基醚在去污能力与泡沫性能上优于AEO-9,搭配合适的助剂,能有更好的清洁性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洗碗机洗涤剂;脂肪醇聚氧烷基醚;低泡;去污中图分类号:TQ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01(2021)05-39-08MEO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自动洗碗机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自动洗碗机作为外国流入我国的新兴产品,近几年来开始被大家所接受。
据大数据统计,自2009年开始,国内洗碗机用洗涤剂销量增幅一直高于20%[1],发展势头良好。
区别于传统手洗餐具洗涤剂,机用洗涤剂主要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各类助剂组成。
目前市面上的洗碗机主要是以喷淋式的清洗方式为主,其对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通讯作者,E-mail:***************。
具污垢的清洗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作用:强劲水流的冲刷、高温使油污软化易脱落以及洗涤剂对油污的裹挟分散清除等[2]。
由于洗碗机洗涤方式区别于传统手洗方式,洗涤剂的泡沫量不能过高,以免影响清洗。
若将传统手洗餐具洗涤剂用于机洗,在洗涤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泡沫,对机器造成损伤;并且随着泡沫量的提高,水流的冲击力降低,对餐具的清洁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绿色表面活性剂APG在餐具洗涤中的应用

绿色表面活性剂APG在餐具洗涤中的应用一、餐具上的油污是如何除去的餐具洗涤是从餐具表面除去油污等污垢的过程,常需使用餐具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是餐具洗涤剂的必要成分。
表面活性剂分子通常含有一个较长的疏水链和一个亲水基。
疏水链在水中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迁移到两相或多相界面上的趋势,以尽量减小与水的接触面积,结果使界面张力降低,从而产生润湿、增溶等功能。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足够大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中聚集,疏水链彼此靠在一起形成胶团,亲水基向外构成胶团表面。
胶团内可以包裹油污,使油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大(即增溶作用)。
再施以机械作用,就能将油污从餐具表面除去(如图1所示)。
餐具洗涤剂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很多,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但是它们在安全性、对皮肤的影响、生物降解性能等方面都不够理想。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性能比较理想的绿色表面活性剂APG。
二、什么是APGAPG代表烷基糖苷(Alkyl Polyglucoside),通常为单糖和低聚糖的烷基糖苷化合物,烷基葡萄糖苷分子的结构如图2所示。
分子中的疏水链R一般为C8~C12的烷基,亲水基为单糖或低聚糖苷(聚合度一般为1~3,很少超过5)。
由于糖分子具有多个羟基,例如葡萄糖有5个羟基,蔗糖、麦芽糖有8个羟基,因此烷基糖苷的结构极为复杂,存在多种异构体。
三、APG的洗涤性能APG分子中没有强电离基团,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表面活性居于最高之列,比常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都强,并且在浓碱和电解质(如硅酸钠等)溶液中仍能保持较高的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它是衡量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重要参数。
cmc越小,表面活性越高。
当烷基相同时,常用的阴离子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cmc分别为1.2×10-3mol/L和9.3×10-3mol/L,非离子型月桂醇聚氧乙烯醚C12H25O(OC2H4)9H为1.0×10-4mol/L,而各种APG可小至8.0×10-5mol/L~2.2×10-4mol/L。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应用简析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应用简析摘要:表面活性剂是当今社会洗涤用品的重要功能性成分,从洗衣液洗洁精到洗面奶洗发水等,都离不开它。
本文将对不同表面活性剂进行分类介绍,并简单分析表面活性剂在各类洗涤用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分类;应用表面活性剂又称界面活性剂,是一种只要加入少许就能有效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或改变二相间界面张力的物质,被誉为“工业味精”,它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能在溶液表面形成定向排列,主要起到提高组分间的乳化能力,有效混合成分以及在发泡过程中控制体系表面张力,以达到良好气泡网结构的功效。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有增溶、消毒、去垢、润湿等其他效果,是一类功能多样、应用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本文按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对其进行分类并简单介绍洗涤用品领域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情况。
1 表面活性剂分类1.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中发展最早、种类最多的一类,溶解在水中能解离出带负电荷的表面活性离子的一种活性剂。
其中以烷基苯磺酸(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和α-烯基磺酸钠(AOS)三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较多。
LAS是直链烷基苯经过磺化水解以后的产物,具有发泡力强、去污力高的特点,易与各种助剂复配,对颗粒、蛋白、油性污垢都有很好的去污效果,尤其在天然纤维上对颗粒污垢的洗涤效果更佳;AES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经过硫酸化中和以后的产物,它在亲水基和疏水基之间嵌有聚氧乙烯链,因此结构特点使得AES同时具有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一些特点,抗硬水性、起泡性、溶解性和润湿水平均优于烷基磺酸盐,且刺激性低;AOS是α-烯烃经三氧化硫磺化中和、水解后得到的产物,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和抗硬水性,生物降解能力较好,在日用洗涤和个人清洁产品都是很好的原料。
此外还有脂肪醇硫酸钠(AS)、脂肪醇(醚)硫酸铵(简称铵盐,AESA、LSA)、脂肪酸盐类等多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在水溶液中呈正电性,能形成带正电荷的表面活性离子的一种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作为化妆品的成分
表面活性剂的 作用:清洁、 保湿、乳化等
化妆品中的表 面活性剂类型: 阴离、阳离 子、非离子等
表面活性剂在 化妆品中的添 加量:根据产 品类型和功能
需求而定
表面活性剂在 化妆品中的安 全性:选择安 全、无刺激的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配方中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钻井液:表面活性剂 作为钻井液的主要成 分,可以降低钻井液 的表面张力,提高钻 井液的润滑性和稳定 性。
原油开采:表面活性 剂可以降低原油与岩 石的界面张力,提高 原油的采收率。
原油运输:表面活性 剂可以降低原油的粘 度,提高原油的流动 性,降低运输成本。
乳化剂:使油和水混合,
1
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清洁剂:去除皮肤表面
2
的污垢和油脂
起泡剂:产生丰富的泡
3
沫,提高清洁效果
增溶剂:增加其他成分
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
4
配方的稳定性
保湿剂:保持皮肤水分,
防止干燥和紧绷
5
抗静电剂:减少头发和
皮肤的静电,使头发更
6
顺滑,皮肤更舒适
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环保:使用天然、环保、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 功能性: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表面活性剂,如抗衰老、美白等 个性化:针对不同肤质、年龄、性别等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化妆品 科技融合:结合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提高化妆品的功效和安全性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1.功能性涂料和涂层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可以作为涂料和涂层剂的分散剂、增稠剂、润湿剂和降低反应性的剂量。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独特结构和性质使得涂料具有优异的附着性、耐磨性和耐化学性,并且能够提供超级疏水性和超级亲水性的性能。
2.肥皂、洗涤剂和清洁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和亲水性可以被应用于肥皂、洗涤剂和清洁剂等产品中。
3.医药领域: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可以在制药生产中作为辅助剂,用于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4.纺织品和塑料处理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作纺织品和塑料处理剂,可提高纺织品和塑料的柔软性、耐久性和抗静电性能。
5.个人护理产品: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个人护理产品中应用广泛,例如洗发水、沐浴露、面霜等,可提供更好的泡沫性和润滑性。
近年来1.绿色合成方法: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低能耗、低污染的合成方法,例如采用微波辅助合成、酶催化合成等。
2.分子结构设计:通过调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研究人员可以获得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的表面活性剂,如自组装性能、温度响应性能和荧光性能等。
3.纳米粒子修饰:通过将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材料相结合,可以获得具有特殊性质和功能的复合材料,如磁性纳米粒子和金属纳米粒子修饰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4.应用拓展:近年来,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环境治理、油田开发和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新领域的应用潜力。
总结起来,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其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绿色合成方法、分子结构设计、纳米粒子修饰和应用拓展等方面。
随着对环境友好和高性能产品需求的增加,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活性剂在日常洗涤中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表面活性剂因其功能性较强,在日常生活、化工生产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其在洗涤用品中的应用不仅推动着清洁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更加的趋向安全、环保和绿色等方面。
本文在简单介绍表面活性剂分类与作用的基础上,就其在日常洗涤中的具体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其未来的改进做了讨论。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日常洗涤研究
1、引言
表面活性剂的最初发现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wyandotte 公司,在此之后的几十年时间表面活性剂从分子组成和性能改进等方面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其应用的领域也由最初的工业生产,扩展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表面活性剂可以明显转变物体的表面特性,为顽固性污渍的去除带来了希望,从而也推进了其在日常洗涤中的应用,下面就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的分类进行简单的介绍。
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与作用
2.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是根据其功能特性来确定的,属于专用的精细化工产品,其结构特点为在分子的两端分别具备亲油和亲水的非极性与极性基团,按照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渗透剂、消泡剂、润湿剂和乳化剂等,按照分子表面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目前洗涤剂中应用较多的脂肪醇
硫酸盐、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和仲烷基磺酸盐等均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生物、脂肽和糖基等多种。
2.2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虽然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但是根据实际使用中侧重点的不同其具体作用包括润湿、乳化、助悬、杀菌和去垢等几方面,其中润湿能力是指将物体表面吸附的空气分子替换为水分子,其能力的大小与分子团中亲水基接触角的大小直接相关,乳化能力则是将一种或几种不相混溶的液体按液珠直径的大小不同进行粗分散,其能力的大小则与表面活性分子的油水综合亲合力相关,杀菌作用的实现是通过生物蛋白质膜功能失去或变性而得到的。
3、表面活性剂在日常洗涤中的应用
3.1 应用现状
首先表面活性剂在个人卫生护理中的应用多针对于皮肤的亲和性和保护性,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过敏、刺激或中毒等现象,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烯基磺酸钠,其典型特点是毒性较低,增溶性和乳化性较强,在硬水中也能实现良好的润湿作用。
此外由于其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且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可以大量的应用与洗手液、沐浴露、洗发水及洁面乳等个人护理用品中,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也是顺应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关键优势。
其次表面活性剂在酒店及餐饮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按照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清洗和催干两种,其中清洗用的表面活性剂多为十四烷基二甲基氧化胺,而
催干用的多为嵌段聚醚,前者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的适应硬水环境和具备较大的溶解度,合成的过程中也能够很容易的控制清洁剂的黏度和浓度。
后者的典型特点是具有很好的泡沫抑制功能,对于高温、强碱或硬水等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3.2 注意事项
首先表面活性剂作为同系的不同链长混合物,在制备的过程中主要原料是油脂或石油等多烃混合物,其典型特点为难以分离出特定的单一分子结构表面活性剂,而对于混合物中各组分比例的细微控制对整体活性剂性能的影响较大,厂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从而促进产品整体性能的提升。
其次表面活性剂作为非极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很容易受到无机盐脂肪醇、有机物杂质或其他副产物的影响,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其润湿、发泡、乳化剂及表面张力等性能的稳定,需要添加一定的洗涤助剂,具体包括能够进行金属离子整合的三聚磷酸钠,保持碱性环境的碳酸钠和硅酸盐,增强吸附能力和避免污垢沉积的羧甲基纤维素等。
4、日常洗涤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4.1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按照制取方式的不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合成和天然两种,其中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根据单体种类选取、反应条件和方法的不同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和多样性,如乙烯基醚共聚物、氧化乙烯硅氧烷共聚物、丙烯酚胺和烷基酚甲醛缩合物等均为近几年研制
的典型合成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突破了分子量越大粘度和表面活性越低的限制。
而对于从动植物中直接分离得到的天然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本身便具有较好的水溶性、稳定性、易降解、无毒性和增粘性等,具体如动物油脂中分离的白朊和酪朊,植物树脂和海藻中分离的黄原胶、愈疮胶和藻朊酸等,而淀粉和纤维素衍生物等半合成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广泛。
4.2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不同与上文所说的天然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其制取的方法是通过微生物的降解,根据微生物来源的不同可以简单的分为真菌、细菌和酵母等三种,而根据微生物降解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烷烃碳源、水溶性底物碳源和混合碳源微生物等三种,其中典型的代表分别为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p、杆菌bacillus sp 和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p等。
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典型特点是属于在两相界面定向排列的一类中性两极分子,也就是亲水和疏水基团的组成非常多样,其中前者包括肽链、单糖、羧基、多糖和二糖等,后者则包括不饱和、饱和及带羟基脂肪酸等。
此外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优越性还表现在对物体表面张力也就是界面能量的控制性较强,一般可以减少至30mn/m,而新型功能基团的引入和反应产物的均一性也是其他表面活性剂不可比拟的。
微生物在常温条件下便可以发生反应的经济性,生产工艺的简便也为其工业和规模化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3 糖基表面活性剂
糖基表面活性剂的发展与生物医学和制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而由于糖类物质本身就具备亲水性结构和极佳的可降解性越来越
受到新型糖基开发研究人员的关注。
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糖类原料的扩展及合成方法的创新等两方面,其中前者的重点是更加充分与全面的利用糖类资源,而后者的重点是引入酶技术进行合成。
具体如戊糖基两性和壳聚糖基表面活性剂等,通过控制戊糖及其衍生物中包含自由茎基数目的多少,烷基链的长短,醛醇的构型,以及戊糖的非环形或环形结构等便可以得到临界胶束浓度和表面
活性不同的表面活性剂。
而壳聚糖是多糖甲壳素的n-脱乙酚基产物,典型特点是双向的-h和-nh2均可以进行特殊衍化。
酶法合成技术在糖基表面活性剂开发中的引入,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和生产流程,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只得到单一低聚物和异构体的现象。
通过酶法合成可以得到果糖醋类和糖醛酸内酯表面活性剂,其中前者的典型特点是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在酶的醋化反应下同果糖进行结合,最终得到的果糖二酯或果糖酯连脂肪酸相比蔗糖酯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
而后者糖醛酸内酯的合成相比较化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反应时间,在经济性和反应程度控制等方面也具有突出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酶法合成得到的糖醛酸内酯很容易发生聚合反应。
5、结语
通过上文对表面活性剂作用和基本分类的介绍,不仅加深了对于其日常应用重要性的了解,同时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想要充分发挥
表面活性剂的清洁性能,就必须从合理配比和结构改进两方面入手。
随着我国环保及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于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改进也向着生物化、高分子化及新型化的角度发展。
参考文献:
[1]颜燕.表面活性剂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77):153-153.
[2] 胡晓玥、李多松.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 北方环境,2011,(6):33-35.
[3]赵炜.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j]. 科技信息,2010,(32):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