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诗经·鄘风·相鼠》原文
相鼠(原文·译文·解读)

相鼠(原文·译文·解读)
相鼠____老鼠也重视礼仪?
【原文】
相鼠有皮①,人而无仪②。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④?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⑤?
【注释】
①相:察看。
②仪:礼仪。
③止:节制。
④俟(si):等待。
⑤遄(chuon):迅速。
【译文】
看那老鼠都有皮,做人怎不讲礼仪。
要是做人没礼仪,为何不死还活着?
看那老鼠有牙齿,做人怎不讲节制。
要是做人没节制,不死还想等什么?
看那老鼠有肢体,做人怎能不讲礼。
要是做人不讲礼,为何不去快快死?
【读解】
鼠辈是丑陋的,令人厌恶的。
中国人想出了众多词语来表达对鼠辈的厌恶感,比如贼眉鼠眼,鼠头鼠脑,鼠目寸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等。
可见老鼠是为人所不齿的。
用老鼠来说明讲礼仪守规矩的重要,把最丑的丑类同要庄严对待的礼仪相提并论,是极而言之。
强烈的反差可以造成使人震惊的效果,而且还有一层特殊的幽默色彩,仿佛是告诉人们:你看看,你看看,连鼠辈这么丑陋的东西看上去都像模像样,形容虽然偎琐,可也是皮毛俱全啊!瞧它的小样儿,有胳膊有腿,有鼻子有眼睛,竟也无可挑剔!于是,鼠辈就成了一面镜子,让不讲礼貌、不守礼
仪的人从鼠身上照见自己。
把人同老鼠相比损是损了一点,但突出强调了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尊严。
中国人看重的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仁义道德、礼仪廉耻;同西方人看重的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大有区别。
我们几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正是以此作为立国立家做人的根本的。
诗经·相鼠全文

诗经·相鼠全文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注释
①相:察看。
②仪:礼仪。
③止:节制。
④俟(si):等待。
⑤遄(chuon):迅速。
译文
看那老鼠都有皮,做人怎不讲礼仪。
要是做人没礼仪,为何不死还活着?
看那老鼠有牙齿,做人怎不讲节制。
要是做人没节制,不死还想等什么?
看那老鼠有肢体,做人怎能不讲礼。
要是做人不讲礼,为何不去快快死?
读解
鼠辈是丑陋的,令人厌恶的。
中国人想出了众多词语来表达对鼠辈的厌恶感,比如贼眉鼠眼,鼠头鼠脑,鼠目寸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等。
可见老鼠是为人所不齿的。
用老鼠来说明讲礼仪守规矩的重要,把最丑的丑类同要庄严对待的礼仪相提并论,是极而言之。
强烈的反差可以造成使人震惊的效
果,而且还有一层特殊的幽默色彩,仿佛是告诉人们:你看看,你看看,连鼠辈这么丑陋的东西看上去都像模像样,形容虽然偎琐,可也是皮毛俱全啊!瞧它的小样儿,有胳膊有腿,有鼻子有眼睛,竟也无可挑剔!于是,鼠辈就成了一面镜子,让不讲礼貌、不守礼仪的人从鼠身上照见自己。
把人同老鼠相比损是损了一点,但突出强调了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尊严。
中国人看重的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仁义道德、礼仪廉耻;同西方人看重的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大有区别。
我们几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正是以此作为立国立家做人的根本的。
形容狡黠的古文

形容狡黠的古文1、《国风·鄘风·相鼠》先秦:佚名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译文: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
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
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
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
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2、《小人吟其一》宋代:邵雍小人无节,弃本逐末。
喜思其与,怒思其夺。
译文:卑贱的人是不讲气节的,他们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喜欢想起给与别人的帮助或东西,厌恶想起对别人的强取。
3、《结交》唐代:孟郊铸镜须青铜,青铜易磨拭。
结交远小人,小人难姑息。
译文:铸造镜子还是需要青铜,青铜不会轻易被磨坏。
而与人结交需要远离小人,小人难以宽恕他人。
4、《小人吟其二》宋邵雍小人无耻,重利轻死。
不畏人诛,岂顾物议。
译文:小人无耻,利益为重死为轻,连被人杀死都不怕的人,还能怕别人的议论么?5、《诗经·小雅·巧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
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既微且尰,尔勇伊何。
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译文:夸夸其谈说大话,口中吐出力不费。
巧言动听如鼓簧,厚颜无耻行为卑。
究竟那是何等人?居住河岸水草边。
没有武力与勇气,只为祸乱造机缘。
腿上生疮脚浮肿,你的勇气哪里见?诡计总有那么多,你的同伙剩几员?。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国风·鄘风·相鼠》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国风·鄘风·相鼠》原文翻译及鉴赏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国风·鄘风·相鼠》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国风·鄘风·相鼠》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国风·鄘风·相鼠》原文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国风·鄘风·相鼠》原文翻译看那老鼠都有皮,做人怎不讲礼仪。
要是做人没礼仪,为何不死还活着?看那老鼠有牙齿,做人怎不讲节制。
要是做人没节制,不死还想等什么?看那老鼠有肢体,做人怎能不讲礼。
要是做人不讲礼,为何不去快快死?《国风·鄘风·相鼠》注释①相:察看。
②仪:礼仪。
③止:节制。
④俟:等待。
⑤遄:迅速。
《国风·鄘风·相鼠》诗歌赏析鼠辈是丑陋的,令人厌恶的。
中国人想出了众多词语来表达对鼠辈的厌恶感,比如贼眉鼠眼,鼠头鼠脑,鼠目寸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等。
可见老鼠是为人所不齿的。
用老鼠来说明讲礼仪守规矩的重要,把最丑的丑类同要庄严对待的礼仪相提并论,是极而言之。
强烈的反差可以造成使人震惊的效果,而且还有一层特殊的幽默色彩,仿佛是告诉人们:你看看,你看看,连鼠辈这么丑陋的东西看上去都像模像样,形容虽然偎琐,可也是皮毛俱全啊!瞧它的小样儿,有胳膊有腿,有鼻子有眼睛,竟也无可挑剔!于是,鼠辈就成了一面镜子,让不讲礼貌、不守礼仪的人从鼠身上照见自己。
把人同老鼠相比损是损了一点,但突出强调了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尊严。
中国人看重的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仁义道德、礼仪廉耻;同西方人看重的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大有区别。
相鼠文言文翻译

《相鼠》之诗,曰: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不死何俟?诗中之意,盖言鼠虽小,犹有皮、齿、体,而人则无仪、无止、无礼。
是以君子当效鼠之皮、齿、体,而戒慎乎仪、止、礼也。
夫鼠之皮,薄而韧,足以御寒;鼠之齿,锐而利,足以食肉;鼠之体,轻而敏,足以避敌。
此三者,皆鼠之所以生也。
而人则不然,生于世间,衣无皮,食无齿,行无体,何以自存?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然则人之所以异于鼠者,亦几希。
是以孟子又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此三者,人之所以异于鼠也。
然而,世之小人,不知其异,而效其同。
衣无皮,食无齿,行无体,无仪、无止、无礼,以至于丧其生。
是以孟子作《相鼠》之诗,以讽之。
相鼠有足,人而无足。
人而无足,不死何俟?相鼠有耳,人而无耳。
人而无耳,不死何俟?相鼠有膺,人而无膺。
人而无膺,不死何俟?诗中之意,盖言鼠之足、耳、膺,皆有其用,而人则无之。
是以君子当效鼠之足、耳、膺,而修其身、齐其家、治国、平天下。
夫鼠之足,足以奔走;鼠之耳,足以听声;鼠之膺,足以藏食。
此三者,鼠之所以生也。
而人则不然,生于世间,行无足,听无耳,藏无膺,何以自存?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是以君子当爱人如己,敬人如亲。
人之所以异于鼠者,在乎爱人、敬人。
而世之小人,不知其异,而效其同,以至于丧其生。
相鼠之诗,虽言鼠之性,实讽世之小人。
夫鼠者,小人之类也。
君子观之,当效其皮、齿、体,而戒慎乎仪、止、礼;效其足、耳、膺,而修其身、齐其家、治国、平天下。
如此,则可免于丧其生矣。
诗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夫鼠之性,虽有小人之态,然其五世而斩,犹有可效之处。
而世之小人,不知其异,而效其同,以至于丧其生。
是以孟子作《相鼠》之诗,以讽世之小人,俾之知所去就,免于丧其生。
《国风·鄘风·相鼠》原文译文赏析

《国风·鄘风·相鼠》原文|译文|赏析《国风·鄘风·相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明则描述老鼠,实则是统治者用虚伪的礼节以欺骗人民,人民深恶痛绝,比之为鼠,给予辛辣的讽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国风·鄘风·相鼠》原文先秦:佚名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译文及注释译文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
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
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
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
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注释相:视也。
仪:威仪,指人的举止作风大方正派而言,具有尊严的行为外表。
一说为“礼仪”。
何为:为何,为什么。
止:假借为“耻”,郑笺释为“容止”,也可通。
俟:等。
“不死何俟”为“俟何”宾语前置。
体:肢体。
礼:礼仪,指知礼仪,或指有教养。
胡:何,为何,为什么,怎么。
遄(chuán):快,速速,赶快。
赏析《相鼠》大约是《诗经》里骂人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
汉儒们“嫌于虐且俚矣!”意思是最粗鄙的语言暴力,是《诗》“三百篇所仅有”。
但对此诗咒骂的对象,说法不一。
前人对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二说:《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郑笺从之;《鲁诗》则认为是妻谏夫,班固承此说。
后一说虽然有何楷、魏源、陈延杰诸家的阐发,但究竟由于所申述的内容与此诗所显露的深恶痛绝的情感不吻合,故为大多数说诗者所不取,而从毛序郑笺之说。
《诗经》中写到“鼠”的有五首(《雨无正》“鼠思泣血”之鼠通癙,未计),除此诗外,其他四首都是直接把鼠作为痛斥或驱赶的对象,确实“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自古而然。
而此诗却有所不同,偏偏选中丑陋、狡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卫国“在位者”作对比,公然判定那些长着人形而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也不如,诗人不仅痛斥,而且还要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人”这个崇高的字眼。
鄘风相鼠拼音版(诗经相鼠注音+翻译赏析)

鄘风相鼠拼音版(诗经相鼠注音+翻译赏析)国风·鄘风·相鼠拼音版注音:xiàng shǔyǒu pí,rén ér wúyí;相鼠有皮,人而无仪;rén ér wúyí,bùsǐhéwéi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xiàng shǔyǒu chǐ,rén ér wúzhǐ;相鼠有齿,人而无止;rén ér wúzhǐ,bùsǐhésì?人而无止,不死何俟?xiàng shǔyǒu tǐ,rén ér wúlǐ;相鼠有体,人而无礼;rén ér wúlǐ,húbùchuán sǐ?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国风·鄘风·相鼠翻译:看那老鼠还有皮,做人怎能没威仪。
做人如果没威仪,不如早早就死去。
看那老鼠还有齿,做人行为没节制。
做人如果没节制,还等什么不去死?看那老鼠还有体,做人反而不守礼。
做人如果不守礼,赶快去死别迟疑。
国风·鄘风·相鼠赏析:《鄘风·相鼠》大约是《诗经》里骂人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
汉儒们“嫌于虐且俚矣!”意思是最粗鄙的语言暴力,是《诗》“三百篇所仅有”。
《诗经》中写到“鼠”的有五首(《小雅·雨无正》“鼠思泣血”之鼠通癙,未计),除此诗外,其他四首都是直接把鼠作为痛斥或驱赶的对象,确实“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自古而然。
而此诗却有所不同,偏偏选中丑陋、狡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卫国“在位者”作对比,公然判定那些长着人形而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也不如,诗人不仅痛斥,而且还要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人”这个崇高的字眼。
《相鼠》诗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相鼠》诗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国风·鄘风·相鼠》是《诗经》中的一篇,为先秦时代鄘国华夏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这首诗以老鼠为喻,表达了对统治者虚伪礼仪的批判,以及对无礼行为的深恶痛绝。
诗的第一章以“相鼠有皮,人而无仪”开头,将老鼠与人类进行对比,老鼠尚有皮,而人却不知礼仪。
次句“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则直接指出人如果没有礼仪,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礼仪对于人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无礼之人的愤怒和谴责。
第二章“相鼠有齿,人而无止”,进一步描述了老鼠的牙齿,而人却没有止境。
这里的“止”可以理解为行为的准则或限度,意味着人应该有一定的道德底线和行为规范。
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讽刺了那些没有道德约束、肆意妄为的人。
最后一句“人而无止,不死何俟”,则更加严厉地指责了这些无礼之人,表达了对他们的强烈不满和唾弃。
第三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再次将老鼠与人类进行对比,老鼠有身体,而人却没有礼义。
这里的“礼”是指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强调了人应该遵守礼仪,尊重他人。
最后一句“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则是对那些无礼之人的最后通牒,表达了希望他们尽快死去的愿望。
这三章诗层层递进,每章都以老鼠为喻,将老鼠的行为与人类的行为进行对比,深刻地讽刺了那些无礼之人的丑恶行径。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诗歌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全诗三章重叠,以鼠起兴,反覆类比,意思并列,但各有侧重。
这种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诗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诗中通过老鼠与人类的对比,鲜明地表现了人类的丑陋和老鼠的可爱,从而更加突出了人类的无礼和可憎。
再次,诗歌语言尖刻,情感强烈。
诗人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无礼之人的愤怒和谴责,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诗歌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诗中通过对老鼠的描写,暗喻了那些无礼之人的行为,使读者能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那些无礼之人的丑恶嘴脸,从而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诗经·鄘风·相鼠》原文
《诗经·鄘风·相鼠》原文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诗经·鄘风·相鼠》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现存的《诗经》
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
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绝大部分是黄
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
“雅”包括小
雅和大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
分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颂是宫廷用于
祭祀的歌词。
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
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
谣样样都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能够说,《诗经》是周代
社会的一面镜子。
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
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经·鄘风·相鼠》简介
这首诗古有二说:《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班固《白
虎通义·谏诤篇》则认为是“妻谏夫之诗”,此本《鲁诗》说。
后一
说虽然有何楷、魏源、陈延杰诸家的阐发,但究竟因为所申述的内容
与此诗所显露的深恶痛绝的情感不吻合,故为绝大部分说诗者所不取,而从毛序郑笺之说。
《诗经》中写到“鼠”的有五首(《雨无正》“鼠思泣血”之鼠
通癙,未计),除此诗外,其他四首都是直接把鼠作为痛斥或驱赶的对象,确实“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自古而然。
而此诗却有所不同,
偏偏选中丑陋、狡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卫国“在位者”作对比,公
然判定那些长着人形而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也不如,诗人不但痛斥,而且还要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人”这个崇高的字眼。
至于
所刺的“在位者”是谁,所刺何事,虽曾有过多种说法,但已无法考实,翻开卫国的史册,在位者卑鄙龌龊的勾当太多,如州吁弑兄桓公
自立为卫君;宣公强娶太子伋未婚妻为妇;宣公与宣姜合谋杀太子伋;惠
公与兄黔牟为争位而开战;懿公好鹤淫乐奢侈;昭伯与后母宣姜乱伦;等等。
父子反目,兄弟争立,父淫子妻,子奸父妾,没有一件不是丑恶
之极、无耻之尤。
这些在位者确实禽兽不如,禽兽尚且恋群,而他们
却是骨肉相残。
此篇诗人咬牙切齿,是有感而发。
《诗经选注》曾指出:“《相鼠》一诗就是卫国统治者丑恶行为的总概括,有强烈的现
实战斗性。
”。