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期末试卷(1)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 共16分)1.如果同学们不假思索的就判断一道四个选项的选择题, 则()。
A.选错的可能性大B.选对的可能性大C.选对, 选错的可能性一样大2.小明做了一个正方体。
他在六个面上写了数字, 任意抛了30次, 结果数字朝上的次数是: 数3有6次, 数2有10次, 数1有14次。
小明最有可能会怎样在小正方体上写数?()A.两个面上写3, 两个面上写2, 两个面上写1。
B.一个面上写3, 两个面上写2, 三个面上写1。
C.一个面上写3, 一个面上写2, 四个面上写1。
3.火车每小时行120km, 汽车每小时行80km, 火车m小时比汽车n小时多行()km。
A.120-80B.120m-80nC.120n-80m4.一个数的5倍是11.5, 求这个数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11.5 ×5B.11.5÷5C.11.5+55.下列各式中, 积大于第一个因数的算式是()。
A.85×0.95B.0.01×1.01C.9.6×0.116.与方程6 x -15=43的解相等的方程是()。
A.43+6x=15B.15+6x=43C.6x-43=157.两个数相除的商是3.2;把这两个数都扩大3.2倍, 商是()。
A.6.4B.3.2C.1.68.与方程6x-15=43的解相等的方程是()。
A.43-6x=15B.15+6x=43C.6x-43=15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某工厂上午生产m个零件, 下午生产n个零件, 这天共生产mn个零件。
()2.方程5-3.2=3x与方程5=3x-3.2的解是相同的。
()3.买15kg大米花了x元, 每千克大米售价为15÷x元。
()4.方格纸上的A点用数对表示是(6, 3), B在第8排、第3列, 用数对表示是(8, 3), 这两个点在同一列上。
()5.被除数有几位小数, 商就有几位小数。
好卷语文五上期末测试卷一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招贴(tiē)紧张(jǐn)B. 悠闲(yōu)轻快(kuài)拔河(bá)C. 欢乐(huān)美丽(měi)突然(tū)D. 舒适(shū)欢呼(hū)拖延(tuō)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欢歌笑语稳如泰山B. 轻歌慢舞欢天喜地稳如铁塔C. 沉默不语轻歌曼舞欢天喜地D. 轻歌慢舞欢天喜地稳如铁塔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枝头跳跃,宛如一个活泼的小精灵。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
C. 在比赛中,他表现得英勇无畏,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D. 她的演讲非常精彩,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为天气太冷,所以他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B. 这个问题很难,我需要你的帮助。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D. 我们学校举办了一次大型的运动会,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
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用勤奋的汗水浇灌着成功的花朵。
B. 她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
C. 这篇文章写得很生动,让人读起来如临其境。
D. 他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在一片广袤的田野上,有一座古老的书院。
书院里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树下有一位老先生正在给学生上课。
老先生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银杏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银杏树叶子黄了,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另一个学生说:“银杏树结的果实像小扇子,可以用来扇风。
”老先生微笑着说:“同学们说得都对。
银杏树不仅叶子黄了像金子,果实像小扇子,它的生命力也非常顽强。
无论春夏秋冬,银杏树都屹立在这里,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一)提优训练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一)提优训练卷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17分)1.2.把3米长的跳绳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3. 加工同样的一个零件,如果小王需要时,小李需要0.125时,那么( )加工零件的速度快。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2厘米,对应的高是6.5厘米,在这个平行四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3300000m ²=( )km ² 4.2公顷=( )平方米6.在◯里填上“>”“<”或“=”。
5.63÷1.1◯5.36×1.1 0.33◯3.98÷0.01◯3.98×1007.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意思是鸡兔同笼,共有 35个头,94条腿,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通过计算,可知鸡有( )只,兔有( )只。
8.如图用小棒摆三角形,像这样摆16个三角形,需要( )根小棒。
二、选一选。
(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非零自然数a 的最小倍数是12,那么自然数a 的最大因数是( )。
A. 12B. 16C. 120D. 无法确定2.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是( )。
A. 3.02÷1.2B. 3.02÷0.99C. 30.2÷10D. 3.02÷12641543)()()()(==÷=)()()()(71313.计算3.97÷2.3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A. 1.72B. 1.70C. 1.83D. 1.734.一个两位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则这个数最大是( )。
A. 990B. 80C. 90D. 955.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
A. B. C. 1 D. 106.从3,5,7,9四个数中,任意选取3个数的和一定是( )。
五年级语文上册海淀区2023 —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北京版)作业

• •••
中华文明之光,深深印刻在华夏儿女的文化血脉中。
1.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 分)
饱览
领略
述说
应接不暇
诗情画意
2.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更替(gèng)
•
B. 更替(gèng)
•
C. 更替(gēng)
10. 本学期,我们阅读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许多 民间故事。如果为民间故事绘制连环画,你会选择 《__示__例__:__牛__郎__织__女____》,请把连环画第一幅图的内容用 文字写出来。(5 分) _____画__面__中__央__是__一___头__牛__,__它__正__在__草__地__上__吃__草__。__牛__郎___用__手__ _抚__摸__着__牛___背__,__眼__神__坚__毅__而__充__满__希__望__。__画__面__的__左__侧__是___一__片__ _连__绵__起__伏___的__山__丘__,__山__丘__上__长__满__了__竹__子__。__微__风__吹__过__,___竹__叶__ _轻__轻__摇__曳___,__仿__佛__在__诉__说__着__什__么__。__画__面__右__侧__则__是__一__望___无__际__ _的__麦__田__,__麦__穗__沉__甸__甸__的__,__预__示__着__丰__收__季__节__的__到__来__。________
7. 博物馆推出了“座右铭”专场,小丽参观之后想把其中一句 送给弟弟,希望他珍惜时间,改掉做事拖延的毛病,其中最 恰当的一项是( C )(3 分)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C.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D.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五年级数学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计算题。
(共19分)1.直接写出得数。
(5分)6.4 + 2.8 = 1.25 × 0.3 = 8−0.01 = 3.9÷0.3 =1.2 × 0.4 = 6.15÷3 = 0.75÷0.5 =2.36 × 20 =10−0.35 + 0.65 = 1.6 × 4÷1.6 × 4 =2.解下列方程。
(6分)9.8 + 4.8x = 29 0.24(x−5.7)= 1.8 x−0.6x + 17 = 203.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8分)12.8−6.4÷0.5 7.2 × 1.3 + 7.7 × 7.218.9 ÷(13.5−7.5 × 0.6)0.35÷[1.5÷(0.23 + 0.07)]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2分)4.根据32 × 18 = 576,直接在括号里填出得数。
3.2 × 1.8 =()320 × 0.18 =()57.6÷3.2 =()0.576÷0.18 =()5.循环小数6.25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6.如果下图中的“桥”字用数对(4,5)表示,则“城”字用数对表示是(),数对(7,4)表示的汉字是(),2个“枫”字用数对表示分别是()和()。
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 3 cm、4 cm、5 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cm2,斜边上的高是()cm。
8.一辆汽车行驶20 km用了1.6 L汽油。
这辆汽车平均每千米大约耗油()L,平均每升汽油能行驶()km。
9.一个袋子里装有5个白球、3个红球、5个绿球、10个黄球、7个黑球。
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小。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素质测评试卷及答案 (1)

三 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
13.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 (1)阅读,让我们欣赏了古诗的美好。《蝉》中的“居高声 自远, 非是藉秋风 ”,是诗人的高洁志向;《观书 有感》中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
来”,是诗人悟出的读书哲理;《题临安邸》中的“山 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是诗人的满腔 悲愤。(3分)
1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 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 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 讲述故事时,可以以故事中的人物的口吻来讲,也可以 适当变换情节的顺序。 C. 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 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D. 欧阳询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 书代表作之一。
(2)阅读,让我们认识了大自然的奇妙。郭沫若笔下的白 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 韵在骨子里 的散文
诗”பைடு நூலகம்模样格外精巧;王维用“ 明月松间照 , 清
泉石上流 ”写出了月光洒落松林,泉水从石头上流过 的景色,着实迷人。(3分)
(3)阅读,让我们知道了古人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葛 洪的“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论 语》中的“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和“默而识 之, 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 ”,这些先贤流传 下来的学习经验,让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4分)
人教福建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
期末综合素质测评(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 词语书写。(5分)
1. [泉州市期末]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5分) 泉州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清晨,站在高高的清源山
上,bǎolǎn( 饱览 )全城景色,令人神清气爽;午后, yōurán( 悠然 )地漫步古巷街市,与历史撞个满怀;huánghūn ( 黄昏 )时,坐在西街天台上,欣赏wǎnxiá( 晚霞 ),感受 “半城烟火半城仙”的yìjìng( 意境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高频考点卷(卷一)(含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绝密★启用前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卷(卷一)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成绩: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
卷面(2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认真填一填。
(每空1分,共21分)1.循环小数1.29090…也可以写作( ),保留两位小数是( )。
2. 7.6×5.13的积是( )位小数,28.7÷0.07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
3.在下面○里填上>、<或=,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数。
5.07×÷0.97 32.4÷( )=12 3.7÷×100 7.28÷5.2=( ) ÷52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得到的近似值是9.9,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 ),最大是( )。
5.一条水渠的横切面是梯形,渠口宽4m ,渠底宽2.5m ,渠深1.2m ,横切面的面积是( )平方米。
6.根据32×48=1536直接写各式的结果。
0.32×4.8=( )3.2×4.8=( )1.536÷0.48=( )153.6÷0.32=( )7.书店购进a 本《趣味数学》,平均每天卖出b 本,卖了4天,还剩( )本;如果a=280,b=25,那么还剩( )本。
8.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cm 2,高是3.2 cm ,底是( ) cm ;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m 2。
9.广场上的大钟5点敲5下,12秒敲完,10点敲10下,( )秒敲完。
10.一个口袋里有5个球,分别是1个红球,3个蓝球和1个绿球,闭上眼睛从口袋里摸出1个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仔细判一判。
(对的画√,错的画X ,每题1分,共5分)1.一个数除以小数,结果要比原来的数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 (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第4部分总分得分第1部分识字与写字 (19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3分)森林里有一只罕见的九色鹿,它的两只角的形状就像珊瑚一样,身上有九种颜色。
一天,它遇到了一个落水的人,连忙跳入水中将人托.了起来。
那人名叫调达,他说要报答九色鹿,给它做奴仆。
九色鹿拒绝了,只是dīng zh ǔ他不要泄露自己的住处,调达连忙应允。
但后来调达为了得到丰厚的报酬,带着国王来抓九色鹿。
九色鹿看到这一情景,便直言不讳地揭穿了调达ēn ji āng chóu bào的行为。
国王听后,感到十分惭愧,于是惩罚了调达,并传令谁也不准伤害九色鹿。
(1)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分)(2)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有一个是错误的,用“____”画出来并改正。
(4分)A. 落.水(luò) 投奔.(bēn) 酿.造(niàng) _______B. 勉强.(qiǎng) 削.弱(xuē) 泄露.(lù) _______C. 剔.除(tī) 舀.水(yǎo) 传.令(zhuàn) _______D. 惩.罚(chěng) 誊.写(téng) 嗜.好(shì) _______(3)文段中“托”字的第五笔是( )。
(2分)A. B. 一 C. D.(4)下列俗语与文段中的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 盼星星盼月亮B. 天机不可泄露C. 前怕狼后怕虎D. 打开天窗说亮话(5)除了《九色鹿》,我国还有许多让人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
下列关于民间故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牛郎织女》讲的是牛郎从小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王母娘娘知道后很同情他,所以派织女下凡帮助他的故事。
B.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最后都变成了蝴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卷班级____号数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kùn rǎo tíliàn chóng bài tōng xùn bùkěsīyì( ) ( )( ) ( ) ( ) 二辨析,组词。
4分型( ) 泄( )xià( ) nìng( )形( ) 泻( ) hè( ) níng( ) 三、找出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
3分大声如雷霆,振憾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毫。
()四、按要求写成语。
3分1、补充成语。
不解之()奇花()草一()糊涂郑人买()2、形容形势紧急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五、读下面的一段话,然后用“清”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2分走进森林,空气格外()。
只见泉水从泉眼里涌出,顺势向远处流去,汇成了一条()的小溪。
我们喝着()的泉水,听着()的鸟叫声,真是心旷神怡。
六、填合适的关联词语。
3分李锦胜是个优秀的少先队员,他()学习勤奋,()很爱体育。
()有多忙,他( )坚持晨跑,因此他的身体一直很棒。
他常说:“()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将来()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七、按要求写句子:10(2+2+2+4)分1、战士们舍不得吃这个苹果。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风一吹,杨树的叶子飘落下来,美丽极了。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续写句子: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
树的幸福在于以翠绿点染土地,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捧给世界绿阴;蜜蜂的幸福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幸福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A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B 我估计李明一定知道——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
八、把下面名句、古诗、对子补充完整。
2分1、踏遍青山人未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马秋风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九、语文实践。
3分好友李小凡受网络游戏影响成绩下滑,这时的他自暴自弃,你会怎样劝说他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4+3)1、《房兵曹胡马》抒发了诗人的胸怀和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舟求剑》:楚人有________,其剑_________________,遽契其舟,曰:“是吾剑_____________。
”舟止,从其所契者___________。
舟已行矣,__________,求剑若此,_______________!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了本册课文,我们领略了许多自然奇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雅鲁藏布大峡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浙江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红树林,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岛湖;我们还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哈尔威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瑙德夫人一家。
十一、课外阅读。
12分(2+3+2+3+2)+13分(5+2+2+2+2)绿地是城市之肺。
科学测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须由150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的产氧量而得以健康生存。
在绿树成阴的城区,空气中的细菌可减少3至6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被绿色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灰尘减少10%至27%,城市噪音减弱。
清洁、安静的绿色世界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的调养和康复,人均寿命可延长2至3岁。
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人,在园林化的环境中,中枢神经、呼吸、血流得到调节,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到增强。
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本是交融一体的,绿树是人类生命之源。
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举动无异于操利刃戳杀自己的心肺,残害自己的身躯啊!据专家的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
如增加城市绿化,无疑可大大减少这笔损失。
1. 请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说明文字的中心句。
2. 选段的三个空格里,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A. 过滤阻挡吸收B. 过滤吸收阻挡C. 吸收阻挡过滤D. 阻挡过滤吸收3. 根据文意,下面对城市绿地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能为人类提供氧气。
B. 可减少细菌、灰尘,减弱城市噪音。
C. 可使都市人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到增强,还能不断加快都市人的工作节奏。
D. 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者的调养和康复。
4、下列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把答案写在后面括号里。
①绿地是城市之肺。
()②科学测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须由150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的产氧量而得以健康生存。
()③据专家的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
如增加城市绿化,无疑可大大减少这笔损失。
()5. “据专家的估算”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全善良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
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
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
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别人碰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
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
”老人说:“谢谢了。
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
”女儿竟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她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
”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
”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
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
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谢意。
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爸,伤口疼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
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
在那颠簸的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苦,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1、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姑娘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
从这一连串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
”在文中,“隐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文中划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①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②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谢意。
③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
4.用简洁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