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诗经《大雅·大明》阅读

合集下载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国学宝典诗经《大雅·灵台》阅读 精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国学宝典诗经《大雅·灵台》阅读 精

国学宝典诗经《大雅·灵台》阅读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必然要说到《大雅·灵台》这一篇诗,下面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々。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鼍鼓逢逢。

矇瞍奏公。

注释⑴经始开始计划营建。

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⑵攻建造。

⑶亟同急。

⑷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⑸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⑹麀ō鹿母鹿。

⑺濯濯肥壮貌。

⑻翯è翯洁白貌。

⑼灵沼池沼名。

⑽於ū叹美声。

牣è满。

⑾虡ù悬钟的木架。

业装在虡上的横板。

枞ō崇牙,即虡上的载钉,用以悬钟。

⑿贲é借为鼖,大鼓。

⒀论通伦,有次序。

⒁辟廱ìō离宫名,与作学校解的辟廱不同,见戴震《毛郑诗考证》。

⒂鼍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

逢é逢鼓声。

⒃蒙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

当时乐官乐工常由盲人担任。

公读为颂,歌。

或谓通功,奏功,成功。

译文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

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

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

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

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鉴赏《毛诗序》说《灵台》,民始附也。

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

似乎是借百姓为周王建造灵台、辟廱来说明文王有德使人民乐于归附。

其实,《孟子·梁惠王》云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已将《灵台》的诗旨解说得很清楚。

自然这是从当时作者的一面来说,如果从今天读者的一面来说,会同意这样的题解这是一首记述周文王建成灵台和游赏奏乐的诗。

古诗大明·明明在下翻译赏析

古诗大明·明明在下翻译赏析

古诗大明·明明在下翻译赏析《大明·明明在下》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全文如下: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天难忱斯,不易维王。

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

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

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

于周于京,缵女维莘。

长子维行,笃生武王。

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矢于牧野,维予侯兴。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前言】《大明》,《诗经·大雅》第二篇。

为先秦时代的华夏族诗歌。

全诗八章,四章每章六句,四章每章八句。

是一首具有史诗性质的叙事诗,周朝开国史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先写王季受天命、娶太任、生文王,再写文王娶太姒、生武王,最后写到武王在姜太公辅佐下一举灭殷的史实,算是周朝开国史诗的最后一篇。

全诗既有情势的烘托,也有景象的渲染,有详有略,前后呼应,避免了平铺、呆板和单调,显得跌宕起伏、气势恢宏。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注释】(1)明明:光采夺目的样子。

在下:指人间。

(2)赫赫:明亮显著的样子。

在上:指天上。

(3)忱:信任。

斯:句末助词。

(4)维:犹“为”。

(5)位:同“立”。

适(dí):借作“嫡”,嫡子。

殷嫡,指纣王。

《史记·殷本纪》:“帝乙长子曰微子启。

启母贱,不得嗣。

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6)挟:控制、占有。

四方:天下。

(7)挚:古诸侯国名,故址在今河南汝南一带,任姓。

仲:指次女。

挚仲,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大明文王之什大雅诗经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大明文王之什大雅诗经

3 3
注释
1.赫:《诗· 卫风· 淇澳》:“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 小雅· 节南山》: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 大雅· 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诗· 鲁颂· 閟宫》:“赫赫 姜嫄,其德不回。”《国语· 楚语》:“赫赫楚国,而君临之。”《礼记· 大学》:“瑟兮僩兮,赫兮喧 兮。”《孟子· 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小尔雅· 广诂》:“赫 ,明也。”这里用为显耀、显明之意。 2.忱:(chén尘) 《书· 汤诰》:“尚克时忱,乃亦有终。”《书· 盘庚中》:“乃咸大不宣乃心,钦念以 忱动予一人。”《说文· 心部》:“忱,诚也。”这里用为诚、诚信、真诚而有信用之意。 3.维:《易· 晋·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书· 多方》:“洪惟图天之 命,弗永寅念于祀。”《诗· 召南· 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 小雅· 出车》:“王事多难 ,维其棘矣。”《诗· 大雅· 皇矣》:“维此二国,其政不获。”《诗· 周颂· 雍》:“相维群公,天子穆 穆。”《论语· 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史记· 秦楚之际月表》:“ 秦既称帝……维万世之安。”司马贞索隐:“维训度,谓计度令万代安也。”这里用为计度之意。 4.适:《书· 多士》:“惟我事不贰适,惟尔王家我适。”《诗· 邶风· 北门》:“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 我。”《诗· 小雅· 甫田》:“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籽,黍稷薿薿。”《论语· 里仁》:“君子之 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这里用为“得”之意。 5.挟:《荀子· 儒效》:“尽善挟洽之谓神。”《战国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 也。”这里用为占有,拥有之意。
6

《诗经·大雅·大明》“燮伐大商”句新证

《诗经·大雅·大明》“燮伐大商”句新证

[ 中图分类 号 ] K 0 9 2 [ 文 献标识 码 ] A [ 文章编 号 ] 1 0 0 2 — 5 3 3 2 ( 2 0 1 3 ) 0 4 — 0 1 2 0 — 0 4
《 诗经・ 大雅 ・ 大 明》 篇 记述 了周初史 实 。《 毛诗 序》 曾指 出其 诗 旨, 谓“ 文 王有 明德 , 故天 复命 武
王也 ” , 认 为此 篇 的主题是 文王 、 武王 获天命 。膺受 天命 , 是 周 代历 史 大事 , 因此 本篇 的史 料价 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
言而喻 。诗篇第 六章 有 “ 笃生武王 , 保佑命尔 , 燮伐大商” 句, 总括 性 地 介 绍 了武 王 伐 商 的历 史 功
绩, 而“ 燮 伐 大商” 则 是其 中的关键 诗句 。不过 , 此 句含义 在经 学 史 上却存 在 岐解 , 主要 原 因在于 对 “ 燮” 字 的训 释上诸家 各异 , 从 而导致对 整个诗 篇 的理解 也存有 不 同。 以下 试对 “ 燮” 字之 释 略作 辨 析, 并在 前人 研究基 础上 提 出浅 见 。
“ 燮” 毛传 训为 “ 和” , 但 未作 引 申。郑笺则 在 毛传基 础上发 挥 , 指 出“ 笃 生武 王 , 保 右命 尔 , 燮 伐
大商 ” 是说“ 天降气 于太 姒 , 厚 生 圣子 武 王 , 安而助之 , 又遂命之尔, 使 协 和伐 殷 之 事 , 协 和 伐 殷 之 事, 谓 合位 三五也 ” 。可见 , 其将 毛传 的“ 和” 引 申为 “ 协和” , 并将“ 协 和伐 殷 ” 发挥为“ 合 位 三五 ” 。
孔 颖达 在郑 玄基础 上进一 步演绎 , 谓: “ 燮伐 大商 , 文在 ‘ 命尔 ’ 之下 , 则协 和伐 商 之事 , 天 命使 然 , 故 云使 和伐殷 之事 , 言天所 使也 。又解 和伐殷 之事 , 正谓 合 位 于三 五 , 是 也 。言正 合会 天 道 于 五位 三 所而用 之 。 ” 他还推 衍说 : “ 岁、 月、 日、 辰、 星五 者 各 有位 谓 之 五 位 , 星、 日、 辰 在北 , 岁在南 , 月在东, 居三处 , 故 言三所 。 ” 按 照孔疏 , “ 燮伐 大商 ” 即所谓 “ 合位 三五 ” , 就是 指武 王伐纣 顺应 天象 。在这 一 思路之 下 , 清人 陈奂做 了进一 步 的引 申, 说: “ 和伐 大商 , 言天 人会 合伐殷 也 。 ” 除 陈奂外 , 历 代研 究 《 毛诗 》 的学 者 , 多沿 用 毛传 的训 诂 。如朱 熹 明确 沿 用 毛传 之 训 , 而清 儒 陈启 源 、 姚 际恒 、 方玉润 、 胡成珙 ④ 等人 则对 此句 未作独 立的解 释 , 说 明他们 基本 肯 定毛传 的意见 。郑 笺 、 孔疏 和 历代 学者 皆

国学宝典诗经:《卷阿》原文译文赏析

国学宝典诗经:《卷阿》原文译文赏析

国学宝典诗经:《卷阿》原文译文赏析《卷阿》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

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菶々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

君子之马,既闲且驰。

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注释】1.卷:(quán全)通“婘”。

《诗·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这里用为美好的样子之意。

2.阿:《诗·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

”《诗·大雅·皇矣》:“我陵我阿,无饮我泉。

”《诗·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赞》:“保阿傅土,后家世及。

”《玉篇·阜部》:“阿,倚也。

”这里用为依靠之意。

3.飘:《诗·小雅·何人斯》:“其为飘风。

”《诗·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诗·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飘风发发。

”《老子》:“飘风不终朝。

”《尔雅》:“回风为飘。

”《说文》:“飘,回风也。

…盘旋而起。

”《汉书·蒯通传》:“飘至风起。

”这里用为旋风之意。

4.岂:(qǐ起)同“恺”。

《诗·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诗·齐风·载驱》:“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大雅大明

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大雅大明

11/16/2018
赏析
• 这是一首叙事诗,但它并不平铺直叙地叙事。其中,既有情势的烘托, 也有景象的渲染。文王两次迎亲的描述,生动具体;牧野之战的描绘, 更显得有声有色。“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一连三个排比 句子,真可谓把战争的威严、紧迫的气势给和盘托出了。“殷商之旅, 其会如林”,虽然写出了敌军之盛,但相比之下,武王的三句誓师, 更显得坚强和有力。“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虽然仅仅描写了一句, 也似乎让人看到了姜太公的雄武英姿。至于它有详有略、前呼后应的 表现手法,更使本篇避免了平铺、呆板和单调,给人以跌宕起伏、气 势恢宏而重点突出的感觉。这些,在艺术上都是可取的。诗中的“小 心翼翼”、“天作之合”等句也早已成为著名的成语,在现代汉语中 仍有很强的活力。
11/16/2018
注释
31.长子:指伯邑考。行:离去,指死亡。伯邑考早年为殷纣王杀害。 32.笃:发语词。释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33.保右:即"保佑"。命:命令。尔:犹"之",指武王姬发。 34.燮:读为"袭"。袭伐,即袭击讨伐。 35.会(kuài):借作"旝",军旗。其会如林,极言殷商军队之多。 36.矢:同"誓",誓师。牧野:地名,在今河南淇县一带,距商都朝歌七十余里。 37.予:我、我们,作者自指周王朝。侯:乃、才。兴:兴盛、胜利。 38.临:监临。女:同"汝",指周武王率领的将士。 39.无:同"勿"。贰:同"二"。 40.檀车:用檀木造的兵车。 41.驷騵(yuán):四匹赤毛白腹的驾辕骏马。彭彭:强壮有力的样子。 42.师:官名,又称太师。尚父:指姜太公。姜太公,周朝东海人,本姓姜,其先封于吕,因姓吕。名尚,字子牙。年 老隐钓于渭水之上,文王访得,载与俱归,立为师,又号太公望,辅佐文王、武王灭纣。 43.时:是。鹰扬:如雄鹰飞扬,言其奋发勇猛。 44.涼:辅佐。 45.肆伐:意同前文之"燮伐"。 46.会朝:黎明。

诗经·大雅(全文)

诗经·大雅(全文)

诗经·大雅(全文)文王之什·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

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假哉天命,有商孙子。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殷士肤敏,裸将于京。

厥作裸将,常服黼冔。

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

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文王之什·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

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

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

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文定厥详,亲迎于渭。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

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

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矢于牧野,维予侯兴。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文王之什·绵绵绵瓜瓞。

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率溪水浒,至于岐下。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

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迺慰迺止,迺左迺右。

迺疆乃理,迺宣迺亩。

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

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迺立皋门,皋门有伉。

迺立应门,应门将将。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国学宝典诗经《大雅·常武》阅读 精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国学宝典诗经《大雅·常武》阅读 精

国学宝典诗经:《大雅·常武》阅读诗人满怀激情,借助精巧选词,串联比喻、排句,饱蘸笔墨,歌唱王师。

下面就和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

整我六师,以修我戎。

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

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

王舒保作,匪绍匪游。

徐方绎骚,震惊徐方。

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

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铺敦淮濆,仍执丑虏。

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

如江如汉,如山之苞。

如川之流,绵绵翼翼。

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

徐方既同,天子之功。

四方既平,徐方来庭。

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译文多么威严多严明,王对卿士下命令。

太祖庙堂召南仲,太师皇父在其中速速整顿我六军,备战习武任务重。

布防警戒切莫松,救助南方惩元凶。

王诏尹氏传下令,告谕程伯休父依令行,士卒左右列成队,告诫全军申军令。

沿那淮岸急行军,巡视徐国察隐情。

诛其祸首安人民,三司就职工作勤。

多么威严多伟大,神圣天子亲出征,从容镇定向前进。

不快不慢按兵法,徐方慌张乱阵营。

王师神威震徐方,雷霆万钧压头顶,徐方骚动大震惊。

周王奋威用武力,如天动怒雷声起。

前锋部队如猛虎,虎怒吼声震大地。

大军屯聚淮水边,擒获顽敌向前逼。

切断淮水沿岸路,王师驻此扫顽敌。

王师强大兵马众,迅捷如鸟掠长空,势如江汉水汹涌。

如山之基难动摇,如川之流滚滔滔。

军营绵绵排列齐,战无不胜难知底,大力征讨定淮夷。

王的谋略无不中,徐国投降来归从。

徐国臣服成一统,胜利应是天子功。

四方叛逆已平定,徐国入觐来王庭。

徐国改邪已归正,王命班师返京城。

注释1赫赫威严的样子。

明明明智的样子。

2卿士周朝廷执政大臣。

3南仲人名,宣王主事大臣。

大祖指太祖庙。

4大师职掌军政的大臣。

皇父人名,周宣王太师。

5整治。

六师六军。

周制,王建六军。

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6脩我戎整顿我的军备。

脩,习;戎,武。

7敬借作儆。

8惠爱。

9尹氏掌卿士之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宝典诗经《大雅·大明》阅读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天难忱斯,不易维王。

天位殷适,使不挟
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

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

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

于周于京,缵女维莘。

长子维行,笃生武王。

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矢于牧野,维予侯兴。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氵京)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注释
(1)明明:光采夺目的样子。

在下:指人间。

(2)赫赫:明亮显著的样子。

在上:指天上。

(3)忱:信任。

斯:句末助词。

(4)维:犹“为”。

(5)位:同“立”。

适(dí):借作“嫡”,嫡子。

殷嫡,指纣王。

《史记·殷本纪》:“帝乙长子曰微子启。

启母贱,不得嗣。

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6)挟:控制、占有。

四方:天下。

(7)挚:古诸侯国名,故址在今河南汝南一带,任姓。

仲:指次女。

挚仲,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8)自:来自。

挚国之后裔,为殷商的臣子,故说太任“自彼殷商”。

(9)嫔:妇,指做媳妇。

京:周京。

周部族后稷十三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自豳迁于岐(今陕西岐山一带),其地名周。

其子王季(季历)于此地建都城。

(10)乃:就。

及:与。

(11)维德之行:犹曰“维德是行”,只做有德行的事情。

(12)大:同“太”。

有身:有孕。

(13)文王:姬昌,殷纣时为西伯(西方诸侯),又称西伯昌.为周武王姬发之父,父子共举灭纣大业。

(14)翼翼:恭敬谨慎的样子。

(15)昭:借作“劭”,勤勉。

事:服事、侍奉。

(16)聿:犹“乃”,就。

怀:徕,招来。

(17)厥:犹“其”,他、他的。

回:邪僻。

(18)受:承受、享有。

方:大。

此言文王做了周国国主。

(19)监:明察。

在下:指文王的德业。

(20)初载:初始,指年青时。

(21)作:成。

合:婚配。

(22)洽(hé):水名,源出陕西合阳县,东南流入黄河,现称
金水河。

阳:河北面。

(23)渭:水名,黄河的支流,源于甘肃渭源县,经陕西,于潼
关流入黄河。

涘(sì):水边。

(24)嘉:美好,高兴。

止:语末助词。

一说止为“礼”,嘉止,即嘉礼,指婚礼。

(25)大邦:指殷商。

子:未嫁的女子。

传说殷商帝乙(纣父)
曾将妹妹嫁给了周文王。

(26)伣(qiàn):如,好比。

天之妹:天上的美女。

(27)文:占卜的文辞。

(28)梁:桥。

此指连船为浮桥,以便渡渭水迎亲。

(29)不:通“丕”,大。

光:荣光,荣耀。

(30)缵:续。

莘(shēn):国名,在今陕西合阳县一带。

姒姓。

文王又娶莘国之女,故称太姒。

(31)长子:指伯邑考。

行:离去,指死亡。

伯邑考早年为殷纣
王杀害。

(32)笃:发语词。

释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33)保右:即“保佑”。

命:命令。

尔:犹“之”,指武王姬发。

(34)燮:读为“袭”。

袭伐,即袭击讨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