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诗经》试题(一)

合集下载

根据《诗经》名著阅读题(含答案)

根据《诗经》名著阅读题(含答案)

根据《诗经》名著阅读题(含答案)
第一篇:《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诗经》中的妇女形象多种多样,既有贞妇良母,也有放荡不
羁的女子。

其中《小雅·车舝》中的“车如流水,马如游龙,驾言出
如洪,雨中百朋,见我都惊。

”描写的是一位自信美丽的女子,使
人心生敬佩。

然而《小雅·节南山》中的“笑之余兮生白眼”又是一个骄傲自大的女子,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

诗中描述女子的性格、举止、气质等细节,如真实地展示了当时妇女的生活状态。

第二篇:《诗经》中的爱情观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描写了恋爱和婚姻生活。

其中《国风·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将爱情与夫妻情感紧密结合起来。

而《国风·卫风·木瓜》中的“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则揭示了婚姻关系中的美好。

这些描写具
有强烈的生活感和真实性,反映了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和追求。

答案
1. 《车舝》中的女子是一位自信美丽的女子。

2. 《节南山》中的女子是一个骄傲自大的女子。

3. 《关雎》将爱情与夫妻情感紧密结合起来。

4. 《木瓜》揭示了婚姻关系中的美好。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1.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

他们是:()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正确答案:A2.九十年,国祚废。

中的“祚”读作()A: zhà B: zhá C: zuò正确答案:C3.《千字文》中的“克念作圣”是指。

()A:能够克服圣人易犯的错误 B:克服自己的私念才能成为圣人 C:做一位圣人正确答案:B4.现存《论语》共多少篇?A:19 B:20 C:25 D:28 正确答案:B5.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A:《满江红》 B:《临江仙》正确答案:B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正确答案:B7.《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孙武 B:孙膑正确答案:A8.为下列字选择正确读音。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乐”A:lè B:yuè正确答案:B9.河姆渡遗址位于:()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正确答案:B10.是()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黎民百姓。

A:瑶姬 B:后羿 C:精卫 D:神农氏正确答案:B11.“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龙套”指的是()。

A:一种戏服 B:一种游戏 C: 主角正确答案:A12.岳宗泰岱中提到了五岳之首是指()A:泰山 B:华山 C:衡山正确答案:A13.在《西游记》书中孙悟空是向()借来宝丹,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A:如来佛祖 B:灵吉菩萨 C:观音菩萨 D:弥勒佛正确答案:B 14.“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A:21点至23点 B: 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D:24点正确答案:B15.《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乌、巫、肖A:乌 B:巫 C:肖正确答案:C16.出自岳飞《满江红》的词句是()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1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A.300首B.305首C.200首D.315首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B)最早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荀子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出自谁的名言?(A)A.管仲B.孟子C.陶行知D.孔子4.相传是谁造的汉字?(B)A.伏羲B.仓颉C.黄帝D.炎帝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A.孔子B.屈原C.孟子D.老子6.古代“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D)。

A.下棋B.射箭C.武术D.驾车7.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的是(C)。

A.《陌上桑》B.《长歌行》C.《木兰诗》D.《子夜歌》8.我国历最早的一部兵书是(B)。

A.《孙膑兵法》B.《孙子兵法》C.《老子》D.《易经》9.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0.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D)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B.《大学》《孝经》《论语》《孟子》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1.成语“退避三舍”是说军队退让了(D)。

A.三里地B.三十里地C.六十里地D.九十里地1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B)。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13.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

A.《弟子规》B.《三字经》C.《千字文》D.《论语》14.“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句话出自(C)。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同步测试:《诗经》二首(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同步测试:《诗经》二首(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12《诗经》二首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jiān jiā)..(yáo tiǎo)蒹葭B.荇.菜(xìng) 关雎.(jū)C.溯洄..(sùhuí) 寤寐..(wǔmèi)D.萋.萋(xī) 琴瑟.(sè)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左右芼.之()(2)溯洄..从之()(3)白露未晞.()(4)道阻且跻.()(5)在水之涘.()(6)宛在水中沚.()3.按要求默写填空。

(1)《关雎》中描写君子产生追求淑女愿望的句子是“”。

(2)《关雎》中描写君子想象求得淑女后欢乐的句子是“”和“”。

(3)古诗常常会成为现代歌词作者的灵感之源。

比如歌曲《在水一方》中的“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就化用了《诗经·蒹葭》中的“,”这两句诗。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大部分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部分为周代宫廷乐歌。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8题。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窈窕..淑女()(2)君子好逑..()(3)寤寐思服.()6.文中“琴瑟友之”是指()A.以琴瑟为好友B.弹琴鼓瑟对待好友C.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D.对琴瑟表示友好7.这首诗首章用“”起兴,引出“”;诗中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不得时苦苦思念的短句是“”“”(不必是连贯的句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描写主人公以来化解求之而不可得的矛盾。

国学《诗经》题库及答案

国学《诗经》题库及答案

国学《诗经》题库及答案怨刺诗主要保存在 A.大雅B.颂C.国风D.小雅72.多选题《邶风•静女》 A.是一首青年男女约会的情诗 B.以女子口吻来叙述C.女子所赠礼品是一根柔嫩的白毛草D.以男子口吻来叙述1.判断题《玄鸟》是一首赞美打猎者的赞歌。

×2.判断题《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判断题“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指对国家残破、今非昔比的哀叹。

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4.判断题“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子”指的就是这个男子。

×5.判断题《诗经》中《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是中国诗歌史上出现最早的女诗人。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7.判断题《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8.判断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用生动的夸张来描摹自己的紧张心情,形象鲜明。

×9.判断题“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0.判断题《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11.判断题《诗经》在古时候又叫《诗三百》。

√12.判断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成语“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中的“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4.判断题《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5.判断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贤文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16.判断题《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17.判断题《周礼•春官》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诗。

√18.判断题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国学《诗经》题库与答案

国学《诗经》题库与答案

71.多选题怨刺诗主要保存在A.大雅B.颂C.国风D.小雅72.多选题《邶风•静女》 A.是一首青年男女约会的情诗 B.以女子口吻来叙述C.女子所赠礼品是一根柔嫩的白毛草D.以男子口吻来叙述1.判断题《玄鸟》是一首赞美打猎者的赞歌。

×2.判断题《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判断题“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指对国家残破、今非昔比的哀叹。

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4.判断题“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子”指的就是这个男子。

×5.判断题《诗经》中《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是中国诗歌史上出现最早的女诗人。

√6.判断题“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7.判断题《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8.判断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用生动的夸张来描摹自己的紧张心情,形象鲜明。

×9.判断题“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0.判断题《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11.判断题《诗经》在古时候又叫《诗三百》。

√12.判断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13.判断题成语“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中的“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4.判断题《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5.判断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贤文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16.判断题《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17.判断题《周礼•春官》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诗。

√18.判断题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国学知识试题_1

国学知识试题_1

国学知识试题国学知识试题【文学类】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月亮B 、姻缘答案:A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贺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答案:C3.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答案:C4.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适宜的是: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答案:A5. 以下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答案:D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以下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答案:B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孟子》B、《庄子》答案:A8.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A、李贺B、李商隐答案:B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答案:A10.“水”字属于以下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象形字 B 、表意字答案:A11.如今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A、文章B、画作C、乐曲答案:C12.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A、《桃花扇》 B 、《长生殿》 C、《牡丹亭》四D、《南柯梦》答案:B13.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答案:D14.“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A、齐桓公B、蔡桓公答案:B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A、杜甫B、李白答案:B16.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B、政治地位答案:B1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答案:B18.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根底是: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答案:A19.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A、画饼充饥 B 、望梅止渴答案:B20.成语“白驹过隙”比喻:A、速度飞快B、光阴飞逝答案:B2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A、牛郎和织女B、唐明皇和杨贵妃答案:B22.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 、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 C、玉玺答案:C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表达出:A、疑心精神B、辩证法思想答案:B2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A、李白B、杜甫答案:B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国学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国学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国学知识测试题(四)古典名著:一、填空1.《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孙悟空)。

2.巴金“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4.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在试探(刘备)。

5.《卖火柴的小女孩》是谁的作品?(安徒生)。

6.《城南旧事》的作者是(林海音),这本小说是由5个故事组成的,分别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7.(《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仁”是这部书的思想核心。

8.(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二、选择1.《水浒传》中“血溅鸳鸯楼”的人物是(B)A、林冲B、武松2.“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 A )A、酒窝B、眼睛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4.《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A、玄奘B、鉴真5.“桑之未落,其叶若沃。

”出自 ( B )A、《小雅·采薇》B、《卫风·氓》6.《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 B )岁。

A、20B、307.《诗经》中的诗歌,共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属于民间歌谣的是( B )。

A、大雅B、国风8.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本词话著作名叫:(B)A、《蕙风词话》B、《人间词话》三、判断1.《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山东人。

(√)2.19世纪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世界长篇小说之王。

(×)(短篇小说)3.《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司马光。

(√)4.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编的《史记》,全书共183篇,合计五十二万多字,是我国最伟大的历史名著之一。

(√)5.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叫《诗经》。

全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6.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诗经》试题一、判断题1、《诗经•卫风•木瓜》反映的是一般的礼尚往来的情形。

2、《诗经》中的作品主要有两个来源渠道:献诗和采诗。

3、《诗经•鄘风•相鼠》用丑陋的老鼠起兴,写出了统治者不知廉耻,不讲礼仪,连老鼠都不如。

4、《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5、“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召南•鹊巢》,写出了人们对占着鹊巢的鸠的厌恶之情。

6、“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是: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7、《小雅》怨刺诗的作者,指斥政治黑暗时,也常感叹自身遭遇。

(8、“自求多福”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意思是由得你自生自灭吧。

9、《诗经•邶风•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表现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0、《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

11、《伐檀》是一首伐木者之歌,以激昂的情绪表达了他们对于剥夺者的愤怒和嘲讽。

1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服”就是“想念”的意思。

13、《诗经》中的作品主要有两个来源渠道:献诗和采诗。

1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服”就是“想念”的意思。

15、《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16、《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17、《诗经•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

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高高在上”的意思是“天子脱离百姓,不知世事”。

18、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19、《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20、《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

21、“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中的“寤”的意思是睡眠。

22、《诗经•邶风•北门》反映了北门外统治者们在打猎的热闹场面。

23、《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24、“自求多福”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意思是由得你自生自灭吧。

25、《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26、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27、“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28、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有“知恩图报”的意思。

29、蒹葭”的字面意思是野草。

30、许穆夫人是卫宣公之女,出嫁许穆公。

眼见卫国覆亡,痛心疾首,前去吊唁,并力图用行动来拯救卫国。

此举遭到许国君臣的阻挠,许穆夫人在忧愤之际写下了《载驰》这首诗。

31、《诗经》本为311篇,其中笙诗6篇,有声无辞,故现存305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32、成语“孔武有力”出自《诗经•郑风•羔裘》,形容人勇猛有力。

33、《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

34、《诗经》在古时候又叫《诗三百》。

35、《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36、《诗经•卫风•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的勇士。

3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贤文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3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是: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39、雅、颂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多为四言句。

40、“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中的“寤”的意思是睡眠。

41、“竹苞松茂”出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的“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42、“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意思是:因为看到你的车来,我就用财物贿赂你,请求你把我带走。

43、“杨柳依依”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写出士兵当年离家时恋恋不舍的情感。

44、《诗经》中《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是中国诗歌史上出现最早的女诗人。

4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46、许穆夫人是卫宣公之女,出嫁许穆公。

眼见卫国覆亡,痛心疾首,前去吊唁,并力图用行动来拯救卫国。

此举遭到许国君臣的阻挠,许穆夫人在忧愤之际写下了《载驰》这首诗。

47、《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48、“与子偕老”中“偕”的意思是“携手”。

49、《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0、《小雅》怨刺诗的作者,指斥政治黑暗时,也常感叹自身遭遇。

51、《伐檀》是一首伐木者之歌,以激昂的情绪表达了他们对于剥夺者的愤怒和嘲讽。

52、《诗经•魏风•伐檀》赞美了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53、《诗经》在古时候又叫《诗三百》。

54、《诗经•邶风•北门》反映了北门外统治者们在打猎的热闹场面。

55、《玄鸟》是一首赞美打猎者的赞歌。

56、《诗经》中《陟岵》描写的是父亲如何思念自己。

57、《诗经》中《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是中国诗歌史上出现最早的女诗人。

58、《诗经》当中的“兴”就是比喻,所以后世又把它叫做“比兴”。

59、“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子”指的就是这个男子。

60、“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服”就是“想念”的意思。

61、《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62、“蒹葭”的字面意思是野草。

63、《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64、雅、颂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多为四言句。

6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有“知恩图报”的意思。

66、《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

67、《诗经•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

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高高在上”的意思是“天子脱离百姓,不知世事”。

68、《诗经•魏风•硕鼠》中的“乐土”是安乐的地方,理想的处所,是人们幻想的美好社会。

69、“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中的“寤”的意思是睡眠。

70、“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召南•鹊巢》,写出了人们对占着鹊巢的鸠的厌恶之情。

71.《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72.雅、颂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多为四言句。

73.《诗经》当中的“兴”就是比喻,所以后世又把它叫做“比兴”。

7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服”就是“想念”的意思。

75、《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76、成语“孔武有力”出自《诗经•郑风•羔裘》,形容人勇猛有力。

77、“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指对国家残破、今非昔比的哀叹。

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78、《诗经•卫风•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的勇士。

79、《颂》诗主要是《周颂》,这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产生于西周初期。

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而外,还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反映了周民族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

80、“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是: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81、《诗经•邶风•北门》反映了北门外统治者们在打猎的热闹场面。

82、成语“胡天胡帝”出自《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也有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83、《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84、《君子于役》表现的是对丈夫的怨恨。

85、《诗经•卫风•木瓜》反映的是一般的礼尚往来的情形。

86、“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意思是:因为看到你的车来,我就用财物贿赂你,请求你把我带走。

87、“与子偕老”中“偕”的意思是“携手”。

88、“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中表达的是一名男子对女子的思念。

89、《诗经•鄘风•相鼠》用丑陋的老鼠起兴,写出了统治者不知廉耻,不讲礼仪,连老鼠都不如。

90、“竹苞松茂”出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的“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91、雅、颂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多为四言句。

92、《诗经•魏风•伐檀》赞美了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93.《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94、《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95、“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中表达的是一名男子对女子的思念。

9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97、许穆夫人是卫宣公之女,出嫁许穆公。

眼见卫国覆亡,痛心疾首,前去吊唁,并力图用行动来拯救卫国。

此举遭到许国君臣的阻挠,许穆夫人在忧愤之际写下了《载驰》这首诗。

98、《诗经》中的作品主要有两个来源渠道:献诗和采诗。

99、《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10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01、《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02、《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103、《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104、杨柳依依”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写出士兵当年离家时恋恋不舍的情感。

105、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106、“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服”就是“想念”的意思。

107、成语“胡天胡帝”出自《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也有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10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这一著名诗句出自《诗经》中的《关雎》。

109、《君子于役》表现的是对丈夫的怨恨。

110、“巧言如簧”出自《诗经•小雅•巧言》,是“口才很好,能说会道”的意思。

111、《诗经•卫风•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的勇士。

112、《颂》诗主要是《周颂》,这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产生于西周初期。

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而外,还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反映了周民族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

113、《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114、“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子”指的就是这个男子115、“蒹葭”的字面意思是野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